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水环境治理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治理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治理建议

第1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建立健全科学、有序、长效的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坚持近期治理和长期巩固相结合,全面提升水资源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打造“生态城市、美丽”提供水环境保障。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系统开展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使沿河及水源地区域环境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监管、保护补偿、考核监督等管理机制系统完备。经过综合整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整洁有序、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基本原则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对本辖区内河道及水源地环境和水质安全负总责;各县市区水利(水务)局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

——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积极推行“河长”制管理,推动河道及水源地环境管理从“行政单元”向“全流域单元”转变;加强横向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互促共赢的水环境治理格局。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主要河道和水源地为重点,综合运用治理、保护、利用等多种手段,统筹兼顾上游与下游、地上与地下、近期与长远、治理与开发等情况,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有利有责、奖惩并举。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赔偿”,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和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监督考核的导向作用,严格兑现奖惩,提高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考核

1.健全考核机制。市水利局“河长”制管理办公室制定出台考核标准,统一组织,坚持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相结合,生态环境治理与水质、水情保护相结合,每月督查、每季通报、年终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2.突出考核重点。重点围绕“河长”制管理实施情况,队伍建设情况,“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尤其是环境整治情况,年度内各河流段断面和水源地水质情况,水体感观状况和生态修复、河容岸貌情况进行考核。

3.严格奖惩兑现。将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到位、未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污染事件和饮用水危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二)多方筹措资金

结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争取更多的河道及水源地治理项目纳入上级“大盘子”。争取财政部门安排足够资金,用于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水源地区域要根据治理需要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探索多渠道筹资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

第2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1.1评价主要要素的“原材料”的采集对濑溪河流域所在地各级审计机关关于水环境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归类为8项单因素,并根据历年文献和实地调研、计算等方式取得了丰富的数据.现将这些数据(即原始观测值)通过比较变换、极差变换、最优区间变换等一系列规范变换得出8年8项单因素初始评价数值(数据表略).

1.2用主成分确定评价的主要要素将8年8项单因素初始评价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运行得到解释的总方差(表1).从表1可知:污水治理防控措施率、水环境治理政策执行率、水环境投入产出效度、水环境治理工程完善程度、水环境综合整治效率5个准则因素的“初始特征值-累积百分率(%)”为99.921%,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绝大部分信息.

2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与标准定量设计

结合政策法规和濑溪河流域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审计评价的具体实情,在前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11]法提取水环境治理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要素集、等级集[12]、模糊评价[13]矩阵、评价权重与向量的确定、单因素评价、多因素评价等,构建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定量标准(5个准则因素、15个观测变量指标和75个等级类型).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评价定量标准略.

3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为确保评判指标和糊模判断矩阵值的客观可靠性,向100位审计与环保专家及相关人士就荣昌县濑溪河水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结合量分标准,就“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测评表”进行评判得出次级河流流域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测评表(表2).

根据评价统计表确定各单因素评判矩阵根据指标隶属度得污水治理防控措施采用情况、水环境治理政策执行情况、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水环境治理工程完工程度、水环境治理效能实现程度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4讨论

4.1单因素评价讨论1)按照本文模糊评价五级标准,荣昌县濑溪河“治理控制措施情况”得分74.83分,非常逼近治理防控标准的“中等”水平,说明该县濑溪河流域的污水处理防控的水平虽然有较大提高,但还存在提升空间,其污水处理目标任重道远.2)荣昌县濑溪河“水环境政策执行情况”得分67.54分,达到“合格”水平,趋于“中等”,表明该县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承载容量总量核定措施、生态责任制与监管考核制度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有50%的专家对污染者付费及生态补偿给出了“不合格”等级,因此,建议该县早日建立水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制度和奖惩制度,提高水环境政策的执行水平与监管力度.3)荣昌县濑溪河“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得分64.56分,刚好达到“合格”水平,距“优秀”等级差3个等级.该县虽然财力较强,GDP已达160多亿元,但是在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使用方面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在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的筹集方面比较单一,没有充挥发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没有撬动民间资金进入水环境整治.有50%的专家对投入规模资金增长率评了“不合格”等级.此外该县筹集资金到位的使用率不高,水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上还有不规范的行为,因此,该县要加大水环境治理资金的筹集,并做到使用的规范、透明.4)荣昌县濑溪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完善程度”得分68.37分,表明该县水环境治理的各项工程离上级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雨污分流管道的改造是最大薄弱环节,有一半的专家对二三级管网工程完工率评了“不合格”等级.已建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工程完善程度达到“中等”水平,但濑溪河流域经过的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程度不高,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是下一个五年计划整治的重点.“二三级管网完工率”基本上不合格,只有县城少数已改建的路段达到合格,其余路段特别是濑溪河流域的乡镇二三级管网基本上没有改建.县城濑溪河两岸护堤绿化、休闲设施景观工程对美化环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离市和国家要求有不小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5)荣昌县濑溪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实现程度”得分66.8分,达到“合格”等级,表明“万元GDP减排率”提升速度不高,整治任务还比较艰巨、“水质正向变化率”极不稳定,突高突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发生违法排污的企业要加大惩治力度,使该河流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公众水环境满意度”基本合格,表明老百姓和专家的幸福指数的期望值在逐渐提高,濑溪河两岸人们对水质达标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强烈.

4.2多因素综合评价讨论濑溪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X=B×V=68.13,表明该县的濑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绩优度处于“合格”向“中等”水平方向提升的阶段.该评价结果意味着濑溪河水环境治理与国家环保治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该多因素综合评价值68.13分,包含了15个单因素观测变量指标以及各等级评判结果的全部信息.“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是5大水环境治理因素中达到合格且评价值最低的二级指标,表明该县在水环境治理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中的提升空间非常大,其工作任务还比较艰巨,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投入,制定农村污水处理厂用电价格参照农用电价格执行的政策,撬动民间资金进入水环境治理,及时建立水环境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注意加强二三级管网工程、雨污分流工程对污水处理厂的配套,注意根据污染物的贡献程度以及每个污染物污染源的贡献程度采取差异化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提高人民群众对水质和水环境的满意度.

5结论

第3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然而,**之美,尚有“美中”。水浊,水浊是因最近污染,**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的带领下,源头,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在各的联动下,意图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河水环境现状

**河流经贵阳市**区党武乡、石板镇、**乡和**镇等乡镇。在**水库河段,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属于清洁。在**水库下游,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段主要为生活污水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河,近年来,各级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厂,使城市污水率92%。为此,**污水工程被建设部和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十大成就”。该工程采用土地系统工艺,的主要工艺为截流将污水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不同的沉淀池,分别厌氧和氧化,水产养殖,最后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后的污水,其水质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河环境治理总。河安**河防洪设施要五十年一遇标准,防洪安全;水清要**河溪水清澈、水质;景美要抓好**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要人水环境,使**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和乡镇联合行动,综合措施,长效机制,计划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5年整治治理。

(三)对策。

第4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地下隐蔽工程,是指在工程完工后,再也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在城区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中,地下隐蔽工程可涉及到下列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从目前工作现状来看,还未引起市政府的关注重视,但现实中已存在并且已出现了一定问题:

一、城区生活小区化粪池的正常管理

我市原来的老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都是通过化粪池后接入市政管网排放,以前由市环卫处负责这些化粪池的清理等管理工作,但随着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房地产的迅速开发,到目前为止,我市建成区范围内(浒山街道)已有生活住宅小区177个,而化粪池的管理却遇到了问题:

1、化粪池的管理机构问题

建成的生活小区中,各楼盘都有化粪池存在,这些化粪池在住宅验收中,也是否通过验收,验收后由哪个部门来主管,在现在的政府部门中,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现在,出现了问题找不到部门出面协调解决,各居委会成为冤大头。

2、化粪池的污染问题

由于缺乏管理机构,化粪池多数出现堵、溢等现象,而由于没有正常的清理,化粪池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城市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的污染,天长日久,会通过渗透影响城区水环境。并且随着城区污水管网的铺设,这些化粪池就好象潜伏在城市生命体中的毒瘤,严重影响城市地下土壤环境及水环境。

二、城区集污管网的几个问题

1、集污管网铺设的规划与完善

随着城区建成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也在不断延伸,而集污管网的铺设规划及随着铺设条件(地面与地下)的变化,集污管网的铺设规划与完善工作相对滞后。

2、集污管网的普查

集污管网铺设工程中的质量监理直接影响今后管网的运行效果及时限。为完整掌握管网的铺设情况,建议对已有管网进行一次普查,查清管网的破损情况、各管道的接口情况、各路段的管道铺设高度、位置及管网的正常运行情况,在必要接口设置监控点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原有管网进行修整,发挥其最大效益,并根据这些原始材料绘制详细的管网现状图,为今后电子化管理打好基础。对新铺设的管网,强化监理工作及原始资料的收集累积。

3、集污管网的环通

在排摸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工程,对原有管网进行环通并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发挥管网的作用。

第5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然而,xx之美,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xx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xx河水环境现状

xx河流经贵阳市xx区党武乡、石板镇、xx乡和xx镇等乡镇。在xx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xx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xx河,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xx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xx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xx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目标。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xx河环境治理总目标。河安就是xx河防洪设施要全面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确保防洪安全;水清就是要达到xx河溪水清澈、水质良好;景美就是要进一步抓好xx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做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就是要创造人水和谐环境,使xx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xx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联合行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长效机制,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明显改善,通过5年整治基本达到治理目标。

(三)具体对策。

第6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中小河涌;环境容量小;工业集中;生活污染

河流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持续发展的发源地,其关系着人类的生活文明、文化历史等等。河流的健康直接影响着自身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相关河流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造,以致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各种服务及功能。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河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被人们眼中破坏。因此,探索工业发展下镇河涌水环境整治对策是势在必行的。

一、国内外镇河涌水环境整治模式

近年来,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持续退化,其主要是人们对河流过度开发以及不适宜的治理方式,还有人口快速增加及工业化持续发展,人们开始任意的把更多污染物质排进河流中。并且,人们对河流的不当利用已经导致更多的河涌污染、淤积以及堵塞与萎缩等情况频频出现,以致河涌水环境治理已经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1、生态河堤

应该说充分设置生态化河堤是现代化河流治理主要的发展趋向。生态河堤策略合理的融进了现代化水利工程学以及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等等系统化的水利工程。属于新概念河堤,其主要核心就是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生存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并充分的考虑对应强度及安全耐久性,还有其最终的生态效果,将对应河堤经由以往混凝土人工构建改为了水体以及土体和水体以及生物互相涵养,并且能够充分的适应于各种生物生长,所呈现的自然状态护坡。

2、河流及空间

目前,现代化防洪规划设计新理念就是河流及空间。关于城镇的防洪策略来讲,国际上最为关注的治水理念就是堵疏结合及蓄泄并重,为河流提供一定空间,以便于充分的提高河流对应过水断面及给洪水一条泄出途径。

应该将河涌底部的淤泥进行一定程度清理,河涌底部通常是经由三层结构所组成,其最上层均是流动性的絮泥,对应颗粒较细且含水量较高,在受到搅动就会重新的悬浮起来,并且会让涌水变黑。再下层就是黑色的污泥,其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有机物质含量极高,有臭味。最底层是污泥较少的,其含水量也是较低的,应该合理的结合调水工程,并使用泥浆泵以及挖掘机等对应装置展开施工。

3、污水排放控制

应该有效的控制对应工厂污水直接性排进河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河流污染,该方式也是最为根本的策略。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对河流进行治理的最终经验显示想要充分的发挥城镇中河流对应生态功能,对污水排放控制能够在本质上降低河流污染。

关于污水源排放控制主要的方式是,把河涌周边的污染性企业进行一定程度清退以及搬迁,或者是关闭,比如印染及化工等严重污染性对应企业进行搬迁及关闭。或者是展开强制性减排及强化对应监测,相关污染性不高的企业要进行强制性减排策略,并经过相关总量控制以及颁发排污许可控制污染内的排放量,并且装设在线监控设备来对其进行供水监督。最后就是,应该建设污水处理厂,以便于处理污水问题。

4、原位生物修复

原位生物修复可以说是把已经被污染的河涌作为一个主要生物反应器,并经过给对应河涌中的有效通气且添加生物制剂,来达到生物巢的构建,以便于能够合理的推动河涌中本有的相关有机物合理降解。该方式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程序是极为相似的。爆破会促使河涌中的对应溶解氧气含量提升,并把厌氧环境充分改造为好氧环境,在对其添加合理的生物填料以及构建对应生物岛或者是生物巢,这跟生物膜法也是非常相当的。因为河涌就是主要的反应器,只是要进行简单的曝气装置设计,并充分投加复合型微生物菌剂,其对应的微生物能够使用污水中所存在的有机物进行快速繁殖,有机物被合理氧化降解之后的河水就是被净化的。生物填料就是使用微生物的着床成膜来构建生物巢系统,促使其能够承载微生物以及对应浮游生物的生长,以便于合理的降低其生物流失率,与此同时还应该为对应鱼类和其余的生物提供一定的觅食栖息场所。对应的底泥修复主要机理是经过投放底泥生物修复剂促使好氧微生物能够着床,并增快底泥有机物质的分解净化。

5、调水补水

河涌补水是可以运用水库补水以及雨洪工程补水和再生水工程补水等方式。雨洪补水以及再生水工程补水实际上是直接性的变废为用的环境工程。雨洪工程能够收集丰水时期的对应水量,再在枯水期给河涌提供水。再生水工程也就是把污水处理厂处理到达标的水引入河涌。再生水工程要实现地形的合理利用以及污水处理厂的位置选择恰当,这也是最经济环保的策略。水库补水以及外部水源补水可以说是一种捷径,尤其是在外部水源充沛时是可以使用相关的水闸以及排灌泵来充分的达到调水以及补水同时双向运作。

二、河涌水环境整治策略

1、规划与实施

应该进行长远的规划,并分步逐渐实施。可以说河涌水环境治理是关系到历史及现实,以及各个方面利益博弈的相对复杂化的系统工程,因此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目标以及长远的规划,这样能够合理的避免短时间内的目标重复性构建,劳民伤财且最终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战略性目标要落实生态环境的处理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应该充分的满足于防洪排涝相关需求及要求。还应该积极的征求社会各界相关建议,要最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意见及建议,在展开一定程度的分步实施,以便于逐渐改善。

2、全方位考虑及综合性治理

应该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考虑,要认识到河涌水环境的治理是全面的,其涉及到防洪排涝以及河道景观和对应的生态恢复治理,要充分的防止仅仅在追求片面性目标从而不重视其余相关目标。比如,有时会为了景观效果更好,从而不注重防洪排涝的各类要求。还要从区域大环境上进行总体化的规划,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进而忽视了总体的生态效益充分改善。比如,上游的污染向其下游持续转移。

3、重视因地制宜

应该考虑因地制宜及点面兼顾的治理。河涌水环境治理要充分的集合各个区域实际状况,以便于使用最佳的治理方式。比如,很多其余的再生水条件较好,还有很多区域则更加适应于原位生物修复方式,所以不能盲目的照搬式模仿。治理策略应该是具备一定关键点实施,还需要总体上的持续改善,并不是仅仅重视面子问题,以至于不注重工业等相关工业区域性治理。

4、重视维护

河涌水环境的治理是要鼓励人们大众积极参与的,充分的使用传媒等方式进行宣传,给人民群众说明总体工程实际状况。比如其对应的资金运用以及工程进度的安排和最终的治理效果等,还应该谦虚接受人民的监督以及各类有效建议。河涌水环境治理是需要具备一项长效机制,应该合理的将治及管结合,并动员社会力量来参与河涌治理以及维护工作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河涌是生态系统中关键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河涌水环境综合性治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应该积极的调节各个方面,并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来维护河涌的水源保护、城市景观、居民生活和投资环境,实现本地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一、步履为艰――海口市污水处理费收费事业的发展

海口市污水处理费收费起步于上世纪的90年代,最初的收费对象仅限于企事业单位,收费用户为5000余户,每年收缴金额为1000余万元。应该说,起步阶段的排水收费范围小、对象单一,而且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在污水处理费收费近15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项收费政策的陆续出台,收费的范围与对象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污水处理费收费的对象已扩大到全市范围内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收费金额已达到每年近9000万元,是15年前的9倍。收费范围也从中心城市扩大到桂林洋等开发区。

收费价格更是伴随着其范围与对象的不断扩大,逐步完成了它从没有到小有,从小有到大有的过程。从最初的平均0.28元/吨,经过三次召开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对污水处理费价格进行调整,污水处理费的价格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价格水平达到0.70元/吨。目前,海口的污水处理费为居民生活用水为0.80元/吨,其他用水为1.10元/吨,就目前而言,价格调整还远未到位。

随着征收范围和征收对象规模的逐步扩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方式也伴随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为1995年―1998年,由于环境的限制,污水处理费收费的范围仅限于市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收费方式是有当时刚成立的海口市排水收费所近五十名职工挨门逐户走访企事业用户,通过询问情况、核定水量、确认价格的方式征收污水处理费。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时间为1998年―2000年,这一阶段,海口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污水处理费在范围、对象的一次飞跃。由于范围扩大到全市,对象扩大到居民,排水用户达到了33万户次。原来的收费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中的收费规模和需求,用户数量的激增,使排水收费的方式改为委托与自收并举的方式。即:凡自来水管网到达的区域,就委托自来水公司代收。使用自备水源部分则由海口市排水收费所进行征收。第三阶段为完善阶段,时间为2001至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收费项目的多样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方式也伴随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除委托自来水公司外,还扩大到桂林洋物业公司收费等。为真正实现“应征不漏”的征收目标又走出坚实的一步。

二、喜忧参半――海口市污水处理费收费事业的现状

通过排水收费获得的资金,主要是用于目前海口市四座污水处理厂、三条污水输送干线的日常运行和管理。随着新建排水项目的投入使用,运行和管理费用在逐步的递增,海口每年的污水处理量也从90年代的30万吨/天发展到40万吨/天,其中污水处理费收费资金所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除了用于运行和管理之外,建设与还贷是其又一主要用途。由于历史上海口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较慢,欠账太多,使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低于城市的发展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加大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使排水的发展与海口这一滨海城市发展相适应。从90年代至今,仅在基础设施中的投入达到了近10亿元,这些建设资金中除了政府投入一部分和银行贷款一部分外(通过排水收费进行还贷),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通过收费宋解决。

三、海口市污水处理费收费得以实施有其独特的优势

1 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污水处理费收费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一份投入、一份收获,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海口市水环境治理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舍河、臭水沟因污染使得臭气冲天,90年代以后,由于政府对水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水环境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这使得收费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和实施,既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又维护了建设后的运行管理。现今的美舍河已是日渐清澈,鱼虾重生。而今,市府对海口市的水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无疑给排水建设、排水收费的发展注入了又一支强心剂。

2 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为排水收费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海口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近几年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GDP持续增长,为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的全面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污水处理费收费同样得益于这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无论是收费的规模和价格,相比较海口市以外的其他城市,有些由于征收费用低,不足以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或是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或是由于运行费用没有保障而使设备闲置,成为摆设。

3 市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为污水处理费收费的实施奠定了社会基础。随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海口,环境保护得到了更多市民的关注,“让椰城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获缺的需求。在市民们亲身感受到水环境的治理成果后,人们对水环境的治理所达到的共识使污水处理费收费成水到渠成之势被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可。

四、亟待完善――发展海口市污水处理费收费事业的几点建议

基于海口这一特大型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也要符合城市的特点。笔者认为:

1 要完善收费体系和模式。应当明确将各种水源纳入污水收费的统一体系,执行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其费用的使用方式,具体收取方式可由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现用水体系的统一调配。市政府根据城市水循环的系统规划和战略布局,制定相对稳定的供水、污水、回用水、自备性水源水等面向社会的各种用水价

格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并以供水价格的科学制定为基数,确定其他污水、回用水、自备性水源水的用水价格,收费超出收入核算部分纳入水费公共基金,不足部分,由公共基金补偿,仍然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偿。“污染者付费”是国际通用的原则,合理的收费则是实现机制转换,培育市场的重要手段。收费价格和模式,既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又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特征。

2 制订收费及补贴政策。要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宋推动收费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国家政策领域,在污水处理收费的政策原则已经基本确定,收费政策体系建立的重点工作将是鼓励和支持城市政府结合各自的经济和社会特征,积极深入推进。收费政策关系财经结构、社会稳定,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应根据政府财政情况、公众收入情况、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收费政策。即不能够脱离实践的一刀切,也不能以社会承受力为借口反对收费体制的建立。笔者认为:第一,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明确消费者付费的产业化方向,坚决推行污水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第二,确定收费标准应是略高于治理成本。即保本微利为原则,这一底线能保证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实施适当收费与合理补贴相结合的原则,即根据财政水平和支付能力,制定适当的收费尺度,严格执行。同时实行两种性质的补贴,一是制定具体办法对确定困难的付费者实行明确补贴,并向社会公告,维护排水收费严肃性和公正性;二是对收费不足以支撑建设运营的部分进行明确补贴,但这种补贴必须基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服务监管。第四,污水处理费的收取采取(阶梯式)和等级式的收费方式,不仅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利于节约用水。比如:对于居民用户,可采取按居住面积执行收费的方式,企业用户,则可采取按污染等级实行阶梯式收费方式。

第8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建议

枞阳县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位于菜子湖流域入江口左岸,现状建成区面积6.4km2,人口6万多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枞阳县城直接受到枞阳长河洪水的侵袭,防洪能力为10年一遇,远未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的2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因此,提高县城防洪治涝能力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1 枞阳县城防洪工程现状

枞阳县城城区防洪体系复杂,主要分团结圩片、五七圩片、老城区片和羹脍赛片等4片设防,各片防洪标准不一。其中团结圩片现状防洪堤线是长河左堤,堤线长约7.8km,防洪能力为10年一遇;老城区片防洪保护面积1.2km2,现状防洪堤线是长河左堤(老防洪墙)和广济江堤,堤线长约4.37km,防洪能力为10年一遇;羹脍赛湖片防洪面积16.8km2,现状防洪堤线是枞阳江堤和羹脍赛湖出口河道右堤,堤线长约11.78km,防洪能力为10年一遇。

枞阳县城城区防洪体系也较为复杂,总装机440kw,设计流量4.3m3/s,主要分团结圩、五七圩、老城区和莲花湖等4个排水区。其中团结圩排涝泵站抽排团结圩内涝水入长河,装机110kw,设计流量1.0m3/s;臭塘排涝泵站抽排部分老城区涝水入长河,装机110kw,设计流量1.1m3/s;五七圩排涝站抽排汪家沟湖、月儿湖、五七圩涝水入长河,装机110kw,设计流量1.1m3/s。

2 县城防洪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相关规划不完善

2003年编制的《枞阳县城防洪工程规划》和《枞阳县城排水规划》,对城区防洪和城区排水作了系统的规划,但对有些问题研究得不全面,同时也缺乏城市引水和水环境治理相应的内容,使得城市防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意见,在莲花湖排涝泵站拆建扩容问题上得到集中体现。

在《枞阳县城排水规划》中,规划扩建莲花湖排涝泵站和新建小桥圩排涝泵站,分别排除莲花湖周边地区和小桥圩周边地区雨水,设计流量分别为3.6m3/s和1.4m3/s。因此,莲花湖排涝泵站拆建扩容工程就出现了多种方案,最终决定老站址处兴建集自排自引抽排抽引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泵站(合建莲花湖排涝泵站和小桥圩排涝泵站),同时修建金山路路下涵和小桥圩自排闸等配套工程。从工程管理和泵站运行效益上考虑,最理想的方案应该是在莲花湖现有排涝泵站址处(上游)兴建自引和抽引泵站,在小桥圩涵闸处(下游)兴建自排和抽排泵站。

2.2城市建设缺乏协调

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错综复杂。在防洪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排水排污管道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防洪工程如何与这些设施衔接,必须在城市综合规划中加以解决。

老城区片防洪屏障为长河左堤和广济江堤,其中长河左堤长0.6km,路面高程17.0m,不能满足防洪要求,要求增做防洪墙,达到17.8m设计防洪高程。同时莲花湖排涝站拆建扩容工程也势必将拆除刚完工不久的硬化路面和部分休闲广场,再次封闭长江路交通,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将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2.3生态及景观工程缺乏

环境的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人居环境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久,还需要优美的环境,其中亲水性是尤为重要的。城市防洪堤防建设,使城区与水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限制了城市居民与水的接触,因此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中,应设置一些亲水步道、亲水台阶、亲水广场、亲水绿道等滨水建筑物,尽可能满足城市生态及景观要求,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3 城市防洪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树立新的治水理念,完善规划

树立城市防洪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理念,除了进行必要的堤防工程建设外,要充分利用档口道、湖泊、洼地的天然调蓄滞洪作用,还洪水以空间。加强水环境治理,对现有河道、湖泊、沟塘等水域进行保护,采取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没觉得设施改造、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发挥水环境功能。

围绕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完善《枞阳县城防洪工程规划》和《枞阳县城排水规划》,针对城市引水、水环境治理等相关内容进行论证补充。

3.2防洪工程要与人居环境结合

城市是人口大量居住的地方,为求理想的人居环境,体现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每隔一段距离,内外坡设过堤便道,把防洪堤建成沿江的滨江道路,使其成为城市内的主要景观,并成为滨水休闲游憩性道路,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的品味。

3.3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由于历史原因,枞阳县城防洪排涝工程管理更为复杂,由水利部门、城建部门和城关镇人民政府划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防洪排涝设施不利于统一调度管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

第9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面源污染的比重增大,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影响上海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上游来水。根据计算分析,全市省际边界流域来水中CODCr和NH3-N污染物通量分别为27.55万t/a和1.96万t/a,而全市太湖流域CODCr和NH3-N的入河量分别为29.52万t/a和2.38万t/a,两者基本相当。二是直排水体污染源。2013年,全市城镇污水产生量为635.05万m3/d,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7.7%,每天仍有约78.3万m3的城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12.3%)。通过实施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攻坚战,将截除7724个污染源38.39万m3/d的污水,约占现存污水量的一半。同时,郊区现有非保留工业区企业约12000家,农村分散小企业约15000家,很多属于小作坊生产,混杂在各个角落,加上数量众多的畜禽场、垃圾临时堆场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均对河道水质有较大影响。从全市入河污染源构成来看,全市污染源CODCr和NH3-N入河量分别为41.22万t/a和4.73万t/a,点源CODCr和NH3-N负荷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6.18%和65.14%,点源和面源的污染负荷基本相当。三是雨水泵站放江。根据对全市雨污混接情况的判断,全市雨污混接量在20%左右。根据徐汇田林地区漕河泾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其混接量为35%,其中14个主要混接点占全部混接点数量的5%,混接量可占全部混接量的71%。另据松江区水务局开展的雨水泵站截流工程设计分析,旱天截流量约占小区污水的1/3。虽然漕河泾地区因新港箱涵的影响导致混接量偏大,但从现状分析,全市目前的污水混接量比原来预计的还要大。2013年,中心城区泵站全年放江量为37225.12万m3(102万m3/d),其中旱流放江量为6169.25万m3(17万m3/d)。另外,四大污水处理厂尚有约40万m3/d的雨天溢流量。经初步估算,全市放江的污水量约占全市污水量的1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向长江排放。四是面源污染。根据上海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分析,全市面源污染以地表径流污染最为严重,其中COD地表径流贡献率最高,达到40%;其他还有农业面源、水产养殖等污染源。综上分析,上海市水环境污染状况的基本格局是:

①上游来水和本地污染负荷基本相当,点源负荷和面源负荷基本相当,未纳管的直排污染源和泵站放江的污染负荷基本相当。

②中心城区雨水泵站放江是目前中心城区河道水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占中心城区入河污水量的60%,且为短时高强度排放),禽畜污染、雨污混接、分散企业和面源污染是郊区河道水质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

③河道的阶段性黑臭、城乡接合部的河道脏乱、突发性的河道污染等成为多渠道社会投诉的主要焦点(2013年上海市水务局共接到1186例涉河问题投诉,其中涉及水质污染的827例)。

④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13年)为30%,其中太湖流域为15.6%。扣除上游来水影响后全市为43.3%,其中太湖流域为33.3%。与国家要求的2015年53%的水功能区达标率相距甚远。

二、治理思路和对策

在基本实现水环境初步治理的基础上,应形成全面推进新一轮水环境深化治理的总体思路,从而为“十三五”水务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提供指导。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牢牢把握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利益藩篱,创新工作模式,引进科技手段,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环境提升;在技术路线上,必须牢牢把握上海水务长期实践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即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在工作目标上,牢牢把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总体要求,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目标,深化流域和上海两个方面的改善途径,研究每个水功能区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达标的时限和措施,进而实现河道水质改善从感官判断向水质指标考核转变。

①基本完成建成区截污纳管工作,研究推进郊区分散污染源的治理。7724个建成区的污染源在2015年要基本完成治理,最晚要在2016年完成。郊区198、195区域的污染源治理是影响郊区水质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区县的禽畜污染也是下一阶段需要大力治理的。

②基本解决市政雨水泵站污水旱天放江现象。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市排水公司所属的42座泵站旱流污水截流和改造工程的实施,确保旱天不放江,雨天少放江;郊区要明确提出市政泵站的旱天泵站截流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可参照松江区泵站内部截流、管道截流和雨水排放口截流的经验,实施相关的小型工程改造。

③加快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污染河道问题。重点梳理城乡接合部地区脏乱河道、市民反映强烈的反复黑臭河道和经常保洁不到位的河道。对由于污水系统影响或者地区开发滞后等地区的污染河道,近期主要通过河道保洁减轻河道脏乱差的现象,远期要结合地区开发实施整治。

④实施区域联片的水生态文明治理区域。加快河道水系建设,结合新城、新镇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态农业需求,集中连片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建议以水生态文明乡镇为切入点,扎实建设一批生态河道治理区域,形成河道生态治理的示范区和实践区。

⑤有效转变引清调水的工作思路和调度方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分片和小区域水资源引清调度方式,在原有自然引排基本饱和的条件下,调整为在巩固自然引排的基础上,强化动力引排的作业。要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目标,在研究水质条件和引排能力的基础上,用足规划的设计泵站,如果不够可加大引排的动力规模。

⑥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心城区雨水泵站和河道水闸的联调功能。中心城区的市政泵站一级排水与水利片二级水闸翻水关系密切,要在原来防汛联系的基础上,密切日常的联络机制,市排水公司要将泵站的运行纳入水务APP系统,使各水闸能及时了解泵站运行动态以实施联调,将污水团第一时间向外排放。在此基础上,要研究泵站的管理机制,只有将职责下放给区县,才能责权利相统一,切实联动运行。

⑦解剖分析逐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措施。在推动面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要以国家确定的水功能区达标时间节点为目标,分析研究每个水功能区达标的措施。要开展每个水功能区周边环境调查,分析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提出达标治理措施。

⑧积极研究并倡导开展低影响开发的新理念。要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绿色路面”的改造问题,着力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有效削减城市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