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交通系统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系统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通系统管理

第1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目前各种专业,推出关于NT的各种分析研究。特别和计算机联系比较密切的科学、专业。NT的研究已经渐渐成为学科或专业发展领域的一个关键点。随着各城市人们拥有交通工具的增多。道路交通堵塞、道路人群拥堵、交通事故频繁地发生,这些将对人们的出行安全产生威胁,对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虽然公路相关设施符合道路运输的需求,但在今天日益矛盾的资源、环境、道路设施的发展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一切相关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地选择最为合理的改造方法,用来降低公路的运营经济成本,改善交通运行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增加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2国内交通管理系统发展情况

(1)从管理对象来说,很多交通基础设施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独立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大量的信息无法被及时有效的传播到各个位置,这些条件使得管理效率无法提高。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数量的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会逐渐越来越明显。(2)从财产的管理的角度,管理层次来考虑,一般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巨大数量交通基础设置被广泛的充作管理对象,通常是在顶层还需要依据某些量化标准分为为各行政部门服务,进而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树结构。(3)由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每个节点或重叠,或者可以互补,和每个节点在时间或空间信息管理行为是完全独立的,很难确保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系统的公差是非常微弱的,但是安全,可以很容易地瘫痪了。和管理节点隔离,每个节点必须完成所需的信息,这将导致交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4)为了有效确保管理质量,提高管理系统评估的量化率,现代管理的模式慢慢地朝向专业化。传统的单机系统难以实现分裂或集成的管理信息,无法减少系统周期,而且也阻碍了管理量化水平的速度,使的管理效率低下,一直是难以提高。但是传统的单一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大量缺陷的优点是NT,计算机网络可以区域,划分不同的计算机,随时随地共享相关交通信息,通过精确控制权限传播每个管理节点操作信息,可以为了操作简单及合理分工、整合。在理论上,可以完全解决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缺点。

3建立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量化管理子系统

3.1网络区域的部分覆盖方式

计算机网络容量和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了每个点的物理布局。网络的拓扑结构基本为两类:点对点和广播。点对点是环形结构和树状结构。不同的拓扑结构,在广播总线和卫星广播类型拓扑。这些拓扑结构有他们独有的优缺点和大体适用区域范围。建立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科学技术要求和硬件设备相对简单,网络的实际形式,适应性比以前更强大,网络升级的难度也降低。

3.2建立网络结构和(B/S)结构

由于不同的管理系统管理模式在互联网形式决定了不同的方式,和网络网络方法确定不利在某种程度上,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不同,特别是在局域网内部沟通理解,不同的网络模式决定了行政各部门间在同一水平不同的操作管理模式,通过网络模式的改变,时常可以解决传统历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偏差情况,使管理的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如图1。

4软件系统具有功能的完善

大多数的蒂姆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系统还需要考虑到GIS网络问题。实现GIS网络大概有2种方案:一种是,基于GIS软件系统矩阵的软件开发,使用GIS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二次研发后建立蒂姆系统。这种方案需要GIS软件支持网络函数矩阵,蒂姆在网络通信是通过GIS软件矩阵。二种是,GIS和蒂姆斯分别使用各自独有的软件进行研制,GIS软件只是一个研发的后台,蒂姆和满足条件通过双发的数据共享。此类方法只有蒂姆斯软件支持的网络功能,不具备GIS的功能性需求,但是需要客户端每个电脑都有一个GIS软件。三种是,蒂姆斯软件作为矩阵软件,使用GIS软件的功能插件嵌入蒂姆斯矩阵的统一发展。这种方法也需要蒂姆斯软件支持网络功能,没有考虑到GIS网络问题,不需要客户端每个电脑都有一个GIS软件。

5总结

第2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第3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城市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城市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城市交通流的要求。降低城市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城市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城市交通负荷的目的;二是控制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城市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城市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城市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城市交通组织、城市交通设施控制城市交通流量,使城市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城市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城市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城市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城市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城市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城市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城市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城市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城市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结语

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城市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 城市交通世界 2004(7);

2、范正金《论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J] 中国城市交通信息产业 2009(2);

第4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运用

1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建立在传统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上,同时结合高新智能装置,通过与传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出现,更好的消除了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技术局限。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完成了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的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正是当前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智能变革产物。信息技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渗透到交通运输的各个管理控制环节当中,很多大中城市以及引入了交通联网监控管理系统,在道路交通违章管控、交通事故处理以及驾驶人员的管理方面都有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更好的优化了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2交通运输管理中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分析

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由三个分支组成,分别为交通流检测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交通运输违法监控系统。此类系统覆盖了整个城市的大部分主干道及交通快速路,其系统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其中集合了信息采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显示功能、控制功能以及指挥功能,能够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图像信息。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合理应用能够为公共交通的控制、指挥和引导提供有力信息支持,便于为公众的出行提供管理服务,优化交通管理人员的决策选择。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应用: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用于对具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进行协调自动化控制,以便实现对于交通车辆运输秩序的管理。该系统能够根据交通实际运输流量进行协调。当交通流量达到峰值的时候,该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最大通行控制模式,当交通流量处于普通值的时候,系统自动启用性协调控制功能,如果交通流量较低,系统会启用感应协调功能实施管控。系统主要由控制装置、译码器装置、定时装置以及脉冲信号发射装置组成,其中脉冲信号发射装置主要用于提供标准的时钟信号源,控制装置主要负责系统中的调控译码器和定时装置。不同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由译码器装置进行调控,电路被驱动之后,信号灯会自动启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主要应用了GIS技术,系统中具备交通控制管理、交通勤务指挥、应急保护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如果交通运输过程中突发紧急事故,会触发应急调度系统,系统将以事故地点作为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半径范围内,能够显示出相应的信号控制信息、图像监控信息以及交通警力资源配置等,并辅助交通应急调度人员制定出应急控制决策,科学的进行警力配置和事故处理。

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的应用:当前在城市交通中,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和供给失衡问题已经成为控制要点,也是当下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例如常见的交通故障、交通堵塞及尾气污染等情况。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该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最及时的交通实时信息,例如特殊车辆的行驶、各路段的实际车流量、噪声指数和行驶天气预报等等,并通过互联网系统、交通广播系统、智能手机以及车载导航系统等将信息及时传达给交通驾驶人员。借助该系统,驾驶人员能够根据实施路况和自身需求对出行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少道路拥堵概率和事故发生率。数字化执法管理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数字化非现场执法和数字化现场执法。无线网执法管理终端系统具备手写功能、IC卡处罚功能、录音功能、摄像功能以及打印功能等,交通路面执法管理人员通过该终端系统,能够对各类存在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员的车辆进行校验并给予相应处罚,并将相关执法信息上传到系统当中。非现场执法系统主要设置在城市中的主干道中,与道路交通违法检测设备关联在一起,能够监控违规变道、闯红灯或者超速等违法行为,通过应用该管理系统,交通执法站和检测部门能够实现交通运输信息的共享,形成严密的闭环管理控制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由三个分支单元组合而成,分别有网络通信设备单元、交通信息单元以及系统信息终端。该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系统能够完成信息数据的采集。其能够与多个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实施关联,获取不同渠道的交通信息并实施综合。其次,该系统具备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对交通数据的融合处理和分析,能够明确交通运输实时状态,并为驾驶人员提供交通路径引导、捷径搜索、停车引导以及事故提前预警等信息服务。第三,该系统具备信息功能。借助相应的交通无线通讯和广播系统,其能够将用户所需交通信息及时发送到驾驶员信息接收终端上。

3结语

第5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质量 措施

基于空中安全管理体系的特殊界定,并且按照ICAO国际民航组织关于建立空中管理安全体系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学习国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和办法,综合国内空中交通管制真实情况,把空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包含安全政策、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的空中安全文化体系。

一、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涵义

空中管制系统是能够管理多架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以及在空中飞行时的状态,以保障空中交通飞行秩序和安全的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些特定任务,部门不许制定整套规则,明确飞行航线,使飞机能够按照既定顺序从制定机场准时起飞。为了更好的完成空中交通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应该明确空中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利用空中管理安全机构,规划出有关各个部门的职能部署,对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监督,逐渐实现空中科学化、系统化以及标准化管理,逐渐达到维护空中交通安全的目标。其次应该将国内空中安全管制系统与国际ICAO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SMS安全政策领导下,在安全文化和支持性组织前提下,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展开安全测评和安全监督,对空中安全问题进行审核和管理。最后应该遵循国际空中管理规范,严格遵守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四大基本职能,也就是在计划职能中明确安全政策,设置组织职能支持性组织,按照四大基本职能对空中管制系统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安全改进,同时侧重安全监督职能。

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管理难点及重点

1、管理难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管理难点在于外部环境。具体来说,外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恶劣的工作环境,例如空气、光线以及噪声等。优良的工作环境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否则会增加人们的疲劳程度。空中交通管理员如果长时间在环境恶劣的氛围中工作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飞行,造成工作人员记忆力下降,出现一些飞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复杂的气象条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恶劣的气象条件,例如雷雨、冰雹、大风等。这些气象现象不单单会影响飞机的飞行,还会对飞行员的判断能力造成一定的干扰,同时使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出现质量问题。

2、管理重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质管理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管制员注意力的转移,管制员本身的工作力度较强,尤其在发生飞行冲突的时候,须要更加和谐得处理和调配矛盾。第二是要注意管制人员的情绪,空中管制对管制员的情绪要求非常高,情绪不好会影响管制效果,造成管制系统质量出现问题。第三是管制人员的教条思维,空中管理工作对思维要求程度较高,尤其在面对矛盾时,既要遵守规则又要处理好问题,还要充分思考问题的特殊性,然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如果具有教条思维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三、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质量问题防范

首先是管制人员层面防范。要培养管制人员的良好习惯,提升空中管制能力,进而提高管制系统的工作质量。具体来说,要提升空中管制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完整规范的通话习惯,在陆空沟通过程汇总应该遵循一定的通话规范要求,这样可以提升管制系统工作质量避免危险的发生。其次是管制方法层面防范。应该充分发挥每一位管制员的能力,目前来说空中管制作用都是由一人决定一人执行,这种工作分配制度会影响管制工作的完成,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工作分配方式。最后是管理层面防范。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质量管理应该科学进行班组资源以及人员的搭配,例如让一位富有经验的成熟管制员搭配一名新的管制员,帮助新管制员提升技术经验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空中交通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飞行班组资源治理的同时要注意成员积极性调动问题,增强团队协作,提升管制系统质量管理效果。

四、系统实施结果

空中安全管制目标是安全管理主体对安全管理体制系统所规定的预期水平与结果,是有关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活动中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评测出的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在实施空中安全管理体系之后,基本能够达成既定安全目标,降低飞机飞行风险。由行本身存在风险,因此设立安全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航空事故的风险,使事故发生风险降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汪磊,孙瑞山.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的实现[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04:87-91.

[2]黄圣国,肖靖,陆瑜,吕兵. 基于Petri网的空中交通管制辅助决策系统[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02:206-211.

[3]肖相阳,王涛. 论空中交通管理核心能力及形成[J]. 空中交通管理,2001,04:4-9.

第6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思路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4.095

引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越发迅速,尤其是2008年之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为了抵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拉动经济内需的手段,让很多城市都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上日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也预示着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相比于从前更加重要,需要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发展起来,才能够保证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而在进行城市交通系统设备管理之前,需要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了解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熟悉设备管理的一般思路,才能够进行更好更科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

1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概述

1.1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企业内部技术程度和运营成本比较高,服务的公众面积也比较广,因此企业必须要在遵循社会公众效益的前提下再去追求企业的自身利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使社会公众效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相挂钩,让二者共同发展的同时降低系统设备运营的成本,发挥最大的运营效果[1]。

1.2目标

从企业角度来说,设备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企业又区别于其他企业,需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面的考虑,在降低运营成本保证企业效益的同时,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果。因此,需要企业内部做好管理,控制成本,同时保证设备平稳、正常的运行。

1.3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表面上看只是进行一种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实际上轨道交通的设备管理不同于其他设备管理[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涉及方面比较广,不单单是与企业有联系,而且还联系着城市居民与城市规划建设。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管理关乎众多的现代城市发展,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想要企业同步于城市发展和经济进步,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进行管理。

2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的一般思路

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体系可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更加安全和稳定,因此,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做到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需要采用分层负责的方式,让每一层管理都深刻明确本层次的管理目标和工作目标,分配好权利和责任,并且建立严格的监督审查体制,将成本控制在合理化的范围之内,进行严肃的质量管理审核。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安全可靠、经济共赢的角度来提升管理的价值,更需要从根本上对人员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并以计划和制度为核心,通过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规范化的设备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的目的[3]。

2.1合作管理

2.1.1政府合作政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企业想要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主要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和精神支持。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时,企业应当制定各方面的技术审核和生产标准用于监督和指导,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如此,同样也需要各种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达到提高生产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最终目标。而这些外部监督就需要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来实现,有了政府部门和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企业将会发展得越来越稳定。2.1.2金融界合作企业的日常活动时时刻刻都需要资金支持,大多数企业都会在实际运营中产生各种各样的资金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企业需要与金融界的各类机构共同合作,保证企业在运行项目的同时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当企业有大型设备的管理或大型项目启动运营时,资金状况往往决定了整个设备管理维护的成败和项目整体质量与进度的优劣。在这些情况发生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企业不能够仅依靠自身的资产经济水平支持,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证券市场中筹募资金,这时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得到金融机构的专业指导,更会对企业自身的设备管理起到很大作用。2.1.3建设公司合作现代化城市轨道的建设过程几乎都是由各个专业的轨道建设公司设计建成的,这些公司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颇有建树,也拥有其他公司没有的专业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检测维修工具。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管理企业仅仅是对相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而遇到某些大型设备或专业性较强的设备需要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公司就需要依靠城轨建设公司的帮助来实现对设备的维护。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管理企业与建设公司合作管理的模式将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必经之路。

2.2相关硬件配套设施管理

2.2.1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企业主要的管理对象是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同样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顺利稳定运行的基本。生产设备的内容包括路轨、供电、信号、车辆等,在设备的选择方面,目前国家仍然规定由建设部门与设计部门共同决定,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企业不应该只关注设备的管理,也应当参与到生产设备的选择中,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管理水平。2.2.2运输设备的运输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场内运输,场内运输主要有维修施工运输、线路现场运输和基地内部运输,在进行场内运输管理时,需要企业考虑使用液压车和起重机或者自行改装后的运输设备;其次是场外运输,主要采用汽车进行运输,汽车的用途可以多种多样,如工程车和人力车。运输设备的状况会影响使用效率和维修速度,因此,在运输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和使用运输设备。2.2.3安全安全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设备管理系统环节中的重点。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安全已经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城市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企业设备的分布也较为分散,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应当以事前防控和技术防范为主,杜绝安全隐患产生,防患于未然,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严谨的安全监督,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目的。

3结语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技术含量高,更新发展速度快,因此企业在进行设备管理时难度相对较大。从设备管理本身的角度来说,企业在进行设备管理时需要与其他企业和机构进行长久合作,并且深化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各个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勒世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管理综议[J].科技资讯,2012(32).

[2]谭乘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综合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10(4).

第7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一、客运交通管制条例下的交通经济管理的目标

构建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客运交通供给基本满足客运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城市客运交通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目标。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在现有的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下,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保证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为了环保,需要尽可能减少私家车的出行率,采用对私家车驾驶员征收拥挤费和对公共交通乘客提供财政补贴的方式则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的,这样政策的制定,不仅有利于环保,还减少了交通拥挤,改善了交通环境。

二、客运交通管理条例下的交通经济管理的决策方法

构建客运交通管制条例下的交通经济管理体系,需要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管理者而言,可以将政策决策的研究划分为三种,分别是传统的政策决策、不确定条件下的政策决策和公共参与下的政策决策。下面,笔者将就这三种方法分别展开分析。

1.传统的管理者政策决策方法

传统的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从行为上看,一般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也称为理性模型,侧重点在于识别政策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侧重点则在于对参与者和组织内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的有Walker,他在2000年提出了城市交通决策的整合系统图。他认为决策的本质在于让各方利益平衡,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参与方众多,而在做政策决策时最本质的原则是在

2.不确定条件下管理者政策决策方法

在做城市交通中的决策时,一般是有多种方法备选的,需要在众多方面中选择一种来作为决策方法,或者是将这些备选方法整合,来做决策方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可能带来一个后果就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和社会的执行环境不确定。Walker也是赞同这种看法的,但是在这种看法的基础上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回归到他认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身上。他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城市交通未来的评估不同,那么他们对于制定的交通政策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其愿意或者拒绝城市交通政策的实施是不确定的。根据这种情况,Walker制定了相应的自适应性政策流程,给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在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中,会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城市外部环境的发展、政策的决策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的来源,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Walker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公共参与下管理者政策决策方法

近年来,每当制定出新的有关交通经济管理的政策,总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尤其是最近几年,不同利益相关者和主题对政策的反对意见日益增多。根据这种新情况,研究者在制定政策决策的过程中,逐级开始关注公众的反应和公众在政策制定中的参与过程,研究出在公共参与下管理者政策决策的方法。比较有影响力的方法,有Carlos F.Pardo(2007)介绍的几种有关引导公众对于公共交通与其他可持续通方式的意识与行为转变的策略。

三、总结

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而言,交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笔者简要介绍了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决策时所采用的方法,希望能对构建交通经济管理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政策是管理者合理分配客运交通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文.浅谈编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代交通管理.2003(03).

第8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措施

1引言

磁悬浮、轻轨与地铁是城市轨道主要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有环保、舒适、方便以及快捷等特点。这些设备都安装在封闭的空间内,电机设备、电源线设备等均在确定安装位置后进行安装作业,若是发生安全故障,会对乘客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且给维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对城市轨道运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城市轨道设备管理概述

2.1设备管理现状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主要包括有轨电车、轻轨系统、地铁系统以及其他交通系统。其属于绿色交通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公共交通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是复杂的,所以维护成本较高,其中,包括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其他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投资。世界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能耗大,从相同的容量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将明显低于其他交通设施,但轨道交通容量过大,使得总能耗不断上升,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的发展来看,能源消耗大已成为阻碍它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1】。

2.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的目标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24个省、35个城市已经全面建设轨道交通,轨道线路总计178条,里程达到5390km。在城市轨道历程快速增加过程中,相应运营事故也随之增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轨道运营事故,80%的原因是设备发生故障之后直接对列车运行安全与稳定造成影响,或是对列车其他设备造成影响,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设备故障严重影响民众出行需要,同时也影响了城市交通系统。另外,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我国颁发了〔2018〕13号文件以及交通部令〔2018〕年8号文件等,对相关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同时科学管理城市轨道中重要设备,保证城市轨道运营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稳定提升,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评估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相关文件条例颁发意义重大。所以,对城市轨道运营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轨道设备稳定工作已经成为轨道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2.3轨道交通设备管理意义

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空前绝后,城市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人口迅速增长,交通事故和道路拥堵频繁发生。城市道路交通资源不足与人们日常出行需求时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的不足之处,应该积极将城市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建设。我国地铁交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2011年至2020年初,城市轨道交通新运营里程达到6560km。据估计,到2020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7395km。在可预见的未来10a甚至20a,城市轨道交通将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铁将拥有大量的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转型的过程中,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必然【2】。

3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策略

3.1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设备管理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管系统,从不同环节与角度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第一,开展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全面勘查现场周边气候特征以及地质情况,同时选择前沿勘测技术,为勘查数据准确性提供技术保障,进而保证施工方案科学性。第二,开展施工作业时,施工企业需要展开全面的施工质检工作,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预防与处理,强化施工组织管控工作。

3.2加强设备技术管控

由于城市轨道项目施工深度较大,因此,需要起重设备以及运输设备等提供支撑,同时,设备使用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开展城市轨道施工作业时,应该要求工人能够对具体设备进行熟练操作与应用,进而保证施工设备操作质量与安全性,促进施工质量与效率。比如,因为城市轨道中,地基填料具有相同性质,所以在选择压实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设备适用性,选择黏土进行填筑作业时,应对压实时间以及作用力进行合理设计,所以,要求工人要熟练操作设备,以实现预期施工目标。

3.3创新设备管理模式

新时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发展,设备的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重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全新的管理方式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从而促进设备管理效果的提高。一是加强与设备制造商的合作与交流。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关键是对现有设备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对设备的研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管理活动的开展应与装备制造企业相结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的开发和生产技术优势,对装备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从而提高装备管理的质量。二是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相关科研机构是装备技术研究的关键。如果能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管理活动与相关研究机构深度融合,就能全面深化新技术、新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的应用。这不仅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现代化水平,而且还为旧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及时学习行业内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企业来说,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设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但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企业需要全面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4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术主要体现在安全体系以及电力体系等方面,对于城市轨道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一般都是选择相应的应急技术与方法,保证城市轨道关键业务可以稳定开展,为乘客疏散提供保障。比如,对于电力体系,借助构建干电池供电机制,有效满足关键业务电力需要,若是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可以使用备用电源系统广播来稳定乘客的情绪,当正常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可以使用备用电源保证一些基本的轨道交通正常运营,避免安全事故。在安全体系方面,所选用的应急技术与方法,基本为应对故障问题制定的预防手段。在屏蔽门出现故障后,选择手动制动方法启动屏蔽门,同时设置相应消防设施。出现火灾事故之后,快速扑灭火源和疏散群众。

4结语

第9篇:交通系统管理范文

本文以数字化中关村西区为例,描述了数字化园区总体架构中,数字化园区应用管理平台上的园区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数字化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基于GIS可视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并与园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及交管中心等系统联网,使中关村西区交通管理迈进了现代化管理的行列。

关键词:中关村,数字园区,智能交通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总体概述

1、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GIS为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基于网络环境的、实时的、可视化的交通信息采集和以及管理的系统。

2、为实现对园区地下交通以及地上道路交通状况的动态管理,系统提供园区内、园区周边及进出园区实时的交通状况信息,通过对交通状况信息综合分析、统计以及对各种交通数据进行处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对交通流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园区道路的通行能力。

3、与交管部门的相关系统相联接,对园区交通发生的紧急事件/事故及时上传。

4、在园区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的整合下,本系统可与园区应急指挥系统联动。当交通管理出现紧急事件时,可以依托园区应急指挥系统联合紧急处置。

5、系统可以模拟交通状况和预测交通变化的发展趋势,模拟评价交通方案,为园区交通的宏观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二、中关村西区地下交通环廊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逻辑框图

1、地下交通环廊简介

园区内有13条城市道路以及建设的地下交通环廊。地下交通环廊全长1.9公里,与地面道路以及园区内各大厦地下停车场相连。交通环廊如下图所示:

图-1.地下综合管廊交通环廊

2、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逻辑框图:

图-2.系统逻辑框图

三、系统功能论述

(一)系统功能结构

图-3园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功能图

(二)基于GIS可视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2.1集成管理平台总体实现功能

1、园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基于GIS的可视化交通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综合集成和整合园区可视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车道信号控制子系统、车辆检测记录子系统、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交通监控子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系统及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形成了统一的园区交通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于GIS的可视化交通综合集成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可视化的图形管理界面,可以使园区交通管理者通过可视化管理界面方便的对各子系统进行管理和联动。

3、在基于GIS的可视化交通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内,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与园区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

4、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数据和信息综合管理,并完成统计分析、综合查询、归档、打印输出等工作。

5、实现各子系统信息的一致性和融合的综合处理。

2.2集成管理平台框架结构

基于GIS的可视化交通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由可视化交通监控、交通指挥调度、交通指挥管理子系统以及数据录入与维护子系统、数据交换和处理子系统组成,实现了各子系统数据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使交通管理能够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界面,管理及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集成平台构架结构如下图:

图-4 GIS可视化集成管理平台构架结构

2.3集成平台数据录入与维护、交换和处理子系统

数据录入与维护、交换和处理子系统由静态数据录入与维护模块、动态数据交换模块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组成,实现交通管理静态数据的录入与维护、动态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功能,该子系统采用C/S结构。

图-5 数据录入与维护、交换和处理子系统

1、静态数据录入与维护模块

静态交通数据的录入与维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对象、道路及道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管理者几类数据。可视化静态数据录入与维护模块主要是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中对静态交通数据的录入与维护,包括对静态数据的录入、标注、修改、删除、统计、备份等功能。

1)静态数据录入与维护模块功能

(1)静态数据的可视化录入:当有新的交通管理信息需要添加时,通过可视化的静态数据录入界面对需要添加信息的各种属性进行录入;

(2)静态数据的可视化标注:当有新的交通管理信息需要添加时,通过可视化的静态数据标注界面在电子地图上对新添加信息的的空间地理位置进行标注;

(3)静态数据的可视化修改:静态数据发生变化时,通过可视化的静态数据修改界面对数据的属性进行修改;

(4)静态数据的可视化删除:当静态数据需要更新时,通过可视化的静态数据删除操作界面,对数据中需要更新的信息进行删除;

(5)静态数据的历史记录备存:删除后的静态数据保存到历史记录中,以待需要时进行查询;

(6)静态数据维护的统计:对静态数据的录入、标注、修改、删除等维护操作进行分类统计;

(7)日至文件记录:记录每次对数据录入与维护的操作,包括操作时间、操作者、操作事件等信息。

2)静态数据内容

(1)交通管理对象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

a、汽车、自行车停车场及交通枢纽,公交、地铁、出租车站;

b、园区重要单位的位置及与市政道路接口位置;

c、地下交通环廊及园区交通配套公共设施。

(2)道路及道路设施位置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

a、园区道路、路口、地下交通环廊与地面交通相连以及与各大厦停车场的相连的坡道口;

b、道路上的隔离设施、车道划分、车道数等信息,道路各路口上的隔离设施、车道划分等信息;

c、道路设计车速、道路容量、交通环廊疏散口、车道划分、应急停车道等;

(3)交通管理设施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

a、交通标志、标识、标线、交通管理信号机和信号灯;

b、地下交通环廊及地面道路监控设备、交通诱导显示设备,地下交通环廊送排风口、诱导风机、排水设施、照明灯具、配电箱、配电室;

c、地下交通环廊消防设备及设施、防火分区、消防报警设备(消防排烟、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消防电话、消防广播、感温电缆等);

d、地下交通环廊一氧化碳检测设备,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室;

e、地下交通环廊顶部各种线槽及管线;

2、动态数据交换模块

基于GIS的可视化交通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的动态数据交换模块,要建立与车道信号控制等子系统的动态数据接口,从而实现可视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与这些子系统的数据交换,完成动态数据采集、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以及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这些子系统的功能。动态数据采集与转换接口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6 动态数据采集与转换接口结构

1)动态数据交换接口

(1)与车道信号控制子系统的接口,集成管理平台一方面从该子系统采集信号配时、信号灯状况、车速、车间距、车流量等数据,经格式转换后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向该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信息和数据查询请求。

(2)与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的接口,集成管理平台一方面从该子系统采集车道车辆流量、地下交通环廊进出地面及各大厦停车场的车辆流量、车辆速度、车道占有率、车速高速行驶报警信息、车速低速行驶报警信息、逆向行驶报警信息、特定区域车辆行使及停车报警信息等数据,经格式转换后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向该子系统发送视频监控设备的控制指令信息和数据查询请求。

(3)与车辆检测记录系统的接口,集成管理平台一方面从该子系统采集车辆检测数据、视频信号、机动车辆进出地下交通环廊及停车场的历史纪录等数据,经格式转换后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向该子系统发送视频监控设备的控制指令信息和数据查询请求。

(4)与交通诱导系统的接口,集成管理平台一方面从该子系统采集当前显示各大厦停车场的停车以及进出地下交通环廊诱导信息等数据,经格式转换后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向该子系统发送交通诱导显示控制指令信息和数据查询请求。

(5)与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接口,从该子系统采集信息,为集成管理平台提供分析及制定决策的依据。

(6)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系统接口,一方面从该子系统采集动态信息;另一方面向该子系统发送突发事件预案执行控制指令信息和数据查询请求。

(7)与其它弱电系统的接口,实现集成管理平台与公安交警控制中心、地下交通环廊一氧化碳检测系统、消防系统、送排风系统、安防系统、停车场管理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及执行相应的联动功能。

2)动态数据交换接口管理功能

(1)可以启动、暂停、停止、重启与各子系统的动态数据交换接口;

(2)可以实现对各动态数据交换接口运行状态的监控,实时监视各接口的运行状况;

(3)可自动将各动态数据交换接口的运行状况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并生成统计报表,供动态数据接口的管理、维护及查阅使用。

3、数据处理分析模块

从各子系统采集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模块进行初步分析处理,一方面滤除采集信息中的错误信息,另一方面对各子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产生完整、有效、可靠的交通信息,提供给基于GIS的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以及交通指挥子系统。交通信息融合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7交通信息融合分析过程

2.4可视化交通指挥子系统

基于GIS的可视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的综合交通指挥子系统由交通指挥监控模块、交通指挥调度模块和交通指挥管理模块组成,实现在园区总控制中心对地下交通环廊的可视化综合交通指挥监控、调度及管理功能。

图-8 可视化综合交通指挥子系统组成

1、综合交通指挥监控模块

可视化综合交通指挥监控模块,能够在统一的可视化界面下实现对各子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监控车道信号控制子系统

实现对该子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监控。包括监控信号机、信号灯的当前工作状况和配时方案,查询信号机和信号灯的相关属性信息,查询实时交通流量信息,监控车道信号控制对实时交通流量态势的影响。

2)监控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子系统

实现对该子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监控。包括监控视频检测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查询视频检测设备的相关属性信息及视频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信息,查询实时交通流量信息,监控实时交通流量态势。

3)监控车辆检测记录子系统

实现对该子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监控。包括监控车辆检测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查询车辆检测设备的相关属性以及车辆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信息。

4)监控交通诱导子系统

实现对该子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监控。包括监控交通诱导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查询交通诱导显示设备的相关属性以及目前显示信息。

2、综合交通指挥调度模块

可视化综合交通指挥调度监控模块,能够在统一的可视化界面下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综合调度、联动调度处置、应急预案的实施等综合调度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可视化综合调度工作

控制中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利用可视化的界面对交通进行综合指挥调度,向车道信号控制等子系统发送相应的调度控制指令,使各子系统协调工作,完成指挥调度任务。

2)可视化联动处置工作

联动处置工作是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的综合交通信息,及时发现地下交通环廊发生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交通违章、一氧化碳超标等事件后,系统报警并自动弹出相应的控制窗口。控制中心根据发生的紧急事件类别进行相应交通联动调度处置,如联动排送风机给交通环廊通风;联动车道信号控制系统关闭相关入口禁止车辆驶入,开放相关出口引导车辆就近驶出;联动交通诱导系统,为交通使用者提供相应指引信息等。

3)应急预案的实施

当有意外及紧急事件发生时,切换控制中心的闭路监视画面,联动摄像头转向紧急事件发生位置提供直观的现场视频图像,并进行录像录音。控制中心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可视化的界面调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系统预置的应急预案,并启动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对紧急事件的处置进行综合指挥调度。

3、综合交通指挥管理模块

1)可视化综合交通指挥管理模块,能够在统一的可视化界面下实现对车道信号控制等各子系统的综合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报告及报表输出的综合管理工作,查询和统计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图形方式显示。

2)交通信息报表以及各种报告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