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灵魂,结合现代创造理念和创造方法则是民艺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广西文脉之传统”,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民族艺术的理念设计专家。本文以文脉传承的发展源流为主要之根本,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穷源竞流,试从民族文化的开发,运用,及其制作实践和总结归一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进而论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这一历史所承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主编.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关键词: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
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人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强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将对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首先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中,我国的意识形态逐渐的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也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而地方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地方教学资源,把握教育重点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教材内容来进行利用,保证地方资源的利用有效性。
(二)针对性原则
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大学生与其他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在文化和专业等方面都有多不同。积极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要注意应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对于艺术性强的学生可以多采取户外时间的活动,通过体验式来达到强化理论教学的目的。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地方统计数据等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创新性原则
在创新性原则中,高校应积极的打破传统常规性思维。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提升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同时应坚持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大学时代是学生形成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阶段人,常常会容易受到外界的错误思想诱惑。对此,应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相应的变化,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教育,真正的利用其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资源起到最佳的效果。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将文化转换成为教材
当前我国高校所应用的思政理论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编写并发放的。有着科学性、统一性等特点,但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地方特色的学生实际需要。对此,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内容与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案例讲解的方式或是情境再现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当中充分的结合当地民族文化,通过生动的历史再现等形式来让学生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感受。利用真实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将帮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理论知识的含义,最终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将文化引入到研究中
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素养,同时重视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民族文化研究成果[2]。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思政理论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问题意识,同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民族文化带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对我国民族复兴的研究,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师的主动参与
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中的最直接参与者。教师的参与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对此,教师应积极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并撰写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地方性教材,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应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反馈建议,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及时的找到适合学生使用的新的教学资源。
(四)积极展开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和相关的政府单位应建立起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高校长久发展和稳定的需要[3]。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具体的商议和规划而形成的,这对学校的未来长久使用将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教学的场所,因此高校也比较忽视实践教学。教学基地的成立将围绕学校的思政教育提供稳定的场所,对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实践基地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时间活动,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高效思政理论教育的教学有效性提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措施。随着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程的改革推进,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教师应重视起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思政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觉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庆.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特色及创新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1—44.
[2]张平增,余友生.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向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4):52—56.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 [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自己的地位。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掘学习和保护自己家乡的文化资源,为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探索。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对于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县本土美术资源丰富,但是对它的开发利用却是比较苍白,经过我的考察,总结,发现可开发应用的本土美术资源有:皮影艺术、剪纸、刺绣.香包,漆版板画,流沙画,根雕等,如果将其合理开发应运一定对教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此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剪纸,刺绣,香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学生学习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我校开发剪纸作为校本教学内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香包在庆阳的历史已有千百年,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小物件来表达她们的心愿,家养的牛羊猪鸡犬,野生的狮虎猴鹿兔,水中的鱼龙龟蛇蟹,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无所不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处处洋溢着民族气息,吸引了全国各地商家和爱好者。这一天,小孩满身挂满香包,两肩之上老虎蛙付,一学生给老师送香包,以表达敬仰、这种习俗,相延数千年。近几年,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开始变成商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产业生产,在机关的办公室里、宾馆饭店的大厅里、商场的柜台上随处可见。民间出现了一些常年从事香包生产、营销的专业公司,图案都是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材料,不管是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还是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至人物故事,都作为自己的取材范围。这种本土美术资源学生有亲切感,更易唤起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热爱之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二、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相结合――合古石刻,黄河象化石
合水素有“石造像之县”的美称。陇东古石刻博物馆所藏历代古刻300余件,石造像160余尊,数量多,晶位高,地方特色鲜明,在全省首屈一指。单体石雕佛像,北魏时期具有古印度的艺术风格的所雕造像,遣像面相丰满,眉清目秀,体态自然,富有动感的唐宋塑像,众多的明清时期的雕造,有的还配有佛教故事、古乐演奏图案。时代特色显明,雕造工艺精湛,成为美术课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通过带学生实地写生,让学生感受了解合水的石刻,学生的绘画热情会提高,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长大后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人人皆知,我县的板桥乡是黄河古象化石的发源地,被挖掘出的黄河古象化石陈列在北京历史博物馆, 黄河象在北京展出后,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我县的陇东古石刻博物馆陈列着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原样复制品,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它高大威武的神采。这些宝贵的本土资源成为我们美术创作的题材,更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
三、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创新求实相结合――漆板画,流沙画,根雕
漆板画,流沙画,根雕目前在虽是本土资源,但是还处在冷库中.漆板画出现在农村极少数漆匠手中,在我小时候常常见到农家人自制家具后,请漆匠上好漆画.漆匠将一些花、鸟、虫、鱼、山水、植物的图案,彩绘于衣柜,墙壁和顶棚,作为居室的一种装饰形式。特点是:经济、实用、效果突出,易于掌握。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艺术临近灭绝。我一直有一种想法,如果能鼓励学生积极挖掘学习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进行创新,更能传承民族文化,又能利用发展本土资源。
我县的根雕艺术大师丑卓劳老先生的作品堪称一绝,他的作品栩栩如生,有一部分保存在县文化馆。流沙画出现在固城乡一些民间艺术家中,没有较为完整的收藏.根雕,流沙画,这些资源存在,但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能将这些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关注生活相结合――身边资源,校园资源
总体上来讲,在区域游戏中充分并合理地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充分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如果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就还给了孩子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主动体验,主动探究,主动创新,而不能搞传统课堂上的满堂灌。另外,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为了更好地组织儿童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还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有关操作,自己动脑进行信息提取,加工和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另外,根据陈培瑞(2001)的研究,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就是培养他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比如,为了将蒙古族的优秀教育资源运用到区域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去制作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幼儿的有关制作步骤的指导,幼儿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掌握制作马头琴的要领和主要步骤,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老师的启迪下,幼儿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地思索和探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意识可以指导行动。因此,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学习和探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民族创新潜能,并为民族文化的弘扬做出自己该有的贡献。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将对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区域游戏中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原则
为了在区域游戏中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应该注重如下运用原则:
第一,真实可感性
由于大班的幼儿年龄尚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刻,领悟还不够具体,因此,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运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时,应该注重这些教育资源的真实可感性。这样,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更生动,更感性,更具有趣味,因而也更能激发起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教育过程中。
第二,主动参与性
在利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中的主体这一重要地位,而不能将一切活动都由教师代办,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尽管这些幼儿年龄尚小,但是教师不能忽视幼儿的好奇心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选择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尽量选择那些适合儿童参与,不仅能激起儿童好奇心,而且有利于儿童进行主动参与,积极动手的活动。
二、区域游戏中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方法
为了能够使幼儿通过区域游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教师应该在运用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采取恰当并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 教师可以利用环境熏陶法来运用多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
在运用多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时,教师为了给幼儿创设真实可感的环境,可以采用环境熏陶法。这样,孩子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璀璨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并且可以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感受文化,感受艺术。比如,在天使小舞台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为了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蒙古族大草原的风貌,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粘贴有关蒙古族大草原的图片,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蒙古族特有的草原歌曲。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地创设特有的蒙古风情的环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同学们展示有关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射击文化以及歌舞文化等等。经过这样的环境熏陶,孩子们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真切地感受到蒙古族大草原的文化风情。
第二, 教师可以利用家园合作法来运用多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
除了运用环境熏陶法来运用多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还应该注重和家长合作,充分发挥家长这一群体的教育资源,积极地邀请并发动家长参与到多民族的文化教育中。比如,为了更好地让幼儿领悟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邀请那些来自蒙古族的家长们来到班级中的天使小舞台,为孩子们展示蒙古族独特的舞蹈,独特的服饰以及独特的射击艺术等。并且,在教师和家长的一起带领下,还可以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舞步或者武术动作,从而能够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蒙古文化。
关键词:南方少数民族;动漫;路径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61-02
南方地区居住着壮、傣、藏、瑶、苗等10多个少数民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其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构建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的素材一直是动漫创作的巨大源泉,值得深入的挖掘和梳理。动漫产业被称为是21世纪文化经济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产动漫发展迅速,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在优势,为世界动漫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奇葩[1]。
动漫作者创作的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众。中国早期的绝大部分动漫作品都具有单一说教式的特征,用非常简单直白的形式传达着对美德的赞颂和对邪恶的抨击,不注重动漫的趣味性,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动漫创作缺乏创意。动漫产业应该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产业才能更具竞争力,同时以动漫作为载体,用以传播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动漫影视作品在这些民族资源的提取时,首要任务是探求路径,使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的动漫元素有机的结合。
一、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动漫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动漫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能有效填补我国动画市场的需求缺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孵化动漫影视作品,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递增。我国动画产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开发各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再次孵化与研创。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使其实现产业化的进程,就要理解民族文化内涵,展示民族文化原生态,在涵育文化的基础上,将丰厚的文化元素渗透在市场活跃的因子中,实现历史文脉与市场经络的承接[2]。
(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浩瀚无穷,为动漫原创提供丰富的素材。 1.歌谣。包含生活习俗歌、儿歌童谣、谚语猜谜歌、情歌等。独具特色的音乐可以被用作动漫影视的主题曲和插曲,例如壮族民间《传扬歌》,是经过壮族人民长期劳动生活中积累编写,歌中教诲夫妻共同努力使婚姻美满幸福、家庭关系和谐。其歌唱道:夫妻千千万,牢记在心间;花山成伴侣,结又长[3]。2.神话传说。涵盖了南方少数民族的长期流传而产生的自然神话故事,包括反压迫、传奇英雄人物、民族和睦,历史事件,传承生态学和伦理道德的习俗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刘三姐》等等。3.故事。主要包括生活故事,体现人和人之间的真善美以及人际关系。4.长诗。以叙事诗为主,如通过长期积累而写“传播歌”,描述夫妇的共同努力,教导婚姻美满,和谐的家庭关系。5.舞蹈。南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据记载的舞蹈就有2000多种之多,《印象・刘三姐》就是采用了壮族的民间舞蹈而创作完成的,享誉中外。6.戏剧。 包括壮族、白族、傣族、侗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具有代表性南方民族的戏曲文化,主要有戏和各种剧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动漫创作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三)能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让我国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得到满足。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体验,在国人心灵深处形成的一种积淀。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会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日益丰富,并逐渐融入到我们的记忆痕结构之中,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情感和情结,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结构和价值取向,操纵着我们的意识行为和非意识行为。诺德认为,文化即人类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是“一种对完美的研究”,是“人类所思所知的最佳之物”。[4]由此可见,国产动漫植入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让受众体会到比现实生活更为美好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生活,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
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国产动漫的路径
南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创新并植入动漫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各类的文化资源,在世界工业化进程研究各民族将在活性因子的市场渗透率丰富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植民族文化。充分调研与理解青少年的独特语言。才能利用动漫实现展示民族文化原生态。加大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收集开发力度,并孵化成原创动漫的,才能有效填补中国动漫市场需求缺口。
(一)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增加民族自强意识。 为了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动漫资源,国家文化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动漫事业发展,用政策扶持传统文化,以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民族风格为源泉,打造的国产动漫精品,延伸民族题材动漫品牌产业链,提高原创动漫的内驱力。把主要竞争力转化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相结合,提高经济实力加大力度投入民族文化。从政治上指导、经济上扶持本土的动漫企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少数民族语言融入到动漫作品。同时动漫画也应针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特点,二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动漫从业者不仅要对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相当程度的认知,还要使作品被青少年观众喜爱、认可。迪尼斯动漫利用我国的长篇叙事诗《花木兰》,创作出好莱坞版的《花木兰》,震惊国人。迪尼斯动漫深入挖掘世界各国的传统漫画资源值得我们效仿。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资源具有深厚的资源,可融入动漫创作中,使青少年从小就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以提高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转变。[5]
(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熟练运用软件技术。首先加强管理培训,挖掘民族动漫专业技术的精英人才。随着电脑时代的来临,现在的动漫制作主要依靠软件来完成。动漫原创作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技能:一是动漫编剧能力培养。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二次创作;二是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知识、动漫制作软件要普及,从原创到漫画制作都要熟练应用Flash、Photoshop、3DMax等软件,还要熟练掌握图形线条软Combustion,专业动画制作软件合成器软件的Houdini,三维计算机图形软件Aftereffects,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摄像机跟踪软件、后期制作合成跟踪软件、影视特效、真实场景合成到动漫影片,及bijous 、Commo-tion的运用。三是对动漫的特效熟练掌握。对剪辑原理及影视后期合成的综合能力、三维、动漫场景制作,立体摄像头应用程序,动画导演和基本训练的基本素质。我过南部的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系统性的动漫专业。如广西大学、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均设立相关学科。[5]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的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循序渐进的投入物资和资金。是研发孵化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国产动漫的有效路径。[6]
(三)突出区域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地方驰名品牌。用地方品牌来突出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从国际成功的个案看:如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阿童木、香港的麦兜取得巨大的影响。南方少数民族不缺乏地方品牌,例如“刘三姐”的形象,完全可打造成经典的动漫形象,打造品牌动漫产品,扩大辐射的传播,并推动书籍、玩具等相关产业链,最终通过动画影视推动民族品牌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的国产动漫精品,延伸民族题材动漫品牌产业链,提高原创动漫的内驱力。把主要竞争力转化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相结合,把握少数民族动漫产业链战略定位,是未来动漫产业战略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结语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原创动漫,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我们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审时度势,通过对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研发与推广,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创、多元互补,创作具有时代亮点、自主产权的民族动漫影视。并积极开发其相关衍生产品,打造“民族原创特色品牌”。这种内在和外在南方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悠久文化艺术传统不仅是艺术瑰宝,也能牢牢把握动漫创作的正确方向促进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使本土的民族文化得以一种具象的形态表行出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地域动漫素材,提高原创比重,认真按照导向正确、结构合理、题材多样、质量上乘的发展规划,为动漫艺术在扩大它的接受群体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现场:文化的质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梁庭望.传扬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尕藏才旦.西部少数民族动画资源孵化路径探索[M].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
[4]张墨玉.从国产动画片看跨文化下民族文化的传播[J].大众科学,2008,(3).
[5]盘剑.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0.11.
[6]《2011-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作者简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关键词: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6)01-0026-03
一、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吉林省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从肃慎经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满洲,满族三千年的历史,满族文化为吉林省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现吉林市乌拉街的满族镇,我们能发现许多具备满族建筑特点的历史遗迹和带有其独特民族色彩的生活习俗。此外,吉林省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包括满族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萨满文化,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典范——长白山文化,以及年代久远的海西女真文化。由此看来,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具有非常广阔的潜在市场。从吉林省内各满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省内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保留得相对完整,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与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省内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全面,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为丰富吉林省旅游产品的种类,满足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吉林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亟待进一步开发。
二、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满族民俗旅游景观缺乏文化内涵
以满族发源地的文化背景为例,长白山在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被称为“不咸山”,几经更名,在辽金时期终被定名,女真民族以长白山地区为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据《清实录•满洲实录》等多部历史文献记载,三位天女来到长白山一名叫布勒瑚里的湖泊沐浴,有一只神鹊叼来一颗朱果,天女佛库伦得而食之后,生下一子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成年后沿江而下,来到长白山东北方向的地方定居。布库里雍顺被视为爱新觉罗氏先祖,满族早期的第一个政权亦由此建立,后世的满族也对长白山表现出无比的尊崇与敬仰。经考据,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布勒瑚里即现今长白山园池。然而,诸如此类的文化传说和民俗历史越来越难以被大众知晓,商家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开发的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商业色彩,削弱了其文化属性。
(二)民俗旅游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目前,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重视,不只是历史古迹景观的开发不全面,饮食游览购物娱乐方面都缺少深层次的开发。且省内缺乏代表性的满族民俗旅游产品,如拥有悠久历史的满族传统民居、凝聚满族文化的遗址遗迹以及特色饮食等都未得到合理的宣传,各种旅游产品之间的脱节现象尤为严重。
(三)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还不够系统化,特点不够突出。一些满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还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建筑破坏较为严重、旅游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满族博物馆内的馆藏珍品还有待丰富,接待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来说还难以作为满族文化景观的精华招徕游客。
(四)缺少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
民俗旅游开发相对自然景观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开发人员不仅需要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更需深入学习该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开发人员需要具有较深的专业修养,统筹规划,设计出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对策
(一)丰富满族民俗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
1.修复历史文物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吉林省内有众多满族民俗旅游村和满族民俗旅游景点,其中翁家大院就是满族民居的代表之一。翁家大院原建筑有老院、清善堂、瓦房、福寿堂、四勿堂五处,其规模大小不一,建筑年代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福寿堂保存完好,其余部分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护这些历史文物,按时修缮历史文物能够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以产品的真实和年代的久远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2.弘扬历史遗迹景观中的文化内涵。依托满族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满族主要的发祥地之一的叶赫满族镇开发得相对全面。八角时楼是叶赫那拉古城内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观赏及考古价值。就古城的开发现状而言,景区主要以古城的历史文化为卖点进行宣传,并且将古城景区完全划分为“文化区”和“度假区”两个部分,忽略了叶赫那拉古城的现实意义。古时满族信奉天地自然,古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风光肃穆雄峻。如果能在开发的过程中,将满族先民的对自然的信仰和战时满族人民面对压迫的自强精神,融入到历史遗迹景观的文化内涵中,那么古遗迹中的文化区和风景区就能够得到整合,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会增强。3.挖掘旅游体验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在以少数民族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种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满族悠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得以流传,因此吉林省的各满族文化旅游景区需要建设并大力开发民俗体验旅游产品,例如古时的满族人民在山区和雪原等地长期生活,乘坐独木舟、爬犁等传统交通工具往返于山川、平原与河流之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满族特有的交通工具,开展滑雪、游湖等活动,让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二)将民俗旅游业打造成完整的产业链
1.调整餐饮业,优化产品结构。满族饮食文化也是最具潜力的民俗内容之一。如果将饮食与观光相结合,相比能够得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满族的饮食习俗在该民族的历史条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变化中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改进、创新。从人们熟知的火锅、全羊席、萨琪玛、年糕、驴打滚到哈依玛、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满族传统食物,营养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此外,将独具风味的满族特色饮食作为整体的旅游产品对外宣传,即对满族饮食进行深入开发。如满族风情餐,可作为旅游行程中的一部分,让旅游者更加了解满族风味饮食的特色并大饱口福。2.革新住宿业,完善配套设施。联合当地的满族居民,复原传统民居。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征是“口袋房,万字炕”。满族人民不但利用火炕取暖,而且在此睡觉休息,进行日常饮食及休闲活动。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独特的火炕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居住。同时,在民居中摆放满族传统手工艺品,提供满族特色饮食,以软环境提升旅游者的住宿体验,从而推广满族文化。3.丰富旅游纪念品种类,提高竞争能力。从满族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水平来看,一些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能够代表满族文化的名片,如松花湖浪木根雕和奇石、满族手工剪纸、满族枕头顶绣片等等。在保证现已有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基础上,我们还需鼓励开发新兴的旅游纪念品,开拓新的市场。例如第三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的举行,彰显了满族医药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满族医药源自于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流域,长白山流域一带自古以来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而满药也可以利用其极大的地域优势和开发前景,成为吉林省满族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另一代表性产品。此外,可以将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进行细分,在不同类别中重点推广最具代表性和品牌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使得旅游纪念品更加具有综合竞争力。4.建设娱乐产业平台,打造金牌娱乐项目。作为满族最盛大节日之一的颁金节以及别具风情的长白山国际萨满文化艺术节,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民俗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在文化节举办期间,各景区内会举行满族特色文艺表演,内容丰富的表演活动从各个角度展示了满族的文化,使满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得到广泛的传播。我们应该在节日庆典活动中能够创造更多的节目形式,借鉴其他地区节日民俗旅游的成功之处,将庆典活动与本地自然景致和人文环境相结合,以品尝满族饮食、大型满族歌舞实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吸引旅游者,打造精品娱乐项目,让旅游者体验原汁原味的庆典活动。
(三)提高民俗旅游接待地区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水平
1.提高经营能力,优化管理方法。经开发,伊通满族自治县保留着伊通碑碣戏楼遗址、盛京围场之一的阿木巴克围场、柳条边、伊通满族博物馆和牧情谷风景区等多个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想要提高此类旅游接待地区的经营能力,就需要对该地区的营运效率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期望,编制合理的发展战略,以确定旅游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以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制定景区管理方法。在保证盈利的基础上,传播满族民俗文化。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民俗旅游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质量要求也普遍提高。在旅游产品的内容和价格等方面相差无几的时候,旅游者往往更倾向于购买具有优质服务质量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接待地区需要提升相关行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不断建设维护服务环境;积极创新,随时更新理念和价值;同时要收集旅游者的反馈信息,完善不足,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打造个性化服务,用良好的态度满足旅游者的各项合理需求。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经济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人才的聚拢有助于提高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旅游业的工作环境和产业性质而言,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尚不健全,民俗旅游市场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指导。企业应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员工,以创新型培养理念、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其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个性以适应市场需求,使其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了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发掘民俗旅游的潜在市场,改进并完善民俗旅游产品存在的不足,为建设一流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综上所述,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资源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省内对满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程度来讲,要想使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成为独树一帜的特色旅游资源,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长久而深入地开发。对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不仅有利于满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打造吉林省特色旅游品牌,以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为载体,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增强吉林省民俗旅游综合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金丽.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1).
关键词: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地区 图书馆 多元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20-04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Zhu Meihua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Wang Yuee (Jishou University Librar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s: At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globalization" became a discourse dominating the global interac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reality that every nation has to face is how to avoid being submerged by the wave of the globalization, how to maintain their own tradition, and how to realize the creativity during the collision with the cultures out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s and the knowledge povert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explores the ways of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Key word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ethnic minority areas; libraries; multicultural services
CLC number: G259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20-04
1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对文化价值互补诉求的反映。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碰撞呈现完全背离的两种现象: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1 ]文化霸权主义”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科技优势,企图将自认为是普世的最优秀文化和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民族。而那些长期被压抑、 被歧视、被边缘化的民族,出于对自身文化的保护, 强调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特征,拒绝与外来文化对话,故而形成“文化割据主义”。人们希望在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一种新的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以适应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诉求, 因此,一种既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又能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他族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态度成为迫切需求,文化自觉思潮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自觉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公认的定义是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 ]通过上述定义,笔者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民族成员清醒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境遇,积极创造和建设本族文化;第二,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尊重并欣赏异质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坐标。以上两点综合起来,就是“各美其美”且“美人之美”。文化自觉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型、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建设,提升民族文化的理性精神,开辟、拓展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体现并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淡薄的文化自觉意识,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中不断被边缘化。
2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 一个重要的标志, 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蒙古族的“搏克”到彝族的“烟盒舞”,从藏族的“热贡”到满族的“珍珠球”,这些优秀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本民族生产、生活领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学者邱仁富曾论及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三种传统模式:主、客模式; 冲突―妥协模式; 由边际共生走向中心共生的模式。[3 ]笔者以为,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与异域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历了从孤芳自赏的“文化幻觉”到在羞愧中全盘否定的“文化自卑”的转变。在当前国内现代化浪潮中,相对于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客体的存在,在这种不平等的主客体共生模式中,少数民族难以掌握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和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而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高科技传媒的普及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快速开发,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交往日益频繁,各少数民族在多途径了解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也遭受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民族从语言到服饰、从歌舞艺术到礼仪习俗等各层面的文化遗产要么在大量流失,要么正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如果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年长的一代还青睐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活动,那么,年轻一代则大多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以自卑和漠视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尤其是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则努力融入当地社会而慢慢抛弃了本民族文化传统,造成这一局面除了外来文化的强有力冲击,还由于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缺位和电视、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生活媒介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
3 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贫困
文化自觉强调的是多样性文化的平等存在,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其动力源于文化主体的内源性需求。对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这一需求首先源于知识的贫困。虽然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并贯彻“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平等和协调发展,但是,不同的历史境遇、社会现状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有限及其与汉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这一差距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盲率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全国15 岁及以上的汉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7585 万人, 占汉族人口的8.6%。少数民族人口中, 文盲人数为1114 万人,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4.63%。其中, 文盲率在20%~40%的民族有13 个, 文盲、半文盲率高于40% 的有藏族、路巴族、撒拉族、门巴族、保安族、东乡族等6个民族,其中保安族、东乡族、门巴族、珞巴族人口中文盲率则高达50%。[4 ]农业部第七批扶贫联络组湘西片组2008年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个最贫困村调查中发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85.11%,有的村文盲占比达到了82.67%。[5 ]第二,文化素质存量低。西部民族8 省区文化素质存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我国的总体情况来讲,东部地区存量指数最高,达到37.35,其中北京更高达47.20;中部地区存量指数次之,达到36.06 ;西部地区存量指数最低,达到33.48,远低于全国35.89 的水平。在西部少数民族8 省区,除新疆、内蒙古和广西以外,其他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宁夏、云南、贵州、青海、的人口文化素质存量都比较低,其中仅为15.59,是北京47.20的三分之一。[6 ]
依据阅读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少数民族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必然限制其阅读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进而影响本地区的阅读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落后问题, 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尤其在是“十一五”规划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虽然,这些措施卓有成效,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回应,多年来一直存在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动态性、快速性与政府回应的迟滞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世俗性、民间性与政府回应的高姿态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高期望性与政府回应的低效性矛盾。而且,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措施难免造成群众主体缺位、脱离了地方民众的现实生活和内在需要,脱离了传统文化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导致了民众对文化传承的疏离,而民众的疏离则使文化保护活动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弥补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文化自觉路线的不足,通过多元文化服务,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4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7 ]即尊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不同风俗习惯的读者,宽容对诗其因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的差异,对每一个读者都一视同仁并为其无条件提供平等服务。如前文所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存在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提出了现实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碰撞中的边缘化现象和文化流失让图书馆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变得更加紧迫,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渴求更使图书馆的多元服务变得必不可少。
4.1 立足本土,了解服务区域内的读者需求
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工作,确定服务对象及其信息需求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前提。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有一定的服务区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建立适合本地区状况的多元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首先要清楚了解少数民族群体在全体服务对象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组成比例, 根据比例结构确定主要的服务对象, 并对各个少数民族群体读者的语言文字、年龄结构、阅读能力、阅读取向、阅读习惯、等进行全面了解, 分析不同民族群体的主要信息需求,根据需求, 制定合理的馆藏发展规划,有效配置经费,保持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多元文化馆藏
笔者认为,现代图书馆的三大基本要素可概括为人、资源和技术,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当自始至终贯彻在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中。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诸多领域的差异要求民族地区图书馆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多元化,走多元化馆藏之路,唯有如此,才能践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主要包括:多语种、多载体、多层次内容等三个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增强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民族认同的前提下达到国家认可,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汉语应该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的主要文献语种,另外,文字是文化的首要传承载体,因此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区图书馆应着重收藏相应的民族语言文献资料。比如,在内蒙、、新疆地区的图书馆可以加大本民族相应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文献资料的收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形式不一,既可以从饮食、服饰、建筑、婚俗、出土文物、墓葬、宗教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舞蹈、绘画、雕刻、歌曲等艺术形式表一现,而以上文化传统的载体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图书馆在资源采集时不能拘泥于纸质文献,更应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保护,建设多元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在内容层次上,既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又要兼顾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还要将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展现给读者,培养读者开阔的视野。
4.3 开展多语言咨询服务
多语言咨询服务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相应群体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多元服务的深层次延伸型。少数民族图书馆在了解服务区域内民族族群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标识系统语言的多元化、信息检索系统文字的多样性及咨询馆员服务语言的多样性等。在笔者看来相对于技术支持可完成的图书馆多语言文字标识,咨询馆员的多语言服务更加关键,因此在招聘和培养咨询馆员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背景、教育背景、特别是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馆员与少数民族读者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独立性、异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多元而人性的服务。
4.4 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
“语言,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8 ]我国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甚至还使用着多种语言。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在经济生活趋同的现代化背景下,语言生活的多元性受到挑战,部分民族产生母语危机现象,如畲语、仡佬语、赫哲语、鄂伦春语、裕固语、土家语等,母语危机势必淡化民族文化的特色,影响民族文化认同,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关键,有助于民族地区的日常交际和信息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有的民族分不同派系,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因此,29个民族使用文字达54种,如今已有蒙古文、藏文、彝文等多种传统通用民族文字编码字符集、字型、键盘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且在技术层面上已实现与中、英文等文种的转换和互译。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整理、保存民族文献, 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4.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少数民族地区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导致了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使图书馆的区域合作成为必然。少数民族地图图书馆经费的紧张更加需要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以合理配置经费,避免重复购置。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能性, 超文本标识语言、超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与保障。“区域合作”是图书馆的必走之路,它包括“区域内合作”和“区际间合作”两种模式,“区域内合作”可分纵横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建立地方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为依托的文化网络;在横向上,加强与地方情报单位、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区际间合作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杂居现象,各自发挥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联合采购、联合编目、文献传递、特色数字馆建设等,实现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相结合、印刷型文献与其他载体文献相结合、文献检索与原始文献提供相结合的资源共享。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州总人口266.63 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192.5 万人, 占总人口的72.2 %, 其中土家族110.27 万人, 苗族88.43 万人。根据当地民族分布特征,将该地最高学府吉首大学图书馆建成土家族、苗族文献信息中心,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图书馆建成旅游文献信息中心,湘西州科技情报所建成湘西经济文献信息中心,而将具有相似人文地理环境、侗族、瑶族民族特色非常浓厚的邻近地区的怀化学院建成侗族、瑶族文献信息中心,[9 ]同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区域中心,支援并带动该地区州、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 全球化的到来为文化自觉提供契机的同时也使每个民族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为了给本民族的文化赢得一个良好的处境,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对外的开放式“出场”中才可能赢得自我发展并体现其文化价值的机会,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共享资源, 从而自身也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更新。如何通过提升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满足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唤醒其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是每个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面对的现实。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7):116-117.
[3].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97 .
[3]邱仁富.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传统模式[J].前沿,2010,(1):76.
[4]黄荣清等.20 世纪90 年代各民族人口的变动[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4:214-215.
[5]徐贵恒.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新解[J].中国民族.2010,(11):67.
[6]Defining“multiculturalism”.[EB/OL].[2009-02-07]. http://if2la. org/V II/ s32 /pub/multiculturalism-en. pdf.
[7]陈永平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66.
[8]高长江.文化语言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