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艺术公共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公共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公共教育

第1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采取培育、引进、激励措施,提高师资质量。所谓“培育”,即是鼓励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从事艺术教育的使命感、事业心;所谓“引进”,是指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性别协调、梯队建设完善的艺术师资队伍;所谓“激励”,即是针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师考核、晋升、评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公共艺术教育要得到长远、高质的发展,有必要创办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艺术专业。这样,既可以拓宽学校的学科专业门类,又能够带动普及教育的开展,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还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个人的发展。

二、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

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首先是建立和完善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课程设置的主体应该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教学一线的教师及学生代表。课程设置应展开广泛的实证性调查和咨询,为教师、学生、专家建立民主交流的平台,以便广泛吸收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性框架。其次是课程设置应参照专业的特色。理丁科院校的课程应在进行艺术、美学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艺术鉴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将审美教育融人理工科教育的全过程:由原来的艺术、美学延伸到科学审美。要从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转变为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从而促进大学生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共同开发,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具体来说,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课堂人手,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

1.解决好第一课堂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一,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提倡综合教学模式。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和美术,而且还是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在课程安排上不可能细致地分门别类,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整合艺术资源,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其二,高雅艺术进高校。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着重提到高雅艺术的价值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鼓舞人民的精神意志,发展人民的创新思维等。其三,健全和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把艺术教育课程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力求做到课时、进度、考试、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只有通过严谨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艺术有较为系统、完整的了解,对艺术的门类、形式特点、风格流派以及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并从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积极的精神营养。

2.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实现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即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普及艺术,增强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因此在第二课堂中,既要有艺术特长生的“准专业”的表演,同时也要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其他学生积极参加,使艺术教育拥有更加广泛的受益群体。再则,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更多艺术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此外,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注重文化的传播,定期开设相关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并吸引专业学生的参与,通过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研讨和交流,促进艺术科学研究的发展。

3.拓展第三课堂,将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台湾《艺术教育政策白皮书》中提到:“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与社会各界有关的企业、基金会、艺术团体、学会、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各文物馆等双极互动,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以相互提供最新的研究、资讯和技术,以及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课程,协助改善艺术教育环境和师生发展的潜能。”有人认为,这种活动应归到非学校的艺术教育,但笔者认为虽然教学场地不在学校,但该活动由学校组织,艺术博物馆只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素材,它也算是学校艺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第三课堂。

三、根据高职院校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艺术教育特性。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例如,教师在进行艺术知识教学时可以讲数学的美学,虽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纯理性科学,但它又是一门最美的科学,对于塑造人性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与功效。这是因为,数学中的美的标准和一般美好事物的美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表现为或归结为简单性、统一性、和谐性、对称性、奇异性等。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遵循数学的审美准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去享受数学的美,同时人们学习和研究数学,最能有效地增长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技能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的实验、实习、作业等实践环节,寻找恰当的切人点,让学生感到艺术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此外,针对偏于抽象思维、缺乏审美体验的学习方式,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要以激发学生的个人表现力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激起学生的表现力,不可强制启动,只能用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等方式来诱发。首先是创造情境,使身处情境中的人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期待和冲动的动力状态。这一点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仅仅用动情的语言、传情的眼神是不够的。教师更应该与学生共同接受艺术的感染,与学生情感共融。此外,这种情境应该是自由、平等、合作的,学生可以表现其内心情感,允许有差异,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总之,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其表现力会大大激发,同时,情境本身也会由于表现动力的激发与强化而得到保持和加强。

四、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其一,加强科研,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及时推广优秀成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制定规范的科研管理政策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以引导艺术教育良性发展。其二,加强与其他高校交流合作。一是多参加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二是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形成自己的网络艺术教育阵地,一方面宣传工作和教学成果,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引发社会和学生的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并有利于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中去。三是建立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网,及时为学生提供艺术教育的政策和研究前沿信息。

五、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2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1涵义:简单的来说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及平时的校园各项活动,探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情况,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水平,培养艺术概念,并且在教育中不断的结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展开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用,可以直接的美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见刊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基本内容: 对于高校来说,德育教育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单单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方式,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新形式,所以说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不断的增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道德精神,更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总之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结合后会产生出一种沟通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桥梁,使得德育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产生德育教育,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反补公共艺术教育,总之两者的结合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

二、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因此来说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打开德育教育的局面,并且使得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首先就是认识到德育工作并非只有单一课堂教学的方式,需要增加实践课程,运用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等形式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德育的基础是美德伦理,没有美德的熏陶,德育只有只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育,是机械僵化的,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他们天生具有的美好情感的葬送。

2.我们要应用艺术课程和艺术社团互相?o助、相互促进的办法,来使艺术教育能够真正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融人艺术的殿堂中来,不断发挥艺术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和交叉学科中所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不断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让大学生在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上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3.高校在执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多是以实践为主,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可以直接发货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不断的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量,以此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多去参加艺术活动以此获得更多的生活实践,并且在这中间来提高学生的对于公共艺术与思想品德的养成。

4.对于高校来说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这样也是从另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同时在跨学科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强调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表达内涵与意义,另外在德育教育既要保持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实践的活动。在实践的德育教学中需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渗透其中,并且让大量的学生明白所实践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学生的德育教育还需要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3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艺术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的艺术教育需求,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总体说来,艺术教育在当代具有两种培养指向,一是艺术人才的培养,二是普通民众艺术审美修养的提高。无论出于专业教育目的还是普及性教育目的,公共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加艺术修养。当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艺术,人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艺术相伴。较高的艺术修养是人们提升人生境界与生存质量的基奠。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即是让普通民众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原理乃至技巧,以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与审美修养。另外,公共艺术教育对提升大众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健全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以及丰富的审美情操等。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如下观点:“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艺术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虽然关于艺术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有一点无可否认,那就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对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我国当代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也是汇集各类艺术品格的精神宝库。中国是人口大国,不仅需要经济建设,更需要文化建设。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公共艺术的加强是当代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公共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联,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人们的内心相沟通,公共艺术凭借其公共性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广泛的认知,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内涵,使人们的精神价值观念得到提升、心灵找到归宿。现代社会生活会越来越多地与艺术相关联。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推进,人类的生活因为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有着超越想象的进步,尤其是资讯的极速进展,使得物质和商业文化能无国界、零时差地广泛影响地球村中的所有人。而时尚的不断变换、观念的不断更新、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都催生着新的审美需求和新的艺术消费模式的产生。因此,在这个以电子媒介为艺术教育主导媒介的时代,唯有提升和扩大艺术与文化的教育,才能拯救人类因物质文明发展而渐渐窒息的心灵,也唯有透过艺术,才能引导人类去创造真正符合人性的文明生活,增进种族之间的彼此了解与相互尊重,促进世界和平。

二、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社会群体所需艺术类型的认识有所欠缺社会各阶层的成员由于生活状态的不同,使其在学识高低、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就使他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尽相同。但仍旧有诸多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无法贴近实际,忽略受众群体需求,一味追求外在形式。这就导致了如今的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多元性,无法将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落到实处。(二)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不管是在城市小区还是乡村街道,艺术活动的参与人数一般较少且具有固定性。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区域也存在很大的空白,例如在很多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甚至几年都未必会有一次。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侧重性,使其在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状态和文化情况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地区虽然文化活动较为丰富,但社会大众依然无法从中发掘魅力。(三)文艺工作者的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亟待改善现阶段从事文化工作的队伍中,普遍存在女多男少、学历水平低、年龄整体偏大等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据山东枣庄市市中区调查显示,约89%的社区文化干部并非文艺类专业出身。(四)公共文化服务缺少一个系统的鉴定评判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社区文化更加宏观,涉及的范畴更加广泛。就目前相关文化部门来说,整体上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入了解和调查,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缺少现实可行的评判标准,亟待建立一个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评判鉴赏体系。(五)“泛媒介场”的多重强势影响把受教育者引向歧途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核心的电子媒介的日益发达和普及,使电子媒介主导时代的艺术教育总体趋向于娱乐化,并取代以往的以纸质媒介为主导的诗意启蒙。如此,处于电子媒介时代或网络时代的艺术教育,遭受到由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和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媒介组成的“泛媒介场”的多重强势影响,一定程度上把受教育者引向了追求某种感官刺激、图像沉迷、非理性思考等的歧路。目前以大众艺术为主要教育媒介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较注重消遣性或娱乐性。这样的艺术教育往往主动迎合大众的现有趣味,只对大众提供较低层次上的教育,使大众在毫不费力的接受中取消了自我意识和思维的独立性。相应地,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也不再是以启发式为主而是以通俗化、消遣性和娱乐性为主。因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泛媒介场”往往对受教育者施以多重甚至是过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从而使他们在缺乏冷静的理性思考时就毫无选择地、茫然地接受了教育,同时也使艺术教育中的提高艺术修养等教育目标遭遇到被重重解构的危机。这就使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方面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其功用主要停留在非审美方面的内容——从道德层面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就需要公共艺术教育重新考量如何将严肃艺术渗透到公共艺术教育中这一重大课题,这也是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

三、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整合资源、方便就近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加强调研、统筹规划,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首先要落实具体的负责部门,索取这些设施的具体资料,这些资料应包括设施的开发年限、存在数量、位置分布和对促进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构建一个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其次,针对不同设施的具体情况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并多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在其位置分布上应重点考虑到所处位置及待安置位置的人口密度、主要社会成员成分、交通便利程度以及辐射范围等因素,进一步提升设施安置的合理性。对现有的主要艺术馆、图书馆、文化站、少年宫、公园等进行改造,提升关注程度,审核排查不达标的文化设施,确保文化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受设施问题的制约。另外还应依照设施的排查情况,进一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充分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对利用率较低的文化设施加以改造或更新,适度调整设施的服务种类。(二)坚持自愿参与、培育品牌的原则,发掘社会大众的艺术积极性首先应该着重强调对社会大众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启蒙,增强人们心中的公共文化意识。并且倡导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机构重视公共文化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动用政府力量实施干预,促进艺术活动发展。将艺术活动推进到每一个群众的身边,使其成为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身利益的一部分。再次,摸索社会大众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开展之间的契合点,全面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调动能力,打造参与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群众文化路线,如新年音乐会、文化广场、元宵节游园会、“数字电影进农村、进工地”等专题性活动。另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文化娱乐活动的系统性。同时还需扩展宣传范畴,增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展品牌文化活动的推广渠道,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辐射力度。并且也要在宣传过程中展现出文化艺术活动的娱乐功能,促进娱乐和教育的有机统一。(三)坚持公益服务、全面覆盖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目前,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时间大部分是行政班时间,这就使上班人群在空余时间很难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够针对所服务人群的不同情况,调整设施的开放时间以满足多数上班人群的需求。与此同时也需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应着力确保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文化需求也是公共艺术文化服务所必须要考虑到的。应该倡导有关部门多策划一些适合低收入人群欣赏和参与的艺术文化活动,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到通过财政补贴降低文化艺术活动的门票费用,从而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参与门槛。这里应该着重将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作为主要侧重点,按照以上建议进行完善。(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作的原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应着手于文化工作者精英队伍的保障和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贴近群众、甘于奉献、热心服务的文化工作队伍。其次,要善于发掘团队中的种子选手,进行着重培养并提供优先待遇。再次,要广泛从群众中吸纳品行优良的艺术爱好者进行培养和发展。最后,要确保政府投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形成与当前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普及公共文化的艺术概念,促进社会大众对该活动的认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维护。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指标完备、评价科学、考核到位的绩效考评机制,奖优罚劣,示范鞭策,形成规范的竞争激励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五)加大博物馆、文艺场馆等良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艺术氛围的营造要走出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真正实现受教育者之间的审美交流与沟通,就需要重新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方式中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加大博物馆等良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纯艺术氛围的营造,从而召唤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本能需求,力求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审美意识生成的情境,让公共艺术教育在更为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受教育者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四、结语

第4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1.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

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第5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面对众多的艺术学科知识领域和有限的学时制约这一对显著的矛盾,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无疑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去积极应对的唯一良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方法。那么,何谓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核心———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现代教学概念为基础,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形塑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整体型教学。它具有整体性、灵动性、超越性与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1.有机整合重塑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结构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可见,“有机整合思维方式”是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核心,而这也正是解决传统公共艺术课程知识面过窄、过于专业的弊端的关键。传统公共艺术基于科目基本结构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论从哪门课程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都只能偏于一隅,无法构筑整体的艺术审美观,使得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一时难以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再加之课程学时短,学生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整个学习过程既无学习激情也无学习目标,成为了雁过无痕似的所谓艺术审美教育。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强调任何一门课或一个课程单元,都应该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主题式教学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不以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获得为目标。这就打破了以科目知识为限的僵局,为教师跳脱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点,以美育大教育观为目的进行教学打开了思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跳出专业知识的窠臼,往往是在以艺术的专业知识去应对非专业的学生,这样基于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的差异,就导致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质的不对称。在此,试以常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西方美术史”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传统授课模式下,西方美术史课程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构建整个课程体系,从原始美术、两河流域美术一直到印象主义,教师通过讲授呈现史实、风格、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不以艺术专业学习为目标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较为冗长,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程内容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时间的吸引力,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也是学过就丢,无法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对艺术的亲近感,对审美文化的追求。因此,甩不开的课程知识结构就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大限制,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而难以达到“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的最基本要求。若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完全可以跳出系统知识学习的传统思维,在不同课程单元中选取西方美术史中的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课程学习,以该主题为原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运用当代社会庞大的信息平台收集该主题所涉及的艺术史上下文背景、社会学知识背景、艺术家个人经历背景等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劳而获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就变成了主动追寻探究的研究之路,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学习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题式教学法也许无法将所有的学科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但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艺术史,如何去欣赏和品位艺术作品,如何去认知和感悟封存于历史中的一位位艺术家,这不正是公共艺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2.从时间到空间,实现公共艺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教师与学生围绕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这一作用过程中必定突破传统教学在空间上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和在时间上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有限封闭性,向教学时空的“无限开放”性转化。因此,主题式教学的另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教学形式的灵动性和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传统公共艺术教学方式所最欠缺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课堂讲授、引导与学生课上讨论、课下收集资料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任务的牵引,课程的学习时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学生在下课之后,仍要继续艺术学习,并学会从多元渠道去挖掘艺术资源,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形成基础。这无疑就突破了传统授课学时受限的根本问题,解决学生课堂应付听讲,课下抛之脑后的学习方式顽疾。另一方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拘泥于课本中、课堂上的艺术却往往与生活脱节,传统公共艺术教育未能打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之间的隔阂。“知识一旦从它的原初形态、经验形态上升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的逻辑体系之后,便远离生动、鲜活的生活本身,日益演变为枯燥,尤其是构成一个严谨空洞的文字、术语,过程的知识便隐匿乃至消失在结果的知识之中,仅仅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资料不必然地内在于知识本身。”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实现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火热的现实艺术生活相对应的审美体验,才能为学生的书本学习找准现实的根基,完善和培育学生鲜活的生命力。主题式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跨越了学科知识的时间轴和内容限制,强调多元知识的碰撞和冲突。为了实现主题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走出教室,进入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基地、设计文化机构,借力社会美育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让学生深化课堂教学所得。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在生活中去体悟美,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现代社会塑造能够感受美,进而能够去参与美并创造美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因此,大学教育作为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公共艺术教学就理应成为沟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桥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社会美育平台,帮助学生打开这座能够为之终生艺术审美提供源源不竭艺术资源的宝库。

3.过程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评价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通常被定位于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的应然表现。在主题式教学中,评价不是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作为一个因素贯穿于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中。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学来说,过程型评价方式无疑是更加恰当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考核手法。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艺术知识。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新型艺术教育的共识: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种智能———不仅激发人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还能开发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在主题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的智慧和能力是多元的。在前期课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涉及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等等;在课中的讨论交流中,需要发挥演讲、辩论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外,从课本知识到艺术实践的生发过程中,需要具备举一反三、拓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过程型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无疑就达到了通过课程评价方式来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考核模式中,学生学习无目标、考试忙应付,教师教学没激情、考核走形式的弊端。

二、总结

第6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普遍开展的公益性、大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并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彰显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已势在必行,这是普通高校实施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世纪初叶,教师已经被认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教师即研究者”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英国教育家Stenhouse(1975)提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理事会(EHR)或大学教育部(DVE)的大学教师提高项目(VFE)是把科研与教学仅仅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及时交流、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

的确,与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称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即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着重研究艺术教育对德育的渗透)、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研究教学对象。针对我们调查中了解的情况,一些高校之所以没能扎实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归因于高校自身缺乏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重视,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行为动机和成长愿景的研究。这些恰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大学生普遍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成长愿景,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认为应通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自觉接受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品位。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学术动态基础上,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践化、审美化、德育化。

第三,研究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机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示、高雅艺术氛围的烘托,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里与世界文化艺术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情操”的发展轨迹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艺术实践的示范者

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重点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即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动和积极的影响。

1.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师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教师不是只懂艺术理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着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行家、甚至是艺术大家。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教师才能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现身说法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无限向往,进而激发起自觉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比如,公共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学校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自己公开发表的和获奖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也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力量。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造诣,进而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

2.引领大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公共艺术教师应该是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引导者,积极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是哈佛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校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一份哈佛大学校报(英文名Gazett,双周刊)的“两周事件日历”栏目中,整整3个版面被用来刊载1997年3月27日-4月8日校园与艺术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中有12场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不论对艺术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参加的。而这些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够热火朝天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与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艺术教师的亲历亲为、积极引领分不开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大学生停留在接受艺术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自觉把大学生引领到参与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艺术成就感。

(三)为人为学的传道者

“为人”就是做人,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人师”;“为学”就是做学问,对此,教师理应是一个“经师”。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揭示了教师在“为人”与“为学”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堪称是实实在在的“传道者”。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为人为学”的“传道者”,成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1.展现高尚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在艺术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作为艺术教师特有的品格,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展现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也应传达高雅的意境、内涵高尚的品性,正所谓文如其人、歌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2.传授科学知识。公共艺术教师应该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艺术理论知识,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来造就和丰富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公共艺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感情表达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了解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这些是公共艺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公共艺术知识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一前提条件本身要求公共艺术教师不必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系统而高深的艺术理论,而应该本着“能懂、会用”的原则教会大学生艺术欣赏的基本技巧、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艺术,而且要达到以艺术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这一根本宗旨。

二、学生的主体角色

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特有的情境与氛围下,通过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载体功能。

(一)全程参与者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艺术教育,无论是学习欣赏、表演还是创作,都要经历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不成其为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正是在唤起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情感由枯竭而丰富,由芜杂而纯真,由卑微而高尚,“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我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进而,我们的人格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完善。”

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王岳川教授指出:“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捉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去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由此看出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成为艺术实践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必须精熟于从静态的欣赏美到动态的创造美,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二)审美反观者

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大学生成为审美反观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应在审美艺术的同时更需反思具体艺术的意义或价值。王岳川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出到对其意义反思的高度。”二是指从宏观上反思审美本身对审美主体的现实意义。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并直接指向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主体,只有反观生命个体的逐级需要,并以审美为最终媒介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陈旭光教授指出:“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的精神需求,是人的需要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审美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公共艺术教育这一特定情境下,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成为一个自觉的审美反观者,即在艺术面前应本能性地思考何为美?艺术之美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审美?等等。通过审美反观,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而且切实体认到艺术审美对于广阔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人格完善者

实现人格的完善是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一个重要表征。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一文中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的表现,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鼓舞人、改造人,进而实现人格的自觉完善。

李泽厚认为“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在孔子这里获得了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的含义,它使这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其培养人的良好修养、塑造人的健康个性的作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既然艺术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大学生通过置身于艺术教育的特定情境必然会顺应艺术教育的这一必然指向、逐步成长为一个人格完善者。

可以说,科学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我们探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路径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也是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强调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选集[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5]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2005,(14)48-50.

[6]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教工,2003,(9)12-1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5月.

[8]马建初.开展民族传统艺术教育,传统中华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7.11.35.

第7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艺术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从受教育者认识规律及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划分为若干操作层面,固定核心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内部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构建了一门开放的艺术课程体系。③《指导方案》规定普通高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八门,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与思考,其中《艺术导论》课程旨在向学生灌输基础性艺术理论知识。其他七门鉴赏性课程分别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和戏曲,相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来说更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先导性意义。《指导方案》并没有具体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作详尽的规定,其课程的设立主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渗透、反思鉴赏艺术,削弱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肢体动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任意选修课则分为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四大层面,其内容是以上或更多艺术门类的多向纵深难度的体现。无论在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还是在艺术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创造与表现等多种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方面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得到提高。《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学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系列讲座。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类别有艺术导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八门;任意性选修课有四大模块:艺术史论、作品赏析、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系列讲座有综合艺术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的课程内容制定结合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世界各国艺术改革与发展总体趋势的引导下,贯彻了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精神。《指导方案》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优化了课程结构,把多种艺术门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规定,以限定性、任意性课程两种形式进行双向辐射,切实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因人设课”甚至“无人无课”的现象。以下是《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阶段性优化

第8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地域文化是指在中华大地某一地域的特殊环境和空间范围内,根据该地域特有的文化形态和历史文化遗存、社会风俗,这一地域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承至今且仍然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综合体。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不论在哪个区域都能挖掘出具有中国特色、值得发扬光大的地域文化。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历史事件、传统的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等,都是值得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民族众多、疆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色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其他区域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年代,也有很长的延续性,目前常说的地域文化往往能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如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

二、地域文化对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一直以婉转优美的姿态立足于中华大地,不仅具有审美性以及值得深入钻研的价值,更具有强大的实用。艺术设计是一种集审美、专业、技术及实用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培养传承地域文化的专业性艺术人才是时代所需。首先,地域文化是我国各区域厚重的文化载体,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是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也基于人文素养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高校应将公共艺术教育打造成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项目。其次,高校通过地域文化传播,可使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为使地域文化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的特色项目,各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可根据课程标准编印教材、组织比赛、建立地域文化公共艺术研讨工作室、开展非遗夏令营等,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学生可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地方遗迹等渠道获取学校周边的地域文化资源。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知识讲座、曲目欣赏、文艺演出等,通过多种方式将地域文化充分地渗透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课程之中,让每名艺术生都能深切地感悟到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再次,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文化的传承在于教育,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将增强艺术院校学生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后,将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反映了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地域特色产品的创作源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入人心,开展力度逐渐加大。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人文基础薄弱、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运行体制不顺畅以及缺乏完善的体制保障等,与公众的发展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从管理机制和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上看,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及美育素质教育设置的科研室,一般是隶属于艺术学院或人文学院,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发展空间较为狭隘。部分高校虽然成立了独立的艺术教育部门,但由于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特性认识不够,教师的实践工作无法得到完全的认可,教学工作量计算与其他学科相较而言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美育课程设计往往缺乏新颖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在申报艺术课程时也存在盲目性,导致艺术课程设置没有章法。艺术课程活动背离了普及教育的初衷,最终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

四、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现阶段,从我国整体高校艺术教育范围来看,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部分学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丧失了教学特色和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构建高效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有效传承、弘扬我国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广大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利用地域性文化特色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知识面上,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模式横向发展,在重视学生艺术专业基本技能与艺术熏陶的基础上,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认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在公共艺术教育专业特色方面,高校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把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与我国各地域文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从而使地域文化充分融合在艺术教育教学之中,进而使得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深入发展我国地域文化中的传统历史文化。再次,学院还可通过邀请校外艺术名家、当地民俗民风艺术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校园文化。除配备专职音美和美学理论教师之外,还可建立一支校内外结合,地域、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科研队伍,进一步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课堂教学体系。最后,发挥我国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能够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涵,积极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从而进一步实现扩展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特色的办学需求。因此,将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高校公共艺术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成为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标志。

五、创新与突破,发展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

第9篇: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现状 管理途径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独特又神圣的全局性长远教育,也是一种追求人的最高素质并走向卓越的“人”的终身教育。其最大的特点应是“公共性”,即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使之掌握一定的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重点高校(“211”“985”高校)公共艺术开课的情况较好,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院校相继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开设了相应的公共艺术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二、三类综合性院校至今没有开设公共艺术课。虽然有的高校勉强开展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但无论从管理机构设置、教学管理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一)湖南地区高校

近年来,湖南省各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重新修订了学校学生培养方案,将公共艺术课程列入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并规定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修满2学分方可毕业。各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管理机构得到加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空间。湖南地区高校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学校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教学管理工作未落实。二是师资队伍管理矛盾突出,公共艺术课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三是有的学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具体表现在部分学校没有按要求设置课程,或课程设置太少;将“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对待;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中,个别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的政策规定把关不严。

(二)河南地区高校

河南地区多数高校成立了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艺术教育中心,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较为规范,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也得到加强,第二、第三课堂及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较广。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目前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课年轻教师比例较大,工作经验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经费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民办高校和部分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一些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对校园人文环境重视度不够,缺乏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湖北地区高校——以武汉大学为例

武汉大学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是一所涵盖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并在此期间设置了公共艺术课程。2000年以来,艺术学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内容更加多元化,从原来单一美术欣赏和音乐欣赏课程,增加了中国美术史、中国艺术精神、西方美术鉴赏、中国书法艺术、摄影技术与赏析、中国陶瓷艺术、趣味素描、装饰绘画基础、贝多芬经典作品欣赏、西方建筑文化与歌剧艺术、京剧历史与审美导引、英语电影欣赏等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课程。学校也相继成立了一些社团,例如动漫社团、人乐合唱团、笛箫协会、相声小品协会、德狄魔术协会、原创音乐协会、踪点剧社、樱之音口琴社、春英诗社、书法协会、太阳雨文学社等40多个社团。

三、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然成为我们的共识。然而,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距所导致的管理不力、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以及由于客观上资金不足造成师资奇缺等因素,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已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和亟待解决。

许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专业艺术课程相同,并且教育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类似。试想若用专业课程的要求对文理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公共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背离公共艺术教育性质与目的的教育,其结果往往是师生徒劳、事与愿违。

四、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逐步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管理体系

在课程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探索丰富而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传统观念,突出以审美知识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架设人文与科学间的融合;善于利用本土、国内外、网络的艺术资源,从“技术”转向“艺术”,增加文化含量;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脱节的状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成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对象,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使教师与学生能在课堂内外及时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艺术教学管理的关键,不容忽视。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管理

为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管理。要不断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用以配备艺术教育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活动场所等,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道森.公共美术教育论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