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治理环境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环境与服务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起,中国认真履行各项承诺,并对外资银行实施自主开放措施。根据承诺,中国将在2006年12月11日前向外资银行开放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1][2]2004年,深发展成功引进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银行。2005年12月1日,银监会宣布对外资银行开放本地企业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12月11日,银监会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细则,正式开始实行。2006年12月24日,汇丰、花旗、东亚、渣打4家外资银行获批筹建本地法人银行。随后,星展银行、恒生银行、瑞穗实业银行、华侨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韩亚银行、永亨银行、荷兰银行相继在中国境内完成改制并开业,同时积极抢占沿海开放城市和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加速网点扩张和业务规模,并且陆续有各大外资银行正在筹备当中。[3][4]与此同时,各家国有商业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吸引外资银行入股。
银行业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目的是提高银行为客户进行整体服务的能力,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策略可概括为: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增进关系;用另~种表达方式就是: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升级客户。
外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整体表现来看,“硬服务”方面的管理如银行环境依然是一个强项,接近满分。而“软服务”的表现总体令人满意,但在服务细节和服务主动性上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客户主任和显卓客户经理忽视了主动向客户介绍自己的职务业务职责的重要性。这一点虽然看似不是非常重要,但这是与客户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第一步,做好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客户留下正面的印象并取得客户的初步信任,使之后的谈话顺利进行下去。我们在其它项目中也发现,主动说明办理业务所需材料和一些其它信息会同样给客户留下服务热情主动的印象。而一些礼貌细节也是部分客户经理需要注意的地方,从而使客户感受到银行的贵宾服务。鉴于以上方面的问题,为提高外资银行客户管理管理效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初步信任
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赢得客户信任的第一步。客户经理应该更为重视与客户的初次接触,积极进行自我介绍并通过一些让客户感觉轻松自如的话题开始交谈。[9]
在这方面竞争对手的做法是:
(1)客户经理在介绍产品之前,先介绍了银行的历史和世界排名等一些情况,使谈话自然衔接,同时使客户对银行产生了的一定的信任感。
(2)在客户经理接待其它客户而需要等待时,前台主动询问客户的需求并介绍相应的产品,使客户不需要干等。当客户经理来接待时,对客户的基本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在赢得客户好感的同时,提高了营业效率。
(3)客户经理能够通过谈论家庭教育,旅游等一些客户感兴趣的话题来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使客户敞开心扉。从而更好地建议与客户的关系。
根据外资银行客户管理现状,借鉴竞争对手的经验,为了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初步信任,建议:
(1)初次见面客户经理主动介绍自己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与客户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2)客户经理可以通过谈论一些客户感兴趣的话题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使客户能够畅所欲言,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挖掘销售机会。
(3)前台接待在提高到岗率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待客的主动性,对于等待中的客户可以主动询问一些他们的需求或者递送饮料,让客户感受的银行的温馨服务。
2.提高服务主动性,赢得回头客
部分客户经理在服务主动性上仍有欠缺,在介绍服务或产品时不够全面,缺乏服务热情。虽然最后能够顺利解决客户的问题,但未能给客户留下更好的服务体验。
在这方面竞争对手的做法是:
(1)当客户经理了解到客户的资金情况后,建议可以做一些合理的配置,从而分散风险。分出一部分资金投资保本产品。
(2)客户经理对业务办理流程熟悉,对所需资料了解清楚。主动清楚地告诉客户需要带上哪些证件,如何办理。
(3)客户经理需要出去拿资料时,主动向客户表示抱歉,并说“请稍等”。
根据外资银行客户管理现状,借鉴竞争对手的经验,为了提高服务主动性,赢得回头客,建议:
(1)客户经理在产品介绍和购买流程上可以更为主动,详细耐心地介绍产品和购买事项。避免客户问一句答一句,让客户觉得客户经理不够热情。
(2)当遇到需要暂时离开的情况,应先和客户打声招呼,让客户暂时等待,并在回座位后向客户表示歉意,使客户感到受尊重。
3.积极跟进,挖掘潜在销售机会
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是基础,那么在服务结尾主动询问客户的联系方式,预约下次会面,则是为完美客户服务体验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
在这方面竞争对手的做法是:
(1)当我询问完后没有其他问题了,他主动和我说:“请问您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还有什么问题吗?”等多次提及到我是否还有其他的问题。
(2)在与客户道别时,提醒客户天气转凉,应适当添衣,给与客户关心,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3)在询问结束后,理财经理主动起身,为客户开门,说谢谢您的光临,并与客户预约下次见面时间,抓住销售机会。
(4)主动询问客户的联系方式,告诉客户如有新的合适产品推出,会第一时间联系客户。
根据外资银行客户管理现状,借鉴竞争对手的经验,为了积极跟进,挖掘潜在销售机会,建议:
(1)业务办理完毕后,主动询问客户是否还有其他事宜,解决客户的疑虑。
(2)不仅需要向客户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更应主动询问客户的联系方法,以便能及时跟进业务,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客户上门。
(3)送别客户时,除了热情地向客户道别,还应真诚地感谢客户的光临。
参考文献:
[1]孙芳,杜玉兰,刘琦.提升商业银行CPM应用效果途径分析[J].商业研究,2004(18):22-26.
[2]乌跃良.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56-60.
[3]张铁强,蔡键.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广东案例[J].南方金融,2006(6):112-117.
[4]李海波.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6):120-123.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1WG09);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11RKGA4013);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002001)。
作者简介:
吴青希望能对跨流域、跨地域的环境治理、补偿等,进行立法。吴青认为,环境治理并非是单独一省一市的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
吴青表示,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上下游竞争性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流域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省际、区际水事纠纷接连不断,由于河流跨界,难划分权责和进行奖惩,容易出现扯皮、推诿问题。跨界流域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了流域上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此外,流域上游为保证对下游的供水水质和水量,丧失了许多发展的机会,上游地区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为协调流域上下游各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建立全国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分有必要。
出台兽药环境管理法规
严控抗生素使用
此外,吴青告诉记者,她将提出关于防止禽畜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抗生素类兽药使用的建议。吴青认为,我国畜禽养殖产业正面临“养殖效益低下、疫病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设施设备落后”四大瓶颈。其中,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字:环境审计 合规性审计 财务审计 绩效审计
一、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几十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18亿人民币飞速增长到2003年的116694亿人民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虽然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但还是有许多沉痛的教训。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环境污染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8%。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企业开始进行内部环境审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审计准则,同时也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具体设想和要求,并在一定范围内试验环境审计业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审计的试点,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并在这一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审计的项目(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审计等)。审计署 《2006年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审计,加强与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与环境审计模式”。
二、国内研究综述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我国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的整个系统尚不十分健全。
韩竞一等(2005)通过对参加“三河一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培训班的学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障碍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缺乏环境科学知识、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以及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的不健全。上述研究为我们了解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毛洪涛等(2008)对国内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对于环境审计开展情况及其目标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发现影响环境审计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准则、审计方法、外部需求、人员能力。
三、国内开展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和科学理论支持
我国目前从事环境审计实务的审计人员几乎都是财务背景出身,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他们有着丰富的财务审计实务经验,熟悉财务审计的流程和方法,但是在环境审计实务中,对碰到的需要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特殊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具有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主要障碍之一。
2. 环境审计实务中技术和方法的落后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研究人员在环境审计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产出了不少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着眼于环境审计定义、对象、目标等基础理论,对环境审计实务的技术、方法探讨较少,对环境审计实务中如何恰当选择、使用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也未作充分的阐述,加之审计人员对科研成果由于种种限制而未能有效利用,我国的环境审计人员在实务工作中主要依靠曾参与的财务审计中积累的经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
3.环境审计准则缺位。目前我国环境会计还处于探讨阶段,尚未制定环境会计准则,由于缺乏具体准则的指导,无法规范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不统一。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时,也需要根据环境会计及审计准则来判断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是否遵循了准则,而相关准则的缺位,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做出判断,也无法发表意见,最终将阻碍环境审计目标的实现。
4.专门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我国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以学会计、财务专业为主,很少涉及环境学相关专业,在环境审计培训跟不上的情况下,很难想象环境审计会取得很大的成效,这也是制约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发展的一个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环境审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困难较多,环境审计的现状尚无法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无法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亟须提高和改善。
四、政策建议
1.加快实施环境会计,完善环境审计依据。。进行环境审计必然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记录和反映其环境管理活动的情况,提供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然而,当前困扰环境审计的一个问题恰恰是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审计的要求严重背离。因此,我国需加快建立环境会计,加快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
2. 尽快出台环境审计指南,优先制定政府环境财务审计准则和环境合规性审计准则。建议可以考虑在对现行审计准则修订、补充的基础上,首先制定政府环境财务审计准则和环境合规性审计准则,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更好地指导环境审计工作。
3.从长远来看,要着手培养既懂环境科学又懂审计学的专门环境审计人才。针对我国环境审计的现实,必须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培训力度,引进熟悉环保知识、环保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为搞好环境审计工作打下人才基础;环境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质量的保证,广泛采用实地调查法,实现环境审计人员与专家的联合,这些都是实现环境审计目标的手段。
4. 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规模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通过强强联合或者通过兼并方式做大做强,不断夯实基础与实力、完善事务所内部治理及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也是积极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业务并提高其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04,(2):19―20.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公司治理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金融风险的复杂化,商业银行在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对其他控制进行的一种再控制。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深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现实需要。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分析
内部审计机制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是公司实现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的内在需要,在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
内部审计能够以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专业优势,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对内部控制的各项程序作出客观的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措施,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2.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监控机制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则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保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研究法国里昂银行、日本大和银行等著名银行的失败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不到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失效是导致银行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重要环节上。
3.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保证机制
根据IIA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论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性质为:评价并帮助组织改进其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作贡献。在公司治理的实践中,科学决策已经成为有效治理的核心,内部审计对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向战略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为董事会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给予真实准确的信息依托。
二是对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作出评价,促进管理业绩的提升。
二、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机制”得以形成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其治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而公司治理结构则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功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不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构建一个有效的公司内部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两种。在英美等国家银行股权比较分散,主要依赖市场和政府进行监督,公司的组织架构主要有董事会和股东会构成。在德日等国家银行股权较为集中,便于银行内部形成监督机制,公司在的组织构成主要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而且监事会在其中能够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的企业国有股权相对集中,组织结构大多采用“德日模式”,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组织架构。
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中,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
(1)隶属于经理层班子,由财务部负责人分管;
(2)隶属于经理层班子,由CEO分管;
(3)在董事会或者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之下;
(4)隶属于监事会,由监事会主席分管;
(5)在CEO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之下。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监督有效性等方面,这五种管理模式各具特点。在管理模式选择上,需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中结合公司的性质、规模以及组织形式来具体确定,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
三、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于公司治理的思考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和金融风险的复杂化,对商业银行改进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内部审计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已成为商业银行深化内部审计职能的现实需要。
1.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内部审计报告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公司治理的经验,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途径。基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外治理环境的实际考虑,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中关于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有两种较为合理的选择:其一是隶属于监事会;其二是隶属于董事会。
2.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建设;二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践中,应紧密地结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
3.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
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科学规范的审计方法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并且有助于规范审计项目的实施、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对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持续创新,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和发展方向:
一是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远程审计相结合;
二是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
三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2]李维安,曹延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2003(1).
[3]李岩玉.关于深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1(3).
[4]吴秋生.论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及其发挥[J].中国内部审计,2012(4).
摘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其增值功能,并积极开发利用。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遵循管理三大环节中能够为银行整体价值的提升提供持续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增值型内部审计
1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
增值即为增加价值。增加价值:“组织的存在,是为其所有者、其他利益关系方、客户和顾客创造价值或谋取利益”。增值型内部审计,即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内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并不是新生的一种审计类型,它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和以前的内部审计没有严格的分水岭。
增值型阶段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革新性阶段,它是内部审计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审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积极向管理当局推销自己的内部审计产品;在这个发展阶段,审计策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广泛采取“参与性”的审计策略,被审计人员参与到内部审计中来,强调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这个发展阶段,审计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就是内部审计的目标;在这个发展阶段,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就是组织的风险,识别、防范、降低组织风险就是它自始自终的使命;在这个发展阶段,内部审计的目的就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组织增加价值就是内部审计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增值型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有什么区别呢?增值型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不同的是:
(1)过去传统的内部审计不注重为组织增加价值,它开展的许多活动相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来讲是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增值的。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不增值的审计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业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在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
(2)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资源消耗者,是一个费用中心,它不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个价值增值者,是一个利润中心。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通过给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
(3)过去传统的内部审计为组织间接增加价值的事实往往受到忽视。人们的计量记录只有内部审计花出去的钱,由于其只是一个费用中心,不计量收入。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有所不同,由于其是一个利润,成本的耗费有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也因该有衡量和记录。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性的分析
银行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银行的资本市场价值增加达到最优化水平。但是银行报表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却是按照所谓账面价值计算的。因此,充分与准确地估计银行的市场价值是客观评价银行管理的依据。如果某家银行的股票在有效运行的股票市场上市,并且交易非常活跃,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市场价值。就账面价值而言,银行的账面资产等于银行的账面负债()与银行的账面价值()之和:.就银行市场价值而言,银行的市场资产加上银行的无形资产等于市场净值与银行的市场负债之和.银行的的无形资产包括存款保险的价值,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的注册价值以及其他的非账面资产。因此以市场价值计算的银行价值为:
这一公式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银行在账面上其净值为负数,但以市场市场价值计算,其净值为正数;或者说,银行的无形资产往往可以抵消银行净值的账面价值。
在很多情况下,银行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银行账面()与市场价值(差距时,该银行存在所谓的隐藏资本或未入账资本,银行隐藏资本由两个来源:银行账面资产和市场资产的差距,银行资产负债表外项目。这就时1990年凯恩和尤兰尔使用了一个简便的计量公式来测量银行的隐藏资本,这一公式被称为统计学的市场价值核算模式()。即:市场价值()银行账面(=隐藏资本。
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实际就是隐藏资本的最大化,而隐藏资本包括无形资产和未入账资本,提高隐藏资本的价值就要提高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的价值和对未入账资本的风险管理。未入账资本主要是表外业务,所以商业银行应加强表外业务的监管。
提高隐藏资本价值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良好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公众心目中形象和减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增加收益。这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关于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是一致的。
3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领域的增值途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即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以下几方面为:评估控制环境,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价管理层执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执行审计委员会的欺诈分析和特别调查;对高层基调进行独立评价。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除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这些“硬控制”之外,还涉及到组织的“软控制”,也就是组织的“高层基调”。在这里着重讨论内部审计如何评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软控制”。
3.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
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执行风险和控制的措施,并向董事会报告其工作状况,董事会为了证实管理层报告的真实性,授权审计委员会对其进行验证,审计委员会利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职能对管理层的风险、控制的管理与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将检查、证实的情况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对风险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充分的监控,对它们的监控直接有助于组织达成其目标。
3.2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
近年来,针对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立法和建议提高了审计委员会的地位,巴林银行倒闭后,对审计委员会的重视将会继续加重,同时对审计委员会的期望也会日益上升。正如美国国家公司董事联合会指出,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角色,审计委员会是确保财务报告和控制信息质量以及风险管理和识别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是审计委员会进行公司治理直接工具。
3.3内部审计与管理层
管理层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力量,管理层设定高层基调处理组织的日常经营事务,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内部审计为管理层提供各种验证和咨询服务,同时又作为审计委员会的治理工具,对被治理的对象管理层的控制与风险管理业绩进行验证。这使得管理层也很需要内部审计对自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业绩进行验证,使之以内部审计的验证报告为依据对信息真实性提供个人保证。内部审计的验证服务直接关系到高级管理层就上述责任承担的风险大小,所以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验证服务与管理层的利益是一致的。验证服务是管理层与审计委员会共同需要的,而且,内部审计师为管理层提供许多增值服务,它只不过是作为顾问和咨询者的身份,并没有参与决策,决策仍然由管理层来执行。
3.4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合作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合作对提高验证信息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有关商业过程和活动,以及对组织面临风险的深入了解,来帮助外部审计师有效地进行财务报告的鉴证,而且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共享风险分析的信息。
4商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具体措施
4.1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提供增值服务
(1)评价治理环境。好的治理环境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供了文化、结构和政策基础,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效率。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总体治理结构和政策、评价治理道德、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评价风险管理结构与政策、评价内部审计的组织与结构等措施,以达到优化公司治理环境的目的。
(2)评价治理过程。治理过程是支持治理环境的具体活动,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是:评价舞弊控制和沟通过程、评价薪酬政策及其相关过程。评价财务治理过程、评价与战略规划和决策相关的治理活动、评价治理业绩盼计量。
(3)评价治理程序。治理程序是关系到治理过程效率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和实践,它是利用评价内外部治理报告程序、评价提升和追踪治理问题的程序、评价治理的改变和学习程序、评价支持治理的软件和技术等手段来达到优化治理程序的目的。
4.2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提供增值服务
国外最新研究认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新内容。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可通过提供鉴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向董事会提供客观的建议,促使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确保企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制定应对的风险管理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银行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协调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措施等,更好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近年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以“参与风险管理,提供独立评价和建议”为内部审计重新定位,并写进了公司内部审计章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其参与风险管理明确写入内部审计章程,以有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提供独立的评价和建议,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划于风险的控制作用,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但是,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损害,内部审计师要注意不能设置风险偏好和对风险管理过程施加影响,不能代为决定风险应对措施,也不能按管理者的意图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和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
4.3在商业银行遵循管理方面提供增值服务
所谓遵循管理,指的是在各部门及雇员遵守法律法规、银行发展战略以及内部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合规性、遵循性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在这里无需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内部审计在保证商业银行按所设定的目标经营,确保遵守银行内部的政策和程序,忠实于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等方面具有效率评价和持续监测作用。
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遵循管理中提供的增值服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风险管理的实施要以遵从和遵守为基础,良好的遵从、遵守可帮助风险管理的实施;公司治理围绕着风险管理和遵从、遵守而展开。把这三者进行有效地整合将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增值功能、实现增值目标提供更大的空间。而内部审计通过深入参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遵循管理。可以达到促进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持续支持和保障组织整体价值提高的目标,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内部审计自身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元真.新世纪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但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资源也逐渐变得稀缺和匮乏。环境破坏及资源短缺致使各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年代时开始关注环境资源问题。环境税的实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实施环境税的国家逐渐增多,全球也掀起了全面“绿化”税制阶段。环境税的体制也越来越完善。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国也开始注重环境税的开征。因此环境税的实施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公众也开始关注环境税问题。2013年12月2日,环境税方案已经上报到国务院,正在按程序审核中。环境税的征收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容质疑。
二、国外环境税经济影响分析
环境税实施的效应在国外显现的比较明显[1]。下表1是1990到2001年整个欧盟地区的数据。国外在实施环境税之后,因为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北欧国家,所以平均上来看,CO2的排放量较少了9.7个百分点,整个欧洲降低了9.4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相比,整体降低了12.86个百分点。在短内,CO2的排放量减少了6.02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CO2的排放量减少了13.08个百分点。效果比较明显。说明了环境税在环境质量的改善方面是很有效的工具。[2]
三、我国环境税经济影响数据分析
1.环境税的设置依据。在我国,环境税刚刚起步,现有环境税收政策尚未完善。我国目前的环境税主要是资源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税、车船税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
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是自然资源。例如,原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及其他非金属原矿等。资源税的征收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体现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含义。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征收的。特定的消费品主要有高耗能及高档消费品,例如游艇;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稀缺资源,例如成品油;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例如木制一次性筷子及实木地板。对以上产品征收消费税,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城市建设税增收的税款属于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的公共设施,使生产者及消费者生存在一个良好的环境。
车船税即车船使用税,其征税范围主要为摩托车、小汽车、中轻型商用客车、汽车轮胎。这些征收对象类似于消费税中对高耗能消费品的征收,对此类产品征收车船使用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即将实施的环境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本文将环境税设置为与环境税相关的税种的相加,即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及车船税的加总。
2.环境税经济影响数据分析。本文选用的是2001-2010年的数据,而工业的污染程度则是由工业污染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得到,主要反映其在贡献GDP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程度。
本文对环境税与GDP、失业率(UR)、工业污染(PI)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工具是SPSS分析中的Pearson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上述分析的结果上来看,(1)环境税与GDP成正比,也就表示了在经济增长,GDP增加的时候,环境税税收收入也会增加,环境税与工业污染程度相关性较高且成负相关,说明环境税的实施减少了环境污染,初步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2)环境税与失业率成正比,也就是说环境税的实施会使得失业率增,说明在我国的环境税的“双红利”效应中,环境质量的改善所带了的“绿色红利”效应已经很明显的得到,但是就业率的增加带了的“蓝色红利”效应却没有显现。(3)环境税的征收必然会增加财政收入,如上表4-1中环境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从侧面反应出,环境税的征收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及改善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之后,我们需要对上述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进行因果检验的前提是上述变量具有稳定性。因此需要继续对环境税、GDP、失业率和污染程度进行稳定性检验。
上表中的检验结果表明,环境税、GDP及污染程度的临界值的绝对值都小于1%的临界值的绝对值,而失业率的临界值的绝对值小于5%的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该四个时间序列不具有单位根,是平稳数列,且是协整的。
在四列时间序列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但是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同阶单整,所以本文对环境税、GDP及污染程度进行了因果检验,设置置信度为5%。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下列两个结论:(1)GDP增长是环境税增长的原因,但是环境税不是GDP增长的原因。因为经济发展了,税收收入必然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而税收收入只是其中一个而已。(2)环境保护税增长是污染强度变化的原因,但是污染强度变化不是环境税增长的原因。说明环境税的实行确实带了环境保护的效应。
四、我国实行环境税的建议
1.开征环境税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环境税设立之初,核心目标应该是环境污染的治理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即庇古效应,而不应放在收入循环效应上[4]。在我国,经济机制尚未完善,近期关于收入循环效应很难实现,如数据所显示的,提高就业水平在我国体现的并不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环境税的实施必然会带来庇古效应和收入循环效应。环境税的实施将会服务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设立的关于节能减排的规划。
2.实现专款专用及资金的自循环。环境税的征收,确实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保护生态环境仅仅靠企业缴纳税收是不行的,需要政府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征收的环境税税收收入作为治理环境污染的专门性资金,此外在前期还应加大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支持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实现税收收入的自循环。及时网上公布每笔税收收入的去向也是很重要的,加强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对环境税的关注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1.1农村环境质量的内涵与现状研究
农村环境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是围绕生活周边的所涉及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是主体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平时的行为。农村环境质量侧重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环节。研究的农村环境质量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复杂。据了解,有关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很少,所以,可供借鉴的经验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来说很欠缺。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某些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缺乏具体的方案报告。
1.2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布点的选择
要对农村环境进行良好的监测,需要选择好布点,在怎样的环境之下是适合环境监测的,对采样点位置进行选择。首先,这个地点要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布点采样,才能获取最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的地点拥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可以真实反映农村环境问题。其次,还要有重点性,在农村范围,对污染较重地区,要优先布设适当的监测点,饮用水源地、果蔬基地、养殖基地等,重点掌握这些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最后,要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需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为此,在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时,需要有一支专业团队,同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配合,对相关工作予以支持。
2、农村环境的治理
2.1健全农村环保工作考核体系
对于农村来说,产生环境污染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在治理环境问题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笔者认为农村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各方面,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养殖污染,水污染等这些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认识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此,我建议建立农村环保工作考核体系,把每村每户都纳入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规定中,严格监督环境考核工作的完成。我们可以把农村环境保护落实到每家每户,首先最好自家周围的环境保护,然后,还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和揭发。定期还要参加环境的考核评比,以奖促治和政策资金扶持,以此鼓励乡镇政府和当地居民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2.2逐步完善农村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上面我们有提到农村环境监测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广大农村环境区域大,污染面广的问题,我们要合理制定监测计划,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分析、样品运输等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同时,基层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合理配置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办公场地、质量管理体系机制等各面硬件软件,以保证监测质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我们知道农村环境还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涉及到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不完善,但是,我们要对我国立法机构有信心,关注农村问题,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其次,基层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力度不够,这些都是环境治理中呈现出的问题,监测机构注意问题根源,全面解决相关问题。据我了解,某些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考核制度,将逐步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之下召集广大专业人才加入到环境保护中,认真深入农村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为保护农村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和第一手的资料。
3、更多争取技术支持,加强仪器配置和人员技能的培训
农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农村来说,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需要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环境投资和管理。只有扩宽环境监测领域,配备必须的仪器设备,同时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才能确保农村环境监测事业的持续发展。
4、结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环境成本的研究较早。1971年,比蒙斯就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接着马林又在1973年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这两篇文章被公认为是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的起始点。 (1)美国。美国国家环境保护(USEAP)在1995年发表的《对环境会计―项企业管理工具的主要概念和术语》中定义了环境成本的概念、发生环境成本的原因等,同时又把环境成本分为了四类:或有成本、传统成本、潜在成本和公关成本;美国环境管理委员会(EPA)把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损耗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事务成本、环境污染消除费用。(2)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很早就开始研究环境会计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1993年出版的《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作用》和1994年出版的《环境绩效报告》、《加拿大的环境报告:对1993年度的调查》等四份报告具有深远意义。(3)国际组织。联合国下属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列报披露标准专家组会议(ISAR)是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组织。1998年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会议发表的《环境会计披露准则的公告》为环境成本的研究做出了规范性指导。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150)专门成立了环境管理方面的机构,并规定了相应的标准―25013010系列标准,这对全世界的环境会计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葛家澍教授首次将环境会计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才开始研究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内容方面:朱学义教授认为环境成本分为:资源损耗成本、环境付出成本、环境机会成本及环境破坏成本;郭道扬教授指出:“企业环境成本分为(1)因治理环境的效率低下而产生的损失及浪费;(2)治理生态环境退化的费用及额外投资;(3)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未经认可的投资项目造成的罚款;(4)支付因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失和一系列治理费用”。环境成本计算方面:郭晓梅通过比较生命周期成本法、环境质量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对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方法做出了改进;蒋洪强在多次实验后提出了能够精确计算企业环境成本的投入产出模型。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计算一些电力行业的环境成本方法主要参考的是目前美国价值标准和排污收费标准的计算方法。在企业环境成本案例方面:王燕祥教授研究华北某火力发电厂时,通过具体分析企业的应用,肯定了作业成本法的作用性;许家林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电力行业的环境价值标准来预估和比较核能发电企业、天然气电厂和燃煤电厂的环境成本,通过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核算和披露,提出改进方法。
二、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
(一)环境成本涵义 联合国国际会计准则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做出了规定:“环境成本是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客观影响而必须承担的经济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国内学者关于环境成本的分类有着不同的看法,这里主要介绍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的观点,王教授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是从如下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考虑的,划分全面、简洁。
(1)空间范围为依据的划分。由企业承担的因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对环境产生破坏而须付出的成本称为内部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罚款、排污费、环境清理费用或者对环境设备的投资等;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但最终因为某些因素不是由企业所承担而是由公众社会环境承担的环境成本称为外部环境成本。
(2)时间范围为依据的划分。由当期补偿过去造成的坏境破坏损失称为过去环境成本;由当期补偿当期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称为当期环境成本;由当期补偿将来发生的环境污染的而付出的代价称为将来环境成本。
(3)不同功能为依据的划分。补偿过去指企业支出的环境成本仅仅只是补偿以前发生的环境损失付出的代价;维护现状指环境成本的发生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发生,这时的环境成本是为了使环境保持在当前状态。此分类方法说明环境成本具有不同内容功能的差异。
(二)环境成本确认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指的是,企业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方法来识别和确定企业哪些支出应作为环境成本,确认后再将符合条件的环境成本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1)确认条件。首先要判断企业环境成本有没有发生,依据两个标准:一是企业的此项支出必须与环境保护活动相关;二是企业的此项支出能够导致其经济利益环境成本的支出,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者负债增加,最终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其次,环境成本的确认要符合相应的原则,具体原则可以概括为:可计量性、可定义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2)环境成本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过程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目前的支出是应该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即资本化,还是应该被确认为收益性支出即费用化。资本性支出在发生时被记作是一笔资产,并且在之后的几年要进行折旧或者摊销,每年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应计入当年成本费用;收益性支出在发生时则被记作是当期的成本费用,计入损益。
(三)环境成本计量 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确认结果进行客观公正核算的过程即为环境成本的计量,也指在确认环境成本的结果后,根据企业不同经济业务的客观情况,对其根据适当的方式合理确认数额的过程。
(1)计量内容。环境成本的计量内容有很多不同的类别,而且这些类别的具体内容都不一样,以成本费用的经济用途和经济内容两种方式分类是所有这些分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下面介绍以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的计量内容。
一是治理费用。从宏观上讲,是指整个社会为了治理环境污染而投入所有资源的总和;从微观上讲,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为了治理环境污染而投入所有资源总和如图1。
二是预防费用。预防费用指预防污染发生的预费用,它与环境治理费用相反,是企业中较为主动的支出。这种费用可以用差额法进行计量,在折旧年限中可分为几期记作折旧费用,对于信息披露的项目分类也是十分有帮助的。例如判断企业购置污水处理设备的费用,具体如下图2。
三是发展环保产业费。发展环保产业费指企业向政府缴纳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相关的费用。以环卫部门为例,包括:绿化建设费用、街道清扫费用、废弃物运输与处理费用、固定资产的投入费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费用以及环境卫生发生的费用等等。
四是环保行政事业费。环保行政事业费指消耗在环境科学研究、开发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它包括:实施法规环保费用、监测环境费、环保科研经费、环境保护宣传费用、环保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差旅费、应付员工薪酬及员工福利等等。
(2)计量方法。因为影响因素和条件标准有所不同,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被划分成许多不同种类的详细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企业运用的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是全额法。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在专门支付某个环境问题的费用时,就会把它全部计作环境成本。典型的有环境保护研究开发费用、治理环境污染的运营费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费用等。
全额法计量环境成本的公式为:
C=∑(C1+C2) (1)
式中,C1为企业上缴的环境税费或污染罚款等直接费用;C2为环保研究开发费用、购买专门的环保设备或环保专项投资等支出;C为各项环境成本的累计值。
二是差额法。该方法在采购环保资产资料时用的比较多,可以比较准确地把一般产品成本和环境成本区分开来,计量的是总投资支出金额扣除无环保功能的相应投资支出金额后的净额,每年折旧摊销时再把其差额放到环境成本中计量。这种方法适用于采购兼有环保和生产功能的材料或者固定资产。
例如,为了减少污染,某印染企业用250万元购买了一种新染料,假如把这批染料费用全部都计入环境成本明显是不对的,因为该染料除了具有环保功能还具有正常的生产功能。假设没有环保功能的同种染料价值200万元,那么250万元与200万元之间的50万元的差额就是购买环境成本的支出,之后应进行折旧摊销。
差额法核算企业环境成本的通用公式是:
C=∑(Cn一Co) (2)
式中,Cn为购买环保材料设备的费用;Co为不具有环保功能的投资费用;C为各项环境成本的累计值。
三是恢复费用法。例如汽车企业在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导致的环境污染,要让环境恢复成之前的状态所支付的费用就是这个汽车企业的环境成本。像这种未来的恢复支出要在形成污染前就开始预估,根据规定的规定要求来研究最终可能产生的费用金额。
恢复费用法计量环境成本的公式为:
V=∑C×Q (3)
三、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一)环境成本意识淡薄 企业出于利益常常会忽视环境成本,因为环境成本的信息使用者是政府,而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资源分配的情况,政府都可以从环境成本会计报表中了解,并以此做出国家宏观政策等。目前中国大多数公司都不会积极关注环境成本问题,大多数情况都是迫于压力才考虑核算环境成本的。一般企业只考虑环境成本能不能满足提高收益降低成本,更没有深层次地考虑用环境成本来降低环境压力。
(二)环境成本法规不完善 现阶段在《会计法》中几乎找不到有关环境会计的条款和准则。环境法规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企业环境税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针对环境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但是征收这些税未能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且到现在为止我国没有针对环保设立专门的税种。
(三)环境成本科目不独立 我国公司现行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没有增加单独的科目处理,只是在管理费用这一科目中添加了企业园林绿化费、企业环境治理费等一些的二级核算科目。比如,因违反环保法规而支付的罚款和因造成环境污染而支付的费用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也没有把它和营业外支出中的其他项目区分开来;如果购买了环保设备的话,相应的支出就与普通生产设备支出一同计入固定资产。
(四)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混乱 我国的环境会计准则尚未建立健全,所以企业披露出来的环境成本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且质量低下,没有很好的可比性,各行各业所披露的环境成本信息有很大的差异。现阶段我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完整性,以上海宝钢为例。宝钢是我国较早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企业,从2003年就开始统计和分析环境保护成本,但至今为止,宝钢披露的信息仍不完整,具体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宝钢未能反映出大部分环境成本项目,只是披露了一些在现有条件下很容易取得的如绿化费、排污费、环境检测费等项目,其他如公众关注的企业承担碳减排成本、节能减排研发成本及其采取控环保制措施的成本等,都未能进披露。
四、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建议
(一)提高对环境成本的重视程度 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强对环境成本的认识,大力推进环境成本系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要加快更新环境成本管理观念的脚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要加强将环境成本加入成本核算体系的意识,掌握现代成本会计和生产技术知识的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如何预测和控制收集到的成本数据。
(二)完善环境成本法规制度 关于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的法规制度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做法。德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当代的德国已经全面建立了完善美化环境的法律法规,它以法律手段要求企业必须及时报告环境信息。此外,德国还设有环境警察,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行为实行现场执法。我国可以采取的做法有:首先,建立环境法规制度,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其次,完善环境成本法规时要增加一些环境成本的项目,最好从法律上确立环境成本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环境成本独立核算科目 目前我国企业很少专门成立计量环境成本的会计科目,应设置“环境成本”科目来核算成本和费用,同时设置“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这两个二级科目。其中,“环境保护成本”账户具体可以再分为环境保护费用、环保事业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发展费用等四个明细账。
(四)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适合采用财务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相结合的模式披露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只有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才能单独编制大型的环境会计报表和企业环境报告。针对我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健全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把环境成本和相关数据计入报告,清晰地显示出企业环境成本和相关的收益。该模式是美国某制药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使用,具体如表2: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环境成本的相关数据与采取环保措施所取得的收益数据都列入报告中,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环境成本的支出情况,让他们了解环境成本不仅仅只是增加企业的支出,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既便于内部的使用者进行决策分析,也便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进一步理解环境成本的作用,可以借此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的信心。
参考文献:
六年级五班 闫跞 指导教师:胡岸柳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地球只有一个!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年的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
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贡献,让我的城市越来越绿,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节约用水,φ做节水之家。 我们可以用淘米的水洗蔬菜σ部梢杂谜馑浇花σ部梢杂谜飧鏊拖地。让更多的人开始节约用水。
二、节约用电Υ俳节能减排。我们不在家的时候,要把电源关好。每次看完电视、玩完电脑都应当切断电源;所有电器用完后都应该拔下插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空调几乎家家都有。但是空调的制冷剂氟利昂可是污染大气中的臭氧层的“恶贼”之一。空调还经常使人腰酸背痛还容易感冒得“空调病”。为了我们的健康还为我们节约用电应少用空调,还能促进节能减排。
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θ贸鞘懈美好。 有关部门要经常抽查工厂、药厂、建材厂等一些厂家的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量二次处理情况严重或不符合标准的厂家要进行处罚。现在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的排放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尾气应当少开车。可以用自行车、电动车代替。即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减少消耗臭氧层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