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秋冬季节 产蛋鸡 呼吸道疾病 症状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进入秋冬季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温度快速波动会使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秋冬季节产蛋鸡的呼吸道疾病,给大中小型各类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种类病症鉴别
1.1疾病种类
一般来说,秋冬季节产蛋鸡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种类较多,主要有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气囊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禽流感类继发呼吸道疾病以及禽霍乱等。对于这些疾病必须及时根据发病征兆进行判断,对症下药治疗。
1.2疾病鉴别诊断
(1)鸡传染性鼻炎由嗜血杆菌引起,感染后鸡会有流泪、甩鼻、打喷嚏、鸡鼻周围结痂以及面部肿胀等现象。解剖的话则可发现鸡鼻粘膜有粘性分泌物,并充血肿胀。(2)传染性喉气管炎由鸡疱疹病毒引发,感染后病鸡会有呼吸困难、呼气甩头长鸣、吸气伸颈张口等症状。解剖会发现其气管内有血凝块、带血黄色粘液或者呈豆腐渣样的栓子。(3)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发,病鸡气管有音,咳嗽或打喷嚏。此外,发病后病鸡排便呈绿色或白色,产蛋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畸形蛋。解剖其气囊浑浊、器官附有干酪状物体或者粘液、肾病变肿大、输尿管增粗并且有众多尿酸盐沉积。不仅如此,还可能出现腺胃粘膜充血溃疡、输卵管水肿或者卵泡充血。(4)鸡气囊炎主要由大肠杆菌继发引起,病鸡会咳嗽、甩头以及流鼻液,解剖可发现其胸膜气囊增厚浑浊,表面附有干酪状物体。(5)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败血霉形体引发,病鸡呼吸音、咳嗽、流泪以及眼肿。剖检可发现病鸡鼻腔、鼻窦以及气囊内部有干酪状物。该病多发生于雏鸡。(6)禽流感类继发呼吸道疾病会引起病鸡排便呈白、黄或者绿色稀便,且鸡冠肉髯发绀甚至肿胀,腿部鳞片也会出血。剖解后可发现其肌胃角质层出血严重。该病死亡率高。(7)禽霍乱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极高,剖检心冠脂肪、肝脏坏死易碎、十二指肠出血。
2病因
2.1通风状态差
因为深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障鸡舍的温度,养鸡户就可能将鸡舍内的通风设备关闭,因为鸡舍的通风口较小以至于不能发挥作用,进而导致鸡舍内的空气流通不良,缺乏新鲜空气。这样一来,众多蛋鸡的长时间呼吸就使得有害气体蔓延,为产蛋鸡感染呼吸道疾病创造了条件。
2.2鸡舍卫生条件差
如果鸡舍内鸡群较多,那么必然闷热潮湿,当养鸡户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同样会导致鸡群发病。
3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
3.1加强鸡舍管理
鸡舍必须保持空气流动,确保有害气体的及时排出。一般来说,常用通风方法有人工通风和自然通风2种,,通风时间保证15 min,排气标准以鸡舍内没有刺鼻氨味为佳。不仅如此,鸡舍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尤其是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如果温度过低则可能影响产蛋鸡生长,最佳温度为10~15℃。
3.2采取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和手段
养鸡户要注意,在进行免疫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此外,还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多发病症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在注射完疫苗之后还必须配套投放一些抗菌类药物。除此以外,注射疫苗完毕后还应该在饲料中掺加黄连解毒散。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注射完毕后的注射器械和疫苗瓶要及时销毁,不能直接留放鸡舍内。
3.3健全消毒制度,及时消毒
养殖场必须制定健全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及时进行消毒工作。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等要及时清理;饲料槽和水槽等必须定期消毒清理,以每日一次最佳;养殖场要严格限制无关人员的随意出入。一般来说消毒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最好气味较小,消毒药物要定期更换,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3.4及时进行药物预防
在进入秋季之后,就需要及时对产蛋鸡进行药物投放喂食,一般来说药物投喂以每月2次为宜,每次需要持续5d。如果发现病机出现,应该及时诊断,并对症下药以便控制鸡群感染。
3.5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一定要注重鸡饲料,必须加强储存和管理,避免发霉变质。此外,鸡饲料应该尽量做到营养均衡、丰富,以确保产蛋鸡的营养摄入量。
[关键词] 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预防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霜期短,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这些自然条件给我市鸡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带来了一个不利的环境,特别是从1995年开始,我市的鸡养殖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投资100万元的养鸡企业就有10多家。随着鸡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的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有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秋冬寒冷季节,呼吸道疾病频频肆虐,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目前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养殖效益的一类重要疾病,可导致蛋鸡、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各日龄鸡伴随不同程度的死亡,尤其是肉鸡面临着较高的死亡率,部分养殖户损失巨大。为此本人就我市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情况综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非典型新城疫
主要见于一些山地养鸡的专业户,他们一般养殖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但抗体水平不高或不均衡,雏鸡有新城疫母源抗体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较差。其发病数约占我市鸡呼吸道疾病发病数的45%左右。
从病例的实际情况看,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日龄多在30日龄、80日龄或200日龄左右。商品肉鸡一般发生在第2次免疫前后。发病率有时会最高可达8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
1.临床症状
常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咕噜”声;部分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部分病程长的鸡表现出歪头、扭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鸡群精神状况不佳,生长发育迟滞。
2.病理变化
多数病死鸡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肉鸡常见喉头粘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出血;部分病鸡腺胃和十二脂肠粘膜有出血点;也有部分病鸡肾脏有尿酸盐沉积,脑膜和脑组织充血。蛋鸡病变主要为喉头、气管充血、出血,且粘液增多;少量病鸡腺胃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
3.预防与防治措施
3.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用合格疫苗,规范操作:将灭活苗和活苗免疫有效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雏鸡和开产前。雏鸡由于有母源抗体的存在,对活苗免疫可能产生干扰,而母源抗体对灭活苗的干扰不是很严重,此时要选用灭活苗点眼滴鼻等黏膜免疫,做好基础免疫。开产后可用活苗免疫,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免疫间隔。按照疫苗使用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免疫前后最好添加抗应激药物。并要严格控制其他疾病,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
3.2做好环境和鸡舍的消毒和卫生:要制定一套消毒制度,鸡舍一般一周带鸡消毒一次,鸡舍环境一般一月消毒一次,并要严格执行。并做好防鸟措施。
3.3选好鸡群
选择优质的鸡苗,减少垂直传播的机会,并且母源抗体水平均匀,便于建立好的基础免疫。选择好的饲料,提供全价营养,提高抵抗力,并可以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免疫水平均匀度。适当的进行鸡群保健,在鸡群应激强时可以使用多维等抗应激药物拌料。
3.4治疗
发生非典型新城疫之后,首先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一般使用IV或者clone-30饮水免疫,并使用抗应激药物,提高鸡体抵抗力。然后要适当的投一些抗生素,防治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等继发病的发生。对于一些曾经感染过法氏囊的鸡群,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可以考虑使用卵黄抗体治疗。对于死亡病例要采取无害化处理,不能随处乱扔。并要加强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毒粒子浓度。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病,但以雏鸡最为严重,有时中鸡和产蛋鸡也可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此外鸡群拥挤、通风不良、缺乏营养等因素也会促使本病的发生。
1.症状
常见于40日龄以内的小鸡。鸡群突然发病,出现张口呼吸、咳嗽、食欲逐渐减少、羽毛松乱、怕冷、常打堆。
2.病理变化
鼻腔有黏稠分泌物、气管出血、气管内有粘液或黄白色干酪样阻塞物,肺水肿或出血。
3.预防与治疗措施
3.1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由于冠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媒介物的传播作用也不重要。故鸡场的消毒、鸡舍的合理间隔、防止感染鸡进入鸡群、采用“全进全出”和批量空置场舍的饲养制度,对预防本病有效。
3.2免疫接种:一般可在4~10日龄用H120疫苗滴鼻免疫。25~30日龄用H52疫苗滴鼻或饮水,以后每2~3个月用H52疫苗饮水1次。蛋鸡开产前肌注呼吸道型、肾病变型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在使用活的弱毒疫苗时,为了避免传支病毒疫苗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干扰,应先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后至少隔7天再进行本病疫苗免疫。
3.1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但提高育雏室温度,防止受寒,降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注意通风,添加抗菌药物及增加维生素用量,在饮水中添加4%的红糖或0.75%的柠檬酸钾,可降低病死率。
对于肾型传支发病鸡群,使用肾型传支疫苗紧急接种,配合使用肾脏解毒药,添加抗菌药物,可降低死亡率,并能阻止疾病的流行。
三、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导致的呼吸道疾病,主要侵害成年鸡、传播迅速。目前在全国都有发生,其存在较明显的地区流行性。
1.临床症状
病禽呼吸困难,常呈现头颈上伸的张口呼吸姿势,呼吸时有罗音,咳嗽,严重者会咳出血性黏液。
2.病理变化
剖检、症状轻者,可见喉头、气管黏膜水肿、微红;严重者,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坏死,上面覆有纤维性干酪样假膜,气管内有血性渗出物。
3.预防与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严格病鸡隔离、鸡舍带鸡消毒等措施是预防本病的流行的有效方法。
3.2新购进鸡群可放入少数易感鸡混合饲养,观察2周认为易感鸡不发病,此时方可与原来鸡合群。药物仅是对症疗法,可使呼吸困难的症状缓解。
3.3免疫接种: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对30日龄的鸡按1头份剂量进行滴眼或滴鼻。
3.4治疗:用倍宁(300斤水/瓶)饮水,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同时用氨茶碱集中饮水或喷雾,防止窒息死亡。同时用肠炎110(300斤水/瓶)防止继发感染。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ICU 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better prevention of Klebsiella infec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Klebsiella infection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ere taken as the case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out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sex, age, marriage, trachea indwelling time, respiratory disease, smoking, thoracic operation, anesthesia time and so 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61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cluding 172 patients in the case group and 4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moking history, respiratory disease, trachea indwelling time > 4 hours, thoracic surgery and anesthesia time > 3 hours. Through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moking history, respiratory disease, trachea indwelling time > 4 hours and thoracic surgery.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racheal indwelling time > 4 hours are most likely to develop Klebsiella infection, while patients without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no smoking history are the least likely to develop Klebsiella infection.
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症监护室病房(ICU)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1],之前有学者对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时发现克雷伯菌引起肺部感染的占比较大[2],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气管插管术后克雷伯菌生长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从而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通过对ICU病房气管插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为更好的预防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建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2015年2月-2019年3月来我院ICU病房做气管插管术的6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后判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参照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3.分组情况 将气管插管术后发生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无肺部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结婚、气管留置时间、是否伴有呼吸道疾病、吸烟、是否进行胸廓手术、麻醉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4.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对数据进行录入,双人独立录入系统后进行汇总,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用决策树的方法选择影响呼吸道感染的分类组合,将每种组合所得到的因素分类汇总,设置决策树的停止生长条件为最大层数3层,父节点最小样本数100,子节点最小样本数50,拆分合并的置信度为95%,F检验的α= 0.05,假设检验以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患者基本信息
总共纳入612例患者,病例组有172人,对照组有440人,年龄小于40岁有82人,占比是13.4%,46-60岁之间有255人,占比是41.7%,大于60岁的有275人,占比是44.9%。男性有291人,占比是47.3%,女性有321人,占比是52.2%,已婚有538人,占比是12.3%,未婚有74人,占比是87.7%。
2.克雷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经过单因素分析(表1),结果显示是吸烟史、是否伴有呼吸道疾病、气管留置时间>4小时、是否行胸廓手术、麻醉时间>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结果显示(表2)吸烟史、是否伴有呼吸道疾病、气管留置时间>4小时和是否做胸廓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克雷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因素
总例数
病例组(%)
对照组(%)
χ2
P
性别
男
291
88(14.4)
203(33.1)
4.021
0.134
女
321
83(13.7)
238(38.8)
年龄
小于40
199
61(10.0)
138(22.5)
1.902
0.386
40~60
191
55(9.0)
136(22.2)
大于60
222
55(9.0)
167(27.3)
吸烟史
有
191
69(11.3)
122(19.9)
9.237
<0.01
无
421
102(16.7)
319(52.1)
呼吸道疾病
有
219
104(17.0)
115(18.8)
64.722
<0.01
无
393
67(10.9)
326(53.3)
气管留置时间>4h
是
156
78(12.8)
78(12.8)
50.367
<0.01
否
455
93(15.2)
362(59.2)
是否结婚
是
538
151(24.6)
20(3.3)
2.603
0.272
否
74
387(63.1)
54(9.0)
是否胸廓手术
是
94
43(7.2)
128(20.9)
20.007
<0.01
否
518
51(8.3)
390(63.6)
麻醉时间>3h
是
107
41(6.7)
66(10.8)
3.935
<0.01
否
505
130(21.2)
375(61.3)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Wald值
P
比值比(95%CI)
吸烟史
-1.46
0.273
28.645
<0.01
0.232(0.136~0.396)
伴有呼吸道疾病
-2.194
0.266
67.948
<0.01
0.112(0.066~0.188)
气管留置>4h
-1.235
0.221
31.112
<0.01
0.291(0.188~0.449)
胸廓手术
-1.268
0.352
13.007
<0.01
0.281(0.141~0.560)
麻醉时间>3h
0.322
0.366
0.773
0.379
1.380(0.673~2.830)
表2 克雷伯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用决策树构建住院费用分类组合
经过CHAID决策树分析,共产生3层节点变量,分别是伴有呼吸道疾病、气管留置时间>4小时、吸烟史,总共有4个病例组合(如图1所示)。结果发现,伴有呼吸道疾病、气管留置时间>4小时的患者发生克雷伯菌感染可能性最大,不伴有呼吸道疾病、且无吸烟史的患者发生克雷伯菌感染可能性最小。
图1 克雷伯菌肺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构建决策树
讨论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像ICU中的多重耐药菌和广泛耐药细菌感染可能性增多,有学者做过ICU阳性细菌培养中发现,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见的菌株(21%),其次是大肠杆菌(19.7%)[4],国外很多文献都报告克雷伯氏菌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最常见的微生物。有研究发现,大约有60%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常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其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然而,有创机械通气越来越多地被认为与各种不良事件有关,有创机械通气的住院死亡率仍高达30.7%,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气管插管后微生物感染有关。本次研究通过分析ICU气管插管患者克雷伯菌感染的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预防克雷伯菌感染提供策略和指导。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是否伴有呼吸道疾病、气管留置时间>4小时和是否做胸廓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是最常见的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有多项研究发现吸烟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5-7],香烟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对支气管和肺产生长时间的刺激,引起支气管粘膜炎症以及免疫力下降,气管插管手术导致细菌生长繁殖。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肺部状况较为不理想,支气管粘膜腺体增生肥大,粘液较多,有利于病原体滋生。气管留置时间过久会使气道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细菌沿着管壁大量繁殖从而发生感染,胸廓手术同样由于将胸腔暴露于空气中使得肺部感染风险增加[8]。
关键词: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养殖效益
鸡呼吸道疾病主要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都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大、危害重等发病特点。本文主要介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
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由病毒引起,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多发生在雏鸡和育成鸡,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延误防治的最佳时机,可造成鸡雏大量死亡。
1.1呼吸型传支气管炎。多发生在雏鸡,发病雏鸡多在病后1~2天开始死亡。并且死亡率迅速上升,1周后逐渐下降。发病雏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还多伴有甩头动作。发病成鸡其他症状不十分明显,但产蛋率显著下降,产出的蛋蛋壳粗糙、畸形,质量差,10天后产蛋率和鸡蛋质量逐渐恢复。
1.2肾型传支气管炎。多发生在20日龄左右的鸡,死亡率较高,一般在10~20%。病鸡多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骤降、拉灰白色稀便。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
1.3腺胃型传支气管炎。多发生在40~80日龄的鸡。发病鸡精神、食欲都不佳,下痢,也伴有呼吸道症状。病程长,多在20天以上。病死鸡非常瘦,死亡速度比呼吸型传支气管炎和肾型传支气管炎要慢。
1.4危害。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会造成严重影响肉鸡生长速度,蛋鸡和种鸡的产蛋率降低、畸形蛋增多、种蛋孵化率降低、健雏率下降。
1.5防治措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提前预防、及时治疗是关键。日常养殖过程中应遵循以预防为主、重在预防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加强鸡场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卫生清洁工作要做好,每日坚持通风换气,并要定期对鸡舍、用具、鸡场进行消毒。保证饲料质量、饮水清洁卫生。饲料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确保鸡群每日能够摄取到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物质。养分缺乏或不均衡,极易造成免疫系统的发育障碍,使病原体乘虚而入。高温、多雨季节,要避免饲料霉变、饮水变质。严格控制好养殖密度,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差不宜过大。及时消灭虫害、鼠害,鸡场内尽量避免闲杂人员随意进出,养殖人员要注意服装、鞋帽的卫生,从源头降低各类病源、病菌的传播及危害。养殖场内要做到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另外,要定期带鸡消毒,将病原体数量降到最低,提高鸡群自身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病几率及传播机会。
药物防治。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还没有没有特效药物。科学及时的采用抗生素控制支原体、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呼吸型传支气管炎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气管炎和腺胃型传支气管炎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可选用支原净。种鸡和蛋鸡产蛋前添加80%支原净250克/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100%支原净125克/吨),每月连续使用3天,开产后连续添加80%支原净 50克/吨料,至产蛋高峰结束,既能降低发病率,还可提高产蛋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对1~14日龄和21~34日龄肉仔鸡,在饲料中各连续添加80% 支原净60克/吨,15%金霉素1千克,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和增重率。
2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由细菌引起,是冬季高发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育成鸡、产蛋鸡,其它各年龄的鸡也会发生。发病后传播速度快,仅几天时间就可波及一个鸡场内的适龄鸡群。病鸡初期(发病2~3)食欲变化不明显,2~3后食欲不佳,精神不振。鼻腔有分泌物,常甩鼻。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肉鸡增重迟缓。发病10天以上,死淘率明显增加。鸡群精神、食欲逐渐好转,产蛋率、增重逐渐恢复。病死鸡多由继发症导致,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防治措施。加强鸡场日常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适时清运粪便垃圾,并用清水处刷干净,保持舍内地面清洁卫生。杜绝扬尘清扫,适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防治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甲烷等超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同时,还要及时预防、科学防治,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保证饲料质量和饮水清洁,加强饮水用具、鸡舍内外的消毒。养殖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防疫制度。另外,季节交替时要注意调控好舍内温度,避免气候、温度的变化,给鸡群带来的影响。
一、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能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主要有:
1.在春、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或受寒流的袭击,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鸡群因受寒而发病。
2.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时,鸡群发病。
3.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发病。
4.多种疾病发生时,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生鼻炎等病发生时,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5.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可激发本病。
总之,外界一切不利因素均可成为引起本病发生的诱因。
鸡群发病主要的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本病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预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地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为了防止本病的继发感染可适当地投药加以控制。治疗中的原则应考虑发病鸡的数量,病鸡少时以个别治疗为主。当发病鸡数量多,外界诱因无法立即去除时,可考虑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治疗的药物可这样来选择。个别鸡的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鸡每只鸡20万单位/天,分2次注射,或用卡那霉素1万单位/天,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2-3天。全群给药可用链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支原净等,饮水,连用3-4天。如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则以用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为主。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3、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
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
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发生本病后,可给鸡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对本病的防制关键是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鸡50日龄时免疫一次,9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鸡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希望大家注意。
四、鸡传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种叫做副鸡嗜血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
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在鸡群中可发现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天鸡的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要持续10天以上。发病的早、中期鸡只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蛋量的回升,鸡的死淘率明显增加。死亡的鸡大多数是由继发症而死(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产蛋恢复后,产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副鸡嗜血杆菌为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服药后可明显改善鸡只状况,缩短病程,有利于鸡群的恢复。特别是在发病初期,鸡的食欲还没有下降时,是投药的极好机会。但是使用磺胺药物不要超过5天。此外,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与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蒽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苗在鸡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该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鸡场。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时致使家禽发病。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卵黄性腹膜炎。多见于产蛋中后期,输卵管伞部粘连,卵黄坠入腹腔发生该病。病鸡腹部坠胀,剖检时腹腔内可见大量卵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
(2)急性败血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大多数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个别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然后死亡,内部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
(3)卵黄囊和脐炎型。指幼鸡的卵黄囊和脐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为40%。临床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和腹部下垂等症状。
(4)生殖器官感染及产蛋下降。患病母鸡卵泡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卵泡破裂,输卵管发生充血、出血,内有渗出物。
2、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消毒工作,种蛋、孵化厅及鸡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灭鼠、驱虫。
(2)提高鸡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多价灭活佐剂苗。同时搞好其他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二、非典型新城疫
该病常见于商品蛋鸡场和种鸡场。从病例实际情况来看,多在30、80、200日龄左右发病。
1、临床症状
产蛋鸡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声;有些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蛋鸡在产蛋期发生该病后,产蛋下降,软壳蛋增多,嗉囊空虚,内含液体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种蛋孵化率降低。
商品肉鸡一般发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龄左右。发病率最高可达8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啰音,打喷嚏,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稍长者则出现歪头、扭头、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2、病理变化
多数病死鸡剖检时病理变化不明显,肉鸡常见喉头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多不见变化,腺胃岀血也很少见到,肠道与盲肠扁桃体的变化不及典型新城疫明显。蛋鸡病变主要在喉头、气管充血、出血,黏液增多。
3、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新城疫或者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免疫,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
(1)重视1日龄的免疫工作,使用正确的免疫方法。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喷雾的方法,好处在于更能增强黏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围更广。
(2)定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参差不齐时,及时加强免疫。
(3)正确了解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利于正确判断鸡群健康状况。
三、慢性呼吸道疾病
此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病。临床上见到的发病应激因素主要有:春、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多种疾病发生,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容易激发该病发生。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无其他疾病发生时,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鸡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该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病,尤其是肉鸡更加明显,解剖后可见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
2、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全年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该病一旦发生,应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以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由病毒引起。常继发或并发霉浆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导致死淘率增加,还常被漏诊、误诊。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肾型传支。多发于20~40日龄雏鸡。有的早期可见呼吸道症状。病死鸡皮下干燥,肾脏肿大成花斑状,肾小管、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2)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110日龄鸡只,病程为10~25 d。病鸡消瘦,有的有呼吸道症状,拉稀,陆续死亡。腺胃肿大,呈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溃疡。
(3)呼吸型传支。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 d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率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 d后产蛋逐渐恢复。
2、综合防治措施
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儿童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其咳嗽反射、呼吸道免疫等多种功能均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发病情临床差异较大,严重者会出现声嘶、尿失禁等并发症,甚至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明确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80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咳嗽病因及影响因素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80例慢性咳嗽患儿,纳入患儿组。选取标准:1)年龄≤14岁;2)咳嗽是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4周,无咯血、喘息;3)肺部听诊未见啰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X线胸片未见异常[3]。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症状或体征;2)合并慢性基础疾病;3)既往已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纤毛不动综合征、肺结核等病因导致的特异性咳嗽;4)病例资料不完整。选取同期180例健康体检儿童,均经病史检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身体状况良好,纳入正常组。患儿组年龄(6.13±1.58)岁,男104例,女76例,体质量指数(BMI)(21.60±3.37)kg/m2;正常组(6.6±1.37)岁,男99例,女81例,BMI(21.58±3.64)kg/m2。
2研究方法
分析患儿组病因分布、发病率,并比较两组儿童过敏史、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等指标,总结小儿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按照患儿组年龄分为<3岁、3~7岁、>7岁三个年龄段,观察其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结核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管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等病因构成比,并比较各年龄段患儿发病率。对两组受试儿童过敏史、呼吸道疾病住院史、被动吸烟、人均住房面积、室内花草宠物、粉尘材料接触、家族史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
3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对影响小儿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病因分布及发病率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病因分布及发病率比较如表1所示。≤7岁患儿共138例,占76.7%。咳嗽变异性哮喘是≥3岁年龄段患儿慢性咳嗽主要病因,占48.8%(63/129),感染后咳嗽是<3岁年龄段患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占72.5%。该结果表明,7岁及以下患儿慢性咳嗽发病率较高,患儿慢性咳嗽病因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为主,其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管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等。
4.2两组儿童住房面积、过敏史等其他资料比较两组儿童人均住房面积、过敏史等其他资料比较如表2所示。患儿组人均住房面积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其过敏史、被动吸烟、室内花草宠物、粉尘材料接触、家族史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该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4.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小儿慢性咳嗽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以患儿组(y=1)和正常组(y=0)为因变量,以住房面积、过敏史、呼吸道疾病住院史、被动吸烟、室内花草宠物、粉尘材料接触、家族过敏及哮喘史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呼吸道疾病住院史、被动吸烟、粉尘材料接触是咳嗽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以被动吸烟影响更为明显,被动吸烟暴露的儿童是未暴露儿童慢性咳嗽发病危险度的2.678倍。
5讨论
咳嗽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喉、气管、一二级支气管及鼻窦、胸膜、心包膜等多个部位,对机械、理化刺激均十分敏感,可引发机体保护性神经反射,促进咽喉部、下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与此同时,慢性、频繁咳嗽往往引发机体损害的出现。儿童处于动态发育过程,是慢性咳嗽的高发群体,其病因的多样性为诊治带来了较大困难。部分患儿常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大量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会造成疾病迁延不愈,导致各类并发症发生。本研究对180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7岁及以下患儿慢性咳嗽发病率较高,占76.7%。患儿慢性咳嗽病因以咳嗽变异性哮喘(38.3%)、感染后咳嗽(32.8%)为主,其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管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等。
罗泽民等发现,成人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多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与小儿病因构成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为儿童咳嗽反射尚未成熟,且呼吸道免疫功能不及成人。同时,Borrelli、王屹等指出,因咳嗽变异性哮喘引发慢性咳嗽的患儿,由于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炎性反应,50%以上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进展为哮喘。因此,可将咳嗽变异性哮喘归为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实施抗喘药、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有望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3岁以下慢性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因为感染,病原微生物对气道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和暂时性气道高反应出现是导致其临床症状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因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多具有自限性,存在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且常为干咳或少量白色粘液性痰,据此实施诊断及抗菌治疗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重要依据。针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管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等少见病因,可借助详细病史询问、鼻部症状检查、支气管镜检等方法予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由于春天是冬夏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冷时热,阴晴不定,变化无常,所以也是疾病高发的季节,常常使那些对天气敏感的人感到很不适应。春季阳气升发,气温升高,温暖的阳光让人们皮肤舒展,末梢血供增多,相对大脑的氧供应减少,大脑的工作受到了影响,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免疫机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
春季多发疾病面面观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季好发的呼吸道疾病。
感染性疾病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伤风”,它通常是由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它的症状也较轻,一般起病较缓,发热不超过39℃,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鼻塞、流鼻涕等比较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
流感:殊不知,“感冒”其实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名字叫流行性感冒,也即“流感”。它的威力可比普通感冒大得多。患者通常会有头痛、咳嗽、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小儿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因热度过高而发生惊厥。导致流感的罪魁祸首是流感病毒,它的复制和传播都非常的迅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内所含的大量病毒,可借飞沫传染他人,常常造成一定区域内大面积的流行。
肺炎:不管是哪一种感冒,都应当及时的治疗,如果任由感染蔓延至肺部,则会导致肺炎的发生。表现为咳嗽,咳痰的加剧,热度不退反升,出现胸痛,憋气等。此时,应当尽快就医。
过敏性疾病
说罢感染性疾病,我们再说说过敏性疾病。春天的到来,各种植物花草竞相开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粉。她们为新的一年带来新的气象,也给过敏体质的人带来呼吸道疾病的困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甚至更严重的过敏性哮喘找上门来,让人应对不暇。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表现有:
鼻炎: 早晨醒来不停的打喷嚏,鼻涕眼泪一起流;鼻子特别痒,鼻塞不通气,用嘴呼吸;耳道及咽部发痒,上颚咽后壁发痒。
哮喘: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黏痰,憋闷甚至头痛头晕。
结膜炎: 眼睛发红发痒,充血明显,眼睑肿起来,有水样黏液脓性分泌物出现。
远离疾病巧呵护
面对如此多的呼吸道疾病,我们当然不能束手就擒。具体的策略就是:“内外兼修,东西合璧,御敌千里”。
顺应时令,建立“应季”生活习惯
讲究春捂:春季忽冷忽热,血管舒张,如果骤减衣服容易着凉。特别是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更易遭受风寒的侵袭,切不可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
消除春困:春暖花开,艳阳高照,万物勃发,人们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就是“春困”。这不是病,而是因为春回大地,人体皮肤舒展,末梢血供增多,大脑相对缺氧,产生昏沉欲睡的感觉。克服春困,首先要做到早睡早起,安排一定的午睡时间;其次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其三加强锻炼,清晨信步慢行,做操,跑步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
勤加锻炼:春回大地,阳光明媚,正是进行运动强体的大好时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假日时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郊游,远足,踏青,接受日光浴、空气浴,饱赏桃红柳绿,尽享山水之情,能令人心旷神怡,精力充沛。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为家人创造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同样重要:首先,注意自我的防护。尽量不要面对打喷嚏、咳嗽和正在讲话的病人;加中有患感冒的病人时要适当隔离。
其次,注意室内消毒。居室常通风换气,并利用日光照射消毒。在流感高发季节,可采用米醋熏蒸法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
第三,在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如去公共场所,应尽量戴口罩。
合理饮食,美味健康两不误
根据春季乍暖还寒,干燥多风的特点,预防医学专家建议春季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少酸增甘等原则。
在春季日常饮食中,除了谷类制品外,应选用黄豆、芝麻、核桃等高热量食物;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牛肉、豆制品等。在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力的功能。
食物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天然的抗病毒物质,因此在流感高发的春季更应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油菜、青椒、菠菜等新鲜蔬菜和柑桔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在感冒期间,每天服用维生素C 片对改善症状很有好处;胡萝卜、南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绒毛及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
除此之外,营养素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烟酸和矿物质等都和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关。因此,营养物质的摄取必须充足而全面。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营养素之外,也不能忽视身边最常见的也是最便宜的防病妙药―白开水。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新鲜的凉开水才有好处,若存放时间过久,就容易失去生物活性,如果在被细菌污染,就会对人体有害了。
合理用药,远离疾病困扰
药物在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对春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都离不开药物。在这方面,中西合璧是一条捷径。具体说来,就是中药主预防,西药主治疗。
在众多的中药里面,板蓝根被认为是最便宜且最有效的预防流感药物。它的疗效经过了数百年的实践验证。在流感流行期间,您和家人可以常规的口服一些板蓝根冲剂,不但对流感本身,而且对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水痘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当然,所有措施用尽也难免百密一疏,如果不小心患了感冒,也不必着急。西药改善症状的效果也令人满意。他们的成分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一些退热,减轻鼻塞,止咳,镇痛的药物。由于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疾病,一般7 到10 天后会自行痊愈,因此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等待机体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当然,在感冒期间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 和足量的开水,助身体以一臂之力。所以,一般的感冒不需要去医院就医,口服一些抗感冒药物及进行适当的隔离就足以应对。
相关资料表明:秋冬季节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因为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比正常儿童高两倍、腹泻的发生率高3倍,并且体格营养状况正常而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格营养比较差但维生素A正常的儿童。
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时,在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维生素A,不仅能加速患儿症状的缓解,而且能减少儿童以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医学家通过对200例儿童患病状况的研究显示:增加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品,可使儿童相关疾病发病率降低75%。因此,有关专家指出:特别是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因吸收障碍而容易引起维生素A的缺乏,这时(秋冬季)补充维生素A更是十分必要。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保持身体内部及外部皮肤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它能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能增进上皮组织的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功能(主要是有助于提高巨噬细胞、T细胞的生理功能和抗体的产生),提高对感染和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或减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冻疮等儿童在秋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甚至能够预防多种形式的癌症。
维生素A缺乏时,则会使人患夜盲症(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可导致生殖发育不良,骨骼成长及生长发育受阻。长期缺乏维生素A,容易引起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萎缩、角质化或坏死(如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甚至脱皮等),还会使机体的抵抗力减弱而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于是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那么,如何给儿童有效地补充维生素A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口服维生素A(因维生素A为脂溶性,口服易吸收)。常见的维生素A制剂有:鱼肝油、浓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浓维生素AD胶丸等。但要注意的是,服用这些制剂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听从医嘱正确服用,不能擅自随便乱服,更非多多益善,否则超量可引起毒副作用,其早期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或嗜睡、呕吐,以及多汗、脱发等。这应引起广大家长及相关监护人的高度重视。
儿童保健专家指出:“药补不如食补”。也就是说,平时能有意识地经常给孩子吃一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比临时用任何维生素A制剂补充要来得既实惠又安全。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乳类、鱼类、蛋类中含量较多,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植物中虽不含维生素A,但它所含的β-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与肠壁中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能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β-胡萝卜素的植物有:胡萝卜、蕃茄、油菜、荠菜、卷心菜、红心甜薯、南瓜、苋菜、菠菜、韭菜等红、黄、绿色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芒果、柿子等)。因此,家长在日常中让孩子适当多吃些上述食物,同样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A而达到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所以最好将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用油类烹调食用,或是和猪肉等肉类同煨,以促进机体对它们充分的消化、吸收与利用。
小贴士: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以秋冬季节和气温突变时发病率最高,已成为儿童就诊的第一位病因,常占门诊病人的60~70%,流行季节甚至高达90%。年龄愈小,病情愈重,并发症也愈多。为了防止或减少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