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口腔医学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学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医学的发展

第1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1.口腔急诊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口腔急诊大多以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急症患者为主。因此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临床技能,在专科医院中的急诊科往往由口内、口外医生组成。面对口腔各种急症,要求每位急诊科医师具有全科临床诊疗技能。合格的口腔急诊科医师,不仅要具有口腔医学各专业的临床技能,而且还需要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严重外伤可能涉及到休克的抢救、心电图及除颤仪等的使用。所以,口腔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临床技能,才能担当口腔急诊科的重任。口腔急诊医学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就要有自己的医学体系和范畴,它既要有全身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共性,也要有口腔急诊医学所具有的个性,因此它应来源于急诊医学和口腔临床各学科。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口腔急诊医学也是口腔临床医学的分支和组成部分。

2.口腔急诊医学与其关联学科

急诊医学与口腔急诊医学: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急诊医学系,中山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还建立起来本硕博教育体系。急诊医学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口腔急诊医学也会顺应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口腔急诊医学也应是全身急诊医学的一部分。颌面部外伤常常伴有创伤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常常伴有中毒性休克和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它们的急救与急诊医学具有共性。同时口腔急症还常常涉及到心脏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口腔外科急症:口腔急诊与口腔外科关系密切,口腔急诊科每天都要处理创伤、感染、疼痛、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因此,口腔外科是口腔急诊医学和急诊科的重要内容。口腔内科急症:牙体牙髓病急症是急诊科的主要内容。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诊科就诊最多的急症。另外,急性根尖周炎、牙体劈裂等也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口腔黏膜病急症:口腔急诊科也常接诊口腔黏膜病急症,如口腔黏膜溃疡、血泡、带状疱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口角炎、鹅口疮等。口腔修复急症:如冠折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固位钉(或纤维桩)光固化树脂暂时修复、冠桥脱落复位粘固等。牙外伤急诊就诊率很高,特别是前牙,损伤后严重影响美观,患者常常要求即刻治疗和修复,临时修复也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口腔急诊涉及面很宽,口腔急诊医学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出来,与其它口腔临床学科并列,有利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将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具有“急性”特征的部分抽出来,与全身医学和急诊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口腔急诊医学体系[2]。

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制的建设

口腔急诊医学不仅要面向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还应培养口腔急诊医学的高层次人才,如培养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是社会需求和医学及口腔医学临床综合学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不但有益于人类社会和造福于人类,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应纳入口腔医学五年制常规教学内容,以五年教育为主全面实施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它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五年制口腔医学人才素质。要编写和选择好口腔急诊医学教科书,各口腔院系应建立和完善口腔急诊科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即口腔急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师的口腔急诊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口腔急诊科可由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科的医师组成,通过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和培训,让这些医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多学科临床技能的急诊科医师,并成为本科生口腔急诊医学教学的主力。同时应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批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使口腔急诊医学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腔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建立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口腔临床综合素质人才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口腔医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工作创造条件。为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让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内科热爱口腔急诊医学并能够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专家教授做硕士、博士生导师,组成培养口腔急诊医学博士、硕士的梯队教师队伍。为口腔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口腔急诊医学教学人员,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口腔急诊医学医务人员。口腔医学院系有必要将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上来,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有待于口腔医学同仁的认识、努力和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渴望口腔急诊医学的兴起,口腔界的各级领导可以考虑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如下环境和条件。

1.口腔急诊医学专栏的开设国内有多家口腔医学杂志,有条件和有稿源的杂志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急诊医学专栏。为口腔急诊医学的普及、交流和提高提供场所。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园地。

2.口腔急诊专业学组建立的必要性口腔急诊医学涉及到很多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科疾病。这两个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应设立口腔急诊医学学组,条件成熟时,有必要建立综口腔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开展口腔急诊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口腔急诊医学事业。

第2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1学院目前口腔教育概况

口腔医学专业为学院新增设专业,为大学专科教育,学制3年。首先进行基础医学和临床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口腔专业的培训。前者的教学使口腔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具有大医学培训的背景,为口腔专业学习及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口腔医学与大医学的合作、交叉、融合愈来愈增强,经验的口腔医学向口腔医学科学发展,并成为医学大科学的重要一部分。学院口腔教学与国家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是一致的。口腔医学生和医疗系的医学生一样必须接受现代大医学的教育培训,即首先是大医学的培训,然后是口腔医学的培训,为口腔医师作为一名医师应具有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口腔教育正在由过去以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填鸭式”教学慢慢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临床技能为基础的教学。这种以临床技能为基础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对学生进行评估,要求达到能够独立处理临床的水平。

2口腔医学教学过程和层次

第3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1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社会经济水平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提升,治医疗工作的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问题,正在逐渐由以往的治为主想着预防为主转变。尤其是在儿童口腔医学方面,以往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儿童的需要,要想使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更高的满足儿童口腔健康的需要,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以时展的要求为基础,加强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1]。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与儿童口腔医学关系不大教学内容,只需要学生适当的了解,可以适当减少相关课程的学时,而在"儿童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正畸医学""儿童口腔急诊医学"等方面,则需要适当增加学时,确保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真正讲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满足儿童口腔治疗的需要。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还需要加大对于周边学科的重视程度,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研究显示,儿童在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近几年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患龋齿的儿童数量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0.5%,而进行牙齿正畸的儿童同比上升了20.6%,说明儿童对口腔治疗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中,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十分有必要。

2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医学属于经验科学的一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记忆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记忆的话,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做到"以问题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需要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重复的问题。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教学"儿童常见口腔疾病防治"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真实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研究显示,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期末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表示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非常满意的学生同比增长了20.12%,表示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满意的学生大幅度下降,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3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改革

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高校课程改革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之后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与科研有关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思考,不仅要做到"学会",还要做到"会学",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重点突出,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4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学 教学改革 思路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腔医学理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中医药学校口腔医学教学也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在传统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种教学目标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对于口腔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医院在聘任口腔人才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口腔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人才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在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改革后的教学目标应为:在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满堂灌、一言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在课堂上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应将口腔医学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微课、慕课等,通过运用上述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口腔医学教学的效率;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应将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演示法有效的应用于口腔医学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发展有利。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

随着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口腔医学的课程也应该结合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还应该结合社会的需求进行口腔医学课程改革。例如,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口腔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在没有口腔问题的时候也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通过开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有助于学生顺利的毕业,并且顺利的发展。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应该开设医学科研设计、临床流行病学等课程,通过对口腔医学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应高度的重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模拟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环境,使学生能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专业的技能。其次,在理论知识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各大医院实习,并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有助于快速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再次,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创办实训基地。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医院实习,针对于此种情况,通过创办实训基地的方式,能够实现最佳的实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结合现代口腔医学理论与口腔医学的发展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将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进而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口腔医学人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正梁.深化医学教学改革 培养高质量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人才[J].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2]黄道海.高职高专医学教学改革设想[J].医学文选,2004,(03).

[3]翟妮娜.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5,(29).

第5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育 预防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技术

预防口腔医学既是口腔医学一门重要学科,又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现代医学的发展抛弃了把重点放在医治已患病人的传统,而趋向以预防为主,维护人类健康为重点。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预防口腔医学涉及口腔各类疾病的三级预防,如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等,同时也关注妇幼、中小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口腔健康。它是一门口腔专业学生必须认真细致掌握的学科。作为江苏省卫生类高职示范院校,本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已开课多年。高职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同于高校的口腔专业,前者主要是通过义齿加工来体现医生的治疗计划,毕业后工作场所多为义齿加工厂,并成为口腔技师。不难理解该专业学生多重视修复相关的主干课程,对于预防口腔医学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表现出的兴趣和积极性也相对低。笔者作为有着4年该课程主讲经验的老师,发现实践教学在预防口腔医学授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巩固理论知识也有较大作用。

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体系,培养理论思维的能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各类型高等教育共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工程训练、实训、课程训练等[2]。医学,特别是口腔医学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如何把知识运用在日后的临床操作中,是实践教育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医学实习时间最长的原因。作为口腔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的场所多为义齿加工中心,因为准入证的问题,很少有从事口腔临床工作的机会。这一性质和现状,决定了该专业同学学习的热情和动机不高。本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不同形式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体会

通过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实践教学内涵分析,可以归纳出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四大特点:①主体性,②场景性,③综合性,④开放性[3]。根据笔者教学经验,通过把全方位多形式的实践教学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学效果。①主体性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技能掌握都是以自己参与为前提。医学类学习动机及兴趣是学生探究医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医学的学习过程相对枯燥无味,只有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可以进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把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结合,更有利于理解。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实训基地――附属义齿加工中心和临床实训基地――附属口腔医院,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增强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②场景性。实践教学模拟或贴近日后的工作场所,才能和以后的岗位“零距离”。高职院校按照自身定位创建特色,本学校依托附属义齿加工中心和附属口腔医院这两个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义齿加工中心了解义齿加工过程中的相关的预防问题。参观附属口腔医院了解院内感染控制、牙科设备消毒、临床废物处理、临床见习窝沟封闭、氟化物防龋、牙周菌斑控制的机械性措施。场景接触,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是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③综合性。医学是全面的学科,就像看病一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作为以培养技师为目的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除了修复相关主干课程外,全面了解和掌握口腔相关知识,是塑造合格技师的必备条件。同时只有综合地、全面地授课教学,才能培养综合的、全面的人才,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了解义齿加工过程中相关的预防知识外,也让学生在实验室操作中了解龋病预防、牙周病预防的知识,增加授课知识的全面性。④开放性。实践教学必须向行业、向社会开放。2012―2013第二学期中,苏州姑苏区开展儿童口腔幸福工程,即适龄儿童窝沟封闭活动。作为参加的专业机构,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活动现场参观,并有同学作为志愿者参加,如帮助医生做检查记录、椅旁四手操作等,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参与附属口腔医院每年的“9.20爱牙日”活动,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大家提供口腔卫生宣教,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实践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学生自主性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本质上没有摆脱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还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比较差;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中落后的理念也影响教学的发展;教学条件相对不足;部分高职院校自身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经费不足,不能及时改善教学硬件条件,特别是实验室器材和实训基地设备等,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有了突破性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在双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率等因素的驱动下,还是以分数高低区分学生好坏,教学高低,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过硬、技能操作熟练的人才,是目前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实践教育意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达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在目前大力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当下,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并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才能达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加强质量教学工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质量教学监控等方面着手[4],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科学,2006(4):125-126.

[2]周建平.大学实验教学的变革:情景学习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9(4):20-23.

第6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7-02

Analysis of oral medical courses in 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direction)symbiosis provided teaching

Peng Chun1,Song Jin-lin2

(1.Affiliated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2.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4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Jin-lin,Email:.

Objective:Clin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necessary oral medical knowledge supplement is of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comprehensive,has the good symbiosis.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tomatology clin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diagnosis,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or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symbiosis

临床医学中全科医生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不可避免地面临常见口腔疾患甚至是口颌系统的急症处理。因此,临床医学全科医师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培养正逐步规范为“5+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进入临床医院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后,方可取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根据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全科医师技能标准的规定,并未将口腔医学的技能纳入规范化培训的标准,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不容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口腔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设置的共生性。

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

1.当前我国人口中的口腔卫生水平较低。高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在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方面和欧美日等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60岁以上,八个牙齿以上)。特别是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严重,大量的儿童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儿童由于对口腔卫生的保健、口腔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教育基本为空白,在乳(替)牙期,出现了大量的龋坏、口腔溃疡、牙周疾病等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科医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预防保健的职责。

2.因口腔疾病带来的全身的其他疾病患病风险认识不足。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疾病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消化系统,会加重一些病症。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牙周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细菌产生的致癌化合物会诱发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是牙周病可能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口腔感染还会引起肾病及一些皮肤病等。正因为对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足,所以在社区人群中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知识淡薄,加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对口腔诊疗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的分诊和治疗,所以增加全科医师口腔医学课程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3.执业口腔医师严重不足且区域分配不均。执业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专科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据资料统计,受过正规口腔医学教育(本科)的口腔医师不超过3万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500~600人一个口腔医师的比例,我国口腔医学卫生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口腔卫生需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守门人”角色,全科医生在掌握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后能有效缓解口腔医师不足的矛盾。

4.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口腔诊断治疗不可或缺。我国医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分布广泛、诊疗质量能达到一定水准、服务比较周全、完善和方便病人就诊的特点。同时,由于90%左右的常见和多发口腔疾病能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得到治疗,这样既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临床全科医生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社区居民都能获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5.口腔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疗特点的需要。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是全科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全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能对常见多种疾病作出预防意见和早期治疗。大多数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而减少患病风险的。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其接触人群广泛,覆盖面大的特点,有效地宣传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使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口腔卫生知识指导,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是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治疗来治愈的。全科医生可以通过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尽可能早的发现社区人群中的口腔疾病,并通过病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诊疗方法。对于不需要专业设备要求的常见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就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完成治疗;对于需要龋坏、牙列缺失、错颌畸形、牙髓疾病等需要专业设备诊断和治疗的病症,可以提出转诊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能体现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课程设置

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通常将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设置。

1.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全科医师通过口腔医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腔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全科医师对口腔医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医学知识更新。

2.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全科医师在将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不能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全科医师预防和发现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从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儿童口腔学入手,结合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人群分布,选择重点内容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内容要根据全科医师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而是重点讲授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机体功能的影响;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讲授中,除了要讲解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对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特征:如,牙源性感染,要尽早消除病灶牙对恢复颌面部的功能带来的影响等。此外,增加介绍咀嚼习惯养成和儿童口腔卫生,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3.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画面新颖、注释明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宜采用PBL教学,PBL教学模式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ed,PBL)。PBL教学模式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在临床专业全科医师教学体系中,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PBL教学方法对口腔常见疾病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粘膜病”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加以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粘膜这一较特殊部位的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国内口腔健康水平整体较差,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口腔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业人员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保障口腔疾病带来的一些对其他疾病的负面影响,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并不排斥,具有很好的共生性。因此,在建议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适当增加口腔医学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64-65.

[2]黄实华,徐仙星,郑静,等.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153-155.

[3]李正阳.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7),576-580.

[4]吴王喜.牙周病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J].广东牙病防治,2007,(4):192.

第7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口腔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要求口腔专业护士既要掌握护理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又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具有专科特色突出、操作能力要求高、协调配合与团队合作意识显著等特点。随着我国“四手操作”的大力推广和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专业护士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相比于新西兰、日本、美国、英国等国,我国口腔专科护理起步晚、发展慢,滞后于口腔医学和口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需求[2],是当代口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前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我国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传递器械、准备材料、椅旁护理发展到了今天的四手操作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医生的协同操作。而目前国内的口腔护士仍承担着国外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类似的职责,既是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左膀右臂,又负责器械耗材、患者信息和科室交叉感染的管理,与此同时还是医生与患者的协调者、患者的健康宣教员等[3]。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与口腔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息息相关。因此,培养符合国内现代口腔医疗要求的口腔护士,建立规范的团队服务模式,是现今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2教学模式

从本世纪初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数家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不同学历层次的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教育,经过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口腔护理教育者向“一体化”教育方向做出的相应尝试已初见成效。

2.1理论课教学理实一体化

口腔科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并重,口腔护理专业同样也对从业人员的口腔专业理论与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以往理论课和实训课分离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而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实践操作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之中,安排好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以及相互衔接和过渡,使理论内容服务于技能操作,技能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进行教学指导,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4]。这种创新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师生双方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学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2.2实训课教学医护一体化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口腔医学生[5-7]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8]从医疗或护理角度分别开展四手操作临床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该校2010级和2011级在校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创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医护联合的一体化教学,结果显示: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考评分数和学生评价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9]。该方法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的应变能力、积极性与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是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的有效尝试,对口腔科学临床领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3见习、实习校企一体化

有研究[10]显示:口腔门诊护士的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之间存在差异,护士对自身的评价过高,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达到医生的要求。因此,与普通护理专业相比,口腔护理教育更加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模块式教学,鼓励采取驻点班或课间见习、实习的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既巩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岗位实践不断线,实现口腔护理学生“学习-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院校联合办学,为口腔护理人员的学习和继续学习搭建平台,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口腔护理专业发展的制约

国外的口腔专科护士其资历要求、执业资格、执业范围等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约束与界定。近年来,北、上、广等各大城市已经进行重症监护、老年病、感染控制等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而口腔专业护士行业标准、学历认证、执业资格认证与相关政策法规依旧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11-14]。实行护士认证准入制度是护理管理和专科护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方向,也是规范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基础[13]。口腔专科护理作为一个专科特色鲜明的学科,护士执行的各项操作均具有口腔专业特点,因此,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认证、准入体系符合国家对护士规范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口腔专业护理发展的趋势,需要日后我们共同努力去尝试和推进。

4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4.1一体化教学师资的培养

师资是教育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专业,我国口腔护理行业教育的师资十分紧缺。学校的专业教师多为护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存在缺口;而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因此,培养、发展一支优秀的口腔护理教师队伍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有部分院校克服困难,一方面聘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商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经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训、试讲,走上讲台授课,形成学校参与医院实习,医院指导评价学校教学,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基地的局面。医院承担着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与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新技术运用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注意学习医院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着促进作用[15]。在此种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师资队伍,正在成为口腔护理教学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4.2校企合作的深化

在校企一体化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绘出“校中企、企中校”的图景,形成院校共同繁荣、师生共同受益的局面,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在前行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口腔护理专业,由于存在医护一体化要求高、招生人数较少、管理方便等特点,使得其借鉴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经验十分必要与便利。因此,早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必经之路。随着口腔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医护素质的共同提高,因此,发展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发展的重任,口腔护理的职业教育可向理实一体化、医护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这三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为未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综合看来,我国的口腔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建立一套从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到实训安排、见习实习等方面完善的口腔专业护士培养体系,是未来急需研究的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佛荣.口腔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

[2]林琳,徐桂华.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47-49.

[3]胡冬梅,谭荣,胡坤娥.综合医院口腔门诊护士角色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114-1116.

[4]吕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护理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学园,2013(5):115.

[5]生宏,郑铁丽,张大风,等.口腔医学专业四手操作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护理教育,2010,9(4):20-22.

[8]徐庆鸿,陈娥,刘敏川.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的临床教学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19-3320.

[9]戴艳梅,梁晓波,赵娜娜.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19-922.

[10]杨萌,刘东玲,凌云,等.口腔护士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4-4055.

[11]曾素琴,刘齐英.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00-101.

[12]刘东玲,王玉玲,卢爱工,等.口腔科护士的分阶段综合培训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8-1110.

[13]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等.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3-184.

[14]翟晓棠.口腔科辅助人员教育的中日比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39-41.

第8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空间思维通过使空间结构内部的各种关系可视化,观察、记录、分析物体之间的静动态关系,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口腔医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有很强的线性逻辑思维能力,在空间思维上有很大的局限,影响了对专业课的学习。比如钱海馨等对我国4所院校的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修复学课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口腔修复学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和口颌系统性疾患(如全口义齿及颞下颌关节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的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玄学”。这两个章节部分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学透彻。首先,可摘局部义齿在静态空间结构上(包括人工牙、基托、连接体与固位体)的四个部分,与相关的基牙、牙槽骨、粘膜等相密切联系;从动态上而言,上述各个部分在咬合力的产生、传导方向、分解方式等是一个动态运动过程,在该过程中产生的下沉、旋转、翘动等变化又对上述各个部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是涵盖了空间结构、机械力学、生物力学、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的一个多元思维下优化组合的过程,其中对义齿与牙列、颌骨的空间结构的理解是基础,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和掌握。同样,口颌系统是包括颞下颌关节、牙列与颌骨、口腔颌面部肌群在大脑神经支配下的一个系统,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颞下颌关节的三维运动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运动。学生只有在三维空间上掌握各个部分的运动规律,才能理解颌位关系确定方法和可调式咬合架的设计与应用原理,掌握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和全口义齿的临床操作。

开设《素描》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

口腔医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造型能力。具体体现在牙齿形态雕刻、美学蜡牙塑形和口腔临床治疗(如口腔内科的洞形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固定义齿牙体制备、口腔正畸矫治器的制作)等方面。牙齿形态雕刻:牙齿雕刻是各口腔临床科目的基础课程,学生要将蜡块、石膏块材料采用圆雕的手法雕刻出牙齿(包括牙冠、牙根)的整个形态。深刻理解牙齿结构形态对口腔系统咬合理论的理解、降低根管治疗时的侧穿率、正确掌握牙周刮治等有很大帮助。国外的口腔医学教育将牙齿形态学习分布在“牙齿蜡型制作”、“牙齿形态的临床应用”等多个课程中;学生通过一定数量(雕刻100多颗不同牙位的牙齿)、一定时间(多个学期)的训练强化牙齿雕刻能力。而我国现有教育对此重视不够,只有在《口腔解剖生理学》中有1个月的3-4颗牙的少量训练,学生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牙齿个性化美学的蜡牙塑形:口腔美学修复是临床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内容。美学诊断蜡型(WAX-UP)成为口腔美学修复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是医生确定个性化美容修复方案,预期临床效果以及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国外的蜡牙塑形能力训练以美国E.V.Payne的功能性蜡型技术和德国的POLZ生物堆蜡技术为代表来加强学生对蜡牙塑形能力的掌握,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大学教育几乎是空白。临床牙齿雕刻造型:口腔临床治疗中大量的洞形制备和修复性牙体制备实质是在狭小的口腔空间内,运用牙科手机对患者牙齿进行细微的雕刻造型,达到临床要求的治疗手段。是学生观察能力、空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体现。对手臂控制能力的影响:素描对手臂的训练一方面体现在手臂动作上,有多少种线条,就有多少种动作,线条的统一性体现为动作的自然化和自由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铅笔的运用,从铅笔尖与画纸接触的角度、铅笔的压力大小、运笔的速度和方向等方面。通过大量的素描训练可提高手臂的灵巧度。对手-脑协调性的影响:素描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整体观察、构图、起草、涂明暗、刻画和调整完成。整个过程是在大脑控制下的行动,是眼、脑、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和口腔医学生的动手技能训练完全吻合。

开设《素描》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美学》成为国内外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美国著名的牙科医生Pincus曾提出,美学牙医学是继生物学、生理学、机械学之后的第四维临床牙医学。目前我国大量的口腔医学生对口腔美容性修复等临床美学热点课程感兴趣,部分院校也开设了《口腔医学美学》课程。但应该看到,口腔医学美学不应是“口腔医学+美学”的简单拼盘式学习,而应深入探讨口腔医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寻找口腔医学自身的审美规律。另外,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在一定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对审美意识有质的理解,才能提高我们的专业审美能力。因此,开展素描学习对学生将来在口腔美学专业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形式审美能力:形式美是美的形式的共同特征,是审美培养的基础。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体、色彩(其中的黑白灰)和质感也是素描的主要表现要素;形式美法则中的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对比调和、比例与协调、多样统一等也是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色彩感受能力:色彩识别训练是口腔医学生必备的技能,是口腔美容修复的重要部分。素描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素描中的明暗处理、色调的整体性训练对学生的色彩识别和表达(特别是彩度和明度的辨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视觉识别能力:视觉规律训练(如视觉直觉、图—底关系、参照环境、后像作用、边界对比等)一直是国内外美术学院和国外牙医学院用来训练学生视觉辨别力和目测准确性的实验课内容。我国的《口腔医学美学》根本没有类似的课程,素描学习是口腔学生在该方面的有效补充。构成审美能力:构成是现代设计学的一个概念,是工艺美术的必修内容。口腔医学美学中的微笑形式审美在微笑构成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如微笑形式的面构成、牙-面构成、牙列构成;微笑构成要素中的显性因子、隐性因子和下续因子等;微笑构成的合力与分力等等内容对于没学过美术的学生很难理解。素描学习中的画面构图、静物构成、石膏像的分面体、人像素描等训练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第9篇:口腔医学的发展范文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口腔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同为两个不同的学系,临床医学系毕业的学生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不多。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学习的目的往往限于应付考试。就素质教育而言,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笔者结合12年的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工作,经验体会如下。

1 从学科的实用性角度去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教学法”的效果已被实践认同[1]。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原因主要有:(1)学科本身的趣味性;(2)所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给学习者带来何种利益;(3)所学学科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贴近的程度,即其实用性。在各临床医学学科中,口腔医学的实用性尤为突出。首先,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口腔疾病。因此,掌握一定的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学员本人的健康颇有裨益,而学员的亲属、同事、朋友以及他日后工作中所管治的患者都会经常地向其咨询有关所患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问题。这客观上要求临床医学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学员毕业后,无论是从事内科、外科还是其他学科的临床工作,都会遇到与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的疾病,经常需要与口腔科会诊,协同诊断和治疗。再者,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有设立口腔颌面外科,很多口腔颌面外科的疾患如口腔颌面颈部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后天畸形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诊治。目前,由于基层医院缺乏相关的专科技术人员,能正确处置上述疾患者甚少。如果,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医学系毕业生,能正确的诊治这些专科性很强的病症,那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将是莫大的帮助。如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在一般的非口腔医学工作人员看来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实际上比较简单,无论是口腔系还是医学系的学员,只要亲自动手作过,就可以施行。能施行者有可能因此轻而易举地完成治疗,受患者及同事的好评。教员在第一堂课中就应该把上述情况清楚表述,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给学员制定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确保最低目标的实现。

由于现阶段的口腔医学概念仍然存在较深的牙医学烙印[2],在相当数量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的思维里,口腔科即牙科,只看牙病,至多也只看口腔内的疾患,以至于当遇到颌面骨、面部、涎腺、三叉神经、面神经、颞颌关节、颈部等部位疾患时,未能想到这些疾患应由口腔颌面外科诊治,不能及时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而延误诊疗;即便想到要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其会诊单中也问题多多,最常见的问题是基本的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知识贫乏,常把“颏下区”写成“颌下区”,把“腮腺区包块”写成“颈部包块”,把“颧面部”、“眶下区”、“颏区”、“颊区”等部位笼统称为“面部”;牙位表述不准确,常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乳牙,或用大写罗马数字来标识恒牙;更有甚者将咽喉疾患当成口腔科疾病而请口腔科会诊。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客观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口腔科学教学大纲中,牙体病例如龋病是作为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的,而口腔颌面部肿瘤则仅要求一般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牙体病不需要也不可能由非口腔科人员去诊治,但口腔颌面颈部的肿瘤、外伤、感染在基层医院却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处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最低标准是:(1)明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治范畴;(2)掌握口腔和颌面部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保证能正确描述病变的准确部位;(3)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感染、创伤和肿瘤的基本诊治原则。如明白活检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获得确诊的可靠方法,并知道怎么样的肿瘤不宜切取活检。最高目标即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

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没有实习安排,见习课时也很少,一般只有3~6个学时,每组人数多达10余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运用解剖标本、模具、挂图等传统的教具以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从而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3]。能否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口腔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指标[4]。目前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幻灯、数字化现实模拟教学、网络资源等。近几年来,多媒体和数字化现实模拟技术(Virtual Reality,VR)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10余个学员围着一个病人,看教员在口腔内操作,很可能谁也看不清楚。可是,如果有现实模拟教学,将口腔内的病变以任意放大的倍数和任意的视角在屏幕上显示,并演示治疗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远远好于前一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各种疾患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所涉及的基本上是形态学为主,一张高质量的图片给学员的印象会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教员在备课时,应在多媒体资料上多下功夫,包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注意搜集积累典型而系列的图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

[1] 扈清云,田国忠,王培军,等.解剖学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增加兴趣提高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4):92.

[2] 申 岱.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专业特点看口腔医学教育的专业划分[J].西北医学教育,12(3):238.

[3] 柴 枫,徐 凌. 国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