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造价的工匠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现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从原来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厂”发展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同时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引导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效率。工程造价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扎实工作,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切实控制,达到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进行大体的概述,并深入地对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尝试找出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争取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造价控制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预估、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因为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金额比较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所以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建设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是实现建设项目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保证。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控制工程造价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项目参建单位加强协调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各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对整个项目的造价都有影响。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可高达70%,项目设计阶段其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达到30%~50%,而在项目实施阶段其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为5%~25%,在竣工阶段其影响建设项目造价则仅占5%左右。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可以这么说: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决定性阶段,而工程设计阶段则是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性阶段。
三、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在了解了项目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后,我们需要针对每个阶段制定针对性的造价控制措施:
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根据不同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等)提供投资估算的编制和利用价值工程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经济评价,以协助业主选择最佳和经济的设计方案。目前,国内建设项目对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基本是空白,很多项目在此阶段甚至都还没有聘请专业的造价顾问公司,或者仅是请设计单位附带做下形式上的估算。当然,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对造价顾问的专业水准要求比较高,不过现在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的运用轻松实现。在这点上大型造价咨询公司有现实的优势,其掌握着大量第一手的造价数据,其仅需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就能形成历史经验数据,这个也将是造价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国内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因此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扩初设计阶段,根据扩初设计图及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的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依据国家、地方的相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文件,结合有关管理法规,以单项造价指标方式编制详细的估算造价,该估算造价,按图纸深度,部份根据图纸计算出来的工程量,部份依靠经验数据,结合市场同类产品价格计算,从而制定出项目详细的、细化和准确的工程成本规划书以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目标;同时根据业主工期要求,与业主确定标段划分安排,并根据工程成本规划书编制项目的招标策划书及合约规划,应包含项目的分项合同计划和招标安排,包括标段、合同模式及招标时间、计价方式。在深化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变化情况迅速地评估和报告不同的深化设计方案、建筑形式、施工方法或建筑材料对造价的影响,定期向业主提交工程成本变动报告,从而令委托人可以做出及时的和正确的决定;为业主提供物料、设备、工程价格信息及选型意见,应在建筑师及机电工程师的设计基础上,提出材料/设备及设计方案选择的书面建议,建议主要从造价指标、市场、产品品质、竞争力度及实质功能上考虑,避免使用太多不必要的进口产品及不符合国内市场或项目投资意向的设备/材料。
3.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实施阶段可以细分为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招标阶段,根据招标策划书及合约规划协助业主对项目进行标段划分、分包策划、材料设备供应方式确定等制定各标段的招标方案和招标计划,编制招标文件及招标清单,分析投标文件,编制综合评标报告协助业主确定中标单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招标界面的合理划分及合同风险的合理分担。施工阶段,协调业主及质量监理单位制定现场控制造价的流程,及时完成施工图预算,定期评估工程进度款支付及工程变更费用,并就各类索赔问题及时向业主提供书面意见。及时更新工程成本报告,对项目动态成本做到心中有数,如发现超成本迹象及时向业主提出预警。
4.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必须全面核对工程量,审核工程数量是审核工程结算至关重要的内容。其次,审核单价合理性,仔细检查承包单位编制的结算书中的每一个分项工程是否正确套用相应的合同单价。再有,审核签证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施工过程中现场签证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场签证应当由承包单位提出并提供相关资料,签证工程将按业主的有关规定执行或由业主、监理单位等共同确认方为合法有效。
四、结语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在做好上述工作外,我们还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BIM技术等为全过程造价管理保驾护航。
作者:黄鑫 单位: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明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快速报价方法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全勇.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刘文静.新乡学院C区青年教师公寓楼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4]亓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1.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人文学科;专业教学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当代高职学生作为新世纪的职业主力军,不仅需要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科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但是,在突出技术、技能教育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却放松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成了“制器”[1]而非育人,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具有工具理性的“单向度的人”。这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而且也削弱了学校育人的终极功能。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人文教育实施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重技术,轻人文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为迎合市场需要而开设“短平快”的实用科目,高职学生对实用技能的学习热情远胜于人文知识。不管是理工类学生还是是一些人文专业的学生,也把“修养”放到了一边,忘却了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养人文精神。大学生变成只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工匠”而已。许多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以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格了。并且人文课程数量偏少。经查阅重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人文课程只占总学时的4%左右。
(二)专业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席
长期以来,在专业技术课教师中形成一种传统的意识: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应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专业技术课教师似乎无关。受其影响,大多数专业技术课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发掘专业中的人文底蕴,很少涉及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原理、知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结果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割裂,各自为政,专业技术课教师和人文教师各自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一体化,很难形教育的合力和创设人文教育的整体氛围。这样技术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场。
(三)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整体不高,人文精神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第一,学习缺乏足够的中西文化积累。很多高职学生既没读过多少古代优秀的名篇佳作,更不理解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深层含义;相当部分学生对希腊罗马文化、现代主义等西方优秀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体悟西方现代人文精神。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有很大缺陷的。第二,思维方式的片面性。许多高职学生由于缺乏想象力、直觉等形象思维的训练,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带有片面性,考虑问题总是非此即彼,缺乏辩证思维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多层面的建构。
(一)人文学科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基石
迄今为止,在关于“做人”这一问题上,尚没有一种方式能取代人文教育,技术教育只能教会人成为某种会做事的人,只有人文教育能够全面培植人性。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专业合理灵活精练地进行人文学科教育。
首先,人本战略理念先行,要牢固树立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人本理念。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第一位应是育“人”,而后才是职业教育,应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要把“为何而生”的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学生懂得“人是什么”、“我是谁”。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
其次,建构具有人文思想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宽基础,活模块”课程设计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一是课程内容综合化。即将多门学科内容综合起来,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如医学伦理学。或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综合,或是是专业技术内容与人文精神的综合。 二是课程结构弹性化。在设置课程时,不仅有统一要求的必修课,还有能适应学生需要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也有安排灵活的人文讲座、专题报告会等。三是课程实施多样化。学校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内隐性课程建设和校园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施。
(二)结合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关键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挖掘专业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教会学生正确做事与做人。科学只有与人文结合,并接受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将学生吸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2]下面具体阐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方法:
1.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专业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认识到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充满着人文因素,并能潜移默化地在自己教学中用这种人文精神感染和熏陶学生。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来渗透人文精神;从专业教学出发, “想的‘大’些、’‘广’些、‘深’些,就会有人文,就会在自己的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3] 寻找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间的“视界融合”点。这里的“视界融合”,是指任何学科思想的发展都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师生会在这种交融中形成新的理解,这就是“视界融合”。[4]科学与人文精神这个最高层面上是统一、融合的。都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所以,如何把专业教育的某一具体内容进行理性抽象式的“问题化”设计、分解,使之具备人文精神方面的创造性、分析性、思辨性和批判性等特质,就是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同时又能与学生达成主体理解的“视界融合”点。
2.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可联合启发式教学法,它是指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可将两种或多种联合起来运用,形成变异多彩的教学措施。[5] 联合启发式包括问答式、讨论式、发现式、实验式、问题解决式,以及一切促进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内。同时专业教师更需要积极的探索一切能够启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手段,并增强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创新型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预期性和参与性, 如果沿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只能是不善于运用和缺乏创新的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使它们能主动的寻求知识,自主地进行学习。
3.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以人为本,止于境界。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教学中要克服只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如果我们偏重于把学生当作同一型号的产品来加工的话,那就是无视了人的创造性。以人为本就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只有到了觉悟、理想、境界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合起来。这种境界是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它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又是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避免浅薄浮躁,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编委会编.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C].第5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5.
[2]邓光,曹雨平.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70-73.
[3]王义遒.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3,01:14-16.
[4]王啸. 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23-29.
[5]参见张德.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