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检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207566
针对上述问题,安全工程学院率先提出利用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协同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煤矿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广范利用高校和煤炭企业两大教育资源和环境,有效发挥高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优势,协同办学、互利共赢。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实现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出“两个保证条件”和“两个重要环节”。
1.两个保障条件分析。(1)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方案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因为,高校毕业生作为产品要到市场中参与竞争,并最终要到煤矿企业中去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适当时候也可将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煤矿企业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采用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为高校到企业充分调研,然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者为邀请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6年始,就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决定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97%以上为硕士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略差;煤炭企业人员由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水平,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在校企共建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和现场工程师的各自优势,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达到上述目标,可采用两种办法,其一可以高校教师为主,通过教师深入企业挂职进行工程实际锻炼,解决理论与工程对接的难题。其二为聘请企业现场工程人员到高校作为教师的一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授课。当然,为完成上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校企互利共赢的平台为基础,即作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汇报,企业可优先对高素质人才有选择权,并且高校对企业可提供全面有效的科技攻关技术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两个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实际,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是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教学。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具体包括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为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而把实践动手训练放在重中之重,而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适当进行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达不到培养学生对从业环境和安全相关技术和问题的充分掌握和了解。过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忽视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人员很少参与到学生实习教学指导中,学生实习全程为高校教师进行指导,造成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工艺等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达不到实际技能提高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全学院提出:以教师到现场利用其专业特长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而企业人员利用其优势为实习学生提供现场工程实践的服务。并且打破单一教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弊端,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弥补以往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其毕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工程实际背景为基础,进行真题真做以达到训练目的。安全工程专业多年的毕业设计一直以模拟现场实际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工程实际背景进行理想化,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脱离现场实际,没有达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对接的目的。导致毕业设计仅仅是一次无障碍演练,属于与实际无障碍对接的过程,缺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因此,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背景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必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为最终目标。基于此,毕业设计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毕业设计题目选取;其二为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选题关乎人才培养是否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即毕业设计题目要切合实际,注重通过设计达到融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目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发挥自主思维的空间,避免框架套用模式。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主要是指导教师的选配,指导教师要具有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教师多从事课堂教学,现场工程经验相对缺乏,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选取可采用高校教师+现场工程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指导。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保证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现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
二、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关键词:村级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黑龙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黑龙江省会计学会2016年度科研课题
一、引言
黑龙江省拥有3958.3万公顷农用地,占其土地面积的83.69%,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农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与农业、农村息息相关的村级会计更是在农村经济的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规范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因此,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省会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深入探析我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黑龙江省从产粮大省到农业强省的新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村级会计的培养区别于其他通用性会计的培养,应兼顾农村、农业实务的特殊性。目前黑龙江省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各职业技术学校和部分涉农高校完成,然而无论是职业技术学校还是涉农高校其村级会计人才培养都存在目标不明确、教育层次模糊等问题。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讲,其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村级会计实务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现实中我省职业院校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会计基础教育,缺乏涉农实践与相关农业知识的培训,最终使学员难以应对农业经济快速的时代浪潮。我省涉农高校对于本科、二学位等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完全相同,会计课程设置也大同小异。这不仅弱化了其本身的“涉农”优势,更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村级会计人才培养途径落后
目前,黑龙江省村级会计的培养渠道较少、途径落后。多数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与农业联系不足;很多院校的多媒体与计算机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严重阻碍了我省村级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黑龙江省涉农高校的课程设置目前与财经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差异较小。其培养方式与内容忽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未充分体现涉农高等院校的优势,教学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我省农村社会经济会计工作的特殊需求。
(三)村级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提高我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黑龙江省村会计人才培养院校面临以下三个难题。第一,黑龙江省涉农高校的会计专业相对起步较晚,一般属于学校的次边缘学科,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部分教师的第一专业并非农业会计,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与实际工作不甚了解。第二,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师来源途径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之教师对村级会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致使教育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衔接,教学质量难以让人满意。
三、构建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多层次、专业化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不同教育层次,明确其培养目标是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根据院校类别、市场需求、职业定位等分别制定。对于基础教育和职业会计学院,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为我省提供村级会计的应用型人才,应在加强农业会计等特殊业务的教学实践。而我省涉农高校应明确其培养目标为具有“涉农”优势的通用性人才,同时将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主修会计的学生以培养农业创新性会计人才为目标,对于其他涉农专业的学生(如农学专业等),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二)拓宽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渠道
拓宽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渠道,要加强在校生的培养。首先,在原有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涉农会计课程,同时省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教学设备,推进村级会计电算化进程。其次,学校应与乡镇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实训平台,提供服务进村等活动,建立以后续教育为持续动力,以在职培训为补充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最后,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多与农村、农业接触,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帮助其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加强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
村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加强相应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鼓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关注村级会计发展的新趋势,以满足会计教育的前瞻性要求;鼓励教师参加业余进修或脱产学习,鼓励教师参加资格考试,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其次,学校可组织年轻的教师“走出去”,到村级会计工作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加强教师对农业、农村与会计的认知,提高其教学质量。最后,学校还可以将拥有丰富涉农工作经验的农业专家、农企高管“请进来”,既可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又可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与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张自遵.浅谈农村会计发展趋势[J].财会通讯,2013(01)
[2]何玉润,李晓慧. 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3(04)
关键词:土木工程;CDIO模式;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一、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CDIO模式。CDIO(Conceiving,Design,Implementing,Operation)是一种创新模式,即国际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工程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加强能力培养,尤其重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原则必须是大工程观;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即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即“强创新、重实践”;除此之外,设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
(二)“3十1”人才培养模式。“3十1”人才培养模式;此种模式要求学生前三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之后的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一年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要把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3十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为目标,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教育模式。其采用的途径是将高校知识理论学习运用到企业的实践过程中,从而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将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就业问题;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培养具有多种学科知识背景的土木工程人才,从而适应当今土木工程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要求。可采取的方法是将多学科融合,如土木工程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地质等,从而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
二、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主,大部分都是理论课,重点是概念和基础知识,很少安排实践课。从而导致“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即学生被动地吸收大量的专业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课堂的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或多媒体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此种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科研意识淡薄。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从而导致老师只专注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工科学生而言,科技创新活动是其课堂学习的延伸,但是大部分学生因缺乏老师的指导,技术的支持缺乏科研创新意识。
(四)专业性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教师质量和数量决定着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缺乏专业性土木工程教师。随着高校扩招,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目前的教师数量难以满足高校的需求,导致专业教师缺乏。很多高校为扩充师资力量,引进大量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老师偏重于研究性课题,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有待改善。
三、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建议
针对我国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来改善,具体如下:第一,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能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容,培养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第三,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第四,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关键词】金融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金融学专业,除了部分重点院校、财经院校,各省属院校、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金融学专业。各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在总量上加快培养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在结构上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当前我国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以新设金融学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为例,分析在金融学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足而供给结构不尽合理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凸显培养特色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客观上对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调整要求。从国外情况看,目前存在“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当金融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时,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是重要的必修课;而当金融专业设置在商学院时,则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或微观金融问题,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投资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中介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重要课程,表明国外金融学科在各高校的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培养层次与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虽然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定位问题也展开过多次谈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省属高校对于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希冀以四年的本科教育就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现实的。专业定位不清晰,势必对专业设置、课程和教材建设、教改实践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了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从就业情况来看,省属高校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甚理想,与就读热门专业的高分学子的高期望有一定差距。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金融学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仅比2009届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高1个百分点。造成就业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项是学生在校所修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于是,一边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边众多的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的金融人才太难得,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对此,未能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承担主要责任。
二、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缺少特色
大部分省属高校具体实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科特色更无从谈起。目前金融学本科层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统一,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保险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等课程,主干课程基础上本应由各省属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现实来看还做的不够,未能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此外,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新开课程基础薄弱;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实务课程时,缺少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时有脱节感。此外,受到公共课学分比重高的影响,且部分专业课程因其为选修课而未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省属高校开设特色专业课、发展有自身特点的金融学专业,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
(二)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培育人才,教师是关键。近年来,省属高校金融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大大提高,但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均有待完善。比如,目前能够胜任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尤其是能够胜任微观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极为短缺。除专业知识外,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及综合性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但现实中对金融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只是偏重于专业领域,对其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不足,也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教育培养。因此,师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证师资的高素质。优秀的金融学科队伍必须是由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领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及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分层次的学术梯队。
(三)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多省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实践较短,基本没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评价机制。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师相对来说处于被动位置。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数量不足,尤其实在实验室建成后相关模拟软件等更新过慢,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要求。在社会实践这一块,尚未建立起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长期稳定机制。
三、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对策建议――以长江大学为例
以长江大学为例,我校金融学本科教育于2010年获批,在开办金融学本科教育之前曾有7届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经历。一方面,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工作为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新设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工作上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作为湖北省省属院校之一,长江大学和全国各省属院校一样,在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上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作为新设本科专业,不论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教师的结构优化及人才引进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以下主要针对新设金融学本科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提出相应建议:
(一)适当增加微观金融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国际上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通常分为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商学院模式以微观金融为主,特别关注金融市场,关注实践或微观金融问题,测重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切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竞争能力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商学院模式更适合我校实际,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此,整个课程体系可相应增加微观金融的比重,如公司财务、个人理财、投资学、沟通技巧、风险投资、金融产品营销等。通过微观金融课程的充实,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操作能力、具体金融业务的工作能力,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是鼓励现有青年教师跨校进修、出国研修,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与金融发展同步前进;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关注金融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参与金融产业实践活动,最好能到金融机构从事开展研究合作工作,在具体的金融实践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二是依据现有条件邀请金融企业高职务精英或政府金融部门相关负责人来校讲座,帮助师生与国际、国内金融形式保持联系,就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咨询。
(三)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习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及业务水平。要培养被社会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与本地各金融机构或相关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单位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此外,还可探索进行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与企业相互吸收彼此专长,形成一种互利双赢的机制。当然,金融机构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出于对工作秩序及金融安全的考虑,可能暂时未能给广大学生提供真正接触业务的机会,除了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外,我校还可积极创造实践学习机会,比如利用假期或周末等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办第二课堂,并以此作为实习考核内容之一。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采取实事新闻讨论、读书活动、看电影、社会调查、学习社交礼仪与市场营销等多种方式。
参 考 文 献
[1]马赞军.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3)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引言
自21世纪初,随着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复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1993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文化管理类门类学科首次出现在教育领域内,拓宽了我国学术界的视野。200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公布2003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式设立,作为试办专业。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经济占据社会主流,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呈井喷式激增。2015年,我国文化类就业人数达1274万,达就业人口总数的5%,创造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文化类缺口很大。面对如巨大的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直接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人数仅达9%左右,就业方向偏向影视、媒体等。这些现状说明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存在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不仅困扰高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优势,因此,高校需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1)理论与实践融合较差。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都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模式直接贯穿教师考核、教学评估、课时计算等环节,导致无法实现特殊专业特殊对待,尤其对于新兴专业,应有一个过渡期,但专业教师必须完成授课任务和教学管理等,同时必须完成其个人的科研项目,导致教师压力较大,尤其新兴专业的发展和扶持过程中,需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对于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需寻找恰当的社会资源。(2)缺乏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文产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成为各高校兴办的重点专业之一。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定,再者,文产专业涉及行业较广,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容易发散。由于高校建校背景不同,有一定的偏颇。北京大学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营销、策划等方向,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经管、文学等方向,旨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吉林艺术学院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编导、会展等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3)师资质量建设不能紧随专业发展需要。对于新开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多数会成为专业发展的拦路虎,由于专业建设需要,会从相关专业借调教师,或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由于文产专业的特殊性,其需要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教授相关课程,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加强实践体验。
4.建议和总结
由于文产业专业在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待完善,根据相应的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议如下:(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上,应及时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专业在设置之初,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确定既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学生及早做职业生涯规划,将本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结合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促进其产业化发展。(2)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对于新兴专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模式,实施“产学研政资介”六位一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做率先发展专业,拉大实践教学比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实践经验的需求尤为明显,例如会展策划、影视娱乐管理等课程模块需要较为实际的体验操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可通过联系公司、高校、政府等资源,并与其他高校联盟发展文产专业,实现资源共享,为专业发展构建资源平台,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行合一”。(3)增加专业宣传力度。在开办新专业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周密的运作,扩大专业的知名度,吸引社会关注。首先,可通过与地方企业、姊妹院校互动。文产专业需要有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融合,而其下设的院系为管理或艺术类,每一方都缺乏另一方的资源,因此,应连接其他院系,加强合作交流,增加知名度;其次,可以与地方企业开展链式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宣传专业,又扩大学科知名度。再者,通过聘请专家开展专业性讲座,开阔学生视野,为人才培养注入新鲜血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已成为热点。本文提出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实现教学改革,为今后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有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3).
[2]殷亚丽,仁丹.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归属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1).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策略
一、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背景
1.国际背景
英国是第一个定义创意产业的国家。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兵成立创意产业工作小组。此后,于1998年和2001年的研究报告中,详细的分析出其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英国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随后,日本将其定为感性产业;美国、加拿大等国将创意产业与版权产业联系在一起,开始对其进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内容有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智能产权。而近10年中,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基于对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2.国内背景
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引起了高度重视。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2006年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文化创意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延伸。其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出框架,因此,这将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以上升为国家层面。2010年,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建议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
二、对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的发展建议
1.完善基础工作
对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工作进行完善,建立专门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要明确其概念与分类,针对不同类型要进行归纳与分类,采取不同措施与对策。通过对其深入掌握后,要找出弱点与盲点,进而完善其相关工作,尽早出台相应政策,形成体系。要建立顾问团,对项目、规划、政策、资金等问题进行商讨,得出结论,发挥出专家的专业作用。
2.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发掘
首先要引进相应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与管理,制定出完善的留人政策,达到扭转吉林省文化创意人才不足的局势;其次通过对人才的发掘后,制定出优惠政策,让其在所在部门岗位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能力;第三要加快对人才的培养,结合地方高校,制定出发展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人才实习基地、培养基地,支持省外院校和机构进行交流学习。第四要加快对文化创意产业人的发展,形成人才评价体系和资源信息系统。
三、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其创新思维
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们都有其各自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应利于好其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独有创造性。使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层面上转化到主动学习知识上来,如果对学生的要求过于呆板,讲授知识不够丰富,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因此要培养出学生个人特点,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较为匮乏,所以社会更加需要学生们毕业后投身文化创意产业事业。
(2)开设创新思维及相关课程
各高校应结合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创新思维课程,提高学生们的创意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具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思维模式。各高校课程如只开设和专业知识相关课程是不够的,应适当开设能够锻炼创新思维的创新课程,从心理、思维、方法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找寻、引导创造性思维方式与方法。
(3)改善评价机制与方法
不要仅仅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会被慢慢的退出舞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其专业知识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模式,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应适当加入其进入考评范围内,并且此项机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与产业化能力,完善实践机制
(1)增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从课程内容设置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各种形式都应让学生接触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方式可由具体的课程内容而定,依据具体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实际相关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应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这部分的能力一直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后最缺少的能力之一,在各高校培养方案中应加到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趋势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全面,设计的知识点更加丰富,对此能力要求也提高。
(3)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完善实践机制
我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且其是走在时代、走在社会的前沿新兴产业。故而,学校应加大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力度,使学生今早投身于实践岗位中进行历练,使企业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平台与契机、平台,增长适应社会的能力、文化创意实践能力。为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三强”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线教师是各高校培养人才的有力保证,而作为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提高现有老师的综合水平,自身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还要保障教师对专业的敏锐度。另一方面从师资结构上可聘请专业能力、职称较高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进行知识讲座、对动态前沿信息能够较好的把握;从管理层面上,可聘请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高级人才进行专业的管理化,带动高校自有教师的管理水平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纪尧,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讲师,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模式;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渐增,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开展校企合作,对国家、企业、学校及学生个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1.对国家来说,校企合作能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就业再就业,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有利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企业来说,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开发需求,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与质量要求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3.对学校来说,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使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变革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使之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适应劳动市场的变化需要,提高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
4.对学生而言,校企合作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企业的需求渐趋一致,使实践锻炼与岗位切合,并促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使学生亲身领略企业文化并更好地融入其中,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能力。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现状分析
近年,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几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是高校自办企业,二是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三是高校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让,四是科技项目,五是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六是建设“国家产学研工程”,七是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合作的良性发展。
1.缺乏政策制度和法规保障。目前,我国对校企合作的实现、监控、保障等方面还没有专项制度、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许多现实问题无据可依。
2.缺乏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缺乏资金支持,国家对校企合作经费的下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
3.缺乏评价监督体系。校企合作中,企业和高校都力求获得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合作中双方难免会因为操作细节发生经济冲突或利益纠纷,甚至导致合作关系破裂。我国缺乏完整的校内合作体系和效果评价标准,校企之间缺乏平等互利的机制,双方无法按一个合理固定的标准进行利益分配,从而影响长期的稳定合作。
4.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高。企业是逐利性的,与高校的合作的势必增加企业的成本,损害企业的眼前利益。多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学校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
5.学校的市场意识不强.高校虽然在科研成果上有自身优势,但传统性的大学课程是理论性、课堂性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对市场的需要重视不够,并没有把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造成科研项目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在校企合作中,这种被动地位,更造成了高校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失。
三、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理论引导实践,相关部门要加强该方面的调研,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的模式健康发展。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校企主导、政府督导”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校企合作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政府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通过立法给校企合作以支持,通过增加教育创新基金等方式扶持校企合作。从财政制度上给予保障,从实施和管理上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通过税收豁免等优惠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成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
3.挖掘高校的潜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校企合作的主力。高校充分发挥在科研教学实验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高校合作创造条件。积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学生培训计划。还可以联合聘请教授和科研人员,资助发展研究项目以及捐赠等。鼓励学生到企业接受技能方面的实习与培训。另外,加强文化层面的合作也很重要,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师生,搞好专业文化建设。加强教学层面的合作,校企可以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积极引进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进修,聘请企业丰富经验技师参与课题开发和直接从事教学。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对企业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教科研合作,拓宽思路,互相交流,鼓励师生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创办高等技术企业。
4.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就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一定要加强管理,进行科技创新,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决心,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5.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不仅包括对学生的管理,还要注重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人力管理以及时效管理等方面,建立起服务意识强、管理水平高的校企合作职能部门。
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以及企业缺乏高技能人才的双重问题,我国正一步步探索校企合作这一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开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实践锻炼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力资源的需求,解决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而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瞩目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让校企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既要挖掘高校的优势与潜力,又要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使“校企合作”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