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生态农业的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农业的背景

第1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一个经济体在经济腾飞后,由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是普遍存在的内在规律。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相继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国企民营化改革,并加入了WTO,这些措施使得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开始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模式,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赣州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尝试研究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策略

2008年,世界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自此之后,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种低速增长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强刺激计划,有效避免了与世界经济的同步下行。然而,以2012年为转折点,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我国统计局资料中心统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21%,2010年增长率是10.45%,2011年是9.3%,2012年是7.65%,2013年是7.67%,2014年是7.4%。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下行趋势。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必须时刻抓紧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这样才能打牢我国的国民经济之基。

赣州是江西省下辖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占地多达3.9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据约440.2万亩。一直以来,赣州的农业发展都有欠发达,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难以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加快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即指在区域经济中比其他产业占据更优势的地位,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高、增长率更好的产业。显而易见,农业主导产业可以对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形成一定的带动作用,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成熟。在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主导产业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几年来,赣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使得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提升。2014年,赣州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经超过410亿元,总产值在江西省全部1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赣州市可以将粮食、蔬菜和水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对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发展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赣州市要引进龙头企业,形成农业产业链条,通过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进行密切联系与合作,使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局限于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下。事实证明,只有将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有机融为一体,方能使农业真正实现产业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赣州要以市场为核心,积极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一是要科学布局产品基地,二是要结合优势农产品,使农民进行规模经营,尽量提高集约化程度,三是从物资、运输、信息、资金等方面提高农产品生产服务质量。再次,赣州还要对农业生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将科技放在突出位置,鼓励农业生产推陈出新,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含量。

3.努力培养农业人才

提高农业竞争力,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首先,赣州市要顺应时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培育懂生产、懂技术、懂服务的新型农业人才。其次,赣州要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比如利用农业职教免费政策、返乡农民创业培训等机会,对农业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再次,赣州市还要积极建设农业人才培养基度,比如省一级可以考虑成立农业大学,市级成立农业职教院,县级成立农业职中,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有机体系。

第2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体验经济;生态农业旅游;山地产品开发;秦皇岛

基金项目:2016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体验经济视野中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构建――以秦皇岛为例”(项目编号:201601B041),主持人:王楚鑫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引言

近年来,在体验经济环境影响下,生态农业旅游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备受推崇,并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此过程中,产品作为经济的载体,其有效开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受市场需求、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

一、体验经济窥探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经济发展形态,并逐步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自己做、买来做、请人做、外包做等几个过程,其分别对应着上述几个经济时代。因而,体验经济具有很强的非生产性、不可复制性、短周期性以及互动性等基本特征。体验是体力、精神以及情绪等多元素重合,并上升到一定程度――人作为主体产生的美好感觉。严格意义上讲,体验并非经济产出,它也不像其他物品那样可以以清点的方式量化。而且这种主观感觉是不可复制的,世上没有哪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体验是同质的。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生产周期依次缩短,体验经济甚至可以以小时、分钟来论,例如互联网。此外,体验经济的核心是互动,由于个人体验是心智状态与筹划事件互动作用的结果,所以消费者会全程参与整个过程。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产业融合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来要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服务升级的又一力作,更是两种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路途,满足了当代大众多元化消费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时值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虽然尚未对生态农业旅游形成清晰的概念,但是北京、成都等部分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已然出现了最早形式的农业旅游,如农家乐、民俗接待等。历经20多年的发展,由于农业旅游产品及相关配套设施过于城市化、单一化、重复化,难以吸引大批游客或回头客,农村居民参与兴致不高,导致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仍处于“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如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还遏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尽快转变农业旅游生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新的增长点,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三、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讲求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夯实每一步,才能在体验经济时代有所建树,并由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体验经济视角下,秦皇岛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扩大文化影响,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找准优势定位。良好的资源支撑,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根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能够依赖的资源基础有所不同。因此,秦皇岛应针对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山地旅游资源做实地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可利用物质基础,进而确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表达方式,以为后期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基础。秦皇岛濒临渤海湾,境内大小河流汇聚,有南戴河、北戴河等水域旅游资源,身处燕山东段,山体、丘陵、盆地等遍布,有都山、祖山等山地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绵延,历史在秦皇岛留下的刻度至今依稀可见,是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共享的避暑胜地。此外,秦皇岛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协办过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地级市。这些都为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秦皇岛作为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产出的葡萄、苹果、樱桃等盛誉全国,其农业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基于此,秦皇岛应致力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服务产品,从而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二)凸显地域文化。如上文所述,体验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它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文化本身是情感、精神、思想以及意识的交融,其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中的渗入,能够带给体验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反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含蓄的表达方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领悟。秦皇岛应理性地研究与分析本地文化类型,包括原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创新文化或其他文化,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以探寻山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间的最佳融合契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还体现在社会公益层面,通过地域特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注入,让人们体验世间美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应注重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消费大众营造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氛围,增强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展价值。

(三)加大技术支持。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技术支持,只有这样畅想才能变为现实。在充分论证了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现程度之后,就现有的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匹配符合需求的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其中,硬件技术包括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工艺、制作周期、包装以及运输途径等,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过硬,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赢取消费、抢占市场。而软件技术则是指市场需求,这也是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集中价值体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秦皇岛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对体验经济市场需求的分析,并整理成文字、图形,以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确保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价值。在此过程中,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可以在网络上发起共享宣传活动,即将自己成熟的想法及产品设计在网络公众平台上,邀请广大生态农业旅游爱好者参与评论,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借此做下一步的修整完善工作,保证最后的开发产品与客户需求相符,为市场攻坚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体验经济、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演化,生态农业旅游将受到新一轮的追捧,其产品开发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做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体验经济发展,结合秦皇岛独有的山地、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有机地把这些构成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而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体验经济视角下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2.

第3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1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

1.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而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难度较高,单纯依靠示范、实验等形式无法让农民真正掌握相关技术。此外,传统推广方式只注重技术的普及,而忽略了对农民意识的引导,农民无法真正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农业生产过程中即使可以熟练运用相关技术,但无法贯彻生态种植的理念。

1.2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推广专员的要求较高,推广专员需要有专业的农业科技素质,还需要掌握与农民沟通的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农业科技推广给农民。但是,我国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很多人都无法真正掌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技术,将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民的效率就更低,这也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1.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现代化农业设备的配置和农业人才的引进,但是这种投入在短时间内创造的经济收益甚至还不如传统农业,因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期综合收益的认识不足,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当地的生态农业模式无法建立起来。

2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2.1建立专业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农业相关问题的解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我国农业从事人员众多,农业分布范围广泛且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我国应当建立专业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农民新型工业生产技术的指导。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作物种类的差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具体组织结构以及主要的推广技术都应存在差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首先需要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理念,通过培训、讲座、视频鉴赏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生态规律的掌握,培养农民维护农村生态体系的自觉性[1]。

2.2注重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提高主要有以下两大途径。一是加大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创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机制和培训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必要情况下可派送优秀的人才到高校进修,切实有效地提高现有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引进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适当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入职门槛和待遇水平,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农业生态技术推广成效较高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2.3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需要对当前的农业财政投入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所占的比重,促进新型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范围的扩展。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够显著,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市场的引导,制定有利于农业生态技术推广的政策,对运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政府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农业生态技术使用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通过投资机制的创新促进推广效率的提高。

3结语

生态农业技术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政府要加大新型农业生态技术研究以及推广体系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革新以及推广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1、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建.设体系

第一,要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使山东省群众尤其是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态农业。为此,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综合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在山东省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法律法规,以便当地农民能够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意识,培养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习惯[1]。第二,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念,加强理论整合与创新。例如,可以对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农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并综合山东省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优化、完善,以便构建的农业理论体系既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形势,又符合山东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从而确保山东省能够有序开展现代生态农业活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尤其要合理借鉴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学习借鉴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免因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妨碍生态农业建设。第四,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核算体系,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并努力将我国制定的绿色GDP统计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建立系统、全面的经济评价体系,促使生态农业朝着健康、可量化的方向发展。

2、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进程

第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体系。现代生态农业对物力、人力、财力以及科技力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必须重视前期投入。山东省生态农业具有起点低、经济效益薄弱、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发展层次低等特点,这都要求山东各级政府重视制约因素,通过学习优秀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增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第二,要重视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激励机制,促进当地企业、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来,通过水土保护、植树绿化等一系列的农业综合开发行动,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第三,要加强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控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使用有机肥与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肥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相关化学物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控制减少污染,加强生态防护林等体系的建设,控制山东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并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另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从而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积极作用,指导山东省生态农业朝着有序方向发展。

3、深化技术创新,夯实技术基础

第一,要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深化技术创新,不断夯实生态农业技术基础,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建立多种生态农业科技投资体系,为当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收益机制,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第二,传统农业的优秀技术要加以改进与创新,促进传统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发展。山东省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浓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的继承发展。第三,要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丰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培养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从而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利用率的提升[2]。

4、增强农民素质,构建多重模式

第一,要重视农民素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文化技术修养的积累,促进山东省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全面有效提升。第二,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饲养、科学施肥施药,从而实现科学耕作,生态种植,促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第三,要有效发挥山东省优秀的农业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模式。首先,要不断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优质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多种方式经营。其次,要将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山东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第5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

从古至今农业都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生存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食”则最为重要。而食品原料绝大部分属于农产品,发展农业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存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产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而现代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土壤破坏严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提高了产量,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污染,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作者:于莹莹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

第6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我国农业发展的“非生态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措施来促进其发展。然而,我国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仅局限于局部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比如采用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种加复合模式等,没有从体制等更深层次来探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能性,这大大延缓了生态农业实施的进程。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落后的发展现状则成为制约实施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实践证明,规模化的土地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范围从几公顷至几百公顷不等,而我国则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多采取以家庭或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人均、户均耕地面积相比发达国家都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规模化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展开。

其次,农业资源拥有量不足。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耕地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粮食供应的减少,全球不得不面对可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全球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本世纪80年代初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呈增加状态并于1981年达到最高纪录,从此以后就逐渐减少。倘若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那么,人均占有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到2030年时将只剩下1.2亩,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而我国农业资源拥有量从总量上来看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这两个指标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43平方米减少到1.41平方米;粮食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乎一国生产生活,更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粮食可以不断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预计达到6.75亿吨,人均只能维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限度,这种严峻的局势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就变得急迫且必需了。再次,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1995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57亿增加到98亿。而我国至2030年总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并且这一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量是8至17亿,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及农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的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在客观上助推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而且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最后,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农业方面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产量、质量的增加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贡献率分别为42.4%、31.4%、42%和45%,使我国成为世界粮棉油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很低。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推广的投入对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在美国农村也是弱势群体,美国政府在教育和推广服务中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竞争能力,全美100多家农学院、农业实验站及遍及各地的县级推广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衡量科技贡献率高低的标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十分普及,现代化水平的较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667.102平方米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0.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

总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科技贡献率等一系列指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美国土壤学家阿伯卫奇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取得科学成果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沃尔辛顿指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量上可以实现自我维持,在经济上可以保持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实现可接受的农业系统。与国际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所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卢永根与骆世明教授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为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实践上,我国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有效地融资为一体,其实质是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将“生态”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构建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是依靠技术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技术集成型产业。第四,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第五,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第六,生态农业是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特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最后,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环境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大尺度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不断提高。

其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大气,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土地污染正在加剧,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要巩固、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环境污染的防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配置、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再次,加大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来支持,因此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含量。要认真总结各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已有的科技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一些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能力和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队伍。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一套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最后,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生态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特别是农、林、水、环保和计划、科技、财政等部门,只有政府的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应做好规划,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运用生态农业模式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意愿,用效益吸引的办法,鼓励多投入、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结束语

第7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1我国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常出现在民众的视线范围,媒体和舆论也把焦点聚集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不只是一个地方所需要引起的重视,更是应该被全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在生活质量上有着新的追求,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一大趋势[3]。食品安全与否与食品的源头大农业有着较大的关系,生态农业下的食品安全应成为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

2我国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相关部门监管问题。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常与相关部门的监管的力度和范围的广度有一定联系。国家和政府的监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执行的力度以及覆盖面有较多的差异。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参差不齐,不一定能理解和贯彻相关规定中的每个条例具体的要求,在传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执行的力度和广度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2.2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国家虽已制定及执行生态和食品相关类法律条规,但生态农业产出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有空缺,部分涉农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没有按法律要求来执行选料以及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广力度较小,许多涉农企业没有组织学习相关法律,这部分涉农企业的违法成本也较低,所以导致在法律范围覆盖下依然有较多的农业食品企业依然无视法律的规定。

2.3生态农业下食品市场问题。越来越多的食品打上生态的标签进入了市场,但其中不乏有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也通过非法渠道标上了生态食品的标签。市场对生态食品的认证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时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导致消费者对生态食品的接受度和可信度受到影响,因为受到这样的影响,许多生态食品的销量也随之下降,有的甚至滞销。市场察觉该信息也较缓慢或者是处理不当,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条例来要。

3我国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生态农业在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会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也要保证相关食品安全的条例得以实施。食品不可缺少,食品安全也必须稳定,不能确保食品安全对每个国家都有较大的影响。确保我国食品安全具有生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根据现在国内实情,按照正确的对策来解决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问题是较为重要的。

3.1重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食品农产品的源头都与农业有较大的联系,农业的生态与否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生态农业背景下,应更加重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道路及通信设施建设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能适应符合生态农业的宗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先进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劳动成本,让劳动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把关食品安全,降低生产成本。良好规范的农业基础设施也能保护好生态环境,解决源污染问题。

3.2提高生态农产品品牌公信度。我国现行市场上已出现部分生态食品品牌,打出了“无公害”以及“绿色”食品的旗号。但由于部分商家只顾利益,未按生态农产品的相关标准来执行生产,导致不合格的生态食品时常出现在市场上,成为了媒体新闻和舆论的焦点。消费者对生态食品品牌的公信度大幅度降低,既而导致合格的生态食品也出现了滞销的现象。在农产品品牌危机中,消费者不同的自我威胁对负面信息传播的影响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有较多的负面影响的。提高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公信度,使生态食品加工的过程透明化合法化,消费者的信任度才会是良性循环。

3.3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类型较为固定,在全面深化改革下,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应加强转变。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推从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该类型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多地的村庄都可开展乡村观光旅游生态果园采摘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户在生态农业的大目标下,兼顾生态食品种植以及观光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收入效益翻倍。生态化转型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但也需要注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反生态”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影响食品安全,只有平衡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4结论总结

我国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是引起了国家以及社会较大的重视。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在逐步迎来第三次浪潮,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有关的科学出现突破进展以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能力、生产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中的主旋律。农业食品也应当出现各方面的突破,在产品质量以及公信力度上都应有较大的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下,生态发展方式也应发生转换和突破。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能为生态农业下的食品安全增加可存依据,让市场透明化,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相关问题。

作者:唐艺嘉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岩春等.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3):30-34.

第8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发展

一、传统环境下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一)气候缺陷

农业种植与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黄陂区位处我国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临近黄陂南端,北部依偎着大别山南麓,水域和山脉构成黄陂区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地势。黄陂区水资源并不缺乏,无愧于百库千渠万塘之雅称。

黄陂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极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黄陂区多种植水稻,气候特征无疑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当然利弊相依,黄陂区虽多降水,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也是个致命的缺陷,农作物生长不稳定。冬春季节寒潮天气使水患灾害频发,农作物收成极其不稳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不断向城镇流动,是我国现存的普遍现象,也是黄陂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与突破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了很多方面矛盾。

黄陂农村人口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惜背井离乡,纷纷进入城镇打工谋生。在给家庭增进经济流入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白叟幼儿留守于农村,家中劳动主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向愈加明显。

而往往留守于黄陂乡村的老人与小孩,并不具备足够的务农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诱发了一系列问题。农田因缺少人手垦植而被遗弃至荒芜,农业产量也因此直线下降。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农村文化水平普遍下降,缺少青壮年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群,向农村投入的建设性资金也因缺少劳动力而无处可施。

(三)农业技术落后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提升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传统环境下农业技术落后,大大制约了黄陂农业产量增长。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传统环境下的黄陂仍然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耕作辛劳,生产效率低,农业器具也是沿用的传统的人工器具,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还很落后。

二、生态农业信息化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转变,黄陂经济与需求的大飞跃使传统农业也向生态农业转变着,农业信息化也就应运而生。

社会信息化发展得如火如荼,农业信息化是其分支,农业信息化是黄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同时又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上升与革新。农业信息化的来源是农业电气化,根本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条件,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和重点。

农业信息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黄陂农村社会需求和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因素的产生,人们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将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工业、手工业等等,由此,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农业信息化趋势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信息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中,从根本上解决了黄陂在传统农业中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监测到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及时防治,减轻农作物受病虫害干扰,同时合理适度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环境,现如今黄陂区已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系统。黄陂同样也引入了遥感技术,实时检测自然灾害,成功统计农业资源。引入气象卫星预测多变的天气状况,让农民能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黄陂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农业信息化使生态农业得到保障。

三、生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农业正在由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到提供安全食品转变,象征着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

生态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的娇子。黄陂区若想有序的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增大对信息科技的依赖度。和黄陂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黄陂现代农业是一个拥有产前、产中及产后三大领域的综合产业,它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其次,黄陂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通过统一和规范的标准产品和知识型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实现了黄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对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黄陂地区在以下几个方面卓有成就:

1. 该地依托其发达的网络系统,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有效的消除了数字鸿沟,让农民能够使用最基本的网络协助农业发展。例如,在电商平台上出售农产品等方式。

2. 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黄陂区通过引入移动网络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同时将农村市场负担得起的品牌手机引入黄陂农村供普通老百姓使用。

3. 通过一流的网络业务,创建“农信通网络平台”,进而来搞好信息工程,用信息来帮助该地农民走上小康之路,改善生活质量。

4. 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农民提供周到且实用的服务,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受益。

四、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对黄陂区的启示

(一)缺水少地也能做好生态――以色列

以色列属于夏季炎热的地中海气候,由于长时间高温少雨而严重缺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色列应用了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使该地农业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

黄陂区虽不缺水资源,但在冬春季节水旱现象也时有发生,若能采纳以色列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定能应对季节性水旱问题,农业作物也能得到稳定生产。

(二)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在十九世纪就有了生态农业的观念,德国人严谨的习惯在农业上也有充分体现,他们对农业化肥有很高的要求,不使用有害农作物生长的的化学肥料和杀虫剂,代而取之的是机械化大规模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附加原料全部来源于纯生态农业绿色生态产物。

黄陂区地处我国东部平原,土壤较为肥沃,但近期由于过度的耕种开发黄陂不少地区出现了土壤酸性化沙土化的现象,学习德国绿色耕种,绿色加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黄陂生态农业模式化,构建标准体系,需搞清楚生态系统内部各模块的构成,尤其是模块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变化。

五、农业信息化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随着黄陂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小户”等多种新兴组织模式,为我国农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促进黄陂经济飞跃增长

需求决定供给,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决定市场方向,而市场方向需要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来预测,所以是否能够掌握黄陂周边地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农业市场信息就显的尤其重要。

由于黄陂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严重的道路交通问题,农产品市场信息很难及时掌握 ,导致农产品严重滞销。为了避免生产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形再次发生,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更快、更好、更准确的知晓市场供求信息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二)有助于农产品市场经济服务系统得到完善

一个成功的生产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能够及时知晓、完全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频繁的市场需求变化。他们往往通过市场信息就可以基本预测到近期农业市场的大致走向。农业信息化将帮助农民更好的做好农业安排,生产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可以让农民们及时了解到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以便于做更好的调整。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生态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解开了不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症结,生态农业的完善同时也少不了市场经济的持久推动。

在现代信息经济的推动下,市场资本和劳动力、耕地资源等传统农业经济因素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黄陂区大力施行的O2O模式,繁杂的生态农业资源也得到了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王 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3).

[2]王儒敬.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3).

第9篇: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设计生态农业,体会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与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在问题探讨中安排了比较生动、具体的例子(孤岛生存),此例子就隐含了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的探讨。

能量流动的过程,教材从生态系统能量的最初来源──太阳能入手。能量在某一营养级的变化情况,教材以能量流经第2营养级为例进行阐述,再概括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教材以经典的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为例,并且安排了以相关研究结果为材料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这部分内容,则将本节所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建立了联系,反映了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关系。另外,教材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力图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以及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四、教学手段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与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的例子入手,通过提供一定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设计生态农业让体验能量的多级利用,通过分析最高营养级所能获得的最大能量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过程。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与美国的农业生产比较分析。

教师:假如给你提供100亩地种植作物,再提供一定场地养殖一些其它的动物,根据本节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设计一个经济效益较高的生态农业。

学生:小组讨论进行设计

教师:玉米亩产量是1000斤,玉米籽粒与秸秆的比为1:1.6。

问题:1.画出该生态农业的营养结构;

2.计算出人所能获取的最大能量。

小组设计完之后,小组进行展示画出该生态农业的营养结构。

师生共同分析点评该小组的生态农业。

各小组计算:人所能获取的最大能量,通过本环节分析让学生理解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去路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玉米亩产量(籽粒)是1000斤,玉米籽粒与秸秆的比为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