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学基地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

第1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汽车底盘设计 教学方法 方法研究和实践

《汽车底盘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汽车底盘设计》旨在介绍汽车底盘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内容包括:汽车的总体设计[1],汽车零部件的载荷及其强度计算方法,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车架设计,车轮定位,悬架设计,转向系统设计,制动系设计,汽车稳态操纵稳定性设计。书中内容主要涉及设计要求、结构方案的分析与选择、主要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性能和强度计算方法、计算载荷的确定等,作为工科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为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做参考资料,因此在教学上一定要讲究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教学媒介在社会发展趋势中慢慢崛起,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引进教学高科技“班班通”教学,各类高校虽然没有普及高科技教学媒介,也普遍采用了最基础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是一个质的飞跃,拜托了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科技产物,在大荧幕上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法图文并茂的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文章、图片、色彩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区分重点知识。特别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汽车的结构[2]以及原理用板书是无法达成的,而多媒体则可以还原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并且能将汽车复杂的结构立体化,并结合视频、Flas,放大汽车各个部件之间结构关系。

2、教学中注重讨论交流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件的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要擅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的及时交流。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更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多多进行专业、技术性的交流。研讨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多多思考,对于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研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国家政府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汽车构造类课程的教学,根据现实汽车生产行情做出了教学改革[2],总结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仅要注意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应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并要注重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如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实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想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能够参与实践,增加对知识点的认识,而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校企结合,理论实践并重

车辆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教学中要加深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可表现为,积极邀请汽车公司的专家到校内参加汽车相关知识的座谈会,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汽车展览,汽车生产等。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增加对汽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校企结合,不仅仅巩固了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总结一套自己擅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对企业内的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情,方便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4、创建创新平台

设计相关行业“设计感觉”是很重要的,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对车辆工程专业设立专门的专业平台,如汽车设计协会、汽车社团等,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汽车设计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学校创建的创新平台不仅仅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理解的问题进行重温。同时,对于汽车设计协会的管理上,学校一定要注意对创新实践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保证协会成员的专业性。

结语: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创新[3]是《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现存的最明显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导学生汽车设计知识为主要目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型汽车设计人员。

参考文献

[1] 郑泉,陈黎卿.《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第2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1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1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实践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

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还是文化的认知和传递的精神活动。笔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地处于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却不容乐观。在教学中,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把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从生动丰富的本土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鼓励学生以文化为导向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实效性得到增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1.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突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旅游产品作为一项特殊的旅游商品,蕴含了旅游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旅游产品的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出发,地域文化越突出的旅游产品越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从旅游产品所承载的功能需求出发,旅游产品在满足旅游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同时更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精神功能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旅游产品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因而,在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以体现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策略

2.1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纪念性和文化性。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的设计通常是对原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简单复制或者稍加改变,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旅游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新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域文化教育特色。在专业知识教学模块中加入了地域文化的研究教学,在教学中导入广西桂林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地域文化调研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旅游产品设计核心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地域文化研究课题,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优秀地域文化的魅力。只有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学生才能够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地域文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再创造。在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去重新审视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将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构与重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重新进行现代 旅游产品的表现与诠释,展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2.2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开放性实践

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不能够闭门造车,应该把专业知识、文化要素、市场研究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同等对待,课程教学应该突出开放性实践。在专业技能教学模块,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校内教学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间作坊、文化企业等地进行地域文化调研。通过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民间艺人的接触,能够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生产的源泉,民族工艺生产的过程,当地材料的特性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深入到城市景区、旅游产品市场等地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挖掘用户需求、明确地域文化因子等方法,完成调查问卷与报告,可以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研究兴趣。

2.3注重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文化创意性

文化、设计、创意三者不可分离,旅游产品设计教学重视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旅游者的不同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旅游文化的引导作用,引导旅游者领悟美、发觉美、提高审美修养。因而课程教学注重文化创意性,突出体现创造力,以创新设计、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块方面,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建立地域文化教育研习基地,通过基地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设计活动与大赛,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设计与实践,以旅游产品为载体来实现设计教育与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统一。

3 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在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依托广西的区域优势,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地域文化价值观,挖掘广西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广西特有的人文价值、自然环境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取向,从生动丰富的广西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以下为部分课程实践的成果。

3.1铜鼓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广西是我国发现铜鼓最多的地方,铜鼓是壮族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器物,也是一种文化形态,铜鼓文化是广西重要的民族旅游资源。今天,铜鼓作为一种收藏品和民族工艺品,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民俗功能。铜鼓的造型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铜鼓鼓身上的装饰纹样更加体现了壮族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文化,常见的太阳纹、青蛙、羽人舞姿等装饰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崇拜。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带领学生到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调研,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图1“鼓韵”为学生运用铜鼓鼓面的太阳纹、羽人纹和云纹作为创新元素结合广西明宁山岩画的蛙人符号进行设计的首饰产品系列,获得了第三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铜奖。

3.2“壮族绣球”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绣球是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象征吉祥的物品,蕴含了壮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的价值观念。每年三月三,壮族青年男女欢聚在一起,通过对歌抛绣球来传情定意。除了绣球的寓意,绣球的形态以及表面的装饰纹样传达了壮族人民的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即花婆崇拜,体现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朴素的民间信仰。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南宁礼物”设计比赛作为课程的课题,启发学生进行产品创意。图2“秀意―耳坠”为学生对传统的绣球形态进行解构与重构之后设计的旅游产品,获得了第二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银奖。 图2“秀意―耳坠” 蒙世业

3.3“阳朔画扇”文化与设计创新实践

桂林阳朔画扇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画扇材料以当地楠竹或毛竹为骨, 以宣纸、丝绢、檀木等材料为面, 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画扇内容多以福利镇农民画家绘制的“桂林山水”、“阳朔风光”、“漓江景簇”等水墨画居多,曾经备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但由于缺乏创新,现在已渐少有人问津。在课程实践中,带领学生去“阳朔画扇之乡”福利镇进行调研,很多作坊已经关闭或者转行,只有两三家作坊在坚持生产画扇,但也不容乐观。学生在对阳朔画扇经过调研之后进行分析,材料依然选用阳朔特有的竹材,扇面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图3 “?朔画扇再设计”以广西壮锦作为扇面,扇骨设计镂空图案为翔鹭纹、几何纹等,充分挖掘广西的民族元素进行再设计。

3.4民族服饰文化与创新设计实践

第3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 CDIO 动态网站设计 JSP

基金项目:甘肃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重点支持项目(项目名称:基于CDIO理念和PBL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随着市场对Web开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了《JSP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本课程组成员在《JSP动态网站设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革,提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三段式”教学新模式。

CDIO教育理念

CDIO教育理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联合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是以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的、协作式的学习,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提高[2]。

“三段式”CDIO教学模式

《JSP动态网站设计》该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各类网站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应用性人才。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无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无法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课程设计以个人为单位,缺乏多人合作的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课程设计项目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3]。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教学理念,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基础实践阶段和实训拓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典型案例展开。

1.课堂教学与基础实践阶段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境教学法”,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展示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思考。整个课程的教学围绕典型的实际案例展开,并将该案例划分为若干子项目。课堂教学不再是纯粹地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在讲授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理论知识[3]。

为了巩固加强学生从课堂掌握的知识技能,我们设计了基础实践阶段的任务。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布置相应的实验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与基础实践的课时分配是“2+2”。表1是以购物网站为例设计的课堂教学和基础实践阶段的教学内容。

2.实训拓展阶段

学期末的第17、18两周是实训拓展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统一进行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组内成员协作完成网站的各个功能模块。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避免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主要的实训题目有:JSP博客的设计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新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上电子书店的设计与实现,JSP投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

3.课程考核

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CDIO的教学理念,课程考核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因此我们采用多元考核机制。具体的考核方法以及所占的比例如表2所示。

结束语

通过将CDIO教育理念和《JSP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有机结合,提出 “三段式”CDIO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教学实践明,该教学模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占军,张欣,董建荣,陈文杰.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55-58 .

[2]王硕旺等.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第4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主题研究;校本课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38-02

【作者简介】丁加旗,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6)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物理特级教师。

几年来,在江苏省学科基地建设的精神理念引导下,南京市玄武区从课程的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师生成长等方面入手,促进各校学科基地的规划、建设与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区域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在课程文化、课程规划、主题研究、校本课程、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已然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追求。

一、理念先行,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课程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而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于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校长、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校长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引导者,教师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成果的体验者。玄武区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重点关注了三个层面。

一是提升校长对课程的领导水平。校长是学校课程愿景的策划者、课程团队与资源的组织者、课程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课程发展的协调者、课程革新的激励者。校长课程领导力重在引领全体师生建设学校课程共同体,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课程文化建设,凸显学校课程的文化性、统整性和校本性。

二是培植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是课程领导共同体中坚力量,教师的课程领导力重在学科课程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我区注重引领教师认同学校课程文化,准确理解学科本质,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及变化,对学科课程进行改编、扩充、整合和拓展等,使符合教的课程走向符合学的课程。

三是注重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不单单是学习多少文化课和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砥砺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力的人。因此,我区立足“生本”理念,在学生们丰富的课程体验中,努力使学生成为拿到“开发文化宝库钥匙”的人。

【案例1】课程文化的力量

南京十三中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构建并提出“树魂”课程模型,通过设立四个“研学中心”建设语文课程基地,构建学校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该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建设提升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品质,同时也磨砺和造就了教师。教师和基地一起成长,和学生一起进步。

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对课程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课程在哪里?我们以前认为,课程在规划里,在教材里,在教案里……这些是课程,但只是构成课程的部分,甚至是碎片,不是课程的“魂”,要师生走到一起,构成一个现场,在这里,知识不断的运用,思维不断的拓展,情感不断的升华……这时课程出来了。课程在学生身上,但又不全在学生身上,课程在教师身上,但又不全在教师身上。但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弥漫在师生之间、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力量、心灵力量,它提升着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这才是课程最强调的东西。

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课程规划

我们认为,课程基地建设应该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之中,并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特色与亮点。“十二五”期间,玄武区从区域层面聘请课程专家深入指导,从学校文化视角切入,以顶层设计的方式,根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办学定位、达成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等形式整体设计学校课程规划。将校园内所有活动全部纳入学校课程的视野,进一步明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课程内容选择、形态选择和方法选择等方面形成了各学校的课程理念,形成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主题研究,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们认为,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在课堂。我们把课程实施的重点放在常态化的课堂如何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落实在每一节常态课堂之中。我区每隔四到五年就聚焦一个课堂研究主题,持续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目前,我区正在开展区域推进“新三学”(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发展而教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学校围绕区域课堂研究主题,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质量测查与评估”等研究。

四、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基地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校本课程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我区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林立、部队院校众多、山水人文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资源,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案例2】南京市第九中学“精品学生社团”

南京九中每一位学生都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自己选择了一门心仪的音乐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初步掌握一个音乐技能。学校自2012年起就确定了学生社团精品化的发展思路,目前校级学生音乐社团有十余个。学校给每个社团都选配指导老师,并专门设置了社团活动时间,并在每年年底对社团建设情况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社团给予社团建设基金奖励。除了社团常规活动外,九中还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普及性的音乐活动。每年5月社团巡礼、10月“校文化艺术月”“一二・九”大合唱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心系祖国歌咏”比赛、“金秋歌会”“主题观摩”“特色讲座”等等活动,莘莘学子用才气用精神用生命诠释青年追梦者的心声,创造出全新的学习方式。

五、学科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科组是课程基地建设最直接的实施组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水平与高度。近五年,我区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区域学科发展状况,从校本和区域两个层面交错研究并制定“学科建设行动”方案,从“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质量保障、学科团队学习、学科特色项目”等五个方面确立学科建设具体内容及相应举措,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实施和完善,构成既有价值指向又有操作路径的区域学科建设特色。着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区域教育质量内涵发展。

【案例3】十三中锁金分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节选)

1.树立大体育教学观念。

梳理大体育的教学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教学,力求以体育教学为基点,体育活动为抓手,并提供具有体育特长的同学以更高的平台,共同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开发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

体育组本着形式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

第5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22-02

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速度日新月异, 互联网应用,数字化办公、电子通讯、智能城市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都对高校大学生溶于现代化信息社会产生着直面的联系; 现代化信息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对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是衡量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关键。《计算机基础》 课程是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要求本科生必须具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是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落实计算机应用实践,增强学生本专业计算机运用技能;为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相应提出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1 高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加强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加强课程建设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有效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途径。

1.1 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为了让《计算机基础》教育紧随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步伐,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高校应重新制定或修订《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可行的方案与策略, 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体现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科地位;同时也解决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与实验、实习的问题。高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首先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观念,以学生专业目标要素与社会就业岗位要求,以为社会培育创新人材与专业人材为本的新型课程教学理念。唯此,高校《计算机基础》 课程建设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尊重教育规律,高校才能够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造就培养社会急需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1.2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指标,是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南。 详细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计算机实验与实习、教材选取,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突破教材的束缚与传统。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现有课程的教W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本专业应用计算机的能力[1]。高校应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信息时代需要为前提,培养学生具有在本专业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在短时间胜任本职工作并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合格人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指引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专业性与通识性有机结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专业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重,并且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2]。

1.3 形成教学科研合力教学团队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这就要求高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基础,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 组建课程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使教研室转变成为一个教学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的创新机构,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学校为了提升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通过访问学者、学历提高等形式。以学生实习、校企合作、联合课题攻关为契机,在实践、科研中提升任课教师。形成以教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教研的良性互动与循环。鼓励教师申请校内、外,横向、纵向科研课题,提升教研室团队的科研水平,形成人人参与科研,教学科研良性循环良好局面。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需要高校各方面资源的支撑与保障, 也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投入与积极努力 [3]。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1 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

高校只有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边学边上机,才能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加强实践教学,手脑并用,熟能生巧,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高校应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完美配合。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关系建设等形式,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强化实践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内容,倡导研学式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与创新式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科学实验中的创新精神。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实践性教学,深化实践性教学管理,使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 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高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未来人才竞争与国家实力竞争大事。面向 21 世纪信息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在本专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大多数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与系统性问题,高校师生必须共同应对,共渡时艰[4]。

2.2 改革计算机考核的传统模式、促进实践性教学

要想更全面的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通过科学正确评判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就应该改革计算机考核办法。通过对教材内容以及实验、实习内容的分析,建立无纸化的上机考试模式,建立大量的考题库,学生可上机选考卷,避免了千人一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考试抄袭现象的出现,全部题目都是由系统自动阅卷, 避免人工阅卷错漏与误判[5]。同时,计算机考试的过程中我校加入了“Office2010操作题”,可分析学生在实验中的专业操作能力。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整个高校各专业的“公共课”,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无论是在校学习中还是日后工作应用中,《计算机基础》教学都肩负着培养面向 21 世纪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在本专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重要性的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旨,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体系科学性,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机制现代化, 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中,深化教育改革机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训练好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才能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中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廖俐鹃.高校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6(9):71-72.

[2] 柳科春,张欣. 浅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J]. 科技风,2015(1):234.

[3] 乔玉冰,陈帮鹏, 刘凤云.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5(2):169.

第6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中课改;选修;分层走班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每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制定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教基〔2012〕81号】,自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该方案围绕“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不仅对浙江省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提出了调整意见,也对选修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管理以及学分认定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推动普通高中构建富有特色课程体系的重大举措。加快选修课建设,转变育人模式,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从浙江省首批30所特色高中建设试点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来看,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可以为省内同类学校提供新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选修课程的建设质量问题也给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选修课程的规划如何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选修课程的开发如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倾向?选修课程的开设如何有效走班?分层走班教学管理有哪些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摆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调研学校课程方案、选修课程建设、选课走班等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厅巡查组通过看、听、问、记的方式,听取42所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的报告,查看课改资料,个别访谈和现场听课。巡查组发现,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平稳推进,各高中学校都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以确保课改工作有序进行。经过调研走班现状情况如下:

一、学校课程方案基本制定,学校课程体系开始呈现多样化、特色化特点

一些高中对学校定位较为清晰,并能融合学校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例如,杭高的“选课走班”教学涌现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选修课程,尤其是杭高天文社已是全国著名的中学生天文社团,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杭高编辑出版了校本选修课教材,开发了杭高特色校本选修课程资源。挖掘教师潜能,突出专项发展,培养特色教师。如浙大附中依托明远文化、求是文化和西湖文化,尝试整合必修和选修,构建了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的三层课程体系。

二、选修课程建设进展较快,选修课程质量和课程群建设得到普遍关注

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学校选修课程已达到一定规模。据统计,2年来平均每校开发了122门(不包含国家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约占47.7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约占19.02%,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约占25.50%,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约占7.76%,四类选修课程比例也较为符合深化课改方案的要求。两年来,我省选修课程建设已经经历着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过程。

三、学校有意识地利用校外课程资源,重视能体现办学特色的选修课程群的开发

如衢州江山中学“技术教育”课程群,包括平面设计、程序设计与信息学奥赛、摄影技术、生活中的创新设计、电子技术和传感器应用、电视节目制作(学生电视台)、数码小电影制作、asp与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与应用、flash游戏的开发、电子控制技术等多门课程,学生通过该系列课程的学习不仅取得了全国信息学奥赛优异的成绩,同时学校也成为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

四、选课走班正在从选修课程延伸到必修课程

(一)走班现状

大多数学校都已实现了选修课程选课走班,教师也普遍认同选课走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其个性化发展。本次巡查学校中,约有1/3学校每周8节走班,少数学校每周走班仅为2节。可贵的是,部分农村中学如兰溪游埠中学是硬件设施最艰苦的农村中学,制定走班管理方案、选修课教学评价与方法、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利用各种场地,开出选修课程,实行选课走班。

(二)选课指导

不少学校选课指导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如衢州一中、江山中学,不仅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还通过例如课程推荐会、班主任辅导、家长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选课,有的学校还采取预选与正选、纸质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选到自己想修的课程。据本次学生问卷表明,学生主要是在班主任(51.69%)和指定教师(39.56%)指导下选课的,约有91.17%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课的。

(三)必修走班

调研发现,少数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必修走班。湖州第二中学三年前就试行英语学科必修课的走班教学,是省16所必修走班试点学校之一。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在英语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每周5节。乐清中学历史、地理学科实行必修走班。松阳二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质量三流。学校定位明确:“立足专科、发展本科、做大做强美术教育”,在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个学科实行平衡班必修课走班上课模式。必修走班教学初见成效,学生成绩进步显著。

五、广大学生普遍赞同我省深化课程措施,选修课程和选课走班受到学生追捧

第7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内?涵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四方三层”中,“四方”指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代表成员,“三层”指理事会中“规划、组织、实施”三个层面。学校组建由四方代表成员参加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

校企合作理事会:规划层

理事会负责制订章程及有关制度,明确理事会职能、理事成员单位的推荐和选举办法、各方权利义务等事项。

第一,政府。负责制订企业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科技项目、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和各类平台建设,制订招生考试改革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相关制度,优化办学环境。

第二,行业。制订行业规划和行业标准、通报行业发展情况、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学校相关专业建设。

第三,企业。有合作往来的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科技合作,共建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和实训基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第四,学校。调整部门设置和职能,深化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使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与社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打造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开展社会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服务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

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组织层

第一,区域合作委员会。在学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依托各地高新园区,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成员共同参加的区域合作委员会。负责推选并产生区域内的理事单位,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掌握校企合作情况,建设并管理校企合作工作站,推进“厂中校”和星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第二,专门委员会。根据校企合作载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成立政策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8个专门委员会,分别对应成立专项工作组,挂靠相关部门,搜集相关信息并开展专项工作。为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提供各种条件和保障。

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实施层

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学校聘请)和各系教学骨干等组成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安排专任教师的培养与兼职教师的聘任等工作;负责校外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等工作;负责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组织教师参与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负责监控专业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以及整个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运?行

校内运行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运行机制主要分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主要采取专项工作会议形式。

在理事成员年度大会上,围绕学校的联合办学、联合人才培养、联合科技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展开,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规模和层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学校广泛听取意见, 认真采纳理事单位的建议和意见, 促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学校用实际行动给予理事单位回报。

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校企合作理事会是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站。理事会通过秘书处、各理事单位的联络处和联络员之间交流、获取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后交由相关职能办公室公布、处理,为各自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渠道。

教研学互融的合作育人。根据学校制定的《“校中厂”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根据“校中厂”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员工等,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建立利益共享动力机制;通过例会、座谈等形式,保证校企双方有效沟通,保证“校中厂”高效运行,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实施“校中厂”在教学功能、师资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考核,促进“校中厂”良性发展。

校外运行

学校依托区域合作委员会,在学生实习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打造由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外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工作站,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信息共享、责任共担,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以“厂中校”建设为突破口,稳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各区域合作委员会制订《“厂中校”建设与管理办法》,会同有关专业筹建若干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教师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制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以“工作站”为中心,稳步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合作企业的规模、效益、信誉度和校企合作紧密程度等要素,制订《星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标准》,分层建设“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探索并形成校外实训基地分层建设机制。

以“订单培养”为抓手,实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工作站”修订并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等制度,根据星级校企合作标准,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教学工作: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变车间为课堂,实现“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各类技能培训。

以双师素质培养和兼职教师储备基地为主阵地,校企互聘人才。根据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专业教师按计划轮流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工作站”协助师资队伍建设专门委员会在区域内星级校企合作基地中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在“工作站”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也搭建了学校发现、吸引和培养兼职教师的平台。修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兼职教师准入机制,发挥“工作站”优势,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区域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站”推动区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收集校企合作信息、整合区域资源,建设企业资源网络、企业需求信息网络、实习就业管理网络,并认真开展校友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行业企业人才状况调研三大资源库建设,协助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收集专业设置、招生等信息。

成?效

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与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为代表的16个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确保每个重点专业至少有一个行业协会支撑,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学生、企业、学校共同受益。近年来,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135个,顶岗实习信息库企业4912个,实现了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吸引企业投入教育基金280万元,为企业开发项目62个,开展订单培养1152人。

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2010年以来,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金1银1铜,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称号;学校2010、2011两届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85%以上被企业提前录用为正式员工;《高职院校“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来,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在96.5%以上。

社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第8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体系;特色课程建设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自1964年建院伊始,学院就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学院在本科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办学定位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院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思路

王光祈先生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一书中,将世界音乐体系划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体系。各个体系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自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反思,如何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实现体系创新的迫切任务。从课程性质来看,高等音乐学院课程大体包括理论类、技能类和实践类三种类型。从授课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和研讨课。

从专业设置角度看,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包括若干专业方向。如音乐学专业有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艺术管理、录音与扩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有作曲、电子作曲、和声学、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音乐表演有民族声乐演唱、歌剧演唱与表演、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钢琴、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等。与专业设置相应,各专业及方向都有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宏观课程体系。特色课程体系严格遵循逻辑性的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逻辑地组成一个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从课程性质来看,中国音乐学院“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是包含特色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和特色实践课程。特色理论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中国乐理、五声调式和声、作曲等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包括民族声乐、民族乐器、工尺谱、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民族室内乐等演奏演唱技能。特色实践课程包括各类音乐会、专业演出等课程。其色理论类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色技能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特色实践课程是要求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舞台演出、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等,进一步巩固、提高和锻炼专业能力。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增加特色课程模块,构建包含专业主干、特色课程、学科基础、人文社科自然、实践、讲座为内容的总体课程结构。一方面,推动和激励专业教师在将课程建设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相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经验和成果。分“搭建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完善特色课程结构、充实特色课程内容”三个阶段,加强引导、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逐步实施。

从操作层面来看,特色课程可以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维度予以划分。特色课程的建设可以是理论层面、操作层面或实践层面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主体及权限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学院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与民族音乐教育紧密结合的课程,也可以是采纳校外的相对成熟的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既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自由发展,更要重点强调和考虑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从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学院层面特色课程和系部层面特色课程。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专业骨干类特色课程和学科基础类特色课程。从课程属性上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类特色课程和实践类特色课程。从修读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必修特色课程和选修特色课程。设置必修特色课程的最低要求,鼓励开设大量选修特色课。以最低6学分为限,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门,4学分。

二、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特色理论、特色技能和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音乐专业基本上是沿用和照搬西方经典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在建院近五十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引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与民族音乐表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由民族声乐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目前,正在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已成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术基地,成为学院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专家学者荟萃,学术优势明显,科研成果累累。黎英海教授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张肖虎教授的“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李西安教授的“中国民族曲式”(与军驰合作)、樊祖荫教授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杜亚雄教授的“中国乐理”等均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学院新建的音乐教育、艺术管理、钢琴、管弦、指挥、音乐科技等专业也都在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优势与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纳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总结提炼、充分利用学院形成的传统优势和产生的研究成果,发挥专家学者汇集和科研学术成果众多的作用,不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是未来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断巩固课程体系中的传统优势课程,如中国乐器、五声性和声、民族配器、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这门课程含民歌、戏曲、说唱、民族器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部类,其中民间音乐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础课程针对全院各系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传统音乐系列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希望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对汉族民歌与歌舞、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种传统音乐门类的主要类别、主要艺术风格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况。(2)通过对各类别经典曲目的模唱和听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3)通过课堂教学示例,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有助于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各专业建立了以特色课程模块为载体的特色课程群。如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宗教音乐、工尺谱常识与演唱、数字音频技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民族管弦乐法、中国戏曲音乐模唱与模写、世界音乐、民族乐器;民族声乐专业方向的曲艺、豫剧、京剧、昆曲;美声方向的中国歌剧表演赏析导读;民族器乐方向的乐种学、民族乐器声学概论;管弦乐器演奏方向的新作品视奏、中国作品演奏;钢琴演奏方向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伴奏艺术、民族声乐钢琴伴奏;艺术管理方向的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音乐鉴赏与批评;音乐教育方向的中国音乐教学法、器乐组合演奏与教学、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与教学;音乐声学专业方向的音乐声学概论;乐器学方向的乐器学概论等。以工尺谱常识与演唱为例,这门课程的先修要求是具备初步的民间音乐基础和乐理视唱基础,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工尺谱是西方乐谱传入中国以前,流传使用最广、影响较大的汉族传统谱式,其所运用的符号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无定高、拍无定值”,“大字”记录框架、“啊(e)口”彰显风格等文化特点,是西方谱式所不具备的。本课程以通行的工尺谱为主要对象,介绍工尺谱的谱字(音高)、板眼(节拍)、谱式、腔格(装饰音)、调门(调高)等主要内容,结合演唱和做题实践,一学期内达到视谱即唱的水准。

“实践出真知”,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融合的,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实践周”活动,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院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立足探索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立足凸显学院总体办学特色。特色立校,更要特色兴校。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中国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确定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设置,并努力在形成自身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办出特色,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三是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理解特色课程模块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避免保守、僵化的思想,力戒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观念,以开放、融通、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原则,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广阔的胸襟与气魄,深入研究国内外音乐院校、综合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艺术院系以及研究机构在民族音乐研究和探索中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皆为我用”,将其吸收和充实到特色课程的体系中来,把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呈现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即学会以国际视野和横纵比较的方法思考和看待问题。

四是积极引导、注重特色课程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课程需要配备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使之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上与特色课程的培育相呼应。特色课程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育师资成长,积淀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在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招聘和留用能够讲授特色课程模块课程的专业教师。(2)在学科科研建设与研究生计划中,主动招收和培养能够讲授特色课程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学科科研建设带动师资培养。(3)在现有专业教师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予以培训和扶持。

五是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是系统庞大的工程。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长远性、规划性与灵活性的特点,需要逐渐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搭建评价体系,逐渐规范过程管理,进而完成整个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招标制的方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学院层面规划的特色课程,同时,鼓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开发和自我建设。另外,在新开课和开新课的资格审核中予以特别支持,使之能够优先开课,甚至可以采用边试边讲等激励措施。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和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色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自身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教学相结合。

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特色课程的管理。从教学科研立项、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比例。成立特色课程建设的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特色课程过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指导、实施、评价及资源的整合,切实理顺课程实施的流程,形成动态性、常态化的课程实施与过程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光祈. 东方民族之音乐[M]. 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5.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崔雅. 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设置特色课程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2012(12).

第9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理念,优化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四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学生明礼知耻、崇德扬善、见贤思齐,提高他们思想品质、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育美好心灵、树立远大志向,促进健康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立志修身,成人成才”打下基础,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全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基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骨干班主任培训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深入,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纪教育取得实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三、工作思路

(一)优化一支队伍。提升与优化德育队伍的素质。

(二)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树立全员德育观;二是以树立课程育德观。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三)强化三项教育。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四)抓住四条主线。一是抓学科渗透,以教师良好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体现教书育人原则;二是抓团队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活动育人原则;三是抓课程实施,通过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高德育的连贯性,体现课程育人原则;四是抓德育网络,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搭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平台,体现合力育人原则。

四、工作重点

(一)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理念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班团队会等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建设。通过课堂教学、劳动实践、主题活动等方式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读写画讲演展”活动,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突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自主管理为抓手,狠抓学生干部队伍培训,进一步开展“五好”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行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崇尚文明言行、告别生活陋习、提高文明意识,形成各自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亮点,深化生本德育内涵。坚持从学校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出发,以理想、爱心、勤俭、公德等为主要内容,以“十项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调动全区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加强法治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保障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经费“五落实”,积极主动争取法治副校长支持学校开展相关工作。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举办法治讲堂、法治报告会,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竞赛、法治主题辩论比赛、法治书画展览等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培育工程。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平安校园、无校园、无校园创建活动,做好宗教渗透防范工作,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全面总结“六五”普法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各级考核验收。

(四)推进德育课程建设,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德育课程,结合我区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二是强化各类学科的德育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教学,掌握学科“德育点”,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规范班团队会建设,推进班团队活动制度化、课程化,将班团队会课纳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集中进行展示评比。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将“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研学旅行、夏令营、农事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自然与文化的亲近感,增强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道德情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内涵修养,丰富学生道德情操。

(六)开展榜样行动,共育美德少年。做好省、市、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推选表彰工作。以榜样竞学、读书励志、争章评优等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弘扬、践行美德系列活动,寻找、树立、评选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方面的美德少年典型,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榜样、争当楷模的良好风尚。

(七)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师生良好心态。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师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与资格认证考试。创新举措关爱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因生和行为不良学生,通过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校外活动中心等阵地,吸引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形成良好心智,促进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向前推进。

(八)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德育团队。一是建立德育工作队伍培训体系。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培训力度,重点建立学习型和科研型德育队伍。二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将非班主任教师纳入学生成长导师范畴,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促进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三是开展青年教师师德论坛和风采展示活动。树立青年教师师德典型,培养骨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德育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迈进。四是开展区教育系统“身边好人—最美教师”推荐选树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召开师德事迹报告会,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师德师风督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