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慢性病防控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慢性病防控工作

第1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要在全县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会,即是动员会,又是部署会。刚才,卫建体委姬克主任传达了《汝南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了集体部署。下面我就做好示范区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一致,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社会层面来说,慢性病是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对每一个家庭的影响是重大的,是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好不好的重要问题。我们身边都不乏因心脑血管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病致死、致残的领导干部和普通民众。从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来说,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已列为复审考核必备条件。因此,全面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既是政治需求,也是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甚至与在座各位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工程,非一人或一部门之力能完成,大家要认清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协作,切实增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把示范区创建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自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安排,落实好各项工作指标。县政府办公室印发汝南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工作指标、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并对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标进行分解,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工作要求。成立了以刘军民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教育局、卫建体委等1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内容多、要求高、专业性强。请大家会后根据各自目标任务及时安排部署,认真对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做好各项工作。

二、抓住重点、统筹全局,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职责明确、目标清晰

各相关单位要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贯彻落实本单位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将相关指标纳入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制定考核奖惩措施,确定完成时限,责任到人,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按指标体系专档收集相关资料,另外各单位还须指定联络员负责与县创建办公室做好工作对接。

(二)严格规范、务求实效

各成员单位要严格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考核指标标准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印证资料要真实可靠。持续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监测、管理力度,尽可能地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我县慢性防控工作。

(三)积极配合、规范管理

目前我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高危人群登记和管理率

,老年人健康体检率等指标离考核指标还有差距。各成员单位要动员患相应疾病的职工或其家属配合卫健体委部门正在开展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地到辖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接受随访指导。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达到控制其慢性病危害的目的。

(四)加强监测、措施有力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加大死因监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力度,做好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慢性病社会危险因素调查工作,认真分析,总结监测调查数据,为针对性制定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策略和措施提提供科学依据。

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牢筑保障基石。

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70%的考评指标离不开相关部门参与。各部门要不断改善本部门本单位促进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健身活动,全面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职工定期体检制度,认真开展控烟活动,制定限酒等规定,各部门要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分工协作各尽其能,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卫生健康体育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实施慢性病防控方案,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控制和监测评估,认真指导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县总工会、教育局等单位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集体健身运动,大力倡导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制度;县教育局要制定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计划方案,将慢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学校、托幼机构开展慢性病和常见病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县医保局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政策。

四、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县卫健体委要充分发挥其业务部门技术指导作用,做好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调查监测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县政府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联合督导方案。按要求组织开展联合督导。及时掌握我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各相关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第2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危及生命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1]。由于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控知识老化,没有规范的管理标准,以致慢病防控效果不佳,现迫切需要找出一条适合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2]。中心自2013年开始对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6各社区卫生服务站。

1.2方法 对医务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分工调整,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档案书写、慢性病规范管理标准的培训,每月督导、考核、纳入绩效工资等规范化管理。1年后采用规范化管理前后自身对照,对建立档案数、档案真实性、档案合格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率、控制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3质量控制 制定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书写规范,明确慢病管理标准(参照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2011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督导、考核并纳入绩效管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基本经费和人力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标准,每个人工作量为6h/d×250d/年×60min/15min=6000服务当量,医生超负荷工作,药剂人员年满负荷工作,护理人员明显工作量不足,管理后护理人员加入了建立和完善居民建档、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指导、协助药房工作等工作,1年后医生、药剂人员工作压力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明显提高,见表1。

2.2健康档案建档率、真实性、完整性有了明显提高 2012年建档人数为347人,2013年建档人数为1047人,建档人数增加了201%;真实性由72%(20671)提高到92.80%(33278);合格率由12.63 %(3603)提高到41.74 %(14969)。

2.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比较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较前有明显改善,慢病管理人数增加了2941人,规范管理率由61%,提高到72%,慢性病控制率由65%提高到70%。其中高血压管理人数:规范前2094人,规范后4392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1341人,规范后3083人。控制人数:规范前889人,规范后2186人;糖尿病管理人数:规范前895人,规范后1538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503人,规范后1187人。控制人数:规范前311人,规范后806人。

3 讨论

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前医疗卫生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基层社区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减少慢性病产生的危害。

3.2对基层社区现有人员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基层人员紧张问题,暂时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3]。

3.3建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标准[4],在基层社区简单易行,很大方面提高了慢性病管理水平,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3.4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首先检验结果未与医生工作站对接,还不能共享检验结果;其次就是医生工作站慢病管理系统不能自动审核将不规范的档案自动清洗出来。还有全区信息化平台还未完善,全区医疗机构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增武,张林峰.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7:461-465.

[2]齐运鑫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对策[J].首都医药,2012,2:40-42.

第3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卫生部印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规划》明确要求,将梅毒治疗用药列入报销基本用药名录,从政策上保证梅毒患者诊疗费用报销。

曾被消灭的古老性病梅毒,20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蔓延至全国,近10年传播明显加剧。全国疫情信息系统报告数据显示,199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80406例,200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327433例,发病率年均增长14.3%。2006年梅毒发病数首次跃居全国甲乙类报告传染病种的第四位,2009年梅毒发病人数名列第三。

对此,该《规划》提出梅毒防控目标:5年有效遏制发病激增,10年逆转疫情上升趋势。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梅毒患者在具有梅毒确证检测和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诊疗服务和随访,其病情被保密,医药费用能报销,就不会再“病急乱投医”。同时,医生应主动建议就诊的疑似梅毒患者接受检测,并提供检测前咨询,解释检测和规范治疗的意义,并在医疗过程中对梅毒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药品安全拟建“黑名单”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拟建立药品安全“黑名单”,公布严重违法单位及其责任人员的有关信息。

建立药品安全“黑名单”,主要是针对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严重违法行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为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行业禁止和行为限制的规定,强化退出机制,保障处罚有效实施,维护执法严肃性的一项积极探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力求通过打击个别严重违法者,对违法行为予以警示和震慑,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受到行政处罚的严重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纳入“黑名单”的八种情形,包括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人员,也应当纳入“黑名单”。

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的85%

目前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当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第4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防制;措施;问题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3-02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是影响劳动力的主要疾病,是居民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因素,对劳动力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从基层着手做好慢性病防制工作,有效预防控制慢性病已迫在眉睫。

1东至县慢性病防制措施

1.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慢性病发生与流行是富裕了的人们缺乏预防与保健知识,进而受到不健康潮流的误导而采取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而产生的恶果。其次要转变预防观念,充分认识慢性病对人类的危害性,把慢性病作为新型流行性疾病进行预防。象预防传染病一样,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慢性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病因,以制定防制策略,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1.2加强领导坚持改革,加强慢性病防治的机构建设;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行政领导的观念更新和高度重视,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单靠卫生部门少数医务人员孤军奋战,则控制慢性病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1.3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增进健康的目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钠摄入过多、钾摄入过低、精神紧张、体力活动少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吸烟和不合理的膳食。

当今世界已把吸烟同癌症、艾滋病一起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敌人。我国是一个吸烟的“超级大国”,被动吸烟也相当严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吸烟率日渐增高。到2025年,预计我国每年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过早死亡。

不平衡的膳食是慢性病的病因之一。WHO专家委员会指出:“在很多国家,脑血管疾患、心血管疾患、恶性肿瘤、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骨关节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与膳食中动物性食品过多,纯糖多,复合碳水化合物少,膳食纤维少有关。我国营养学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调查,并参考国外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膳食中各类食物的供给量(按一年计),即:粮食130kg,肉24kg,蔬菜120kg,薯类36kg,水果18kg,糖6kg,鱼贝类12kg,食用油6kg,奶类18kg,蛋类12kg.保持上述比例,是我国人民防治慢性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1.4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

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介来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并激励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强调的核心问题是行为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事实说明,人们的健康知识越多,其健康意识也越浓,健康需求也越迫切和强烈。健康知识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显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有力武器。

健康教育既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又强调行为的改变。健康知识的传播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而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培养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则是健康知识传播的延伸和发展;把健康知识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则是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和追求的目标。

1.5依靠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我县,医疗预防保健网已遍布各乡镇,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慢性病防治中,无论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还是三级预防都必须紧紧依靠三级网络,发挥其在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信息管理、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作用。

2东至县慢性病防制存在的问题

2.1重视不足长期以来,一谈起传染病,人人都觉得可怕,但谈到慢性病,似乎觉得于己无关,孰不知,慢性病已在悄悄的接近每个人,严重威胁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甚至疾控中心都没有设置单独的慢病科,从事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多数兼职。

2.2看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由于基层工作经费紧张短缺,而慢性病又无特效预防措施,因此对接诊的病人往往只是进行治疗,而不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第5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关键词:督导评估 慢性病 档案 规范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24-01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因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所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社区是进行慢性病防治的平台,是健康促进的基本场所,因此加强社区慢性病档案管理对慢性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社区慢性病档案具有“动态活档”特性,要求责任人在档案产生之日起,每月进行记载。慢性病档案的真实与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效果,也就是慢性病病人的“受益”或“受损”。

1 慢性病档案的不规范表现

在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实际工作中,社区在慢性病防治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大量的基线调查、居民入户建档、随访管理等工作。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人、财、物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慢性病防治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高血压等重点慢性病的规范管理不到位、规范管理率低、随访质量不能保证;血压、血糖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有效控制率低;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管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病人的管理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健康档案中的“采集难、动态难、共享难”的问题出现在所难免,从我们对档案质量的随机抽查和电话访问患者所得的结果,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较大部分慢性病档案的不真实性,具体表现为:①患者联系电话有误码或家庭住址不祥无法根据号码和地址联系随访沟通,患者不能接受治疗与指导,档案从建立起即为死档。②社区医生每三个月一次的随访记录数据大同小异,显现为“闭门造车”“一挥而就”假随访假管理一目了然。③通过电话访问核查,发现没有随访病人,但有详细随访记录(血糖、血压、电话访问、面访)。④通过电话访问核查血糖、血压异常,但记录正常。⑤接受电话访问的患者,并没有接受服务或者患者并不清楚该对其进行什么样的服务,仅在基线调查时登记,此类建档就失访。反应出医患关系不良或随访时对病患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2 造成原因

2.1 社区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且队伍不稳定,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社区医生脚踏实地入户建档,定期随访,以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目前建档管理高血压患者3128人,全年要进行12512人次随访管理和随访记录。按目前该社区4-5名医生的配备远远不够,很多人身兼数职,加上慢性病管理岗位待遇低,造成队伍不稳定,经常更换人员。

2.2 组织管理。社区对全年慢性病防治没有完整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详细安排。很多工作处于应付,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2.3 考核评估问题。慢性病的考核评估工作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使社区医护人员感觉不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社区慢病建档工作、随访工作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展。

2.4 经费问题。社区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而慢病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慢病工作支出大,造成工作被动。能不开展就不开展。

为了促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并逐步实现社区重点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我中心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每月督导评估工作。

3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督导评估

3.1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建立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机构在管理列表中随机抽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各20份,从纸质档案中随机抽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档案各20份,检查档案管理质量,包括生活方式指导栏的核实,重点抽查档案内容记载的真实可靠性。

3.2 随机抽取档案记录中有电话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要求完成电话访谈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名,电话询问病人是否接受了社区医生的一年四次随访、现身体状况、生活方式改进情况、用药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控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等,通过患者的回答来判断慢性病档案的真实可靠程度。

为了不让督导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把慢性病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我中心加大了督导评估力度。通过督导评估所得分值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挂钩,与财政经费收入挂钩,从而促进社区慢性病管理积极性,对档案质量的考核更使社区医生的档案意识大大增强,提高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实践证明,档案督导评估在促进慢性病档案真实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要不定期对社区慢性病档案进行督导,同时社区内部也应建立内部考核机构,收入分配与社区医生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挂钩,建立激励机制,脚踏实地入户建档,定期随访,促进慢性病档案的规范管理,让慢性病患者的慢病档案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

参考文献

第6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应充足, 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膳食结构发生变化:粮谷类和总蛋白摄入量基本持平, 脂肪摄入量过多,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 导致超重肥胖问题突显,?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建议, 体重过低:BMI正常:18.523.9;超重:2427.9;肥胖:BMI28。BMI (体质指数) =体重 (kg) /身高 (m2) 。

调查显示, 肥胖人群的膳食主要由酒类、糖类、盐酱调料类和动植物油类构成, 而非肥胖人群的膳食主要由动植物油类、盐酱调料类、谷类和根茎类构成。表明肥胖与非肥胖人群的膳食模式有所不同, 肥胖人群缺少谷类和根茎类, 且有喜食甜食和酒类嗜好[1]。

肥胖人群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生[2], 作为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由于超重、肥胖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升高, 且趋向年轻化。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19982008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 从增长幅度来看, 城市增长缓慢, 2003年略有控制, 农村增长较快。从地区分布来看, 城市居民患病率要高于农村居民。从地区规模来看城市规模越大, 慢性病患病率越高, 农村也是如此。从性别分布来看, 女性患慢性病的比率一直高于男性, 且农村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而城市男性慢性病患病率增长速度稍高于女性[3],?

2 常见慢性病的症状、危害和营养治疗

调查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行为习惯, 结果显示:78.1%的人采用行为、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疾病, 包括合理饮食 (77.9%) 、体育锻炼 (55.6%) 、戒烟 (12.9%) 、限酒 (10.3%) 和控制体质量 (17.0%) ;20.3%的人仅采用药物治疗, 0.7%的人不治疗;76.2%的人进行血糖、血压监测, 51.1%的人认为控制在较好水平。

2.1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高血压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心、脑血管和体内重要的脏器, 如导致心、肾、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甚至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致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还与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 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害, 导致脏器功能的丧失,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对高血压的患者, 通过营养干预, 控制总热能的摄入, 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 限制膳食中对高血压不利的食物, 增加有营养素的食物, 让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以达到防治高血压的目的。

2.2 高血脂的营养防治

目前, 我国有近1/3的成年人的血脂偏高, 导致中风的病人近150万, 全球因高脂血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近3 500人/d, 但现在很多人对高血脂症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并不了解, 事实上高脂血症现在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隐形杀手。另外, 积极治疗高脂血症, 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营养治疗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改善过去不恰当的饮食习惯, 食物多样化, 每日膳食以谷类、蔬菜、水果为基础, 适量选择奶类、干豆类、动物性食物, 限量使用油、单糖、盐等食物。配合适量运动, 达到控制体重、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使患者早日康复。

2.3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高血糖症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上限7.0 mmol/L (126 mg/dl) , 血糖高于肾糖阈值9.0 mmol/L (160 mg/dl) , 则出现尿糖。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 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代谢异常。此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严重时可以使人致残、致盲, 甚至致死。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通过严格的对各种营养素的计算, 特别是三大产能热营养素, 既减轻胰岛素的负担、减轻体重、减少并发症, 又达到合理膳食, 保证正常生理及活动的需要。

2.4 癌症的营养防治

现在理论认为, 癌症只是慢性病, 它的本质是生物体的内乱, 对待癌症应像对待慢性病一样[4]。而且大部分癌症一经发现就进入了晚期, 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癌症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增加癌症发病的危险度。1997年, 世界癌症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组织的系统综合评价证明, 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很可能降低口腔、喉、咽、食管、肺和胃癌的危险[5]。研究指出, 喜欢酸食和辣食、经常吃蒜类食物、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蛋类、鱼类、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经常饮茶是癌症发病的保护因素全球每年有270万死亡和2 67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可归因于水果和蔬菜消费不足, 其中包括31%冠心病、19%缺血性脑卒中、20%食管癌、19%胃癌、12%肺癌和2%结直肠癌[6]。

3 营养与慢性病营养防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缓慢性病的发病进程, 应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进行系统化管理, 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对体检指标异常的高危人群应连续动态监测, 并给予分析指导, 有针对性地干预治疗。②根据体检结果, 结合个人生活方式, 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普及健康教育, 引导干部职工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使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里平衡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随时随地、因地制宜的实施健康营养干预。③提高政府机关管理者的健康管理水平, 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定期体检, 将身体素质纳入职工考核指标, 从根本上解决职工对肥胖、高脂血症等慢性病重视不足的问题[7]。

在医生指导下, 患者通过自己有效的营养干预和防治方法, 达到慢性病自我管理效果,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管理。有效的慢性病自我营养干预管理可以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减少卫生服务利用, 对于我国的慢性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开展慢性病的营养防治地区大多数在经济较发达、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社区, 所以此种方法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开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4 结语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不健康饮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慢性病控制离不开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国家正在逐步推进营养与慢性病控制共同发展。今后的慢性病控制工作应加强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证据研究,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慢性病综合防控项目, 加强营养与慢性病控制领域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 研究制定营养与慢性病控制领域的政策和法规。

参考文献

[1]马爱勤, 张建丽, 张鲁杰, 等.肥胖人群的营养膳食结构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 2008, 10 (5) :591-593.

[2]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M].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1997.

[3]程怀志, 郭斌, 谢欣, 等.我国慢性病患病率的社会人口学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14, 27 (3) :4-6.

[4]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5]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M].Washington, DC:AICR, 1997.

第7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关键词】 基层离退休干部;保健;慢性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2-01

近年来,针对基层离退休干部进入“三高”(高龄、高发病、重症高发)期,如何进一步加强离基层离退休干部的保健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0例基层离退休干部的保健和慢性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0例基层离退休干部的保健和慢性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58例,女性442例;年龄65-97岁,平均78±1.9岁;病程3年-38年。基层离退休干部年龄结构,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0例基层离退休干部的临床资料,并填写自制分析表格。自制表格内容包括:

1.2.1 一般内容 包括被调查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及婚姻状况等。

1.2.2 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主要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喜盐等),慢性病史,药物治疗史。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χ±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

2 治疗结果

1000例基层离退休干部的临床资料情况汇总如下。

2.1 患慢性病者与年龄及性别关系情况 见表2。

3 讨 论

基层离退休干部机体生理功能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患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必须要把基层离退休干部人群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老年人慢性病多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而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是其关键因素,这可能与人口老龄化机体衰老、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关[1]。

越来越多的基层离退休干部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生活习惯,控制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基层离退休干部慢性病的预防,笔者总结以下几点:①饮食上:生活要有规律,不偏食,食物多样,并且应该选择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充足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②健康教育:大多数基层离退休干部对慢性病风险因素的知晓率很低,因此基层离退休干部应每年定期到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有些慢性病的症状不明显,及早检查可以让疾病早期阶段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干预,增强基层离退休干部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加防病治病的知识,提高防病治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③体育锻炼:基层离退休干部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锻炼的水平,选择适宜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一些速率均匀、动作缓慢、强度不大、简易安全的活动。

综上所述,基层离退休干部慢性病发病率高,应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提高基层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执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1-6月份,健康脱贫兜底“351”累计保障1343人次,发放保障171.73万元;慢病“180”政策累计保障46912人次,补偿423.55万元。县域内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二)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截至6月,国家30种大病救治6829例,救治率100%。对大病患者进行跟踪回访,根据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及时调整救治策略。积极开展“光明扶贫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已为56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减免个人自付费用37万元。

(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截至6月,全县总签约251480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58576人。

(四)扎实开展疾病防控工作。1-6月,为贫困家庭发放儿童营养包5925份,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71人,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人数5920人。规范管理贫困人口高血压18525人,糖尿病4065人,严重精神障碍1712人。

(五)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人才能力。实施乡镇卫生人才三年培养计划,第二批30名基层医护技人员已派出至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开展村医免费订单培养工作,今年我县共有26名学生被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录取并签订了定向委托培养就业协议书。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开展“智医助理”、“两卡制”、健康扶贫政策等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

(六)稳步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资料室、值班室、计生服务室“6+1室”分开的建设标准,2020年建设和改造124个村卫生室,其中新建56个、维改68个,进一步夯实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二、典型经验做法

一是优化贫困人口慢性病办证服务。简化办理程序,将办证权限下放至乡镇卫生院,县医共体牵头医院通过专家下沉、对口支援等方式为贫困慢性病患者提供鉴定服务,确保慢性病证“应办尽办”。1-6月份,贫困人口已办理慢病证2030份。

二是积极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逐村摸排行动不便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名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结合履约服务开展送药上门服务。1-6月份,已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上门送药600余人次。

三是强化疾病源头防控。在全县开展45-64周岁城乡居民免费健康普查,有效降低全县城乡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比例。截止6月30日,全县完成45-64岁城乡居民健康普查84606人。

四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智医助理”上线以来,已出具辅助诊疗建议74万次,书写门诊电子病历36万份,整体规范率达95%,外呼助手使用达85万次,其中电话外呼36万次,短信通知49万次。通过“智医助理”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效率,规范了病历书写,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和强直性脊柱炎药物补贴等健康扶贫项目;

2.实行防治结合、精准施策,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公共卫生项目以及家庭医生履约服务。

3.结合城乡对口支援、巡回诊疗等活动,继续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鉴定办证,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第9篇:慢性病防控工作范文

高血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管辖骆驼和贵驷2个街道,区域面积46 km2,实际服务人口逾10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辖区发现高血压患者10927人,纳入日常管理的10761人,患者以≥60岁的老年人为主。

应用家庭自测血压进行血压管理监测

2014年5月,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慢性病自我管理矩阵成员中挑选出125例高血压患者,向其分发电子血压计用于家庭血压自测。中心要求患者定时测量,并将血压值及时记录在健康管理手册相关页面上。家庭医生定期收集这些手工记录的血压值,结合随访时测量的血压数值,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进行健康干预。

家庭自测血压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由于这些血压值是患者自行测量之后手工记录,记录时并没有医生在场,测量值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患者的配合程度和自觉性。如果患者依从性不高,缺乏每天实事求是记录数值的耐心、恒心或者由于患者年纪大、记忆力不好等主观因素导致血压数据漏记、错记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个别依从性差的患者忘记测量血压后,随意编造一个血压值充数。一旦记录下来的血压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就失去了血压监测的意义,科学管理血压更无从谈起。

探索解决对策

如何让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值得到真实体现和及时反馈,是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15年7月,中心在家庭自测血压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的先进理念,利用无线网络,实现了血压值的实时传输、远程监控、双向预警和多方反馈。这种新型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方式,一举突破了血压自我监测的瓶颈,在全省率先开启了社区高血压患者日常管理的“云模式”。

中心在辖区内选取了32例血压控制不理想的3级高血压患者进行首批试点,向他们免费出租远程血压计(该智能无线传输血压计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临床性能达到欧洲ESH标准,能有效确保测量的精准度),每人1台,租期1~3个月不等,签订使用合同,告知使用方法。该设备无须电脑和数据线,每次测量后血压值将自动实时传送至中心的医生工作平台和预先设定人员的手机或者微信。

远程血压监控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方法

家庭医生将每台远程血压计和该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身份信息、联系人手机号码或者微信号码一对一绑定,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规律,在监控系统中设置个体化的血压测量方案、血压预期管理目标和血压异常预警值,并为患者量身定制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心理调适等六大方面的健康管理方案。目前我们主要监测晨峰、药后、睡前和随机4个时间段的血压值。

患者按照监控方案,在家定时测量血压。血压值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中心的医生工作平台。监控系统自动生成血压曲线图、等级评定和各类血压分析报告、临测小结供医生调阅参考。家庭医生无须和患者见面,只需坐在诊室的电脑前,通过医生工作平台进入远程管理系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分析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数据的实时传输,确保了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及时性,有效避免了患者于工记录血压值带来的麻烦和不可控性。血压值自动纳入到居民健康档案的慢性病随访记录中,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医生随访效率,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

监控系统的多方通知和双向预警功能十分完备。目前中心开通了短信和微信2条信息化途径,患者每测量1次血压。相关联系人(一般为家庭医生及患者家属)的手机短信和微信APP端即可收到相关提示。一旦血压值超过设定的监控数值,系统自动报警,家庭医生和患者家属能及时收到预警短信与微信提示,便于医生和家属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系统异常预警的提示设置非常人性化,可以根据医生工作需要和患者实际情况,设置1次异常提醒或者几次异常提醒,并且可以开启夜间防打扰模式。

监控平台自带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医生按照高血压临床防治指南的要求,完成规范的诊疗计划,向患者推荐科学的防治行动和任务。

效果评价

中心开展家庭血压自测近2年,试点远程血压监控半年多来,收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方便患者,节约看病成本

中心辖区一部分为城郊接合部,一部分为农村地区,地域广阔。患者一天几次到社区站点测量血压并不方便,远程血压监控的开展,着实方便了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把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反馈给家庭医生和自己的亲属,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解决了患者看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以往,为了真实完整地记录血压波动情况,家庭医生需要多次打电话询问患者或者上门随访,工作量大,遇到住得偏远的患者,医生辛苦不说,工作效率也不高。现在,医生在诊室里用鼠标,或者休息在家时通过微信,就能对所管辖患者的血压情况一清二楚。手机短信和微信APP的运用,大大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动动手指,全程监控,治疗方案轻松调整。可以说是“互联网+”的运用把中心的家庭医生从繁琐的慢性病随访管理中解放了出来,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医疗资源,降低了管理成本。

推进三级诊疗。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建立在家庭血压自测基础上的实时远程监控为慢性病三级诊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