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经济全球化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1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我们随口一说就能说出很多跨国公司,如沃尔玛 (美国)、通用汽车 (美国)、三星电子 (韩国 )、宝洁 (美国)等。中国也有跨国公司,如中国石化 、 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人寿等。跨国公司将自己原本国家的优良产品推销至各个国家,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而产品的接受国家也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双方互利共赢,实现了产品、资金的跨国流动,这就体现出了经济全球化。这也说明,经济全球化其实与我们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我们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二战后,利用其他国家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的现象增多并开始普遍。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兴办跨国公司。3.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比如跨国银行的出现。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4.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当代,许多国家都在相互学习经济管理制度以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0多亿美元在地流动。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打开国门,迎接经济全球化。这样,资本、知识、资源等可以互补,而且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不足的地区也可以有丰富的资源,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可以享受发达地区的产品,科技落后的地区也可以引进高科技创新自己的产品。经济全球化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发达、更文明,人民生活也更加便利了。对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我国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第2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 信息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高科技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最落后的国家,势必都将被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席卷。

2.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

3.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一个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大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几乎涉及世界经济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大约控制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70%的国际直接投资,60%的世界贸易,30%的国际技术转移。

4.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依赖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纯物质生产外壳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对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现实问题;不是要不要经济全球化以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平等、公正,互惠,共赢、共存、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国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任何国家单纯靠本国的市场和资源发展经济,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外两个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以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使世界市场的贸易壁垒现象逐渐被消弱,为世界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后,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扩大日常生活消费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增加机电产品的出口。同时,大力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化国家,加快现代化建设。

2.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互联网络的开通,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和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利用因特网得到了大量的信息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步形成,信息正在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和商品。在全球信息产业的带动下,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现阶段以信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外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生产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经营效率明显提高。通用电气、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产业巨头,通过实施原材料网上采购和销售系统的网上配送,使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下降达20%~30%,高的达到40%。

正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跨国公司和处在全球各个产业前列的企业,都在加速发展自己,迅速壮大自己。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出现了一系列的产业和企业的重组,优势更加突出,使得对资源的控制力和市场的垄断程度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深化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外跨国公司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组建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开办跨国公司,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企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努力形成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和占据有利地位。

现阶段,我国在集成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控以及工业现场控制等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国产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业初具规模,我国的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ERP等软件在应用数量上已超过国外产品,并且对国家重大工程和行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有些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这就要求我国企业下大力量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俊宜:国际贸易[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第3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014-02

1 国际贸易的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总的看,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水平。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绝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20世纪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 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

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新经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知识含量高的高技术产品必将成为世界产品市场的主体,传统的初级产品以及一般技术的制成品将让位于高技术产品。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比重将越来越高,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产品。其次,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崛起。工业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据IMF统计,1970―1980年,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8.7%,与同期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大体持平;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超过货物贸易8%的平均增长率;在人类渐入新经济时代的同时,服务贸易仍然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引擎”。

第二,国际贸易在交易方式上出现网络化趋势。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网络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国际贸易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网络贸易是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简而言之,即交易各方借助互联网完成商品订购和销售。

网络贸易是国际贸易手段的创新,代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当前网络贸易如此迅猛发展是因其具有传统贸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贸易活动中的交换信息、磋商交易、订立合同、转让货物、报送商检、进出口、付款交付等综合贸易及服务功能都能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传输和处理,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和用户资源,为贸易商寻找买主,得到订单,销售产品,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国际贸易在贸易规则上出现规范化趋势。国际贸易自从产生就不断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服务贸易、网络贸易和网络税收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更需要协调一致的贸易规范,各国对国际贸易规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就使得国际贸易规范化向着更全面、更完善的方向迈进。一方面,新经济对国际贸易的流通主体的影响已经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局限,信息技术转让等知识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乌拉圭回合中加入了有关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谈判,并在历时8年后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奠定了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法规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WTO的成立更加有利于确定和监督各国的贸易行为是否规范化。目前,WTO正在就环境问题、劳工问题和网上税收问题进行新一轮的磋商谈判。可以肯定,国际贸易规范化的发展将越来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发展也必将越来越规范化。

3 国际贸易具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

第一,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洽商交易和履约的过程中,涉及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惯例和习惯做法,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第二,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第三,国际市场广阔,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加之国际贸易界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故易产生欺诈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货款两空,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四,国际贸易易受政策、经济形势和其他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国际市场汇率经常浮动和货价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更为明显,从事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更大。

可见,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凡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这样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合格、优秀的外贸专业人才。

4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第二,进行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加快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第三,推行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第四,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第五,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维护我国外贸利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企业因技术的改变和创新所导致的无形风险日益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会产生一系列的国际贸易矛盾与纠纷。因此,我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大趋势的同时,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国际贸易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保证。

第4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理论创新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企业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重大的经济环境变化就是我国正式加入了wto,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世对企业财务管理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企业的筹资和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工具品种,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规避风险,将成为人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经济结构变化对财务的影响。人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可以在wto的成员国(或地区)中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将使我国企业增加跨国经营活动,从而对企业跨国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世将对我国原有的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产生较大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破产时的权益清算等,都将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人才环境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加入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人,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在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进程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还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使传统以物质形式的资本为主要内容的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配置结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财务管理理论必将拓展出全新的领域,表现出与传统财务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特征。

(一)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知识经济使技术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核心,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商誉和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必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财务管理方法日趋网络化、虚拟化。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使之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虚拟化特征。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上。另外,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的加强以及新的媒体空间的开辟,信息处理将更多地在媒体空间上虚拟实现,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更加适应经济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世纪里,由于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媒体空间扩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以及无形资产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使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增加,这些都使风险管理在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财务管理理论必将全面创新

(一)建立企业财务理念体系。企业财务理念,即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是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完善的企业财务理念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财务的核心理念、基础理念和业务理念。核心理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务理念,具有导向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基础理念是指财务管理中一些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的理念,如理念、资金时间价值理念、风险理念、税务规划理念、资本运营理念、财务专门化理念、资本保全理念等。业务理念是指在处理各类具体财务管理业务时应树立的一些观念,这些理念是针对某类财务管理工作而发挥作用的,它们分别体现在企业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特殊财务问题处理等业务工作中,如资本结构理念、财务杠杆理念、资产组合理念、分配政策理念、目标成本与目标利润理念等。上述三个层次的财务理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协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确立新的财务管理目标。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投资理念在发生变化,投资者注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即企业的成长性,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在未来时间内带来多少现金流量增量将成为衡量企业成长性的主要标准。财务资源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实物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拥有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而这一核心技术就是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同时,企业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企业对自然的贡献大,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企业如果因排放废气、废水等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它就要付出代价。所以,环境资源也是关系企业成长的因素之一。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拥有了信息就拥有了市场,企业就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三)拓展财务理论研究内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内容,取决于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在新的世纪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应将其视野拓展到新的领域。

1.重视置于金融环境之中的财务理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财务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必将不断成熟与完善。因此,应将财务理论置于金融环境之中来进行研究。

第5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协定 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模式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趋势。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异常活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形式。各国开始与周围国家签订贸易协议,我国也应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积极与周围各国签订贸易协议,特别是与互补性较强的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定。面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清晰地战略,主动去应对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竞争带来的挑战,不能等挑战和困难已经到来时再急切的寻求解决办法。我国应积极主动与周边国签订贸易协议,我国还应该制定一个清晰地战略,主动去应对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竞争带来的挑战,不能等挑战和困难已经到来时再急切的寻求解决办法。我国应该把握好机遇,最终和别的很多国家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

一、相关概念界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模式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趋势。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异常活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统一制定特别的对内和对外的各种经济和金融政策,消除国家之间由于国别不同而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是一种成员国有区别的减少或者消除贸易壁垒的政策。

二、相关背景界定

中国加入WTO己十多年,这十几年来,中国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当然经济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经历诸多磕碰与摩擦,中国在坚守游戏规则中成熟,凭借对全球贸易的深度参与,积极推进多边贸易进程,发声已具魄力。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开始自行建立新的自由贸易规则避开中国已经逐渐熟悉的WTO,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势必有重大影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主导的趋势。很多国家都通过加入各种各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与同盟国互惠互利,从而来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国际贸易合作形式。

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已经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更是应该跟随全球潮流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应对的策略

面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清晰地战略,主动去应对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竞争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应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积极与周围各国签订贸易协议,特别是与互补性较强的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因为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国际贸易合作形式,而且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像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也积极与周边国家签订贸易协议,与同盟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还应该制定各种策略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毕竟签订贸易协议只是我国应对困难的第一步,我们还需继续面对签订贸易协议之后的挑战,所以我国应有一个清晰地战略去应对后来的挑战和困难,具体地应对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种情况展开分析。

(一)借助国际贸易规则来推动国内改革开放

我国首先应该借助高级的贸易来推动国内的改革。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经济明显增长,同时也加速了改革的步伐,由此可见经济推动了我国改革的进程。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会对改革开放起到促进作用,其实经济和改革是互相促进的。目前现阶段,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结构性改革的巨大挑战,我们有必要寻找新的方式和政策来对促进我国进一步改革。首先我们可以依据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发展趋势做出调整,增加贸易协议的广度和深度。我国还可以因势利导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做出规划,制定出更高级的国际贸易规则,这样一个更加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有助于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

(二)和欧盟、美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持续发展

中国和美国以及欧盟的经济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整体经济雄厚、实力强大、经济发达、生产及消费能力强、人均消费水平高,与他们合作我国市场的销路可以得到很大的扩展。我国还应该学习这些国家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推动中欧、中美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不仅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在与这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组织合作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获得机会与别的国家之间进行更深一步层次的发展与合作,这对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无疑也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战略模式。

(三)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积极面对

TIIP贸易协议自从出现便在全球引起了注意力,主要是它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WTO不再像是以往那样受到大家的欢迎了,它的主导作用不像以前那样。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将全球贸易的谈判战场由以往的多边转到了区域以及双边,这些国家也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贸易规则使得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多边贸易体系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毕竟区域经济一体化利于多国发展,很多国家都乐意加入这样的组织,这样必然就会产生多边贸易,我们应该积极应对TTIP等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

(四)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高门槛积极应对

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希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而有能力去影响各种贸易政策的制定。于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制定了新的规则和标准,这新规则和标准不同于以往的自贸协议。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情形下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的,因此这样的高门槛我国很难跨过。面对这样的困难和限制,我们首先应该提升自己国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改革创新,同样还应该与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不断地进行战略上的沟通和交流,与国际贸易协定所规定的接轨。积极面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高门槛,努力达到目标,从而与那些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强大的国家进行贸易,进一步扩大发展。

(五)打造“上海自贸区”和中日韩三国合作战略

为了应对多边贸易体系高标准的挑战,实现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新规定的全面接轨,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全力推进涉及金融、贸易、行政、法规、投资等多项改革试点的上海自贸区战略,将其打造成为从经济体制到监管体制再到行政体制全面改革的综合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不仅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更要全面建立符合新国际竞争条件的市场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将其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国,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日韩三国合作战略也是我们和周边经济比较发达的日本和韩国所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这三个国家GDP加起来可占全球的五分之一,而且在亚洲这三个国家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大,再加上这三个国家离的很近利用邻国的交通便利的优势,让生产要素和商品在这三个国家之间流通,生产要素和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配置,从而生产效率可以得到大力的提升。

(六)提高中国对贸易新规则制定话语权

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深入的发展,但是我国还不能深入地进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在对新的规则和策略制定的过程中之中还是不能够发挥足够大的作用。我国经济目前的确发展很快,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加入了,但是我国的话语权还是不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有时我国提出贸易新规则,会受到很多国家的非议。我国作为经济增长率位长期居全球首位的国家,必须提高中国对贸易新规则制定话语权力。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表现的强势主要在于我国始终秉承互利互惠,有利共赢的原则,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与赞许。通过这样我国增加了很多贸易伙伴,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不仅仅只有亚洲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非常乐意和我国合作。我国非常乐意在与别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中与别国分享自己经济发展的成就,通过合作充分利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富裕。我国应该利用这样的优势得到很多国家的信任,从而在贸易新规则和新规定的制定中话语权得到提升。

(七)变被动应对为战略主动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贸易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我们都是随着这个浪潮去发展、去变化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试图去积极搭建我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我们经济的速度增长的这么快,我们应该是有这个能力去在这个潮流和趋势中起到主导的作用,不能够像往常一样,待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那时候再去寻找方法去解决。我们应该从一个被动的角色逐步发展变化为一个主动地角色,在贸易规则中制定新的战略,把握好新的机遇,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无论任何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和方式战略去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

三、结论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模式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趋势。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异常活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形式。各国开始与周围国家签订贸易协议,我国也应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积极与周围各国签订贸易协议,特别是与互补性较强的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定。面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清晰地战略,主动去应对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竞争带来的挑战,不能等挑战和困难已经到来时再急切的寻求解决办法。

第6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美键词:去全球化:帮易环境;贸易现状

约翰・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人祸和石油危机的天灾,世界经济正在以明显的速度和规模衰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末预言2009年的经济会上涨2.2%,但是现在它却认为今年的上涨率仅为0.5%,是近60年来最低的。而这还是乐观的估计,因为在2008年末,一些国家的经济的年衰退率已经超过了10%。虽然经济放缓和去全球化不是一回事,但是全球化的进程确实正在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因为全球化意味着货物,资金,工作流动的全球一体化,而现在这些进程都遇到了阻碍。

第一,全球贸易陷入困境。2008年下半年开始,物价下降,美元升值,贸易增速迅速放缓。油价的飙升导致运输的成本的空前上涨,从香港到美国东岸的运费自200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倍。货物流动的成本已取代关税,成为当今全球贸易最大的障碍。

第二,经济低迷对那些向国际贸易开放程度最多的国家影响最严重,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的中国,目前为止的表现并不那么差。至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仍有6.8%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问题因资本流动的转变这一全球化的第二大阻碍而变得更糟糕。据世界银行称,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净私人债务和股权将从2007的1万亿美元到2009年的5300亿美元,换言,从占发展中国家GDP的7.7%到3%。而国际金融机构看到了更加严峻的下降。说今年银行从新兴市场收回债务将多过注入新的贷款,那些国家的债券市场在2008年4季度受重挫,交易额低于50亿美元,而在2009年2季度,他们又发行了500亿美元债券。

第三,全球化逆转的第三方面,工作流动,紧随其他两项,表现得比较滞后。

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没有伤到元气,但是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去全球化的冲击。

1.中国的外贸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1)去全球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环境的SWOT分析

(2)去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的贸易现状分析

①进出口贸易额

到2009年第二季度为止,中国的进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并以类似的速度下降,贸易顺差缩小。中国进口的大多是原料或出口商品的生产的中间投入,进口量急剧下降的很可能是未来数月生产和出口进一步下降的信号。因此,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可能会略有缩小。

②进出口商品结构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并逐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偏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赚取微薄加工费,高新技术产品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核心零部件或关键性技术,这使中国频道知识产权等新型贸易壁垒。

④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长期以来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曾经拉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使中国逐渐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面临贫困化增长困境。但在2008年中国一般贸易在国际贸易形式严峻的背景呈现逆势增长态势,并逐步超过加工贸易。这表明一般贸易的抗险能力比加工贸易强,而中国也用外贸政策逐渐收紧加工贸易,促使贸易方式优化。

2.中国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失业率攀升

第7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79-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的阶段,这次的发展使各国之间作为经济交往的纽带或渠道有所改变,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代替了过去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实现了实质性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了更高的、更发达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进程中的不同的发展趋势,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互为条件,相互推动,实现了共同的发展。

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虽然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被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所利用,成了为极少国家、甚至是为极少数人利益造福的趋势。自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有新的变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已经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和支配。国际垄断资本包括,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资本,以国际信贷为主要形式的货币资本[1]。在此阶段,由于国际垄断资本具备了强大的势力,因此不仅其对外扩张的能力强,而且流动速度更快,冲击力更猛。它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强大的力量使世界各地区、各国紧紧地拴在一起,促进了当今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由资本的本质来决定的。资本的本质是无止境的、无限制的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自我增值。关于这点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2]。而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成倍地体现出了资本与生俱来的本质。因此如果没有此时的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也就谈不上今天的经济全球化。

其次,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执政理念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80年代,新自由主义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接着在发展中国家纷纷占据统治地位,成了西方国家主流经济指导思想。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守党派的上台执政和“华盛顿共识”的出炉,使其从单纯的经济理论成为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市场是万能的”、“国家干预是万恶之源”,国家过渡的干预只能降低经济效率,浪费资源。主张放松甚至解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管制,要求各国家政府推行自由化,市场化。从而这些理论和政策主张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本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而且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要求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国家接受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以此为基础推行经济改革,使各国市场面向世界经济市场全面开放,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因此,英美等发达国家主张的一整套政策消除因一些保护措施以及管制而造成的世界市场分割状态,打破了之前的束缚和制约经济活动的大部分羁绊和屏障。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舞台。

最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建立的各种区域一体化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阶段,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各国为了加强对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增强本国势力,选择地区经济联合的道路,组建了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区域一体化的组织,以此为依托与其对手开展竞争。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各成员国之间高度开放市场,减少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以协调贸易、金融、直接投资等方面的关系,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加速了其经济发展。由于地区化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自然也就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因此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全球化的漫长道路上的一步。同时,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完善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教训,前者成了后者必要的准备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然趋势。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都是先前所无法比拟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分配和使用,使各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条件,而各国优势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从而不仅加速了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分工转变的速度,而且更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各国之间的交换,推动了各国和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在世界范围内调整产业结构和分配资源。一是各国之间通过相互投资和企业兼并等方式进入各国家的市场,从而更有效的利用和分配资源。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等传统产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其变成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而自己注重发展高新技术知识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知识产业升级,获得超额利润。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国企业面都向统一的全球大市场,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实行经营规模。而这一切都会促使各国企业经营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供,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生产了的更大的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资本社会化和垄断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各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和各国际垄断组织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竞争成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主导关系。同时竞争也成了推进各国、各企业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强大力量。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或各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不仅变得更加激烈,而且在更高的水平上展开。因为各国企业不仅与国内同行业进行竞争,而且与国际上的更强大的企业进行竞争。因此各国企业面对双重压力,从而在全球进行资产重组或通过跨国兼并,扩大企业的规模、赢取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压倒竞争对手,巩固垄断地位。而所谓的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竞争,原因在于现代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是高新科技,因此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必须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加增加产品的竞争力。现在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需要国际间的合作,经济全球化也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总之,经济全球化通过激烈的竞争,进一步加强各种资本的社会化和垄断程度,加强了资本的对外扩张能力,进而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和支配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最佳手段和工具,推动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活跃的主体,因为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都是通过巨型跨国公司完成的。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易如国际贸易总额的60%以上、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0%以上都是在巨型跨国公司内部或在巨型跨国公司之间完成的。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巨型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或在势力方面都能看出其发展程度。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巩固垄断地位,跨国公司之间通过跨国、跨行业兼并,或联盟增强能力,扩大范围,形成巨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和资本社会化程度达到新的阶段,需要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来容纳并促进其本身发展,巨型跨国公司满足了这一要求。这种组织形式不仅体现出了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资料和资本社会化程度,而且正适应了垄断资本向国际、甚至向全球扩张的要求,成了推动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主体,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发达资主义国家的支配下实现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使其具备特定的本质,充当了国际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工具。实际上,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全球扩张。因此经济全球化不仅没有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反而更加深了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少数国范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进,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比过去更加扩大和加强达到了更高的程度。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依旧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国际市场的资本被垄断或集中在能力强大的极少数的大企业手中。尽管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跨国公司猛增、法人股份制迅速发展、雇员持股、合作社等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只能使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而已,根本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就如恩格斯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3]。

其次,资本主义的基本闹矛盾在世界政治中表现为少数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各国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同样都是追求本国的利益,但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操纵下运行的,其游戏规则都是由发达国家来制定的,因而其追求的目标并不是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而是为谋求或维护整个西方世界的利益而指定的规则,因此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经济政策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它们无法根本无法在相同的国际规则下同发达国家竞争。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的流动扩展到世界范围内,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不止仅限在少数国家范围内,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垄断资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剥削和压迫更加残酷。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缺乏公正、忽视平等的全球化,带来各种负面影响。最终结果经济全球化把贫富分化扩大到了国际层面,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加深了两级分化。

第三,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导思想,虽然解救“滞胀”危机起到了有效作用,但是由于过度的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把市场自动调节作用过于高估酿成了由“次贷危机”导火线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固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性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更加激化的表现。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政策要求各国推行经济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放松管制,加剧了世界经济风险性。而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更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又把各国经济紧密连在一起,使一国一个地区发生的危机迅速的从一国波及到各国,加速了向全球蔓延的速度。哪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深、越有紧密关系就越深受危机影响。而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强权地位,使其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和其激化的矛盾的最佳途径。

从上述来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资本的对外扩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侵占。因此通过资本的运动所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仍然是体现着资本剥削劳动力、获取最大利润的本性和“原则”。总体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源于资本主义。而经济全球化过程又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矛盾的激化。总之,当其矛盾激化到无法缓和,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又无法解决时,终将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并为新的、更先进、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同时经济全球化实现世界社会主义不断造就了物质条件,也扩大了资本主义掘墓人的队伍。经济全球化也必将终于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靳辉明,罗文东.当代资本主义新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6.

第8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现状;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已开始,自从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有利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注意区分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是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谈判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经济全球化则不同,主体由国家变成个人和企业,个人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谈判机制的。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谈判只是为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个人和企业竞争力量的不均衡,国家和国家之间必定存在财富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分配不均,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却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总体特征。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其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务国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现象,它是一个因史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经济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增殖需要使世界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资本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表现: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组织的建立。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其次,全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再次,一个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实现。最后,不论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有机会获得来自全球的最先进最廉价的,同时还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经济领域的影响。经济安全观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分不开的。衡量经济安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国际竞争能力,因为追求经济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安全就没有保证;二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着一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权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很难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其国际竞争力不足。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制度安排下展开的,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经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还被迫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一些让步,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

(二)金融领域的影响。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动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以及金融协调与监管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在金融领域实行开放是不行的。但是,金融业最难管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金融衍生工具日新月异,品种已达上百个。人们大多对其性质、功能认识模糊。发展中国家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规则来规划和管理金融业的发展。与较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缺乏高级金融人才。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投机猖獗,风暴四起,使得国际间货币合作的风险加大。而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一旦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便会乘虚而入,必定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容易接受发达国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从而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四)影响政府收入与政府借贷。贸易自由化将会使政府关税减少。在自由化的最初阶段,其影响可能是中性的,甚至会增加额外收入,但最终会减少政府总收入水平。同样,任何税收减免或对外国投资者、出口生产商的税收抵免措施都将减少税收收入。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生产单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已不行了,须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机器化生产和世界市场形成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同世界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都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指责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它是一种趋势,如果我们不融入这一发展过程,自己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为竞争的强者。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我们应一方面要发挥现有技术优势,扩大对有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对发展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考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应对它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展观

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发展中国家只有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知识信息等高科技产业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改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被动地位。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关键是知识、创新和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才、创新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人类的发展应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信息诸要素之间的互适与协调,这种互适与协调必须建立在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这一界定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老路,而是必须走边发展边治理的现代新路,以最小的付出和代价赢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同志申明,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是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即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也就是说,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国际事务应由世界各国平等参与,协商解决。但这并不等于否定大国的重要作用和影。

(四)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

五、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碍的世界性潮流,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其被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还不如有步骤、有准备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去。能否在经济全球化中成为获益者,能否消除贫富差距,都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实力状况和选择正确应对战略及其具体措施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贸 发展趋势 对策

随着通讯领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的新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目的就是为了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获得份额。国际经济与贸易不仅仅促进了跨区域的经济交流,还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创新。深刻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

(一)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经济的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模式,从以往单一的体制逐渐转向多元化,从国内经济逐渐发展为全球化经济,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产生的利润是直接贡献给经济发展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能够极大的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并且让两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激发国际竞争意识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全世界经济市场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全球化市场,从而也导致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贸易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竞争意识的提高。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世界市场,为了生存发展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也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通过企业自身战略的调整,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把控,利用最先进的经济贸易知识能够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企业为了能够尽快进入国际市场,还相应地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技术。如此的国际贸易竞争,带来的是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竞争意识提高。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在同时也使得国际市场更加复杂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贸易壁垒逐渐打破,整个世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贸易市场。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也逐渐向自由化方面发展。国际经济业务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不再是原来的货物交换,更多的还有金融、服务以及投资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新趋势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以及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提高。

(二)电子商务的崛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平台,这是一个崭新的贸易模式,极大的改变了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的模式。经不完全统计,如果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贸易业务都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那么每年将会多创造出10亿美元的利润。电子商务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产物。

(三)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国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更多的企业选择拓宽海外市场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跨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间是在上世o九十年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兴起,WTO组织的成立,跨国企业的贸易总额占据了全世界的1/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势必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三、针在国际经新趋势下的发展建议

(一)重视培养人才

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在国际市场背景下的经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个企业想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地位,就必须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与其说经济竞争是企业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全面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改变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一个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也是该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强弱的表现。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市场分析,提出一套先进全面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三)树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彰显企业软实力的最直接表现,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也是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构成,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外输出了大量企业,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我国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文化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 商场现代化, 2014,(16).

[2]王迎,孙露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16).

[3]崔红艳.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江苏商论,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