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的类别范文

非遗文化的类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的类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的类别

第1篇:非遗文化的类别范文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第2篇:非遗文化的类别范文

非遗注入时尚 延续文化DNA

我国非遗元素繁复庞杂,从设计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视觉元素、材质元素、技艺元素和工艺元素等几大类。视觉元素的内容最为丰富,可分为图案、色彩、造型等子类别;材质元素包括木材、石材、金、银、铜、陶瓷、布等传统常用材料;技术元素包括书法、瓷、髹漆、蜡染、扎染、镂空印花、竹编等传统工艺,侧重于实际成产。无论从质的角度衡量还是从量的角度计算,我国的传统元素都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素材,其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2015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为植村秀品牌特别设计了两款具有深远寓意的羌绣图案――“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不息)”“external youth青春不朽(生发)”。这次跨界合作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碰撞,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尝试。爱马仕、周大福等名牌,甚至一些奢侈品品牌都闻风而来,希望能相互融合、合作。杨华珍说:“我们所刺绣的图案都在反映我们的生活,技艺只是媒介,图案和内容才是创作的灵魂。”

2016年,日本SK-II推出的限量版包装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选择了象征女性至高权威的凤凰图案,许下新年的美好期许同时向中国非遗艺术致敬。中国的剪纸技艺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如今更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z产,一张普通的纸张在剪纸艺术家的手中不断创新传承。

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与NE・TIGER时尚设计师灵感碰撞,联袂打造美轮美奂的《水墨姑苏》刺绣华服大秀,展现了标志性、经典性、民族性、兼容性的现代中国特有服饰形象,呈现了数千年华夏礼服的文明。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非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留存,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已经过时了。其实,我们更应该看见非遗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其内在闪耀着的时尚性和现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 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活记忆”,呈现出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它能适应时代变迁得以存活,也因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汇集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更吸引了当代大众的、时尚的文化观念,成为当时最鲜活的、最能吸引大众的文化形式。因此每个时代的各种时尚元素便容易与之相结合。

在时尚界,一直存在着隔代流行的规则,譬如上海流行“上海风气,时时变更,三数年间,往往犹如隔代”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传统的魅力,对于设计师来说,不断回到传统中,是获取艺术创作的一个途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源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拥有的非遗文化资源的数量决定了我们的创造性转换或者创新的可能性概率。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被誉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其设计灵感源泉正源于对民间艺术的挖掘。不仅如此,日本设计师整体上主动自觉地把本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身的设计行为当中,形成与其文化底蕴相称的设计风格面貌,营造出“日本化”的设计,在世界的设计舞台上独树一帜。

打造非遗品牌帝国 传承过去创新现在

传统刺绣成为品牌成衣高定的新宠,只用做装饰品的剪纸变身为实用性梳妆用品……在全新的设计下,非遗能焕发出强烈的生命力。这些充满时尚简约元素的非遗产品,也让消费群体渐渐从小团体的文艺青年扩散到大众市民。非遗不只是传统艺术,随着新工艺、新理念的不断加入,在定制、混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下,传统非遗也变得越来越时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表示,传统手艺本身即为一种时尚,与时尚消费并不冲突,手艺人应该不断革新意识,提高自身水平,让传统手艺融入现代审美。让传统非遗文化走进时尚商圈仅仅还是建立我国非遗品牌万里的第一步,但是在非遗的保护进程中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CHANEL自己就拥有10多家手工坊,这些手工坊分工细致,有专门的粗花呢坊、纽扣坊、羽毛花饰坊、刺绣坊、胸针刺绣坊……每一个都是经由最专业的工坊师傅亲手制作。奢侈品能够展现出最高境界的,一定是传统手工艺所带来的。

我们国家曾经有那么多精湛丰富的传统手工艺,为什么没能继续发扬,为什么没有我国的CHANEL?我们难道不曾感慨,历代皇帝穿的龙袍是多么精致的工艺?

中国传统的织绣印染技艺,由于其具有极好的装饰效果和独具的美学特质,具有优先作为一种服饰装饰时尚选择的可能性。无论是精细雅洁的苏绣,还是精美细腻的蜀绣,或是灿若朝霞的云锦,它们都“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将这些经典永恒的传统元素用于时尚设计创意不仅可以表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文化内涵,更能折射出产品内在的时尚文化魅力。在每年NE・TIGER高定华服会上,不但会出现珍贵的云锦及缂丝,还在刺绣、剪纸、印染、珠绣等非遗工艺上的极尽奢华。在缂丝华服被首都博物馆收藏后,NE・TIGER为打造出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奢侈品品牌形象而不断的努力。

杨华珍是率先做起品牌授权、跨界合作的非遗人。近年来,她一直和国外企业有业务往来,但是合作模式依然很初级。在一次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有一家国外企业想与她合拍动漫,由她提供藏羌文化中大鹏金翅鸟的故事脚本和图案文样,她曾感慨地说“我们只是在打工”。学习过海外品牌运作模式后,杨华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文化企业要大胆走出去谈合作,不要怕吃亏,要学习他们成熟的理念和模式,最后要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品牌,同时,要深挖自己的本土文化、民族特色,这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如今,在杨华珍的努力下,她的作品已经慢慢从过去仅用于鞋、帽、袜垫、腰带、围裙、衣服等拓展到了时装、家居、日用、提包、手包、装饰、壁画、唐卡等,适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实用品、装饰品拓展到时尚品、艺术品、美术品,产品档次也得到不断提升。系列产品有着时尚、美观、实用、精致的特点,把古老藏羌织绣技艺融入现代元素和民族特色,既美化了生活,也增加了生活中的文化品位,更受到了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时尚创意、创新设计、跨界授权,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杨华珍也注意同时规范和提升文化企业,加速传统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文化企业核心价值品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传承人张德明,让竹编这种“草根技艺”成功“牵手”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共同打造出一系列充满中国味的时尚艺术品。张德明与国际著名品牌爱马仕保持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他的作品通过爱马仕的大橱窗卖到了世界各地。与爱马仕成功合作之后,他发现了青神竹编广泛的国际市场,并创立了“竹福”品牌。“这样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创造作品,也能拥有自己的品牌。”看着眼前一件件竹编艺术品,张德明谈起未来的设想:很多年前,中国瓷器走进了欧洲上流社会,如今我想让中国竹编瓷器再次跻身世界。让传统工艺成为时尚的缔造者,需要想象,也需要实干。青神竹编正谋划着一场越传统、越时尚的转型。

第3篇:非遗文化的类别范文

关键词:甘孜州 音乐 遗产 保护 现状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格萨尔王的故里、嘉绒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中枢、康定情歌的故乡,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甘孜州也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0余项。其中,国家级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目,国家级舞蹈类3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3项,省级民间音乐、舞蹈类55项,传统戏剧8项,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地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甘孜州也于2013年8月1日执行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充分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一)遗产的地理位置及分布状况

甘孜州面积有15.3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四川面积的三分之一,处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本土藏族人口占78.4%,汉族、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25个民族,均以大范围聚居与小范围杂居的形式,分布在全州。甘孜州1市与17县中,由于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交通仍然不便利。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利的康定、九龙、甘孜、巴塘、德格、色达、道孚等地区。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有第一批申报国家级非遗产项目的巴塘弦子、玛达咪山歌和川族山歌。第二批申报成功的甘孜州得荣学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增加的甘孜锅庄、马奈锅庄。传统戏剧包含有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省级项目中,甘孜有顶毪衫歌、康定溜溜调、扎坝嘛呢舞、热巴舞、甘孜踢踏、真达锅庄、木雅锅庄、丹巴阿克日翁(兔儿锅庄)、乡城恰热(疯装锅庄)、新龙锅庄、德格卓且、岚安锅庄、理塘锅庄、木雅藏戏、理塘藏戏,以及甘孜州色达文化旅游局申报的骨笛。

二、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绩

1.《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和实施

2013年,甘孜州通过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标志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也充分体现了甘孜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该条例是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为保护的规划实施等做了详尽的指导。比如拟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非遗档案与数据库,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准确采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名录》,对濒危遗产进行重点保护。该条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如:民俗、传统手工艺、传统民间医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条例对保护内容、经费支持、科研、保护团体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甘孜州采取多样的形式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甘孜州政府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甘孜州各市、县均设有文化局、文化馆,部分地区设置有非遗传习所。州各级政府部门在非遗项目申报,认定非遗项目传承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比重大。同时,甘孜州还打造藏彝走廊民歌大赛、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等活动,加大了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活动。尤其是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立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展示、开发、利用的平台。2009年5月1日,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本地优秀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坐落在跑马山脚的博物馆共三层,第一、二层分别陈列藏民族服饰、农耕系列、唐卡艺术、经版印刷、藏医药类,展厅的三层为民族歌舞视听大厅,参观人员能在博物馆里感受到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这也是非遗重要的保护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诠释了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项目,也意味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博物馆保护的模式。

除此以外,甘孜州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拓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途径。甘孜州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期间,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签署协议,甘孜州将为西南民族大学提供研发基地及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等支持,而西南民大方面将则为对方提供培养、培训各类相关人才,中国音乐学院与甘孜州共同建设民族音乐研究教学实践基地。同时,甘孜州本土民族高校也专门设立了康巴歌舞音乐研究所,康巴文献馆等机构,力图在加强非物质文化学术研究的同时,能够为藏区培养后备队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平台。

3.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

甘孜州学者们对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视,在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颇有研究的专家和学术研究团队。

杨嘉铭、林俊华、赵勇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杨嘉铭在《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亮点―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几个常识性概念》一文中,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提出宝贵的指导。林俊华主要从事四川藏区历史、文化、音乐研究,其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并获奖。其中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康巴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调查与研究》,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采录、整理详尽,同时对遗产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赵勇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其发表的《甘孜州音乐舞蹈类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述略》《川族民歌类型及特征述略在遗产的特点》等均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彭绍文、蔡川、王博等研究人员,开始对当地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研究,涌现部分研究成果,如:《甘孜藏区不同锅庄艺术风格异同研究》《川西康巴高原的明珠――“新龙锅庄”述略》《民族高校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遗产优势述略》《民族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启示――保护、传承与发展甘孜藏族自治州原生态音乐艺术》等。

(二)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即使甘孜州政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还有许多的难题。

1.生活与劳作方式的改变使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土壤变质

在甘孜州调研与采访过程中发现,即使身处在高原地区的人们受到信息、交通等问题的阻挠,也挡不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当地生活习俗与劳作方式的冲击。往内地与城市迁徙,是大趋势。除去老人们熟知当地传统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青年一代,普遍不会演唱与表演,更谈不上对遗产的保护。

2.母语环境及文化的缺失与传承人老龄化增加了保护和传承的难度

甘孜藏区母语环境有其特殊性。州内有接近十种独立的语言,大多具有唯一性。多数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歌,都具有母语文化特点,在音乐文化保护的同时,因为母语文化的消逝,音乐文化保护也受到极大的挑战。如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山歌由纳木日语歌唱,但其主要传承地甘孜州九龙县子耳乡会说纳木日语言的不足30人。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能够参与的人数,在全国仅仅几十人。母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是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难题。同时,在年龄结构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绝大部分传承人均为老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人亡艺绝的尴尬境地。

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缺乏专业类人才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人才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音乐作为职业的极少,能够完成文字记录、整理、采录等的传承人更是微乎其微。部分国家认定的传承人除在非遗传习所教习,接受研究人员、文化部分采录演唱或者展示,其余时间主要务农或者经商,没有成为专职人员。传承人在的文化水平和音乐素养极度缺乏,也缺乏这方面的培训。

同时,甘孜州各地方政府、文化部门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部分文化部门,几乎没有正规军,主要从舞蹈、歌唱者中吸纳,提拔部分文艺干部,缺乏音乐专业人才,更缺乏音乐类非遗保护专家。因此,如何解决传承和保护的人才缺口,提高传承和保护的意识,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四、结语

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各部门需要更多的思考,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憾保护的实施程度。本土高校则可以在加强传承人和学生的保护意识培训,进一步开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和教材等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随着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其努力,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必然能够迈向新的台阶。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年度四川省“高校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川教函【2011】659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4篇:非遗文化的类别范文

关键词:汉绣;针法;图案;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The Art of Han Embroide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lothing

Abstract: Han embroidery is one of the handicrafts in the list of protected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further develop and preserve Han embroidery, the species of Han embroidery need to be updat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n embroidery culture and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lothing industry, it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raditional Han embroidery with modern-style clothing, offering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f Han embroidery art.

Key words: Han embroidery; stitch; pattern; fashion design

汉绣是湖北地区发展起来的绣种,以荆州、武汉、洪湖地区为主,以绣者自身想象并创作的图案为主,作品颜色鲜艳亮丽。汉绣的特点在于绣者对传统的纹样和图案或人物理解后,进行了吸收并再次创作。

目前,汉绣新产品的研发进展比较缓慢,多数汉绣产品以图案挂幅作品、丝巾绣品、布包、佛教用品为主,精品的汉绣作品仅局限于汉绣的挂幅作品、佛教的人物刺绣,其余的如包类、丝巾类等大部分可复制性高,价格低廉。汉绣在服装上的运用更是少得可怜,作品的款式也是以传统式的改良式旗袍为主,可穿性与实用性较少,这使得汉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汉绣这门工艺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绣工上,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为了让汉绣得到更多群众的接受,同时也为了研发新的汉绣产品,在现代款式的服装上进行汉绣的刺绣是一个尝试,也是开始。本文从汉绣的特色针法开始研究,在汉绣图案上找到适合现代服装纹样的种类,并尝试在现代服装上进行运用,探索将汉绣的技艺在高级定制服装上的发展,希望将传统文化注入新生的力量。

1汉绣与其他绣种的区别

1.1汉绣的传人在选择上尤为不同,且有传男不传女的历史

据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老先生口述,汉绣与其他以女性为主的、以女红见称的绣种的区别在于,它更倾向于男性技工,困难的、复杂的针法都在男性技工的手中,所以汉绣发展到现在也就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毕竟现代男性从事这种工作少之又少。

1.2汉绣的图案及颜色更接近民间平民老百姓,讲究夸张不写实

汉绣绣品的图案与其他绣种写实逼真的效果不同,通常汉绣讲究将现实的图案纹样进行再次设计,并且图案更抽象和夸张。汉绣绣品的绣线颜色以红、黄、绿、蓝等亮色为主,浓墨重彩,对比浓烈,颇具乡土气息。汉绣的纹样有梅兰竹菊、人物花鸟,也有佛教文化的驱邪接福和对未来生活向往的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接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出汉绣文化与其他绣种为达官贵族服务的不同之处。

1.3绣的针法讲究集百家之长,并保留自己的特点

汉绣针法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域性的绣种的针法技艺,将百家之长吸取熟练运用后,也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针法。汉绣通常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这就是汉绣所具有的独特“齐针”。绣品多从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

网格针法也是具有汉绣特点的针法之一。通过丝线针法打出格子,在格子中铺满绣线,体现出非凡的视觉效果(图1)。

塑绣是将图案立体化,先在绣品图案里面进行填充,在填充物的外面进行刺绣,使图案更立体化,效果更完美。

蹦针是汉绣的创新针法,将图案做成整齐的纹路,针线边缘犹如尺比划过的整齐、平板。板指刺绣艺术中丝理方面的审美特点,通过丝线排列留下的痕迹,表现边界分明、平整光亮层次丰富的效果。

1.4汉绣的产品种类更具生活化特点

在明清鼎盛时期,汉绣产品主要分3类:生活用品、装饰品及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20世纪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床上用品、房屋装饰品及服装服饰等多个品种。

1.5汉绣艺术具有长江流域老百姓的文化及性格特征

汉绣具有湖北一带的人文特征,比较质朴,雅俗共赏,而且粗狂豪放。武汉人讲话大大咧咧,嗓门粗大,泼辣热情质朴。朴是拙朴、朴实无华、古朴、质朴、淳朴之意,是汉绣风格艺术在整体上所呈现的具代表性的独特面貌。粗用来表达粗犷、泼辣、豪放的汉绣艺术精神气质,这是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楚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俗是内容上反映民间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愿望,形式上满足市民阶层、欣赏品味和喜好,最大程度满足了大多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

1.6汉绣艺术品通常在图案设计上也不忘书法与绘画技艺结合的特点

在美学家眼里,汉绣艺术品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这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汉绣“字中有画”的独特韵味比较突出的是“平金夹绣”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2汉绣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近代以来,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古典戏剧绣服、佛教绣品发展到与生活相关的多个品种,在2013年,汉绣大师杨晓婷将汉绣技法运用到服装上,款式以礼服、传统样式为主,这也可说是汉绣产品创新的开始。

汉绣艺术发展到今天在形式上也有诸多限制,要想将汉绣进一步发展保留,势必要将汉绣品种的种类进行进一步更新。现在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势头较好,更多的人们喜爱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定制的精品服装。在服装行业发达的欧美国家,高级定制常常是与刺绣密不可分的,而国内人们对刺绣的认知仅仅局限在刺绣画、刺绣摆件等物品上,将现代款式的服装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可以有效保护非遗文化产业,并得到汉绣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在设计创新和文化上有所发扬,并推动汉绣新产品的开发。

目前汉绣产品从开发类别看,实用性强、大众化的汉绣产品较缺乏,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附加值有待提升。汉绣销售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区域性较强,客户类型较为单一。从调研情况看,武汉汉绣市场产品售价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而苏绣名家绣品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所以,汉绣产品目前在武汉乃至全国有巨大需求空间,将汉绣艺术产业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汉绣,欣赏汉绣文化。

2.1汉绣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设计构思

2013年,武汉商学院将汉绣引进大学校园,聘请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及其女儿任炜为汉绣教师,将传统的汉绣文化与服装挂钩,成立了汉绣专业方向,欲培养出既有设计理念又有传统汉绣工艺的高层次人才。在这种前提下,笔者挑选了2014年优秀毕业生首次尝试在毕业设计上运用汉绣技艺的作品。在设计构思之初,服装款式已定为以立体裁剪的现代款式设计为主,设计稿将汉绣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使得该系列既有女装潮流的裁剪与款式,又将传统汉绣纹样的仙鹤与祥云图案运用于服装上,衣片线条裁剪流利,辅以蓝色、绿色、紫色的刺绣线条,局部设计用蓝色的亮钻与亮片钉缀,显得华丽又不失简洁,高贵而典雅。主打汉绣服装为两件,仙鹤与祥云本来就是汉绣传统经典图案纹样,在许多佛教用品上仙鹤运用的十分多,祥云图案是许多汉绣戏服与明清时期嫁娶服装图案运用较多的图案,在针法运用上以汉绣主打针法齐针为主,辅以刻鳞针、游针、定针、长短针、钉金绣等传统的具有汉绣特色的针法,设计稿见图2,局部刺绣见图3,作品完成后拍摄照见图4。

2.2汉绣针法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刻鳞针:传统织绣针法之一,先用长直针平铺为底,再在其上绣鳞羽形状,因形似鱼鳞,故称刻鳞。本案例使用刻鳞针绣出仙鹤身体的纹路。

钉金绣:经常与齐针一起运用,适宜以丝绣图案为依据,将金线回旋,加于已绣或未绣的图样边缘活需要加工的地方。绣线有“双金”、“单金”之别(两根金线并在一起绣称双金绣,一根金线称单金绣),钉线色彩要与刺绣色彩相呼应。本案例使用的是单金钉金绣。

齐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汉绣的齐针针法更整齐,绣片光亮如新。齐针是本案例的主体针法。

定针:用短小的丝线整齐地将轮廓丝线钉住,能避免长的轮廓丝线勾丝,起到牢固美观的作用。本案例是用定针做为刻鳞针与仙鹤羽毛的辅助。

游针:先顺着设计稿的任务或者图案的外轮廓,从外顺着内轮廓走针,一般在汉绣中用于任务皮肤走势比较多,本案例用于仙鹤皮肤轮廓。

3结语

汉绣这一极富地域特色的手工艺艺术,以浓郁的汉味气息与浓厚的重墨色彩体现出长江流域一带的“汉文化”、“汉特色”。汉绣的突破之处在于用线条表现心灵世界,刺出想象中的图案,但是当针尖上的传奇遭遇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传统技艺再美也会被抹上一层沧桑的色彩,需要广大刺绣爱好者与研究者将汉绣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发扬广大,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它独特的艺术气息,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喜爱它。

参考文献

[1] 罗雪,彭玮.浅谈汉绣纹样特点[J].大众文艺,2011(14): 162.

[2] 洪琼,彭玮.针尖上的艺术探索-汉绣针法新解[J].美术大观,2010(7):74.

[3] 郑高杰,李惠,陈明珍,等.汉绣市场运营中的绣品优化 [J].纺织科技进展,2009(6): 75-79.

[4] 冯泽民,赵静.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J].丝绸,2010(4): 50-53.

[5] 叶云,叶依子.汉绣娩出与发展变化 [J].湖北社会科学,2009(6): 190-192.

[6] 冯泽民,叶洪光,万斯达.老汉口市井文化对汉绣艺术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196-198.

[7] 宗雯.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纹样特征 [J].科学之友,2012(14): 145-146.

[8] 岳占君,彭玮.楚韵悠悠―试述汉绣的文化流源 [J].大众文艺,2011(13): 192.

[9] 冯泽民,李健.汉绣艺术初探 [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 1-4.

[10] 邱红.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 [J].装饰,2006(12): 119-120.

作者简介:余戡平,1977年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