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平台。以人人网、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工具的诞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工作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融合到多样化的自媒体信息中,借助新兴网络媒体收集整理有用信息,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借助自媒体传播速度迅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思政工作者能够立即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2.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知识信息获取新途径。自媒体为大学生开创了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新途径。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平民草根、政府官员等,言论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便捷,广度扩散,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接触更多的信息。自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大学生交往范围,为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拓宽视野、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新渠道。
3.自媒体的交互方式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交互即时的远程信息交流,实现了信息者和接受者的平等互动,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在个人传媒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倾诉和宣泄的空间和途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能自由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弘扬个性,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1.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影响学业与健康。自媒体一方面为学生获取新信息、新事物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因其独特的诱惑力易导致学生沉溺网络而不能自拔。大学生热衷于追求新事物,网络世界极大地满足了这一需求,渐渐地,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课堂上大学生集体玩手机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刷微博、聊qq、逛论坛、网上购物等等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文化。部分学生将虚拟的网络游戏和聊天等作为自身精神寄托,每年都有个别学生会因网络荒废学业而被勒令退学,甚至因长时间沉溺网络猝死的事件也有发生,严重影响其学业和健康。
2.阻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准确性很难保障。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在自媒体上散播不良思想和观点,如非法传教,对学生的价值观取向造成极大地冲击。一些低俗的快餐信息和广告,如人流广告、整形广告等,无形误导大学生。加上大学生辨识真假的能力有限,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很容易不加判断迅速传播,无形当中充当了垃圾信息的扩散者而不自知。甚至大学生利用自媒体构成犯罪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如剽窃他人科研成果、黑客攻击等。同时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脱离了正常的交往圈,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淡漠。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1.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应当有自己的自媒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工作,必须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解。现在的大学生通常都有自己的自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建立自己的QQ、微博、微信、BBS等自媒体,和学生互动,在互动中掌握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思想状况,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自媒体时代观念,切实提高新时代信息素养。只有跟上时代,把握时代思想发展脉搏,才能把握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切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2.利用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媒体中的信息非常多,既有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假消息等负能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多角度多层次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科学发展观等正能量,并旗帜鲜明地批评并抵制负能量信息,让大学生们受到传统优秀文化、优秀党员等信息的引导,认识到负能量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社会发展、贴近生活现实、贴近大学生,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另外,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上是见面的方式来开展,自媒体是一种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日常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自媒体了解和教育学生,主动利用自媒体把课堂上要讲授的核心价值观点传达出来,以丰富网上网下教育方式,深度融合两者的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3.开展 “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思想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学校向家庭、社会、自媒体共同结合转变,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固化地遵循传统方式方法,需站在全新的高度、时代的前沿,以开放的模式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家庭应充分发挥天然优势,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渠道,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加强互动。对于社会和自媒体来说,与高校共享资源,注重社会责任,与高校协同营造积极健康的高校信息环境,截堵不良信息,阻止不良信息向大学生的传播,维护大学生和谐的成长环境。
>> 提高艺术素养:高校英语教师发展路径选择 艺术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策略研究 刍议美学素养的提高与高校艺术教育实践 如何提高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 提高音乐教师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的研究 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的探讨 英语文学作品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ICT)素养及其专业发展 关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路径探索 提高教师素养势在必行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路径探析 青年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英语素养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师德素养 浅论高校教师自我素养的提高 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策略研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实施的路径选择 开放学院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素养方面的问题及培养提高的路径 高校教师发展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5―4.
③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④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⑤王丽萍.从“三美”原则看吴歌英译――以《月子弯弯》为例[J].时代文学,2011(10).
⑥郭琳.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⑦赵新法.现代教师素养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⑧李田.21世纪的美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2―1―23.
⑨张景艳,徐莉萍,黄雅芸,童江涛.关于非艺术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及实施研究[J].艺术研究,2006(3).
[关键词]:高等学校 艺术教育 教育方式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就越来越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应对措施还有待加强。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
20世纪初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开始。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即包括美育。王国维认为,美育一方面可以使人情感发达,达到完美之域;另一方面美育是德育与智育的一种手段。关于艺术一词,学界上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技巧的作用下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R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有机结合,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艺术从行为活动上看具有两个特征,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艺术的人文属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艺术教育已经从专门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一种通识教育。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大学四年就培养出数10万计的艺术家,但是我们需要培养出有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一定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毕业以后可能不一定从事艺术职业,也许终身都不可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们会从事需要一定艺术专业修养的其他社会工作。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立德树人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一)人文教育功能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曾任教育部部长的周远清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科学和艺术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积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校艺术教育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积淀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育。美育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辅助与诱导作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先生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功能
林逸鹏先生说过:“高校艺术教育即是艺术的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高校艺术的通识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普及,更多体现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开阔性的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形象思维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科研创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形象思维与人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三)文化传承功能
本文以高校立德树人为基点,结合舞蹈教学实践,以辩证的维度,分析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正负影响,固优势补不足,探原因寻良策,提出并探讨如何发挥舞蹈教学的独特功能,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舞蹈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将舞蹈列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正确处理舞蹈、体育、文化、专业教学的关系,开辟舞蹈与心理教育融合路径,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健全、专职教师配备不完全、课程内容不落实等问题,有效促进高校多元文化渗透,推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1]。只有了解学生缺失的需要,辅以成就动机的训练,才能达到心理的求知与理解。毋庸置疑,高校舞蹈教学以其特有的直觉、动作、节奏、造型性,寓抒情于形态,融视听于心理,丰富了教学元素,完善了育人层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事物的发展总要一分为二地看,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要辩证地分析,既要防止舞蹈育人功能被夸大,又要规避对舞蹈的片面认知。为此,在肯定舞蹈育心健体的“利”的同时,也要认真审视因教学主体素质差异、施教内容片面、育人方法单一所带来的“弊”,进而多措并举,固强补弱,双轮驱动舞蹈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通发展、创新发展。
一、固本守基不动摇,在利中坚守阵地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多专业、多课程、多内容、多路径支撑,最主要的就是保留每门学科其本身独有的价值。舞蹈专业院校,将舞蹈作为教学的主业,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组织专项学术研究,开展理论授课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舞蹈的资源配置作用,打造独特的办学品牌和风格,培育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学正在突破专业界限,逐步加入传统体育教育体系。部分院校将舞蹈作为体育必修课的有效补充,加强硬件建设,丰富教学内容,配备专职教师,稳步开展舞蹈教学工作。事实上,无论高校处于何种层次,将舞蹈教学作为必修内容,精心搞好课程设计,有序组织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育人体系,都顺应了社会发展形势,吻合了高校创新发展节奏,满足了大学生对多元化知识与技能的主观诉求。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集聚育人有机元素,健全学生成长架构,促其全面成长。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讲,舞蹈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主要通过人的形体语言,动态化塑造人物思想,形象化表达精神世界,视觉化渗透人的情感,既抽象又具象地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层联系,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心理及健全的情感世界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切身沐浴艺术的甘霖,感受舞蹈的内在美,进而净化心灵,塑造高雅气质,增强审美情愫。舞蹈教学之所以能起到以上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坚持固有的教学原则。原则通常是指推进事物有序运行的科学化依据和合理化准则。具体至高校舞蹈教学层面,就是在坚持课程分层性、选择性、整体性、展示性、调节性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教学的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正确处理素质与应试教育、教师与学生互促、个性与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转化的关系,有效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硬件设施等制约瓶颈,彻底消除“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顽疾。坚持直观性原则。舞蹈的外在展现性,决定着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将“师长”变“学长”,通过动作示范教学、直观教具演示及语言、肢体的运用,丰富外在感知,激发内在领悟,学生由后台进入前台,尽快了解理论知识,掌握舞蹈技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文化知识一样,舞蹈教学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牵引,更需要遵守认知与实践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教学路径中,同频共振,同幅进步。坚持协同推进原则。舞蹈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3]。可以说,离开了领舞与伴舞的支撑,舞蹈的外在形态表现与深层内涵的投射,终将失去运行依托。在把握核心教学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舞蹈教学功能和价值发挥到最大,进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一些高校在我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将育德、育体、育智、育心融入舞蹈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育人潜能,以舞蹈教学的小进步助推“中国梦”的大实践。众所周知,舞蹈的外在表现性,能够促使肢体与心灵的深度融合,有效培育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其目标并非将每名大学生培养成舞蹈家,也不要求其在舞蹈领域取得较深的造诣。大学生对舞蹈理论的熟知、表演技能的掌握、艺术作品的创作,只是舞蹈教学的赠品,真正塑造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补充的是厚重的人文文化,输入的是做人做事的道德素养。另外,学生在舞蹈动作训练中,可以有效矫正不良形态,增强个体敏捷度与协调性。不同的乐曲,不同的舞步,赋予了舞蹈定格与流动的造型,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增强自编自演的创造力。“舞则人之天性”。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促进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舒畅的心情、较强的自信、平和的心态,有望在优美的音乐和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形成,进而缓解精神压力,消解不良情绪,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辩证分析找问题,在弊中认清现状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改进美育教学,开齐开足艺术课”。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音乐、美术教育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基础,但是舞蹈则更多地独立于主流教育之外,多以培训机构,舞蹈教室等形式存在。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将“三学期制”引入教学改革,突出学术研究、专业设计、课程实习等重点环节,拓展教学资源的利用空间,缩短基础知识与前沿领域距离,不断提升学科之间的融合力,增强课程创新发展力。除舞蹈院校外,其它综合类院校集中优势,着力破解同质化瓶颈,努力在特色化办学上取得进展。当前,由于高校改革路径、内容、领域不同,发展基点不一,加之片面强调特色办学,一度关注“话语权”和“显示度”,在特色课程突飞猛进、基础学科相对薄弱的境况下,高校课程很难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高校育心体系坚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协同,搭建教育、创新、服务、文化、组织型平台,构筑社会、基地、项目、课程、专业、多元化机制,需要纳入德育、心理、美育等要素。舞蹈教学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片面强调特色学科的重要性,高校建设的立足点、创新发展的着力点、育心体系运行的依托点将发生偏移。为此,在特色学科的牵引下,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均衡性和育心体系的完整性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点片面地认为舞蹈教育只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这种思维惯性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舞蹈教学的育人育心功能。在一些大学生中间,“心流感”蔓延、心理问题频出,因心理扭曲变形发生事故案件的屡见不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舞蹈的育人环节不容忽视。实践中,有的高校在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上“一锅烩”,将不懂教学业务、不懂舞蹈专业的教师放在舞蹈教学岗位上,致使专业不对口、方法不对路。有的教师倾注于舞蹈实践教学和理论学科研究,人为忽略舞蹈的内涵性,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使舞蹈过于形体化,从而违背了舞蹈的育人价值。在教师这种浅层化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舞蹈的真正内涵了解不透、领悟不深,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因素隐性增长,很容易使其身心失衡、价值观错位。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高校改革新任务、舞蹈教育新内容,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舞蹈教学理念,而有的教师套用老思路、硬搬旧教材,不注重以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为背景,固化以人为本理念,导致教与学挂空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的感悟性无法生成,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舞蹈教学实践证明,“练功式”的教育方法仅把舞蹈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给学生的身心带来的诸多益处。从心理学上讲,心智是思维活动的沉淀与储存,它涵容着智能和潜能,贯穿着学习理论、应用知识与抽象推理。实践中,树立先进的舞蹈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心智的培育和形成,否则,单一的方法、机械的重复,将会阻碍舞蹈育人功能的发挥,制约良性心境的培育。当前,一些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简单采用注入法,单凭“一张嘴、一双手”,输入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一些难以掌握的舞蹈技能,没有结合大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生理特点,科学设置讨论、展示、实践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语言与动作示范性不强,内在激励性不够,缺少有效的思想引导和氛围感染,致使教学方法与大学生接受能力、心智现状相互脱节。从学生个体分析,由于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有的吃苦性差,心气浮躁;有的功利思想严重,总是幻想着一夜成名;有的在“为什么学、为谁而学、怎么样学”等基本问题上徘徊不定,影响着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着眼育人谋发展,在趋利避弊中寻求良策
实践证明,舞蹈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方面,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复杂,其潜存性强,危害性大。在舞蹈教学中,针对一些大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理想信念缺失、职业生涯迷茫等问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采取心理教育方法,全方位打造良性心理环境,多层面渗透心理素质内涵,交叉式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进而缓解心理压力,帮其走出心理误区,校正职业价值取向。一方面,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相结合。舞蹈训练是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化转换过程,也是舞蹈教学的关键环节。训练中,由于大学生骨骼与韧带相对成型,柔韧性不强,掌握表演技能有一定难度,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怕苦怕累情绪。另外,一些大学生急于求成,肌肉或韧带拉伤在所难勉。基于以上情况,如果心理干预工作跟进不及时,大学生思想情绪就会产生波动,进而形成郁闷、烦躁等心理问题,舞蹈的育心功能就会慢慢消失。在舞蹈训练中,要将心理干预融于其中,及时纠正不良心态,使其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全身心融入舞蹈训练。通过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有机结合,搭建多条育人路径,配制“育心处方”,消解心理问题。针对当前一些高校重特色学科轻基础学科的问题,在坚持特色办学的前提下,着眼于大学生全面成长进步,吸收、配备专业舞蹈教师,趟出“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培训之路,提升教师主体素质。将舞蹈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构高校综合育人体系,均衡设置育心课程,使高校宏观教学结构趋于合理。高校舞蹈教学通常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技能表现、欣赏教学。实践证明,高校课程施教的成效,不仅在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规范化的课程运行体系,更在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而校园文化的培育和生成,主要来源于“第二课堂”的开展。针对当前舞蹈教学“第二课堂”路径不多、空间狭窄等问题,要结合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实际,在经费上多“投”一点,在场地上多“挤”一点,以满足舞蹈教学的顺畅开展。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可在校、院(系)两级成立舞蹈教学督导小组,充分调动机关的辅教功能。另外,由学生成立舞蹈社团,适时开办培训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将舞蹈教学蕴含于校园文化,折射于物质形态,充分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增强其文化价值的公共性和实践性。基于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大德实际,一要填补教材盲点。本质上,教材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局限性。社会在发展,高校在改革,而教材的创新远不及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可构建校本、生本舞蹈教材,既要吃透材融进来,又要结合实际走出去。如,区别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划分通用与专用教材,将心理学知识渗透于教材的制定与落实,以育心教学助推育人工作。二要突出人文教育重点。针对一些教师观念滞后的问题,要前置人文教育功能,将教师从单纯的技能教学认识中解脱出来,并运用启发式、激励式、心理干预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感悟性,提升艺术的熏陶性。同进,要坚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舞蹈知识的讲解,融入审美情愫,塑造舞者气质。三要解决教学方法难点。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施教潜能。采取媒体教学法,融入教学课堂,体现舞蹈教学的现代性和科技性;融入心理疏导法,解疑释惑,排解心理障碍,推动舞蹈教学与实践。
总之,对于舞蹈教学育德、育心、育体价值功能,我们要固守坚持;对于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客观对待;理性分析舞蹈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扬长避短,将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效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打开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马钟范 柴觐 于思化 吕娇阳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德育审美化;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德育开展虽较受重视,但却难抵学生内心深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过程上存在反审美现象,忽视了德育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功利化倾向,即只注重道德教育显性目的的达成忽视道德教育本真追求;二是无我化倾向,即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价值与意义,忽视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与情怀。忽视道德的个体陸与主体性;三是强制化倾向。即仅仅从知识传授的层面和行为规范的层面灌输说教,漠视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高职生已进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渐趋定型,枯燥而具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排斥和逆反。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层次理论”时,补充了“求知”与“审美”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两个更高层次。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情操趋于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审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征。可以说,“求知”与“审美”的需要更是当代高职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必须认识到这一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二、德育审美化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德育审美化内涵
一个人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这就需要实现德育审美化。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美感与道德思想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变原来枯燥的道德说教为学生主动愉快的追求,使德育真正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二)德育审美化理论依据
德育审美化,并不否认美育与德育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也无意用美育去取代德育。其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的误区,探索德育实施中如何用美的精神观照德育理念,让美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德育过程,将德育和美育更好地融汇于一体,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是:德育与审美本身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表现如下:
1 道德认识与审美感知相促进。道德认识常常是诉诸理性,强调通过“晓之以理”和一些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强调逻辑思维。而审美感知对事物的认识,一般从直观形象起步,较多借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无数事实表明,它们常常是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德育如若过于偏重理性,总是习惯于说教和灌输,则使得德育难以让人心服,甚至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而形象思维能借助形、情、境等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整体反应能力,使其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并在轻松的气氛和舒畅的心情下获得兴趣和满足,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起对真理的追求以及探究真理的勇气。
2 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相融合。道德情感指从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出发去评价人的某种社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达到的情感沟通;审美情感是审美的具体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所唤起的情感反应,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审美情感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但它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是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理智、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情感。而道德情感(如荣誉感、耻辱感等)则属于情感的较高层次,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这种既不相等而又有重叠的关系使二者的交织成为可能。在现实中,审美情感的体验、激活和道德情感的陶冶、激发经常是重叠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奥运会上,祖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打破纪录。为国争光的时候,会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意(即产生道德感),也会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由衷的喜爱与赞叹(即美感),这种情感体验、激发的过程可以说是道德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审美过程,我们同时体会到了荣誉感、力量感,感受到了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3 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这里指的是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相统一的。道德的理想境界就是要让道德成为人们自觉自由意志的体现。这吋主体已经认识到了道德与人类的崇高与尊严之间的必然联系,他履行社会道德要求不仅是自觉自愿的,而且成为他心灵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已经不是出于某种外在功利的考虑,也不是纯粹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结果,而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审美的境界是自由的、超越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自由审美状态中,审美主体完全可以摆脱现实和利害计较,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反观人生和世相,在静思默想中获得一种“忘我”的精神领悟。也正是因为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统一的,所以,德育活动与审美实践在根本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现象和教育力量,根本目标就是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道德观念,从而完善其道德人格。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绝不仅仅是解决关于美丑的浅层次问题,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的心理结构问题,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说,德育与审美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
三、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审美教育地位
德育审美化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审美教育,实施美育对德育渗透。审美教育和德育都属于人文教育,二者作用于人的精神,都是精神世界的教育,都是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但却不能相互替代。审美教育本身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质和内容:美育不是用抽象的理论、道德的说教、概念的演绎,而是用具体的、可感的、生动的形象来教育人的,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并通过美的形象来引导教育对象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和胸襟等,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另外,美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教育,其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审美能力本身也包含着伦理道德因素和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美德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却一直遭受“冷遇”,甚至出现美育荒芜和销声匿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更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设美学基本原理课程如《大学美育》、《美学修养》,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引导高职学生获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开设与美育相关的人文艺术类鉴赏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艺术、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和艺术表演、艺术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为今天的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德育的底蕴之所在,要实现德育对审美意蕴的追求,就必须使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因为德育对审美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于一种文化人格的养成,所以在提升人的心境与人格方面,广博的人文知识结构,开阔的文化胸襟,乃至某种精神信仰则成为必需。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认,使其逐渐具备犀利的文化眼光,宽广的文化胸怀。另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传统文化汇聚着无数杰出人物的理想追求,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树立价值观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尤其是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宽容敦厚的优秀品格,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追求,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染下,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
高校德育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同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中,促进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圆满,使当代大学生能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
(三)诉诸道德情感体验
现代德育理论研究表明,德育开始的地方不是学习主体的外部,而是其心灵深处。只有当个体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德育必须诉诸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
一方面,学校德育要改变以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变为“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要把大学生看做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容器。要改变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性的制约作用,发掘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促成大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使德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时,并不是代替受教育者去选择,而是提供必要的选择空间,设法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
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实践性,注重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德育要让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里通过自主体验,加深对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要善于构筑开放的道德情境,利用生活事件来塑造学生的德性,让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学校应经常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等各种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或一些先进的事迹与人物属于鲜活的德育素材,学校德育对此加以利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长江大学集体见义勇为事件,汶川、玉树地震,奧运、世博举办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关注此类事件,使之感同身受,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等。
(四)营造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功能。
首先,要改进高职院校校园风貌、文化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要让学生无论置身于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嗅到美的气息,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其热爱学校、发奋学习的情感。
现代艺术家尤甚。艺术家们往往同时在绘画、雕塑、设计等各方面成就斐然,从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到后印象派的劳特雷克,再到现代艺术的毕加索、杜尚、安迪•沃霍尔,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往往跨越了所谓FineArts的范畴,实现了“大美术”的概念。整体来看,西方现代美术教育中较为注重材料的解构和创作观念的展现,对艺术基本技巧的纯熟并不给予更多关注,学生往往被要求对某种“物”或“观念”进行解构,进行自己的各种艺术实验,并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材料和表达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路径来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可能以某种传统的纯艺术的方式呈现,也有可能以更加“现代”的“大美术”形式呈现,这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表达需求。教师作为引领者,只对学生作品进行建议和点评,不直接进入作品制作过程本身。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系统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受到当时苏联美术教育系统的影响,艺术门类间区分明显,重视基本技巧的训练,对纯艺术与实用美术的区分相当明确。以油画专业为例,往往经历一到两年的基础训练过程(其中包括大课时的素描及色彩练习),然后是从油画静物、油画头像、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到油画人体的反复训练,并以油画创作作为最终成果进行总结,与之相对应的国画、版画、雕塑等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学生是富有技巧的,并使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占据了完全的主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视野狭窄和适应性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情况得到改变,高校中的设计类课程逐渐增多,设计专业成为美术教育中的最大份额,以适应社会对于大量设计人才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美术学专业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各高校增加了类似三大构成、装饰基础、设计基础之类的课程,对实用美术和现代艺术构成有了基本的介绍;增设了类似于绘画材料研究、综合绘画等课程,以对现当代美术中的重要命题进行探索,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设计学科的学生则在进行相应的基础训练后以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进行划分并实施对应的教学过程。整体看来,高校美术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向“大美术”的方向进行转变,但相比于西方美术教育系统,中国美术教育仍然倾向于传统美术界限的划分,而全盘接受西方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系统有其自身优势。
二“视觉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以前的时代相比,当代人更习惯以视觉信息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逐渐打破——“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美术教育应当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情感表达,提高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高校美术教育要顺应“视觉时代”的要求,实现“大美术”,就必须进行综合的改革,这种改革不能直接移植西方经验,而要以现有的美术教育系统为基础。“大美术”的主张并非抹杀美术各种门类间的区别,而是主张以更加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门类间的融合和互相作用。这种融合可能是在国画专业中加入更多的设计因素,使用更加丰富的材料,甚至是改变装裱展示的方式;或者是在设计专业中加入民族绘画因素,使其具有中国味道;也可能是更加深入的融合方式——综合材料表现绘画的制作。尽管融合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都要求我们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进行课程的设置,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解决之道就在于学分制的开展和公选课更大规模的开设。由于专业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一般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对其他门类课程所学相当有限。要求任课教师实现“大美术”的授课方式,要求国画教师同样了解油画专业知识,并对现代美术和设计学知识有所认知,毫无疑问存在实际困难,因为这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高校教师教育水平较高,但普遍是对某一种特定艺术门类有较深入的理解,而对其他艺术门类往往是浮光掠影似的了解。目前高校中普遍开展学分制,但以不完全的学分制为主,专业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毕业论文及毕业创作几个板块组成。选修课的开设占课程总量的比例较低,所占学分比例同样偏低,同时也存在开设不足、偏重理论课程等问题,学生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门类的深入学习。实现完全的学分制,降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是实现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大美术”的可行之道。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在进行了必要的基础课程学习后(这些基础课程应当是更加整合的),学生选择一个艺术门类进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如国画、油画、版画等专业),同时允许学生跨门类和跨专业进行选课,通过上交作品的考核判断其掌握程度,高校承认每门课程的学分,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基本学分即可达到毕业标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应当主要集中于第一学年,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集中于第二、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则是专业提高课程、毕业创作及论文写作。高校教师在学期初确定欲开设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选课,学校进行综合及统筹安排,保证开设科目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选课的更大自由,又不至于使教师难以负担。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发展现状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74-02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向精英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我国学校在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队伍较弱,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
学校很多老师都得到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教学能力和水平应该很强,但是实际情况是,学历不代表能力,很多老师存在教学水平和能力较低的现象。教育教学管理队伍较弱,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些都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的老师进入教育机构是靠关系,本身教学能力水平低;还有的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应该很强,学历很高,但生活作风有问题,素质差,未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的教师考勤不严、甚至缺乏考勤环节,从而导致学生旷课、迟到严重,有的班级出现大面积缺课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部分老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授课缺乏艺术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做到备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方法,从而出现少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睡觉、说话等现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很流畅,学生很惆怅”的情况出现。
(二)教学管理运行不规范化、不科学化
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表面上很科学很合理,但在实质上教学管理运行不规范化、不科学化的现象很是常见。这除了与学校管理者责任心弱有关外,还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制度管理不健全有关。教学管理运行不规范化、不科学化现象是影响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中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高校教学检查办公室反馈制度不健全。对于学校教学管理问题,教务处及其他系部检查部门对于检查结果没有及时汇总反馈,使得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全体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此应建立定期汇总反馈信息制度。
(三)教学过程管理不精细,管理质量差
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看得比较重,而在教学管理环节做的不到位,管理工作不细致,使得学校管理质量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把握好教学管理细节,为学校教学工作的进展提供条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铺平道路。
(四)传统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只是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方法死板老套,以死记硬背为主。加上学校不注重实践,使得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阻碍学生德智体美育的全面发展,无法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精英人才。
(五)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心声相脱节
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养与关注,而忽略了学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听取学生意见,聆听学生心声。这就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的某些管理方式与措施同学生的意愿相违背,使得学校管理工作得不到学生配合,教学工作进展不顺利。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心声相脱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然而,要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校教育向精英化、系统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互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学质量能否快速提高,关键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与管理者专业化水平,是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提高教师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同时加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使管理者和教师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实现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
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有效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是一项系统、细致的工作,要建立高效、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就必须明确系统内各自的职责, 协调工作程序,做好组织机构的衔接,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到部门,再到责任人,要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实施问责制,有力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顺畅、有序、有效。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划教学计划、强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四)依托校本科研,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及管理者的科研工作,因此,要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教师及管理者的科研工作必不可少。学校应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做到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自主学习与老师课题研究相结合,师生互动共同研究学校课题。另外,鼓励学生课下及时调整、补充,与课后反思紧密联系,使学生学习达到疑炼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质量的目的。
(五)精细过程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学校自身发展及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精细过程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学校管理工作粗糙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某一方面来讲,高校精细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加强高校精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便利。因此,精细过程管理,提升管理质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六)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方法死板老套,以死记硬背为主。加上学校不注重实践,使得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因此,学校应打破这种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将学校打造成精英化、系统化、综合学校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使学生德智体美育得到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 (七)实施精品课工程,推动学校的课程和专业建设
精品课工程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对学校教师授课质量的提高有极大推动作用。因此,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学校应加强对精品课程的投入力度, 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学校范围内多开展关于精品课程的展示活动。例如规定教师每人至少听二次精品课程的理论授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使这些精品课程带动其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精品课程的繁荣发展。实施精品课工程,是推动学校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
(八)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与反馈,聆听学生心声
学校加强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养与关注,而忽略了学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听取学生意见,聆听学生心声。这就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的某些管理方式与措施同学生的意愿相违背,引起学生反感,最终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反馈,聆听学生心声,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意愿,促进学校管理人员、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管理及打造和谐校园共同努力。
总结
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向精英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我国学校在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我们应深入研究我国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面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启文.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尝试[J]. 辽宁高职学报, 2010(06)
[2]张照中. 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 甘肃教育, 2010(14)
2.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瀚青,裴淑娥
3.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的史与思 蒋纯焦
4.南宋时期社会教化的路径及价值趋向 赵国权
5.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新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刘绍春
6.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喻永庆
7.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壬戌学制 梁尔铭
8.社会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实质 杨家余
9.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传统儒家教育哲学视野下的解读 赵娟
10.比照与警鉴:日本学校教育的"荒芜"及其启示 罗建河
11.士阶层与智者派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余承海,程晋宽
12.解读"生命"与"自由"——尼尔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张宛
13.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张爱华,狄伟,宋跃
14.德国学校心理学家面临的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 崔景贵,谢莉花
15.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赵笑梅,周丽
16."庖丁解牛"对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李索
17.中德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比较 裴建伟
18.英国第六学级的职业教育 许惠清,黄日强
19.进一步推进高职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对策——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 陈春琳
20.教师教育标准:维度与主体 王传金
21.以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霍海洪
22.学校文化的系统结构解析 张宝贵
2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母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叶慧君,王鹏
24.教育为大众参与发展服务是当代教育公平的根本 蓝建
25.教育公关: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何岩柳
1.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个性化选择 段作章,武颖颖,DUAN Zuo-zhang,WU Ying-ying
2.我国教师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影响和对策 杨凤英,邵彩玲,YANG Feng-ying,SHAO Cai-ling
3.中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孟庆东,孟令臣,MENG Qing-dong,MENG Ling-chen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吴二利,付占国,那琳,WU Er-li,FU Zhan-guo,NA Lin
5.模糊理论在高校教师定量考核中的应用 闫东利,张朝昆,张立鹏,YAN Dong-li,ZHANG Chao-kun,ZHANG Li-peng
6.教师实践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平台 王丽燕,WANG Li-yan
7.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对策 周振军,ZHOU Zhen-jun
8.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设计比较 韩迎春,HAN Ying-chun
9.地方高校特色化进程中的四大外部支柱 刘在洲,徐红,LIU Zai-zhou,XU Hong
10.河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析 赵冬梅,赵太航,ZHAO Dong-mei,ZHAO Tai-hang
11.论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同素异构关系 雷继红,LEI Ji-hong
1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实施策略 宋思洁,宗树兴,SONG Si-jie,ZONG Shu-xing
13.高校校院二级管理运行体制的研究与探索 张洁,王大本,马丽,骈岩杰,ZHANG Jie,WANG Da-ben,MA Li,PIAN Yan-jie
14.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 谷进军,GU Jin-jun
15.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李扬,LI Yang
16.语感问题寻绎:内隐认知和缄默知识理论的视角 钱加清,周春波,QIAN Jia-qing,ZHOU Chun-bo
17.古代诗歌选修课的单元重构:以文化主题为组织中心 王建稳,WANG Jian-wen
18.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葛京凤,梁彦庆,黄志英,GE Jing-feng,LIANG Yan-qing,HUANG Zhi-ying
19.旅游传媒专业初论 杨东,蔡光裕,路紫,聂学东,YANG Dong,CAI Guang-yu,LU Zi,NIE Xue-dong
20.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 刘瑞杰,高力强,LIU Rui-jie,GAO Li-qiang
21.新课改背景下高师教育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李月华,张彦云,金臣,LI Yue-hua,ZHANG Yan-yun,JIN Chen
22.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李晓芬,王春征,张亚茹,LI Xiao-fen,WANG Chun-zheng,ZHANG Ya-ru
23.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现象反思 张瑞雪,ZHANG Rui-xue
24.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诸静,ZHU Jing
25.音乐美育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郭玉红,GUO Yu-hong
26.回归生活世界——高校理论教育的生活化转向 李楠,LI Nan
27.普通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侯丽艳,付丽华,许彩云,HOU Li-yan,FU Li-hua,XU Cai-yun
28.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张子杰,顾晓青,张敏,李珉,ZHANG Zi-jie,GU Xiao-qing,ZHANG Min,LI Min
29.新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付天军,付晓丽,FU Tian-jun,FU Xiao-li
30.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德育 课题组,PROJECT Team
3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王甲成,张淼,WANG Jia-cheng,ZHANG Sen
32.顶岗实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郝秀芬,HAO Xiu-fen
1.试析我国古代官学与教育理论发展不同步现象 高谦民,GAO Qian-min
2.试论孔子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王毓珣,WANG Yu-xun
3.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的骈文教学 宋巧燕,SONG Qiao-yan
4.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纂 孙文阁,SUN Wen-ge
5."教"与"赡"之争——荣德生"教重于赡"思想初探 张雁,蒋明宏,ZHANG Yan,JIANG Ming-hong
6.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留学生 陈竞蓉,CHEN Jing-rong
7.《退伍士兵权利法案》的颁布对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续润华,XU Run-hua
8.绅士文化与英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估 朱镜人,ZHU Jing-ren
9.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探究 安岩,姬璐璐,AN Yan,JI Lu-lu
10.日本社会的环境教育及启示 曹洁,CAO Jie
11.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范宁,彭聃龄,FAN Ning,PENG Dan-ling
12.心理和谐教育的四个基本问题研究概述 王启成,WANG Qi-cheng
13.社会建构论视角下对"心理和谐"的思考 仝宇光,张丽芳,杨小波,TONG Yu-guang,ZHANG Li-fang,YANG Xiao-bo
14.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教育对策 胡英娣,HU Ying-di
15.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FENG Zi-qi,JIANG Yu,DU Yan-ting,GAO Qin
16.关于高校收费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岳凤霞,YUE Feng-xia
17.高等教育收费定价法及其意义初探 路皓,张雷,哈增红,LU Hao,ZHANG Lei,HA Zeng-hong
18.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 马青,邬志辉,MA Qing,WU Zhi-hui
19.基于委托-理论的校长激励策略 左海云,ZUO Hai-yun
20.对中小学教师管理适切性的思考 李飞,LI Fei
21.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影响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 王永杰,尹彦品,WANG Yong-jie,YIN Yan-pin
22.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现象分析 付雪凌,石伟平,FU Xue-ling,SHI Wei-ping
2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措施刍议 梁瑞敏,何广伟,LIANG Rui-min,HE Guang-wei
24.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赵志华,ZHAO Zhi-hua
25.河北省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目标管理研究 冯朝军,李献士,朱燕空,FENG Chao-jun,LI Xian-shi,ZHU Yan-kong
2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 谷冠鹏,张健英,宋凤轩,GU Guan-peng,ZHANG Jian-ying,SONG Feng-xuan
27.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凤勇,宋宏伟,刘晖,陆静,YANG Feng-yong,SONG Hong-wei,LIU Hui,LU Jing
1.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桎梏及其破解 林浩亮,LIN Hao-liang
2.试论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 李学书,李嘉玮,LI Xue-shu,LI Jia-wei
3.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探究 王焕梅,王爱玲,WANG Huan-mei,WANG Ai-ling
4.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 刘明生,LIU Ming-sheng
5.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张超,ZHANG Chao
6.早期教育革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李丹,LI Dan
7.推行依法高招维护教育公平——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起 郭延凯,GU Yan-kai
8.后免费时代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 胡耀宗,HU Yao-zong
9.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传统与评价 刘宝岐,LIU Bao-qi
10.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曹洁,李岩,CAO Jie,LI Yan
11.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田山俊,杨桂梅,TIAN Shan-jun,YANG Gui-mei
12.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刘,LIU Hong-jun
13.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投资与机会成本比较分析 谭少波,张红梅,TAN Shao-bo,ZHANG Hong-mei
14.面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师教育实习变革——盐城师院赴新疆实习支教的实践探索 李国栋,曹健,LI Guo-dong,CAO Jian
15.顶岗实习——调适高师学生就业认知心理的有效途径 顾连忠,蒋丽辉,赵冬英,张淑敏,张丽萍,GU Lian-zhong,JIANG Li-hui,ZHAO Dong-ying,ZHANG Shu-min,ZHANG Li-ping
16.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研究 张锦坤,杨丽娴,佟欣,ZHANG Jin-kun,YANG Li-xian,TONG Xin
17."正义与关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理念 刘静,LIU Jing
18.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 杨越明,YANG Yue-ming
19.试析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功能 梁建荣,LIANG Jian-rong
20.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纪志敏,王春雷,曹洁,JI Zhi-min,WANG Chun-lei,CAO Jie
21.依托重大型号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丁文锐,牟艳琼,向锦武,DING Wen-rui,MOU Yan-qiong,XIANG Jin-wu
22.课程资源研究:成果、反思及走向 周晓燕,董国平,ZHOU Xiao-yan,DONG Guo-ping
2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设计的转向 谢丽娜,XIE Li-na
24.运用桑代克联结理论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段双全,DUAN Shuang-quan
25.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困境与教学改革 赵立新,ZHAO Li-xin
26.谈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李春宁,LI Chun-ning
27.医学生英语听力策略运用研究 史晓燕,张虹然,SHI Xiao-yan,ZHANG Hong-ran
28.项目教学法在创业设计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丁文义,吴亚秋,DING Wen-yi,WU Ya-qiu
29.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张灿,ZHANG Can
近些年来,我国纤维艺术界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学习其他国家关于纤维艺术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交流优秀纤维艺术理念、作品,诸如"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现代纤维艺术展”之类会展的举办,不仅让业内增加了对纤维艺术的理解,同时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我国纤维艺术教育起步较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毕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且专业设置上广泛集中于艺术类院校,普及程度不高,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呈现大同小异、缺乏创新的特点,未能针对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深入探索纤维艺术教育,纤维艺术所表现的勃勃生机与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纤维艺术教育必须认清现状,理解矛盾所在,从而做出相应的改革以迎接新时代的考验。
一、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纤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纤维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之处
纤维艺术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即为利用各种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以及缝缀等工艺手段,塑造的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的材料指的是自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更加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专多能才是适合时展需要的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发展纤维艺术教育能够明显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材料简单易取,是纤维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艺术教育形式的一个优势点,对比摄像、绘画、音乐、书法等实践活动,纤维艺术对材料的要求更低,染料、布料、针线等简单廉价的材料就可以满足纤维艺术实践所需,且印染、纺织、拼布等工艺过后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多次利用,浪费更少,带来经济上的最大节省,"零投入”使高校普及纤维艺术教育成为可能。此外,纤维艺术的创作技法呈现多元、立体的特征,基本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参与者的基础要求也近乎于无,这就是为什么纤维艺术教育采取统一授课,极少出现学生跟不上节奏的原因。制作手法的便利、多样化,场地的随意化,使纤维艺术教学得以安排在普通教室,而不用大幅度设置专用教室,避免了形式主义与铺张浪费。具体的教学实践反映,在教师引导和初期所需时间较少的双重作用下,一般几节课时进度内,学生就可以完成一样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对于纤维艺术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最后,纤维艺术的实用性才是纤维艺术得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家长普遍担心公共艺术类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也存在艺术无用的偏见,致使纤维艺术课程开设初期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很少有人愿意投身进去,某种程度上同样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然而,纤维艺术终归是实用的,一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可以获得属于自己汗水努力的工艺品,另一方面,就技能层次而言,纤维艺术教育中广泛包含刺绣、纺织、印染等生活工艺,学会了这些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将要遇到的困难,显著刺激了学生理解学习纤维艺术的积极性。
(二)纤维艺术教育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德、智、美”全方位发展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社会整体的认可,范围遍及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何有效推动全面素质教育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里,笔者认为,以纤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增加艺术实践,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说起美育,理应是审美实践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艺术教育的局限性,不少高校将其分割开来,或者重视艺术理论认知、轻艺术实践,或者重实践,忽视理论教学,无论哪种,对于艺术教育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纤维艺术教育以其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优势,加深了学生对艺术的认同感,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艺术延伸至实践,方能实现美育。
前文已经提到,纤维艺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创作过程中用到设计的要素很多,甚至需要物理、化学知识的配合,理论与技术的协调引发了美育逐渐转向智育,学生通过实践课,可能改变过往被动的学习方式,由消极模仿,进化为基于理解、举一反三的改进创造。与此同时,纤维艺术实践的进行,会使学生意识到浪费材料的不可取,尽管纤维艺术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到最好,勤俭节约、环保绿色正式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纤维艺术属于手工工艺的一种,在我国与民间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纤维艺术必然加深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民族的荣耀与历史的辉煌,从而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和报效之心。
二、纤维艺术教育目前所处的尴尬境遇
纤维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历史、继承传统的理想路径,但是我国的纤维艺术教育毕竟起步较晚,缺乏规范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明显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度,具体表现为:
(一)以壁挂为主的课程设置单一、乏味
现阶段的纤维艺术教育主要还是存在于艺术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的普及程度较低,这就形成了局限性,同时关于纤维艺术的课时安排略少,通常不超过60学时,而若想基本掌握纤维艺术的应用,每学期至少需要120学时来掌握纤维艺术的材料和审美表现。以壁挂为主的课程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纤维艺术即壁挂"的错误理解,其实不然,纤维艺术内容多样,综合材料也是教学范围。
现代纤维艺术涵盖极广,材料选用上除了传统棉麻布之外,还有化纤、金属和合成品的加入;技法发挥上除了编织之外,还有排列、肢解、重构等的补充;空间表现上除了以壁挂、壁毯为代表的平面形式之外,纤维雕塑、装饰也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单纯的只教授学生关于壁挂的理论实践,限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引发对纤维艺术的片面认知,总体上不利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无限想象,与现代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性也相差甚远。
(二)教学方式缺乏人性化
当下的纤维艺术课程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开头,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制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缺乏人性化的。大学生是活力的、个性的,强加限制只会减弱其兴趣,进而对之反感,教学方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不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差异化教学,增进学生与教师与纤维艺术的距离。而目前高校所做的恰恰相反,首先,教材更新缓慢,所能用的少且旧,学生鲜有机会随同教师一起外出采光、交流,这无疑是一种保守、落后的设计理念;此外,材料选用上缺乏创新,创作使用的是固定不变的几种,学生消极对待作业,懒于探究新材料的融入,种种都是教学方式不合理的弊端表现。
三、高校纤维艺术教育未来需要关注的几点
(一)加深对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加深对子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纤维艺术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说到底,纤维艺术是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大量的练习意味着经验的积累、动手能力的增强与艺术的深层次认识,从劳动中,学生可以获取快乐、成就,从某些配合创作中也可以得到友情,纤维艺术同样是一门艺术,从实践中,区别于绘画、摄影,独属于手工艺的油然而生,并随着进度逐渐加强,纤维艺术教育给予了大学生认识全新世界的机会,创新思维同时得到培养。只有建立在理解纤维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高校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教育的落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课程中的成分
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鼻祖,历史悠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延伸。最早的手工编织可以追述到结绳计数,我国出土的各种陶瓷上的纹样、编织图案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编织技艺,及至盛唐,丝绸之路的贯通,标志着编织技艺达到了顶峰。而纤维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壁挂起源于欧洲,证明了编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纤维艺术课程中的占有率,是出于增强基础考虑,只有掌握了编织,才有能力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建立实训基地或工作室
很多开设纤维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所以实践场所存在很大的缺漏,这里,可以借助于当地优秀资源,既包括著名纤维产业厂家的合作,也有本地匠人的支持。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关系主动联系厂家,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参观,并争取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进入操作。或者争取资金建立独立的实训基地和工作室,在本地匠人的支持下,教师加以引导,绝对有利于学生荣誉感和兴趣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平日里,工作室可以对外开放,这样资金周转和纤维艺术的推广都得到了改善。
(四)鼓励学生进行跳跃式地多元化创作
学生最珍贵的就是年轻的创新思维,纤维艺术在材料选择和技法应用上最为丰富,是需要兴趣和投入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按图索骥,学生利用充分的机会,通过天马行空、跳跃式的思维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艺术。对于纤维艺术教育而言,异想天开无需打压,但是一定要基于对纤维材料属性的理解,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创作过程中材料不仅是材料,更是体现你对于环境空间的看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