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审美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直观形象感知能力极强,教师借助幻灯、录像、音响、挂图、模型、多媒体电脑,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苍白走向多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激起强烈的美感。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使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大榕树的画面以及群鸟欢腾的情景。学生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直观地看到榕树的大、绿、美。然后再通过WINDOWS中的声音,驱动程序,将群鸟欢叫的热闹情景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这的确是‘鸟的天堂’的”理解。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儿童天真活泼,感情丰富,情动才能心动,入情才能入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一种亲情美,体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神情亲切动人,从而渲染起情感化的氛围,让儿童的心沉醉于情感的旋律中,产生喜悦和神往的心理态势,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儿童走向教学中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共鸣效应。古诗《游子吟》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慈母的辛苦,利用动画和声音,生动地把慈母深夜油灯下为游子出远门缝补衣服的情景表现出来,让学生体味出母亲的辛苦和母爱的无私,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热爱母亲和报答母亲的情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朗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美。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是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递进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读,一方面使之在语言环境中掌握生字,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再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握作者的感情脉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效应。如《草原》一文开头,作家老舍先生生动描绘了初入草原的印象那令人神往的草原风光图。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词句,并配以录音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听觉记忆和想象的思维活动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的意境美,心底里生出明快愉悦的情趣。
四、互动体验探究美,进行审美教育
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可以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表演来渗透审美教育。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教师让学生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通过它们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来教育学生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另外追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这也是美的表现。在唯美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了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安全感、成功感,提高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并充满创造美的热情。学习了《穷人》,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探究:“渔夫和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以后,生活会怎样?”《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逆着作者的思路探究:“假如小女孩没有死,结果会怎样?”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美,鉴赏到美,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主动地去再创美。
五、利用比较体会美,进行审美教育
值得提出的是美与丑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进行审美教育,也应包括审丑的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丑”是作为美的陪衬,烘托、对立面。教学中教学美与丑也是培养爱美的情趣所必需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展示了父亲在废墟中挖掘寻找儿子的情景,“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左腿残疾,拄着拐杖。这些虽丑,但应引起我们的同情,还要感受其内在的美:父亲的伟大父爱,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心;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不令人感动、赞叹。教学中如果我们对它视而不见,不引导学生加以审辨,那么美育就不全面了。
简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考试(教研版),2009年03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判的一种心理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感化、陶冶中使其素质和品格升华的教育。审美教育中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1 端正中专学生对美的观念,是搞好语文美育教学的前提。
这是因为社会上对美的观念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在这些观念中,正确的观念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错误的观念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加之中专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往往缺乏正确识别事物的能力,极容易曲解美丑,甚至把美丑颠倒,这就成为需要端正学生美的观念的重要的根本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语文课对学生开展审美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美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文中的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春花、春风、春雨等满园春色,《绿》中描绘醉人心魄、无可比拟的绿色,《荷塘月色》中月色下的荷塘、荷花、荷叶,以及荷塘上的朦胧月色,这些都是美的,它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美感。对中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还应当使他们懂得尽管生活中与教材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和理解到的,更不是一般人都能对美进行正确评价的。如社会上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一心为公等英雄人物和事业是美的,但也有人把学雷锋的人看作是“傻子”。这说明只有具备了正确审美观的人,才能感受、理解和评价客观存在的美。
2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效果。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美的因素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美,是最普遍、最大众的美,但是对于一个缺乏审美素养的人来说,还是难以发现这种美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那些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游记散文,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例如,《天山景物记》中展示的四幅画,像一幅经纬交织、点面呼应、动静结合、色彩绚丽的立体“画卷”,美不胜收。再如《沁园春・雪》的动人诗篇,为我们描绘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观景象,立意高远,技艺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将北国的壮丽河山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则借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和黄河立意,大气包举,景象雄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将绵延起伏、白雪覆盖的高原、丘陵舞动起来,运用动静对比手法,更显北国山河景色的壮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启发学生分析体味祖国山河的壮丽,启发他们体验画面所表达的作者热情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另一方面,更要拓展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欣赏自然美,以发展和增强他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以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的情感。
3 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以冰心的《笑》为例,《笑》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作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三个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影,体会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我们。 作者所描写的“微笑”是以“爱”和“美”作基调的。她在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引进“美”的境界。她怀着爱心与对“美”的向往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4 激发学生用文字创造生活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途径
小学是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尤为关键的阶段,因此,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如何,发展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对策如何,这些问题本文将为你一一解决。
一、针对小学生语文审美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大刀阔斧地进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不断被丰富化、生活化,并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但同时也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缺点变得显而易见。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缺陷。其表现如下:
1.教学方式上,由于教师自身对审美教育理解的误区,比如,教师为了自己讲课方便,随意乱用投影,丝毫不在乎学生是否可以接受,颠倒了教学主次。
2.教学内容上,教师夸大了自身的主体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如,在诗歌鉴赏课上,老师以个人的观点来分析诗人当时的心情、作诗的目的,以及该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丝毫没有让学生各抒己见去猜测当时诗人的处境以及诗人作诗的原因是什么,以至于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其中,没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3.教师自身素质上,假如教师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审美的鉴赏。比如说,老师行为举止粗暴,经常讲脏话等。
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目的的可靠途径
1.更正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审美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鉴赏美,学会欣赏美,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则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欣赏语文在某种程度上的美,并且在情感上对它产生热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国度,融入当时的氛围,当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题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尽可能明了到此次学习的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此文,以及此文所要阐述的思想主题,倘若再次让学生将文中的角色予以演示,是否能够情感动作都演示到位。这样做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快更准确地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更正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应树立学生的全面l展观念,以及学生的主体观念。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其实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定的审美情境。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形象直观、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声、像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修养及素质,培养自己对文、体、美的热爱,从而增强自身的审美情操。教师为人师表,就要以身示范,比如,穿着打扮得体,尊老爱幼,仪表大方,平易近人,时刻保持着微笑等,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倘若教师都做不到,但他们却要求学生做到,试问有哪个学生会服,有哪个学生会如此做呢?所以说,若要让别人做好,自己首先就要做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指导者和主讲,应该发挥教师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该弄清教材的特点,并且不断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审美教育的推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很长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审美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样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几点如果做得到位,可以为祖国培养出全方位和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考虑,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爱上语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时时刻刻以帮助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认真教学。当然,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3-001
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谈得上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发现美、欣赏美,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却不尽相同。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不同,更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下工夫培养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
1.抓住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写边防战士在茫茫的沙漠里防守边疆,时间已经很长,仗也打得很多。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用得准确、形象。频繁剧烈的战斗、漫长的驻防时间,使金属的盔甲都磨穿了。从侧面点出了战士生活的艰险,渲染了战争气氛,给人以无穷想象的空间。
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如杜甫写的《登高》诗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和“不尽”,既是对眼前景色的真实描写,也是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的抒发。看着眼前无边秋色的萧条景象,想到岁月的艰难、人生的失意、病老的痛苦,还有残存的希望,谁能说尽诗人心中有多少的人生感慨呢?所以,“无边”、“不尽”既写出了空间无限,时间无穷,表现出万里河山的浓重秋意,也显示出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无尽的感慨,可谓用词精妙。
2.抓住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形象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峻青的《夏夜・秋色》,描绘了一幅海滨仲夏夜的美景。
讲授这一类课文时,应让形象说话,把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共鸣。
3.抓往美的意境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经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作家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的最大区别是其带有鲜明的审美教育功能,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所谓审美教育即美育。语文教学的文学作品为了追寻美学的表现,在语文教材内选取了众多文章及文学素材,学生透过学习语言文字,积攒了充足的语言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现出语言文字之美。语文素材丰富了艺术形象以及文学语言,乃至美好的意境,均展现出较大的审美价值。透过反思语文教学的现状,当前我们应当找出更加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在未来的实践当中,需要将语文教学当作美学的载体,其中不但包含了文学状态的精美表现,也具有教学形态的审美体现。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指透过文学艺术和其他审美概念对学生采取的美德教育,而且结合学校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令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欣赏美、体会美、创新美,并以此为根基让学生追寻真、善、美,抛弃假、恶、丑。让学生变成富有知识、智慧、技能乃至审美的人才。大学语文归于文学,文学最根本的特点则为审美,大学语文传授应当依照文学特征进行。在多媒体等方式愈发运用于课堂后,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可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同样都属于教学方式的一种,能够提高教学审美效果,但无法取代文学教学需要具备的审美性。身为大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文学的审美明确化,文学教学具有心灵化、个性化。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老师均需通过具有深度的思想、具有个性的语言、自由的教学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游于文学的海洋中[1]。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内容调动学生追寻美、热爱美的情感及愿望,培养学生体会美、感受美、缔造美的能力,带领学生构成正确、崇高的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情趣。与其他方式的教学对比,审美教育位于从属位置,重要性却毋庸置疑。当前高校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内容均十分优美,所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十分有利。以美育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美育能够培养人的情操、陶冶人的内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美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不具备美育的教学则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学。教学的本质为建立人在道德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素养,打造出全面的人才,最终展现出人类的美化。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审美教育,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当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所需,乏味的理论已经无法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激情。美育方式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碰触学生的内心世界,令其可以快乐地接受知识,提升分辨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美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善良、纯真、端正,人的内心与外表应当相结合。一味追寻流行,只能体现出内心的空虚。对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而言,美育变成道德教育庞大的力量,打造出青年学生崇高、善良的内心。以学生的智力构造而言,人的智力因素包含了对于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实际操控等方面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智力的发展应当采用形象思维,以此为根基开发抽象思维,只有形象思维愈发丰富,抽象思维才会更为发达,这不仅属于认识方面的规律,也属于教育方面的规律。审美教育能够透过感知层面的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长期处在快乐的氛围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在治理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升人才成长的速度[2]。以语文教材特征而言,广义来讲,语文也属于文学,具备了文学的特征。文学作品是依照美的规律打造而成的艺术品,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绚烂的世界,将审美的对象提供给人们,成为人们审美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当做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从而将所有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对学生给予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育中展现出美的方面。
三、高校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语文是十分重要的沟通工具,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的工具性能以及文化熏陶的力量均十分主要,工具与人文特征的良好结合才可以令语文的内涵更为完善,在教育中的作用才更为完整。可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原本教育氛围的影响,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这体现出高校选择的教材大多为提升学生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考核有关的类别,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方面以及个人修为方面的内容则较少出现在高校教师及学生面前,其实也只有这一方面的内容才可以加快学生前进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在教育内容上,从欣赏美转移至传授知识汉语语言乃至语文知识的传授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我国目前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分析,教学内容大多数把重点摆在内容讲解以及知识点的不断记忆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作品深处的体会仅处在表层,并未触及到其核心部位,语文教学也并未具有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求真、求善、求美的效果。教学内容中,将对美的重视转移到传授知识方面,成为高校语文教学错位的体现,从而令学生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而在为人方面,则体现出欠缺公德心、自私无情。体现于写作方面,则在文字方面毫无真实情感。
(三)教学教法中,情感教学在总体教学中较为模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才可以打造成语文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对于高校语文教学而言,不但在选择教材方面、取舍教学内容方面均将对学生的熏陶给予忽略,在教学方法上也产生了错位。有的机械化教学形式把学生的理念束缚于技能、对策、方法的寻求中,而对文章的非功利性质的传授则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由一个内心鲜活的人,演变为只知道在语文课程里获取对其有利的内容,成了本末倒置的状况。语文学习不但是在学习语言,还属于了解文化现象以及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过程。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灵魂中的困乏状态得以转变,在高校语文老师和学生追寻成绩的另一面,失去了对所有美好事物以及情感的体会。当学生无法感受作者写作目的以及内心体会时,写作的价值也随之降低,这则属于在浪费知识资源。
四、提高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依照语文特征,寓美于教学
1.开发和运用蕴含在文章内的美育资源文章内的美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则展现出优美的景象。通过对“眉黛似的远山、苍劲的山谷、隐约可见的小屋等”清新雅致、唯美绚丽的风景图的描绘,均让人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欢乐、幸福之感。在《都江堰》中,将都江堰中水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生命之美、摄魄之美。在教学当中,这些令人欣喜的美感具有充分的生活哲理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精神为之振奋[3]。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打造教学情境以及氛围,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便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审美而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以此调动学生发现美、打造美。
2.感受教材内的语言美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均是文字优美、受人传颂的佳品,包含着丰沛的语言美,应当在学习中进行开发。在《荷塘月色》内,通过一些动词,展现出月色梦幻般的奇景。在《再别康桥》一文中,不断运用叠字,从而加快了诗歌中的节奏感,犹如肖邦的小夜曲一般带给人梦幻的体会。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感受美、体会词句、分析语句的意义所在,持续提升欣赏语句的美的能力。
3.鉴赏文章内的人格美“文学即人学”,学习语文就要从中感受作家的人格力量。在《荷塘月色》中,文章极为优美,朱自清内化在荷塘月色中的人格美,恰好是对学生人格升华的绝佳内容。
(二)学校需将审美教育当作教育理念,融汇在高校教育当中
1.开办文学作品欣赏选修课,重视文本阅读书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能够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外国名著《复活》《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等,比如我国著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围城》等,通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设施,打造选修课,以便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名篇名著进行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审美教育而言,有利于提升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将欣赏品味提升至一定的水准[4]。
2.建立健康、美好的校园文化,实施大学生审美教育学校需要不断探寻第二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进行一些文学沙龙、诗歌朗诵、文化艺术节、校园网站等活动。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文学方面的讲座。并且鼓励建立一些社团组织,透过不同平台将具有不同经历、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展现出自身的优点与特点,从而符合所有学生成才的心愿。
3.以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方法及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来自生活,在学习生活的过程,美育更加融入其中,比如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均存在美育的效果。比如在《二泉映月》中,盲人音乐家阿炳通过清泉将生命中的孔窍打通,让我们感受到流动的泉水,体会到阿炳对生命以及自然的热爱之感。只有打造出审美环境,给予充分的审美空间,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令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展现出审美教育,还需要注重目前社会以及现实,注重当前关注的问题,注重目前语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不论融合了哪种教学理念,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内在能力应对繁琐的问题,在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乔丽彩.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管理.2014(10):229.
[2]牛江涛,李洪义.浅谈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J].大舞台.2011(03):162-163.
[3]袁昌明,李代萍.关于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北方文学.2011(5):173-174.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一、在语文欣赏中开展审美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欣赏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文本中蕴含的美,进而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也确保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红楼梦》语言美、景色美、人物更美。所以,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如:“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文本中语言的精炼,简单的百字就可以将“凤辣子”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人物美,最终,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在语文探究中培养审美能力
在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中,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思考、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文章哪些段落是具体些故都的秋景?②文章中写了秋的哪些特点?③作者对故都的秋怀着怎样的情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美学在语文中无所不在。诗歌的意境、语言、韵律,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戏剧的人物造型、散文的语言形式等都蕴含着无尽的美。无论何种文学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情感、理想、气质、人格、体验等都蕴含在所刻画的艺术形象中,从而获得美感的享受。
例如讲授《南京长江大桥》一文时,当扫清字词障碍,全文贯通后,抓住对大桥全貌及周围景色的描写,讲述自己游览武汉长江大桥的感受。为扩大思想教育的成果,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读自己祖国的一个景点或名胜古迹的感受。我们身处科尔沁草原的一角,我们有古榆、白塔,通过向学生介绍,了解本地特点的风光。课堂情绪热烈,联想广泛丰富,爱国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感染熏陶,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思想教育的目的。
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审美情趣。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正确的朗读能使人们体验到优美的韵味,把握住流动的气脉,产生出妙不可言的感觉。另外设疑激情,树立审美意识。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一堂课上,教师能有几个足以引起学生的情意活动,或有意创设情境的问题,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真情树立审美意识。例如教《孔乙己》可问“孔乙己叫那么名字?”“为什么一个人活在世上,连名字都没有”……这些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不仅使学生能无疑生疑,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目的,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融入音乐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推崇“读”是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通过朗读可以体会铿锵悦耳、疾徐舒缓的音乐美,感受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节奏美,洞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范读是绝佳的操作方式,尽情地范读,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令文章的人物、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
二、品味情感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词句,让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活跃起来,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如鉴赏《小英雄雨来》,对“扁鼻子军官”的理解,即可从言谈举止中捕捉他丑陋外表下的凶狠残暴,感知扭曲了的丑的形象,从而更好地体会雨来刚强不屈、机智勇敢的形象,体会反衬的作用,增强审美的价值。
三、捕捉意境美
文学作品用语言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现,不像美术作品和电影作品那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因
此在课文分析中除了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须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再现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绿》时,通过文章中大量新鲜生动的修辞,如“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婷婷立在水上”等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捕捉作品中的意境美。
四、体验生活美
新课程人文性和实践性统一的特征要求教师具备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如在教学《雨中》一课时:小姑娘的一筐苹果撒到了地上,行人们纷纷驻足帮忙……巧妙设计采访: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也帮忙捡?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一连串的问题,模拟生活,使教材中的人文美获得升华。阅读分析再现生活美,实践活动升华生活美,行文习作创造生活美。大量的体验与感悟是学生率性表达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环境、人事,着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美,点拨学生感悟生活美,才能创造出高于生活的美。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初步介绍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富有激情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幅美丽和画卷面前,将桂林的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次第展示出来,把学生引入人在画中游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课堂到达桂林的“游船”。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挖掘。
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动人的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小学生正值人生成长阶段,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天山山脚的活泼溪流、山腰幽静的森林、山上缤纷的野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天山七月神奇的美景。再如《父亲的菜园》,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桂林的清秀、双龙洞的神奇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讲读课文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岣……”对这样写景文章,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从而感知“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
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地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倾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后,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