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羌族碉楼范文

羌族碉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羌族碉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羌族碉楼范文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 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索 ,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鸳鸯溜”最为著名。

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羌族人民不断更新和完善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即使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羌族传统建筑在水泥机械式的现代化重建的过程当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化交织下散发着其独有的光彩。

一、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羌族的世代迁移与演变,羌族的很多支系或羌人慢慢地被其他民族所融合,特别是汉化和藏化对羌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羌区地带逐渐变得狭小而绵长。羌族汉化的情况非常严重,在一些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羌族地区,羌与汉几乎无异,羌族的文化也正在不断弱化,甚而消退、消亡,作为羌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羌族建筑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纷扰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羌族建筑的灵魂,现代文化则是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助推剂,是促进羌族建筑美学价值不断升华的输血系统。对民族文化抱残守缺,对现代文化盲目攀比均是不可取的。根据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原则,我们认为,要秉承羌族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创造出富有精神内涵的羌族传统建筑的新风格,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一味追求其现代性。需要从设计思想开始即寻求羌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融合两种文化的共有特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兼具民族待色和现代特色的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在继承的基础上绽放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艺术魅力和美学光芒。

二、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

(一)更新建筑观念,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色,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挖掘羌族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伴随着生活地域的改变,时代的演进,羌族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任何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传统,这是因为创造文化的人生活在发展中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正如物种的进化一样,不可能完全摆脱其“遗传基因”,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护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也应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将文化视为动态演进的有机体,既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又从传统汲取营养,从现代获取力量,积极创新、面向未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在提炼升华依存于羌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不断更新建筑观念,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发掘其新的文化价值,开拓多元化的创作途径。

挖掘和提炼羌族传统建筑中的独特元素,其一是物化层面的元素,如碉楼、石砌房的“石砌”“方形”“平顶”“篱笆窗”“斗窗”“独木梯”“垂花门”等;其二是精神层面的元素,主要从羌族民族信仰、民族风俗习惯、传说、服饰中发掘提炼,如羌族人民的崇拜物“羊”,羌族人民喜爱的杜鹃花,羌绣纹饰图案方格子、团团花及云云鞋上的图案,羌族服饰上的梅花图案等都可以作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运用到建筑中。科学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元素,并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是羌族传统建筑的现展方向。

重建羌族建筑,应高度重视其现代特性,发挥其旅游等方面的价值,促成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性生成,实现羌族建筑美学的动态保护和发展中的保护。地震前,以汶川县、北川县为代表的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基本上是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方式,而非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地震中,大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又被彻底毁灭。因此,更新建筑观念,兴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羌族建筑,发展独具羌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修复羌族建筑或新建羌族建筑,尽可能恢复其原有风貌,在形制上与羌族传统建筑相吻合,在内涵上恢复文化象征符号,凸显羌族的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特质。 修复或新建羌族建筑群落应恢复其原有风貌,羌寨中心保留作为议事、文化活动场所的议话坪,在羌寨入口处或民居墙根竖立“泰山石敢当”的避邪石碑,单体建筑保留中心柱、火塘、角角神、白石神等重要构筑物件,而在正中建造垂花门;门、窗采用木质材料;正面外墙粘贴青片石、拼贴羊图腾;侧墙大多手工绘制杜鹃花图样;屋顶为无坡度的平行制式,屋檐四角镶嵌象征神灵庇佑的白石;楼梯台阶表面黏贴青片石;用木质材料构筑封闭式阳台;用万字格或团团花图案装饰女儿墙。新建碉楼应在高度、形状上与传统羌碉相符合,石砌房保留三层式样且各层用途不变,羌寨中的过街楼、独木梯依传统建造。如此,在物化层面上建构羌族传统建筑的精神表达符号,承袭古羌建筑的遗风神韵。

以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为例,这个被称为“北川第一村”的羌族特色村寨是在地震后重新修建的。,较好的保存了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吉娜羌寨几乎全部采用本地的石材、木材、页岩砖修建,两座小碉楼和一座大碉楼成三角形巍然屹立于寨子入口处,碉楼外墙颜色为灰白色,朴素淡雅;“泰山石敢当”竖立在寨子口;楼顶的屋角镶嵌着白石;响水泉边的篝火广场,是寨子里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在这里祭祀、跳锅庄舞;一幢幢羌族建筑形制相近,风格十分协调。

(三)在难以全盘复建羌族传统建筑的地方,兴建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并以其为轴线上的中心、视觉的焦点展开布局。 在羌族人的意识观念中认为,做人要像碉楼一样,有脊梁。碉楼正是羌族人民顽强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建筑体。羌族地区的重建,可以在城镇中心修建几座碉楼,围绕碉楼构筑羌族传统建筑一条街,形成城市羌族建筑群落。每当人们仰视碉楼,便对羌族传统建筑多了一份感知,自然而生挺直脊梁的民族自豪感,置身于羌族建筑群中则会产生心灵的契合感、亲切感,如此,即形成了良好的羌族传统建筑的空间氛围。

以山东省援建北川新县城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为例,该步行街是北川新县城景观中轴线和步行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体现传统羌族风貌特色的重点区域。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各楼多为三层,还有四至五层的碉楼,屋顶采用平坡结合,并相互穿插,整体看上去错落有致。建筑立面将采用文化石、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避免了明显的铝合金门窗,建筑色彩采用片石浅褐色点缀原木的棕褐色,色彩朴素,充分展现了羌族特色。

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体现了羌族传统建筑特有的美学价值,象征的是羌民族的丰厚文化内涵以及羌族的民族精神。建筑不仅反映生活,而且作为生活空间直接参与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建筑具有任何其他艺术都更直接的感染力。羌族特色步行街融生活空间和艺术表现物为一体,建筑艺术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生活空间的物质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当人们漫步于羌族特色步行街,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羌族人文精神,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也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第2篇:羌族碉楼范文

关键词:空间形态;美学价值评估

一、对羌寨空间形态分析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片保存完好的泥石杰作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改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世界上大多数古堡都是传统的设东南西北城门或出口的建筑程式,而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织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

1.独特的自然空间对场寨形式的影响

(1)依附式基址。历史上羌人住房以“庐帐”、“土屋”、“石室”最为著名。羌族人民大多数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每寨三、五家至数十不等,但三、五十户为一寨的居多。桃坪羌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民族的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完整。这样条件下的自然环境和基址坡顶,视角为开敞性的空间,在坡中,人们既可以俯视,又可以仰视。基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用之于防御。并且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灌溉用水,清幽小溪用于生活,缓坡上村镇基址避免淹涝之灾,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

(2)契合式聚落空间。“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羌寨整体空间形态的特点――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古人对于聚落村寨的营建一直追求一种“村融山水中,人在画中居”的田园意境。在羌寨,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完美契合,山为寨子的整体依托与背景,寨子的空间随地形的变化而高低起伏,这样的地域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他们将田依照坡度情况阶梯形开垦,犹如画出了山体的等高线,这些梯田、建筑、大山组成了羌寨全貌,与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参差交错、古朴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建筑形成参差错落的天际轮廓线等一系列空间特色,表现出一种“人―建筑―生产活动―自然”四位一体的空间形态。这种采取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来创造物质环境空间的方式体现了古人纯朴的生态观念和珍惜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多层次的人工物质空间

(1)交通空间。为便于自卫和保暖防风,羌族住房在选址和朝向上都有讲究,且窗口少而小。各楼房鳞次栉比,甚至可以相通,形成一座座具有高度防御功能的石头城。特别是在寨子中心或附近险要处修筑的碉楼,使羌寨在军事防御方面更趋完善。这种建筑战时不仅可以居高观察敌情和进行寨子间的联络,还可以凭险抵抗。碉楼一般达30余米,最高的达十三四层。有正方形之锥台立体,也有六角或八角形式。明朝万历年问建造的佳山、若达两寨之碉,其基部每边齐地面处各宽5米,墙壁厚约60厘米,渐高则碉楼壁渐薄并略向内倾,至全高2/3处,则又垂直上延,碉高十层,仰视之为细形状。外观齐整、雄伟,特别是从下仰视其顶、益觉其巍峨耸峙,直插天际,堪称建筑艺术上的奇迹。

(2)建筑空间。从个体建筑来看,羌寨建筑多在山区,坡度较大,其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桃坪寨的这些高墙,经历多次地震而完好无损。因地制宜是羌族建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建筑的墙体由黄土和片石堆砌,主要承重落于四面墙。由于开问较大,由室内三根圆木柱形成辅助承重柱网支撑楼面及屋顶。单体建筑有各自的中心,并向中心收拢,墙体最大倾斜度约为5度。这样的建筑为五层高时,墙端与墙基问的垂直差有时可达20厘米以上,低处的墙体向高处倾斜,高处的墙体也向低处倾斜,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力,使整个建筑更加牢固。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也是典型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3)节点空间。寨子的节点空间通常产生在街或巷的结合处或转折处,或汇聚处,主要有街巷口空间、街巷转折空间、住宅或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一般表现为局部空间的放大、界面的退让或转折。在桃坪羌寨,节点空间通常还表现为一种三维空间,如寨子中部被围合的小晒场等。

(4)精神文化空间。古人在构建四川桃坪羌寨物质空间的也同时塑造了四川桃坪羌寨的精神文化空间,聚落环境和建筑的营建中充分考虑了精神文化跟物质文化的相结合,考虑到羌族人居住在高山峡谷,终年与山为伍。山养活他们,他们离不开山,因此,羌族人把凡是与“三”、“山”有关联的,都把它作为偶像,家里的神坛是安在墙角、祭祀山神的“勒色堆”是锥状、土地和山神的庙宇上,安放白石三颗等。在羌族民俗里,除了在中对这种现象有崇尚心理,而且更是一种审美形式的表现。因此,用“三”字型结构形成建筑装饰的完整性,三角型的稳定结构贯穿着他们潜意识的审美情趣。

二、羌寨的美学价值所在

1.景观的原生态美

羌寨体现了强烈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四周林海环抱、古木参天,中间为盆地,建筑依山而建,是理想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它们在一定的外界影响因素作用下,各个元素之间都互为因果,通过循环,形成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的良性循环系统。

2.多样性的形式美

建筑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羌族民居建筑完全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它在风风雨雨中屹立,只要有人居住,它永远不会垮塌,除了适用和坚固外,艺术的装饰美,也给苍凉的古碉增添了形式美感。在碉楼上观察,由于山体高度的依托,人们的视点位置通常较高,其水平视角和俯视角都会有较为丰富的变化,在坡顶,人们可以远眺,在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均能取得极为开阔的视域,显现出变幻莫测的景观。

3.渗透性的文化美

结合汉族风水理论,产生了一套场地规划,空间组合的设计理论。桃坪羌寨区别于汉族风水,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地形起伏的左右次峰上选择村镇基址(主要为防御能力),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基址建在左右次峰上(称为青龙,白虎);前面有弯曲的水流;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这样独特的文化背景造就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以及衡量方法,对整个空间的形式美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3篇:羌族碉楼范文

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是一座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也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因为神秘,人类的本能驱使着我们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民族的一切,尤其是羌寨,不仅是因为它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古堡”,更是因为它在近千年的历史轮回与磨炼中所承载的沧桑与坚毅。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冲刷,依然巍峨耸立。它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

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

那些在时光中轮回的碉楼与黄泥,充满了太多无法预知的命数。5・12大地震对传承数千年的羌村寨聚落来说是一次空前的浩劫,羌族典型建筑群落多半遭到毁灭性破坏。但古老羌寨巍然挺立,只是轻微受损,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坚韧和顽强,在此我们只能感叹祖先精湛的建筑技艺。

错综复杂的古堡

走入寨中,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羌族古民居建筑,它们参差交错、古朴神秘。寨房相连相通,以卵石、片石相混垒筑的外墙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四周布满了射击窗口,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走入其中,仿佛走进一个深深浅浅、迂回曲折的迷魂阵。

桃坪城堡式羌寨是由民居组成的城堡式建筑,寨内的巨大碉楼,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雄浑挺拔。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羌族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它不同于以往传统古城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子是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建筑物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古老的羌族人民充满了大智慧,他们在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令人叹为观止,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同一地区的聚落形态也是各不相同。就同一地区的藏族而言,民居大多是独立式的,而羌寨却是多户密集建房,因此使得其具有极高的建筑密度,不受形式的限制依山就势,顺应地形,层次极为丰富。羌寨内所有建筑及街巷组织均围绕中心碉楼建造,碉楼在寨中高高凸起,位于中心领导地位,其余住层围绕它密密匝匝,层层簇拥,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桃坪的羌族建筑,其居所多“依山而居,累石为室”。它们都是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椽子、劈材层、竹竿、黄刺,其内部建筑构架井井有条。

羌寨中的建筑物型体厚重坚实,犹如一座座小型堡垒。由于羌寨中的建筑物密集,每一栋住宅的基底面积十分有限,在这样狭小的基底之上,羌民住层往往采用垂直分区,并对生产生活空间进行了有序的组织。在羌民屋内一般设

二至三层楼,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底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猪圈(兼厕所)、柴房、厨房,它们位于地面层与街道相连。猪圈与柴房有杂物出入口,厨房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引入寨内的水渠相通。二层为堂屋和主居室;堂屋大门连有平台,平台通过室外台阶与街道相通,这是住户主要的出入口。三层以上常根据需要设置居室,供家中小辈居住。顶层设有粮仓和室外晒坝,既利于贮藏,也有利于翻晒粮食。屋顶由室内过渡到室外还设有敞廊,家中妇女可在此做针线女红等家务,一旦气候变化还可及时收拾粮食。每间房屋房顶的四角或一角常常垒有一块白色石头,据说白石头是羌寨人的吉祥物,这种楼层的用途很能体现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观念。

桃坪羌寨至今普遍使用木片式门锁,每家每户的开锁方式各异,就算钥匙在手也无计可施。盖房时,主人会预先在门框的位置留一个小方洞,这些门锁在房屋建造完成前就要安装好,锁和钥匙全用木头做成并跟房子一起制作完成。开锁时,凭借手感和听声来开锁,所以它又被称为千年的防盗门。门锁构件主要有门锁洞、锁墩、木钮、钥匙,每样构件在内部设计上都极其精巧,将这些装置配合在一起使用,就能产生完美的防盗作用。特别是木钥匙设计很考究,它是一个长形的木片,上边的齿轮和木锁匹配。锁墩象征母羊,木钮象征母羊的,而钥匙则代表羊羔,钥匙伸入木槽开锁就象征羊羔在吃奶。这一说法是在羌族中普遍流传,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从这生活细节中也能看出羌族人民的智慧。

桃坪最高大的建筑是羌碉,它是桃坪地标性建筑,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主要用于防御敌人。目前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

一座座古碉如宝剑直插云霄,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远远望去,犹如一个个魁梧的羌族汉子撑起了桃坪的半边天地。群山环绕的碉楼是那样的让人震撼,站在其中,感受到的是古羌族的神秘。

除了古碉,纵横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羌寨在修建初期选址,就挑选了这样一块水源充沛的地方,地下流淌的水都来源于远处的雪山,水流汇成小溪经过引水口被引入寨内,再通过每户人家内部的暗水道才构成了如今规模庞大的水道网络,这样的方式又环保又科学。而且在战乱的情况下,人们也正是有了水网的支撑,不仅不用担心被隔绝水源,而且还可以在埋伏水道内消灭敌人。这与地道战的构造很相似,只是作用更加的多样,羌族同胞们介绍说水网还起着消防和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穿梭于巷道中,石板下的流水叮咚作响,贯穿全寨。水网之水,不分高低贵贱,流经山寨的每家每户,平常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在漫漫岁月中养育了无数的羌族儿女,却也成为了羌族儿女漂泊在外寄托思念之情的所在。

片石、泥土和木头,在勤劳的羌民族手中,奇迹般地建筑起高十余丈的羌寨,他们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走入桃坪羌寨,就走进了这个民族之中,去领略浓郁的羌族风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历史,体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尝独有的风味食物,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走向辉煌的理念所折服。

腊肉、喝点咂酒,别忘了,再尝尝美味的山间野菜,同羌寨的族人共舞,同跳锅庄。羌寨为游客准备了烤全羊及表演,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到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氛非常热烈,羌家姑娘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跳萨郎离不开有酒助兴,那跳舞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一种美好的享受。酒,当然是羌人自己酿造的咂酒,它是由青稞和玉米酿成。清洌洌的美酒,甜蜜蜜的祝酒歌,伴随着阿妹浓浓的情意,踏着轻快的舞步,仿佛跳着酒醉的探戈,唱着羌族原生态的歌子,虽然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但已是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羌寨的夜晚是美丽的。西风冽冽,树叶沙沙着响,月儿悄悄地从山那边慢悠悠地爬了上来,朦朦胧胧的月色倾泻在山寨的每一个角落。这时羌寨的场院里燃起了

熊熊的篝火,优美抒情的萨郎舞曲在羌寨上空扬起。寨子里,不分男女老少,不管山民游人,一律地围着篝火手牵着手随着萨郎舞曲优美缠绵的旋律翩翩起舞。

桃坪羌寨浓缩了羌族千年历史,在羌寨内,多少年来羌民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从田间采摘苹果的孩童到门前穿着整齐民族服饰的老人,从正在织羌绣的妇女到喝着青稞酒的彪汉,都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

羌餐也是桃坪羌寨的主要特色之一。如果有幸到羌家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给你端来香味扑鼻的羌家腊猪肉、香锗腿和柳沟肉,还有山龙须、蕨菜、刺隆包等山野菜。

羌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桃坪姑娘的拿手绝活。由于羌族姑娘从小就喜欢学习刺绣,从而学成了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到了出嫁的时候,姑娘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好的嫁衣,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所以,羌绣能历经一千多年历史而传承至今,而且精美绝伦,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和收藏品。

第4篇:羌族碉楼范文

关键词:阿坝州;羌族民俗;旅游资源;负面因素

一、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是全国羌族唯一的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羌族人民地处边陲,偏远闭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俗。这些习俗大多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多样。

阿坝州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是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在表象。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碉楼:用石块、石片以稠米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从功能上分,有用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至今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庄房:这是羌族人对自己住房的称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第一层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眯达屋”就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第三层是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贮藏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屋顶是晒坝,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县桃坪羌寨,被喻为是“神秘的东方古堡”。

2、饮食习俗。“吃”是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之一。饮食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有民族特色的餐具和饮具及饮用的氛围和方式对旅游者较有吸引力。羌族喜欢喝自己酿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的“腊猪膘”,也是馈赠客人的好礼。逢年过节全寨人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鲜美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气氛热闹非凡。

3、岁时节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而民族节日大都集中众多的民俗事项,场面壮观,民族风情浓厚。羌族每年春天有转山会,秋收后的祭天会,六月初六的祭山会,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每年农历十月一日的羌族年,人们在家制作各种姿态的小牛、小羊,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

4、歌舞游艺。各民族的民间歌舞是其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歌声赞美劳动,用舞蹈表现生活,素有“唱什么歌,就跳什么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的传统习俗。萨朗舞是最活跃、奔放的一种。还有“跳盔甲”,“跳皮鼓”和“兰于寿” 等。羌族伴奏乐器中,羌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尤为著名。

5、礼仪活动。新颖、独特、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给旅游者鲜明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互相沟通的桥梁。羌族如有贵客来,还要鸣枪欢迎。进屋后,让客人坐于火塘上方,请喝咂酒,并为客人祝福。藏羌婚礼也很有特色,有特定的程序和各种规范。

6、民族手工艺品。手工艺品典型地代表了传统民俗文化。羌族的刺绣是羌家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绣工分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是羌家姑娘的绝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精美异常。

二、影响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负面因素

阿坝州羌族地区拥有如此众多又美好的民俗文化,加上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旅游者纷至沓来。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使许多地方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并且由此拓宽了该地区人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1、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问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2、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羌族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

3、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4、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阿坝州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与时俱进化。汶川、理县等地羌族大多说汉语,穿现代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羌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5、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羌族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三、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阿坝州羌族地区源源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阿坝州羌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迫在眉睫。(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自治州概OL[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第5篇:羌族碉楼范文

此时此刻,丰饶的原野、巍峨的厂房、一片片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悠长的羌笛、神秘的羌碉、华美的羌绣,让古老的羌族文化在恢复中绽放光彩;灾区人们纷纷吃上“旅游饭”,生活在“蜕变”中感恩前行……天府之国,满目生机。

殇城重生

人们无法忘记,5年前的那个中午,山塌了,路断了,房倒了,亲人走了,家没了。就在短短的一瞬间,一场突袭的特大地震让锦绣美丽的汶川遭受灭顶之灾,十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域,骤然紧紧揪起了骨肉同胞的心。

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莞,映秀”、“佛山,水磨”、“惠州,三江”……前者是地方市,后者是汶川乡镇,是一个地市帮助一个乡镇的“对口援建”,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地名联系在一起。

就是凭着这亿万双手的坚强扶持、靠着灾区人们勤劳的双手,汶川,这个曾经因灾难而家喻户晓的县城,如今正诠释着安居乐业。

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缘河延伸。震中映秀云集国内外建筑名师,把这里从遍地废墟变成美丽新城;曾是工业重镇、污染重镇的水磨镇,如今已是美丽如画的“水墨桃源”,展现出“滨水小镇生态新城”的秀丽景象;定位为“水乡藏寨”的三江乡,成为了震后地震灾区首个升格的国家4A级景区;清甜的高山泉水经过上万米的饮水管道哗哗地流入村里的主蓄水池,结束了萝卜寨自古以来背水上山的历史……

如果不是有意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已很难想象,5年前那场天崩地塌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如果不是那些励志的标语、感恩的横幅,不会让人发现,原来驻足的繁荣小镇、美丽村庄是灾后重建的。

汶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时间见证了汶川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慈善旅游

灾后重建,可以说是让灾区百姓“因祸得福”,震前主要以务农为生的人们,如今靠做旅游生意,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在自己家门口开起了饭店或客栈,不仅能安居,还能乐业。汶川的大樱桃、萝卜寨的云云鞋、三江的猕猴桃等,也成了备受欢迎的“品牌货”,让灾区农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旅游产业不断为灾区“造血”,让这里的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如果能去一次汶川,哪怕只是买一瓶水、吃一顿饭,也是一种对汶川的支持和捐赠,为灾区的恢复添砖加瓦。

如今的新汶川,可以说整个县就是一个景区,一个城镇就是一个小城,一个村庄就是一个景点,甚至走进一个农户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这里,你可以寻踪大禹等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你可以漫步悠远的藏羌走廊、茶马古道;你可以看到古羌人创造的羌族碉楼、彻井等包含深刻的石文化内涵的建筑艺术;你还可以体验这里多彩的民风民俗,精美的挑花刺绣羌绣、古朴艳丽的羌族服饰、欢快的羌族锅庄、独特的羊皮鼓舞、传统年节习俗羌历年,以及感受这里具有神秘色彩的羌族释比文化、奇异的白石崇拜……

“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这座曾经的“罹难之城”从灾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将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走进汶川、感受汶川、融入汶川。

映秀新城

震后场馆看大师手笔

5年后的映秀,不见震中废墟、不见板房学校、不见低矮的临时居民区。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道路、整洁的环境,以及如同联排别墅一般风格的藏羌小洋楼,鲜花、绿树、碧水、青草,清爽宜人。

映秀镇地处汶川南部,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大熊猫基地以及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漩口中学是震前映秀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5·12地震中化为一片废墟,这里由此成为地震后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也是中央周年祭奠仪式会场。

走进漩口中学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纪念表盘,时针和分针清晰得交叉出地震发生的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八分。从整个漩口中学遗址面貌可以看到典型的地震建筑形态,如倾覆、扭曲垮塌、十字裂纹、底楼沉降、平行错位、叠塌等等。

其中,天崩石是地震留下的一个典型奇观。这块巨石长10米、高8米、宽3米,重量足足有一百多吨。它向着岷江峡口,面朝前方约1公里处的牛圈沟震源点,已成为行游者前往汶川寻迹必造访之地。

绕过漩口中学遗址,美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映秀镇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独树一帜,成为另一个聚焦点。圆形与环形现代化设计让建筑和旁边的遗址成为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由地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为了纪念过去,也寓意着重生的美好。

放眼望去,在映秀新城外的山坡上一处铅灰色的建筑庄严肃穆地矗立着,那就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的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整栋建筑仅有2层楼高,呈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百级石阶将纪念馆与映秀新城连为一体。站在纪念馆旁,可鸟瞰整个映秀新城:黄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构造成的羌寨石阁,点点滴滴汇聚成的改变说明了映秀已今非昔比。

在下山路上,沿途则矗立着地震遇难者的墓碑,它们一律面朝着映秀新城,默默地注视着这座涅槃重生的小镇。

水磨镇

精品小镇羌汉风情

行走在水磨古镇上,街道两侧黄墙青瓦的藏羌民居、店铺林立,一扇扇雕花木门里飘荡着水磨老腊肉、石磨豆花等诱人的香气,让人胃口大开,忍不住想寻着过去。

水磨古镇历史悠久,是一个藏、羌、回、汉等民族的聚居地,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5·12大地震让这座老人村受损严重,村里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在广东佛山的对口援建下,重建的水磨古镇主要包括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

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建筑的风格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之大成。春风阁白色蜿蜒曲折的台阶酷似的布达拉宫,主建筑羌碉和阁楼则分别是羌族和汉族的代表,主色调则是中国人喜用的红色。这里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具有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多轴线明确等特点。

紧邻禅寿老街,便是“水磨羌城”。羌城是新建的居民安置小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极具羌族特色:镇口耸立的碉楼外墙通体用大小不一的石头镶嵌而成,灰白色的碉楼上,“水磨羌城”四个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伫立在小山顶上的赭红色碉楼,顶端是红、黄、白相间的图案,四角镀金的小塔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00多幢民居则是一色的土黄色基调,外墙上都精心镶嵌了石头或木头,门窗都有羌式装饰,体现出羌寨建筑“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等综合建筑特点。

位于水磨古镇上游河谷的寿溪湖在重建后成为一处景观湖。重建后的寿溪湖借鉴古人李冰建设都江堰“深掏滩,低作堰”和本地治水圣人大禹“岷山导水,东别为民”的理念,外河、内湖形成一动一静,并在内河与外河之间利用水位的落差制造“一大数小”的层层叠瀑,为寿溪湖增添了几份动态感。此外,这里还引入了佛山典型的禅宗八卦文化,利用水岛、巨石等在外河面上形成八卦图案,使寿溪湖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增加了文化内涵。

据说,寿溪湖是由五条浸百草的穿山泉溪汇流而成,这些山泉溪水具有调节身体肌能,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水磨古镇居民也是因此而长寿。

萝卜寨

镶嵌在云朵上的羌寨

一场地震让这座“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瞬间变成了一堆黄土。如今,在重建的农家小院里,一样的黄泥墙面,一样的羌寨特有的石碉楼装饰,但不同是,黄泥里面裹着的钢筋水泥结构足以抵抗8级地震。

萝卜寨地处海拔1970米的高半山台地,离天很近,所以叫云朵上的羌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

从汶川前往萝卜寨不到10公里,转过声名远扬的雁门关,一座矗立于317国道旁的羌碉和古老的烽火台便为行游者指明了进入萝卜寨的入口。当沿着新修的盘山道盘旋而上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索桥村,接着是小寨子村,之后便是萝卜寨。

萝卜寨寨门相当特别,门上绘制有太阳图案和白色石头,分别代表着火神和白石神。其中,尤其对天神(白石神)最为崇敬,因此在萝卜寨的每家屋顶上都能看到白色石头。

新萝卜寨保留了老寨重重叠叠的特点,所有房子都采用8级防震框架结构,但是外貌依然延续了古萝卜寨的风格,屋顶用青石片做成羌族建筑的装饰,窗户上镶着羌族的图腾,黄泥外墙,羊头、羌绣等饰品悬挂在房子内外。

走进萝卜寨村内,整个寨子的建筑几乎都是黄泥筑砌而成,中心寨区的建筑几乎户户相连,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上一家屋顶即可通到数十家甚至百家。若没有向导指路,就很容易迷路。这里独特的建筑格局形成了上、中、下三层立体交织的迷宫。这跟古羌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人们将驯化的牲畜喂养在底层,人居住在中层,楼顶堆放粮食和作晒场,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巧妙地利用三维立体空间,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在重建的新寨不远处,如今存有正在修复的老寨,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来到萝卜寨时,就能看到村民用黄泥筑房,展示整个原生态黄泥羌寨建筑过程。据悉,包括萝卜寨在内的藏羌碉楼及民居村寨已于2013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由于萝卜寨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是岷江大峡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因此山顶的云朵酒吧是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最理想的场所,远眺巍峨群山,雄伟苍凉极具震憾力,这是在其他景区所难以见到的。

三江乡

水乡藏寨玩漂流

一座座浓郁民族特色的藏羌小院、独具风格的藏家风情园、蓝色的漂流河谷……让人难以想象,眼前这幅秀美的生态长卷是从残垣断壁中脱胎换骨而来,重建后的三江乡如今已是汶川大地震后首个国家4A级景区。

在地震之前,三江乡就是汶川县的旅游重镇,每年多达数万的行游者到这里感受“三江汇流、激流勇进”的大自然气魄。但5·12大地震,将这个距离震中映秀仅隔一座大山的乡镇几乎夷为平地,景区全被破坏。

如今,在广东惠州的援建下,三江乡的重建已经不仅仅是恢复,更是提升。村民居住的村寨是一户一户联排别墅似的藏羌风情院落,底层是餐饮、商铺,楼上可居家,可开旅店,展现出三江老百姓“户户有商铺,人人有事做”的全新生活状态。

“藏家风情园”所在的河坝村是三江乡与外界连接的门户。在河坝村的村口竖起的一个独特大门,左边是具有藏羌风情的四角石碉,右边是两架木质水车,架在它们头顶的是两根碗口粗的古松树干,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水乡藏寨”四个大字。

第6篇:羌族碉楼范文

摘 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结合,是一种不可再生甚至走向濒临灭绝的资源,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来保护。由于许多民族地区的乡村比较贫穷,在进行文化保护时可以结合文化开发,通过文化开发带来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基础上进行文化保护;而文化的保护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开发。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文化产业;乡村旅游

一 乡村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代表作《原始文化》中对“文化”进行了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文化的特性。

(一) 乡村文化的定义及构成

乡村文化就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2]。乡村文化的各构成要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构成乡村文化整体的有:第一,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第二,建立在这种生态之上的村民们自然的劳作与生存方式;第三,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之间的不断孕育、传递的民间故事、文化与感情的交流融合。

(二) 乡村文化的特性

1 自然性

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区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俗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生产性

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且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核心思想指导着村民的生活和生产,而且文化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如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

3 脆弱性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的也加快,如旅游。在这个交流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文化”作为“文明”、“舒适”、“便捷”的代表,而“乡村文化”则被定义为“保守”、“落后”、“偏僻”,在交流过程中“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

二 茂县坪头寨、黑虎寨和牟托寨的乡村文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距离省会成都193公里。茂县近90%的居民是羌族人,占全国羌族人口的30%,是全国四大羌族聚集地之一。本文选取笔者前去调研的茂县坪头寨、黑虎寨和牟托寨为研究对象。在黑虎寨、坪头寨和牟托寨都可见羌族传统的民居平顶庄房,屋顶皆有用来辟邪的白石,在房屋的墙壁还可见用白石砌的各种图形,不过图形竟然有白鹤和花朵等汉族人常用的吉祥图案。目前黑虎寨村民交流的主要语言仍然是羌语和四川话,而坪头寨的许多羌族村民已经不会说和听不懂羌语。在黑虎寨村民自发组织的传统活动大量减少,只有偶尔村委会组织跳舞。在坪头寨的游客中心,售卖东西的妇女们在没有游客时,仍然从事传统的羌绣,不过多数是绣鞋垫。坪头寨中,村民门口挂着一些刺绣,但这些刺绣并不是羌绣只是一些比较流行的带有民族风格的披肩。

三 茂县坪头寨、黑虎寨和牟托寨的乡村文化分析

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种类,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它的变化有几个方向:继续存在并发展、退化到消失和被同化并失去自有的核心价值。目前这三个羌寨遇到的文化危机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城市文化的冲击。

(一)地震带来的文化危机

在2008年5?12汶川中,茂县属于重灾区,全县房屋100%受损,县城房屋80%成为危房,农村房屋80%倒塌,死亡和失踪人数达到1600多人。 许多羌族的传统民居和一些碉楼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如茂县黑虎寨。在死亡、受伤和失踪人口中有不少羌族文化传承者,释比。由于羌族没有文字记录,文化传承全靠唱经的口耳相传,传承羌族历史的人便是释比,他们是羌族中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的集成者。由于地震破坏了当地村民的基础设施,村民们顾着灾后重建,许多传统活动被搁浅。目前仍然能在黑虎寨中看到正在进行的碉楼加固和居民房屋的建设。据当地村民讲,他们的传统活动减少许多,只在有采访时才会聚在一起跳舞。地震对当地乡村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俩个方面:一,地震破坏了乡村文化的载体:标志性的传统民居和碉楼;二,地震中失去许多释比,对乡村文化的继续传承造成了影响。

(二)城市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流,乡村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级差性,城市代表着现代的文明,发达的经济,便捷的交通,高质量的生活,而乡村则带有相对的保守性,比较落后的文明,居民生活的贫困等,正是这种巨大的级差性导致了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并存中的弱势性,而这种弱势性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表现得愈加明显。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弱势文化自愿或被迫走向了被同化。当地村民对电视、网络等媒体所传播的城市中的舒适、便捷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他们开始离开乡村努力去实现这种“理想”;即便他们已经没有能力,也在尽力使下一代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乡村。此外由于交通带动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为了迎接外来游客,开始学习普通话甚至外语等,久而久之许多羌族村民已经不会说羌语,有的甚至听不懂羌语。

第7篇:羌族碉楼范文

设计过程具体包括: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构建、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1)设计环境调查。通过对设计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建立起相关联的场景,在设定的原生文化对象中找到关键的文化因素,并且设置满足不同行为或心理层次的场景。基于原生文化因素,设计环境应当考虑到对象被使用的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科技实施等。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师需要筛选符合使用对象的文化因素,并据此决定产品可代表的关键文化因素。2)交互内容构建。这里需要描述的是“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5]。讲述文化产品设计所依赖的用户群体故事时,通过用户自身可能性的观察来探索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定义具有文化意义和从原生文化对象中提取出的产品风格。因而,这一环节需构建出文化与技术之间的交互,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需求与文化环境的交互等,并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故事性描述,来阐释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展示、引申出原生文化的外延或内涵语意。3)设计概念图化。这是概念发展和设计实现的重要阶段,是在情景故事的基础上,创立具体化的概念文字(重在厘清体现设计的逻辑关系,常用树状图、框架图等表达)和概念图形(以线式或二维、三维效果图体现),以满足将文化意义转换为有逻辑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文化产品为目的。它提供了消费者需要文化产品的理由以及设计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法。4)设计产品实施。这需要继续关注已定义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产品的关联环境。此外,设计师需要评估产品的功能、寓意和延展度,基于评估结果对原型设计做出反复修改,也可能设计多层级评估原型。

2羌族文化特征

2.1羌族文化研究现状

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与古代羌族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羌族民俗艺术与羌族造物文化是羌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文化价值观。20世纪初,羌族研究开始以近代科学体系进行,近20年来,羌族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并显示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更成为学者、专家的关注焦点,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羌族史研究、羌语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民族造物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等。在众多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羌族传统文化、礼仪、社会生活态势的梳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存在形式、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民俗艺术物化内容的单体式研究等。然而,对于羌族造物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形成产业化等的相关内容还没有较全面的研究。

2.2羌族文化的表象特征及内涵寓意

羌族从物质化的生产、生活到精神化的娱乐、信仰、艺术等,都体现出羌族民俗、造物与社会发展同生共融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在不断的造物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性特征和美学价值[6]。羌族民俗及其造物文化见图1(图片摘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福客民俗网)。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7]。造物文化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而各民族的造物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生活中,普通民众也在物化的载体中感受到“民族梦想与民族精神”。羌族造物的发展改变着羌族文化,其社会化、生活化的延续也影响着文化特征的演变。多角度展示和剖析羌族民俗和与之伴生的造物形式、精神理念,并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展呈,传承了民族文化精神,在传统中发展、构建了符合民族文化并反映当代文化的核心思想。

3基于羌族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

羌族造物文化的社会服务性是羌族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切入点。在具体设计时应强调利用原始的质地和形态来使设计回归到原点[8],应重点梳理羌族民俗艺术与造物文化的辩证关系,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让羌族文化立足当下,“活态”发展,在设计中凝聚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贯穿时代的文化风貌,形成一种融合型文化潮流[9],这同时也是令文化产品设计具有独特性与本土性的关键。

3.1羌族文化产品的概念模型设计

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是羌族“活态”的物质载体、标志性符号,其历史演变记载了羌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特别的地域风情、人文特征、生活内涵展现了羌族人民的习俗和文化观,也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中各环节、各因素、各群体之间的特别关系。在进行设计概念提取时,应充分尊重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造物文化的非物质属性、符号化特征;立足羌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紧跟时代脉搏,从创新思维出发,利用语意研究等方法将羌族文化诠释出新的概念模型,让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找寻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设计点,如将羌笛、羌绣进行创新思考和符号解码后产生的概念模型,见图2、3。

3.2羌族文化产品的研究方法

在文化识别上,以羌绣为例,可概括出其图腾崇拜、尊重礼仪、关注自然等文化属性,其实用价值与保存价值等体现了生活文化特征,这同时也彰显出对羌族文化的认识与研究需要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研究中可找寻各种可能性因素加以概念、形及意的提取与评估。在文化诠释上,意在借羌笛、羌绣等文化产品的开发来思考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深入到文化与产品设计的最佳融合与发展的方式。在设计思路实施上,可从羌绣等文化的外延及内涵语意的角度来进行描述,从中选取“自然、民族”等语意再加以具体设计扩展,以期体现当代消费者追求时尚、简约的产品诉求。

3.3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过程

设计性思考的核心概念包含了科技、商业和人[10]。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流程为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架构、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4个阶段,见图4,以羌绣为例研究时,查阅和了解了羌族人的服饰特征及羌绣的艺术形式,并据此设定出羌族文化产品适合的人物角色为热爱传统文化、追求时尚的年青人,使用情景为家居环境等。设计出交互内容架构后,用线式草图将设计构想快速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反复讨论及评估挑选出适合的构思加以效果图制作,并与主题反复比较。这里展示的只是羌族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部分内容,要完整实现从概念模型到产品实体,还需经历反复的市场评估与试生产等。不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共性思路和方法。

4结语

第8篇:羌族碉楼范文

石鉴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这两句古诗中,人们大略可知古时羌人生活的区域。羌民族是中华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甲骨文中就有羌字。在古文中,“氐羌”二字连用的时候多。羌族至今存在,且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和其他一些地方繁衍,幸福生活在祖国大花园里,“氐羌”到底是一个民族或是两个民族,专家学者颇有争议。如果是两个民族,那么古代氐人今安在?他们与羌民族是何关系?

为寻氐人遗踪,我们曾去四川绵阳平武县的白马路深山峡谷中,进入木座、白马、祥述家等白马藏人聚居的寨子里,且深入到王朗自然保护区了解白马藏人活动的范围及其生活习俗。据专家学者们考证,白马藏人很有可能就是古代氐人的后裔,他们从古至今生活在西北西南交界的深山峡谷中和与平原连接的缓冲地带,如今的甘肃与四川阿坝、平武这片地域,还有不少白马藏人在此生存繁衍。据说,解放初,要给这些白马藏人确定族属还真有些困难。后地方上请示川北行署长官,认为白马人聚居地与阿坝藏区紧连,就将其定为藏族的白马人吧。这就是“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然而,这支白马藏人,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生活习俗,有自己的语言、歌谣和信仰,但无文字,那么,他们与羌民族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驱车来到四川汶川县的“西羌第一村”。

“西羌第一村”乃著名社会学家先生为其题字冠名的。该村位于岷江河谷汶川县城与都江堰市之间。经成都过都江堰溯流而上,可览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至今仍发挥着良好效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可观岷江河谷两岸的自然风光及汉羌民居的不同特点;可见紫坪埔水库的美丽风景。进入汶川县境内,就算进入阿坝羌族自治州了。经过映秀,在距汶川县城约10多公里的岷江河左岸,有一片较为开阔的河谷地带,地里长满荞麦、水稻、玉米等庄稼,靠近山边有个较大村落,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座高高耸立的石碉楼。碉楼上有个大招牌,上面有先生的“西羌第一村”的题字。远远望去,该村依山傍水,有田有地,有楼有林,层次分明,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但该村位于岷江河对岸,看到她了还不能马上到达,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境,仿若世外桃源。

为进此村,我们继续沿江上行,总要找到一条通往该村的道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岷江河上出现一座简易索桥,上面稀稀拉拉横焊着钢板,钢板上竖放着可供车过的木条,而且这些木条是活动的,车来车往,经常移动,两条车过线路显得歪歪扭扭,险象环生。当地汽车司机和拖拉机手道熟胆大,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车开上桥很快冲过去了。外地司机要过此桥可就艰难了,起码要技术过硬,还要胆大心细,不慌不忙,否则,连车带人掉下滔滔岷江,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此桥头,我们的车不敢上桥。于是全都下车观察并商量过桥办法。其中一位海灯法师的高徒与我们同行,他鼓励司机鼓足勇气慢慢开过去,我们几位都在桥上步行为其移动木条,端正车行线路,指挥司机开车,也为其壮胆。近百米长的简易索桥就这样闯过来了。可怜那位开桑塔拉的年轻的司机朋友不知吓出了多少冷汗。我们都夸奖他技术过硬,有胆有为。过桥后就上了机耕道,道路凹凸不平,弯弯曲曲,还要爬坡。行车方向恰好掉了头,沿岷江下行。终于到了靠近大山的村口,小车不能再往前开了,我们下得车来,见村口有一小卖店,有位羌族妇女在那儿守店,我们便向其打听该村谁是村长,谁能接待我们并介绍情况。正好,这位妇女就是村长的儿媳妇。说话间,五十开外略显黑瘦的村长从村口小桥那边送出几个男男女女,他们是九寨黄龙旅游集团公司开发部的同志。他们想在这个九寨环线必经之地的“西羌第一村”开发民族旅游项目,这次来考察商量投资开发事项。我们见面寒喧几句,他们一行便匆匆离去了。我们的车就交给村长指定的一家村民看管。他说:“请一百个放心,这儿的人听话得很,好客得很,老实得很,绝不会出事”。

我们急不可耐地首先去攀登那富有吸引力的羌族石碉楼。此碉堡大约有五层,四面体,下粗上细,底层约有两间小屋那么宽大,屋中间有一个火堂,一旦生火,其烟雾可从顶层冒出,直升云天,可起烽烟报警作用。沿着只容一人爬行的楼梯爬上顶层,举目四望,但见岷江蜿蜒而去,大山巍峨不动,田野一派秋收景象。村落依山而建,家家户户都是那种石块与黄泥粘合而垒的碉楼房,少数住房的烟囱里已冒出缕缕青烟。“民以食为天”。炊烟是老百姓的祥云和生存的希望,见此我们一行自然高兴不已。从仅可容两人的碉堡顶层(上面居然长有青草)慢慢下来,竟然出不了门,村长让我们享受了一会儿被囚的乐趣。因为这碉堡过去是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建的,如今竟有外人闯进了此堡,不被关起来那才怪了。我们急忙呼叫,那村长乐哈哈地为我们开了门,并说:“开个玩笑,想让你们这些远客在碉堡上多看看,多玩玩!”

走出全村仅存的这个大碉堡,我们随便参观了紧靠碉堡的村民住户,见其一层养猪、羊、牛等牲口,二层住人,三层楼上是粮仓、晒坝等,有的还建有客房。黄昏的田野太富有吸引力了,我们便走向荞麦地,走向稻田,走向岷江河坝。随着老乡收工,我们也跟随他们回村,有位老实巴交的中年羌民身背大捆树枝,手提一只被打死的野鸡,在路边歇气。我们见了好奇,便问他怎么打住野鸡的。他说得很简单,在荞麦地里用石头砸到的。海灯弟子掏出五元钱,将这肥实的野鸡买下,那羌民乐得合不拢嘴,不知说啥好。

夜晚,在村长家食宿。村长家共有6口人,四代同堂。上有老母,自家两口子,加上儿子媳妇、孙子。在他们家二层堂屋落座后,见堂屋中有一火堂,其上有天窗透明同时可排烟。其屋角有神龛,据说是供的“角角神”。火堂里,有三块石头各朝一个方向支立着,据说这三块石头各代表着天、地、人神。冬天,一家人围着火堂烤火、作馍、做饭、烤肉、饮酒、唱歌,其乐融融,其情依依。“角角神”下摆放一方桌,主客各就各位,依次敬酒。主人敬酒后,轮到客人了。客人敬酒的规矩是:第一杯先敬天,第二杯再敬地,第三杯敬主。第一、二杯可以不饮,洒在地上就行了,第三杯须一饮而尽,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和真诚。酒饭后,村长及儿子邀请我们一行到大碉楼下坝子里学跳羌族“萨朗舞”。此时,月明星稀,彩灯闪烁,全村青年男女都来了,大家手拉着手,排成队,围成圈跳了一曲又一曲,其乐融融,自由快乐到了极点。只可惜没有羌笛伴奏,只有现代音响伴舞。村长说,下次来一定找几个会吹羌笛的人来,让我们体验一下羌笛的味道。另据村长介绍,该村历史悠久,其祖先就是大禹。历史上有“禹生石纽”的记载。村长说大禹就出生在汶川、北川一带,对面大山里就有大禹遗迹。他还说羌人为古都江堰的建成作了贡献,不知此说是否有据可考?

第9篇:羌族碉楼范文

关键词:文化保护;汶川灾后重建;城市特色

Abstract: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 in Qiang region. It is a huge chanllenge to preserve and enhance the Qiang culture without any kind of futher damage to its local roots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construction plan of Mao County insists on "relics protection,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vealing,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of both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courages their mutual promotion. Based on the well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the plan proposes guidelines for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forms,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ity image.

Key words:culture preservation ; the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 ci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9-55(8)

城市,是人类文化聚集地。文化,是城市的深层本质。美国社会学家、建筑学家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城市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个性和促进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贝聿铭曾经指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中断言,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之因素。

四川省阿坝州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州,是羌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区。其下辖的茂县80%以上人口为羌族,是我国羌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体现传统羌文化特色的各类遗产集中分布的重要区域。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对羌族地区的物质和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对羌族文化也形成了巨大的破坏,羌族聚居地受到整体威胁与破坏,传承羌文化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如何保护和恢复羌族文化,对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对羌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应特别强调采取正确的保护原则和方法,避免造成进一步的建设性的破坏。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震后第一时间进入了茂县,并承担了茂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文化保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茂县羌文化遗产及受灾情况

1.1 地区概况:

茂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北、西、南分别与阿坝州自治区松潘、理县、汶川相邻,东与绵阳市北川县,德阳市绵竹市、什邡市、成都市彭州市等相邻。南北宽 94.8公里,东西长 116.5 公里(图1)。

茂县地跨岷江和涪江支流的上游地带,东部为低中山地带,其余为高山峡谷(图2)。区内高山林立,河流深切。地表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高山峡谷地带为主。县境山峰多在海拔4,000m左右,相对高度在1,500~2,500m左右。

全县辖风仪、南新和叠溪3个镇,19个乡,149个行政村。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10.9万人,非农人口约16303人,主要集中于县城凤仪镇。茂县人口主要包括羌族、汉族、藏族和回族等,其中羌族人口9.11万,占总人口的88%。

1.2 羌文化遗产分布

茂县是羌文化核心区,在这块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羌族历史和文化。该县拥有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黑虎鹰嘴河碉群等多处国家级、省级、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瓦尔俄足、羊皮鼓、羌绣、羌族多声部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岷江中上游羌族古文化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羌族非物质文化天然的活态博物馆(图3)。

无论从在全国羌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羌族人口分布密度,还是在羌文化的传统底蕴、浓郁的羌民族氛围等方面,都决定了茂县“中国羌文化核心区”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早在2003年茂县立足丰富的羌族文化资源,提出了建设羌族文化核心区的发展目标。

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具有羌族特点的生活风俗、建筑技艺、节日仪式、文化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等(图4)。

1.3 地震对羌文化的影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