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纺织;外贸; ESP;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1 引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 1996)。从我校过去几年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实践教学来看,要提高ESP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在职业背景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实施测试与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 2003:2)。因此,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2.1存在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交际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或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而专业英语只是综合能力中偏向知识性的一个方面(Canale & Swain 1980)。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侧重的是知识性的掌握和应用,后者更为重要,由此,两者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编撰的体例上,还是服务的对象上均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以上的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 S P课程的性质体现在:(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Stevens,Dudley—Evens & St. John 1988,1998)。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2.2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S w ale s,1989)。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增加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非正统的英文发音书面或录音材料,介绍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生活题材。教材内容还要生动有趣,紧贴生活,有助于课程学习者提高其见习、实习和就业后的职场应对能力,适当删除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内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本次ESP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之,ESP教材应当重内容,重交际,突出真实性、实用性、适用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点。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关键词:增值税 投资 纺织行业
一、引言
增值税转型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一项宏观调控政策,目的在于降低税负、鼓励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增值税转型于2004年首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试行,后在中部6省26市推广实行,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施行。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对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及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分析,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黄明峰,吴斌(2009)通过对实施增值税转型的中部6省26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型增值税减轻了企业税负,为固定资产更新创造了条件,整体上带动了投资规模的扩大,但不同行业受到的影响不同,固定资产比例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其规模会因此而相对萎缩。李成、杨斌(2007)从资本使用者成本角度,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导致资本使用者成本降低了14.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因此大约上升12个百分点。王洪海(2007)的研究认为,消费型增值税较生产型增值税更有利于促进投资,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企业在转型前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纺织行业曾是陕西省第一大行业、第一利税大户和创汇大户,具有良好的纺织工业发展基础。但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陕西纺织行业的发展停滞下来,棉纺织行业勉强维持生存,与终端市场靠近的印染、针织、毛纺织等行业被淘汰出局。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生认为,影响陕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投资严重不足。1990年代后,陕西省纺织工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金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企业的技术改造、规模扩大和产品的升级改造。那么增值税转型是否对陕西省国有纺织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产生有利影响,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值税转型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增值税转型对陕西省国有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为陕西省纺织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为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实施效应的研究作出一些补充。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增值税转型将消除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减轻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增值税转型将与陕西国有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2008年底,陕西省国资委对原唐华集团下属5家国有纺织企业进行政策性破产重组,为陕西纺织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对其他国有纺织企业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国有纺织企业投资受政府行为影响较大,破产可能性越大、财政投入资金越充足,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市场;国际热钱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75-02
1 人民币升值问题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1.1 人民币升值问题
自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和流通货币国其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过万亿,加之近来发生的次贷和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贬值趋势依然会持续下去;另一方面,巨额的外汇储备给国内经济运行造成承重压力。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伴随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人民币投放的增多给国内造成了较为承重的通胀,2007年全年CPI上涨4.8% ,2008年三月涨幅CPI高达8.3%。尽管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依然未能止住通胀高企的状况。因此,通过人民币再度适当的升值来减少外汇储备的增速可能是是缓解当前通胀的一种途径。
1.2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由于流动性过剩、土地购买价格和开发建设成本上涨较快、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和房地产投资性比例提高及住房有效供应不足等原因,全国商品房价格普遍加速上扬。1至4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还在5%至6%之间徘徊,进入5月,涨幅升到6%以上,6月涨幅突破7%,8月上涨8.2%,10月上涨9.5%,11和12月连续两个月涨幅高达10.5%。虽然局部地区房价在年底出现一定的回调和振荡,房价环比涨幅开始下降,但整体上仍在高位运行。从房价收入比来看,目前国际上公认发展中国家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为3至6倍,据统计,我国2007年房价收入比的平均水平高达7.7.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的形成绝非单纯满足自主性需求的结果。其中,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通胀压力、负利率和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投机性需求可能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影响
2.1 人民币升值对各决策主体的影响
2.1.1 对需求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房地产市场的决策主体产生重要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真实需求,包括自主型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另一类是虚拟性需求,即投机性需求。其一,从自住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城镇居民住房结构的升级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加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带动国内一般消费品价格的走低,人民的实际收入增加,用于购房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入效应导致了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其二,从投资性需求的角度来看,面对通货膨胀的威胁和负利率的压力,储蓄者将房屋作为一种货币保值增值的手段。其三,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性需求可能是推高住房价格的主要因素。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与投资性需求看重房地产市场的成长不同,投机只是一种短期的买卖差价的套利行为。目前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强烈下,使得大量热钱通过直接投资项目下和贸易项目下的各种合法和非法渠道进入境内并转化为人民币资产,并预期可以获得很大的升值和获利空间。
2.1.2 对供给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增加开放商的土地储备价值,在建工程和存货价值也会增加;币值上升也会降低房地产行业建筑材料、住宅设备进口价格,降低开发商的建设成本。人民币升值增强了国外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信心,国外资本不仅直接购买物业,同时也直接加大了于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力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甚至进行直接投资,如凯德置业(中国)自1994年进入国内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市场,目前在华投资总规模已达120多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尽管面临调控压力,但投资回报率仍然高达30%,因此,房地产开发仍然是资金追逐的投资“乐土”。
2.2 人民币升值效应对房市的作用渠道分析
2.2.1 预期效应
国际热钱之所以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豪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所致。当一个国家的币值升值时,在升值前如把外币换成本币,一旦本币升值,投资者将本币兑换成外币就能获得与本币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这促使投资者追逐该国或者地区的资产,而最有吸引力的就是股票和房地产,因为投资者不仅能够从人民币增值中收益,而且能够获得股票和房地产本身增值的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尽管自2005年汇改至2007年底,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为12%,但这样的升值幅度并未达到国际热钱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来看,台湾地区自1985年以来,新台币持续升值,同时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大批热钱流入台湾套汇,致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大量热钱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疯狂暴涨。1985年1美元兑40.6新台币,到1992年达到1:24.52,七年内升值比例达到70%。从日本的情况来看,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迅速升值,从1美元兑换240美元迅速下跌到1986年的160,之后日本政府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使得大量的超额货币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泡沫。我国自200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同步大幅上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泡沫,应该说和国际热钱的涌入有很大关系。
从货币的资本化率理论来看,在其他影响房地产价格和货币资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当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实现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升值幅度时,在短期内会有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房地产市场。目前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了15%,但是和国外金融机构预计的25%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依然给热钱一个稳定的升值预期并且这种预期在缓慢升值的条件下还将被强化。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并以发展中国家的物价为基准,人民币的理论汇率值甚至达到一美元兑换5.63元(关世雄,2003)。进入2008年以来,截止4月9日,人民币元/美元=7.0025(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即将进入“6”时代,从房地产市场的来看,在2007年10月以来股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大量的热钱依然会囤积在房地产市场并导致房地产价格继续居高不下。
2.2.2 通胀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外汇大量流入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高,货币环境宽松、流动性充裕,给银行扩张信贷提供了资金条件,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至2007年以来,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但是国内的流动性依然未能缓解,使得通货膨胀高企,很大程度上是国际热钱的涌入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之下,人们为了避免通胀的损失,会倾向于抛出货币,转而投向保值增值能力较强的资产,使得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资产使得房地产泡沫的发生。
3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策
房价两年来出现了比较快速的上涨,泡沫逐渐累积,已经远远高于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住房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房地产市场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稳定住房价格,调控房地产市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3.1 稳定人民币继续升值预期
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5%。可以说升值速度是比较快的,这给国际热钱一个强烈的预期使得大量资本进入中国套利。在人民币进入“6”时代之后,我们一定要加强汇率的监管,在尊重市场的同时继续采取增加汇率弹性、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等必要的措施进一步拉长人民币升值的时间,以此增大国际资本的机会成本,使得热钱进入国内的速度得以减缓。
3.2 严格税收和信贷政策
目前住房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拉动所致,因此要合理的调控市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方面的结构性的调整。可以综合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遏制投机性炒房,从严控制投资性购房,对中小户型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继续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比如信贷方面可以实施的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不同户型采取不同的首付比例,对大户型增加首付比例,对中小户型相应减少首付比例。这种差别化的政策,既可抑制市场上不正常的过热购房需求,同时又可充分满足中低收入群众的正当购房需求。税收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契税,开征房地产物业税和空置税等。当然在实施这些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对各主体的影响,如果过于严厉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3.3 加强对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目前外资在房地产市场是较为自由的,有着宽松的投资环境。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其一,可以设定外资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额度,这样可以限制外资流入的速度和规模。其二,规定投资利润汇出的最短年限。这样一来降低了外资的流动性,加大了投机成本,有助于加强对国际资金的流出控制。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尤为重要,目前房价的虚高主要是巨大的流动性所致,如果外资可以随意进出我国所造成的结果是无法想象的。若外资大规模的集体撤离,被巨大的流动性推高的住房需求曲线有可能急剧下移,依靠政策维持的高房价将不可避免的坠落。对于被房地产绑架的中国经济而言,若忽视热钱的监管和控制可能将难以避免的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甚至是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刘彬.人民币升值与房价[J].金融经济,2007.
[2]董化伟.人民币升值对商品住宅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2007.
[3]吕彬彬.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
[4]马瑞瑞.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J].产业经济,2007.
[5]朱连心.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7.
[6]廖晚霞.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及策略[J].经济管理,2007.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高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姚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李金宝、副主任徐新荣等出席了此次评审会议。
许坤元在发言中指出,“没有科技进步,就谈不上建设纺织强国。未来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直接决定着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地位,决定着我国纺织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作为“纺织之光”基金会的理事长,许坤元提出2011年奖项的设置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他说,作为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奖项,经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励办公室、纺织之光基金会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纺织之光”科技奖的评审及奖项设置的权威性日益提升。“纺织之光基金”今年有望达到1亿元,计划每年增加用于纺织基础研究的奖励经费达100万元。每年用于奖励科技进步及奖教、奖学金额超过200万元。
在历时5天的评审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本刊记者就本次评审过程中的一些疑问采访了本届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任李金宝。
《中国纺织》:今年的申报项目有哪些不同以往的特点?
李金宝:今年的申报项目总体来说高度还是很高的,还是有很多好项目的。而且企业现在对科研也是越来越重视,我们感到比较欣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振兴我国纺织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纺织》:应用基础研究今年有明显发展,但仍然缺少较好的评审标准。在今年的评审过程中针对应用基础研究有什么特别的关注?
李金宝:应用基础研究今年确实有明显的提高,今年应用基础研究获奖的两个项目水平还是很高的。以前,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还是科研院校在做,企业很少加入,因为应用基础研究属于科研基础项目,无法直接实现经济效益,所以缺少企业的参与。但作为基础的这一方面如果缺乏,就等于没有了根基,其他的研究也就很难进一步发展。随着行业的逐渐引导,今年的两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做得很不错。
但我们现在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之前因为应用基础研究的缺乏导致了这一研究评审标准的缺少。目前,我们已经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评审标准的制定,应用基础研究的评审工作将进一步完善。今年在评审时依据的标准,第一主要根据项目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该项目所取得成果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填报申请项目的时候,我们也对应用基础研究的申报与其他科研项目区别对待,不需要填写经济效益的相关内容,对经济效益没有要求。
《中国纺织》:著作、教材在本次的申报中基本没有,是我国缺少这一方面的研发还是研发成果不够条件申报?
李金宝:教材的评选我们两年一次,但历年我们评下来发现不太好评,有可能下次会取消。因为让科技专家来评教育有一些问题。教材虽然有一定的科技性,但由于教材自身的特殊性,例如究竟适不适合教学和学生就与科技的关系不是太大了。所以科技专家来评就很难评,科技奖主要讲究科技难度、创新点、经济效益等,这些对教材都是不合适的。教材必须由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的专家来进行评定,所以我们考虑未来可能会取消,但这还需要奖励委员会来讨论决定。
《中国纺织》:在科技奖的评审专业大组分类中
没有服装类,为什么服装行业这样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行业却没有科研项目申报?
李金宝:缺少服装行业的科技奖项分类,是因为服装行业没有报项目,就没有必要列一个服装小组来评审。如果服装行业科研项目申报得多,我们也将专门设置评审小组,但是现在基本没有服装行业的科研项目申报。这个与行业特点有关系,与企业当前的思路也有关系,一般服装企业注重的是款式、设计方面,比较缺少技术研发。像化纤的项目就比较多,而纺织就比较困难,传统的棉、毛、丝、麻都比较弱一点。纺织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引导已经有所提升,以前都是申报面料,我们希望将其中的技术提炼出来,有了技术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面料。总体来说,现在申报的项目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也逐步实现创新探究,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结构逐步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多元化发展,纺织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产业市场结构的深入探索,优化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全面创新发展。
二、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探究
1.经营理念滞后
现代经济发展领域中,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单一结构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纺织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分支,是传统产业结构中的代表,但从纺织行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之滞后,一方面,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限制,导致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处于萎靡的发展状态,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收益性低,纺织行业的销售市场开拓性低,对传统产业的新时期转型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业的经营思想中缺乏完善的行业发展规划指导,纺织行业中商家经营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无法达成共识的销售市场,导致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发展局面四分五裂,纺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低。
2.市场信息技术性差
纺织行业中经营的市场需求分析不全面,单一的纺织行业信息结构严重阻碍了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大众需求的把握,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如果纺织行业的市场信息资源的获取健全程度低,会导致纺织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产业是否适应大众需求,是否良好的应用了当前的流行元素,要取决于现代纺织行业企业的经营结构,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灵活性复杂造成不利影响。
3.纺织行业的经营模式不健全
现代纺织行业经营发展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纺织行业的市场探索发展的经营模式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经营模式处于不稳定的经营状。例如:纺织行业现中存在经营销售市场的开拓广阔性较大,但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结构松弛,无法达到现代经营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或者存在经营市场开拓完善水平低,产品质量上乘,但取得的经济利益较低的情况发生,对纺织行业的市场开拓与经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出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与产品经营的脱节情况发生。
4.经营结构不完善规模局限性
我国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中存在市场经营不完善的经营局限性,一方面,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缺乏有力的营销发展模式,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营发展的需求,使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丧失,具有特色的纺织行业在营销模式处于劣势地位,从而缩小了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产业经营中,产业发展的经营中,传统的纺织行业经营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造成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格局处于相对劣势的市场经营趋势中,长期纺织行业的恶性循环,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甚至成为阻碍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实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的探寻
1.转变经营理念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经营产业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中,纺织行业的市场拓展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必须转变现代纺织行业的产业经营理念,经营者要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经营理念,逐步开展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适应企业时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将纺织行业与产业经营实现产业相关产业的合作经营,包括纺织行业与旅游产业、装饰品产业等多方面的联合经营,进一步拓展纺织行业经营者市场销售渠道,转变纺织行业传统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我国纺织行业结构的经营市场的开拓,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要善于建立纺织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经营市场规划,善于从理念上分析当前经营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实现对未来潜在经营市场的探索分析。
2.畅通市场信息
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市场经营探索的空间结构得到发展,必须保障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信息畅通性,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例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国纺织行业的信息开拓提供发展空间,例如:纺织行业可以形成国内纺织行业经营市场发展的信息公布空间,或者建立网络信息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我国信息技术资源在纺织行业发展转型中的综合应用。例如:为了实现我国纺织的信息应用的畅通性提高,可以结合现市场经营开拓的新模式,O2O的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或者进行纺织产业经营市场需求调查,建立企业经营谈论虚拟空间,成分发挥现代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信息资源综合化应用的作用。例如:应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沟通软件,逐步形成纺织行业市场信息畅通经营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保障了纺织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畅通性提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信息渠道。
3.完善经营模式
实现纺织行业市场经营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探究,完善行业经营模式,我国行业经营模式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的把握水平是否符合产业经营的需求,是纺织行业占领经营市场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产业经营中出现纺织行业经营质与经营模式不相符合的情况,一方面,保障企业经营中产品质量的检验模式完善。例如:从纺织行产品生产的原料,加工过程,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控制,保障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开拓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市场信息的畅通为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市场发展信息,善于应用产品挖掘潜在的经营市场,促进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市场创新的经营发展。
4.市场销售方式的创新
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现代产品营销模式中,产品经发展中,体验式营销是现代产品经营中主要的营销手段,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善于完善与发展,必须善于把握企业经营产品的优势,在新的营销模式中凸显纺织产品的最佳亮点,从而紧紧抓住大众购买的核心经营理念,进而挖掘经营市场;另一方面,从产品经营市场需求入手,纺织行业的产品种类多样,要善于、分析产品在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将“替代品”转化为“必须品”,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经营的价值,扩展经营的纺织行业产品需求。
5.纺织行业的生产技术进步
商品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而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供应因素中,产品经营的个人产品生产速率大小,对企业产品经营的价值起到决定作用。为了提高个人产品经营与发展的经营速率,必须进一步开发纺织行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优化纺织行业中产品经营发扎的生产技术水平创新。例如:纺织行业进行技术培训中,将现代自动化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与纺织产品的生产领域,达到现代纺织行业的技术应用发展水平的创新探索。
此外,实现现代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的创新发展,需要对我国国家轻工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的把握,善于分析我国政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提出的产业经营创新发展的新策略,并结合国内外纺织行业技术设备、经济发展等相应的经营资源,达到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与发展的开发。
四、结论
纺织行业的创新探究,为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发展新空间,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产业结构探索发展的整体创新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结构,发展市场、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综合创新,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科学性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探寻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全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召开[J].纺织服装周刊,2010,30:11.
[2]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
[3]杨晓东.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
[4]周雪霖.四川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反思及对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0.
[5]黄洪燕.我国纺织服装类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An Investigation on Reclamation of Waste Textiles in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big amount of waste textiles generated every year in China, but the recycling and reutilization rate is quite low.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Chinese government, 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searchers to the reclamation of waste textiles, 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aspect, such as imperfect recycling system, poor public awareness, small industrial scale and technological bottlenecks, and puts forwards related solutions.
Key words: waste textiles; recycle; reutilization; regenerated resources; circular economy
废旧纺织品是指在各类以纺织服装材料为原材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废料,包括短纤维、废纱、回丝、布料边角料等,以及各种废旧的纺织服装、纺织制品,如使用后的服装、布料、毛巾、地毯、装饰等废弃的纺织品。根据2013年公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资料,2011年我国废旧纺织品的产生总量超过2 600万t,综合利用量仅有230万t,综合利用率不足10%。目前,政府、行业和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与利用,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落实。
一、国内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的发展简历
早期,国内首先关注生活、工业废旧品的回收,如金属、废纸、玻璃、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回收。1992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成立,主要工作是参与资源回收的政策制定、信息反馈及科学研究。1995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成立(2013年11月30日更名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 000多家,已登记注册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厂3 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中国在纸张、玻璃和塑料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和再循环体系,但对纺织服装废旧物的回收与利用的研究要比国际上落后,同时人们对于纺织服装再回收的认识还相当薄弱。
2010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同年,《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也明确提出:发展纯化纤和天然纤维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形成环保、可持续的纤维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
2011年4月7日,发改委环资司在上海召开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座谈会,开展了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基本情况的调查;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提出在全国初步建立回收体系、提高回收比率的目标;12月发改委《“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拓展再生纺织品市场,初步形成回收、分类、加工、利用的产业链;12月21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在北京召开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座谈会。
201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2011 ― 2015 年)》,首次将“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列入其中,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t左右;11月,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起的联合28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组建成立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建立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目的是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
2013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大会上,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首次被纳入评选领域,由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浙江富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几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废旧制式服装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及工业化”项目获得科技一等奖;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又召开座谈会,研究推动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综合来看,政府、行业及行业企业都做了许多工作以推进国内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回收与利用,例如:以浙江和江苏为代表,对废旧纯棉纺织品、毛纺织品进行回收与综合利用,建立了纺织废料回收利用基地;以上海市和广州市为代表,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废旧衣物环保回收箱按独立垃圾分类模式投放到居民小区,定期回收废旧衣物;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与浙江富润集团合作,开展了废旧军服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并在浙江诸暨建立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基地。
二、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1)尚具有服用价值的废旧服装,作二手服装出售或捐赠。发达国家中有超过50%的废旧纺织品以捐赠或非法出口的形式流向了欠发达国家,其中二手服装占一定比例。如在某些非洲国家,超过80%的人口穿二手服装。
(2)废旧纺织面料、碎布或一些不作二手服装用途的废旧服装,制作成清洁用面料,如拖把、擦机用布等。
(3)部分废旧纺织品经过回收分类和处理加工后,重新进入纺织生产,做成再加工纤维织物。回收的纤维可纺纱或掺入其他纤维一起混纺,所纺纱线可用于制作毛粗纺面料、毛衣裤、牛仔面料、毛毯、服装衬里、劳保手套、拖布等。
(4)加工成再生纤维,如回收的废棉可用于造纸,或作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原料。但再生纤维不一定来源于废旧纺织品,如再生涤纶,大多由回收的废旧饮料瓶经一定工序加工而来。由于非织造布对原材料的适应性好,再生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最终产品可应用于农业及工业等领域。如作鞋帽衬里、车座衬里、家具内衬、地毯、土工布、隔音或隔热材料、过滤材料、建筑板材或墙材、装饰材料等。另外,再加工纤维可用作絮填料,如作运动场上聚酯泡沫塑料垫内的填充物。
(5)部分废旧纺织品由于分类处理不当或本身已丧失再利用价值,直接被掩埋或者进行焚烧处理。如焚烧也可作能量回收,用于火力发电等。
(6)还有部分废旧纺织品进行堆肥处理,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国内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和行业方面,我国还未形成完善有效的回收与利用体系。虽然国内有关部门、政府机构及行业组织都在关注和努力扶持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与利用,但研究和建设工作尚未全面铺开,致使国内的回收渠道有限。
(2)社会大众方面,废旧纺织品回收后再生产品档次较低,社会接受度不够。由于缺乏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大众容易将废旧纺织品与“黑心棉”混淆,这种担心直接影响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与再利用。
(3)行业和企业方面,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规模效应不大,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因而也得不到政府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废旧产品回收多为个体经营,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
(4)技术方面,存在某些回收与利用技术不够先进的共性问题。还需研发专业的特种设备,如清洗消毒设备、相关纺织品助剂的特殊淋喷设备、用于纤维均匀混合的混合箱、将原料切成碎片的切割机、开松设备以及成套的可实现高值化利用的生产设备等。
四、对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的建议
(1)完善废旧纺织品分类体系和分类管理方法,从来源分类收集,逐步分类细化。废旧纺织品服装的回收分类工作关系到回收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作业人员的分类效率,从而提高回收综合利用效率。
(2)进一步完善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循环体系,健全废旧纺织品定点回收和处理加工网络,设立更多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组织或机构。建议联合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社区居委会等,开辟多种回收渠道。
(3)探索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与旧货交易市场联动的发展模式,对符合再流通标准的物品鼓励进入旧货市场重新进行交易,扩大旧货流通业的市场范围。如明确工商营业许可,允许出售“二手服装”,并由工商、疾控或防疫部门以及旧货协会等联合监管。
(4)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相关行业的信息数据库,开发行业经济数据统计、经营者备案年审、查询监管、网点分布地理位置查询等应用系统,实现网上统计、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强化对行业的规范管理和宏观调控。通过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个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推动绿色消费,增强人们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提高人们对再生纺织品和再生服装的接受度。
(6)扶持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领域的龙头企业,由政府给予信贷和税收政策等方面优惠,引导、培育产业集群,以加速形成包括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及纺织品回收利用,扩大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产品的应用范围,推动废旧纺织品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7)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加快高附加值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回收效率。首先,废旧纺织品在回收过程中要考虑安全问题和分拣技术,研究开发新型、快速、有效、低成本的检测、消毒、清洗和分拣技术;其次,加大对除棉、毛、涤纶之外的纤维回收技术的研发力度;再次,加快回收设备的研发,通过新设备、新工艺提高回收处理效率。此外,加强研发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研发更多的生态纺织品。
(8)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制定针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废旧纺织品的消毒方法和标准、废旧纺织品再生产品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等,以指导和规范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同时加强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
(9)综合发挥各级职能部门与民间组织的作用,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民政部福利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旧货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民慈善项目发展中心、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联合各方力量,解决和突破各种技术、体系建设等。
五、结语
针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要制定合理经济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路线,健全废旧纺织品定点回收和处理加工网络,建立并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扩大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产品的应用市场,最终推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燕. 废旧服装处置方式碳足迹比较[J]. 棉纺织技术,2014(1):78-81.
[2] 张玉霞,郝克宁. 关于发展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分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113-115.
[3] 郭燕. 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政策与措施研究[J]. 纺织导报,2013(3): 18-23.
[4] 顾明明,唐世君.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5):27-29.
[5] 侯海燕. 发达国家纺织纤维废料处理趋势[J]. 中国纤检,2011(23):70.
[6] 韩丽,高雁,李静,等. 废弃纺织纤维的再加工与再加工纤维的质量安全控制[J]. 中国纤检,2010(1):74-77.
[7] 陈颖,钟江.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J]. 中国纤检,2014(10):54-55.
关键词:金融危机时代 纺织业 影响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一)我国服装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实际上80%的产品均为内销,所以国内零售市场对我国纺织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很多零售企业就陆陆续续登陆我国经济市场,并在城市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内资和外资之间没有开展肉搏之战,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服装零售业逐步走进我国服装零售市场,他们以广泛的品牌知晓度、高校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娴熟的营销技巧和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对我国缺乏品牌资产、良好的营销技巧以及零售管理经验等产生极大的冲击,从而对我国服装零售市场带来极大的危机,进一步压缩我国纺织行业以及服装零售产业的生存空间。
(二)缺少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美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大力倡导的发展绿色纺织,采用高环保标准的生产工艺,但是由于我国和美国的纺织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我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与美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绿色纺织对我国纺织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有关统计分析我国纺织企业仅仅有10.2%左右的纺织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而我国有47%左右的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为中低档产。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需要具有先进的设备,而且还需要自主研发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但是研究高科技需要大量的资金,然后由于我国的很多中小型企业融资就越来越难,更不用说投资资金进行科技的创新。
(三)品牌战略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由于现代纺织产业链利润分配呈现出U形状态,而处于U形状态的两端的销售服务产业和研发设计产业的利润率仅仅有20%到25%,而处于U形状态底部的加工生产的产业的利润率仅仅为5%左右。并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分工的状态,我国纺织行业主要是以生产加工为主,而销售服务和研发产业都非常薄弱,从而导致我国纺织产业所获得利润分配是全球纺织行业产业链中最低的。由于我国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高新的科学技术,所以造成我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虽然一些纺织企业向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研究技术不高或者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而造成缺乏不能走向国际市场,还有一些虽然具有高新技术和完善的设备,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经营策略,也导致打造自主品牌成为奢望。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
我国纺织业一直是以出口为主要向导,而忽略我国的内部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增长却明显低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和国内生产总值,并且我国的很多居民的储蓄率也比较高,所以我国潜在这巨大额定内需市场。所以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下,在出口形势严峻的状态下,我国纺织业应该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以推动纺织业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将外贸行业放弃,我们只有不断努力转变当前的贴牌经营模式,并不断实施品牌国际化,主动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力,这样才能使我国纺织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健康成长。
(二)全面推广新技术
全面推广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是实现绿色纺织的重要的途径,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的效果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纤维材料的运用,在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优势,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农作物副产品的、植物秸秆、竹子等绿色资源的运用,从而可以实现可再生物质纤维的生产,从而可以加快纤维的国产化的进程。2、新能源的利用,在推广应用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时,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比如可以采用太阳能加热系统对纺织厂厂房的集中平整的优势,在纺织厂的厂房中建立太阳能集热器,从而利用太阳能将冷水加热到设备需要的温度,从而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下,面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已经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纺织行业想要实现升级必须走向自主品牌创造的发展道路,根据目前的纺织行业进行分析,我国纺织行业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必须在行业内部进行不断的更新,不断提高附加值。 纺织行业品牌的创造不仅需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而且还应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想要创造属于自己品牌只有团结起来维护我国纺织业共同的利益,共同努力,将我国纺织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与外国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纺织业品牌。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纺织产业具有非常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所以我国纺织行业只有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全面推广新技术,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不断保证我国纺织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玲.基于实证分析的浙江纺织业竞争力研究[J].中国市场,2011(10).
[2]李波.敢立潮头唱大风——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戴步忠访谈录[J].纺织导报,2009(6).
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在毛纺行业应用的意义,描述了微波干燥技术在纺织领域尤其是在毛纺行业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目前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的应用研究的不足,为微波烘干技术在毛纺行业推广,指导毛纺企业合理利用微波干燥技术,提供思路。
关键词:微波干燥;毛纺;影响;推广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 MHz~300 GHz的电磁波,具有一般电磁波的共性,主要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广播等领域。工业常用的微波频率分布在915MHz和2450MHz两个中心频率段。微波加热速度快,没有热量损失和织物污染问题。微波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内外同时加热,可使织物在短时间内达到内外同热的效果。因此,微波技术是纺织加工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1 微波技术在毛纺行业应用的意义
在毛纺行业,每年有大量的羊毛纤维羊毛衫需要染色、后整理,涉及大量的烘干生产工序。当前主要还是在沿用传统电热风干加热烘干方法生产,不仅存在着巨大的能量浪费,同时还由于传统加热方法耗时长、加热效率低、加热不均等,大大延长了毛纺织品的加工出货时间,导致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处在被动地位。一种效率高、低能耗的新型微波加热烘干技术逐渐应用在纺织行业,采用高效节能微波干燥方法既节能、省时、环保,又符合当前低碳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解决传统加热干燥方法存在的固有问题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微波干燥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纺织品前处理、染色、后整理等去水烘干领域,但由于微波烘干对羊毛纤维性能的破坏及色泽影响,所以至今在毛纺行业内没有推广应用。因此将微波技术应用到羊毛织物的染整加工中,将大大缩短羊毛织物染整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实现节水节能。
2 微波干燥技术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
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在近几十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微波加热处理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热能技术,微波处理纺织材料正是微波技术与纺织领域相结合而开辟出来的新领域。尽管微波处理技术发展较早,但是关于微波对纤维作用的研究,大多数国家主要从事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例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Simth-RB,Minaee-B[1]曾做过微波对纱线的热作用的论述;Murugan R[2]等人于2007年发表的文章Study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tion in dyeing time using microwave oven Dyeing Technique中讲到微波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及机理的研究;Armandb[3]等人在Microwave drying of FR cotton fabrics中做了纯棉织物的微波干燥研究,而关于微波与纤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因而目前仍然没有一套完备理论对微波与含水纤维素纤维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对于微波处理后的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也未见系统的文献报道。
我国微波干燥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2006年东北大学的杜春林[4]做了“织物真空微波干燥的实验”研究,对微波干燥技术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实际应用说明,却没有涉及到微波对织物的影响的研究。东华大学的赵雪[5]等人做了“微波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机理研究”,对微波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具体对微波在调整纤维结构、纤维接枝改性、染色、后整理等方面应用的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2010年,方营[6]系统地阐述了微波在现代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在纺织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中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也只是就微波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童孟良[7]利用微波干燥亚麻纱管的工艺,探讨了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亚麻纱管脱水率的影响,还对工业微波干燥机的干燥能力进行了考察,并将试验结果与传统烘箱干燥后的亚麻纱色差和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微波处理干燥亚麻纱管是可行的,与传统烘箱干燥对比,微波干燥所得亚麻纱的色差小,强度高。苏州大学邹利云[8]对微波处理后的真丝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微波处理之后,桑蚕丝的强力会减小,其断裂伸长在微波短时间处理后会有上升,随后由于受到强力的影响,伸长又有所下降;柞蚕丝由于其强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再加上湿热收缩,所以其断裂伸长亦是上升的。微波处理之后,桑蚕丝的急弹性和弹性变形在总体上是上升的,而柞蚕丝的急弹性和弹性变形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短时间处理后弹性是上升的。在微波短时间处理后,柞蚕丝、桑蚕丝都会产生结晶化的趋向,而长时间微波处理后,会使得纤维的结晶化趋向遭到破坏。微波处理3min后,桑蚕丝的链段取向度提高。
3 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的应用研究
纺织品的加热和干燥多采用热风、蒸汽、电热等方法,能量均通过传导或对流传递到纺织品内部。而微波处理可直接作用在纺织材料内部,并且水分吸收微波的能力为常规纺织材料的数百倍。
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中,如羊毛,用普通的加热方法,热量渗透到绝缘体内部比较困难,能效低,羊毛纤维容易变黄;同时,由于毛条容易缠结,致使羊毛损伤,长度变短。而用微波加热,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加热迅速均匀,能效高,不容易出现局部过热泛黄现象,毛条光泽好。由于羊毛纤维能充分伸展,相互缠结少,能有效地减少因毛条长度缩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精梳时落毛也少,减少浪费。再如蚕茧微波干燥,丝胶的溶解率增加,生丝洁净好,解舒有提高的倾向。此外,棉花进仓以前,用频率915MHz的微波处理到60℃维持1.5min~2min,既可起到干燥的作用,又可将虫子全部杀死,毛织物也常用微波消毒、杀菌。
2009年,赵雪[9]等人讨论了微波辐射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断裂强力、撕破强力、结晶度、白度、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经过微波处理后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总的变化趋势都是在短时间内先提高,然后经过微波长时间辐射后再下降,常态织物断裂强力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在微波辐射60 min后结晶度增加。湿态织物在微波辐射5 min后结晶度提高,但在辐射60 min后结晶度相对于原样呈下降趋势。微波处理20 min后白度明显下降,织物开始泛黄,湿态织物的泛黄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比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严重。微波辐射120 min后,干态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相对于原样基本没有改变,但常态和湿态羊毛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有所改变,羊毛鳞片出现裂痕。
2010年,赵雪[10]等人又讨论了微波技术处理羊毛后对其染色性能及表观得色量的影响,研究了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动力学。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兰纳素活性染料和派拉丁1:1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染色的表观得色量、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率,并且随着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增加,羊毛染色织物表观得色量总的趋势也逐渐提高。微波处理羊毛的最佳条件为功率400 W,时间3分钟。羊毛织物经微波处理后,初染速率有所提高,达到染色平衡时织物的表观得色量也有所提高。微波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
以上国内外文献表明,微波干燥技术逐渐应用在纺织行业,但对于羊毛方面的应用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微波对羊毛纤维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使微波干燥技术更好地为纺织行业,尤其是毛纺织行业服务,有必要将微波技术对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高效节能微波加热干燥处理的最佳试验参数,从而为微波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指导生产,在毛纺行业推广应用 。
4 结论
羊毛纤维及其制品作为一种高档纺织品,具有弹性、柔韧性、较好的吸湿性能和保暖性能,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种类丰富,在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烘干干燥处理,因此将高效节能微波加热干燥技术广泛应用到毛纺织加工企业中,将大大缩短毛纺织品的加工出货时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实现节水节能。
根据上文中所述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的应用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微波对毛纤维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微波技术在毛纤维、纱线和织物等烘干过程的最佳试验参数还未有进一步研究;
微波烘干技术对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有一些研究,但不够深入和完善,而且对其他毛类纤维诸如兔毛、骆驼绒等纤维的研究几乎没有;
除了毛纤维外,微波烘干技术对毛纱和毛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还不够完善。
由此可见,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思路。目前微波干燥技术在我国毛纺行业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希望本文能为微波干燥技术在毛纺行业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笔者相信,微波干燥技术应用于毛纺行业的干燥过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微波干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毛纺行业也能随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真正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imth-RB,Minaee-B.Microwave heating of yarn[J].Journal of Microwave Power,1976,11(2):189-190.
[2]Murugan R ,Senthilkumar M ,Ramachandran T.Study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tion in dyeing time using microwave oven Dyeing Technique[J].IE(I)Journal—TX ,2007,287(2):23-27.
[3]Armandb,Peppermanjr,Sidneyl,etal.Microwave drying of FR cotton .
fabrics[J].Textile Chemist and Colorist,1977,9(7):137-139.
[4]杜春林.织物真空微波干燥的实验研究[C].辽宁:东北大学.2006.
[5]赵雪,何瑾馨,展义臻.微波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机理研究[J].现代纺织技术,2009 (3):73-76.
[6]方营.微波技术在现代纺织工业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0(1):45-47.
[7]童盂良.微波干燥在亚麻纺织工业的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6(1):21-23.
[8]邹利云,陈宇岳,盛家镛,等.微波辐照后的真丝纤维结构及其性能研究[J].丝绸,2001 (4):8-10.
[9]赵雪,何瑾馨,展义臻.微波辐照后的羊毛织物结构及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09 , 26(11):35-38.
2011年,我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整体良好。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国家围绕改善民生而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实,内需市场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并将继续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性的市场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前期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及市场信心好转,国际市场也有望保持温和增长。
预计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支撑下,2011年纺织行业生产、出口、效益均有望继续实现稳定增长。
推进 “5+2”
纺织工业协会在新近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对近期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出了“5+2”的目标。
五项研发技术
纺织厂制造执行系统(MES):MES是以“十一五”纲要中“纺织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项目的成果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与上层ERP联网,是纺织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纺纱设备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织造设备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纺织厂生产过程智能调度系统等。
信息系统集成应用:ERP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核心,但ERP系统必须与其他主要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如监控系统、CAD、电子商务等)之间实现集成应用,才能消除信息孤岛,使企业信息系统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要在“十二五”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ERP系统技术架构的完善,提高RFID技术的应用水平,系统集成的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订。
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为国家、各级政府及企业等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对纺织经济运行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预测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其关键技术包括纺织行业数据仓库、行业经济分析预测模型的建立、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十一五”纲要中“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国内主要纺织品专业市场的交易信息,开发能够实现各专业市场信息共享,且自动撮合交易的服务平台。
物联网应用:将新近流行的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纺织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各个领域,并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两项推广技术
ERP系统:经过“十一五”纲要中“适合纺织行业的ERP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已经开发出针对纺织主要子行业应用的ERP系统软件,并在全国近百家纺织企业推广应用。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典型产业集群地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按照企业业务分为若干类型,开发能够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并与网络服务商合作实现系统的部署和运行。推广服务的对象是产业集群的广大中小企业。
技术与产业走向融合
目前,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两化融合走向深入,信息化技术与行业生产、工艺、设备的结合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CAD、CAM等应用良好。服装制造中电脑裁床等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和鹰公司的裁床设备在2010年取得较大进展,其新开发的“衬衫快速成衣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从三维人体测量到服装CAD/CAM的无缝连接。
骨干企业应用水平提高。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比例达到近10%,其中化纤、纺机、棉纺企业应用比例较高,部分大型企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行业内推广的示范。
生产监测取得突破。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研发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并进入推广阶段,为物联网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打下基础。
节能减排见效明显。杭州开源公司开发的印染在线采集系统(MES)已成功应用于新民集团、苏州印染等印染企业。
自动化技术得到推广。经纬股份公司以本公司的棉纺设备为基础,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形成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E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生产现场设备运行数据,辅助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力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些服务平台,为广大服装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培训、在线技术支持、在线软件版本升级等服务,其采用SAAS方式的“在线超级排料租用服务”得到服装中小企业的认可。
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