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艺术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艺术教育一直以来是人们素质内部需求的组成部分,这是很多青少年必须要培养的部分,尤其是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可以说已经占据了很明显的地位。另外青少年宫是我国特色校外教育的阵地,它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水准,能够快速培养业余爱好,能够塑造良好的品格,能够快速促进健康全面发展,这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很多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上与学校艺术课程教育都没有任何衔接,同时教育位置也不够准确,目标不够清晰,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需要得到增强,从科学理念角度分析,应该从育人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实现优化教育管理。
【关键词】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目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如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很多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了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的主要角色,为了能够塑造更好的品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加强艺术教育创新。
一、提升审美教育,提升青少年素养
我们必须要强化青少年审美能力,应该把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内容逐渐推进到各个层次当中。①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事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各类对象所表现的一种情趣,这事可以决定审美活动开展的一种方式。有很多高审美情趣的人,对追求美的渴望过程中,有很强的美的感受能力。当他们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阅读小说的时候,不仅仅会局限于整个色彩过程中,而且对情节,作品都会有一定的安排,对于很多演员的表演,遗迹性格的刻画能够从细节上进行处理,从词汇当中更能够找到美。②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艺术教育的角度上来看,艺术教育应该事情感上的教育,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积极影响。比如我国民间音乐有二胡曲,整个曲子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就好像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就好比是通过人们的感知入手,然后让他们通过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一些想象引起共鸣。通过这种试唱、欣赏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视觉能力,学生能够想到更多的情感和记忆,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一些相对比较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人们积极向上,就好比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对启发学生铭记父母教育有很好的方法。在青少年宫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来改善自身的道德观念,让那个审美趣味走向健康,向着积极方向进行发展。
二、渗透德育教育,塑造青少年品格
一般德育教育从实际情况来说,对青少年来说是可以发挥处形象美,塑造更好的品格,形成一种道德素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发挥处美育的一种风格,激发教育对象同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让教育者能够在情感上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产生在客观事物上的一种评价,并且在情悦中让精神境界得到了最后升华,迫使道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育可以让那个道德意识获得更大的体验,这是一种实践行为,从80年代的角度上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人们语言美的构成,对于这种美,我们更在乎的是五讲四美的过程,最近这几年我们在强调社会核心教育内容,希望能够从青少年艺术角度来进行全面教育,青少年宫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集体主义观念都有竞争意识,文明意识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作用,就好像是开展铜管的乐队一样。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的耐心、细心、还有恒心、以及相关意志品质,经过合唱团训练成功演出,让学生知道如何管理团队,懂得如何增强荣誉感,青少年宫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建议不的对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研发德育发展计划。
三、丰富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视野
在青少年文化活动交流过程中,应该提升艺术教育整体水平,青少年应该组织艺术展演和才艺等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心。最近这几年,我们发现青少年一些团队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尤其是长沙青少年宫依托表演团队,一年可以表演60场次,多数人都是参加好内外文艺,而且还拜访美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并且收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青少年宫应该保持育人的优势,需要丰富文化活动,还需要通过青少年交流,走访一些活动,互相参加一些青少年文艺活动,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上应该加强和国际业务是哪个的来往,形成一种探索的精神。
四、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艺术教育实效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宫是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进行处理的,需要开发本地青少年宫的艺术课程,学校课程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共分成了三个层次,一个是普及层,主要面向青少年,普及更多艺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在开设艺术的过程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作为讲座内容,艺术课程作为主要基本课程。二是兴趣层,一般对不同艺术领域会有不同兴趣的青少年,区域分年龄层次不同,区分知识水平和技能层次也各不相同,开设培训课程,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三是提高层。把对艺术既有浓厚兴趣,也有一定特长的青少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不同类别的艺术团,这些艺术团能让那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让青少年获得更好的表现舞台,发挥自身专长,建立更多的自信,另外可以提升青少年宫的品牌影响,扩大社会自身利益。在新课程内容安排中,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青少年宫的建立需要吸收现代艺术新元素,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新理念,避免艺术教育出现狭隘。需要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推出新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安排多种特色艺术课程,形成一种地方特色,目前长沙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底蕴相对比较雄厚,恶意把山歌、花鼓戏、湘剧、弹词、皮影戏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让教学更接地气,更贴近本地的生活。引进更多现代技术和艺术教育设施,可以提高创新教育内容,增强艺术实效性。
五、结语
从目前的角度来说,我国正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扫除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各种障碍,要求教育工作人员能够以创新发展的精神进行学习,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环境,深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改变教育理念,无论在教育不们还是在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认清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艺术教育的完整路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并不是真的教育。在深化教育的^程中,需要推动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具有很实用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琳.幼教师资艺术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3).
[2]郑茹男.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
[3]Development of Design and Art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J].WANG Xiaof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4(Z2).
[4]Studyon the Humanity of Ordinary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J].Yu Liwen.学术界,2013(11).
[5]杨i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6]廖宇.On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s[J].海外英语,2012(12).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 青少年素质教育 作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J3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76-01
一、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陶瓷艺术有着极强的观赏性,对制作者更具有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等特点,所以陶瓷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陶瓷艺术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质
我国的陶瓷艺术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古陶瓷在世界上都被认为是艺术珍品。这些优秀的陶瓷作品都积淀了创作者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感慨陶瓷艺人的巧夺天工之时,同时也对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制作过程、陶工艺人等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祖国璀璨的文化。在陶瓷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对陶瓷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体验与熏陶,从而把这种对美的感受及联想渗透到其他美的事物当中。陶瓷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陶瓷艺术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
陶瓷艺术是一个集想象、审美和动手等多方面能力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在制作过程当中需要眼手心一体,这样就要极大程度地调动思维的能力。正如我们所知,现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小抓起,例如给孩子买橡皮泥,让他们学着或者想象着去捏出一些图形,这种做法就能激发孩子的思维以及想象能力。陶艺作品所表现出的直观性,正是人类抽象思维的表达,展示出了具体的形象,使具体形象被赋予了抽象化的语言。因此,陶艺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陶艺教育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
古人对于繁琐的制陶过程用“72道方成器”来形容,可以看出制陶工艺相当讲究、复杂和严谨的。这也就要求制陶者需要了解化学和物理方面的基本常识之外,也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陶瓷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要求制陶者熟练掌握陶瓷成型技艺,涉及各类装饰彩绘手法及线造型艺术,以及立体造型观察方法和塑造能力。因此,通过陶瓷艺术的学习,能够培养遵循科学规律做事的习惯和素质,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劳动技能。
二、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陶瓷艺术传承方式单一
我国的陶瓷艺术从古至今都是以师徒的形式代代相传,很多的能工巧匠因为没有好的继承人,而不能很好地传承技艺,所以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在现代教育已经不再适用,应该寻求我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二)学校的授课方式太传统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在极大程度上囚禁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是陶瓷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管是文化课还是实践课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制陶兴趣,制作出好的作品。
(三)我国在陶瓷艺术教育环节不够重视
陶瓷艺术教育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国外的普通学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悲的是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古国,坐拥着最具观赏性的艺术瑰宝,却不去大力地发展与传承,真是令人不解。
三、陶瓷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策略
(一)应加强陶艺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我国的传承方式以及现存的教育方式,对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其中好的教育方式,在各个年龄段都开设课程,这样能很好地形成一种陶艺学习的氛围,有利于我国陶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合理设置陶瓷艺术课程
陶瓷艺术是一门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要多安排一些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提升审美素质以及动手能力。
(三)陶瓷艺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的制陶技艺虽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传承并不是陶艺课程的宗旨,创新才是一门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课堂上,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责任是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激发创新的潜力。
四、小结
陶瓷艺术融合了历史、艺术、物理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寓教于乐的学科,具有拓展思维、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艺术教育也具有陶冶情操、提高智力和树立个性等素质教育功能。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今天,陶瓷艺术教育尚有欠缺之处。因此我们要在立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陶艺教育的优点,把中国素质教育推向新高度。教育部在21世纪新课程标准中将陶瓷正式列入教育内容,相信陶艺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素质教育也会得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莲生.论我国的陶艺教育思想[J].陶瓷学报,1996(2).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年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在正确的荣辱观指导下才能健康成长。青少年,特别是大学时代是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是青年学生立志立德的关键时期。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伦理道德在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和碰撞中受到挑战,不少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一方面,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成为广大学生道德价值的主流;另一方面,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较深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广大青年学生在荣耀感和羞耻心的价值对立中,提供了一面检验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镜子,能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道德意志,构筑抵御诱惑的坚固防线,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题,规范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行为,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从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大力加强荣辱观教育。学校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多年来,一些学校通过开展“团风”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学校的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积极通过提高师德、开展“三育人”活动等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他们对学生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并不是封闭的教育,社会上的各种观念和思想,都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给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荣辱观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改善社会风气。
关键词 美术馆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美术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有效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鲁迅曾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当代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功能和德育教育功能正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怎样在美术馆中通过美术活动载体创新性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美术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内容上的相通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广大青少年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美术教育则是通过推动人的内
心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厌恶,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美与善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
2所承担任务的相似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各类美术作品的审美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广泛汲取美的灵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物质、精神文明。这些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相吻合的。
3目标的一致性。美术教育寓教于乐,形象直观,因而对人的影响更自然、更持久,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的功效,使人的精神境界升华,对人的道德风貌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美术馆的美术教育
美术馆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为社会发展而服务、面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文化事业机构,担负对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推动当代艺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馆的教育、服务功能也越来越明晰,在当今已被视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场所。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在开放的环境中为青少年们提供直接欣赏与学习机会的教育活动。通过自由参观及工作人员的解说,帮助大家有效地了解美术作品,并帮助大家学习艺术相关的知识,提高大家的审美素养。所以,通过引导青少年对美术馆各种艺术品的欣赏、领悟、学习,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其他的各种美术活动,能够方便直接的对青少年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美术馆通过多种美术活动载体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是实际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物品,是通过美术活动载体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美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道具。比起学校里的教科书和学习资料,它们更直观、鲜活,更具有感染力和审美教育功能。而且,美术馆的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学校力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单一、说教的传统形式,将传统的封闭教育式机制引向现代开放式教育机制,使学生能够在美术馆活泼、主动、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学习和思想熏陶。另外,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是多样,例如陈列、讲座、艺术家公丌制作表演、开放的工作室、公演会、与学校协同进行的美术鉴赏教学、提供图书资料及互联网络资料等。所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活动,能够创新性的对大家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1)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审美感受力。通过观摩欣赏,提高青少年对艺术形式及其内涵的感受能力,让美的思想融入到大家的思维中,对大家的思想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有力促进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2)促进对艺术作品相关背景的了解。通过组织大家对作品产生的地域、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学习,了解艺术家生存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道德背景和思想背景等,引起青少年们的思索和感悟,从而提高大家的思想和政治意识水平;(3)通过对各种艺术品的鉴赏,理解和对各种艺术形态的综合把握,获得多样审美享受,并提高对艺术品的理解力,提升审美修养,提升道德意识水平。
总结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提高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美术馆美术教育的形式,积极利用各种美术活动的相关载体对青少年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美术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和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大力对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进行推广和实践,以便更好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昊东粱,樊学川.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马列波.芙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14-15..
自2008年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起,国家大剧院就高度重视,责成艺术普及教育部负责此项工作,并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系统工作来抓。我们在接受此项工作任务之初,就开始思考如何把国家大剧院这个世界级的表演艺术殿堂,通过更全面、更有意义、更活泼的形式展现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充分利用其云集艺术名家、名作、名团的优势以及顶级剧院的硬件优势,有机整合市场化手段与公益性教育两个方面,最终让青少年走近艺术、走进经典、开阔视野、提高修养,以有力支持“社会大课堂”活动,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将公益性放在首位。3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高投入、高质量、高品位、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千余场,参与的青少年朋友10万余人次,覆盖了全市16个区县,所有活动都是免费的。同时,在众多的活动中,质量始终放在第一位,活动策划具有兼顾各个年龄段、兼顾城乡学校的特点,让更多的学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其次,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策划有针对性的专题活动。自2008年以来,我们根据专业特点,系统、科学地为青少年策划组织了一系列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其中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表演艺术门类,并将大剧院的品牌项目“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无条件奉献给孩子,奉献给“社会大课堂”。我们邀请著名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等表演艺术家,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点,还在暑期特别策划高雅艺术体验活动,将学校的艺术课堂搬进大剧院,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体验高雅艺术。
再次,我们特别关注青少年殊群体的艺术普及教育,用艺术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先后与我市的多家特殊教育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建立联系,组织孤残儿童、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山区学生、打工子弟以及远郊区县青少年学生等群体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以及内心感受,特别设置专场,安排艺术美感鲜明、积极向上、乐观顽强的内容,采用知识传授、现场互动及亲临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传递“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
最后,积极配合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开展有针对性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我们在策划活动时,参考教学大纲,特别兼顾艺术类教学的特点,结合剧院演出季、各主题艺术节,有针对性地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观摩学习课堂和表演实践舞台,先后组织观摩音乐、舞蹈、歌剧、戏曲等演出,每月在音乐厅举办专场青少年普及音乐会,目前已有20余所学校的优秀艺术团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我们与北京市教委合作,每年举办青少年艺术周,旨在为更多的优秀青少年艺术团体和个人,提供登上世界顶级表演艺术舞台进行展示和演出的机会。同时,我们还积极协助推进“京剧进课堂”工程,邀请京剧界老一辈艺术家现场对小朋友进行示范与指导,并成功举办了“京剧进课堂”成果展示演出。
关键词:青少年 校外 教育
校外教育是校外教学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产物,特别是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思想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了,它扩展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学校以外的社会各个领域,教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时空的复杂的社会子系统。教育的纵坐标是指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时时受教育;横坐标是家庭、学校、社会――处处受教育。校外教育已被纳入了整体教育体系的发展之中,成为国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校外教育的教育系统是不完整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由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校外教育构成的。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共同的教育本质,二者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与学校教育相比,在很多方面校外教育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一、青少年校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外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青少年校外教育在我国已历经近60年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少年宫到现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校外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总体来讲,全社会对校外教育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准确,大多数人仍停留在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补充,是少年儿童课余假日娱乐的场所。基于这种认识,对校外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校内教育。因此,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等方面,长期处于边缘地带。
(二)校外教育内容单一
大多青少年活动场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活动内容单一,教学范围狭窄,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琴棋书画,为了应对市场,大量的开展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特长班,而锻炼少年儿童心态、胆量、体能或科技创新等科目却很少涉猎,这对拓展孩子的视野、健全心智,或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或欠缺。一些校外教育机构为了创收,针对应试教育开设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辅导班,这已经完全背离了校外教育的意义,与校外教育的宗旨南辕北辙。种种错误认识导致长期以来我们青少年校外教育单打一,少创新。这种狭窄的专业设置,既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也不能适应知识积累的需求。
(三)青少年校外教育设施薄弱
青少年校外教育场馆在建设初期,大都是依赖地方财政投入建设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的青少年活动场馆,建设初期配套的各类设施日益陈旧老化,基础设施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改造,对新的活动项目因资金制约也不能及时开展,无法承担目前日益增长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求。绝大多数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属于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是完全的自收自支性质。因此受经费来源制约,青少年活动中心就得搞创收,与市场化接轨。这在某种意义来讲,背离了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公益性的原则。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各“中心”不得不开办各类迎合市场的培训班,出租教学场地,招商,招租,使得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鱼龙混杂,失去了原有的为青少年服务的单纯性质。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项目因受经费制约和不挣钱也被忍痛割爱。
二、强化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措施
(一)开展文化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各种文化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通过愉快的亲身体验学习中国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接受道德教育,培养优秀品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北京快乐游”夏令营,通过游览参观长城、故宫、天安门、北京大学等地,使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开展国学夏令营,让青少年参加国学故事会、国学诵读、国学小游戏、国学影视观摩等活动,学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传统美德,养成健康的人格与高远的精神境界。
(二)开展游戏类文化体验活动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简单易学,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各种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以我们磐安青少年宫为例,我们经常深入学校和社区,以体验、实践和竞技为主要途径,开展消防体验、安全闯关、环保闯关、跳羊角球、欢乐袋鼠跳、贴鼻子、夹乒乓球、无敌风火轮、灌篮高手、电子百拼等多种游戏式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游戏项目,让青少年在享受丰富的公益性文化大餐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开展艺术类文化体验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种多样,内涵丰富,通过艺术活动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少年各项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书法学习活动,让青少年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学习历史人物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勤学苦练的品质,进一步陶冶青少年情操,净化青少年心灵。
三、总结
总而言之,青少年校外教育是对校内教育的弥补,也是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开展丰富多采的公益性校外文化体验活动,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仅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养成,还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为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的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明.让学生喜欢成为校外教育的重要指标[J].上海教育,2011,(06).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本文作者:沈哗工作单位: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强化美育的作用和方法
1、建立和谐的,富有情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的形成。如何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呢?(1)青少年科技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美德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良好师生感情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与人爱的天性相对的是怯懦,然而怯弱恰恰助长他人对自己的控制,人的良知和在良心规则之下的爱与交流是逐渐减少怯懦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科技教师应警惕最极端的倾向,即控制变成了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而使科技教育的爱落空。(2)教师要有民主作风。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到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就能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平等性,是在高境界上接受颖悟知识的前提。使外在的知识和内在人格、思维模式、日常行为融为一体。一言一行无一不美,对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美的吸引力,向心力。客观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范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2、发掘科技教育内容的审美价值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类以往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的学习探索过程,是引发青少年对真理有所企慕的一种途径。青少年科技教育要努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到科学真理的无限性和开放性,获得思想和心灵的自由。心灵美的核心是美的崇高感,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学内容,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性之美、大自然永恒和谐之美的教学,是渐进培养学生诚实、正直、勇敢、无私、忘我、耐心、坚忍、自主各种品质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文明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把心灵美和外在美统一起来,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和环境美。3、努力提高科技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没有教学艺术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不会应用教学艺术的教师不会是受崇敬的教师。因此,掌握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水平,应该成为每一位青少年科技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亲切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态美,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仪表、表情、姿态、动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形象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要尽量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录音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也得到美的教育。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构成教学艺术的重要形式。变化的教学节奏。在科技教育中也要讲究节奏。要努力做到讲课速度快慢适度,讲课声调高低有别,解决问题跌宕有序,力求青少年科技教育整体和谐。巧妙的教学情境。教师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视科学社会实践,在科学社会实践中美化学生心灵
科学社会实践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具体、生动、丰富的特点,是我们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途径,也为我们强化美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多年来我们曾和本区内外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社区街道等单位开展广泛而密切的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例如本区基层中小学的师生通过“走进科学殿堂”青少年科研课题研究活动这个媒介与大学教师、科研院所的专家面对面真实地交流、互动前行,体验发现之美。亦师亦友。学师风范,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具体问题的解答,而是启发了师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到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的种种情状,以及亲眼目睹科研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更体会到科学研究本身体现在发现自然、社会、生活法则中所具有的庄严肃穆的美学意义。
青少年艺术团发展建设人才培养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代表着民族希望与未来的青少年,必然是未来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生力军和接班人。但是,作为培养青少年艺术情操、造就青少年艺术人才、倡导青少年艺术追求主要载体的青少年艺术团。近年来,在众多的中小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如办团思想不明确、定位不准,艺术专业师资贫乏,青少年艺术培训市场竞争激烈而无序、市场份额不断非良性细分,学生课业负担重、无暇训练,团员流动性大、怕吃苦,运作经费不足等,导致较多青少年艺术团综合实力薄弱,影响不大,只能苦苦坚守,夹缝求生,前途堪忧,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不相适应。
一、公益性定位
青少年艺术团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是青少年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塑造“明日之星”的舞台。艺术团在注册成立之时,文化、民政等政府行政部门是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类机构,属非营利性质。由此可见,青少年艺术团的办团政策、方向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
青少年艺术团只有正确定位为公益性质,才能真正遵循教育规律,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教授和训练。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全面发展阶段,艺术团在培养孩子艺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融贯全面素质教育的各方面要求,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全面提升。只有坚持了社会公益性、坚持育人为本,才能真正确保履行青少年艺术团的职能,赢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由此,艺术团才能取得立身之道。
二、专业性发展
艺术是一门有很强专业性的学科,艺术团的建设发展,其专业水平的高低,无疑是影响团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纵使是业余性质的青少年艺术团同样如此。
青少年艺术团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没有现成适用的训练教材、中小城市(乡镇更不用说)里缺乏专业师资、艺术交流氛围淡薄等。所以,要提升艺术团的专业性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增强专业教材的整合能力。现行的青少年艺术专业教材普遍一种是以专业院校训练教程为参考体系,但专业难度太高,不适合各层级孩子的教学;另一种是不同编者的零散著作,彼此间各有着眼、没有连贯成体系的,只是各地专业老师凭个人艺术审美“拼凑”使用,受到各种限制,如书法、美术、声乐、民乐等。因此,老师要对不同层级孩子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实现层级间知识、能力的有效衔接;训练中明确前期的知识点掌握,要为以后打基础、做积累,避免“为教而教”;在成书的正规教材基础上,可大胆创新,融入一些青少年喜欢的流行元素,如中国舞课堂可加入爵士舞、现代舞等,适当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整合教材还要结合当地和团员成长的客观背景,抓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平衡点,避免太专难倒了学生,太业余又误人子弟。再博取各种教材、教辅中适合之处,为我所用。整合出来的教案,经年积累,修改完善,就可建册成为“团本”教材。这套自行整合的教材,无疑比书店里装订精美的那种更实用,因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教材何尝不是呢?
其次,提高师资的专业和教育水平。艺术团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教什么”,同时还要“怎么教”,否则是“筒子有豆倒不出来”,二者缺一不可。青少年艺术团面临一个突出的师资问题是专业院校毕业生大多非师范类,缺乏教育方面能力;师范类毕业生艺术能力往往泛而未专,进入艺术团教学岗位的老师,许多都要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互补”。其中,非师范类的毕业生,除了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理论知识外,“教”方面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不熟悉如何备课,须逐步引导他们不仅要准备好教的内容,还要准备好不同年段的团员分别要用什么思维、语言、事例以及恰当的容量来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所教内容,要尽量避免一般艺术教师容易触犯的对小孩教学过于成人化的毛病。所以,需建立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全面的备课观念,改变“备课”就是准备上什么内容的单一思想。有科班的专业底子,再加上用心正确备好每一节课,则艺术团的专业教学环节就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第三,要增强专业的教研和评价力度。艺术团要系统发展,提升学科内涵,加强教科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而建立长期有效、合理的教研活动制度尤为重要。艺术团里通常专业较多,但每个专业的老师却较少,难以在同专业内开展交流。有对比才有进步,我们发挥了团队的作用,探索按大专业类别分组方式开展教研和评价工作,分别设立了舞蹈、声乐、民乐、键盘乐、书画等多个教研小组,各组设教研员,全团设总的教研组长,各组坚持每周固定时间举行教研活动。教研小组内,各专业间的交流探讨本着的原则,互相交流看法、借鉴和促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专业间的隔膜逐步消除,开放、合作的思维明显增强,如不同专业间的组合节目显著增多,使表演的形式更加丰富和活跃;又如拉丁舞的老师从民族舞老师处吸取了更多的形体训练的方法等。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彼此的优劣也得到了深入的对比,没有人愿意认输,大家不断为自身设定一个个更高的目标,从参加市赛到省赛、全国赛,从综合性节目表演到专场演出、到个人师生展演,实现了专业的深化发展,提高了艺术团的专业含金量。
三、表演性展示
表演性是艺术团的价值和意义的直观体现。能在舞台上表演,无论对团员,还是家长,无疑是莫大的兴奋和满足,而这也是吸引他们学习艺术、争取进入艺术团最大的源动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激发个体动机,使积极因素处于支配地位。正是这种满足,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训练中的痛苦和劳累。如没有了表演,他们的积极性会明显下降。
要建立明确的表演目标和制度。青少年艺术团的表演应以本地为主,远近结合;普及为主,精品与普及结合的原则。统筹策划制订各个阶段的表演计划,既有各级参赛的,又有交流展演,还可以“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推动各艺术专业以演促练,形成常态,展示艺术团的无限活力。
要注意让不同水平的团员都有表演机会。小团员都还处于全面成长阶段,个体差异和可塑性、好胜心都较强,按照教育要注意全体性的原则,要对全体团员充满爱心、充分鼓励、善待个体差异,从孩子实际出发,利用不同场合构建多层次舞台,统筹安排节目和角色,使每个团员能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断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中增强自信心,激发不断进取的热情,勇于在不同的演出舞台上展现自我,锻炼成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要时刻把握节目质量是演出的核心。每一次演出既是艺术团的宣传展示,更是家长及社会对艺术团成绩的检验,演出可以为艺术团“贴金”,也可以给艺术团“抹黑”。业余青少年艺术团节目排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师把节目排出来、“拉完”就当完成,在节目各个环节细扣到位上欠缺耐心和目标。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节目的一些不到位,对观众的感染力、冲击力就逊色很多,有时甚至完全没感觉,引发不出共鸣,这样的演出无疑是不成功的。再者,老师这种排练习惯将令他们逐步形成惰性,逐步降低自身的专业追求,难以产生激情,结果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个舞台,铭记“细节决定成败”,严把每一个节目质量关,从主题到节目内容、音乐、形象服装及道具等,都要一丝不苟,不应马虎应付。当老师、演员能在每一次演出中享受到成功的美和愉悦时,他们对下个目标的追求便油然而生,进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四、兴趣性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团一定要注重点燃和不断激发孩子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培养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俗话说:吃草的骆驼莫喂肉。在专业选择上,家长最好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能硬要孩子干什么,那样只会变成孩子的苦差事,最后家长也生气。
另一方面,要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团员的兴趣度。表演是增强团员专业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我们注意到,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心中的偶像,可以用他的偶像来做榜样,加深其专业的兴趣:如练钢琴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但不少孩子都喜欢周杰伦,我们就以周杰伦为榜样,学习过程中加插一些周杰伦演奏的片段欣赏,精选如《青花瓷》等合适的曲子做练习曲,结果非常有效地增强了团员练琴的兴趣和主动性。
要强化团员的兴趣,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指导老师对团员要用好“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即发掘团员的闪光点;“反光镜”,即去掉团员的缺点;“显微镜”,即彰显团员的艺术个性。
当孩子不断受到及时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而非屡受批评和打击时,他的兴趣发展就会源源注入正能量,并成为张扬团员艺术个性的催化剂,成为推动团员远航的风帆。
五、归属性管理
归属性亦即艺术团的稳定性。由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业的不停变化,青少年艺术团队伍的不稳定,成为了影响艺术团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刚打好基础没多久,正见成熟,孩子就升学离团了,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尤为突出。
为了促使艺术团的稳步发展,首要一点是要建成清晰、科学的团员发展组织框架,健全预备团、正式团、高级团的组织制度,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明确的艺术成长路径,强化意识和树立信心。在实践中,要紧紧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各团分层的教学目标和管理要求,合力推动团员实现从兴趣到爱好再到特长,最终形成专长的理想愿望。
要加强艺术团的品牌建设。目前的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市场可谓五花八门,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激烈竞争状态。因此,艺术团要立稳脚跟,成就发展,树立品牌建设便成为势在必行。因为艺术团的稳定性其实是团发展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关系到团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只不过各种主、客观的负面影响最后归结表现在团员的流失上。要增强团的归属性,就要在品牌战略的指引控制下,强化我们的管理系统,创造专业的名师团队、丰富的表演机会、贴心的沟通服务以及创意的策划宣传,当环环相扣、精雕细琢之下,铸成艺术团的闪亮品牌之时,也就是成就艺术团良好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