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文物安全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安全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物安全制度

第1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在“2013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中,《小康》对“公众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被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非食用油流入餐桌”,“病死牲畜肉”列第三位。

“白羽鸡”事件深度发酵

谁“丧失了道德底线”

“白羽鸡”事件缘起于2012年12月18日,央视节目《朝闻天下》中一则题为《40天长5斤白羽鸡如此速生》的调查报道。该报道曝光了山东部分养鸡场使用违禁药物催肥一种名为“白羽鸡”的食用速生鸡,而这种鸡未经药残检测就直接流向了肯德基等餐厅。

短时间内,“白羽鸡”事件迅速发酵,据北京农业部门调查,吉野家快餐也涉及其中,消费者比较信赖的“洋快餐”纷纷中招。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是“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道德底线”(69.2%),其次是“法律手段太软,对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够”(52.8%),认为“国家相关法律及标注制定不健全”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受访者也很多,分别占到了47.2%和42.7%的比例。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讲师、管理学博士胡颖廉研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多年,在他看来,消费者的需求是产业不断扩张的根源所在,“产业无序扩张,如果监管跟不上、自律跟不上,质量就一定会出问题。”

食品安全:追根溯源、知根知底

2010年,北漂多年的江西青年温东龙,在北京经营起了一家地方特产购物网站,名字叫“故乡车站”。网站的广告语只有九个字:知根知底的故乡美味。

温东龙告诉《小康》记者,他经营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为了让城市里的异乡人吃到地地道道的故乡美食,而知根知底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帮助食客们寻找到他们的“根”。知根知底还有第二层含义,就是“追根溯源”。打开故乡车站的网页,轻点任何一个地方特产的链接,展现在网友眼前的便是充满乡情的故事,详细记述了手工艺人们制作特产的原料、制作工艺等等。“我们选择东西的时候很谨慎,每一样食品都是我们亲自去看过的,要了解它制作的全过程,拿回来之后还要一样一样地做质检,每一种产品从开始寻找到最后的售卖环节,我们都会像一个中间机构、贸易平台那样,去全程见证。”

食品安全需要通过农户、企业、供应商、零售商等诸多环节紧紧相扣来保证,在《小康》关于“目前潜在风险最大,且最需要加强和治理的食品生产环节”调查中,生产加工环节(45.2%)、检验检疫环节(41.7%)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39.5%)分列前三位。而像故乡车站这样,能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食品生产的各项环节,并通过文字、图片等直观方式呈现在网友面前的做法,不仅是对传统手工业者的尊重,更是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高度重视。

第2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防范;文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98-03

博物馆是集中收藏、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能,文物的安全必须得到绝对保障。根据近200个国家(地区)的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万座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藏品的总量已超过1500万件。博物馆是文物开放单位,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参观群众数量众多,人员密集。人员的安全与文物的安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地博物馆吸收安防经验,切实保障文物安全,以服务于人民大众。

一、博物馆安防措施概况

博物馆是国家或地方收藏保护文物的机构,安全保卫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的生命线。保护文物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博物馆每一个职工应尽的职责。目前,博物馆的安全保卫措施大体有人防、物防、技防三种。

(一)人防

人防就是利用人力进行防范,一般博物馆均通过设立岗哨、24小时值班制度来实现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展览开放期间的文物安全则由文物看管员负责。人力是人防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每个博物馆均应建立健全的保卫制度,严格以制度为标准,打造完善的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尤为重要。

展厅与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安全线。安保人员均为安全岗,流动执勤,发现可疑人员、醉酒人员等严禁其进入展厅。相比故宫博物院的人海战术,笔者所在甘肃省博物馆安保力量较为薄弱,应进一步提高与加强。

前来参观的观众一般都在博物馆大门处设置的领票窗口排队凭有效证件领票,进而依次排队进入馆内,馆门口均设有安检门,由专职安保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如其携带易燃易爆、饮料等不符合规定、妨害文物安全的物品,都将被进行妥善处理后方允许其入内参观。

展厅内各处设有文物看管员,负责观众的疏导,从文物安全角度出发,进入展厅的观众在人员数量上要严格控制,并且时刻提醒他们不能接触在外的一些文物,对文物进行拍照时要关闭闪光灯,对观众的态度应为和善的提醒,对观众进行指引。

从展室范围看,造成博物馆文物藏品失盗主要是单位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职工的职责权界线不明确,监督手段和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度,职工法律意识淡漠。强化人防,应通过对安保人员的不断培训与学习,使其深化思想认识,树立文物安全重于泰山的观念。

各级博物馆要做好人防工作,就要造就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通、作风正派、工作负责、勇于奉献、年富力强的安全保卫队伍,挑选认真负责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来担任陈列、保管和群工等工作,从队伍建设方面保证文物的安全。

(二)物防

物防同样是影响文物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千余年来,文化艺术珍宝的存放,必然要求合乎存放标准,如建筑坚固,展厅、展柜坚固,文物库房温度、湿度达标等。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专用建筑,它不仅要求具有防止盗窍、抢劫、洪涝、地震、雷击等突发性灾害的作用,还要具备防止因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光线辐射、生物危害等自然因素而造成馆藏文物损坏的可能。

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该馆展览大楼周围视野开阔,无毗邻的外单位建筑,正门为电动门,正门左侧为安保人员值班室,右侧为票房,环绕馆区的围墙均坚固并装有红外线对射报警系统。2006年12月26日,该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展览大楼外墙的玻璃均为防爆玻璃,坚固美观。

文物保管区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见到的文物只是展厅常规展出的一部分,其他尚未展出的重要文物则存放于文物库房。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将影响到博物馆文物的收藏、维护、展出等多个方面。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与文物库房均为新建成投入使用,文物库房实行门禁系统管理,由保卫处人员和历史部人员共同负责文物库房大门的开启,通过刷卡,电脑进行授权识别后才能进入,库房文物的存放更为科学与严谨,已经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文物存放的标准,从以前条件简陋,简单的仓库式,只能基本满足保证文物安全的需要,到现在文物存放环境的改善,都说明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文化的另一个载体。

(三)技防

技防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相应的器材和设备,构成有针对性的防范手段和方式,达到远距离观察和控制,及时发现情况或隐患,以便做出快速反应的安全防范。

各级博物馆应加强博物周界防范,安装、完善电子监控设备系统。在重点防护部位安装电视监控的防火防盗装置、红外线报警装置,如甘肃省博物馆墙、展览大楼围墙均有装置,如展厅下班后除了正常巡逻的安保人员,一旦有可疑人员接近展览大楼,或是越墙而入,则会报警,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何处因何原因报警,提高警惕,监控中心为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同时,每天晚上安排专门安保人员通宵巡夜巡查,在馆区内重要部位均设有巡更记录点。另外为防止无关人员侵人,例如从门窗、各种地下管道进入博物馆,博物馆周界防范是整个报警综合防护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该防线的目的是将罪犯排除在防区之外。所以在周界的围墙、各出人口安装的入侵式探测器、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监听器、夜间巡更系统等将构成这一防线。加强周界防范,对杜绝犯罪分子人室引发蓄意破坏文物现象至关重要。由于范围大,所以选用功能稳定、漏损误报率低的探测器,应结合现场地形要求,确保第一道防线的安全,不留任何安全死角,使博物馆周界的防范做到天衣无缝。

甘肃省博物馆的监控中心从2006年10月新馆开放前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安防视屏监控系统经过长期运行,部分设备老化,频繁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监控效果和监控环境,为此,博物馆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安防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对电视墙、硬盘录像机、监控主机、操作台、备用电源等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更换,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造工程。经过此次改造,甘肃省博物馆监控中心已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文物安防需要,实现全面监控、实时录像,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文物安全。

假如犯罪突破第一道防线或已进入博物馆,安防系统应提供第二道防线保护,目的是探测是否有人非法进入某些区域。相当一部分文物犯罪分子已经经过多次的踩点、地形观察,有可能已经进入博物馆内部躲藏起来侍闭馆后伺机作案。要有效阻止这类犯罪行为的发生,下班闭馆前的清场工作须细致全面,夜间闭馆后及时全面开启安防系统,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阻止盗窃事件发生。发现报警时应及时应对,并且做到覆盖整个展区。

博物馆防范系统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阻止盗窃者得逞的关键一步。如何搭建最后一道防线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展品应选用不同的报警探测器。比如,对小型展柜,可以选用震动传感器,为防止内盗或用膘品置换,对重点文物实行重点防护。例如压力传感器可用于对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的防范,传感器通过对展品放置肘原始数据的记录,当移动展品时便会检测到数据的变化,就立刻发出报警以制止犯罪。同样,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对一些大型国画或者挂件展品实施数据的原始记录,以通过比对数据的变化来及时地发出报警。另外,为了使文物不被破坏,也可以采用膘品展示,以对镇馆国宝级文物的防护做到万无一失。

资料室、文物库房、档案室、走道、周界围墙、主要出人口均为博物馆安防的重点区域,除安装全方位视角的摄像机外,同时应配备入侵式探测器等,将多种探测及监视措施相结合,实现较为完善的监控管理。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是依托电子、机械、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自动控制建筑等多学科的应用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安保部门要密切关注各学科最新技术的发展,以便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中来,将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尽量延长博物馆藏品的寿命,更好地为科研、教育和展示服务。

二、充分了解“三防”工作在博物馆安防中的相互关系,认识其重要性

物防是基础,人防是保证,技防在其建筑的平台上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有先进的安全技术防范,发现了罪犯也无法抓到。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人为因素是第一位的,人防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博物馆安保人员在事故面前要能做到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保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将“文物安全重于泰山”、“文物无小事”等观念充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好博物馆安防工作。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安全风险单位,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宝,强化法律意识、责权分明尤为重要。

甘肃省博物馆一直以来贯彻实行日查、周查、月查、季查的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并在“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均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在保护文物安全的过程中,博物馆馆领导是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统筹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首先,建立、健全定期学习制度、教育制度,结合实际,全面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安全保卫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完善配套,程序规范可行。应健全保卫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兼职保卫干部,使保卫工作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对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制定安全知识学习交流日,并开办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进行保护文物安全和职业道德纪律、法制宣传的教育;最后,召开月安全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和精神,同时布置好当月的安全工作内容,要求月中旬写好安全工作总结,并制定好次月的安全工作目标,以此来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使其树立长备不懈的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单位内的各项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真正把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树立发展观念,找到行之有效的防护手段和防护方法

一方面,贯彻“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的方针,树立“安全工作无止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目标。制定重点要害防护部位,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如文物陈列室、文物库房、档案室、资料室等。

另一方面,针对要害部门,结合安全防范设施安装110联网报警系统,对陈列在展厅内的珍贵展品要重点保护,单独安装报警装置。凡藏品收购、登记、鉴定、编目、入库、使用、调拨、交换、出库、注销,都要做到制度严格、手续完备。管理藏品总账的人员不兼管实物。每年还要定期对珍贵藏品进行清点核查。为夜班人员配备电警棒及通讯设备。其实,再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它的保养和操作都离不开人,所以,只有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案件的发生,达到确保文物安全的目的。搞好技术防范的建设只是为安全保卫工作创造较好的条件之一。要把整体的防范建设搞好,物防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要使技防、人防、物防三者有机结合,确保建立一个完整的防范体系。要定期检查建筑、门窗、展柜设施的牢固,电线线路的规范,科学化保护馆内现有的综合防护设施。博物馆作为国家收藏保护文物的机构,文物安全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全过程。

四、充分认识博物馆安防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吸取其他博物馆的经验与教训,做到兼收并蓄

其一,及时了解新出现的一些适合文物安全的设备,并安装使用。比如某些重要部位,实现声控报警,展览大楼出入口配备人脸识别系统。

其二,设备的性能有待改善和设备布局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强的专有设施,对展品本身没有专门保护手段。博物馆要举办各种展览,有一些需要观众与文物间产生互动,文物在没有任何多余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裸展”,在没有玻璃展柜等措施的防护下,不妨装一些红外探测报警之类的设备,以确保文物安全。

第3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

一、博物馆库房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内容

博物馆库房作为博物馆内的重地,可以说是整个博物馆的心脏部分。博物馆库房管理工作的严谨与否以及管理深度直接决定了文物在博物馆得到保护和看守的力度。

在博物馆库房管理工作中,包括众多的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2个方面,外在及博物馆库房的安全系数,包括库房钥匙的归属,库房内应设立登记制度,闲杂人等非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库房内,也包括制订库房人员应当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必要的库房内安全检查制度,还包括整个库房的整洁程度,这些是比较外在的方面,而内在的方面主要就是博物馆库房内档案的管理制度,重点是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如果说前述的外在方面是硬件,那么博物馆库房管理的档案工作就是软件。

二、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1.严格遵守文物库房基本管理制度

对馆藏的各个时期各个类型文物,具备最基本的了解掌握。建立健全馆藏文物基本档案及文物数据库档案。能熟悉库藏文物特别是上级文物的基本数据、基本特征和具体存放位置,上级部门检查时能准确及时提取各类上等级文物。具备对文物进行拓片和文物修复的基本能力。建立各类图书借阅登记簿,做好每年度各类文件的登记收集和管理,及时完成每年度文件档案的装订归档入柜工作。

2.要规范岗位,确保库房安全

贯彻落实文物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加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确保库房安全。旆磕谕獠坏么娣乓兹肌⒁妆、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有碍文物安全的物品。保证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不得离岗、窜岗。库房钥匙需妥善保管,严禁随意转交他人。保持库房的整齐清洁,注意防潮、防尘、防虫、防光等。

三、改进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的措施

1.做好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管理工作

藏品是象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建立健全完善的文物库房管理体制意义是重大的。要让库房管理切实发挥自身职能,文物管理部门应该对文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真正了解不利于文物库房管理的因素,并建立可行的效益评价机制。其次,加大关于文物库房的专项资金投入,一些名贵字画的维护相对费用较高,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子孙后代通过实物认识祖先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强文物库房的基础设施建设

博物馆就文物保护和保管要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库房保管设备一定要坚固、安全,防止因为库房的布局、选址和设施等因素影响到到文物的安全性。相关的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门要严格遵循《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的要求进行设计。定期对相应的保护设备进行更换,增加现代化保护措施。

3.强化科技管理

当今科技时代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科技技术水平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相应的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也可采用先进性的科学技术来对库房文物实施有效的保护。这就要求博物馆方面的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并关注各类科学技术的动态发展情况,保障其能够在日常的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当中,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技术。比如,可以在博物馆库房进出的通道上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可充分采用多种门磁开关及密码技术来实现,或者直接应当更加精准、有效的指纹识别技术来进行,由此来保障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安全性。

四、新时期下加强博物馆文物库房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博物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针对当前博物馆库房管理硬件基础设施落后,软件基础设施不足,尤其是科技水平较低的情况,在博物馆库房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的方法有必要性。信息化不等于数字化,它能够为博物馆库房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博物馆库房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构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文物存放环境,克服博物馆存在的设施落后、对文物保护不力等问题。

2.采用数据处理能力强、效率高的网络传输设备

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除了实在的文物保护环境以外,博物馆的网站建设和虚拟展示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要保证图片以及视频的高清性和数据传输流利性的要求,必须采用数据处理能力强、传输效率高的网络传输设备。有条件的博物馆最好能够采用千兆骨干或者万兆骨干的桌面。

3.建立博物馆专业的中心机房

博物馆库房中的设备占了很大一部分资金,资金的不足是导致博物馆库房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中心机房的建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节省博物馆库房购买设备的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博物馆库房后期设备的维护,对设备维护成本的减少也大有裨益。专业中心机房的建设可以保证博物馆网络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其中要注意博物馆的空调系统要采用专用的机房空调,最好能安装2台,互为备份,切忌用家用空调代替专用空调;机房要配备自动灭火和自动报警系统,预防博物馆文物失窃以及在失窃以后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挽救。

五、小结

总之,文物管理和保护是博物馆的一项核心工作,是博物馆其他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而文物库房的管理工作,是对文物保护的关键,所以应将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使文物在库房中得到最有效的管理,文物藏品的寿命得以延长。

参考文献:

[1]奚三彩,张永庆. 博物馆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文物保存的关系[J].文物保护技术,2014,(03).

[2]王亮亮.文物库房管理及数字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3):44-46.

[3]林扬华.福建森林博物馆展示工程项目管理[J].林业勘察设计,2012(05):72-73.

第4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为切实抓好此次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文件精神,对我县的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要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汲取火灾的惨痛教训,扎实做好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我局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结合本次大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领导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断改善消防安全环境,有效地预防和抑制了火灾事故的发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切实做好大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了本系统消防安全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消除隐患。

三、加强学习,积极宣传

组织全局职工参加消防演练,参观了火灾案例图片展览,听取了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讲授,从正面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大力营造消防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接受扎实有效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了我局职工的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

四、突出重点,严格排查

全面大排查是这次活动的基础,我局开展了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排查,全面检查了各文物点、文物库房的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安全状况,以及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情况。

五、加强值班,确保安全

进一步完善领导带班、文物库房进出登记、用电用火、夜间巡查等制度,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工作、交接班有记录,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六、落实整改,消除隐患

本次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重点为各文物点、文物库房,在大排查整治中重点检查火源、电源管理是否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维护和保养情况,工作人员消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在检查中发现肖公馆存在电线老化、居民私拉乱接现象。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落实了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和预案,确保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七、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的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经大量的宣传教育,但仍有少数人防火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1.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继续把文物消防工作纳入年度文保工作计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二是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

2.切实抓好消防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消防设施投入,确保消防设施健全,维护资金落实到位。

第5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审计局传达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会议讲话稿:

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于2017年5月20日至24日召开,县审计局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一、认真学习。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及时收听收看市第五次党代会有关实况转播和新闻报道,使干部职工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党代会精神。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手机微信群、展板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代会精神,突出抓好党代会报告和相关新闻媒体等内容的学习宣传,使党代会精神入脑入心,切实用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工作。结合审计项目实施、帮乡扶贫等工作,抓好党代会精神的宣传,营造共同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三、切实贯彻。一是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会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纳入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研学,原原本本学习党代会报告和有关决议,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切实做好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积极完成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着力修订完善人财物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物。三是认真做好审计项目五年轮审规划修订工作。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结合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精心修订全县审计项目五年轮审规划,增强轮审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坚持依法、文明、廉洁审计,着力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针对审计发现的带共性或普遍性问题,注重从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眼睛”和“参谋”。五是全力服务全县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帮乡扶贫、城区棚户区改造等全县重点工作,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物局传达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会议讲话稿:

市文物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建立全市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文物数据信息资源库,深入实施传统风貌街区、革命文物和抗战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和大遗址、三峡后续文化遗产等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重庆基地建设。

要挖掘文物价值内涵。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

第6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一、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意义和目的

县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省首批命名的“五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各时期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遗存极为丰富,地上地下文物众多,现已普查发现各时期文物遗址196处,其中已列为省级文保单位7处,县级文保单位12处,新发111处,这些文物是的宝贵遗产,更是三江地区古代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保护传承先民们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秀美、滨江古城,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县的文物工作快速发展,形势喜人,初步形成了古代、近代和红色旅游发展框架,有效地带动了我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适应我县近年来公路建设和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保护县内地上地下文物,各单位、各部门在项目批准前应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或落实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避免造成一些遗址和保护性建筑人为消失。为此要进一步增加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逐步形成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工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

二、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具体要求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将县域内保护性建筑的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纳入全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依法科学保护、合理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即:建设工程项目从最初规划开始,要吸收文物行政部门介入,实行规划前的把关审核。

2、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批准前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并落实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

3、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具体工作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责成文物行政部门予以实施。

4、对省级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已划定的保护范围(包括建筑、土地和附属设施,如:五国城城墙两侧20米内属于重点保护区),原则上不得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征用。极特殊情况如国家和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需征用时,应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征用。

5、县级保护性建筑主要分重点保护性建筑和一、二、三类保护性建筑四个类别,原则上不得随意征用。如遇重大建设项目或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时,需由建设单位报请县文物行政部门和省文物行政部门核准,并提出保护性意见后,报请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再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后方可实施征用。

6、省级和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管理权由省文化厅(文物局)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省人民政府审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县委、县政府审批,并报送省文化厅(文物局)备案。

7、凡涉及地上保护性建筑和地下文物勘探的基本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林地、耕地建设项目,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房产住宅等部门,在建设规划、项目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房屋拆迁前,要严格执行文物部门提前介入的规定,对其工程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对保护性建筑进行鉴定,提出具体保护意见后方可进行规划、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和房屋拆迁等工作。

三、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责任追究

1、县委、县政府责成文物行政部门对已消失的文化遗址、遗迹、遗存和县域内保护性建筑进行调查,对未经批准,未履行审批程序,人为造成遗址、遗迹、遗存和保护性建筑消失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并在全县予以通报。

2、对正在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未履行报批程序的,责令其履行程序,对坚持不履行的县委、县政府要对其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收回建设项目、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

3、对今后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行政部门按照《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条例》、《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和本实施意见严格执行。

四、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是确保县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永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中、省、市直驻依单位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成立县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实行年度例会制,定期研究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管理,确保我县发展、建设、保护工作有效进行。

2、加大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将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重点保护性建筑和地上地下文物经费投入。

第7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91-02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文物获之不易、保管困难,是当前地方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物库房常年紧锁,秘不示人,一般的游客和普通研究者都无法参观,更谈不上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博物馆的文化职能。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没有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一、加大投入,切实做好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保护水平

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文物的保护与保管。《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安全、坚固,其选址、结构、布局、设施等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藏品的寿命和安全。因此,博物馆在库房建设上要严格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等具体要求,严格按照“十防”要求进行设计。此外,在设施配备上,要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现代化保护设施的投入力度,全方位提高馆藏文物的硬件保护水平。

(二)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为此,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藏品接收、鉴定、登记、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等程序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保护工作。这些制度应包括藏品征集、鉴定、分类、消毒、修复和出入库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守则、设备设施的检修制度等。同时,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再次,要提高全员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最后,应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管理藏品,逐步实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二、立足馆藏实际,做好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有效运用仿真复制手段

博物馆文物复制是以文物藏品为依据进行的复原制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博物馆藏品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文物复制本身就是对文物藏品的一种有效保护。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或时代特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有些珍贵文物由于受保护条件、外展运输设施的限制,在陈列展览、鉴赏研究、养护修复等环节中脱离藏品保护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提用过于频繁,藏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和物化生物因素的破坏。为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真正达到延长文物寿命、使之保持固有面貌的目的,而又不影响陈列、科研、藏品保管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尽可能用复制品代替使用。

做好文物复制工作有助于开展馆际之间的藏品交换、借用,互通有无,以“复”补“缺”,促进馆际之间的互相合作和经验交流,为博物馆的科研活动和陈列工作提供必需的实物资料和物质基础,确保藏品使用和安全,也有助于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一方面,在一些安全保卫措施简陋、文物存放条件落后、安全保卫人员薄弱的博物馆,对于稀少、珍贵的文物藏品应集中存放、重点守护,陈列、研究时可用复制品代替,以确保文物安全;另一方面,在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巡展中,用复制品代替稀少而又珍贵的馆藏文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以防文物被盗。

文物复制促进了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在现有文物资源的条件下,合理合法地复制文物,可以提高文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从已有成功事例来看,湖南省博物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着手,该馆复制经营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其中有漆器、丝绸、瓷器等,通过美术工艺厂复制出仿真度极高的精品,并申请专利,使同行业无法复制。甘肃省的文物复仿制品类,如敦煌造像、铜奔马、观音、反弹琵琶、甘肃临摹壁画、敦煌系列丝巾等,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些地方性博物馆也应学习借鉴以上经验,复制本馆代表性文物,在解决了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之间矛盾的同时,又搞活了文化产业市场,带来了经济效益,取得双赢的理想效果。

(二)运用高科技数字化技术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传统理论认为,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产品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时代,传统理论及当前的陈列形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需求。未来的博物馆应当是给大众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其终极目的是让人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对传统陈列模式的突破,首先要求陈列内容设计的革新。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高科技数字化、多媒体手段,专门设计多媒体触摸屏系统以及等离子大屏幕电视系统。运用这些高科技手段,能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价值。其中,采用的幻影成像技术最具代表性。幻影成像系统是以宽银幕的环境、场景模型和灯光的变换为背景,再把拍摄的活动人像叠加进场景之中,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影视画面。这种在国际上被称为“Fanta-ViewMagicVision”的幻影成像技术,是利用光学错觉原理,将电影中用马斯克摄像技术所拍摄的影像(人、物)与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进行合成。按剧本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配有声、光、电等特殊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新颖直观。

数字技术可以给陈列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便利,也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可使观众更深入地学习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价值。

(三)建设博物馆网站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互联网成为除传统传媒(电视、报纸等)之外人们获得信息的新途径。目前,国外的知名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先走出这一步。上海博物馆早在建馆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内的藏品信息化、数字化,是国内博物馆网站中信息量较大、可看性较高的网站之一。而故宫博物院更是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信息产业部的支持,提出了“数字故宫”的概念。为此,故宫博物院于1998年专门成立了资料信息中心,后来开通了故宫博物院网站,包含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稿、图片、学术论文等内容。目前,故宫博物院与国外的交流通过网络和数字光盘来进行。

博物馆网站建设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程,它不仅要挖掘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更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绝非一两个人、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此外,网站建好后,还需随着博物馆信息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因此,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更新接口,以便对网站进行动态更新。

博物馆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开展文化思想建设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不仅具有收藏保护和管理职责,更具有开发利用和陈展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个国家、区域、民族文化的展示,激活整个国家、区域、民族的文化活力,因此,又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这实际上是把静态的、被动的、死的文化转化为一种动态的、主动的、活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激活博物馆的文化体制,使博物馆的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成仲旭,吴海洋.博物馆的文物复制[J].中国博物馆,1993,(2).

第8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二、博物馆工作卓有成效。在新馆舍未建前,博物馆根据馆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文物收藏、保护、整理、保管和研究、宣传等方面,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馆藏文物都进行了建卡、拍照、绘图、测量、建档等基础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库房管理有严格的制度,文物出入库,人员出入库都有据可查。1999年,我市境内出土发掘了唐代古木船4艘,为保护好这些古船,该馆成立了保护小组,外请了泉州及省博专家制定了保护方案。在近6年的保护工作中,博物馆人员昼夜值班,对古船喷洒药剂,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温度、湿度、天气、喷药量、船体变化等数据的监测、记录。由于没有先进经验可借鉴,他们就成立了“古船保护”科研课题组,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科研攻关,多次论证和更新保护方案。现在,古木船已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脱水,定型、防腐等工作,已移至博物馆内,对外展出。由于保护成效显著,得到专家的赞肯。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淮北市博物馆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多年来,每年都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文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走上街头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张挂宣传条幅。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进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下发后,博物馆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了《淮北市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的制定工作。该文件出台后,他们翻印了5000多份,分别寄送到相关单位。宣传工作的有力,使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广大市民文物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群众举报次数逐年大幅增加。市民丁仰振同志,为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一次性就无偿捐赠古瓷藏品近件。该馆还十分重视文物征集工作。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已发现文物,就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路途遥远等困难,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柳孜镇发现大量文物后,他们先后8次深入到该地区,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共征集古陶瓷器等文物上千件。听说离市区几十公里处的铁佛由一农民收藏了2只古铜鼎,他们连续十多次上门做工作,使他主动捐献这件贵重文物。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博物馆新馆建设于年动工建设了。在一缺经验,二缺人手的情况下,该馆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反复论证陈列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为赶在年国庆节前开馆,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文化局领导的带领下,吃住在工地近两个月,顶着三伏酷暑和蚊虫叮咬,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有的职工病了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工地,有的家中有急事,来不及处理就赶来加班。有一次油漆气味一下子就熏到了七、八人,但是没有一人离开工作岗位,也没有一人叫苦。博物馆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开馆,向国庆55周年献了厚礼。博物馆建成开馆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开馆的前七天,为配合市文化旅游周对外免费开放,原计划每天只接纳1000人次,但市民的踊跃参观,博物馆主动调整安排,加大组织力度,在七天之内共接待了观众达10万人次。新馆开馆后,博物馆在抓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热情接待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人手不够,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白天接待观众,晚上苦练基本功,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他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措施,变更开放时间,修改讲解词,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开馆三个多月以来,共接待参观团体260多批次,观众达13万余人次,其中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万余人次。

文史研究工作也成绩显著。近年来,他们先后进行了淮北地区历史,汉画像石,大运河,古陶瓷等研究项目,出版了《柳孜码头发掘报告》二册,发表各类学术文章70多篇,近40万字,为淮北的历史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文物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淮北市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文物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身负全市文物管理工作职责的博物馆,在人手少,资金短缺等困难下,奋力拼搏,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两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市境内的文保单位,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在文物普查同时,认真落实了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为全市文保单位树立了标志牌,划定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方案。在文物发掘工作中,近年来,博物馆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古墓葬数十座,特别是1999年4月开始的柳孜码头的发掘和年12月的市保单位双垄孜谷堆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1999年的柳孜码头发掘历时200多天,共出土唐代沉船4艘,唐宋陶瓷器近千件,唐宋时期全国各大窑口的瓷片万余片,宋代石筑码头一座,这不仅是对考古学补史,证史有巨大作用,而且解决了通济渠流经地点和路线这一历史悬案,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次发掘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柳孜码头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的双垄孜墓葬发掘也取得了重大发现,出土了700多片铜镂玉衣的玉片,几十件釉陶,其中釉陶博山炉及釉陶楼,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发现这么大的墓葬,这么多的玉片在安徽省也属首次。近几年,我市基本建设工程较多,各处的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也很多,仅三中墓葬一次发掘汉墓21座,出土了500余件陶器,铜镜等文物。这些墓葬的发掘大大丰富了馆藏,而这其中,无不浸透着博物馆全体人员的汗水和辛苦。

为保护文物古迹,近年来,市博物馆主动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对省级文保单位两处进行了维修。年申报并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两处。对重要的文保单位,他们还与专人签订保护协议,并定期到各点进行巡查,发现有损毁、盗掘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另外,还积极配合基本建设们认真进行基建工地文物勘探工作。年,就完成文物勘察4处。

四、文物安全措施得力,确保无责任事故

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是他们的传统,该馆曾多次被评为安全先进单位。馆里的安全保卫组织健全,制度细致,责任落实。新馆建成后,专门配有8名保安人员,昼夜巡查,全天候24小时监控。由于措施得力,管理有效,近5年来未发生文物流失、损毁的责任事故,也未发生文物藏品被盗案件。同时他们还不断协同公安部门打击各种盗掘古墓葬和破坏文物遗存的行为,为保护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淮北市博物馆成立于1976年,一个机构二块牌子,兼负文物管理所的职责。多年来,该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扎扎实实地做好文物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开创文博工作的新局面,为淮北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机构健全、职责落实。淮北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工作繁重。而该馆只有十多人。为抓好全市的文博工作,他们首先狠抓了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设立了保卫部、保管部、群工部、陈列部、考古部及研究室、办公室等机构,做到了分工精细,任务明确。同时,还陆续制定和完善了《劳动纪律》、《奖惩条例》、《岗位责任制》等20多个制度,从而保证了文博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

二、博物馆工作卓有成效。在新馆舍未建前,博物馆根据馆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文物收藏、保护、整理、保管和研究、宣传等方面,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馆藏文物都进行了建卡、拍照、绘图、测量、建档等基础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库房管理有严格的制度,文物出入库,人员出入库都有据可查。1999年,我市境内出土发掘了唐代古木船4艘,为保护好这些古船,该馆成立了保护小组,外请了泉州及省博专家制定了保护方案。在近6年的保护工作中,博物馆人员昼夜值班,对古船喷洒药剂,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温度、湿度、天气、喷药量、船体变化等数据的监测、记录。由于没有先进经验可借鉴,他们就成立了“古船保护”科研课题组,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科研攻关,多次论证和更新保护方案。现在,古木船已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脱水,定型、防腐等工作,已移至博物馆内,对外展出。由于保护成效显著,得到专家的赞肯。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淮北市博物馆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多年来,每年都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文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走上街头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张挂宣传条幅。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进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下发后,博物馆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了《淮北市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的制定工作。该文件出台后,他们翻印了5000多份,分别寄送到相关单位。宣传工作的有力,使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广大市民文物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群众举报次数逐年大幅增加。市民丁仰振同志,为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一次性就无偿捐赠古瓷藏品近件。该馆还十分重视文物征集工作。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已发现文物,就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路途遥远等困难,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柳孜镇发现大量文物后,他们先后8次深入到该地区,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共征集古陶瓷器等文物上千件。听说离市区几十公里处的铁佛由一农民收藏了2只古铜鼎,他们连续十多次上门做工作,使他主动捐献这件贵重文物。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博物馆新馆建设于年动工建设了。在一缺经验,二缺人手的情况下,该馆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反复论证陈列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为赶在年国庆节前开馆,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文化局领导的带领下,吃住在工地近两个月,顶着三伏酷暑和蚊虫叮咬,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有的职工病了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工地,有的家中有急事,来不及处理就赶来加班。有一次油漆气味一下子就熏到了七、八人,但是没有一人离开工作岗位,也没有一人叫苦。博物馆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开馆,向国庆55周年献了厚礼。博物馆建成开馆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开馆的前七天,为配合市文化旅游周对外免费开放,原计划每天只接纳1000人次,但市民的踊跃参观,博物馆主动调整安排,加大组织力度,在七天之内共接待了观众达10万人次。新馆开馆后,博物馆在抓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热情接待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人手不够,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白天接待观众,晚上苦练基本功,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他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措施,变更开放时间,修改讲解词,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开馆三个多月以来,共接待参观团体260多批次,观众达13万余人次,其中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万余人次。

文史研究工作也成绩显著。近年来,他们先后进行了淮北地区历史,汉画像石,大运河,古陶瓷等研究项目,出版了《柳孜码头发掘报告》二册,发表各类学术文章70多篇,近40万字,为淮北的历史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文物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淮北市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文物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身负全市文物管理工作职责的博物馆,在人手少,资金短缺等困难下,奋力拼搏,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两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市境内的文保单位,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在文物普查同时,认真落实了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为全市文保单位树立了标志牌,划定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方案。在文物发掘工作中,近年来,博物馆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古墓葬数十座,特别是1999年4月开始的柳孜码头的发掘和年12月的市保单位双垄孜谷堆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1999年的柳孜码头发掘历时200多天,共出土唐代沉船4艘,唐宋陶瓷器近千件,唐宋时期全国各大窑口的瓷片万余片,宋代石筑码头一座,这不仅是对考古学补史,证史有巨大作用,而且解决了通济渠流经地点和路线这一历史悬案,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次发掘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柳孜码头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的双垄孜墓葬发掘也取得了重大发现,出土了700多片铜镂玉衣的玉片,几十件釉陶,其中釉陶博山炉及釉陶楼,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发现这么大的墓葬,这么多的玉片在安徽省也属首次。近几年,我市基本建设工程较多,各处的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也很多,仅三中墓葬一次发掘汉墓21座,出土了500余件陶器,铜镜等文物。这些墓葬的发掘大大丰富了馆藏,而这其中,无不浸透着博物馆全体人员的汗水和辛苦。

为保护文物古迹,近年来,市博物馆主动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对省级文保单位两处进行了维修。年申报并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两处。对重要的文保单位,他们还与专人签订保护协议,并定期到各点进行巡查,发现有损毁、盗掘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另外,还积极配合基本建设们认真进行基建工地文物勘探工作。年,就完成文物勘察4处。

第9篇:文物安全制度范文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对文化遗产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险情基本排除,抢救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到2015年,初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基本形成,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文化遗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二、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一)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20*年抓好文物资源普查试点,三年内完成调查、登记工作,建立完整的文物资源档案和数据库。推进文物普查成果转化,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地政府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建立档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

(二)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规划,根据文物资源状况,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改造、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要统筹安排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经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文物保护利用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禁止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破坏文化遗产。

(三)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的关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注重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审批前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以后方可实施,基本建设工程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要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因特殊情况需要拆迁和拆除的应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并注意保存文物的历史信息,建立完备的文物档案。

(四)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按照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当前重点维修保护一批文化内涵丰富、利用潜力较大、急需抢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排除重大文物险情。规范文物维修工程的管理,完善工程审批程序,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维修招投标和工程监理、验收制度。实施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证,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确保工程质量。

(五)推进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工作,在推进城市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文物部门启动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普查工作,摸清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底数。公布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积极指导和推动保护规划的落实,对历史民居、临街店铺及公共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依法严肃查处违反保护规划、随意建设等各种破坏行为,建立群众参与监督和跟踪检查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六)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积极发展博物馆事业,重点抓好*博物馆建设,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鼓励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加强民族民俗类博物馆建设,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改善博物馆陈列条件,充实、丰富、创新展览内容,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推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陈列展览。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坚持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减、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七)强化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本地馆藏文物状况,建设设施完善、达到国家安全技术防范标准的文物库房,提高馆藏文物保管条件。规范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建立和完善保管制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全市博物馆文物信息数据库,制定和完善保护措施。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研究、保护、展示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馆藏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

(八)加强文物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依法实施文物流通市场行政许可,严格把握准入条件。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的管理和执法检查,规范文物市场秩序,取缔非法文物市场。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收藏行为,完善文物出入境鉴定审核工作,依法加强对文物销售、拍卖前的审核备案,严防珍贵文物流失,做好社会文物征集工作,补充藏品缺项。

三、努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一)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规划。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制定长远保护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以我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抓手,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开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二)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确定一批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的项目,制定保护名录,并运用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数据库。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按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审暂行办法》,严格评审标准和程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认定,建立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逐步形成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力度;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制定专门保护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建立健全实物资料征集和保管制度,防止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要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展示和传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要重视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采取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四、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政府行为,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近期、中远期目标及基本任务,为切实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市政府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及文化遗产较多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遗产保护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文物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职责,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法规制度。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和审批建设工程时,应主动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涉及文物保护时应依法征得文物部门的批准。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要加强文物安全的综合治理,加大打击文物犯罪的力度。旅游、宗教等部门要依法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物资源,确保不对文物造成损害。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