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城市规划就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就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规划就业

第1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教学改革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办学竞争,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办学特色,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我们与国内老牌城市规划专业院校相比,无论是发展定位,还是办学背景均存在很多差异,其先进经验只能学习而不能照搬。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立足本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准确把握中原地区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情况,方能在未来的办学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有所发展。

1 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成为特色专业发展的目标

由于存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复杂性.城市规划工作从宏观的区域规划到微观的局部地段设计,跨度之大是普通人难以全部胜任的。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是多层次的。这就需要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相关优势,在确保基本培养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方案,以保持专业的特色发展。

当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职业化教育正成为相当数量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与重点,这是顺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内城市的建设与更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熟练掌握城市规划专业技能的实践人才,充实到行业的第一线。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依托工科专业建立起来的城市规划专业,我们必须顺应社会的现实需求,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 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特点

作为新时期专业培养的明确目标,城市规划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应充实到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第一线。因此,熟悉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并掌握各环节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就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计技能。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全过程与各环节,例如项目决策、方案构思、方案实施……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二是形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形态分析、空间构思、审美素质等形象思维。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它既是重点也是普遍存在的难点。

其次,设计方案的表达技能。专业娴熟的方案表达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从业者素质的基本体现,它包括传统手绘技能、模型制作技能和现代计算机应用技能。

再次,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技能。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作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和施展才能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3 学生存在技能缺失的相关问题及成因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在省内开办时间较早,很多培养经验是靠多年不断摸索与总结而来的,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的。

3.1 学生自身相关基础较薄弱

国内老牌建筑与规划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不仅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同时对于生源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录取的新生中很多人是具有家庭从业背景或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过渡期短是这些学生的显著特点与优势。

2007年以后,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针对省内生源。从历年情况来看,新生的综合素养普遍相对不佳,其原因在于河南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生升学压力过大,导致素质拓展以及跨学科知识积累不够。而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工、文、艺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对于省内许多理科出身的学生来说,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是相对欠缺的。

3.2 课程体系中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

现有的课程体系中,1+2+2是基本模式,即1年基础课,两年建筑设计课程,两年城市规划课程。按照这种模式,大量针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主要集中在低年级进行。由于刚进人大学,初次接触以往完全没有基础的专业课程,很多学生是在懵懵懂懂的过程中走过的,加之课程学时及授课时间受到限制,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些看似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专业技能并没有深入地训练和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埋下隐患。

后期的专业课程中缺乏对于技能的进一步讲授与专项训练,从课程体系的整个环节来看是缺乏系统性的。

3.3 实践基地与平台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拥有专业设计教室和模型制作与陈列室,能满足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实训。此外,学生除了在校掌握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必须走到社会上接触具体规划、设计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固定的实践基地相对较少,不能做到对学生实习进程,实习效果等的及时考核与调整,从而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4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发展历史与学科背景的差异,国内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对于先进经验我们只能学习不能照搬,同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4.1 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第一,在保证1+2+2基本模式的情况下,将原课程体系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的大量的技能训练课程,分散至上下两个学期进行;将原有建筑初步技能训练独立出来,分项进行专题训练。

第二,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增设建筑设计专业技法课程,强化学生的徒手设计表现能力;增设相应的快速设计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方案设计与徒手表达技能的训练强度。

第三,将原体系中的计算机软件课程细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1、2、3,并先后贯穿于二、三年级的课程中逐步展开训练,以拓展并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四年级针对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以及学生考研实际需求增设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技法课程;三、四年级均增设独立的社会调研以及方案汇报课程,并以口试形式进行相关考核。

4.2 相关课程中强化技能训练

第一,改革现有绘画课程授课模式。素描、色彩等课程主要是进行绘画基础训练,这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设计表达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很弱甚至零基础,因此绘画课程的授课模式必须严格区别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必须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合理安排授课时间,避免走过场。

第二,高度重视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中的技能训练。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是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专业设计领域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点繁杂,训练强度很大。应科学设置训练内容,选用设计功底深厚的教师进行分组训练,严格控制每个学生的情况,将设计方法技能与方案构思技巧的培养作为逻辑思维训练的重点。形象思维技巧的训练则必须通过形态构成这一环节强化训练。每个专题设计之后增加快速设计这一环节,从而强化学生对设计与表达综合技能的掌握。

第三,计算机课程注重与专业贴近。计算机课程分学期设置不同训练内容,并与同期进行的相关设计课程紧密联系。学练考相结合,牢固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实战技能。要求建筑设计二及以后的设计课程必须采用计算机制图,在不断提升各种设计软件交叉综合运用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学科竞赛要求。

第四,强化模型制作课程。

细心,耐心与恒心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与良好品质,通过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专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关注细节的专业精神和成熟稳定的良好心智。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分工协作沟通能力。

4.3 注重学生课外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一,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组织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交叉参与相关学科的各类竞赛,以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技能,并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参与社会调研。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策划与沟通技能,并不断提升学生关注社会、接触社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责任感。

5 结语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些都将鼓舞着我们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教学改革,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大培养模式研究,办出城市规划技能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秋亮,赵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第2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网点 区县级商业网点 规划编制 对比

制定和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构建一个地区商业发展框架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我国商务部积极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取得较快进展。截至2007年3月,全国38个重点城市已全部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180 个城市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总编制完成率达78.1%。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规划,对保障公平的竞争秩序,创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先导作用。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趋势和特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建设、商业行业结构优化体系建设、政府规制政策体系建设和城市商业网点选址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已经制定的商业网点规划,体现出规划制定者更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统筹考虑地区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布局趋向合理化,逐渐形成以传统的繁华区或商业街为中心向外辐射,即同心圆向外扩张的模式;二是组织形式的创新,多种业态形式的商业设施,连锁经营比例不断上升,物流业加速整合;三是服务人本化,坚持先进市场设计理念与本土消费习惯相结合,立足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利民便民,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功能;四是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来促进商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信息化助动,网络化运行,规模化发展,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商业加以改造,大幅度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在商业领域融入了环保意识,注意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七是强化了区域协调意识,既注意到了城市内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也考虑了市外尤其是周边地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从实际出发,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八是体现了适度超前意识,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商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

根据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36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249个地级城市已基本编制完成,369个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从2008年起,已在全国正式启动。

我国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的同时,许多地方却忽视了区县商业网点的建设。

区县经济是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城市但又依托于城市,是连接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区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平台之一的商业服务业对促进和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正在逐步趋于成熟,许多城市正在致力于把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做精、做深、做出特色。但是,在做好大中城市规划的同时,不能忽视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在全局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区县需要针对区县域内的城乡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体系结构、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业态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制订出延伸至各个乡镇的区县商贸及现代服务业的布局规划及其发展对策,以促进区县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区县级的商业网点布局与大中城市相比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区县商业不仅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还是服务于地区产业结构甚至是深度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规划水平较高的前提下,甚至会成为再造地区产业布局、带动区县经济增长的“龙头”,因此,应当将科学制定区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而给予高度重视。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对比

(一)规划原则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原则: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技术进步的原则。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原则。区县商业网点的布局,不仅是一定区域内的商业店铺如何摆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此规划布局同时基本决定了一个区域内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态势,因此,要把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上升到重构区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通过制订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实现商业网点合理布局,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以人为本、利民便民的要求。

第二,要以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其它各层面规划,立足于区县整个城乡的发展,统筹考虑,兼顾地方特色。

第三,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立足于将区县建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面向依托的大中城市,服务城市。围绕区县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区县城乡总体规划,按照构筑集散型、功能型、服务型现代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总体要求,引导和促进商业及服务业的城乡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市场繁荣,方便城乡人民生活,完善和优化城乡现代商业及服务业载体网络和市场体系,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要放眼长远,以满足消费需求和引导消费趋势为目标,在网点数量、规模、档次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商业网点功能。区县网点布局要在把握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配置商业及服务业设施。县级以下的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镇商业及服务业网点建设,为小城镇建设留有余地。

第五,要注意把握区县商业网点规划与大中城市网点规划侧重点的区别,在区县规划中,要同时兼顾满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商业服务需求。

(二)规划内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城郊商业的规划布局、其他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等方面内容。

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应当涵盖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和区县服务业规划。区县商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包括县域商业中心、大型零售百货、超市、专卖店、批发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社区(乡镇)便民商业中心等。区县现代服务业规划包括县域商贸中心、宾馆、饭店、大型休闲娱乐、旅游、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服务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

(三)技术路线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首先进行基础调查。以研究商业发展现状,为编制规划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战略的选择以及布局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目的,主要调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商业网点的位置、规模、经营情况等,以及由这些网点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如商业街、商业中心区)。收集城市总体规划及必要的专项规划、最近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城市统计年鉴、商业普查数据、商业在建拟建项目、政府工作报告、商业发展历史资料、当地民俗特点与文化景观类资料、有关商业发展的设想等相关资料。

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商业发展环境分析,主要包括:

区位分析。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情况分析;经济区位:通过区域城市的对比分析,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交通分析。内部交通:城市用地与内部交通的关联;外部交通:对外经济联系。

经济分析。对人口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分析。

产业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产业(特色)与商业网点建设的关联性。

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主要包括 :

总量分析。网点总量、面积总量(已建、在建、拟建)、就业总量。

结构分析。行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等)、业态结构、规模结构。

布局分析。网点分布、功能区分布。

经济表现分析。人均销售额、地均销售额、经济贡献。

发展趋势分析。通过问卷对居民收入情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进行分析,作为确定商业网点规模、布局的重要支撑。

根据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2.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技术路线。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规划建设为基本框架,考虑不同乡镇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充分利用各乡镇自身的资源、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打造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态齐全、便民利民、服务地区经济,符合现代商业流通规律和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业平台。

结合笔者制定若干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区县商业网点规划可以分为如下程序:

首先,要对区县以及其属下的各个乡镇地的商业及服务业现状进行彻底详细的调查,分别计算出规划区域近年实现的三产增加值、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以及按照行业分类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其他行业的零售额,作为网点规划的基础资料。

其次,对于属于商业核心地区的商业及服务业,要采用逐户普查的方式,逐一调查其业态类型、载体面积、经营状况等;对于大型自然村的商业及服务业,进行重点抽查。此外,还要考察集贸市场的交易状况、市场规模、交通、配套设施、卫生环境及组织管理情况,将具有农村特色的集市贸易、农村传统商业形式纳入调查范围。

再次,依据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和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未来商业及现代服务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做出统筹设计,制定出符合区县经济发展的区县商业网点规划。

结论

本文所研究的区县商业网点主要是指一般发展水平区县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包括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逼近大中城市的区县。在做规划时,一般将区县商业网点划分为四级,即县城级商业中心、重点镇级商业中心、一般镇级商业中心和中心村及以下商业网点,每一级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县城级商业中心发展方针遵循提高功能档次、引进新型业态、引领消费趋势、 加大连锁经营份额、挖掘地区优势的原则,主要面向本县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商业业态齐全,在中档为主的基础上向多层次发展;重点镇级商业中心遵循强化主体地位、贴近人民生活、加强连锁店份额,主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公建设施;一般镇级商业中心是指为本镇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商业设施的商业集中地区,由综合食品店、百货店、餐饮和集贸市场构成的综合购物中心,以及由小副食、小食品、小百货和早点部组成的若干综合便民店,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居民购物网络。

总之,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区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区县商业网点规划是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深化城乡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统筹、优化城乡商业及服务业一体化网络格局,使区县商业网点布局具有超前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形成重点突破与均衡发展相协调的商业格局。在规划中要突出“新建”与“改造”、“ 重点乡镇”与“一般乡镇”、“城市”与“区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点体系。以高水平的商业及服务业设施体系为载体,促进以商业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城乡的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突破“三农”问题的“瓶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升城乡商业文化的内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萍.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7

第3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 色彩构成 城市规划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search on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Color Composition

LI Dan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planning specialty education,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basic abi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ability. "Colors"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ity planning, it organized the color in the city,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ity color perception and grasp the overall tone.

Key words color composition; city planning; reform in education

1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三要素

1.1 色彩构成的概念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的三要素即明度、色相、纯度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重新搭配,组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的过程。作为一种科学体系,它研究色彩构成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秩序,创造出一种新的色彩形式,以获得色彩的审美价值。①

1.2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

1.2.1 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是颜色彼此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比如,红、橙、黄、绿、蓝、紫,每一个色名都表示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而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色彩的相貌不同。色相是色彩的华美肌肤,是色彩的灵魂。

1.2.2 明度

也叫“亮度”指色彩中明暗程度,在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根据色相环中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中,黄色明度最高、兰紫色明度最低。明度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它的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明度是色彩的骨骼,是色彩的关键。

1.2.3 纯度

指色彩中含色素或色味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浊度。如红色,当它混入了白色之后变成了淡红色。淡红色的明度比红色提高了,但是由于淡红色中红色的含量减少了,使得鲜艳度降低了,也就是说淡红色的纯度比红色减弱了。纯度体现色彩内向的品质,是色彩的精神。②

2 色彩构成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它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的环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传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清晰目标,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形象离不开建筑地标,建筑改变城市,城市也需要更多的建筑,建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必然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都有其固有城市文化和城市色彩,或者说一个城市的性格色彩。那么我们在做设计时当然也不能去破坏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区域的整体格调,只有在满足和大的环境协调的前提下,再来关注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在考虑外部色彩的处理时应该充分考虑周围景观色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从而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3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现状

从学校教育视角,城市规划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色彩构成》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将色彩有序地组织到城市中去,重点培养学生色彩感知应用能力以及对城市整体色调的把握。从我院开设色彩构成课程以来,以往的色彩构成课针对的是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园林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讲授的方式是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上课。而作为新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来说,色彩构成课程训练还仅仅停留在色彩三要素推移、骨骼透叠、空间混合、色彩对比调和等练习之上。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们来说,这些内容训练起来感觉很抽象,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所以同学们逐渐对色彩构成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基于传统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现对色彩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尝试性的教学改革研究。③

4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

4.1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在色彩构成课题训练环节中,同学们只是按部就班的先将纸裱好,再在白卡纸用铅笔绘出设计的图形稿,然后进行调色并依次着色。这种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训练使得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渐渐对色彩构成课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此现状,在色彩构成练习中,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而是将单体建筑、组团建筑、景观雕塑、水体、绿地、线体道路、植物等进行整体色彩效果规划,让学生在城市规划效果表现图中体会和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基本原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作品的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这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课题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掌握了色彩构成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专业知识同样也达到了实践训练的目的。

4.2 色彩构成与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互动

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是一切绘画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色彩风景写生是指在户外环境中,借助大自然光线,通过作者的整体观察、整体概括、整体构思等综合艺术形式因素,运用色彩知识来艺术再现自然光线下的自然风景和场景等。

以往的色彩考察写生,同学们只是到写生基地单纯的画几幅风景画,没有和以往的知识取得连贯性。色彩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应和专业课有机的结合,如同学们可以通过写生训练,加强、丰富观察能力及表现方式,同时结合色彩构成课堂知识及时的掌握色彩变化规律,能准确表现自然色彩关系,并对色彩有自己主观的处理和把握能力。例如色彩构成课程对建筑画表现技法课程就有很大的先导效应,并贯穿到以后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始终,所以掌握好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4.3 城市色彩规划课题调研

单一讲解色彩构成理论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且缺乏实用性,在完成理论课时的同时可安排几个课时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课题调研,这样即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城市色彩规划是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辅色及点缀色系统,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街道点缀物等临时色。学生进行课题调研可分几个步骤进行:

(1)设计并分发关于城市主色调的问卷,征询公众意见。

(2)完成国内外城市色彩理论研究、规划案例的文献调研、总结分析。

(3)完成城市色彩背景资料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研讨方案,采用色卡比对、拍照等方法,实地调查城市色彩状况,利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4)对城市色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选择城市的典型建筑、构筑物、道路交通设施、街道家具、广告等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调研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离市区较近且代表传统建筑色彩的地区。调研建筑涉及传统建筑到现代的新式建筑,包含了商业、居住、行政、教育等功能。对典型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重要色彩测色点的调研,完成调研统计总结。

(5)在测色基础上,完成城市色彩环境现状分析,现状色彩汇总整理、归类、筛选等色彩整合工作,完成城市色彩初级总谱提取。

(6)提出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色彩规划方案。

(7)完成重点控制区中几个特定地段做色彩规划方案。

(8)完成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主报告。

同学们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同时也要考虑色彩的地域性,而色彩的地域性就是通过建筑色彩来体现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色彩偏好,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色彩偏好,一个民族同样有一个民族的色彩。比如:汉民族喜欢红、黄、绿;维族、哈萨克族、回族受伊斯兰教影响,喜欢将绿、蓝、白、金色等用于清真寺上;蒙古族由于生长在蓝天、绿草,牛与羊的环境,喜欢蓝、绿、白色;藏民族喜欢白、红褐色、绿、和金色等。④

5 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的意义

色彩构成课不仅仅对城市规划专业同学们后续的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对于其他专业学设计的同学一样重要。同学通过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达到了城市规划专业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

注释

① 杨仁敏.色彩构成设计[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5:7-10.

② 钟蜀珩.色彩构成[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1-12.

第4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F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With the county-level city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work in full swing, perfect the county city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content,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city network, for later around the weaving County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county-level city commercial network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and theory basis of city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Key word:County-level city; Commercial network; Planning theory; Research contents

编制县城商业网点规划,是构建一个县城商业发展框架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县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商务部积极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和县城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取得较快进展。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规划,对保障公平的竞争秩序,创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对产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先导作用[1]。

一、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趋势和特点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已经制定的商业网点规划,体现出规划制定者更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统筹考虑地区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布局趋向合理化,逐渐形成以传统的繁华区或商业街为中心向外辐射,即同心圆向外扩张的模式;二是组织形式的创新,多种业态形式的商业设施,连锁经营比例不断上升,物流业加速整合;三是服务人本化,坚持先进市场设计理念与本土消费习惯相结合,立足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利民便民,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功能;四是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快,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来促进商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信息化助动,网络化运行,规模化发展,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商业加以改造,大幅度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在商业领域融入了环保意识,注意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七是强化了区域协调意识,既注意到了城市内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也考虑了市外尤其是周边地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从实际出发,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八是体现了适度超前意识,在把握城市经济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商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空间[2]。

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研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模式,但是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基础。

1、商业经济学理论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必须以反映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商业经济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商业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理论,其中尤以商圈理论(包括中心地理论、区位理论等)和消费者行为学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息息相关。商圈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国外城市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研究也能为我国城市零售企业网点布局和业态分布提供依据,为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对城市商圈的空间布局和业态分类奠定理论基础[3]。商业空间层次结构不仅来源于经济法则,还来自消费者行为及社会经济属性,分析空间形态应该首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规出发,考虑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4]。在规划商业街区、业态分布、商业网点的布局等方面要正确反映消费者行为的规律及要求,以本地区消费能力的构成为基础,以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为参数,以广大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度为标尺。

2、城市经济学理论

城市经济学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密度效益、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是进行各类商业活动和建设商业网点的载体,商业网点的规划必须遵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应以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合理地解决商业网点的密度、相邻、布局及集聚等问题。

3、空间经济学理论

空间经济学强调集聚对生产和城市区位的再构影响,通过空间供给和需求、定价和产出分析,研究空间均衡,即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的最优空间配置模式,包括部分均衡和一般均衡[5]。商业集聚现象是现代城市商业网点发展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各类商业聚集区( 如商业街、SM、CBD等)是现代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如何在空间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些商业聚集区,如何在各商业聚集区之间分配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使之趋于空间均衡等都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空间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三、县城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

编制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应当在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在充分了解县城商业网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趋势,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为核心构建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商业业态规划及激励与规制政策。

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县城商业网点分布现状、客流规律、交通状况、商业环境、历史传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县城商业资源在空间上做出的统筹安排与配置。具体来说,它包括宏观(面)、中观(线)、微观(点)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确定县城商业中心等级体系

根据中心地理论,结合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成果和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践,县城商业中心等级按照主要商业功能、规模和辐射能力可以分为县级商业中心(一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 二级商业中心)、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三级商业中心)三级,它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县城基本的商业结构体系。

根据县级城市商业发展的需求,一般城市可以发展1-3个县级商业中心(一些特大城市例外),若干个区域商业中心,而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的发展则不受数量的限制。在编制县城商业网点规划时,必须对三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做出明确的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切忌重蹈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小而全”商业布局的覆辙。一般而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根据级差地租理论,由于不同业态的商业网点对地价的承受能力有别,会相应选择与其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商业中心,由此形成功能各异的商业中心。

2. 中观层面――商业街区

现代商业街是重要的县城商业网点空间形态,是县城商业的缩影和窗口。商业街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是发展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城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之一。在规划商业街时,要求在对现有商业街现状分析(现有商业街空间布局、数量结构、发展特征等)的基础上,对未来商业街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以及对商业街的建设、改造、提升与完善等方面给予引导,并提出相应措施,尤其对如何突出商业街特色、营造美观的商业景观、丰富文化和传统内涵以及发挥旅游功能等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商业街有序稳定地发展。同时,要注重商业街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化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景观设施等) 和购物环境的改善( 配备相应的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设施)。

3. 微观层面――大型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纵观我国各地商业网点规划实践,大型商业网点一般是指营业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主要包括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 Shopping Mall,简称SM) 、仓储式商场和大型专业店等业态。大型商业网点在促进城市繁荣、改善购物环境、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和增强中心城市商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大型商业网点的发展也会带来诸如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威胁中小商业网点生存发展等问题,需慎重设置,不可盲目发展。

四、小结

我国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具有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调控双重职能。商业网点规划的成败还在于实施。因此,商务主管部门在编制县城商业网点规划的同时,还应构建一套完整的县城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实施制度,以确保商业网点规划的是顺利实施,为商业网点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商业网点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晶.城市化进程与商业网点规划[J].商业研究,1999(5):91-93.

[2]仵宗卿,柴彦威. 商业活动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20-24.

[3]齐晓斋.城市商圈发展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6-41.

[4]藤田昌久,保罗•克鲁德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0-72.

[5]薛娟娟,朱青.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0):21-24.

[7]孙元兴.国外商业规划理论及评述[J].商业研究,2003(23):13-15.

[8]柴小青,曹伟. 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六项原则[J] . 商业时代,2005 (23) :14 - 15.

[9]范天吉.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M].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188-189.

第5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1.1 工业园区的类型

1.1.1 按行政等级划分

行政等级标准主要是以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和主管单位的等级来区分各类型的工业园区。按照这种标准来划分,工业园区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和乡镇级。按这种标准划分的工业园区除了行政等级不同外,一般来说其规模大小也随着行政等级的降低而逐级缩小。

1.1.2 按规模大小划分

工业园区的用地规模从几公顷到上百平方公里不等,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一是小型工业园区,二是中型工业园区,三是大型工业园区.

1.1.3 按与中心城区的关系划分

工业园区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工业园区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1],城市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二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微妙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工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是新城型,二是郊区型,三是市区型.

1.2 工业园区的特征

1.2.1 工业园区郊区化。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的产业结构变革,城区内的工业空间通过不断调整而减少,在郊区附近形成工业区域,很多工业企业选择在土地价格适中而又具有足够空间的区域建设。

1.2.2 工业园区综合性和完整性。

在满足企业实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项建设指标应给予严格控制,内部建设也应该做到环境保护、建筑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多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主动且充分的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具有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对文化具有传承功能,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因此具有了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2]。

1.2.3 工业园区具有高效性。

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企业,各个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接,相互交流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具有高效性。

2 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的关系

2.1 工业园对小城镇建设有促进作用

(1)工业的聚集活动导致了城镇的形成。

(2)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3)工业化初始利益的棘轮效应促进着城镇经济规模的自我生长。

2.2 小城镇对工业园发展起保障作用

工业发展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彼此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发展的动力互为因果,以致“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发生变化都导致其余各种力量发生变化,而且第二级变化支持第一级变化,类似的第三级变化又影响受第一级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其中的循环因果关系不仅具有累积效果,而且往往以一种加速度积累,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3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

3.1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数量关系

(1)一园一镇。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城镇与工业园布局的主要类型。处于利益博弈的角度,各区乡镇政府都建立各自不同形式的工业园区,以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发展滞后而落后于其他城镇。但这种一镇一园的发展模式造成市域范围内工业园密度过高,数量过大。

(2)一园多镇。指有选择性地确定地理区域比较靠近,产业类型相类似的城镇群,合并重组工业园进行集中投资建设,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整合城镇产业。提高的应是城镇工业园的质量而非数量。

3.2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空间位置关系

工业园一般都依托大城市发展,但是,由于每个城市特点各不相同,同时工业园区本身也因为性质、内容、规模与侧重点等方面不同,而导致差异性。因此,工业园的选址会产生各式各样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根据其在空间关系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布局类型:包含式、边缘式、子城依托式、独立发展式[4]。

对于小城镇来说,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空间位置关系无外乎以上几种情况,但由于小城镇大多本身就属于大城市的子城或者称之为卫星城,因此第三种模式在小城镇中并不多见。

3.3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用地布局关系

3.3.1 工业区包围城市

工业用地分散在城市的周围,并按工业性质以及污染程度,均匀地、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周围,同时在城市内部有若干个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点[6]。

3.3.2 工业用地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这种布置模式多受地形地势的限制,适于开发建设工业园区的用地基数较小,只能因地制宜的在适合的地区内建设,这种布置关系比较特殊,并不具备广泛借鉴意义[7]。

3.3.3 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

将城市分成几个规划分区,每一分区组团内既有工业企业,也有生活住区,生产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城镇工业园区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倡城镇的工业空间跟随产业特征,企业类型采取分散和集中并行的灵活有机布局,同时结合生活区、商贸区穿插、多种用地类型结合布局,尤其是高新区,研究、开发以及教育也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其一般为脱离老城镇进行建设,城镇历史的延续不多,所以在设计出符合现念的城市景观特征的同时,应充分与原有空间相贯通,以求达到体现出城镇自然成长空间形态的同时,充分祸合工业与城镇空间,避免出现工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隔绝、孤立的局面。

4 五常牛家镇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和建设用地规划策略

4.1 牛家镇工业园区发展制约因素

(1)城市知名度低,人才资源留驻和企业的投资是保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知名度高、经济环境好的城市对高技术人才和国内外的投资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工业园区的开发一般依附于知名度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

(2)产业聚集度偏低,牛家镇现状工业园区尚未成型,仅在镇区东侧有一组团级别工业用地,尚未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吸引产业聚集的吸聚力,同时产业结构也并未形成,不够清晰。

(3)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加强,集中区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都很不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从而影响园区未来的发展。

4.2 规划策略的制定

通过对牛家镇现状规模的分析,其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牛家镇镇区来提供,从经济实力现状基础建设来看,牛家镇都不足以支撑多个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因此,牛家镇应采取一园一镇的对应模式,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一处建设,基础设施集中分布,尽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用最少投入短期获得较大收益,以便用于后续发展。

空间布局应对牛家镇现状发展优势进行有效的利用,如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工业发展用地等。应首先利用镇区东侧已初具规模的工业组团为发展基础,采取镇区与工业园区边缘式发展。

采取边缘式发展的同时,在发展中期,应在工业园区内部选择适当用地,将居住、商业、仓储及绿地等功能组团性的布置其中,将镇区向工业园区提供服务用地逐渐抽离出来,减小镇区发展压力,同时避免随着工业园区的规模增大。用地布局关系应从初期工业园区逐渐包围镇区过渡到工业园区内部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并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形成最后终的产业、布局、规模三者协调发展的模式。

第6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工业布局;规划;大气质量;影响评估

中图分类号:X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9002

1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及限制性因素分析

工业布局是社会生产的空间形式,它将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地域组合,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环境自净能力,实行区域污染的综合防治,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历史上看,石家庄市基本上沿循一个中心、紧凑团块、圈层蔓延式的空间发展模式。当前石家庄市正在面临着从工业城市到后工业城市,从交通枢纽城市到高速交通节点城市转型的大好机遇。引导城市空间形态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从紧凑团块走向开敞组团,从城市开发区走向城市新城区,是城市空间拓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空间拓展为工业的重新布局提供了最佳的锲合点,所以必需紧紧抓住这个契合点,尊重科学规律,合理地选择工业用地,尽快形成新的绿色工业园区。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为:以主城区为核心,引导城市空间形态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从紧凑团块走向开敞组团,从城市开发区走向城市新城区的城市空间格局的拓展与重构,按照“1+4”组团城市发展模式构建“一个主城区,四个卫星城”。主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在200km2,人口控制在220~250万人;正定、鹿泉、栾城和藁城四个卫星城的规模控制在10~20万人,建城区面积总计达到60km2。

石家庄市主城区的空间拓展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制约,限制条件如下。

(1)向北:滹沱河是城市向北拓展的主要障碍。只有跨越滹沱河并将滹沱河市区段变成市内河,石家庄市才有可能向北发展。

(2)向西:太行山地阻断了石家庄市向西部的发展,而且城市西部的地震断裂带、南水北调总干渠以及城区西侧的军事用地(机场)对城市向西部和北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向南:铁路编组站和大型变电站影响了城市向南的发展;筹建中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也将严重制约城市向西、向南的发展。

(4)向东:京深高速公路和京武高速铁路(规划)给城市向东发展造成了阻碍。但高新技术开发区已跨越这一障碍为城市向东拓展打下了基础。

各种限制条件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上述制约条件分析,石家庄市工业布局调整的最佳选择是主城区的东部和西南部的可利用区域。北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不适宜布置工业区。

2城市工业布局现状与发展规划限制性

因素分析主城区的工业布局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目前主城区的功能分区的总体形态是东北部和南部为工业区,中间为生活居住区。这种工业布局恰恰把工业区布在了城市的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上,在主城区内形成了一个SO2和烟尘超标面积超过100km2的重污染区。

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根本办法是在主控区内不设置工业三类区,尤其资源消耗型的重污染企业,亏损的、濒临破产的工业企业,通过土地置换、工业重组等方式可以在5~15年内,陆续地、分期分批地迁出主城区,到主城区的工业组团去,也可以先把重污染的工业迁出去。而主控区即主城区功能应该突出组团式城市的核心作用,重点突出大型中心城市的政治功能、行政功能、流通功能、科技文化教育功能、信息传媒功能。生产功能主要表现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强化金融、商贸等城市功能,弱化传统工业尤其资源消耗型的重污染型企业是必然的趋势。主城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应该是金融、信息、劳务、商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使其居国内同等规模城市的前列。

但是,城市主控区的工业向外迁移不能形成污染的迁移和转嫁。工业组团或工业园区应该在充分考虑气象、资源、地理等限制性条件下进行选址,其建设规模必需充分考虑大气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是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排放源布局方案,将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果。在不合理的布局情况下,某些地方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有可能被过多或超额占用,使得这些地方的环境质量恶化,造成环境污染,而其他地方的环境资源却有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浪费了这些地方的环境资源。根据《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7-2010年),石家庄市主城区的周边设立5个工业组团,形成一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各组团分别为:西部鹿泉城区发展为石家庄建材工业区;南部栾城县城发展为医药工业区;窦妪发展成为以化工、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区;北部正定县城发展为科技、文教、旅游为主的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区;东部以炼油厂为基础建设石家庄丘头石油化学工业区,形成中间主城区(包括高新区东区)、5个卫星城“众星捧月”的组团城市形态。

(1)正定组团。正定组团位于主城区东北方向,距离主城区12km,地质构造宜于城市建设发展。目前已形成中南部为生活居住、商贸办公区,西部、北部为工业和仓储用地的发展格局。组团性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机电纺织和加工工业为主具有旅游特色、环境宜人的城市区。

(2)鹿泉组团。鹿泉组团位于主城区西北方向,距离主城区15km,目前已初具规模,向阳街是组团南北向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轴线,一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均布置在该轴线两侧,形成中北部为生活居住区,南部以工业仓储区为主的发展格局。规划在该组团建设4个小组团和2个工业小区。组团性质为:以发展为建材及其他加工业服务的商贸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区。

(3)栾城组团。栾城组团位于主城区东南方向,距离主城区20km,目前基本形成以308国道为界,西部为工业区,东部为生活居住区的格局,该组团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组团性质为:以医药、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区。

(4)石化区(丘头)组团。石化区(丘头)组团位于主城区东南方向,距离主城区15km,目前基本形成以炼油厂为核心的石油化工格局,区域地势平坦,一般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于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在现状的基础上延续向西南方向发展,生活居住区向东北发展,形成西部为工业区、东部为生活居住区的格局。组团性质为:以石油化学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区。

(5)窦妪组团。窦妪组团位于主城区正南方向,距离主城区10km,该组团地处槐沙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较好。京广铁路和京广公路在组团西侧纵贯,目前工业主要沿京广公路东侧布置,规划以洨河为界,西部为工业用地,东部为生活居住用地,以3条道路连接,形成工业、生活相对独立又比较集中的发展格局。组团性质:以化工、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区。

3城市工业布局规划对城区大气质量的

影响由于这5个工业组团与主城区有相当的距离,本研究将其视为主城区的点源,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A-P值法估算了5个工业组团SO2的允许排放量。将其SO2允许排放量限值作为源强,并假定5个工业组团的平均排放高度为30m或80m,利用高斯扩散模型来评估这5个工业组团对主控区的影响。

预测结果表明:当大气污染源平均高度为30m时,正定工业组团加重了主控区东北部SO2的污染,在市区东北部将会形成一个大于116km2的SO2超标区,其中在主控区内形成的SO2超标区为53km2,并有26km2的SO2严重超标区;使主城区每平方公里SO2的浓度增加了28μg/m3,加重了主城区的SO2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鹿泉工业组团对市区西部影响较大,使桥西区每平方公里SO2增加21μg/m3,新华区增加13μg/m3,主城区增加11μg/m3,周边地区增加12μg/m3。栾城工业组团对市区南部影响较大,使裕华区每平方公里SO2增加19μg/m3;其余各区增加11μg/m3以下。窦妪工业组团对市区南部影响较大,桥西、裕华、桥东和主城区每平方公里SO2增加16~20μg/m3,其余各区增加10μg/m3以下。丘头工业组团对市区东部影响较大,使长安区每平方公里SO2增加16μg/m3,裕华区增加12μg/m3;其余各区增加7μg/m3以下,周边地区增加27μg/m3,在东南部形成了一个大于37km2的超标区。

可见,当大气污染源平均高度为30m时,丘头组团对主控区的影响最小,栾城次之,鹿泉再次之,窦妪影响较大,正定影响最大。

如果5个组团的源高提高到80m,预测结果仍然是正定工业组团对市区SO2污染最重、窦妪次之,丘头对市区的影响最小,栾城次之,鹿泉再次之。

分析结果表明:如果5个组团都排放大气污染物,那对主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西部、东部和南部的卫星城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北部和东北部的卫星城,所以正定卫星城是绝不适宜建设工业区的。

4结语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格局按“1+4”方式拓展与重构。工业布局调整的最佳选择是东部和西南部的可利用区域。主城区的功能应该突出组团式城市的核心作用,重点突出大型中心城市的政治和行政功能、商贸流通功能、科技文教功能、信息传媒功能等,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城区外的正定组团对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工业组团对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次之。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业工程;动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58-02

一、动态规划与人才培养

(一)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求解决策过程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活动的过程,由于它的特殊性,可将过程分成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做出决策,从而使整个过程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当然,各个阶段决策的选取不是任意确定的,它依赖于当前面临的状态,又影响以后的发展,当各个阶段决策确定后,就组成一个决策序列,因而也就确定了整个过程的一条活动路线。

这种把一个问题看作是一个前后关联具有链状结构的多阶段过程就称为多阶段决策过程。在多阶段决策过程中,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路是从终点逐段向始点方向寻找最短路线,既把当前一段和未来各段分开,又把当前效益和未来效益结合起来考虑,从而得到整个问题的最优解[1]。

(二)动态规划思想融入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告诉我们,每段决策的选取是从全局来考虑的,与该段选择的最优答案一般是不同的,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启发。如果把人的整个成长过程看成全局问题,在学校阶段取得最好成绩只是该段决策最优,能否在学生今后的就业及成长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成才的最终目标即达到全局最优,还取决于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和工作领域的选择。这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格外重要。

现代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也有明显的管理特征[2]。由于这门学科技术与管理交叉的特点,使得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既可以进行技术类的工程设计,也可以从事管理类的企业管理与决策,还可以继续深造进行科研攻关,每个方向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3-5]。多元化的选择使得学生毕业求职时看似什么岗位都适合,但事实上什么技能也不完全具备,只能临时抱佛脚或者遭到社会的淘汰。因此,要想较好地完成个人成长及成才,依据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应从终点逐段向始点方向寻找最短路线,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应该进行逆序求解,首先帮助学生确立成才目标及个人定位,然后自后向前寻找,从而帮助每个学生对当前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和培养过程进行决策。

二、启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上述理念,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开放性、启发式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在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定位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明确就业目标,利用课堂教学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培训,最后集中进行学业成果展示,如图1所示。

(一)启发式的人才测评和职业倾向测试

首先,在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中让学生明确工业工程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目标,进行自我认知。在大二阶段设置的组织行为学课程实验中,运用斯坦福―比纳量表对学生进行智商测试,该量表不仅测试成人智商水平,而且显示被测试者在语言、数学、空间、理解等方面的智商特点,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智商水平与智力特点。运用卡特尔16相人格测试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对学生进行人格特征测试,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人格、能力特质。在智商、人格测试的基础上,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运用南加州大学创造力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启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定位、自身特点和兴趣进行思考。

图1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针对不同类型职业倾向的学生进行专项能力培训

在对学生进行人才测评和职业倾向测试的基础上,在大三大四专业课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类型职业倾向的学生进行专项能力培训与强化,设立成长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参与其中一种或几种培养计划。

1.对工程设计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进行工业工程设计能力强化培训。在学生已掌握的工业工程领域先进工程设计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实地调研,综合运用Flexsim、Proplanner、AutoCAD、Matlab、动作分析软件、流水线等软硬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改善,并在培训结束后对设计作品和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刻盘,最终得到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的设计成果。

针对此类学生的培养,在大三大四每学期期末开设为期3周的课程设计进行强化培训,开放性实验也可为学生提供设计与实验的平台。此外,加强校企联合,尝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组成团队深入企业(如沙钢集团)生产第一线进行团队毕业设计。在进行实地调研两个月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针对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后形成毕业设计。这样较长时间的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够持续性地、效果可检验地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毕业设计,并联合各个教师的研究特长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最终的团队设计成果以总报告的方式提交给企业,深受企业赞许,多名团队成员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

2.对管理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进行管理实践能力强化培训。每年全国都会召开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及现代物流技能大赛,利用此契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综合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对大赛中提出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撰写相应的案例解决报告。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可以参与全国大赛的机会,报告也可以作为学生就业时的独特成果向用人单位展示。

对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进行创业实战能力培训。通过参加学院每年举办的企业生产运营BOSS大奖赛和商道管理决策竞赛,组织参与听取学校创业讲座,增强其创业意识和决策能力,并结合市场情况指导其撰写详细的创业计划书。

在该模式的引导下,南京工业大学在校生多次获得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IE亮剑等国内竞赛奖项,毕业生中也有多个创业团队出现。

3.对科研能力突出的同学,在课程中引入研究型教学[6]。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目前,我们选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进行研究型教学试点,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牵头成立该课题的研究小组,引导他们在课后开展科研活动。目前课题组已经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这些科研成果为基础,教师与本科生合作在《工业工程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篇。

三、开放性的学业成果全过程立体化展示

在以上培训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具备了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的各种成果。我们建设开放性的“工业工程学生学业成果展示”网站,将每个学生本科四年期间的各种学业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包括工程设计作品、创新创业作品、案例设计成果、各类竞赛成绩等,以学生个人为标签,为全系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全过程、立体化地反映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成果。

成果主要将以各种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有效展示,包括:个性化自我介绍(视频)、发表的论文成果、各种奖励证书、工业工程三大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与生产实习)的现场多媒体展示、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作品、参与竞赛获奖、创新设计作品等,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网页内容编辑及页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网络平台,将每个学生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能够使企业快速、全面、立体地了解本专业每一个学生的独特能力,而不是仅靠一纸简历来平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种信息沟通方式既能有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又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双方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实时的动态交互。不仅企业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学生的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随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而调整改进教学活动和实践安排。

实践表明,自该方法实行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特点突出、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获得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启发式、开放性、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无论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是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和人才培养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迈开了教学改革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吴祈宗.运筹学: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马如宏.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6,(35).

[3]郭绚霞.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改革与

开放,2009,(7).

[4]张忠,杨蕾.基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

革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3).

[5]杨振刚,陈建国.基于港式思路的IE专业人才培养新模

式[J].工业工程,2010,(6).

第8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经济增长;思路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乡统筹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城乡统筹模式的内在要求,不难看出:改变传统工业反哺农业的拉动形式,而转变为将农村经济体系纳入“广义城市经济”体系之中,在互动共生要求下,实现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中产业合理布局,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

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到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强调了产业在布局中由于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以及遵循了自然生产规律,所形成的经济能量外溢现象。从上述逻辑可以得出:西方关于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布局,更具有科学理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但包含了西方近现代所强调的工具理性,同时也赋予其中了人文内涵。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中,我国区域政府也开始关注产业布局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考察其所的政府公文,不难知晓:诸如,构建经济增长极、获取比较优势等学术词汇被广泛引用。然而,在我国行政晋升机制的激励下,上述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布局却很难释放出预期的外部性。究其原因,可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未能满足产业集聚的经济利益目标。产业作为同类型企业的集合,其在做出集聚行为时主要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使然。然而,我国区域政府在运用“看的见的手”来引导企业集聚时,往往忽视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诉求。(2)未能满足产业布局的时间与空间效益目标。我国城市主管部门在工业园区的定位上,较少考虑引入企业间的互补性;往往较为注重其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互补性较弱的企业通过集聚,难以实现时间及空间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文以“城市规划中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探究”为主题,便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对策。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

本文所讨论的城市经济,是纳入了农村经济体系所谓的“广义城市经济”,这符合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同时,伴随着我国以功能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标准。可以预见,城市经济能量的外溢特征将更加明显。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规定,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如下:

(一)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区域分工协作要求

城市经济在寻求可持续增长,仍然需要借助自身的比较优势。特别在于目前,以经济区代替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城市根据自身比较利益、资源禀赋条件,来建构自己的城市产业经济发展道路,将可以获得通过分工、协作所带来得效率性红利。

综上所述,通过城市内部的城乡经济联动,并努力形成有利的区域内分工、协作地位,将推动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城市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考察上述内在要求,不难发现:其都归因于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布局。即,农业产业布局、城乡间产业布局,以及广义城市下的产业布局。该逻辑递进关系,实则体现为产业布局的系统原理。关于这一点,将给于城市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构建提供思路。同时,还须就该机制进行分析,来增进路径构建的可行性。

(一)企业与区域政府目标函数收敛的机制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区域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可能忽略对产业内企业的利益诉求。受到区域政府官员的晋升机制作用,他们更关注城市在产业布局中的外在形态。这样一来,以功能园区作为外在表现形态的空间地理范围,却难以形成该空间地理范围内企业的区域植根性。归根结底,正是由于忽略了企业自身的成本―收益比较原则,使得产业内部的诸多企业难以获得预期收益。结果,直接造成域内企业流失。最终,弱化了产业布局的稳定性与功能性。

为此,区域政府应充分关切企业的利益诉求,在行政引导中努力做到:与企业目标函数形成收敛的机制。

(二)企业集合内部的互补性与资产专用性机制分析

产业布局内的企业间,首先应形成互补性。这里的互补性包括:技术层面的互补、产品层面的互补。其中,技术层面的互补性构成了“斯密动力”的来源;产品层面的互补性,则体现了两大部类间产品物质形态的交换要求。上述分析表明,区域政府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促成企业集合。资产专用性是企业产业集群的另一内在原因,因此,政府还须根据产品内部界面约束度来引导企业的产业化集群。

由此可见,分别在激励与技术两个方面满足上述机制要求,便能使得城市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的增长。

四、城市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构建

这里,就城市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阐述如下:

(一)合理布局连接城乡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合理布局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产业,才能实现。在物流产业的布局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产业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二)区域政府合理引导城市功能园区的企业集聚

上文已经阐述了政府与企业目标函数收敛的必要性。这里,仅就如何合理引导提出几个原则:(1)建立企业的利益诉求渠道。产业布局能否带来正外部性,取决于产业内企业的互补性与植根性。惟有建立企业的利益诉求渠道,区域政府通过公权力作为来合理满足,才能实现该植根性。(2)区域政府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政府通过运用差异化税收政策,则能引致出功能园区所需企业的显示性偏好。从而,在满足他们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引入企业。

(三)城市产业布局应有利于参与区域分工、协作

广义城市经济惟有在开放经济体系内,方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此,城市产业布局从整体上,还须满足有利于参与区域分工、协作的要求。为此,通过对自身比较优势进行考察,合理建构针对性的产业功能布局。

综上所述,以上便形成了笔者在城市规划中,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周民源.供应链金融契合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启示――基于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的个案研判[J]. 中国农村金融,2011(2).

第9篇:城市规划就业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选修该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慕课的2015级、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86份问卷,其中83份为有效问卷,本次研究也随机对部分任課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满意度、职业规划教育需求、课程学习效果、课程开设建议等四个方面。

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调查与分析

1.课程满意度方面

对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来看,有82%的同学表示很满意、有11%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有5%的同学表示一般,有2%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没有人表示不满意。总体来说,本课程的满意率较高。

2.分项目评价

从对本课程哪方面最为满意(按满意程度高低排序)的评价来看,有78%的同学认为最满意的是课程内容,有67%的同学选择教师教学水平,65%的同学认为是课程的实用性,32%的同学认为对教学形式和方法满意。访谈中任课教师也谈到课堂教学因限于课时少、教师专业性不强等因素使课程偏于理论化,学生课堂上的实践和参与较少。

3.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

(1)大部分同学认同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职业规划越早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很清晰的认识。62%的同学认为大学期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有必要,33%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必要性,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仅有2%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必要,说明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开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方面,有79%的同学认为需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做好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13%的同学认为二年级开始职业规划,有8%的同学认为毕业时或进入企业才需要开展职业规划。

(2)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增强、态度端正:从课程内容(多选)来看,87%的同学对就业信息感兴趣,22%的同学想了解就业需掌握哪些职业技能,63%的同学希望能学习到求职技巧和礼仪,17%的同学希望能积极开展自我探索。

(3)学生更为注重课程的实效性,形式多样化:数据显示,43%的同学选择了网络授课,26%同学选择课堂集中授课,17%的同学选择专题讲座,14%同学选择专题活动;46%的同学希望能一对一个人咨询职业发展困惑,28%的同学选择电话或网络咨询,26%的同学选择其他(父母、同学等)。

总之,通过对调查问卷、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和网络慕课讨论模块相关核心词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经过职业规划教育后在知识层面、态度层面和技能层面都有了积极的改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了理性的思考和认识,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大大提升。

4.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师资专业性不足,应整合校内外教学课程资源:从师资上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一般由各系的政治辅导员担任,年龄结构较轻,基本没有本专业和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因此授课过程偏于理论化,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广度,教学过程就比较枯燥,最终导致学生听课积极性不强、课程实效性差的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把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除课堂教学以外的)的教学资源有效整合,通过采用人才测评、社会调查、创业比赛、专题讲座、素质拓展活动等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将课堂内外、校内外教学力量整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学习范围,丰富了学习资源,更是对教学师资的有力支持。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应丰富课程教学形式: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学习、职业规划大赛、模拟应聘等学习方式持肯定态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应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应多元化考核方式和内容:课程一般采用理论卷面考试或课程小论文加平时考勤成绩的方式来核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现行的考试制度过于注重理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比例不恰当,缺乏实践性的技能考核。职业规划教育是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该门课程的考核应综合考虑课程学习、相关讲座、竞赛活动等成绩,甚至加入顶岗实践企业的评价等。

总之,作为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健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师资力量配备、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体现本课程针对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