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06-01
一、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概述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及寺庙群,世界文化遗产,承德外八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现已不存)、殊像寺、罗汉堂(现已不存)、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石质文物达近百件,多为碑刻、石狮、石象、石雕艺术构件等,这些石雕构件造型优美、雕工细腻,充分展示了清王朝统治昌盛时期的文化、艺术水平,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但如今,承德外八庙的多处石质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出现剥落、断裂、残缺,普陀宗乘之庙石象从腰部出现通缝,随时会断裂;须弥福寿之庙门前石狮半个脸剥落,右前肢顺纹理开裂,成了名副其实的“残疾者”,东山门石匾字迹难以辨认;溥仁寺慈云普荫殿丹陛石风化严重,高浮雕几乎成了平雕,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自然损坏严重影响了文物的价值和传承。
二、石质文物病害原因
要制定石质文物的保护政策,首先要了解文物病害产生的原因,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质文物自身材料特性
承德外八庙绝大部分的石质文物在创作之初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绝大部分都是承德本地盛产的鹦鹉岩(凝灰岩),只有少量石碑采用北京房山产的汉白玉。通过对鹦鹉岩的分析测试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确定鹦鹉岩为酸性的火山碎屑岩,SiO2、Al2O3、K2O高,CaO、MgO、Na2O低,矿物相主要为石英和铝硅酸盐矿物(高岭石及沸石),占95%以上。比重、硬度小,颗粒细小,易于雕刻;但是岩相变化大,固结程度低,孔隙度高(46.6%)、吸水性强(吸水率达5―7%),强度低,火山玻璃及岩屑含量高,抗风化能力弱。由于鹦鹉岩的机理优美、材质细腻、易于造型雕刻等特性,多用于室内外建筑的须弥座、栏板望柱、石碑及雕刻艺术品。
(二)气候原因
承德市处于暖温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候,降水充足,平均降水量为542mm,最多可达1500.2mm;昼夜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9.5℃。。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承德地区由于降水多而相对凉爽,被清朝历代皇帝作为避暑胜地。但这种“避暑优势”对石质文物的保存却有着严重的危害。绝大多数的石质文物都是露天保存,石材表面受到较多的降水影响,加之鹦鹉岩自身特性,同时较大的昼夜温差也加大了石料的风化速度、让大量可溶盐类淤积在石料表层。当这些盐类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石料表面产生化学作用,造成石料碱化、酥粉脱落,严重时会直接发生层片状脱落,让碑文类文物的字迹弥漫不清、石狮石像等雕塑发生致命性破坏。
(三)人为原因
承德作为旅游胜地,人流量较多,而这种人为原因也对石质文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景区周围游客众多,车辆排放的尾气和人为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破坏了区域的原有自然小环境。近年来整体环境恶化带来的较多酸雨天气,也加剧了文物的溶解和脱落。
此外,在早期的文物保护之中,采取了错误的措施,也是造成石质文物损害的重要原因。在早年的石质文物损害处理之中,主要采用的是浇灌方式。在面对风化、剥落、鼓起的石制品修复时,主要采用水泥进行浇注,从而加强石料本身的坚固性和抗腐蚀性。但这种方法也呈现出严重的弊端。水泥浇注部分与原来的石料材质有较大差异,难以实现融合,且这种相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明显,部分采取水泥浇注的碑体出现明显新旧石料的断裂,程度严重于石制品的自然风化。部分地区的旗杆基座、鼎炉基座采取水泥浇注,如今却断裂明显、鼓起严重,甚至已经危害到了建筑物的安全。这种错误的修复手段,也是如今承德石质文物病害的原因之一1。
三、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保护对策
在了解了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基本情况及病害产生的原因之后,结合承德外八庙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内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一)健全档案资料
为了完善外八庙石质文物保护措施,有必要健全全面完整的资料档案,对每件石质文物的建造年代、所选材质、目前现状、病害成因、发展趋势、修复计划、保护措施、数据监测、三维扫描图像等项目建立档案卡,为石质文物长期保护打好基础。
(二)及时进行保护,降低自然损害速度
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是已经存在的文物,因此材料选择上不可更改,因此只能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进行补救措施,从而减缓文物自然损害的速度。如尽量避免石制品的露天摆放,针对无法移动的制品或必须露天摆放从而保持整体景观美感的制品,可制作玻璃防护罩或临时防雨防雪棚进行保护。玻璃防护罩或临时防雨防雪棚虽然会影响景观的观赏,也破坏了景点的古典美感,但是从文物保护的长远角度而言,却是最能够亡羊补牢的措施。
(三)制定旅游限制措施,降低人为损害
在承德外八庙景区之中,重要的碑文区已经通过设定游客隔离线的方式避免游客进行抚摩,从而减少人为损害。但在许多露天摆放的塔基鼎座、石狮石象等,却缺乏相关的保护。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游客防护工作,通过加设防护栏、玻璃罩等方式,减少游客的触摸、刻画、题字等损害。
其次,也可根据区域的环境情况,对游客进行限制。如设定进入游客上限,从而避免环境超载;在酸雨、沙尘严重的天气之中,可对部分重要文物景区进行关闭,加盖防雨防风布进行保护,在灾害天气过后再对游客进行开放,从而减少对石质文物的损害。
(四)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保护水平
石质文物的保护最为依赖的就是科技水平,前文提到的措施只能减缓文物损害的速度,尤其是鹦鹉岩质文物的保护有其特殊性,必须采取针对性方案。由于凝灰岩的主要病害为开裂和泛盐,应采取粘接和脱盐的方式加固,例如清洗、裂缝灌浆、细小裂缝勾缝处理、局部修补及表面防风化处理等措施。若要实现文物修复、长久传承,应当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发明创造出更多的材料保护方法。如新发明的细菌科技就可以有效用于石质文物的保护。如孙延忠等发现2,自行筛选的枯草杆菌-Ⅱ能够有效诱导碳酸钙结晶,而当这种细菌获得更多的养分后,能够加大碳酸钙的凝结亮。这种方法能否有效修补石质材料的石料空隙,加大材料的密度,从而提升抗风化、抗腐蚀能力。同时,细菌还能够进行有效进行有效除污,如异化硫酸还原菌和异化硫还原菌就能够有效清除石制品表面的黑色污垢,还能增加石料的稳定性3。这种细菌在石制品的保护和修复之中,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实践验证尚在观察和研究之中。
四、结论
石质文物是承德的特色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针对近年来石质文物损害严重的情况,作为文物工作者的我们应当积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为保护,从而在减缓文物损害速度的基础上实行更好、更长远的修复,才能充分发挥出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秀敏、于秀玲。细菌保护石质文物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2] 吴海涛。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风化腐蚀模拟实验[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 孙延忠。微生物技术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述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注释
1吴海涛。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风化腐蚀模拟实验[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41。
【关键词】纳米材料;文物科技保护;应用
0 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害,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物保护是应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文物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修复,其中材料科学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文物科技保护领域,纳米材料就是其中之一。
纳米材料[2]由纳米微粒构成,纳米微粒的尺寸范围是1~l00 nm,它是由数目较少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原子群或分子群,其表面是既无长程序又无短程序的非晶层;而在粒子内部是具有长程序的晶状结构,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导致了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3],并由此产生许多与常规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许多高性能产品将有机会在纳米科技领域中实现。
1 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文物保护的优势
利用纳米材料特殊的性能,通过把某些纳米材料与传统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用于文物保护,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
1.1 疏水疏油性
纳米微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这种表面效应,使其具有很高的物理化学活性和很强的吸附性,可强力吸附气体分子,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就使得水和油无法在其表面展开[4]。
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造成的危害日益严峻,纳米复合材料的疏水疏油性将为发展新型文物保护层材料提供新的方法,该类材料在阻止水蒸气,有机物,酸雨等有害物质对文物的侵蚀方面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2 减小光辐射
光辐射是影响文物寿命的重要环境因素,特别是紫外线照射能加速文物的老化[5]。纳米微粒的直径小,材料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为主要结合力,对光的吸收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屏蔽光线,将其应用于文物表面保护,有利于文物抗紫外线和抗老化。例如纳米TiO2[6],被广泛用做抗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良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1.3 透明度好
文物保护用封护材料要求要透明无眩光,能够清晰显示文物本体的面貌。基于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人类可以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大小与形状,达到对同一种化学组成材料的基本特性如颜色、光、电、磁等性质的控制的目的。比如,TiO2抗紫外线,无毒且透明,可探索用于文物展陈的箱体,灯光等设施,国内已有相关的研究[7]。
1.4 杀菌及防治微生物
细菌等微生物危害会引起文物特别是有机质文物的糟朽霉烂。封护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由于纳米材料有强大的吸附性,可用做抗菌材料,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抗菌性较好[8],可设计制备含有抗菌性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用于文物保护。
2 纳米复合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很具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在多种类别的文物中都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2.1 在金属类文物中的应用
纳米复合材料在金属类文物保护中具有广发的应用前景。对于青铜文物来说,青铜病是青铜器保存的大敌,而发生青铜病腐蚀的根本原因是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青铜器本体发生了电化学腐蚀[9]。纳米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将有效阻止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对文物本体的侵蚀,减缓电化学反应的发生。众所周知被称为铜镜中精品的“黑漆古”铜镜,表面层耐腐蚀性能优异,其耐腐蚀机理和形成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实验和科学仪器分析表明[10],黑漆古铜镜表层就是由单一物相纳米SnO2组成的。
2.2 在石质文物中的应用
石质文物的病害主要来自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和环境污染的侵蚀,该类文物的保护需要对其表层进行防护。同传统的表面防护剂相比,纳米复合材料优势明显。邵高峰[11]等人研制了一种环保型石质文物防风化材料,他们把纳米TiO2和SiO2改性以后将其分散于水性氟碳树脂中,通过多组实验得到了最佳复合体系,分析数据表明该防风化剂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和防水耐蚀性能,且无毒环保,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防风化材料。
2.3 在纸质文物中的应用
纸质文物由于材质本身和环境的影响易发生严重损害,特别是纸张的酸化加剧了其老化,人们也一直在探索研究各种脱酸技术[12]。意大利的 Rodorico Giorgi 等就成功的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纸质文物脱酸[13]。他们通过均相合成等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钙在异丙醇溶剂中的纳米分散体系,将此体系应用于纸质样品中,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纸的酸度,同时多余的氢氧化钙通过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在纸纤维中形成一个碳酸钙储备层,能够长时期控制纸张的酸度,有利于纸质文物的长期保存。
2.4 在纺织品类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纺织品一般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天然的降解和氧化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得极其脆弱。该类文物的保存与保存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紫外线和霉菌对其损伤巨大。挑选兼具抗紫外线和抗菌性能的纳米材料,可设计合成纳米液相分散体系。据文献报道,纳米Ti02在古代纺织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已经展开[14],实验结果表明,经纳米材料处理后的纺织文物有更好的屏蔽紫外线和抗菌能力。
3 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展望
二十一世纪将是“纳米的世纪”,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也给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均已展开。作为一种新型学科,其基础理论研究还在逐步发展之中,对于文物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纳米材料的真正应用还需要在理论和技术经过反复验证并且相当成熟的时候实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周双林.文物保护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及要求[J].四川文物,2003,3:94-96.
[2]白春礼.纳米科学与技术[M].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张中太,林元华,唐子龙,张俊英.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前景[J].材料工程,2000,3:42-48.
[4]王苏新,张玉珍.纳米材料的特性及作用[J].江苏陶瓷,2001,34(2):5-6.
[5]王庆喜.文物环境与文物保护综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6):65-68.
[6]汪斌华,黄婉霞,李彦峰,郑洪平,涂铭旌.纳米TiO2和ZnO的抗老化性应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35(4):103-105.
[7]王君龙,孙红梅,祝宝林.文物防紫外线保护新材料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28-29.
[8]邱松山,姜翠翠,海金萍.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46(6):5-7.
[9]傅丽英,陈中兴,蔡兰坤,祝鸿范,周浩.溶液pH值与氯离(下转第91页)(上接第62页)子对青铜腐蚀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2000,21(7):294-296.
[10]刘世伟,王世忠,王昌燧,周贵恩.“黑漆古”铜镜表层的结构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30(6):740-743.
[11]邵高峰,许淳淳.环保型石质文物防风化剂的研制[J].腐蚀与防护,2007,28(11):562-565.
[12]奚三彩.纸质文物脱酸与加固方法的综述[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z1),85-94.
1.1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文物保护课程注重实践,但并不仅仅依靠实践,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亦是课程的重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应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如青铜器在长时间的埋藏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病害———“铜锈”,如果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则不知“铜锈”是有害锈还是无害锈,各种锈蚀的种类有哪些,哪些锈该去除,哪些锈该保留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以往的教学中,课程内容多以文物的种类进行区分,以《无机质文物保护》课程为例,章节分为陶瓷器文物的保护、石质文物的保护、青铜器的保护、铁质文物的保护等。课程内容的讲授均先是文物产生病害的原因,其次如何去保护修复及保存。如把青铜器保护和铁器保护串联起来,即先讲授青铜器、铁器病害产生的原因,再讲授青铜器和铁器保护修复方法,更能使学生较为容易的理解和掌握。陶瓷器和石质文物保护的讲授亦可以串联起来。文物保护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因此不能只教授书本已有的知识,必须跟踪本专业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将它们充实到课程内容中去。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知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步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益处。
1.2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教师往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提倡教师运用互动式、交流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并且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应提倡提问式、对比式、启发式、研讨式和多媒体组合教学。文物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操作,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不采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手段,学生对于文物的保护修复操作仅仅存在于独自的思考当中,并不能完全理解,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提高讲课效率。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于课程的教学手段来说则是必须的。
2文物保护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校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教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鉴于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开发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可以采用“自主设计与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对实验目标和实验所用方法提出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条件和实验路线的摸索设计,最终达到实验目标。相信学生通过实验的实施过程,能够提高他们从基础性实验中所学的技术进行综合应用。通过实验过程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使学生更能理解相关知识与技术,掌握实验技术的关键点。
2.2开放实验室
随着实践教学制度改革的深入,对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学生共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实验室开放是一种新的运行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实验时间、空间、内容、条件固定等因素的种种制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实验室开放可以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课堂辅导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相结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充分开展的条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3实验教材的编写
文物保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并没有与之相关的实验教材出版,大多均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的内部实验讲义。为此,我院根据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正在组织教师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以反映文物保护研究进展情况,并根据文物保护学的发展,在教材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杜绝将重复及过时实验纳入教材当中。
2.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障。校外实习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工作中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我校充分利用甘肃省作为文物大省的资源优势,已初步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地质博物馆、甘肃武威市博物馆、广河县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今后的校外实习提供有效的保障。
3结语
3.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铁器碱性脱盐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成小林,陈淑英,韩英,潘路,梅建军,CHENGXiao-lin,CHENShu-ying,HANYing,PANLu,MEIJian-jun
4.北方地区寺庙、殿堂壁画可溶盐活动规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王永进,于群力,阎敏,马林燕,陈港泉,WANGYong-jin,YUQun-li,YANMin,MALin-yan,CHENGang-quan
5.汉代铸钱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试验廉海萍,杨弋涛,LIANHai-ping,YANGYi-tao
6.利用同墓葬出土泥芯、陶器示踪青铜器铸造地初探——以湖北襄樊部分东周墓为例黄凰,秦颍,孙升,王先福,陈千万,韩楚文,陈明辉,HUANGHuang,QINYin,SUNSheng,WANGXian-fu,CHENQian-wan,HANChu-wen,CHENMing-hui
7.汶川地震可移动文物震害研究周乾,闫维明,ZHOUQian,YANWei-ming
8.古代丝织品的丝素蛋白加固保护周旸,郑海玲,胡智文,赵丰,ZHOUYang,ZHENGHai-Ling,HUZhi-Wen,ZHAOFeng
9.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在北周武帝孝陵发掘中的应用杨忙忙,张勇剑,YANGMang-mang,ZHANGYong-jian
10.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锦缘绢地乘云绣荒帷"的修复楼淑琦,LOUShu-qi
11.道教人物画像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何秋菊,李涛,施继龙,赵瑞廷,李玉玲,邵芳,HEQiu-ju,LITao,SHIJi-long,ZHAORui-ring,LIYu-ling,SHAOFang
12.四川邛崃一批出土银元的分析与除锈保护杨颖东,王宁,YANGYing-dong,WANGNing
13.六朝初期铜鎏金铺首衔环保护与研究吕良波,LVLiang-bo
14.穆斯堡尔谱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梁明亮,郑国东,梁收运,王旭东,LIANGMing-liang,ZHENGGuo-dong,LIANGShou-yun,WANGXu-dong
15.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原则的探讨陈仲陶,CHENZhong-tao
16.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路智勇,LUZhi-yong
1.文物藏展常用木材挥发性酸快速检测评价方法研究徐方圆,解玉林,刘霞,施超欧,吴来明,XUFang-yuan,XIEYu-lin,LIUXia,SHIChao-ou,WULai-ming
2.三萜树脂漆的老化和黄化-老化条件和树脂成分的影响谢燕
3.生物病害对唐皇城含光门土遗址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黄四平,李玉虎,肖娅萍,金普军,王肃,HUANGSi-ping,LIYu-hu,XIAOYa-ping,JINPu-jun,WANGSu
4.利用锶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格洛斯特地区罗马殖民时期的饮食与迁徙状况吴婧玮
5.岩画病害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初探吴育华,刘善军,WUYu-hua,LIUShan-jun
7.焦山古炮台夯土成分分析及建造工艺研究袁润,宋向荣,李建康,丁超,YUANRun,SONGXiang-rong,LIJian-kang,DINGChao
8.江阴黄山小石湾炮台遗址修复用灰土最佳配方筛选研究张慧,万俐,ZHANGHui,WANLi
9.氟碳涂料在铁质文物封护中的应用研究马立治,沈大娲,王永生,潘路,马清林,MALi-zhi,SHENDa-wa,WANGYong-sheng,PANLu,MAQing-lin
10.丙烯酸酯改性明胶古墨锭修复胶的试验研究邱建辉,徐雷雷,徐方圆,吴来明,陈国清,QIUJian-hui,XULei-lei,XUFang-yuan,WULai-ming,CHENGuo-qing
11.安岳石窟经目塔5.12汶川大地震后抢救性修缮——兼论三维激光扫描、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张荣,李贞娥,徐世超,ZHANGRong,LEEJoungAh,XUShi-chao
12.宁波地区露天梅园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金涛,JINTao
13.馆藏唐代壁画画面霉斑清洗剂的筛选实验研究严淑梅,周铁,黄建华,付倩丽,王伟峰,张群喜,YANShu-mei,ZHOUTie,HUANGJian-hua,FUQian-li,WANGWei-feng,ZHANGQun-xi
14.昆明呈贡天子庙和呈贡石碑村出土铜铁器的科学分析李晓岑,贠雅丽,韩汝玢,田建,王涵,LIXiao-cen,YUNYa-li,HANRu-bin,TIANJian,WANGHan
15.α-淀粉酶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在书画装裱中的应用研究季慧,徐文娟,戴红旗,JIHui,XUWen-jua,DAIHong-qi
16.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管理及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范峰,陈明,金晓飞,王化杰,王伟,永昕群,王林安,FANFeng,CHENMing,JINXiao-fei,WANGHua-ji,WANGWei,YONGXin-qun,WANGLin-an
17.对出土饱水糟朽漆器脱水定型的实验研究——兼论饱水残破漆器的修复冯宗游,冯莹,FENGZong-you,FENGYing
18.砖石结构古建筑修缮中的规范应用问题张金风,ZHANGJin-feng
19.试论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水质问题路智勇,惠任,LUZhi-yong,HUIRen
20.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徐文娟,诸品芳,XUWen-juan,ZHUPin-fang
1.一种基于形状和颜色特征的建筑彩画检索方法毕学刚,黄华,王官振,马涛,齐扬,BIXue-gang,HUANGHuan,WANGGuan-zhen,MATao,QIYang
2.理论走向实践: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吴婧玮
3.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王珏瑶,朱晓蕊,铁付德,赵涛,苏伯民,胥諝,杨军昌,赵西晨,WANGJue-yao,ZHUXiao-rui,TIEFu-de,ZHAOTao,SUBo-min,XUXu,YANGJun-chang,ZHAOXi-chen
4.沧州铁狮子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范峰,王化杰,金晓飞,陈明,王伟,马清林,永昕群,王林安,FANFeng,WANGHua-jie,JINXiao-fei,CHENMing,WANGWei,MAQing-lin,YONGXin-qun,WangLin-an
5.汉代陶俑彩绘颜料表征分析张虎勤,廖光熙,周铁,夏寅,赵西晨,陈雪梅,ZHANGHu-qin,LIAOGuang-xi,ZHOUTie,XIAYin,ZHAOXi-chen,CHENXue-mei
6.西安鼓楼油饰彩画主要病害分析王丽琴,何秋菊,周文晖,杨璐,马涛,WANGLi-qin,HEQiu-ju,ZHOUWen-hui,YANGLu,MATao
7.改性MDI型聚氨酯文物保护材料耐光性能研究杨璐,王丽琴,黄建华,唐丽琼,YANGLu,WANGLi-qin,HUANGJian-hua,TANGLi-qiong
8.ARTIC-1:一种适用于文物展柜的新型调湿剂黄河
9.汶川地震导致的古建筑震害周乾,闫维明,杨小森,纪金豹,ZHOUQian,YANWei-ming,YANGXiao-sen,JIJin-bao
10.湖北省鄂州五里墩出土孙吴时期"红色粉状物"的测试分析李小莉,秦颍,徐劲松,LIxiao-li,QINYing,XUJing-song
11.常用清洗材料对瓷器的影响研究胡东波,张红燕,HUDong-bo,ZHANGHong-yan
12.抗菌剂壳寡糖、儿茶素和纳米氧化锌对冻干前处理古木微生物作用的研究李东风,卢衡,周旸,LIDong-feng,LUHeng,ZHOUYang
13.成都市新都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土坑墓提取与保护李钢,王波,LIGang,WANGBo
14.北宋富弼墓壁画的揭取及修复保护杨蕊,YANGRui
15.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汉代木牛车抢救性复原修复陈庚龄,田小龙,CHENGeng-ling,TIANXiao-long
16.铜同位素分析法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探讨汪常明,金正耀,WANGChang-ming,JINZheng-yao
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用无动力扩散采样器初步设计解玉林,徐方圆,吴来明
2.聚合物膜修饰电极QCM方法对博物馆环境中典型气态分子污染物甲醛的检测研究周浩,吴来明,闫莹,赵利红,彭熙瑜,蔡兰坤
3.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湿材料研究进展罗曦芸,吴来明,张文清,夏玮,曹嘉洌
4.文物保存微环境用调湿材料调湿性能研究徐方圆,解玉林,吴来明
5.博物馆文物环境用甲醛净化材料评价方法研究罗曦芸,吴来明,徐方圆,张磊,袁盛伟,杜一平
6.木材中挥发性有机酸的SPME-GC/MS分析研究周新光,吴来明,宋国新
7.银纳米薄膜试片在博物馆藏展材料评估筛选中的应用陈晖,张敏,孔令东,陈建民,周姣妮,王升,吴来明,周新光
8.博物馆藏展材料评估筛选的薄膜试片测试法陈晖,孔令东,陈建民,王升,吴来明,周新光
9.薄膜试片测试法试片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庞宁,黄华,吴来明,陈建民,齐春
10.图像处理方法在研究纳米薄膜试片腐蚀特性中的应用庞宁,黄华,吴来明,陈建民,齐春
11.低温竹炭净化文物保存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探索詹天珍,修光利,徐方圆,吴来明,解玉林,刘兆辅,张大年,王大为
12.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氮氧化物集成净化技术研究王大为,修光利,张大年,徐方圆,刘兆辅,吴来明,解玉林,魏华,吴燕
13.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徐方圆,解玉林,吴来明
14.无酸纸的发展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徐文娟,吴来明,解玉林,戴红旗
1.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区地下水渗流机制分析方芳,方云,燕学锋,尚存良,黄蕾,FANGFang,FANGYun,YANXue-feng,SHANGCun-liang,HUANGLei
2.氟-硅-丙石质文物封护涂料的合成及性能分析陈国清,邱建辉,朱正柱,徐雷雷,CHENGuo-qing,QIUJian-hui,ZHUZheng-zhu,XULei-lei
3.通风、过滤和被动吸附措施对博物馆库房空气质量的影响黄河
4.上林湖越窑瓷器前剂量测定年代中的热激活特性(TAC)研究夏君定,吴婧玮,熊樱菲,龚玉武,XIAJun-ding,WUJing-wei,XIONGYing-fei,GONGYu-wu
6.垣曲商城出土炉渣炉壁内金属颗粒及矿物组成的初步研究梁宏刚,孙淑云,李延祥,佟伟华,LIANGHong-gang,SUNShu-yun,LIYan-xiang,TONGWei-hua
7.宁波东钱湖石刻群微生物病害研究傅亦民,金涛,周双林,王进,FUYi-min,JINTao,ZHOUShuang-lin,WANGJin
8.沧州铁狮子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测试试验范峰,金晓飞,王伟,马清林,永昕群,王林安,FANFeng,JINXiao-fei,WANGWei,MAQing-lin,YONGXin-qun,WANGLin-an
关键词:乾陵;石刻;保护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84-01
一、乾陵概述
乾陵,地处于陕西咸阳市,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陵墓,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基本修建完成。乾陵置四城门,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陵墓葬于梁山上,共有三峰,北峰最高,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乾陵的大型陵墓石刻群主要集中在司马道上,依次排列为: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石马和马夫五对、石人十对、无字碑、述圣记碑、六十一宾王像以及石狮一对。乾陵石刻是现存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石刻群,这些大型石刻均采用形体浑厚、雄壮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来雕凿完成,视觉上给人以威严、博大之象,精神上带给人深邃、大气之感。这些石刻艺术形象正是大唐盛世社会风貌的实物佐证,也是盛唐时期友好对外往来的真实写照。
二、乾陵石刻的保护情况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乾陵自20世纪五十年代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对乾陵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保护和利用,其中也包括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以及乾陵博物馆。乾陵石刻在此次保护中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加固了10件大型石刻),对于损害严重且濒临损毁的重要石刻遗迹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和维修。例如对石刻表面寄生的苔藓和地衣类寄生物的清除防治、对石刻裂缝进行灌浆加固以及表面防护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延长其寿命。另外,乾陵区安装了环境监测设备,通过对陵区环境的相关因素如风速、温度、空气湿度的测量提取了可靠的数据,以进行环境分析,从而对石刻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但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陵区附近的水泥场和若干小型石灰窑排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仍对乾陵石刻存在一些潜在威胁,加强环境治理问题仍需进一步实施。
(二)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的乾陵的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由于受“”和资金的不足等影响,只是简单的修建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墓道保护房以及部分壁画的修复,对于乾陵石刻的保护工作基本上处于完全停止状态。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随着乾陵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乾陵的文物保护工作也迎来了它的新时期。1987年完成了乾陵登陵御道工程,与司马道两旁的石刻重组再现了唐乾陵古御道的壮观风貌。1992年5月,由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承担的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乾陵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编号为922601)正式启动,这是历年来乾陵所有文物保护工作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在这些保护措施中,乾陵司马道石雕扶直加固工程共加固32尊石刻。1997年,由陕西考古所和乾陵博物馆组织发掘清理了乾陵陵园内城朱雀门外东西两侧的阙楼遗址、东西乳峰阙楼遗址、无字碑和述圣纪碑碑亭基址及六十一蕃臣石像基址,探清了遗址的基本情况,这些工作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对遗址进行科学保护提供了有效依据。
三、对乾陵石刻保护的几点设想
第一,建议组织专业人员全面考察、系统研究乾陵陵墓石刻的遗存,力争完整、准确、客观地堆它进行深入的学术理论上的梳理与研究。
第二,加强乾陵文物保护的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组成一支高素质和专业性较强的团队,认真研究对古代陵墓石刻的保护手段及方法。例如研究对已经残破的雕塑如何进行修复的问题,包括对修复中使用新材料与原塑像所用材料的研究与结合问题。既要做到维修加固保护,又要知道如何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效果。
第三,组织雕塑专业人员对乾陵陵墓石刻现存的完整、精彩的石刻进行等比缩小复制工作。第一,可以完整研究记录,长期保持。第二,可以用于展览宣传,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些陵墓石刻,获得社会各界捐款资助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以补充文物保护经费的不足。第三,临摹品还可以用于艺术院校雕塑课的教学,能让我们优秀的传统雕塑艺术血脉不断在下一代得以传承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除了对石刻本身保护外,也要注意石刻所在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绿化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而且需要在保护石刻的同时不要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
四、总结
乾陵的石刻艺术的造型和文化内涵,对研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和社会风俗,了解唐人的审美意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纵观乾陵近五十年来对石刻的保护工作,现在的大部分石刻已受到加固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就石刻本身而言,表面还有些寄生的苔藓,减弱风化问题仍需进一步保护,乾陵的保护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和人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志毅著.艺术的真谛[M].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文物 鉴定 技术 内容
文物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遗存物。就文物保护工作而言,文物藏品的鉴定非常重要,也是相关业务得以开展的基础。在文物藏品内涵不断扩展、文博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面对五花八门的文物时,如何才能够掌握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就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只有掌握了文物鉴定的方法,才可以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品的鉴赏能力,确保具有东方古老韵味的艺术品能够绽放出永久的光芒,并且在现阶段的世界艺术之林占据极高的地位。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文物鉴定是一项通过传统的方法或者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的年代、质地、真伪等进行鉴定的一项工作。文物鉴定本身属于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范畴。一般来说,对于考古地层中出土的文物,基本上不需要辨别真伪,一般利用类型学、地层学等就可以进行文化遗存的判别[1]。
(二)特征
第一,文物鉴定本身属于主观认识的一种活动。就目前的文物市场来说,文物的鉴定主要取决于道德素质以及鉴定人的认识能力。文物鉴定专家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道德良知以及自身的鉴定经验,这主要是因为文物市场过于混乱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文物鉴定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存在是基于“肉眼”来进行鉴定还是基于科学鉴定的争论。
第三,文物鉴定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结论。这一结论主要包含鉴定文物的名称、质地、真伪、价值等诸多内容,一般形式为专家出具的鉴定书。虽然书面结论对于文物的保护、收藏、定级有关键性作用,但是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能够成为一种参考,是否承认完全取Q于当事人以及相关的组织[2]。
第四,文物鉴定与文物考古的关系。很多人对于文物鉴定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文物鉴定属于文物考古范畴。甚至很多专家都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与特征来对文物进行鉴定,以假当真、把真作假,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文物鉴定和与文物考古其实是有较大区别的,其主要表现在对象和责任两个方面。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原始的古迹或出土的文物,其本身都是真实的文物,不需要进行真伪的判断,只需要在评级和断代的基础上,确保其保管的完整性。然后再进行研究,将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民俗风情以及科技工艺水平等挖掘出来。文物鉴定的对象呈现出真真假假、鱼龙混杂、难以辨别的现象。针对这一部分文物,首先需要进行的是真伪的辨别,然后再进行价值的判断、评级以及断代等。如果文物本身无法进行辨别,考古专家不需要做出相应的结论,就算是存在争议,甚至是出现了错误,都不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是经济责任。但是文物的鉴定却有所不同,虽然目前的责任机制还不够完善,但是就鉴定专家而言,完善责任机制,尤其是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完善,还需要解决制度这一个问题。相比文物考古来说,文物鉴定需要从事鉴定工作的专家拥有更高的判断力和水平。
二、文物鉴定的工作性质、对象和内容
文物鉴定主要是对文物的时代、产地、真伪等进行辨识,从而揭示文物的价值以及内涵,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做好文物的保护,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古代艺术品的研究能力和鉴赏能力。文物鉴定是开展文物保护的基础,只有通过鉴定,才能够将文物真正的价值揭示出来。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鉴定对象又包含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如文物藏品、文物遗址、流散文物和遗迹等。文物鉴定主要内容包含了辨伪、评定价值以及断代等。
(一)辨伪
在文物收藏中,尤其是传世品,存在很多伪品。在陈列、研究与保管之前,需要将伪品辨别出来。对于真伪的辨别,主要是针对流散文物和馆藏文物。针对文物史迹,只需要辨别其中的一部分。建筑物上的附属品被毁坏之后,会按照原本的形状重新进行雕刻,同建筑物本身并非同一个时代,如果不能有效地辨别,很容易造成混乱[3]。
(二)断代
文物的断代是鉴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在具体鉴定中,需要有效地辨别那些因为作伪而导致文物年代混乱的现象。同时,针对没有纪元的文物,则需要鉴定其年代。
(三)评定价值
文物本身拥有历史价值,同时也可以成为有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在还没有将其确定为文物之前,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合理地评定。这需要在具体的鉴定环节中,能够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做好具体的分析,鉴定文物本身的历史地位、内容以及制作工艺等。
(四)评定等级
评定等级也是文物鉴定的重要内容,按照文物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对文物自身的价值加以鉴定。评定等级是主要的鉴定任务。按照国内文物法规的具体规定,按照文物价值的高低,可以将流散文物以及馆藏文物划分成为一、二、三这三个级别;对于文物史迹区则需要划分成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由人民政府进行审核。
三、文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物鉴定本身的专业性很强,部分专业的研究者才能对文物的真伪以及价值进行辨别。目前社会上存在个别机构和专家职业操守有问题,他们所出具的文物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很多收藏者将赝品当作“宝物”,因为他们相信了专家的判断与鉴定,这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一般来说,市场中文物鉴定的费用是文物本身价值的10%,所以,文物价值越高,鉴定费用越高,专家所获取的收益也就越多。另外,个别不法分子与文物拍卖公司相互勾结,联合欺骗消费者[4]。
出现文物市场问题原因主要是:第一,投机分子恶意炒作。文物市场的运作与股票有点类似,首先是收购一定时期的文物,然后将价格炒作起来,然后进行“放水”。如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就曾出现过被垄断的现象。由于文物市场本身联动性强、交易时间长,所以,很难识破恶意的炒作。第二,因为文化冬季或者是政治,国外的政府有时候也会参与到中国文物市场。例如,1996年,韩国政府投入资金收购高丽青瓷,原本价格只有数千元的高丽瓷最后被炒到数十万元。第三,拍卖行与媒体的炒作。对于文物收藏而言,拍卖行和媒体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上海市拍卖行就将10片甲骨文抄到482万的天价,在业内人士严重,这是完全不符合规律的。
四、文物鉴定的方法
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不同类别的文物所选择的鉴定方法会有所差异。同类的文物也需要做好相对应的比较和辨别,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做好文物的鉴定工作。
(一)基于不同类别的鉴定方法
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不同的文物类别,选择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鉴定文物之前,首先就需要完善文物本身的分类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能够按照地质,做好文物产品本身的合理划分,之后再对其价值、真伪以及时代做好相对应的研究。在具体的鉴定环节中,虽然鉴定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具体的分析中,可以将其划分成为传统鉴定法和现代鉴定法两种。
第一,传统鉴定法。一般来说,文物鉴定都会选择这一种方式,选择观察的方式来鉴定文物。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完全是依靠鉴定者的经验和积累,才可以将相应的观察完成。通过文物本身的观察,就可以及时地做好文物的鉴定。在使用传统鉴定法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有差错,这主要是因为关于文物方面的著作很多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这给现代社会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对于文物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鉴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文物鉴定时使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先进。现阶段,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缘故社会创造生产情况、复原人类历史生活背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进行文物鉴定时,主要偏向于成分的分析、年代的评定等多个方面。由于很多文物的鉴定使用传统的方式难以取得成效。在文物鉴定过程中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所能够选择的方式很多,包括:X射线荧光分析法、中子活化法、电子探针法、热释光测定法、放射性碳素测定法等诸多方式[5]。
例如,在对陶瓷器等文物进行年代评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参照物,就只有使用现代化的热释光测定法进行处理。又如,在对铜器的产地、矿产来源以及制造工艺进行鉴定的时候,很难依靠传统的方法完成。所以,在具体的鉴定中,就需要利用金相分析法来进行鉴定。
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文物鉴定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全面提升。但是与传统的鉴定方法相比,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但其本身需要的成本费用偏高,在鉴定环节还可能出现文物损坏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石质的文物或者是在明清时代之后出现的陶瓷器等,如果在鉴定的环节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其本身会受到局限。在鉴定年代相对久远文物时,很容易出现误差。
(二)比较与辨别同类文物
文物鉴定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或者利用同类文物辨别的方式,其具体的操作如下:
第一,比较。在对文物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利用比较方法进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文物鉴定过程中,需要选择年代相同或者已经知道真伪的文物作为其判断的标准,然后做好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处理,这样才能够鉴别文物在花纹、质地以及工艺等方面出现的异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出科学的判断。
第二,辨识。对文物的本身进行合理的调查与考证,利用科学检验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辨识,利用概括、理论思S以及抽象的作用,形成这一类文物最普遍的概念。然后再通过逻辑的推理,合理地概括以及具体的抽象,就能够满足对文物的识别处理,这样所获取的鉴定结果本身也拥有一定的科学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文物作为历史文明的有效载体,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过程的集中体验。围绕文物,逐渐出现了文物保护以及文物市场两个社会主题,这是基于文化传承的需求。文物的保护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这样对于文物鉴定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相对应的,对文物鉴定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文物鉴定中,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与理解,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文物鉴定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岳峰.文物鉴定与文物鉴定学略论[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1):148-156.
[2]苗建强.对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40.
[3]邵维秀.文物鉴定的科学检测方法[J].科技视界,2015(17):308.
【摘要】2013年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度市博物馆对平度市南村镇柏家寨附近的大沽河中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石制品数十件,根据当地区域地层的堆积年代分析,推测其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或全新世早期,该地点的发现,对研究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旧石器文化内涵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3年夏,南村镇村民焦海磊在该村东北的大沽河西岸河道中捡到数件疑似人工打制的“石器”,交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辨识其中两件具有人工性质。我们随即与平度市博物馆组成调查队,在采集点附近10公里范围内展开调查。经20余日野外工作,确认旧石器地点2处,其中在柏家寨地点采集石制品数十件,颇具特色,可能代表着本地域特有的旧石器文化内涵,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地理环境及地貌概况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28′―37°02′,东经119°31′―120°19′。东以小沽河、大沽河为界,与莱西、即墨市相邻;西及西南以胶莱河为界,与昌邑、高密市相望;南与胶州市毗邻;北与莱州市接壤。下辖南村镇位于市东南34公里的大沽河西岸,镇东部为临河高地,西北部为小弧丘地域,西南部较为平洼。地势整体上较为平坦,系河流冲积平原(图一)。
在地貌分区上,平度市属鲁东山区亚区,第四纪沉积物堆积继承前期构造发展,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气候以冷为主,间或短暂转暖。沉积物成因类型十分复杂,其发育与现代地貌形态有密切关系。丘陵区多为陆相沉积,低洼处和盆地发育有浅水湖泊和沼泽相沉积,沿海地带的海积层常组成海拔5~10米的二级海积阶地,平原区以冲积相、浅湖相沉积为主,夹有海陆交互相[1]。
南村镇段大沽河两岸发育有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5~6米,两侧村庄即坐落于阶地之上。阶地上部系全新世河流冲积层,主要由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组成,下部为粗砂、砾石等组成的晚更新世砂砾石层。具有河漫滩、河床相沉积二元结构,以距此地点数十公里的小辛疃附近剖面最为典型。因治理大沽河人为逐年拓宽河道,加之河流对右侧(西岸)冲蚀,左侧(东岸)河漫滩甚为宽阔。此次调查区段内的河道甚宽,柏家寨横断面处东西两岸相距约260米,但绝大部分河床出露,河水被分割成几缕支流向南奔淌。石制品便于河漫滩上采集所得,地理坐标为北纬36°33′37.961″,东经120°08′49.721″,海拔24.70米(图二)。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便在河两岸堆筑土坝,并陆续拓宽、垫高,后坝顶成为南北交通便道。2012年大沽河治理工程破土动工,调查时土坝已加宽至15米左右,将被修筑成公路,东西土坝间的一级阶地现长满青草,前后缘阶地面宽20~30米不等。
二、 石制品
因石制品采集于河漫滩之上,未免受其他自然营力作用影响,本文仅对人工性质确定的13件标本进行介绍,其中有石片6件,废片2件(1件横断片、1件纵裂片),石器5件(3件刮削器、1件凹缺刮器和1件尖状器)。
2013BJZ2,Ⅵ式长型石片,黑色凝灰岩质。有疤台面,正面观呈锐角三角形。打击点明显,打击泡强凸,有锥疤发育。石片左侧缘有褶皱,右侧上部外凸,中下部折曲内收,远端外凸呈钝角。背面近台面端有一宽型小片疤,另有经多次打击而成崩疤。中度磨蚀,不确定是否有使用痕迹。石片角108°。长56.7毫米,宽37.3毫米,厚7.6毫米,重14.54克(图三,5)。
2013BJZ3,Ⅴ式长型石片,白色泥质板岩。素台面,甚平。腹面有一棱状凸起,自打击点贯穿片体与石片远端交于左侧,左侧缘呈一纵长小平面。背面近、远端可见2个片疤,方向相异。中度磨蚀。石片角75°。长35.1毫米,宽26.8毫米,厚12毫米,重10.25克(图三,1)。
2013BJZ5,Ⅴ式长型石片,白色泥质板岩。点状台面。打击点清楚,半锥体平凸,略显,打击泡微凸。背面接近近端处有2个片疤,与该石片打击方向相同,约占背面面积的1/5,其余皆为节理面。中度磨蚀。长34.3毫米,宽33毫米,厚8.1毫米,重7.62克(图三,2)。
2013BJZ7,Ⅵ式宽型石片,黑色凝灰岩质。刃状台面。台面缘与远端大致平行,石片正面观近梯形。近端有多个细小片疤,有锥疤及放射线发育,远端平齐,呈横窄长平面。背面有一纵脊,近端处有多个片疤。中度磨蚀。长36.5毫米,宽51毫米,厚13.4毫米,重16.57克(图三,4)。
2013BJZ8,Ⅲ式长型石片,灰色安山岩。台面为节理面,近似三角形。打击点不明显,有锥疤,放射线发育。腹面中部略凹,两侧及远端微翘。背面有一纵脊贯穿石片两端,石片近端有2个小片疤。中度磨蚀。石片角92°。长27.7毫米,宽18.3毫米,厚7.5毫米,重3.48克(图三,6)。
2013BJZ10,Ⅵ式长型石片,白色石英质。素台面,甚小。腹面略凹,有放射线发育。背面有小断坎,远端可见崩疤痕迹。中度磨蚀。石片角103°。长26.5毫米,宽21.1毫米,厚5.7毫米,重2.62克(图三,3)。
2013BJZ6,左纵裂片,黑色脉石英质。自然台面,腹面可见打击点及平凸打击泡。背面有一大片疤。长37.3毫米,宽37.9毫米,厚10.8毫米,重15.98克(图四,1)。
2013BJZ9,近端横断片,灰色石英砂岩质。素台面,近菱形。腹面略凸,打击点清楚,半锥体明显,有锥疤,放射线发育。背面可见2个片疤。长20.3毫米,宽35.5毫米,厚11.8毫米,重8.72克(图四,2)。
2013BJZ1,单凸刃刮削器,白色燧石质,带有黄色条纹。近似半月形状。毛坯为厚石片,台面为自然砾石面,左侧缘经反向修理,自远端修至中上部,未贯通。修疤大而粗放,远端有一经正向打击而成的尖角,近端也有一个正向打击而成的片疤。刃缘长41毫米,刃口较锋利。中度磨蚀。长67.7毫米,宽34.9毫米,厚19毫米,重41.77克(图五,1)。
2013BJZ4,单凸刃刮削器,白色石英质。毛坯为板状石片,正向加工。刃缘长41毫米,较曲折,修疤大小略有差异,刃角50°左右,刃口锋利。中度磨蚀。长42.2毫米,宽26.1毫米,厚16.7毫米,重12.22克(图五,5)。
2013BJZ11,似拇指盖状刮削器,棕黄色燧石质。毛坯为废片,正向加工修理,修疤小而浅,刃缘平齐,刃角30°―65°,刃口较为锋利,似有使用痕迹。中度磨蚀。长20.6毫米,宽16.1毫米,厚9.3毫米,重2.46克(图五,3)。
2013BJZ12,凹缺刮器,黑色燧石质。毛坯为残片,正向加工修理。一击而成,弦长7毫米。中度磨蚀。长22.6毫米,宽15.1毫米,厚6.3毫米,重1.46克(图五,4)。
2013BJZ13,尖状器,茶色水晶质。毛坯为长型石片,正向加工,左侧加工较为细致,片疤连续;右侧加工不甚连续,仅可见3个小片疤。背面有一纵脊与两侧缘相聚而成三棱状,且有崩疤,疑似使用痕迹,故暂归为尖状器。中度磨蚀。长28.6毫米,宽16.1毫米,厚10.3毫米,重3.43克(图五,2)。
三、 结语
1.石制品特征
受周边环境影响,石制品均受一定程度的物理化学风化磨蚀。经观察、分析,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石制品计13件,其中石片6件,废片2件,石器5件。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和凹缺刮器。
(2)原料包括石英、燧石、凝灰岩、泥质板岩、石英砂岩、水晶和安山岩。其中燧石和石英各3件,占46.15%;其次是凝灰岩和泥质板岩各2件,占30.77%;石英砂岩、水晶和安山岩各1件,占23.08%。
(3)长型石片5件,宽型石片1件。素台面3件,自然台面2件,点状、刃状、有疤台面各1件[2]。石片背面多为非自然面,应为次级剥片的产品。
(4)仅有2件标本长度在50毫米以上,其余均在20~50毫米之间,石制品以小型为主,未见大型者[3]。
(5)石器类型简单,主要为刮削器。加工多选择片状毛坯,剥片仅见锤击法,修整一般也用石锤直接进行加工,但不排除存在压制技术的可能(2013BJZ11)。修整方向仅一件为反向修理(2013BJZ1),其余皆为正向打片。石器石料也均选择质地较坚硬的燧石、石英和水晶。
2.遗存年代
虽然未发现原生地层,但结合当地地质情况及调查分析,推测石制品应出自大沽河一级阶地之中。根据山东地区区域地层的堆积年代分析,可判定其应属上更新统[4]。同时地表未见任何磨制石器和陶片,推测其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之末,也可能到全新世早期。
3.对比讨论及考古学意义
2012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在莱西大沽河流域采集到200多件标本,专家组对其中的100余件予以肯定,并初步断代为旧石器时代。笔者曾观看了陈列于莱西博物馆的部分调查标本,其所用石料及石制品表现出来的技术风格等方面均与柏家寨这批材料存在很大差异,虽同属大沽河流域,但二者暂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胶东丘陵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有烟台的蓬莱、长岛、海阳[5],临沂的莒南[6]和日照沿海地区[7]。烟台所发现的石制品多选用石英岩及页岩,也包括少量用凝灰岩打制的标本,因报告未附照片及相关描述,无从比照,但据文中线图所示,其石制品特征与柏家寨存在一定差距。莒南的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石英岩次之,另伴随有少量隧石、玛瑙。石器类型可分为边刮器、端刮器、砍斫器、雕刻器和尖状器等,同时细石器的加工存在压制技术的可能,类型较为复杂的边刮器和细石核的存在,说明其与柏家寨地点之间的个性多于共性。日照沿海包括7个地点共458件石制品,诸地点不论石制品数量还是类型均较柏家寨地点丰富。所用原料除石英岩和脉石英外,还有燧石、火山岩或脉岩等。石器类型除刮削器和尖状器外,还有砍砸器、雕刻器、石钻、石球和矛头等。加工方法以锤击为主,且基本上是由腹面向背面打击,与柏家寨地点相类似。除个别工具经细致修理外,石器的加工简单,总貌显得古朴,柏家寨地点也存在此种情况,推测这批材料除具体功能存在差别外,也可能来自不同地点。由此可见,柏家寨地点的石制品更接近日照沿海发现之旧石器诸地点的特征,二者在文化时代上也应相近。日照沿海旧石器地点研究者根据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南侵过程,认为其地质时代为大理冰期的最盛阶段(±15,000B.P.),即晚更新世晚期,这与我们上述的推测和结论比较一致。
柏家寨石制品类型不算丰富,应是受河流冲击所造成原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暴露几率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石器类中包括凹缺刮器及尖状器,石料选择泥质板岩和安山岩类等方面。石器大多小型化,尤其2013BJZ11修疤浅而长,似不是锤击法直接打击而成的,具有拇指盖刮削器的某些特点,与2013BJZ1比较,后者修制的则相对粗犷,应是二者在功能使用上有所区别的结果。石制品所选石料均非附近所见,在河流上游有低山丘陵分布,应为石料的原产地,但与此地相隔在百里之外,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遗址原生地点应该在上游石料丰富地区,在此地采集的是经河流搬运过来的一部分石制品而已;二是原始人类将采集到的石料随身携带,顺游而下,在二地点之间的某个区域停留,进行过石制品打片、加工,之后又是经过河流的搬运,埋至此地。此外,这次调查在柏家寨地点南约800米的河漫滩数千平米范围内,发现上千件棕黄色燧石打制的石制品。因与此处采集品不论在石料选择,还是技术应用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划归同一地点,将另文介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区域古人类活动的密度和频率。
就目前来看,山东地区旧石器遗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汶泗河流域[8]、沂沭河流域[9]、鲁中南中低山丘区[10]、日照沿海、烟台地区等,近年来在鲁西北的德州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存[11]。青岛即墨北阡遗址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晚期就有先民在此形成最初的原始聚落[12],但尚无发现过旧石器遗存的报道。平度柏家寨地点的发现及莱西旧石器调查的成果表明,大沽河流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人类活动,并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为该地区的旧石器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也使胶东丘陵的古人类研究资源不再贫瘠,对研究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旧石器文化内涵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1][4]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年,第224―248页。
[2] 2件废片加入台面性质统计之中。
[3] 卫奇:《石制品观察格式探讨》,载邓涛、王原主编:《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1年,第209-218页。
[5]a. 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物管理组:《山东蓬莱县发现打制石器》,《考古》1983年1期;b. 李步青,林仙庭:《胶东半岛发现的打制石器》,《考古》1987年3期。
[6] 员晓枫等:《山东莒南发现的石制品》,《人类学学报》1989年1期。
[7] 尤玉柱等:《山东日照沿海发现的旧石器及其意义》,《人类学学报》1989年2期。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泗流域发现的一批细石器》,《考古》1993年8期。
[9] 地点较多,仅列部分:a.临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临沂县凤凰岭发现细石器》,《考古》1983年5期;b.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地区文管会,郯城县图书馆:《山东郯城马陵山细石器遗存调查报告》,《史前研究》1987年1期;c.临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沂水县文管站:《山东沂水县晚期旧石器、细石器调查》,《考古》1986年11期。
[10] a.黄蕴平:《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4年1期;b.徐淑彬:《山东省蒙阴县发现的旧石器》,载徐淑彬著:《沂沭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第79―84页。
[关键词]博物馆;预案;制定
近年来,各地博物馆为确保文物和古遗址的安全,制定了基本的防火、防盗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非典疫情的爆发,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行,观众数量的急剧上升,表明我们现有的“应急预案”无论从类别还是从内容和方法上、措施上,都不能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不少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亟需进行修改和完善。为此,仅就博物馆制定应急预案,特别是如何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相关问题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博物馆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普遍而言,博物馆内发生具有社会危害和灾害的事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重大刑事犯罪和破坏活动,如抢劫、斗殴、凶杀等;二是破坏性事件,如发生火灾、盗窃文物、爆炸等;三是群体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治安事件,及举办大型活动因各种措施不力,造成人满为患形成混乱,造成秩序失控而导致拥挤、造成人员伤亡;四是发生不可预见或不可确定的天灾,如雷击、地震、飓风、洪灾、瘟疫等造成紧急灾害。针对上述情况,各博物馆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备应急预案。
博物馆的意外事件就是意外发生的变故或灾祸。博物馆意外事件,是指发生在博物馆内部造成人身伤亡或物质损失的意外变故或灾祸(如:文物被破坏、被盗、被抢、火灾、古建坍塌、观众斗殴、雷击等)。这里所说的“意外事件”具有一般人预先没有料到的意外性和突发性,就其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而言,也包括过失和故意。所谓一般预先没有料到,也是相对而言,否则制订预案也就不可能了。意外事件的性质不同,预案所反映的内容也有所区别,但就意外事件的共同属性而言,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成立组织指挥机构
博物馆意外事件指挥机构一般分为三级:其一,馆级指挥机构。要规定指挥机构成员及其职责范围,要明确无论什么时候发生意外事件,指挥机构都能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迅速做出处置决策。其二,部室级指挥机构。应配合全馆的安全保卫力量和各部门干部职工按预案程序采取行动。其三,安全(保卫科)保卫指挥机构。除积极支持配合一、二级指挥机构工作外,主要负责对具体意外事故的处理工作。此外还应有以当日(夜间)值班干部为首的临时指挥机构,在上述三种指挥机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发挥指挥作用。
2、建立报警和信息传递程序
博物馆发生意外安全事件,一般是由具体岗位职工发现情况。但如何报警,向哪个部门报警,这里有一个程序问题。一般报警通常有二条线,一条是向单位安全部门报警。另一条是向公安部门报警。预案中制定的报警程序,一般规定应先向单位安全部门报警,单位安全部门在初步了解事件性质的情况下,即向有关领导和公安部门汇报。同时接受指挥部门的指令,采取处置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当事责任人可直接向公安部门报警(凡发生火灾必须首先向119报警)。通信系统必须保持全天候畅通,指令传递、信息反馈要做到迅速及时,上下联系渠道畅通清晰。这些必须在预案中充分反映出来。
3、预案执行的部署和具体任务
预案中对处置力量要做具体部署,岗位责任到人,要明确各自的具体任务。一般力量部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护主体的警戒线处置力量,二是抢救排险力量,三是捕捉和堵截罪犯力量,四是调查力量,五是联络配合力量,六是机动支援力量,七是保护重要部位力量,八是宣传疏导力量。此8种力量的职责任务一定要明确细化。
二、制定博物馆预案的准则和方法
1、制定实施预案的准则
一是必须贯彻确保文物和古建筑安全第一的原则;二是必须贯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照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定方案的原则;三是必须贯彻预案切实可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原则。
2、制定预案的方法
[关键词]铜佛像;镏金工艺;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94-02
一、佛像保存现状
(一)佛像概况
1.旃檀佛铜像,清代,高88厘米,佛像发髻高耸,双耳下垂,面相端庄,眉宇清秀,身着圆领通肩式袈裟,左手施与愿印,右手结无畏印,面容特征是汉地清代佛像。旃檀铜佛的造型传说为古印度优填王所创,是为佛像之始。
2.铜上师像,清代,高61厘米,身着通肩袈裟,袒上身,臂肘飘出帛带,身佩璎珞、臂钏、耳环,腰束长裙,衣褶转折自如,流畅飘逸。双手当结胸结说法印,全跏趺坐,下承仰覆莲座,上下边缘饰连珠纹。
3.铜佛像,清代,高105厘米,面相端庄,身着通肩袈裟,薄衣贴体,身佩璎珞、臂钏、耳环,双手交叠腹前,双手结法界定印,上托宝珠,全跏趺坐,下承仰覆莲座,上沿饰连珠纹,莲瓣狭长而丰盈。
4.铜上师像,清代,高66厘米,面目慈祥,身着喇嘛僧袍,衣纹细致自然,手结说法印,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之上,上沿饰连珠纹,整体造型给人以平和安详之感。
5.铜佛像,明代,高15.1厘米,身着通肩袈裟,身佩璎珞、臂钏、耳环,全跏趺坐,下承仰覆莲座,上下边缘饰连珠纹。
6.六臂菩萨铜像,清代,高50.5厘米,三面六臂,面容微怒,束葫芦形发髻,袒上身,配饰项链、璎珞、臂钏、耳环,肩披帛带,腰束裙,胸前双手呈莲花掌,身后手持物已失,全跏趺坐,下承仰覆莲座。
(二)材质及工艺
1.材质
六尊佛像材质均为黄铜。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锌合金,它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强的耐磨性,黄铜在古代又称为B石。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12中记载:“伽蓝东有B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说明唐代西亚一些国家的黄铜冶炼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五代到北宋时期,古代人们将红铜与炉甘石(菱锌矿)加入木炭混合以后进行熔炼,菱锌矿加热后分解成氧化锌以后被还原成为金属,再与铜熔合成为黄铜。过去,人们伪称他们已将红铜点化为黄金,用炼得的B石冒充黄金骗人。明代嘉靖年后锌冶炼技术被掌握后,且用以和铜合炼成黄铜,铜锌合金的配制遂进入成熟的阶段,广泛用于钱币、佛像和其他铜器日用品,黄铜也发展为规模式的生产。
2.工艺
该六件铜佛像制作工艺都为镏金。镏金是中国一项传统工艺,始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又称金泥),将金泥涂在铜器的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后只剩下金子留在了铜器的表面而不脱落。镏金工艺的流程为制作金汞齐及器物表面处理、涂敷、压亮。
第一,制作金汞齐。有关金汞齐的制作最早见于东汉时的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金的延展性较好,不溶于酸和碱。首先,将黄金捶打成极薄的金叶,再用稀硝酸涂抹,把金面上污黑的旧样咬除干净,用清水冲洗;把洁净的金叶用剪刀剪刀碎,放入石墨坩锅中加热,在金未融化前加入水银,金与水银的比例为1:7或1:8(俗称七煞八煞),将坩锅加热至600℃~800℃,用干净的木棒不停地搅动,此时,汞会升华,冒出浓烈的白烟,待白烟下沉,坩埚中水银冒泡,黄金即全部被汞溶解,用清水浸漫过金泥封护严密即可。金汞齐的合成优于其他金属,由于金的耐腐蚀性强,表面不易氧化,所以汞对金的润湿能力强于许多贱金属,使汞能够选择性地润湿并向其内部扩散。
第二,器物表面处理。镏金器物在施镀前,要先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可用稀硫酸浸泡或用砂纸打磨、杏干煮沸等方法,表面的游子要用铜刷子蘸皂角水去除,这样金汞齐才能和基体附得牢固。
第三,涂敷。涂抹金汞银要用专门制作的金棍,蘸上硝酸(古代用盐、矾等混合物液体),再蘸金汞银涂抹在被镏器物上,均匀地涂抹,涂抹时要平实周密。抹完后器物发出白色光泽,用棕刷在铜器抹好金汞银的地方轻轻地擦磨、刷扫,把金汞银均匀附在器物的表面。然后用热开水冲洗器物,目的是为了将硝酸冲洗掉,自然烘干。
第四,压亮。在涂泥过程中,局部水银飞溅会造成镏金层表面出现微小的孔隙,因此,镏金后的器物均要通过压亮,将孔隙磨压平整。压亮时需要使用硬度较高的玛瑙压子(一种在硬器物上压光的压子),玉质的也可以用。蘸皂角水蹭压,横竖走向要有顺序,用力要均匀,通过压亮可使镏金层更加致密、光亮。
(三)佛像保存状况
除发髻外,通体镏金,但身体大部分镏金层磨损脱落严重,镏金脱落部位铜胎体暴露,且镏金层较薄,这主要是因为操作中镏金工艺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缺陷。由于这种缺陷,导致下部青铜基体易受外界有害物质的腐蚀,从而引起镏金层的脱落,如清洗时不注意,很容易洗掉。佛像表面大部分覆盖有薄而均匀的土垢,局部较厚,有黑色的氧化层(又称包浆),为避免清洗过程中损伤镏金层和铜基体,应选择安全稳定的清洗剂。
二、病害分析
(一)表面硬结物
佛像表面有少量的硬结物,这些物质通常是由于器物锈蚀和埋葬地质层的矿物相结合,经长期的化学、物理作用凝聚、钙化而成的复杂复合物,一般附着在器物的表面,材质较硬,且难以剔除。
(二)残缺
有些佛像受到物理或人为的破坏而导致基体残缺,如这次修复的六尊铜佛像有四尊佛像的发髻都是残缺。
(三)孔洞
佛像莲花座底部有少许孔洞,这些气孔是最为常见的铸造缺陷,在烧铸过程中急剧加热,来不及逸出型腔的气体或者急速冷却难以及时排出的气体,会在金属溶液中形成气孔。
(四)变形
佛像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其形状发生的改变,如六臂菩萨铜像脸部有些凹陷。
三、修复材料及技术与方法
(一)修复材料
1.清洗材料
由于佛像镏金层较薄,为避免清洗过程中,损伤镏金层和铜基体,应选择安全稳定的清洗剂,通过实验,我们选择性能稳定且没有腐蚀性的A(蒸馏水H2O)和2A(蒸馏水H2O乙醇)作为主要清洗剂,乙醇溶液能软化佛像表面的一些污物,还不至于伤害器物本身,便于清洗。
2.封护材料
我们选用浓度3%Paraloid B-72乙酸乙酯溶作为封护材料。Paraloid B-72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本身无色透明,使用方便, 常温固化迅速, 强度高, 耐光、耐老化、耐腐蚀性强,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是目前国内外在金属、石质文物(包括土质和砖类)表面保护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封护粘接材料。
(二)修复技术与方法
1.表面清理
佛像表面有一些烟土、污垢和锈蚀,这些对文物自身的美观和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机械方法对其进行清理,具体操作过程是:先用软毛刷将铜佛像表面的尘土轻轻清除;表面的土垢可用竹签剔除,对于局部较硬的土垢和锈壳,先用2A溶液喷洒在上面将其疏松,然后用竹签或手术刀轻轻剔除;在除锈时,手法一定要轻,用力要均匀,不然很容易在鎏金层表面造成划痕。
2.表面清洗
用机械法将佛像表面主要的锈蚀、土垢祛除后,主要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清洗,将污垢残渣彻底清理干净。首先用装有浓度为60%的2A溶液喷壶,将其溶液喷洒到佛像身上,一边喷洒,一边用软毛刷轻轻刷去污垢,为防止有彩绘的地方如发髻、眼睛和嘴唇等部位掉色,应避免将2A溶液喷洒在上面;然后用脱脂棉签沾取2A溶液对佛像表面进行擦拭,可反复多次操作,直至将污垢完全清洗干净为止。再用A溶液对佛像进行反复多次的冲洗,因为佛像体积比较大,所以用吹风机将其烘干,减少水分对铜器的危害。
3.封护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器物本身再造成影响,最后选用浓度3%的PB72丙酮溶液,用软毛刷均匀涂刷在铜佛像表面,进行封护处理。
四、结论
通过检测佛像表面没有有害锈,且主要以尘土为多,所以我们遵循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主要选用机械法和乙醇溶液进行清洗处理,佛像表面的污垢基本清理干净。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被处理文物的种类、锈蚀状况,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同时使用,这样就会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运用,修复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华文图景收藏项目组.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