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人才培养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制度

第1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论述了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创新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界定和分析问题的素质、不断提出不同的独到见解的强烈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等。同时,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良好的个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创新人才模式涉及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验训练、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等多个环节。

2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制,才能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几百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教育。个性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是指人表现出来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决定着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意志特征、情感特征、理智特征。大学就是要强调个性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同时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创新能力评价应该包括: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从宏观上讲,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点要放在一个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和一个系统上,并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触类旁通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3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的问题

(1)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激发个性潜能,并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但是,学校的培养方式总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批量化培养,关注的是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就可能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生错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学科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研究项目、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等教学资源,自己决定成长成才的方向。

(2)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主要源自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兼顾学科专业的共性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因此,改变人才培养的现状要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做起。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通常以阐述、推理、演绎、归纳的方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通常以调查、实验、实训、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升华。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过于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教学体系被固化,教学活动注重知识传播,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人手,以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做好综合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和过程管理。

第2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关键词:注册制;高职教育;教育模式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与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高职院校达近1300所,在校生规模和本科院校相当,为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所需技能型人才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安徽、江苏、北京、辽宁、广西、山东等地区先后试点了高职教育注册制招生的作法。2014年11月17日湖北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1号)中也提出了“积极探索高职注册入学制度”。因此,深入探讨这种新的招生方式会给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否会引发高职院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式的某些调整或改革,以及可能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或改革是高职教育者及高职教育研究者必须正视的新课题。

1我国高职注册制招生概况

所谓注册是指向有关部门登记备案以取得某种资格。故此注册生是指因未达到某些入学条件,向有关教育部门登记备案后获得该层次受教育资格的学生[1~2]。注册制招生是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一项新探索,是体现“宽进严出”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注册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招生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将对高等教育逐步迈向大众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于2002年开始试点招收注册入学的学生。注册制招生的对象为参加了当年普通高考,成绩在230分以上的未被录取者。2003年,其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但成绩低于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投档分数线40分的考生。注册制入学学生的教学计划由安徽省教育厅制定,采用单独编班、教考分离的培养模式,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第一年至第二年,每学期的考试科目一般为3-4门,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第三年由各校自行制定教学和实习计划,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2004年试行注册制预科班模式,注册制预科班实行一年预科、两年高职的学制,招生对象是已与企业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且有安徽省户籍的应届与往届高中、中专、中职、技校的毕业生。预科班学生在预科期内实行单独编班组织教学,既要补习高中阶段文化课程也要学习部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由省教育厅制定。学生学习一年后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自第二年起转入高职阶段学习,考试不合格者则被淘汰。

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中凡参加了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总分在200分(2004年)、220分(2005年)以上者可免试进入预科班学习。江苏省的作法是,注册入学的学生需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学生总体入学成绩低于普通招生入学学生40分左右。也就是说,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注册制的操作方法基本上是面对高考落榜的学生及未填报志愿者,或者针对那些未参加高考者,在自愿的前提下,注册某所院校,由该院校直接录取的作法。该作法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注册制存在一定差异,如以美国宾夕法尼亚技术学院为例,其《招生手册》规定的注册入学申请者涵盖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者,德国职业教育注册制关于注册资格的规定中也包含同等学力者。不管任何层次的人才培养,其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与生源质量及学生学习需求的一致性,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生学习需求的一致性决定着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方面从形式、内容及手段的设计与优化,教学模式从形式、内容及手段的设计与优化与学生学习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上述关系构成了院校人才培养的动态循环圈。那么,国家一旦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注册制政策,必将对国内高职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必将促使各院校在院校教育的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2注册入学制带来的影响

2.1学生方面

⑴生源来源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其中,高中毕业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行注册制后,无正式稳定工作的社会青年(指同等学力者,下同)及因种种原因希望换个工种的职场人士也会加入到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队伍中来,形成高职教育生源来源的多样化。

⑵学生文化基础差异也将扩大。之前主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职业教育受教育者队伍其文化基础相对一致,随着社会青年及职场人士的加入,必然造成学生文化基础差异的扩大。

⑶学习动机与需求各异。在阅历与文化基础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上述三种生源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需求也会存在差异,有的时候这些差异很可能会相当巨大。一般来讲,青年学生由于基本没有社会阅历,学习需求往往带有一定的盲从性,社会青年往往有一定的目标但学习毅力可能较为欠缺,职场人士学习目标明确,相对于知识性的课程,他们往往对技能性课程的渴求更加强烈。

2.2人才培养模式

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应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三者间任何一者发生了变化都将对其它两者产生影响。随着生源构成的变化,生源质量往往随之产生变化。那么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还可能会从目前的单一模式到多模式共存的现象。

2.3学生管理方面

现行的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管理的对象是集体住宿的青年学生。一旦实现了生源来源的多样化,三种生源年龄与社会阅历各异,而且集体住宿的现状很可能变为集体住宿和走读共存的局面。这些变化无疑会对现行学生管理方式带来冲击,因此,学管口也需要探索与之适应的学管方式与规则,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科学、柔性的管理制度。

3应对措施

3.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三种生源质量存在哪些具体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影响面是否会影响合班授课。如果其影响面只限于个别或少数学生,基本不影响合班授课,可采取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弥补。如果差异较大,会对合班授课带来实质性的不利或不便,导致部分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则应考虑分别编班授课,实行分类指导。在不降低专业人才培养最低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出理论知识体系要求与职业技能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或不同侧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允许设立多档次的人才培养标准。根据每个档次的人才培养标准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与相对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中的各要素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整合或加强。如对于社会青年及职场人士,较高标准或侧重的职业技能要求和相对较低标准或侧重的理论知识体系要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对高中学历层次的青年学生而言,在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或许更利于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以适合与实用为准。

3.2学生管理方面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他们负责。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在校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各院校大量引进了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担任辅导员。这些年轻人工作中有激情,干劲足,加之与学生年龄差异不大,比较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其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但是,毕竟他们是由求学者直接转为学生的管理者,社会阅历有限,加之注册制学生的管理本来就是一个新课题,因此,院校学管口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积极研讨制订既利于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尽量兼顾注册制学生客观实际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以利于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4结语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的节奏的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在多方位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职业教育注册制入学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面之一。职业教育注册制入学将改变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及早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职业教育注册制入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银霞.试析高职院校注册制招生与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1):75-76

2胡永祥.注册招生制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管理改革研究[J].商,2015(47):285

3强伟纲,朱宇波.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12下):99-101

4田光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3):155-156

第3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6]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

第4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行政行为影响较大,国家从政策的引导、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分属不同政府部门或企业管理,政府、企业、学校间的非对称博弈严重。长期以来缺少制度创新,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创设良好的外围环境,直接使得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影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从优化制度环境的角度探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的权力博弈

长期以来,政府、非盈利中本文由收集整理介机构、学校三者存在潜在的非合作式权利的博弈。政府在博弈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布局,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对高职职业教育进行引导。非盈利中介机构在我国处于弱视地位,在运行中受到行政行为的约束,无法体现出独立性。对于学校而言,中介机构的行为无法对学校产生根本的影响。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因为追求的权力和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服务”执政理念,着力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要把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还给非盈利性中介组织,高职教育想得到发展,必须发挥非盈利性中介组织,“还权于行业部门”,如果没有非盈利性中介组织的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就可能仅成为政府、学校权利博弈的工具,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第三,高职学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特色办学,品牌化建设来赢得市场份额。最终,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只有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体制进行完善,才能将一个非合作式博弈变为合作式博弈。

二、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从企业的角度看,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是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无形的人力资本,从政府的角度看,学校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又促进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因为三者之间拥有“人才培养”这个盈亏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不断探索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让企业入股的形式,两者之间共同进行红利的分配,从而提高进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共同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努力。企业在参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反之学校完全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由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教授、政府人员组成高职人才培养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技术咨询服务,与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真正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各取所需,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

三、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要建立制约机制。从行业的角度看,要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用质量标准体系来对高职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is09000认证标准,将其引入我国的高职教育领域。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的实验实训、毕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最好的激励就是竞争,应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市场化,才能实现高职院校间的自由竞争,打破公办高职长期固有的“寡头”地位,形成一个“多头”的市场环境,促进各高职院校争相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亚制度”环境的形成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差,社会认知的偏差使得高职院校成为众多高考学生的“后备选择”。全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不认可,使得高职学生就业困难,打消了学生进行高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不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纷纷忙着学历升级、忙着抢生源的态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短视化严重,仅从学校的利益考虑,而忽略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利于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亚制度”环境。因此,必须改善现有的“亚制度”环境,方能创造一个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土壤。首先,要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政府、企业、学校要形成宣传合力,利用政策、媒体、组织推介会等方式大力进行高职教育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知。其次,要加强高职文化建设,在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多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将校园文化拓展到社会中来,增强学校与社会组织的交流,提高高职院校的亲和力。第三,要塑造高职教育的特色品牌。突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的稀缺性,找准品牌的突破口,做强做大在高职院校较擅长的某一领域,逐步形成行业的技术权威,突出高职院校的个性化,使高职能够在多元化教育格局的今天赢得发展的空间。通过“亚制度”环境的打造,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性循环,使高职教育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代名词,使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稀有资源”。

第5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P键词]专业认证;注册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18-03

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评估是由国家建设部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全国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的专业教育评估。专业评估是注册执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报考注册师的准入条件,也是加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需要。[1]这与其说是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不如说是对学校是否具备培养国际认可的土木工程人才能力的“国家认证”。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注册工程师制度明确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推行这种制度能更好地规范我国的建筑市场,为我国更好地在建筑领域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在建筑行业全面实行该制度以来,它有效地统一了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水平,有利于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合作不足,工程教育与实践联系不足,学生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二是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但概念设计能力薄弱,而概念设计往往是土木工程设计的灵魂。三是注册工程师不仅仅是技术人才,它要求从业者既是专家,又要懂工程经济、法律、管理,同时还要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是一名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较窄,对现代土木工程必须具备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土木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四是高等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严重脱节,比如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在目前教学体系中对应的专业都是“工民建”方向,然而前者是设计工作岗位,后者是现场工作岗位,两者的专业技能存在很大差别。再比如注册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从基坑开挖、支护到主体建设甚至装饰装修等项目建设全过程都必须了然于胸,然而在目前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划分却找不到对应的定位,“工民建”方向的不熟悉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岩土”方向的不了解建筑结构。导致学生毕业后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二次学习,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工程师。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注册工程师制度的推行,高等教育是基础,每年成千上万的工科毕业生是注册工程师的强大后备军。而高校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正是为了改变以往高等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脱节的问题,它要求高校在大学教育期间就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行业环境,经过4至5年的工作经验累积后,便可参加统一的执业资格考试,从而成为一名注册工程师。

二、基于注册师制度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改革培养方案,设置注册师模块课程

据笔者调研,广州、武汉、南宁、宜昌等地开办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其课程设置大多雷同――均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开课学期、学时等也基本一致。此种模式已运行多年,其弊端已逐渐显现,如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前后逻辑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解决不了实际工程问题;重技术培养、轻德育教育等。

故而,笔者考虑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注册师资格来搭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2],从而使各门课程更具针对性,形成一个系统。考虑到土建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往往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目前的学校道德法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存在与现实明显脱节的现象,学校应在一年级除了开设高等数学、英语等公共课程以外,还要开设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法律法规、国内外知名建筑介绍等课程,从一开始就树立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培养其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热爱[3],了解行业内部的分工,并且职业素质教育要贯穿大学四年,这和注册工程师制度是相符合的。在二年级安排建筑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等专业方向课。从大三开始,进入模块化课程设置(如表1)。例如,在注册结构工程师模块内,开设建筑荷载、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等课程;而在注册建造师模块内,开设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将非常系统,并且完全符合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特点和注册工程师的体系,效果将明显优于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

此外,课时的分配也要与现行的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比如,一级注册机构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其中每一门考试涵盖了多个科目,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分配的时候要予以考虑。[4]

(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认识类实习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经典力学,这套理论出现于17世纪,而人类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工程中很多复杂的情况还是要依靠经验与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土木工程是一门基于实践而发展的学科,离开了实践,教学就无从谈起。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其除了大学英语、高数等公共课程以外,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一共1592学时,实践学时仅有160学时,仅占比10.05%。二是现有实践课内容重技能、轻认识,效果有限。笔者调研的高校针对钢结构课程虽然都开设有1~2周的课程(单层工业厂房或是钢屋架设计),完成后学生虽然了解了其设计流程和方法,可是对很多结构或构件的理解却还是很模糊[5],比如何为压弯构件平面内、平面外失稳?受弯构件横向和纵向加劲肋如何设置?工业厂房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体系如何建立?这些问题,并不是在一个课程有限的课时内就可以解决的。毕业生作为准注册工程师,如果对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概念,工作后难免会底气不足。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点改革:

1.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实践课不能仅限于某一门,一定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比如大一学年可以随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开展建筑认识实习,从普通住宅到高层建筑、从砖混结构到框剪结构建筑,教师都要带学生到现场感知,让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有个大致的认识,最好能激发出他们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丰富实践课程内容,不局限于课程设计,灵活机动地增加认识类实习。比如在钢结构理论课之前,让学生花1~2天时间去钢结构的工业厂房参观,将实际的构件与已经学习到的力学知识相结合,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区别,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形象的概念,又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出于效率和安全的考虑,设计或者施工企业往往缺乏与高校合作的热情,不愿意大规模接收学生到一线生产单位实习;不然就是过于分散,不利于教师统一跟踪指导,校外实习的效果十分有限。而校内的实习基地完全以教学为目的,并且便于教师随堂指导,效果必然更佳。比如,在进行砌体结构课程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墙体的砌筑。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不仅对构造柱、圈梁以及它们和砌块之间的连接有非常直观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将理论教学放到实习基地里进行,这是校外实习做不到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注册工程师)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中之重。而且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本身就是专业认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1.R到淌 “走出去”。前面已经谈到,大规模让学生去生产企业实习并不现实,然而,少量青年教师到本地区的工程设计、施工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并不存在以上问题。相反,由于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能带来先进的工艺,更能产生效益,企业往往对其持欢迎态度。青年教师要深入企业以及与同区域其他高等学校交流经验,深刻研究专业发展前沿,不断充实完善土建工程类专业培养的知识结构。此外,学校还可优先引进有企业任职或锻炼经历的教师。只有对实际工程有了切身经历,教师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有底气。

同时,还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平台(比如勘察设计院、检测机构等)考取注册工程师资格。教师经历过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历练,就会对注册师制度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这对建立与注册师制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2.企业专家“请进来”。学校可以聘请国内外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进入教学环节进行授课或讲座,他们所具有的实际工程经验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办法,都是目前高校教师所缺少的。引进外聘专家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他们和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让高校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让企业了解高校具有什么资源,促成双赢。

三、结语

在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评估的背景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应该主动调整改革,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认识实习的作用,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颖.工程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4(8):59-61.

[2] 李漫红,刘桂萍,李文秀.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24-227.

[3] 梁昌俊.提高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措施[J].高等理论教育,2012(3):48-50.

第6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需求角度来看,当今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差异,这表现在高职教育效率不高,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致使高职院校出来的毕业生就业难。同时,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与学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存在着明显差距、实习力度不够、学校里的职业素质教育不能达到企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传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其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课程设置结构,教学模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不能准确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由于这种理论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使其跟不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实实践,因此所培养人才根本不能满足真正岗位的要求,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无法立足,高职教育的特色不能表现出来。由于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它的本质是反映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其人才培养规格就应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按企业的生产实际制定培养模式,相关的课程体系也必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进行实际教学时应根据岗位应用进行,从而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应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并结合企业的具体需求,根据当前科技成果,对当前课程进行更新,及时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缩短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的差距。

高职院校实习力度不足。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实践教学。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掌握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经费投入困难等,使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几乎是虚的,不能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校内现存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设备相对落后,无法与当前生产实际相适应,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当然更谈不上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不适合企业的需求。高职教育在强调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培养目标时,忽视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培养的德育目标。如学生的情感心理、价值观念、意志品格、道德水准等。学生如果职业素养不高,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会对他们的职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是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的职业素质,所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注意学生德育目标的培养。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高职教育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必然的选择。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适应企业需求的原因

1.职业教育政策科学性不完整,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首先是职业教育政策的效力不高。高职教育政策的效力来自于教育自身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它要符合培养对象即学生的成长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职业教育政策缺少科学性,它严重影响了人们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导致职业教育政策缺失,造成高职院校从实体上缺少可操作性,达不到言必行,行必果的效果。职业教育政策本身自相矛盾。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定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目的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带动中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但“以学生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芯”。政策的实行,使政策制定层面出现了严重的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无形中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设置了“障碍”。

其次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不健全,职业准入制度不完善。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前者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是劳动者个人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主要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它是政府对劳动力质量进行认证与监控的标准。但各个高校制定的人才和岗位能力标准,大多由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制定,它强调岗位技能,其主要内容是部分行业的职业岗位规范,注重能力结构中的职业能力,与教育部门制定的体现学术性能力的学历证书不能有效衔接。

第三,就业准入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被企业录用时大多处于不受计划约束,有着各自的取舍标准和方式,不能形成市场准则。并且企业自行制定的录用标准和条件不考虑毕业生实际情况。

最后,职业教育传统观念存在问题。表现为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存在轻视心理,社会上很多人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导致高职教育资源匾乏,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从而使高职教育无法促进自身的发展。

2.高职教育招生大规模扩张,导致内涵建设滞后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不清晰,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瓶颈严重。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与高职院校自筹资金,使高等职业院校缺乏教育资金和办学成本,限制和约束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另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一是在数量上高职院校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生师比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的数量高于老教师,双师型人才匮乏,企业兼职教师不能进行规范管理,教师本身存在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差,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真正的改革。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仍沿用学科体系与实践环节结合的模式,学生仍然为了试卷而学习理论知识,不是为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学习。改革的目标自觉不自觉地将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整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当然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严重限制和制约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靠实践教学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实践教学要具备实验实训的设备和基地以及有熟练操纵设备能力的教师,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开设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项目训练课等。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运转管理都没有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上来,大多数学校都是空喊口号,做个架子,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很少。

三、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借鉴国外典型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

找出国际视野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探讨适应中国国情、适应我国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现代四大职教模式包括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这些模式都由政府发挥主持作用,它实行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善,职业分类体系规范的,都有明确的职业准入制度,这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改革,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体制,形成终身学习与终身的教育观念,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岗位培训,建立实践型、职业化的培训基地。

政府在学校、企业供需调节中实施的政策手段。在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是在政府的政策介入与干预下进行的。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到教师教育,从高教管理体制、财政制度到人事制度,都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政府出台的有效政策,能引导供需主体双方,即学校、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国特色下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学习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的理念,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中发挥服务功能。

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依靠对象是行业企业,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并提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环境,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行业主管部门应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本行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高职教育教学要趋于规范化,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积极接纳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

构想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的视角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正确定位,它是高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要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正确进行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以及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四个特点。因此,要根据这四个特点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规范的课程开发、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及客观的考核评价、灵活多样的学生学业考核制度、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第7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南京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我国高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了确保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软件学院在南京大学现有教学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软件工程教育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质量保障规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指导性框架,规范学院的教学工作,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保障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做法是:健全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学软件、硬件建设。

软件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和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等五个组成部分。

一、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

软件工程学科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兴学科,为了保证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制定反映学科发展现状、适应企业界要求的软件工程学科教程来规范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学院在ACM和IEEE计算学科建议教程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教学特点制定了完整的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并建立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以组织课程体系研究,保障课程体系更新。该子系统包括组织保障、程序保障、反馈制度等三个组成部分,从组织、程序和反馈制度三个方面来规范学院的课程体系建设。

1. 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课程体系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组成了《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下设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两个研究工作小组。

2002年至2006年,学院每年一版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至铁人版;2008年和2010年,学院还将钢人版和正式版;以后约定每四年一个更新版。

2. 程序保障

为了确保《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的合理性和与国际计算学科发展的同步性,学院制定《软件工程学科教程质量保障体系暂行管理办法》,以制度来规范课程体系研究。

为了确保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现状、适应企业界要求,学院把各个专业课程模块的研究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确定为教学任务,指定专门教师作为特定课程模块负责人,研究具体课程模块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并组织协调该课程模块的教学。

课程模块负责人跟踪本课程模块学科的发展进程,在本模块的知识体系中增添学科中新的重要的知识领域,删除知识体系中过时的内容,保证知识体系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步。同时负责人协调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之间的关系,保证整个模块规划的课程能够覆盖应有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系统化的技术和知识。

学科知识体系研究工作小组则以IEEE计算学科建议教程中的核心知识体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界需求、核心知识体的微调和各课程模块负责人提交的该模块知识体系,设计《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的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研究工作小组则在《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规划、调整和批准各课程模块负责人提交的课程模块建议,从而构成完整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编排教学计划。

3. 反馈制度

在对知识体系和课程模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院重视学生、工业界和国内外同行的反馈意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服务对象,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着切身的体会。学院在每学期结束时都会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培养学生必须考虑企业界的需求,企业界的意见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必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学院定期向国际国内著名软件公司提供我院的课程体系,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根据他们具体的人才需求和对我院已工作学生的考察,向我院提出反馈意见。在我院和国内外高校教师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学院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内容,听取教育专家们对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议,借鉴国际先进高校的经验。

以上三方面的反馈以及学科发展现状是各课程模块年度工作报告和修订《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的依据。

二、课程质量保障系统

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院高度重视具体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将其作为学院工作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立课程质量保障系统,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三个方面制定相应制度来保证软件学院的课程质量。

1. 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要素。教学大纲是课程规划的重要文档,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为了促使教师认真规划课程,学院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实施提出详细要求。

规定在课程规划时,教师必须确定课程背景、课程预备知识、教材及参考书籍、教学目标、详细教学计划、课程覆盖知识体系、课程实践内容设计和课程考核要求,并将其写入教学大纲。

学院对教材选定和实践环节也提出详细要求:如无特殊原因,所有课程原则上必须采用原版教材或三年更新的自编教材;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应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以上。

学院对课程规划进行透明式、公开化管理。学院开发专门的网站公布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同时也相互督促。课程教学大纲也成为学生决定选修课程时的参考,如图2所示。

2. 教学支持系统

为了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质量和提供便利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学院自主开发教学支持系统,并制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学支持系统暂行管理办法》来保证课程实施时教学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教学支持系统包含如下功能:课程信息管理、课程通知、课件管理、作业管理、课程论坛和成绩管理。

教学支持系统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便利的数字化平台,也使得课程内容、课件、作业公开化,增强了教学活动的透明度,方便了监督。制度化、公开化、透明化的教学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图3为教学支持系统的界面图。

3. 课程评估

学院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听课和教师听课互评,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门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必须认真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并撰写课程教学总结报告。学生也将从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主讲教师整个学期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估。

三、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

学生学习管理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保证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学院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建立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包括选课规定、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 选课规定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学院根据选修课的学分要求,按照1∶3的比例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软件技术、软件过程、Linux与系统软件、信息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嵌入式软件技术七个课程模块,以及其他有待开发的课程模块。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网络与嵌入式技术等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学生必须选修一个课程模块,以达到专业深度要求;同时还必须在其他模块或方向上进行广度选修。确立课程选修规则的目的是使学生既对某个具体专业方向有深刻的认识,具备相应的开发技能,同时又对整体软件工程学科有较广泛的认知。学院制定相应的选课规则,开发专门的“学生选课系统”,以保障课程选修的实施。

2. 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软件学院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质量和合作企业的利益,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认真、细致地做好实习基地的选择和组建工作

学院制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实习基地认定的工作流程》,以保障选择、组建实习基地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按章办事。同时,学院还草拟《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关于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的协议书》,明确了与企业合作的原则。

(2) 制度化地与合作企业协同开展实习生培养工作

为促进与合作企业长期、紧密的合作,顺利地完成实习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工作,学院拟定《企业对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实习生需求表》和《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实习生选择实践企业申请表》。

(3) 切实做好实习期间学生和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

为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保障实习期间实习生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学院拟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实习协议书》和《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实习有关知识产权及保密协议书》,使得学生的实习得以规范化。同时,学院也籍此与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3.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工程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包括工程实践与毕业论文两个环节,学院根据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对毕业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

(1)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要求必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程实践,并结合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工程实践可安排在软件企业,或在校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

(2) 软件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

软件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必须进行为期10个月的工程实践,并结合实践完成毕业论文。

四、实践教学保障系统

教学实验环节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既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保证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包括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工程实践和设备保障等方面的制度。

1. 课程实验

规定教师在规划课程时必须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分量,要求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应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以上;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以上机考试和答辩作为最终考试方式。

2. 实践课程

学院认为,仅在课程中增加部分课时的实验,尚不足以达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实验环节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设置独立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软件研发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文档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此,学院设置了独立的7门实践课程。并通过选课规则的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与三门以上实践课程的学习,以此保障学生的实际软件开发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都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 工程实践

在学分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院设置全时制学生工程实践,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必须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真实的软件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五、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立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和释放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包括制度保障、设备保障和软件设计比赛等组成部分。

1. 制度保障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鼓励学生创新管理办法》,以保障学生创新活动有序的发展。

2. 设备保障

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科研创新,学院在创新机房、设备和经费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支持。学院专门辟出多间学生创新专用机房,并提供学生创新服务器和其他支撑设备。

3. 软件设计比赛

学院每年组织“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并制定规章制度来保证该比赛的顺利有效举行。比赛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的一项重要条件。

六、总结与展望

针对软件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的特点,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在传统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实施上的探索和创新。该系统已经经过了3年的实践,有效地保证了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培养的软件人才的质量。

学院建立了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保障课程内容符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界的需求;课程质量保障系统保障课程的高质量进行;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保障学生获取知识主动性和有效性;实践教学保障系统保障学生获取足够的实践经验;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第8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阐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包括合作机制、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实践表明,基于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合作项目,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双方收获了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关键词 :深度校企合作;系统认证计划;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20-04

作者简介:贺道坤(1978—),男,湖北随州人,硕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金项目: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批准文件号:苏教师[2010]27号)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职业教育要发展,校企合作是根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较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较好方法,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举措。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自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学办学指导思想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有了很多探索和成功的尝试,如“订单式”等。校企合作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合作主体趋于多元化,合作内容也更加丰富。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开展的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合作项目,以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实施、生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培养为目标,基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三方互动、均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简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SMSCP)是江苏省与德国政府进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负责具体实施。

(一)认证课程

认证计划提供面向西门子的职业教育,采用德国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先进的系统教学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将西门子的教育和技术领域知识融合到课程教学中。认证分两个级别,学员通过相应认证后,将成为满足西门子公司需要的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一级认证包括四门课程(“电子与电气元件”、“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机械元件与机构”、“PLC技术”),二级认证包括六门课程(“过程控制技术”、“机械设计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与微控制器”、“PLC编程与通信”、“生产过程管理”),教师采用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先进的系统教学法进行英文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员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英语技能的提高。除了校内学员可以参加认证课程培训以外,各西门子公司员工也可以根据需要参加认证课程的培训。认证课程的考试完全委托第三方实施完成,通过认证考试的学员将有机会到各西门子公司任职。

(二)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是一种由整体到局部、由系统到元件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实际的系统为教学系统,逐步对系统进行剖析,最终到元件个体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成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系统教学法注重信息系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意义接受,引导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仍然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学习为例,说明系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教学法更加强调系统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结构的孤立性,又利于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系统中。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

计划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

(一)合作机制的建立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是江苏省与德国政府进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也是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在德国境外开展的合作计划。该项目由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负责协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培训讲师资格认证与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指导、认证考试等工作;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协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实训室建设、学生实习与就业等工作;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完成招生、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工作。合作方的每项工作都会进行三方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取得最好效益。合作方必须定期举行电话会议,交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认证课程的开发

认证课程开课前期,合作方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维护与维修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行了调研,按照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的理念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系统教学法的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组织。课程实施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目前,已经开发了九本英文版认证课程讲义。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和影响力,在合作方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将认证课程嵌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2010年将该认证计划项目纳入高考招生计划,开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向)。

(三)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服务的教师科研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搭建服务于校企共同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各种共享平台。只有学校具备了上述合作条件,企业才会积极地参与合作,校企之间的利益机制才有可能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才有可能更牢固、更长远。为了保证认证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合作方通过三种途径加强对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认证课程讲师资格认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8名教师共计18人次到柏林技术学院参加认证课程培训师的资格认证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取培训师资格。在德国重点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开发的系统教学法,学习英文授课的技巧,提高口语水平。

互派教师授课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增强对认证计划的理解,掌握双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差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开展认证课程授课。目前,已经各自派两名认证课程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授课,并受到的学生的好评。

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帮助协调安排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认证课程教师到国内的西门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教师加入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共同从事项目开发活动,提高了技术水平,对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还免费为教师提供参加技术培训的机会。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项目,旨在培养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师。工程师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工业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和工业现场环境十分接近的实验室,满足教学的需要,学员结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角色,减少公司的培训成本。

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的“三段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双方投资建设了西门子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实训室内包括模块化生产线(MPS)和全集成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涵盖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试、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人机界面、组态监控、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仿真训练模块,引入了气动仿真软件、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仿真软件Diagnose-KIT、基于SIMIT的MPS仿真系统。

Diagnose-KIT软件 Diagnose-KIT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诊断模拟软件,软件包含若干机电一体化系统,每个系统都设置了若干个故障,学员可以通过该软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模拟故障诊断。利用该故障诊断软件进行模拟故障诊断时,完全按照真实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软件为工程师提供了完成故障诊断所必需的技术文档,如电路图、液压、气动原理图、PLC外部接线图等。图2为Diagnose-KIT软件的操作界面,图3为与仿真软件中系统相对应的实际系统。

基于SIMIT的MPS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作为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一门

新兴学科。西门子公司的SIMIT SCE 5.0是功能强大的仿真系统开发软件,它不仅可以用于简单的系统输入输出信号测试,还可以开发非常复杂的仿真系统作为PLC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基于SIMIT开发模块化生产线(MPS)仿真系统解决了实训室MPS系统不足的问题。每一个可视化的仿真子系统代表实际MPS系统的一个工作站,学生可以利用STEP 7编程,操作和控制这些虚拟的工作站,达到与实际系统相一致的控制要求。以MPS中第二站搬运站为例,开发出的仿真系统如图4所示。

(五)学生就业

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开展,更不可能长久。在校企合作中,院校获取的是教育教学效果的利益,而最终的落脚点则首先是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服务于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协调下,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过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专场招聘会,上海西门子燃气轮机部件有限公司、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欧司朗彩显特种光源(昆山)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均到我院招聘人才。用人单位均表示,参加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水平等方面均优于普通学生,学生综合素质受到了各西门子公司的一致好评。目前,学校与上述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部分公司已成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实习基地。

结语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展,受得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上,该项目作为江苏省中德合作典型项目成果展出,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注。通过该项目,学院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合作主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学院也为各西门子公司培养了大量的适合企业需求、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作用,引导企业走进学校、学校深入企业,积极寻求全方位合作,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校企合作能给专业带来最真实的教学项目、最好的专业教师、最规范的评价体系、最合适的实训平台、最好的学习与岗位工作的结合点、最显著的职业素养养成效果等,这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聚合政府、学院、行业和企业的多方资源,开发具有更高综合效益的合作项目,形成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辉,严玮,田红,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2]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3]李红.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订单式教育”关联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4]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5]王少华.深层融合与零对接——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6]胡萍,赵菲菲.走校企合作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7]SIEMENS A G.Diagnose-KIT Manual[K].德国:STA Diagnose-KIT技术资料,2006.

[8]荣军,万军华,陈曦.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难点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9]SIEMENS AG.SIMIT Manual[K].德国:西门子SIMIT技术资料,2005.

[10]SIEMENS AG.STEP5.4 Manual[K].德国:西门子PLC技术资料,2008.

第9篇: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并规定“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课程教育应渗透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9)。

一 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人才的素质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高层次追求,外语教育尤其如此。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素质教育即“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促进个体德、智、体、美的发展,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人文素质是正确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既包括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的方式,更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人文素质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所以,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但获得知识和技能,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因而是学生形成人生修养的过程。英语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应该是使学生不但学会应用语言,还能深刻感受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并自觉主动地把这种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强调的,职业课程计划要培养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态度,为学习成为自主和负责任的公民做准备。

作为外语人才的摇篮和培养基地,各大学的外国语学院和外语系为我国各个行业输送了大批的外语人才,总体而言,外语教学在语言训练方面比较成功。然而,为了达到精通英语的目的,学生过多依靠简单记忆、机械操练和枯燥重复的方式,而教材所选的课文知识含量和思想深度也往往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对学生自身思想底蕴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种种问题,外语专业学生的弱点也突显出来,即比之于其他人文专业学生,他们的思辨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论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薄弱。

思辨能力薄弱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作中缺乏分析综合能力,缺乏想法,少有创新意识,最终只能服务于其他行业。事实上,语言水平并非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全部,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误解,忽略对人才其他素质的培养和追求,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二 英语报刊的人文特点

报刊综合了新闻学、词汇学、修辞学、文体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综合知识,往往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英语报刊体现了语言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涉及内容广泛,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时事性。钱绍昌教授在《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序言中曾指出:“英语报刊是学习现代英语的最好教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启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因而成为学习英语的最佳素材之一。

英语报刊阅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报刊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时效性。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以迅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为第一准则,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其次,报刊文章包含大量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特有的社会心理,因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第三,报刊阅读实用性强,是学生掌握第一手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通晓现代英语的表达方式。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具有民族性、人文性”(钱冠连,2000:10)。英语报刊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人文学习素材,不仅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更能使其习得异域文化,了解其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科学技术,使学习者既能掌握语言技能,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识,从而陶冶情操,升华人生境界,真正做到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英语报刊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其内容涵盖多元文化认识、公民素养、新闻素养、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等若干方面(王晓萍,2008:47)。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关注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国内外大事,拓展知识面,而且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报导者的立场观点,认真思考判断,去伪存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过程中所培养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甚至永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