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

第1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29-01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群体中是较为常见的的一种病变?因为老年人骨质出现疏松?股骨颈呈现脆弱状态,且身体反应能力明显降低,通常轻微创伤则能够使得股骨颈发生骨折现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采取何种医疗护理使得高龄患者骨折后能够避免发生严重创伤反应,防止出现并发症,及时恢复肢体能力等在临床中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取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8.5±4.5)岁;住院时间10-32d,平均(16.7±5.3)d;对照组中有男17例,女24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8.1±5.2)岁;住院时间9-30d,平均时间(15.8±3.9)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措施为肌力训练,术后1-2周实施合理训练,出院后患者坚持功能训练?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护士需通过解释安慰,使之增强安全感,树立信心?②术前护理: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环境整洁干燥;因老年患者消化功能衰退,骨折卧床时需注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合理饮食护理?术前评估患者机体及手术耐受性,注意患者合并症,并经会诊后进行合并症治疗?③术后康复训练:患者需了解康复训练必要性并进行积极配合;手术苏醒后,对患肢实施向心性按摩;术后第1d起开始深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未发生并发症时,可合理开展屈伸运动等,提高患肢血液循环能力,避免肌肉萎缩;第3d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髋部屈曲练习;术后6d可加入器械练习;术后 1-2周继续可知患肢肌力?器械?步行训练,而且可知日常生活能力练习,患者逐渐能够对日常生活进行基本自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

两组患者出院后1 个月实施Harris 和 Barthel 指数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 评分有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较好:50-70分,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t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Harri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康复护理最基本的治疗操作技术是使得患者躯体及精神健康恢复最佳状态,康复护理早期介入可以使得骨折位置保持良好血液循环,对患肢活动能力进行及早锻炼,使之能够及早恢复正常功能[2]?早期康复训练使得患者受到一定刺激,避免出现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症状,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使得成骨细胞受到良性刺激,增强骨形成能力?

经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第2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骨折 外固定支架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28-02

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骨折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实施康复护理,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骼的早日愈合。

本科从2008年2月―2009年10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及多发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96例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6例,男72例,女24例,年龄16~72岁,其中开放性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2例,斜形螺旋形骨折42例,横断性骨折11例。随访9个月~2年。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75d,随访结果:骨折达到解剖复位82例,近解剖复位10例,复位欠佳4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病人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告之病员,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病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便于手术后尽快参与到康复理疗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上带来了种种不便,如:转移、步行、洗澡、入厕、穿衣等。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首先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逐步面对现实,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康复技术及生活保障,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及生活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护理

术后病员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的颜色,甲床充盈情况,皮温感觉变化,及时作出处理。

2.3 预防针眼处感染

外固定支架病员,针眼处皮肤护理极其重要。具体护理措施:针眼周围用敷料轻轻遮挡,每日用0.5%碘伏消毒针眼及外支架近皮肤4CM处钢针,2次/日,同时注意观察针眼有否红、肿、热、痛及分泌物等炎症反应,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加强局部换药;如遇针眼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加强局部护理及全身抗感染治疗[1]。

2.4 功能锻炼的指导

骨折患者恢复功能锻炼至关重要,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分。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视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肌肉收缩、舒张等锻炼,有利于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失;以后逐步加大运动量,主动或被动活动临近关节、用沙袋绑于患肢进行渐进抗阻练习等,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下肢骨折的患者,早期不宜负重行走,当骨折处有骨痂生长,局部固定可靠时,可逐渐负重行走;当所有关节内的骨折线愈合牢固后方可完全负重行走。

2.5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

因患者转移、步行、洗澡、入厕、穿衣等部分依赖,伤后早期,家属为患者的生活提供过于全面、细致的照顾,使患者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导致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治疗、护理基本目的之一是培养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患者尽可能达到生活自理,让患者及家属转变观念,强调如果为患者提供过多的帮助所产生不利因素和后果,嘱咐患者尽可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动作,减少对陪护的依赖。其次根据患者功能进展逐步教导患者自行完成转移、洗澡、穿衣、修饰、入厕等自理动作、讲解轮椅和拐杖的使用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6 康复治疗 仪器使用

电脑中频、骨折治疗仪、CPM、牵伸技术、ROM训练等等。

2.7 观察外固定支架是否有松动的情况

部分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运动量过大或骨质疏松容易造成钢针松动,应随时检查、拧紧,防止骨折移位及皮肤滑动。

2.8 拆除外固定支架的指征

外固定支架手术后3-4个月,骨折达临床愈合标准,X线显示骨折端有明显的牢固骨痂,局部无压痛,放松骨针固定夹,紧固螺丝后,活动时骨折端无异常活动,仍可负重行走。

3 结果

外固定支架术的患者通过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单,对病员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到出院时,全部患者均情绪稳定,伤口无感染,骨折的部位已基本愈合,肢体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均已达到正常水平,全身体力耐力增强,无并发症发生,对康复效果满意,对回归家庭及社会满怀信心。

4、护理体会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不仅可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便于软组织的观察和护理,早期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其主要缺点是针孔容易发生感染、经过肌肉的穿针可影响穿针平面以下的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个别病例出现固定针松动时影响骨折的愈合;针对以上问题,康复护理人员应早认识、早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2]。此外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患者的依赖性,认识到全面康复应主动积极的参与各项自我功能锻炼,在防止固定部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全身体力耐力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病房康复护理技术的延伸,更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第3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疗养员;股骨干骨折;康复护理

股骨干是人体最粗、最长、承受力最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而老年人骨骼老化,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又因愈合慢,康复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科于2010年4月20日收住了1例72岁,股骨干骨折的疗养员,经给予有效地心理疏导和合理的康复护理,于1个月后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疗养员,女,72岁,因晚上行走不慎跌倒,造成股骨干骨折。经医院行股骨干内固定手术,3个月后入本科进行疗养康复治疗。入院后疗养员生命体征平稳,腿部运动能力丧失,不能下床活动,心情焦虑,食欲不振等。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1)入院介绍,当疗养员入院时,向疗养员及家属介绍疗养院的周围环境及疗养房内设施的使用。(2)保持房内整洁、舒适、温馨、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物品摆放合理,为疗养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使疗养员身心愉悦。(3)日常护理:康复早期,疗养员只能行卧位,为了防止褥疮形成,要定时协助疗养员翻身,按摩其受压部位。疗养员因洗澡不便,可行擦浴,保持皮肤的整洁,擦浴过程中避免着凉。(4)勤巡视疗养员,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如有需要,应及时解决,提醒疗养员注意适当的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2.2 心理护理

疗养员因意外受伤及不能下床活动,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常常表现出愁眉不展,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以及疼痛的刺激及生理变化,疗养员心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护士要掌握疗养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主动与疗养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安慰和关心体贴疗养员。关心疗养员的日常生活需要,如需帮助,及时解决,让疗养员尽快地适应周围环境,消除焦虑感。其次在进行基础护理和操作过程中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及时解决不适,让疗养员消除恐惧、不安心理,树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2.3 健康教育指导

2.3.1 向疗养员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股骨骨折的护理知识宣教

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使疗养患者从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到股骨骨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并向疗养患者介绍容易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3.2 饮食指导

良好的营养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指导疗养员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并限制热量,给予优质蛋白和钙的食物,如: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每天饮水量在2000ml左右,防止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2.3.3 再次骨折的预防

因老年人骨骼的生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应活动缓慢,外出时注意安全,如需要时有人搀扶,预防意外发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4 康复训练指导

2.4.1 康复前期

骨折也易再次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此期间可鼓励疗养员取半坐位,踝关节及各足趾可做屈伸活动。开始时注意运动幅度应小,轻柔,避免动作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拉伤。一段时间适应后,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幅度可稍大,每天3~5次,每次10min,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

2.4.2 康复中期

为炎症消退期。在安全的基础上,协助疗养员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加强踝关节伸屈,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及膝关节的伸屈活动,踝关节的伸屈活动等。并协助疗养员取半坐位,指导疗养员的膝关节做伸、屈、内转、外翻等活动。每天3~5次,每次10min。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血液循环等。

2.4.3 康复后期

疗养员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搀扶下可行小范围走动,患肢不能负重,防止跌倒及患肢的再次受伤。也可行双拐行走,使用双拐时,应注意调节双拐的高度,拐的高度应与疗养员的肩部相平,使两拐之间的距离与健侧保持三角形,双拐支撑体重时,健肢向前跨行一步,患肢可用小力量跟行。以后逐渐不加扶持,可在疗养员后面跟随。待行走的步伐稳后,方可独立架拐行走,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患肢逐渐负重,进而先撤患侧的拐,架健侧单拐行走,以后再移向患侧,最后可不用拐,缓慢行走。每天3次,每次不少于10min,实施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弱到强,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再次发生骨折。

第4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肱骨颈骨折;康复护理;肩关节功能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属于肱骨颈下大约2cm-3cm处的骨折,该处为骨密质与松质的接壤处,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且以中老年人居多[1]。另外,此类骨折较靠近肩关节,术后肩关节的长期制动导致肩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以68例行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12±2.13)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术,术后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7.23±2.15)岁,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9.31±2.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1.2.1保持正确的

使用支具,将肩关节保持外展前屈的功能位,这样能有效保护肩关节功能[2]。复位固定后则要求患者在不同的时,妥善处理患侧。

1.2.2康复的四个阶段

术后12周内妥善安排康复的四个阶段训练:首先第一个阶段,进行简单的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部肌肉的运动,该阶段最为关键,若坚持训练对日后的迅速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阶段,练习肩部的前屈后伸,并逐渐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该阶段以无痛为原则,不能过于勉强;第三阶段,可以开始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比如划圆圈运动、爬墙运动、轮滑运动等,该阶段主要问题是防止患者出现再次骨折,因此护理人员要陪同练习;第四阶段,在完成上述训练外,患者还可以做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训练,这样有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也更能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3]。

1.2.3出院指导

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院外康复训练计划,嘱咐家属和患者要逐渐增加练习的频率和时间,并进行定期的指导和随访。

1.3判断标准

出院三个月后随访,根据Neer评分系统进行判定,其包括: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优:总评分>90、良:80-89、可:70-79、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

2.结果

出院后三个月后随访,根据Neer评分系统评定,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2.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研究组 34 21(61.76) 9(26.47) 3(8.82) 1(2.94) 30(88.24)

对照组 34 10(29.41) 8(23.53) 8(23.53) 8(23.53) 18(52.94)

X2值 8.5708

P值 0.0034

注:P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大,而肩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也是属于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因此患者术后能否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的关键就在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手术后的制动容易导致韧带和关节囊缺乏被动牵伸,会逐渐使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周围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容易粘着,从未引起关节的僵硬、萎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的状况,有利于其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

综上所述,早期积极、系统的康复护理是促使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庄 妹,王雪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3):1153-1155.

第5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骨科;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对疾病的康复,而是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因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护理的显著疗效及其重要性逐渐被认可,社会需求的增加为骨科康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我科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密切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专业人员,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一般及专门的护理技术[1]。

1 骨科康复护理的现状

1.1 患者方面 骨科住院患者多是因为突发意外事件急诊入院,各个阶层、年龄、文化层次均不相同,患者对康复的认识也不同,绝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疾病的恢复,认为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式,只要手术就可以了,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并不重视。而康复锻炼是及其缓慢且耗时间的治疗过程,很多患者极其家属都没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的坚持。

1.2 医院方面 随着康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骨科康复事业蒸蒸日上,从业的医师、治疗师、护士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但从医院方面来讲,各种投入还远远不够,康复设施、治疗仪器、康复环境极专业人员配备均不到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康复科室的发展。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评估

2.1.1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

2.1.2 身体状况 既往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体检: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四肢骨关节活动障碍程度,全身各重要脏器情况,局部状况:受伤部位、伤口愈合程度、手术时间;重点是对现有残存功能的检查,如感觉、运动、认知、语言及ADL能力水平状况[2]。心理因素:致残的原因,康复对象的心理状况,康复对象和家属对康复的愿望及预期目标,家庭环境包括经济状况、家庭设施条件如何,患者和家属有无康复方面的常识等。

2.2 康复护理措施

2.2.1 健康的心理状况 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会产生密切的影响,不同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效果也各有所异,健康的心理对康复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康复的效果。受伤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很难接受,残疾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自我形象,产生抑郁、悲观、绝望、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失去了信心,当抑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厌世及轻生的心理。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经常关心并帮助他们,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耐心倾听,使其情绪得以发泄,同时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

2.2.2 病室环境因素 良好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关系到疾病的康复治疗效果。因此保持病室的清洁、整洁、安静、舒适尤为重要,整理床单元2次/d,保持床单元的清洁,整洁,各类物品摆放有序,室温应保持在20℃~26℃,以全身加温为主,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每日进行病房通风,保持干净清爽的空气。

2.2.3 饮食护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康复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因此根据患者的不同选择合理的饮食,饮食多样化,多食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高钙、纤维素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的发生。

2.2.4 康复护理措施

2.2.4.1 责任制康复护理 为保证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我们实行责任制护理,进行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的讲解示范指导,直到掌握为止,针对性的讲解有利于患者方便快捷的掌握知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把相关知识做成资料发给患者,方便患者随时阅读;同时固定专门时间集中为某种疾病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课,保证患者及家属学到最需要的知识。对有阅读能力的患者及家属,我们推荐相关的读物,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康复意识,提高康复功能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2.2.4.2 伤残肢体的功能锻炼 ①早期康复: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担心锻炼使伤口裂开,内置物断裂、骨折移位等多种原因影响手术效果而拒绝活动,患者只在意手术成功与否,认为手术成功就是肢体的康复,殊不知长期的固定不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内粘连,当后期意识到时已经晚了,必须再次进行手术。因此应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若患者因疼痛拒绝时可以给予止痛药,锻炼从简单开始,如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患肢远端指(趾)关节屈伸运动,腕踝关节屈伸、旋转等,同时辅以被动活动,使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相辅相成,达到最佳效果[3]。锻炼必须适度,循序渐进。②后期康复(伤后6~8周)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外固定已基本拆除,此期任务是促使功能全面恢复,运动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锻炼[4]。在加大活动量的同时运用辅助器械,对上肢的锻炼,指导肩部内收、内旋、外收、外展;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屈曲训练;手指进行握拳、抓捏小皮球,可以运用握力器辅助。下肢的锻炼,指导其直腿抬高,髋关节的内收、内旋、外展;膝关节的屈曲,伸展运动防止膝关节僵硬,关节粘连,运用持续关节松动训练(CPM)进行关节活动;踝背伸,内翻防止足下垂。下肢的锻炼还可以辅助骨折治疗仪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AVbang能有效的防止深静脉血栓,促进血运循环。护士要正确的指导患者使用辅助用具,在使用拐杖时先训练平衡,单脚站立,锻炼手臂的力量。下床活动可以辅助升降台。胸腰椎受伤的患者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三点式、四点式、五点式。在训练中注意安全,防跌倒,摔伤,有专人陪护。

2.2.4.3 健康肢体的功能锻炼 在疾病恢复过程中,患者往往只重视伤残肢体的锻炼而忽视了健康肢体的活动,健康肢体是为患肢提供力量的源泉,也是患肢锻炼的保证。指导患者进行健康肢体的锻炼,如上肢的扩胸运动、举重、握拳运动,下肢抬高,抬臀运动可以锻炼腰背肌功能,预防褥疮;深呼吸、用力咳嗽可以有效的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 效果与体会

患者不仅掌握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使疾病得到康复,患者的康复意识增强,积极主动的进行锻炼,使患肢最大的程度的恢复,大大的减小了伤残的几率。在对患者的了解中得知,患者开始期待的是手术成功、输液和换药,并不了解锻炼在恢复中的重要意义。早期活动可以减轻肢体肿胀,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骨折,身体功能的恢复。与此同时,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增强。

科学合理正确的康复护理是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让患者接受锻炼在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效的沟通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在我们的了解中患者认为仅仅是指导患者锻炼和简单的器械不能满足其锻炼的需要,拥有专门的康复室和器械能更好的帮助功能锻炼的进行。指导患者锻炼还在于拥有足够的知识,这就要求护士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专业水平和修养,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参 考 文 献

[1] 刘文平.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才智,2009:32.

[2] 宋继兰,王艳,高裕惠.实用康复护理学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第6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肩关节骨折 外展位 外固定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23

既往肩关节周围骨折,常规复位后,多采取患肢自然悬吊固定法,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肩关节功能受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5年来收治的68例此类患者,采用外展位固定肩关节,配合后期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44岁,其中锁骨骨折8例(11.76%),肩胛骨骨折21例(30.88%),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9例(57.35%)伤后至住院时间0~8天。

护理措施:给患者舒适卧位。一般半坐卧位,患肢下垫软枕与躯干平行,避免前屈和后伸,这样以保持患者的肢体功能位放置。患者从床上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因起床活动不当而引起患肢疼痛。

使用外展支架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肢端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还要经常检查固定带松紧度,及时调整,过紧影响肢体循环;过松固定架下沉,影响疗效。

注意腋窝周围等受压部位,及时垫棉垫,防止外展支架对患肢的皮肤磨破。屈曲处加棉垫,外展架与皮肤紧密接触,以防外展角度减小,影响治疗效果。

患者患肢外展固定后,在医护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行患肢功能锻炼。初期作握拳、腕、肘关节伸屈运动,作肌肉收缩活动,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鼓励患者忍受一定的疼痛坚持锻炼,每天不少于100次。2周后,作前臂屈伸运动为主的肘关节活动,开始肩关节前屈,后伸肩运动,以无痛为限,适当增加运动范围[1]。4~6周后骨折达临床愈合后可去外固定架,指导患者作旋肩、前屈、后伸,各关节伸屈运动,以疼痛能忍受为限,并不断加强循序渐进,力求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

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应给予适合不同个体的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肩关节周围骨折病人心理脆弱,常担心肢体活动疼痛故不能坚持,因此,重视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对肩关节周围的功能锻炼有重要意义。护士观察患者情绪及心理变化,多给予支持和安慰,并说明外展固定的重要性。护士的主动关心帮助患者,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能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正确的早期活动,争取早日的康复。

结 果

59例患者在解除外展架后,1个月内肩关节活动达完全正常范围,其余9例均在2个月内基本达正常。

讨 论

肩关节周围骨折用悬吊位固定于身旁过久,容易导致肩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引起关节囊严重挛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2]。我们采用先复位,后用外展支架固定,肩关节囊周围肌肉减轻挛缩,有利于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临床上除肱骨外科颈内外型骨折用外展位固定外,像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一般都未考虑将肩关节固定于外展位。因此,待骨折愈合后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外展运动从“0”开始,此时,将挛缩的肌肉及关节囊功能锻炼至正常范围比较困难,且需要的时间也较长。特别是中老年病人,缺乏主观能动性,给康复期的护理、功能恢复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一部分患者骨折虽然愈合了,但肩关节始终不能作上举运动。我们采用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肩关节周围骨折配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能够在骨折愈合后,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处于较松弛状态,减轻了关节囊及肌肉的挛缩,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起始点从“90”开始,有利于肩关节上举运动,为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肩关节周围骨折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配合功能锻炼,能够迅速使肩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减少中老年肩周炎和创伤性肩周炎的发生,从而使肩关节周围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由于各系统功能的减退,特别是老年女性,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改变,常因滑到、下肢突然扭转等原因发生股骨颈骨折,无论是牵引还是手术,科学的护理对康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我院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到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保证治疗顺利实施的基础,有效地功能锻炼是保证骨折按期愈合、患肢功能恢复的关键。所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年――2011年共收治38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3.5岁。无明显骨折移位或合并其他疾病自身条件不允许手术采用牵引的10例,手术治疗的28例。

2 护理方法

2.1 确定护理目标 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教会患者床上排便,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 护理诊断

2.2.1 焦虑 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老人表述不清,担心影响子女工作或无人照顾,情绪不稳定,烦躁,对治疗缺乏信心。

2.2.2 部分自理缺陷 骨折使躯体活动障碍,如入厕。

3.2.3 疼痛 骨折或手术切口疼痛。

3.2.4 便秘 长期卧床食欲减退、肠蠕动减慢、不敢多喝水等。

3.2.5 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骨折移位。

3.2.6 潜在血管栓塞 长期卧床,怕痛、不主动活动。

2.3 护理措施

2.3.1 心理护理 骨折后需卧床,突然生活不能自理,既怕痛又怕影响子女工作、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等低落情绪,使老人更加烦躁。除生活关心照顾外,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牵引或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如果老人能正确面对现实,有较好的心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卧床时间,早日康复。

2.3.2 做好生活及基础护理 突然的大小便不能自理,使老人在子女或护理人员面前对自己的无能显得既无奈又怕羞,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尤其女性。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000ml以上。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要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每2小时帮助患者抬臀或更换一次,夜间可每3-4小时一次,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气垫床。此外,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3.3 卧硬板床,取适当卧位,保持患肢功能位,两腿中间放一软枕,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温度、颜色、肿胀程度、感觉及运动情况。术后每2小时测血压一次至平稳,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色、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做好记录。牵引时抬高患肢小腿,脚尖朝上,足跟悬空,要合理、到位;牵引要持续6-8周,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20-30°,在窝下垫软枕,膝关节微屈。

2.3.4 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多吃新鲜果蔬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证足够的饮水,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

2.3.5 功能锻炼 指导家属对患肢进行按摩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术后2-3天肿胀、疼痛减轻,根据情况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臀大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术后第2周协助患者做不使股骨旋转与内收的髋与膝的主动屈伸练习[1],动作轻柔,不引起明显疼痛。第3周可增加俯卧位的上肢支撑起上身和,并向后上方抬起的练习,增加躯干和髋部的力量;逐步可做四点步行,患肢不负重练习;每天次数递增。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2],可帮助病人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或指导病人借助床栏等更换。

2.3.6 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小,支气管分泌物易坠积于肺底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帮助老人翻身时还要拍背,鼓励老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2.3.7 密切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做患肢主动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栓塞。

2.3.8 告诫患者锻炼时不宜盘腿坐、跷二郎腿,不宜坐矮板凳,以免髋关节外展、外旋造成骨折断端移位。

3 健康指导

术后第2个月可做坐位与站位的转换练习,逐步增加扶杆双足站立做踝的主动屈、伸、内外翻以及双下肢交替踏步和缓慢微蹲练习,增加双腋拐三点式步行或助行架步行练习,患肢稍负重。120天左右可健侧持单腋拐步行,逐步改为健侧持单手杖步行,逐步提高下肢的步行能力、活动能力直至弃拐。牵引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3个月后可双腋拐患肢不负重下地活动,逐步单腋拐直至弃拐。行走时注意自身保护,防止跌倒,以防再度骨折。

4 护理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大多预后良好。护士应确保护理措施及时、准确、有效进行,尽早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时做好宣教,避免惰性、怕痛等因素影响,继续功能锻炼,以减少卧床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康复护理

在临床骨科疾病治疗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和多见骨质疏松骨折病症,会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的关键。笔者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为56-89岁,平均年龄为72±1.5岁。所选取的68例患者中,其中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粗隆间骨折24例,股骨颈骨折29例。其中37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其余31例接受手术治疗。

1.2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

1.2.1出现碰撞跌倒的机率较大患者在步入老年后,身体的免疫机能、视力、肌肉的协调以及平衡能力等会有所下降,而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增加患者碰撞跌倒等情况,这是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病症的主要原因。

1.2.2骨质强度降低老年患者的年龄与体内成骨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年龄不断增长,体内的成骨会相应减少,导致老年人的整体骨质水平下降。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病症与低骨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患者骨密度的下降,患者的骨质疏松概率会增加1倍到3倍。如患者年龄为50-80岁,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增加45%。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体内的无机质以及有机质也会随之不断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病症的出现。

2结果

所选取的68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骨折病症全部治愈,在对患者进行1-2年随访,其中62例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100°,患者可借助拐杖行走,可自理生活。其中6例患者需要借助拐杖性行走,患者可自理生活。无骨折愈合不良以及畸形并发症。

3讨论

3.1给予患者家属健康保护教育可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保护教育,告知患者家属在照顾护理患者时,让患者家属注意患者饮食以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一些具体细节。医生向患者家属讲解骨折病症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治疗,让病人多层次、多方面了解在对治疗以及护理骨折方面的相关健康知识。同时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3.2做好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抑郁病症时,医生首先应该了解患者出现抑郁病症的原因,如有必要可以给予患者,可将患者病症详细向患者家属具体讲解。其次应该注意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可让患者了解自己是被关怀以及受到重视的,可对患者的抑郁病症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如患者情绪较为低落,可能会抑郁悲观,医生针对这种情况应冷静下来,对患者进行耐性讲解,给予患者足够接受治疗的信心。如患者不满意医护人员的工作,甚至与医护人员发生口角争端,医生应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与患者争吵,可通过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沟通或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让患者了解实施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促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并与医师进行配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3骨折后护理患者出现骨折病症后,首先应保证卧床休息。但如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泌尿系感染、压疮以及坠积性肺炎并发症。针对患者并发症,可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空气的通畅,尽量做到避光、避风,同时注意做好室内清洁工作,保持室内相对温度为25℃-28℃。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可使用气垫床,可以每间隔两个小时调整患者肢置。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尿量超过2000ml。其次,还应对尿道口实施酒精消毒。

3.4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按摩护理全面了解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排便状况以及机体状况等,取仰卧,于腹部盖上按摩毛巾。医护人员注意在实施按摩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温暖,叮嘱患者全身放松,于患者腹部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按摩,保持患者腹部感觉温热。两手掌交换对脐部进行快速按摩,从腰部位置向腹部中间推去,于对侧腰部勾回,按照一定节奏对腰部进行摩擦,直至生热。四指对合拇指,以指腹着力对患者腹部肌肉以及腰部肌肉进行拿力。顺着肠道方向用除拇指之外的四指进行10次环形按揉,持续对患者按摩半个小时。

3.5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施行可患者身体允许的功能锻炼,一方面可减轻骨质疏松病症的恶化,另一方面有利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病症早日康复。

3.5.1腰椎压缩骨折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可让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可在患者受伤椎体下放上一个高度适宜的软枕,利于骨折部位的复位,软枕应保持干燥平整,防止皮肤受到压伤。且患者应连续6周坚持对患者给予垫枕。同时耐心向患者讲解实施功能锻炼的作用以及目的,便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

3.5.2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活动过度极易患者出现骨折病症,因此患者在锻炼期间应注意谨慎小心。患者在手术后的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关节出现被动活动,按摩患者的股四头肌,防止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病症。

3.5.3髋部骨折①健侧膝关节注意屈伸,屈伸范围为0°-90°,同时可穿上吊环,屈曲健侧膝关节;可使用健足蹬床,在牵引将臀部太高或保持患肢伸直,在手术后可对患者进行协助进行功能锻炼。②做太高健侧下肢直腿运动,可将床面提高超过50°。③每天进行双侧股四头肌收缩运动20次。④交替双侧踝关节实施旋转、跖屈、背伸运动;术前患者接受皮牵引,可在牵引下进行患踝跖屈、背伸运动,每次进行15-20分钟左右。

3.6并发症预防

3.6.1预防泌尿系统便秘以及感染鼓励病人应多喝水,保证每天尿量超过2000ml,同时使用0.5%碘伏对尿道口以及会阴处进行消毒,一天2次;多食用一些粗纤维食物,患者定时进行排便,每天对腹部进行3-4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10-15分钟,促进肠胃蠕动,可有效减少便秘发生。

3.6.2针对深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并发症预防护理针对可能诱发并发症的诱因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治疗,术后增加患者活动、给予患者气垫床,可对患者进行翻身运动,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定时给予患者排痰、止咳指导。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综合分析,了解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充分调动实施治疗的积极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症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姣,宋彩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1.

[2]陈丽.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63(7):872-873.

[3]贾培征,黄东永,黄远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84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16(3):512-513.

[4]Oinuma T,Sakuma M,Endo N.Secular change of the incidence of four fracture types associated with senile osteoporosis in Sado,Japan:the results of a 3-year survey [J].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2010,28(1):55-59.

[5]曹燕明,刘训志.骨代谢指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变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6(1):741-742.

第9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腰椎外伤性骨折 完全脱位 康复护理

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完全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多由严重创伤所致,脊柱三柱结构严重破坏及失稳,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我科于2000年2月~2007年5月,用GSS系统与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外伤性骨折并完全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1例。腰椎均为完全脱位或侧方移位,L1椎体3例,L2椎体7例,L3椎体5例,L4椎体1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定采用Frankel法进行分级:A级5例,C级7例,D级3例,E级1例。

2 康复护理

2.1 术后早期的观察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术后按麻醉常规进行护理,去枕平卧6h,吸氧3L/min,24~48h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1.2 护理 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轴向翻身,翻身时患者双下肢屈曲,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双手协同用力更换卧位,保持椎体平衡稳定,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患者躯干成一线[1]。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的注意事项,嘱患者不可随意更换卧位,主动做好配合。

2.1.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和衣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压迫、脱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1.4 伤口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伤口疼痛是必然结果,根据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可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止痛剂。如果手术72h后,伤口出现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体温增高至38℃以上,应警惕伤口感染的危险,及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周围有无波动感,并通知主管医师采取措施。

2.1.5 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由于手术牵拉,椎弓根螺钉直接固定于胸腰椎椎体上,易造成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后24~72h须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嘱患者做足趾运动,并与手术前做比较,观察双下肢肌力的恢复程度,若患者出现双下肢活动及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警惕发生瘫痪的可能。

2.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2.1 肺部并发症 (1)常规每2h翻身、拍背一次,并协助病人咳痰,即嘱病人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咳至咽部后再用力咳出;(2)嘱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2次/d,30~40个/次,这样可增大膈肌力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3)痰不易咳出时,应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2.2 腹胀及便秘 由于卧床后排便姿势改变,加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肠蠕动减弱,排便力量减低,患者容易出现便秘。(1)鼓励病人平卧时松开腰围,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次/d,每次20 min;(2)发生便秘时,可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纳肛;(3)饮食调整:嘱病人多饮水,多进食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香蕉、蜂蜜等,以增加肠蠕动。

2.2.3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清洗和消毒尿道口2次/d;膀胱冲洗2次/d。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约3000ml,增加尿量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作用;术后3d内开管,3d后实行夹管,每2h~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挛缩。

2.3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安慰病人,详细讲解疾病过程,介绍成功的经验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在康复锻炼中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每日亲自协助患者功能锻炼,并对病人完成锻炼动作予以支持和鼓励,树立信心。

2.4 术后功能训练 无肢体瘫痪者,术后3~5d行直腿抬高及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具体方法为:(1)伸肌锻炼:病人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行足背屈动作,坚持5~10s后再放松,两替进行。(2)屈肌训练:病人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行足跖屈训练。以上训练均为2~3次/d,开始时每次做10~20个,逐渐增加锻炼次数。术后12~14d拆线,拆线后2~3d督促病人继续之前训练的基础上行腰背肌锻炼,具体锻炼方法为:(1)“5点支撑法”: 仰卧位,头、双肘和双足跟为支点,使病人的腰背部尽量悬空,坚持锻炼10次/d,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下地站立和行走。2周后改为3点支撑法:双肘屈曲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3个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坚持锻炼10次/d,最少坚持4~6周。(2)“小燕飞”: 俯卧位,腹部支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后伸。下床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最少坚持半年以上。

有肢体瘫痪者,应保持肢体关节于功能位,给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2次/d,每次30 min,活动时尽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术后1周鼓励患者端坐,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保护,折线2~3d后坐轮椅户外活动;指导和协助进行穴位按压、肌力锻炼,促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肌力练习:肌力0~1级时: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同时配合按摩,被动运动肢体;肌力2~3级时: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负荷运动和助力运动肢体,但需注意助力不可太大,强调靠患者主观用力;肌力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2]。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度。同时还要教会病人家属进行被动活动的方法和时间,讲明康复对于脊柱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回家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至骨性组织愈合,3~6个月内需带腰围或支具进行活动,半年内避免过度弯腰、提重物和负重,避免坐软椅,防止腰部极度屈曲或扭曲,遵医嘱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如有异常不适及时来院检查;指导患者多摄滋补肝肾食物,如牛奶、猪蹄、排骨、虾类等,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3 小结

脊柱骨折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使患者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术后的康复护理为患者以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本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感染、螺钉断裂或再度移位等并发症,出院以后均能进行一般的生活自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