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能力和综合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1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职业教育主要关注工作领域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关键能力”就是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1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年德国的梅腾斯(Men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1]。关键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体性能力,是对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持久性作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能力”可以涵盖以下几种能力:1)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实现目标以及能够组织人和资源监控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3)终生学习的能力。有求知欲望,乐于学习,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能够坚持自学的能力。4)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有抗风险和抗危机的能力。能胜不骄败不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拼搏的能力。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符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趋势的,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要有专业技术外,对关键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人多年从事学生的毕业定岗实习和就业,对企业和毕业学生的走访调研了解到企业对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非常看重。企业认为拥有这些能力的学生能在工作中与同事和谐相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能不断虚心学习和钻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服从管理,用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学生的“关键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是否录用毕业生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同时,毕业生即使不能在毕业时能“零距离”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也能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船业发展等要求[2]。因此,在当今的高职教育中对学生 “关键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大都是理论研究,缺乏大量的实践性的研究,对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更少。用人单位和学校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也出现了错位。学校和企业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没有统一的客观的标准。许多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坚持能力为本位,突出岗位技能的训练。学校和教师虽然认识到“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有涉及“关键能力”的内容,但是由于对关键能力理解出现偏差,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不够重视。当前教师的智能水平还无法适应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 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像培养学生的某一项专业技能那样,通过教师的多次指导和学生的多次练习就能达到,有比较清晰的评价标准。教师只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就可以教会学生。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我们的高职教师没有多少经验可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高职教师要了解“关键能力”、重视“关键能力”、本人具有“关键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呢?笔者认为: 教师的自我激励能力、教学能力、学生引导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人格、应对困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耐受力、控制力、矛盾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等核心素质和能力构成。

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为例,如果一位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不够通畅,这位教师即使具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无法把教学工作真正做好。因为,他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好地向学生传授,即使能够传授,也不是充分的。这位教师不能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教师本人缺乏应对困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会想到设计使用这些方面的能力,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深刻的。教师如果缺乏自我意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在学生和工作中经常发思自己的言行,不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果教师缺乏了相关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不会在课堂和课后运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就某一项目或者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可能想方设法应用企业里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研究。不可能想到设计不同梯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多次失败中找到成功的喜悦。

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针对教师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中不断开展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职业教育意识、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活动。

4.1 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充分展示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教书育人,而且修身育人。笔者所在学校经常开展“师德标兵”、“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十佳教师”等评比活动,用于表彰那些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成长、乐于帮助同事和学生、注重团队意识的教师。激励每位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 “关键能力”的水平。

4.2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职业教育意识

笔者所在系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高职的教育理论,以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指导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每位专业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了解和理解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业务能力。

4.3 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了解所用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关系。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手段,利用商务实训室提供的各种商务软件模拟开展商务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模拟商务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决策能力,不仅提高教学效率,也保证教学质量。

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到生产一线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积累教学需要的实践操作技术和技能等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本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每学期有1-2名教师利用假期或者平时空课的时间到外资外贸公司或者报关报检部门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了解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了解业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获取最贴近商务工作的案例。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增加实践操作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的本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总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符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趋势的,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非常有意义。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去实施。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第2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综合素质;科研项目;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74-03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和化工两大专业之间的一个综合性应用专业,它囊括了化学和化工两大专业之间交叉领域的相关知识,是两大专业知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一个专业。目前很多综合性高校均开设应用化学专业,但专业的方向和培养目标均是按照学校本身的特点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优势而制定,如齐齐哈尔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以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大连理工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以染料和化学中间体为主要研究方向,西南石油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是以油田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还有东北石油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依托大庆油田和大庆石化两大企业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油田化学和精细化工相互依托的两大研究方向,但最终的目的均是培养各类大中型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和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最关键环节。因为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检验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一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锻炼机会。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人才,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采用科研项目所涉及的方向作为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发大学生动手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或者将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大学生送到企业,利用企业的优势,通过双导师指导的方式,实现校企互利的目标。本论文从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着笔,探讨如何加强毕业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科研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需要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较好地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往往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广,个别的科研项目还需要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知识,并且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很难达到,在校的大学生虽然到了大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对该专业的专业知识有了较丰富的掌握和理解,但是对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的能力还欠缺,虽然在大学期间做了很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有了基本的操作能力,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对学生的要求随之降低,往往是大学期间的实验操作基本是按照教科书或实验老师的已定的步骤原班不变的进行,学生的创造性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提高。因此,对于依托科研项目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有必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

一、结合学生能力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重要的环节,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也必须遵循科研项目的原则,利于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选题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的同时,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使学生真正能在毕业设计期间,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表1为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12年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课题。

表1显示,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均为科研项目的子课题,由于在校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仅有18周,很难及时完整地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因此,就需要指导教师对科研项目进行合理的拆分,设立多个子课题,且子课题不是对科研项目进行简单的拆分,而是根据学生情况和科研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拆分,拆分的子课题具有完整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且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表1中毕业设计课题有实验型,也有理论分析型,这些课题的设计正是遵循了上述原则,使学生在完成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同时,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性质的指导不是像大学期间专业实验和基础实验那样简单的布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而是要求指导教师尽力为毕业设计的学生提供实验环境、仪器以及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氛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提取文献的精华;如何根据查阅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课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同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献或课题的见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自己毕业设计课题的基础上,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让相关的课题或相关领域的课题在一起讨论,开展多方面的交流,发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合理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和化工两大专业之间的一个交叉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尤为重要,该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之间均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尤为重要,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多年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表2为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某指导教师指导大四学生期间的记录。

表2的内容显示,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本着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原则,每一次指导,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将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交流,对科研及工作应有一个认真、主动、积极以及负责的态度。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很好地迈过理论学习向工作实践的过渡。

三、因材施教,严格要求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从大四第二学期的第一周开始,共18周,时间较长。同时这学期也是比较复杂的一学期,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需要花一些时间去找工作;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需要抽出时间复习复试的课程,准备参加复试;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已找到工作,但所签单位要求提前到单位去实习、工作。毕业设计对马上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学习的学生至关重要,学生也比较苦恼,一方面想好好的做毕业设计,另一方面不想放弃工作或研究生复试。作为高校的指导教师,一方面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求学生在18周内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对于结合科研项目的课题,能较好地完成科研项目的计划进度。对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呢?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教师在毕业设计的第一周,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建议学生合理选择课题,如对于想到单位工作的学生,建议选择综述性的课题,同时可以结合工作的内容,将综述和实践同时进行;对于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选择需要时间较短、理论深度较高的课题;对于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建议选择难度较低、耗时较短的课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选择难度适当的课题。

但是,对于这种改革或教学方式,并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制定课题的整体计划,详细规定学生每一周的工作内容,定时与学生交流,解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确保学生在18周内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如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某教师对于综述性的课题,要求学生制定工作计划、详记查阅文献的目录以及文献的总结内容,并要求每周讨论两次;对于实验性的课题,要求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自己组装实验装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并每周至少三次讨论实验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现象,两周一次学术交流,同一组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实验内容以及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近十年的毕业设计实践和探索表明,毕业设计是在校大学生从高校跨入社会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过程,通过该过程,能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的知识,也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课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校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涤心,黄兴远.依托产学研合作 加强毕业设计实践[J].陕西教育,2009,(1):55-56.

[2]沈群.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39.

[3]黄崇莉.强化毕业设计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科技信息,2008,(1):207-221.

[4]岳恒立.毕业设计环节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1,(2):134.

[5]孙浩,许琦.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4):49-54.

[6]赖丽娟,吴效明,熊冬生,等.改革本科毕业设计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1):1683-1686.

[7]张超,赵德安.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30-131.

[8]张俊举,钱芸生,富容国,等.依托科研课题,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J].电器电子教学学报,2008,30(4):116-117.

第3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作为数学教师要有这样一种认识,完善学生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成绩,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成绩,反而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数学学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题做题,所以在做题中提升学生的素质是使单元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传统上很多教师是按书中例题的证法进行证明之后,马上让学生练习定理的应用。如果只是这样,不和其他知识相互联系,这一知识就成为了孤立的知识,就不能使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1 联想能力

从启发学生寻找证明思路上,训练学生联想能力。要证明内角和是180。,要让学生知道应该联想所学过的与180°相关的知识。通过联想可知目前学生所学过的与180°相关的知识只有两个:①平角,②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这种联想能力和意识非常重要,几乎在每一道题中都会用到,联想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告诉学生这种数学联想方式,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同样适用,这样就把数学思维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创造能力

虽然联想到了平角和同旁内角,但这三个内角的位置既不是平角,也不是同旁内角,这时就需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用“运动的思想”,想办法搬动角使三个角构成平角或同旁内角,而我们学过的可以通过构造等角使角“运动”的方法,只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或同位角相等,这样学生就逐渐地想到了以下的方法(生活中也是这样通过创造条件缩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通过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辅助线的作法:

①如图1,延长BC得到一平角∠BCD,然后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画∠1=∠A。

②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④如图3,过C作CD∥AB。

⑤如图4,在BC边上任取一点P,作PF∥AB,PE∥AC,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画法。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讲解依据。

①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利用同位角把三角形三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

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内错角和同位角,把三角形三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

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内错角,把三角形三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

④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内错角,把三角形三内角转化为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

⑤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内错角、同位角或同旁内角把三角形三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

3 思想提升

探索到这里就结束这节课应该说上得也不错,但如果到此为止学生的思路和思维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升,我们还应从探索的过程中继续寻找教育的契机。通过观察探索可以向学生讲解“广义对称的思想”(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因为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条边来说所处的地位和拥有机会是一样的,因此在点A能办到的事,在点B、C也一定能办到,在边AB能办到的事情是其余两边也能办到,这样辅助线的添加位置还可以找到很多。在继续深入换角度联想,在顶点能办到的事,在边上是否可以做到,在边上可以做到,在边外可不可以做到,在三角形内可以做到的事,在三角形外是否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思考,这道题还可以找到很多平移角的方法。关键是通过这样的探索打开学生的思维,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4 广泛联系

这道题还可以用特殊化或极限的思想来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趋势走向。比如在几何画板上拖动三角形一顶点A,使其接近对边,会发现当角A接近180°时另两个角的度数将近于0°,由此可猜测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可能为180°。有了这样的思想,在探索三角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时,不少学生会用这种思想很好地猜测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也为高中的学习做了铺垫。

5 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第4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物理教学

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开发创造力为主进行转变,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一个在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都应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喜欢“满堂灌、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扼杀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独特的见解,更不要提什么创新能力了。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处理好下面的关系:

1.在师生关系上,提倡交互主体性。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物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替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这种双主体观倡导的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核心理念;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

3.逐步引导学生转变旧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从呆板的学习方式,到放手让他们去想、去研究。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积极与教师配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习惯。如在“测定电阻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发散性的方式进行提问:①你采用什么方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②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准备选取哪些实验器材?③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如何安排实验步骤?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广泛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拓宽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器材。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时,让学生提供了大长方体木块、小长方体木块。在做实验时,有的学生会选择大小两个木块进行实验,我们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分析大小两个木块除了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外,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这样的实验情景下,既引导学生理解了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也引导学生根据此研究方法如何确定探究步骤、选择实验器材。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要大胆进行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套用一种实验方法和方式,教师可以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从而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和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全面培养上来,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三、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最为明显和清晰,能形成非常严密的结构体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建立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感觉都听懂了,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就是不会应用,更不要说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无序的,知识点之间是彼此孤立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点形成线,线形成面,面形成网。这种有层次的网络化结构体系,有助于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刻本质,有助于进一步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综合能力。

让学生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等的三个方面,在物理教学中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而这三个方面的实质是增强学生认识活动的有序性,而有序是能力中的核心因素。只有在有序的基础上,才能在应用中实现变通和迁移,也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最终得到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石志青.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1(26)

[2] 冷绪信.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5)

[3] 杨莲枝.高中物理会考与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21)

[4] 查有梁.物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6

[5] 田世昆.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6

第5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综合素质 综合能力

一、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让学生在故事教学中领悟情感。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感情培养中,教师要针对历史学的特点来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应用故事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情感领悟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历史人物的奇闻异事,以及具有积极引导意义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放宽思维活动的范围。

在课堂讨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在每堂课中都设置5分钟左右的谈论环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题目,进而让学生结合自身感受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教学中,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情观念。

二、培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

结合高中生法制意识的现状,通过正面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可以针对三个方面,分别是法制权威意识的培养、法制平等意识的培养和程序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历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精选生动、典型的案例,力求使法制内容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l)培养学生的法制权威意识法制的权威,表现为法制是公民或社会组织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要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法制的至高无上性。(2)培养学生的法制平等意识法制平等,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或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针对还有高中生否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状,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纠正。 (3)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实体法与程序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废。程序法是实体法正确运行的保障。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利,同样是违法行为,对此可以提讼。

反面: (l)“苏格拉底之死”法律制度,是统治阶级制定的用来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可避免的带有阶级性、局限性甚至盲目性。并不是所有的法制,都意味着合理与进步。 (2)反思“”1954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第三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①但是,“”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践踏,国家的宪法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三、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提问要揭示本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由于历史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历史知识繁多、杂乱、易忘,学生往往将历史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透析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梳理历史线索,从而形成历史结构。[3](P221)而揭示历史本质提问是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这种提问往往似是而非,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意志。如在讲授“”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因为商业利益而引起的?”在新课学习中,学生会积极地各抒己见,这时,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各自陈述理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就会得出清晰的结论。

四、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可以让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历史教材的行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历史学习效率的根本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帮助。通过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以下阅读方法比较适合学生所用:

框架式阅读: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般是一节一节内容进行,一点知识一点知识地记。这种方法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的进程,更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使学生陷入小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也称粗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细节阅读要全面: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又称细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之所以需要如此细致的阅读,是因为当前的考试考察的内容很细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产生问题,只是对教材进行机械阅读,这需要训练才能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很容易。

结束语:

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俊峰.浅谈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学科教育,2000,(03)

第6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灭火救援,指挥员素质,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判

1 引言

在消防部队遂行灭火救援的各项任务中,基层指挥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指挥员,即消防大队大队长、教导员,基层中队中队长、指导员,在灭火救援的现场是最末一级指挥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对于灭火指挥活动以及灭火作战行动是否发挥出最佳的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见于各兵种部队中,如苏飞[1]对于炮兵旅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确定了部队作战指挥能力评估标准;熊刚等[2]对防空兵作战指挥中指挥员的可靠性的评估指出,指挥员的持续作战能力和人体极限强度的作业能力对于指挥决策中差错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对现役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能力素质评估,目前研究还较为缺乏,文献较少。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评估,是促进消防部队基层管理和灭火救援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最佳效能的发挥提供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对基层消防指挥员素质进行了合理评估。

2 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素质评估方法

指挥员综合素质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对于这类主客观评估分析都存在的问题,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等。

AHP,即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系统、灵活、简约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将要求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隶属关系,将其层次化,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按层次分析,最终获得最低层次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

模糊综合评判[4],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于1965年创立,是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因素集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各因素权重的获取和隶属函数的建立,其次是模糊算子的选择和评价结果的处理。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本文采用AHP确定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各个评估指标以及各因素集的权重,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指挥员的素质做出综合评价,进而得到较为科学准确地评价结果。

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评估的内容根据其为灭火救援指挥行动中的贡献的权重判断。由于灭火救援行动是一项复杂、综合、全面的任务,指挥员只有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才能履行其担负的职责。因此笔者从指挥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构成进行综合评估。

指挥员的知识结构即个人掌握或储备的知识在量与质上的分布及彼此间的配置状态[5],主要包括指挥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消防专业知识结构。因此对指挥员知识结构的评估主要由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消防科学知识学习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估。

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能力是其立足本职岗位,凭借技能和知识完成各项灭火救援任务的基本条件。由以下7个方面组成:谋划决策能力、管理部队能力、组织训练能力、统筹全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计划控制能力。

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消防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任职经历。为了客观、准确、完整地对指挥员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必须要筛选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指挥员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反映其多指标评价的层次结构。根据这一原则,对基层消防指挥员知识、能力、素质涉及主要因素进行细化,形成各个结构的共性评估指标,构成指挥员评估标准体系,见图1。

评估体系中,指挥员综合素质为总指标,其下有3个一级指标,即,每个一级指标下有不同的二级指标:

4 消防基层指挥员评估步骤

4.1应用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4.1.1 构造层次模型的权重判断矩阵

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将上一层次的某一元素作为判断准则,由专家根据该准则对下一层次相应元素按9 标度法[3],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A。

以指标集U为例,邀请消防部队专家及经历丰富的指战员两两比较各个一级指标,进行判断,建立判断矩阵A。不妨假设汇总专家打分表,得到矩阵A,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A,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4.1.2指标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AHP的指标权重计算问题,可归结为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的计算,本文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其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的元素乘积:

(4-1)

计算Mi的n次方根: (4-2)

对ωi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4-3)

则所求权向量: 。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 式中, 是Aw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

为了提高权重评价的可靠性,需要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检验。

算法为: (4-4)

式中,n等于矩阵的维数,实际为同一矩阵指标的个数,当指标数较多时,一致性指标还需要加以修正。算子如下:

(4-5)

其中RI为修正因子,取值见表2

通常情况下,当CR

按照(4-1)—(4-5)式对矩阵

进行处理得表3结果。

计算数据结果得到三个一级指标权重,并且矩阵A满足一致性要求。

不妨假设通过专家打分获得二级指标; 的评判矩阵:

。则按照以上算法,通过分析计算评判矩阵,得出表4- 6。

根据CR1,CR2,CR3的值,判断矩阵A1,A2,A3,全部符合一致性检验。

4.2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4.2.1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建立相关评价集。二级指标U11可采用评价集V = {很好,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很不好},5个评价等级来进行评价;U12可采用评价集V = {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差, 差},U33采用评语集V= { 很丰富, 较丰富, 一般, 较欠缺, 欠缺},其他指标则可采用评语集V = { 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差}。

对于单因素评判采用专家评判法,由专家对指标做出评语,确定每个指标集到评价集的模糊关系矩阵R1=(rij)2×5,R2=(rij)7×5 ,R3=(rij)4×5, 。 rij表示某一个指标属于评价集V 的程度, rij的值为做出相应评语的专家所占专家总数比例。

4.2.2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判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层的模糊权重向量,

A=(0.11 0.58 0.31), A1=(0.75 0.25)

A2=(0.25 0.15 0.11 0.06 0.13 0.23 0.07)

A3=(0.11 0.41 0.12 0.36)

计算模糊判断分析集,运用取大取小模糊算子进行矩阵计算:

B1=A1R1,B2=A2R2,B3=A3R3

对于模糊算子),有

归一化判断分析集,由B1,B2,B3组成一级判断矩阵:

进行二级综合评判:,归一化后得最终评判矩阵。

4.2.3对基层指挥员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评判

由灭火救援专家通过对某指挥员履历、火场及救援现场作战指挥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判断,给出相关指标的评语,然后根据对应评语的专家比例得出模糊矩阵,进行评价。不妨假设得到二级指标的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运用) 模糊算子进行矩阵计算,

同理,

归一化得

于是由二级综合评判矩阵得,

B=AR=(0.11 0.58 0.31) R=(0.19 0.19 0.19 0.31 0.19)

将B归一化得B=(0.178 0.178 0.178 0.290 0.178)

将模糊综合评价转化为百分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该指挥员的能力素质综合评价一般以上的得分为100×(0.178+0.17+0.178)=54.4分 。

4.2.4对基层官兵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判

对某支队或某总队全体指挥员,灭火救援专家通过分析判断指挥员的各方面材料,给出全体指挥员的相关指标评语,然后根据对应评语的专家比例得出模糊矩阵,进行评价。同样假设得到总体评价的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模糊矩阵计算,并归一化得

由二级综合评判矩阵得,

B=AR=(0.11 0.58 0.31) R=(0.24 0.31 0.28 0.16 0.11)

将B归一化得B=(0.22 0.28 0.26 0.14 0.1)

将归一化得,转化为百分比为:22%,28%,26%,14%,10%。

5结论

对灭火救援基层某一指挥员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指挥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没有达到及格(综合评分分数为60分)的要求,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才能适应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实际需求;对某支队或某总队全体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情况分析表明,该支队或总队有22%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很高,28%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较高,26%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一般,而有14%及 10%比例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为差和较差。

本文中,层次分析法可以定量地计算出灭火救援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中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指挥员总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两种方法的相结合评价不但可以分析出指挥员综合素质中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且可以做出总体评价,从而有针对有侧重地提高单个或者全体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

参考文献:

[1] 苏飞.炮兵旅作战能力评估[D].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2] 熊刚,王炳华,庞志兵,等. 防空兵作战指挥中指挥员的可靠性评估[C]. 中国云南昆明: 2001.

[3] 董尤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7

[4] 宁晓秋.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结构

一、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 Clelland)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素质(Competency)的概念,认为素质是指和参照效标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深层次特征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和浅层的知识与技能。陈仲庚教授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向人生成”为基本理论框架,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审美·思维、知识·能力、身心·素质这三项六款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而言,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充分的结构体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其中思维是最核心的素质。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可塑性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等综合性能力等一般素质,而且应该具备以“通识”为目标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综合性的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等特殊素质。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鉴于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确定为:不仅要掌握“必要够用”的国贸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国贸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和较强的道德意志力量等一般素质,关键是要具有通识性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素养等特殊素质。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结构

1.思维。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中,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思维能力虽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心理学概念,但在人类活动中,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思维是人类从理性上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系统认识世界;其二,思维具有对其对象包括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与决策的实践作用。就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来说,必须具备清晰地认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能力,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并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包括哲学思维方式、一般思维方式和个别思维方式三个层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使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国际商务问题。

2.知识与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技能是知识运用的结果,掌握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能的运用,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准备更好的条件。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该领域应该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所应理解的东西,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技能则是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例如,运用经贸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完成国际贸易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实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提升。

3.身心与道德。在人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身体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载体,也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提升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习和竞争的能力方面都会更强。而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有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每一个人成才的方向和目标,都应该是和社会需要紧相连的,脱离了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人的才干就会受到抑制。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与对外经济贸易有关的工作,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甚至更加复杂的人群,所以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4.创新与特质。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科学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思想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素质教育中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不断提高的。特质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激发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面对复杂的对象处理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随机应变、灵活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国际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素质与能力结构

1.通识性知识。“通识”不仅仅要求知识的掌握面要宽,而且要求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汇通、融通和变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应该单单只掌握专业知识或与从业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掌握覆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将学习的重心从现成知识的接受,挪移到综合性的判断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育上,才可以成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级国贸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2.全面性素质。全面的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包括身心、特质、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全面性首先就体现在更加全面的隐性素质上,而隐性素质又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首先得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心理调控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挫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获得挑战挫折的勇气。

3.综合性能力。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因此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做人”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全方位沟通及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事”的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驾驭能力、理性分析能力等,而且还必须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

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等显性素质上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隐性素质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隐性素质的提高方面。

1.道德境界的培养。柯尔伯格认为在“无律”“他律”及“自律”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黄富峰认为,在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的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德育境界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的体悟最终实现在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培育是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德育知识,更需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大气的人格。所以,除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个性特质的塑造。个性特质的塑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它以尊重个体为前提,把握个体的个性特质,因势利导,扬个性之长,弃个性之短。个性特质的塑造对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开展自由联想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体优势潜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教学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教学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自由思维,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为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好奇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境界,乃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3.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素质的提升首先要从自我意识的训练入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观察,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的提升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第二,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自我内心情感;第三,通过模拟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监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第8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能力;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1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而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只知道死读书,应付考试,而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是知识面窄、专业基础知识浅、文理渗透差、缺乏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学生,其言传身教起着示范、榜样作用,自身的文化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敬业精神、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等等,都会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搞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

高校教师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具备科学的知识结构,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实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超凡的创新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一、高尚的师德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有更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应具备正直高尚、富有魅力的人格;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等等。具备这些高尚品德的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楷模,学生社会性格的养成和良好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教育和教学中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丰富的知识教育人,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用创新的精神带动人。要有一种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敬业精神,努力尽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大学生成为创新实用人才。

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由此教师的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讲授经典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相邻学科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将新的科技成果和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在课程节奏整体控制的情况下,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由度,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化教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应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教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现场教学、启发教学、讨论课、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理论知识传授应结合工作、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不断提升的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校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能力。教师要掌握创造性思维与技巧,在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实践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教师有了创新能力,自然能将创新意识渗透进课堂。同时,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力,促使形成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开辟社会实践渠道,举办能让学生接纳社会、增长知识和阅历的活动,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良好的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基础。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过于繁重,教师为了备课、搞科研而经常熬夜、逆时而作,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压力也迫使部分教师经常超负荷工作。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是高校教师应当引起重视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保持平常心态,精神愉快,为人处事心胸开阔,坦荡乐观,减少不必要的心理烦恼和压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只有身心都健康了,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六、素质教育观

第9篇: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验证药理学中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巩固和加强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1.1 严肃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作为以后的医疗工作者,当然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作为学生,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实验,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和相关知识,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正确操作,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爱护实验仪器,节约实验药品,对待实验动物要遵守医学伦理学,正确合理的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从实验中受益。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既包括实验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也包括实验的结果分析阶段。在批改学生《青霉素钾和钠的急性毒性比较》实验报告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记录小鼠注射青霉素钠以后心律失常,这显然是受了理论教学的影响。因为在本实验中,笔者并没有要求学生检测小鼠的心律改变情况,那自然无法得出小鼠心律失常的结论。虽然结论本身并没有错,但这违反了实验实事求是的要求。我们必须忠实于实验本身,实验做出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绝对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弄虚作假[1]。

1.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适当补充临床实践用药知识。在教学工作中,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其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应是药理学实验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在药理学实验课中,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种类、性别辨认,正确的捉拿方法和不同的给药途径,血管采血方法等;(2)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如:描记呼吸、血压、器官插管及动脉插管技术、动物麻醉技术等;(3)实验仪器、器械的正确使用知识,如呼吸记录仪、天平、量瞳尺等;(4)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和总结能力。同时我们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还注意改进实验方法,合理设计和编排实验内容,以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得到操作技能的训练,达到实验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以后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我们还根据实验内容适当补充临床实践用药知识。通过将实验课内容与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实验课更加生动,学生对药理实验课的学习兴趣也大为增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结合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介绍最新的药物研究进展,扩展学生的知识层次[2]。

1.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在药理实验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应该结合理论,深刻讲解实验设计的原理、目的、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对实验有个总体把握;其次,针对实验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加强其观察的针对性,保证注意力的集中,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指向,使得实验顺利进行;最后,实验完毕召集同学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交流观察经验、取长补短,增长学生观察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1.4 增强学生科学表述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述能力不强,不能用正确规范的医学术语来进行书写。比如说,在观察家兔有机磷酸酯中毒以后的反应时,应该记录“唾液分泌增加(或唾液外流)”,诸如“口吐白沫”之类的表述,不应该出现在实验报告中。这些都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予以强调,并对学生不断进行监督和纠正。在课时允许的时候,可以专门为学生讲解一下医学科学语言的表述方法。也许有些学生(甚至包括少数教师)会认为,只要能够理解其真实内涵即可,表述是否科学和严谨差别不大。我们认为,科学的理论和实验要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述,否则其严谨性必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不同理解、多种理解甚至相反理解,这样造成的危害就很大了。所以只有从平时入手,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述能力,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计划中,虽然实验教学课时数有所上升,但在评价学科教学效果时,有些学校仍然主要考核学生药理学理论知识的水平,而对实验教学效果的检测较少,这显然与护理教育的培养宗旨和教学目标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强调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同时,进行实验技能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综合性较强、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的实验内容更应加大考核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理论教学。我们教研室在评价学生总评成绩时,一向将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加权相加。在实验成绩中,为尽量的降低教师的主观因素,使学生的成绩更为客观,将学生实验的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录学生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另一部分则通过期末实验(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考核成绩,两部分成绩加权相加即为学生实验考核总成绩。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操作技能,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护理水平。

3 设立和开展综合性实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

现代的临床实践要求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各学科知识要融会贯通。所以对一些传统实验进行了改革,将生理、病生、药理、生化等基础学科实验课整合、重组,设立了一些综合实验。如在利尿实验中增加尿糖的测定等。通过一个综合实验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3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够使学生融汇、贯通其所学的知识,又适应了临床的实际需要。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学生自主选题、论证和设计的简易科研形式的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借此向学生介绍一些药物化学前沿知识,实现药学专业学科的统一性[3]。

4 德育与智育并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例如,在做《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的实验时,盐酸吗啡用量过大将引起家兔呼吸抑制,而解救药尼可刹米如果用药及时,用量恰当,则可改善呼吸,解除吗啡对家兔呼吸的抑制;但若尼可刹米用药过量,又可引起家兔惊厥,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在做这一实验时,就会以此动物模型为例,告诫学生临床用药时,要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合理地使用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的应对一些突发事件。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醒民.科学的精神与价值[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1.

[2] 郭宗儒.药物分子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