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城市经济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经济功能

第1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美学功能

一、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分析

(一)自然美

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自然美主要是指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美感,而这种自然的美感正式城市环境设计的基础,也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最主要美学功能。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应该尽可能保留自然环境的因素,即纯天然的环境因素,这种自然美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的山水树木等自然景观,二是自然产生的土壤、植物等,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产生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为人类净化空气,增加绿色的植被面积。同时,这种自然美还存在着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十分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注重自然美的设计与应用,对当代居民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社会美

社会美主要是指整个城市中的环境,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多数都是人为进行建造的,比如交通、公园、景观设计等方面。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中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建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方式,并且这种道路不能只是简单的能够出行就可以,而是应该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同时存在;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公园建设与绿地建设、人工湖泊的建设增加整个城市的绿地面积,增加整个城市的生活气息与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社会美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舒适且方便的社会生活,增加整个城市的魅力。

(三)建筑美

在城市的整体设计中,建筑作为其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必然也逃脱不了对美学功能的展示,因此,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主要还展现在建筑美方面。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中,应该将城市中的所有建筑进行群体化的分化与归类,将统一类型的建筑进行相似的设计,体现一定的美观感,同时也应该加强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使整个城市的面貌具备良好的美观性。在此种设计中,一方面可以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展现出来,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城市的特色与特点,体现整个城市发展中创新程度与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体现出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四)文化美

一个城市的发展涉及到生活c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着文化的因素,一个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与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因素应该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有所体现。当城市环境设计中可以将文化因素在其中很好的展现出来的时候,就是其美学功能中的文化美,这就需要将文化发展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比如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物与景观花园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贴上了明显的标签,并为可以为城市居民带来一定的文化自豪感,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城市环境设计的反思

(一)权利审美问题

在当代城市的环境设计中,从主要的地基位置选择,到详细的图纸规划设计再到最终的完工装饰,都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是公司进行设计完成的,这其中完全不存在民意,不对人民的意愿进行借鉴与参考,这就导致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缺少了权利的审美,建造出的城市环境显得奢华与浮华,人们在其中并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实用与美观。在今后的城市环境设计中应该积极的收取与借鉴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将公众极大的参与到城市环境的设计之中,使得最终的城市环境设计能够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体现出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对城市居民权益的良好保障。

(二)伪生态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追求生态发展与绿色环保理念,是体现出事物是真正为人们的利益所考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城市环境建设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多数的城市都只是利用了生态发展这一理念,其城市建设的实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生态发展与绿色环保。比如城市建设中将原有的自然景观拆除,转为建设为更多的人造景观,以实现各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尝试建设中应该积极的将生态环境设计落实到实处,尽量的保留城市的自然景观,不能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从而破坏原有的自然文化景观与生态景观,应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真正的生态环保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著.城市发展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段静.论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以人为本[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7).

第2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关键词:钳工技能竞赛;参赛准备;技能发挥

我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铁路技工学校,培养出车、钳、电、铆焊等工种技工人才上万人。我校于2007年升为技师学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职责。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在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参赛选手在技能比拼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应做好工量夹具、心理、生理准备以及临场竞赛考试中的技能发挥。

钳工技能竞赛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项考核内容。理论考核主要靠平时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复习。操作技能竞赛因受场地、设备、考核的可操作性和考试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竞赛主要以锉配件为主,一般考试时间为6~8小时。实作方面要取得优异成绩,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日常训练要有针对性

在日常技能操作训练中,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在老师的指导下,要重点学会制作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安排合理的加工工序,做好时间分配;合理运用各种工量夹具;不断总结技能技巧,并熟练掌握;加强体能、心理素质的训练;有了日常的针对性训练,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实作考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一)量具的准备

钳工操作考试所需量具种类繁多,选手根据准备通知单来准备量具。量具准备齐全后要对其进行检测校正,此项工作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只有量具准确才能保证加工件的精度要求。因此,必须对量具进行逐个检查,做到对每一件量具都心中有数;同时,每种量具都要准备几把,如万能角度尺,百分表、游标卡尺等根据图纸不同尺寸要求,提前调整到大致的尺寸,节省现场对尺寸时间,提高效率,这是取得好成绩最基本的条件。

(二)工具的准备

钳工操作考试所需工具也同样种类繁多,选手可根据准备通知单来进行准备。工具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和速度。

钳工操作考试主要是以锉配件为主,锉刀的准备工作也就显得尤为突出。首先,锉刀的尺寸规格要齐全,并且在每个尺寸规格中都要准备粗、中、细几种粗细规格。其次,应选用由高碳钢T13或T12制成并经热处理后切削部分硬度达到HRC62~72的锉刀。同时还要检测锉刀的两个主要加工面是否平直,有无扭曲。为方便锉配时的角度清根,还要将所选锉刀进行一些修磨加工,一般是修磨出3°~5°的斜角。此角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切入工件;过小则不能很好地起到清根效果。

锯割操作在钳工操作竞赛中是必考的。锯弓和锯条直接影响到锯割工件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应挑选强度高且比较平直的固定式锯弓,这样可避免因锯弓不正所引起的锯缝的歪斜。选择锯条时,其粗细规格应备全,数量应带足。同时锯条要具备较高的质量,质量好的锯条可减少考试中换锯条的次数,从而节约时间。

孔加工在竞赛中,所占分数比较多,但也是最不易得分。这不仅由于其精度受设备性能的影响,而且还与选手在工具上的准备有关。钻头、铰刀和丝锥的准备要齐全、合理;首先将各尺寸的钻头修磨成型,采用钻、扩孔,留合理的铰削余量。其次应选择螺旋铰刀,研磨到孔尺寸公差的中值,以增加稳定性、避免孔锥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铰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后,丝锥应统一选用机用丝锥。

其他工具的准备;除对上述工具进行认真准备外,还要对准备通知单上的其他工具进行细致的准备。例如,平口钳要检测其两钳口是否平行,钳口是否与底座垂直;划线工具是否顺手,划规和划针应事先进行刃磨;红丹粉或粉笔这样的小东西也要准备齐全。

(三)心理和生理的准备

首先,考前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每个参赛选手在赛前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这往往是选手拼搏的动力。选手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考试成绩,只要求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即可。过高的要求会对选手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其难以发挥正常水平。其次,考前一定要认真熟悉考场,对自己所在工位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光线的强弱、台钳的高度、划线平台的精度、台钻的型号和位置、砂轮机的位置等),都要心中有数。最后,选手要有充分的体能储备,因为钳工技能操作考试的时间一般比较紧张,劳动强度较大。如果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很难完成考试件的加工,更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四)平时操作技能的训练

选手要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基本功是个关键因素。只有平时扎扎实实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才会在竞赛中发挥出较高的水平。选手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多加工一些综合性工件,养成操作前对各类工件都要进行细致的加工工艺分析的习惯,在训练中进行模拟实考,不断检查、总结工量夹具、机床设备的使用性能,不断改善操作手法、技能技巧等,并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做到成竹在胸,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事半功倍。

三、竞赛考试中的临场发挥

(一)看懂图纸、检查毛坯并制定正确的加工工艺

首先,选手应看懂图纸,搞清图纸上的各项加工要求。其次,根据图纸检查毛坯尺寸,若发现材料有缺陷应及时进行调换。最后再根据图纸和来料尺寸制定出合理的加工工艺。避免看完图纸就直接加工而不制订加工工艺,因为加工工艺制定的正确与否,既是选手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将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

(二)工量具的摆放

选手进入考场后,应尽快将工量具在自己的工位上摆放整齐。为节约考试时间,应将常用的工量具放在自己习惯方便拿取的位置,并将所有量具的盒子打开,将软钳口装好并调整好台钳的方位。任何工具和量具都不能重叠堆放在一起。

(三)技能竞赛中操作的一些技巧

在平时的操作技能训练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考试中就会运用自如:

1、划线:是钳加工的基准线,要准确、清晰,等高线要一次划出。复杂的线条要试划,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打上样冲眼,避免出现不可修复的错误。

2、锉修:锉修能体现一个考生的基本功,也是钳工竞赛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必考项目。对于和套件,如果间隙要求较小,就先加工凸件,采用压印锉修合套法。对称件要注意采用对称的加工方法,不要把误差累计到某一个面上,避免翻转后不能相配。

3、孔加工: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孔,要采用钻、扩、铰(手动)一次完成;定位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多孔,考前要按图纸的要求,做出与孔有紧密配合的检验棒,用于定位和检测。

另外,考试中,遇到工件局部损害,不要有包袱,能修则修,不能修就放弃,继续做好其他项目。

四、完成考件后的注意事项

第3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数值计算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两个工况的计算结果,将工况2结果与工况1结果相减,可得因扩碹施工导致的围岩沉降变化结果,。所得围岩沉降变化最大值0.39mm,位置在扩碹拱顶处;所得地表沉降量约0.11mm。监控测量方案监控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沉降、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围岩压力、型钢拱架应力应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地表沉降测点共布设5个断面,并在井口注浆加固段增设了12个测点,在斜井正上方建筑物四周布4个建筑沉降测点。由于斜井扩碹工程仅破除半边的原混凝土结构,通过计算发现未扩碹一侧围岩变形、应力变化较小,因此在围岩压力和型钢拱架应力应变测点布置上进行了优化布置。

    监控测量结果1)地表沉降监测结果:通过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测点高程曲线未发现明显下降趋势。地表沉降数据围绕某一高程值上下波动,成波浪形分布,大部分数据点均在1~2mm内波动。考虑水准仪自身的仪器误差、观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等因素影响,波浪形分布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均为测量误差,因此实际地表沉降量可认为零沉降,扩碹施工对上部地表、建筑物沉降基本无影响。2)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通过对拱顶沉降及净空水平收敛的观测,拱顶最大沉降量0.83mm,净空水平收敛最大值0.54mm,拱顶沉降及净空的水平收敛变化均很小,说明扩碹施工后围岩未发生较大变形。3)围岩压力及拱架应力:①扩碹施工过程中所遇岩层整体性较好,全部扩碹开挖段未发现明显的节理和裂隙。由于扩碹工作采用风镐配合劈裂机形式的人工开挖,对围岩扰动小,开挖后围岩仍较为稳定,未发生冒顶塌落等情况。监测到压力盒频率变化极小,最大增量仅47.0Hz,算得围岩压力趋近于零。说明扩碹施工后围岩应力释放较快,后期残余应力较小。②工程采用的初支形式为H型钢拱架结构,上半圆拱架是由5根H型钢单元切口后冷弯拼接而成,左右两边墙各采用一个H型钢单元组成。各型钢单元端头焊接角钢,角钢间采用螺栓连接。两榀拱架之间采用φ25钢筋纵向连接。由于拱架自身刚度较大,加之上述实测围岩压力较小,型钢拱架上的表面应变计实测频率在整个扩碹施工中无明显变化,最大仅为60.59Hz,算得应变量趋近于零,说明扩碹施工中型钢拱架所受应力较小。测量结果与模拟计算的对比将实际监测数据与前期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实测结果中地表沉降量大于计算结果,实测地表沉降量呈波动性,可近似认为地表无沉降。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工程地处岩层实际情况较好,岩石完整性无节理裂隙、稳定性较好,加之采用人工开挖的施工方式,对围岩扰动很小,因此在整个扩碹施工中,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变形、净空水平收敛变形均很小。监测数据在某一值上下呈现波动变化、且变化范围与测量误差相近,因此可认为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均无变化。通过压力盒及表面应变计对围岩压力及型钢拱架应变进行测试,发现监测过程中压力盒、应变计的频率基本无变化,围岩压力值及型钢拱架上应变量均较小。说明岩层在开挖后应力释放较大,后期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应力所剩较少。型钢拱架上的应变值,很少部分来自围岩的影响,大部分是因喷射混凝土收缩引起的。

第4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近年来,职业技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行各业都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在公路建设中,试验检测技能更是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在江苏省交通行业试验工技能竞赛、全国技工院校路桥类师生试验检测及测量技能竞赛以及交通部“厦工杯”筑路养护工“补坑槽”技能竞赛中,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竞赛均要共同遵守“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通过历次竞赛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下面分别从裁判选择、设备环境配置、竞赛组织措施等几方面分析。

二、公平公正首先体现在裁判的选择上

裁判应与参赛单位无利益瓜葛,显而易见,该模式最公平、公正,有利于树立裁判的威信,裁判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科学评判选手的成绩。可以从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省直机关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当裁判。

竞赛项目性质的不同决定了选择裁判的要求有所不同,有些项目通过数据量化判断成绩好坏,如测量竞赛、全国“厦工杯”机械操作手竞赛,对裁判选择的要求不是很高;有些竞赛如试验检测、补坑槽技能竞赛,类似于“自由体操”“跳水”等比赛,对裁判的公正性要求较高。

1.测量竞赛

测量竞赛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操作准确性和熟练性。测量常用设备分为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这三种项目均可以设计为通过几个测量站点的转测,以其高程闭合、角度闭合的数据来判定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即判断其数据的准确性。熟练性一般是通过完成项目的时间或速度来判断。

测量竞赛由于其操作准确性和熟练性均以数据说话,所以对裁判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要求具备裁判职业道德和测量基本知识即可。

2.机械操作手竞赛

全国“厦工杯”机械操作手竞赛,通过巧妙地设置项目,从而将不易赛出成绩好坏的机械操作手竞赛变成了一场有看头、有难度,又不失公平公正的一场竞技项目。项目设计为:要求挖掘机将玻璃杯上的篮球挖起投入篮筐中,以一定时间内投中的数量多少决定胜负,此时裁判只用对是否出界等基本情况做裁决即可。

3.补坑槽竞赛

同样是机械操作手竞赛,筑路养护工“补坑槽”竞赛项目就无法完全设计成“以数据说话”的模式。在此次“厦工杯”竞赛中,竞赛评分标准分为主观和客观评分两大类,如“切槽时槽壁垂直”“粗细料无分离”“边线顺直、美观”等评分项完全由裁判自主打分,称为主观判分项;而客观判分项如“平整度”“厚度超高”“剩余料数量”等,分别指定裁判测定数据,各裁判共享该数据,即客观判分项各裁判判分共享。竞赛组织中,两位选手同时操作,十余位裁判同时对两位选手判分,在十余位裁判判分中,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剩余裁判取平均分。

按照该竞赛方案,无疑能充分发挥这些项目的特点,就好像自由体操、跳水选手跳得高而飘、跳得优美是无法用数据说话的,恰恰应该充分发挥裁判的主观性,当然前提是裁判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否则难以胜任;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也基本排除了疑似带有人情味的打分。

4.试验检测竞赛

试验检测竞赛非常类似于“补坑槽”比赛,但与上述三种竞赛不同之处在于项目种类多,每个项目竞赛时间长,有的项目操作长达两个小时,无疑按照“十余位裁判裁两位选手”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按照“两盯两”或“一盯一”的模式,即两位(一位)裁判同时盯判两位(一位)选手。“一盯一”的模式容易产生矛盾和异议,建议条件允许时最好按“三盯二”或“四盯三”模式较好。

一般此类竞赛对评分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分尺度把握一致性要求较高,赛前充分细化评分标准,可取方法是由一名水平一般的操作手在裁判面前完整操作一遍,裁判争取能将竞赛中可能会出现的扣分项一一考虑周全,并逐一细化,建议大多数扣分点细化到5分以内(大的或严重的扣分项不受此限制)。

试验检测技能竞赛比的是动作的准确性、到位率,而不完全取决于数据,这类竞赛对裁判的要求较高,必须是试验检测方面的专家才能胜任。

不管是针对上述哪一种竞赛,不管对裁判的要求高低不同,在赛前均应组织裁判充分研讨评分规则和标准,统一思想,保证裁判尺度把握一致,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

三、设备环境配置

技能竞赛受设备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直接关系到竞赛的公平性。

1.合理规定仪器设备的选用

(1)试验仪器

在某次试验竞赛中,选手反映提供给该组的压力机是非常少见的型号,工程实践中从未接触过这类“球座下置式”压力机,一般常见的都是“上置式”,压力机的调平非常困难,而其他选手所用仪器是工程上常见的型号,比较容易操作,无疑这将人为导致选手成绩偏差。

在试验竞赛中,大型设备固然是无法自带的,但小型设备和一些小工具是否允许单位自带经常引起矛盾。从多年竞赛中得出的经验认为,如有必要,设备型号可以指定,小型设备和工具应该允许自带。如果型号不统一,选手仪器自动化程度高低不一致,则竞赛结果就没有可比性。在竞赛中发现,主办方虽然尽心尽力地准备了各种工具,但由于个人使用习惯不一样,以浇沥青模的工具为例,有些选手习惯用奶锅浇模,有些选手习惯用纸杯浇模,主办方不可能穷尽其想为选手准备五花八门的工具。但是对于选手来讲,小工具是平时用惯的、用顺手的,如果突然换作其他不顺手工具,对选手熟练程度甚至竞赛时的情绪将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允许自带,可以避免很多纠纷产生。

(2)测量仪器

在测量竞赛中,测量仪器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组委会为避免提供仪器的精度问题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规定测量仪器的规格型号必须一致,以保证竞赛仪器的精度服从同一标准;规定各竞赛单位可以自带仪器,也可以选择使用组委会提供的仪器。

2.确保竞赛条件一致

在测量项目中,同一项目场地安排应公平,不能同一项目有的安排在平地上测量,有的安排在坡度较大的场地上进行;有的场地为土基,仪器容易架设,而有的为碎石场地,仪器架设很困难。

在某次试验竞赛中,EDTA滴定项目设计如下:每位选手绘制5个剂量的EDTA标准曲线,并测定一份给定盲样的剂量。评分结果增加了精度得分,即选手测出的盲样灰剂量值与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越接近已知标准值得分越高,所以这个“标准值”如何确定至关重要。在每场竞赛中裁判确定“标准值”(为了保密,标准值每场是变化的)往往要引起很大争议,如何操作才能令人信服其就是标准值,此时裁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混合料水泥土中的土应先烘干,并置于密闭容器中以免吸水,因为土中有一定风干含水率时,盲样的灰剂量很容易计算出错。

(2)制作供选手测定的“盲样”,为防止预定灰剂量不外泄,应通过由不同的人两次甚至三次编盲样号,盲样在赛后由二个人以上才能共同解密该灰剂量是多少。

(3)提供给各选手的NaOH、EDTA、NH4CL溶液应在赛前由裁判混合均匀,再分装给各选手,或由选手从同一容器中取溶液,以表明所有溶液浓度是一致的。竞赛中要确保上一组选手接触过的试剂或溶液应及时更换,以免导致下一组选手出错。

(4)一般化学滴定项目用的瓶瓶罐罐比较多,清洗应该有3遍,操作结束后选手清洗;工作人员作第二遍清洗;下一场选手在准备工作阶段再作清洗;清洗时间不应计入操作时间内。

四、竞赛组织

为了达到“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交通工程类技能操作竞赛除了在前面所述裁判选择、设备环境一致等方面要加强完善外,在竞赛的组织中也有诸多方面须加以注意。

1.竞赛方案

(1)理论与操作分比例要适当

大多数技能竞赛都安排有理论考试,对于理论分与操作分各占多大比例,视两种情况有所不同,即理论考试分为提供和不提供复习题两种类型。对于不提供复习题的,建议既然是以考核技能为主的竞赛,理论分占总分的比例应小于30%,占到25%以下为宜,因为如果按超过30%计,则竞赛成绩往往以理论成绩占主导地位,无法突显技能竞赛的目的。而对于提供复习题的竞赛,其理论分则可以占到30%为宜。

(2)参赛项目种类设计方案

设计哪些项目参赛有诸多考究,如对于测量竞赛来说,项目相对固定,一般是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坐标放样等三个项目,无专门的团体项目,团体分可以以个人成绩总和计。

试验检测竞赛则具有另一特点,即试验项目种类非常繁多,以哪些项目参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操作时间太长的项目不宜列作参赛项目;二是试验结果主要依赖仪器,而人为操作因素影响较少的。比如,一些全自动程度较高的项目也不宜列作参赛项目。而钢筋拉伸、混凝土弹模、化学滴定、水泥、沥青三大指标、沥混油石比等比较适合作为参赛项目。

是否安排抽签项目是目前试验检测竞赛较难决定的一个问题。竞赛项目定得多,能全面衡量一名选手的综合素质,但是项目多必然竞赛日程过长。在这些项目中如果安排部分项目作为抽签项目,则选手的运气成分又较大,如果不列抽签项目直接安排三四个必做项目,则虽然公平性加强,但由于项目太少,竞赛成绩不能客观反映该选手的综合实力。建议列入部分抽签项目,但降低抽签项目所占比例,这样有利于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实力,使运气成分含量降低。

(3)熟练性的评分方案

①测量竞赛

在某次竞赛中曾出现过以下问题,由于竞赛难度不高,大多数选手精度都得了满分,即选手之间准确性没有差别,但熟练性即时间上则快慢不一,分值相差很大。由于站点与站点之间距离设置过长(长达50m以上),为了追求速度,选手往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携带测量仪器快跑,这显然违反了测量仪器操作规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增加测量站点,提高操作的难度,同时缩短站点与站点之间距离,从而突出架设仪器的熟练性,弱化跑步速度的影响。

②试验竞赛

如前所述,试验竞赛类似“跳水”“自由体操”一类比赛,应追求熟练性,但不能鼓励越快越好。某次竞赛规则为:速度分为1,时间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如提前或推迟1分钟,则速度分值增加或减少0.05。首先90分钟是大多数人能够熟练完成的时间,规定得比较合理;另一点如推迟1分钟速度分值减少0.05系数,这一规定也合乎情理,要求选手熟练完成项目,如不熟练则扣分;但提前1分钟要奖励速度分值0.05,这一规定则不可取,显而易见,试验操作需要选手沉稳细致完成,就像不能要求体操、跳水项目跳得越快越好一样。因此,这类竞赛规则应为:规定一个能够熟练完成的总时间,如果推迟了,则扣去相应分值,提前则不予奖励。

2.组织措施

(1)选手的姓名、单位等信息应保密

如同阅卷时应封闭考生的姓名一样,竞赛中对于竞赛选手身份也应保密,应以编号作为选手在竞赛中的唯一标识,选手的编号应以抽签来决定。

(2)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应充分检查水电供应,并配备水电工、仪器设备调试人员甚至医护人员全部参与,以备出现意外现象。

(3)竞赛前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让选手熟悉仪器和场地(仪器自带的除外),一般熟悉仪器、准备工作、清理场地的时间不作计时。

五、竞赛体现透明

多次竞赛均表明,裁判打分增加透明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即裁判扣分点应在比赛结束时向选手一一说明,评分表中应有选手签字栏(可以签编号),表明选手已知晓有哪些扣分项,当选手对裁判的判分不能认可时,应予以阐述,当与裁判不能取得共识时,选手应先签字,然后交组委会裁决,按竞赛原则选手不得与裁判发生争议。从历次操作结果来看,竞赛透明度增强,而选手与裁判引起争议的事例极少,往往也能通过组委会顺利解决。

第5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 智能控制技术 节能

1、建筑工程中的节能问题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应用新技术,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使建筑智能化,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建筑能耗必将进一步增加。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空间很大,是我国今后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智能建筑的智能控制中心对建筑照明进行自动控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是我们今后的建筑业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在目前看来,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

2、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在实际节能中的运用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自然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空调技术创新势在必行,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要趋势。

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对中央空调中的各种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却塔风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而且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将各个控制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互连在一起,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在一个计算机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实现中央空调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和综合性能优化。系统突破了传统中央空调冷媒系统的运行方式(定流量模式或冷源侧定流量而负荷侧变流量模式),实现最佳输出能量控制,即空调主机冷媒流量自动跟随末端负荷需求而同步变化(即变流量),因此,在空调系统的任何负荷状况(满负荷或部分负荷)下,都能既保障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服务质量(舒适性),又实现最大的节能。

而同时在高能效的采暖上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设计高能效的暖通空调设备系统,例如: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等。然后,在使用中采用能源管理和监控系统监督和调控室内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情况。如欧洲国家通过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的温、湿度和日照强度,然后基于建筑动态模型预测采暖和空调负荷,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在其他的家电产品和办公设备方面,应尽量使用节能认证的产品。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环保节能。

3、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在实际节能中的运用

照明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能耗消耗的很大的一个项目,对他的管理控制同样的也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的。能源高效的照明设计或具有能源意识的设计是实现建筑照明节能的关键环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控制这类的消耗呢?以下我们就来做出一番分析。在建筑照明上,我们应该除了要采取集中控制更要采取自动智能的方法。目前我们有四种常用的方法。(1),红外线,超声波控制开关,检测到有人出入时自动感应实现开闭,在人离开后还延迟一段时间。(2)预先设置合适的工作强度,根据对自然环境的检测。由光控制调光装置随时调整人工照明各区域的灯光照明。这样的话,无论环境如何的变化,系统均保持建筑室内的照明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水平。(3)时钟控制,可要求照明灯光按照预定设计的不同时序来自自动控制照明开关。(4)调光开关、单通道或多通道开关、无线开关、计算机智能控制开关等。在这方面主要控制方法有:时间程序控制计算机程序设计时间,通过定时器等电器元件,实现对各区域的照明灯具定时控制。时间程序控制成本低、使用方便,常用于校园内一些简单的照明线路控制,如校园广告灯箱、绿化环境照明等。(5)光敏控制。光敏控制是根据外部环境光线的强弱大小。感应控制感应控制是通过传感器(动静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声音接收器等)检测照明环境的变化来控制照明状态。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天花、墙壁、走道、楼梯等位置,适合使用在人流量不大且不同步的场所,如校园公厕、附属建筑的公共楼梯等。

4、充分利用智能控制实现建筑节能的最大化

在当今资源日渐匮乏,新能源尚未开发完全的时期,我们不能没有节制的浪费我们的资源,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为保护地球做出一番自己的贡献。节能建筑的节能需要多部门的努力,通过执行节能标准、建立终端节能优先的观念、加强管理,精确与优化控制,引进节能设备,实现主动式节能。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也应树立全方位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体现智能建筑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有效的建筑节能只靠建筑师是根本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行业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节能产品,如节能型电梯、节能型空调、节能型灯具等,并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逐渐实现低能耗、零能耗。只有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各部门的合作下,我们的节能事业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徐云.节能照明系统工程设计[J].自然科学.2009.06.(8):46

[2]左斌.智能建筑设备手册[J].自然科学.2001.01.(8):03

[3]蔡文建.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基础[J].建筑。1992.12.(5):31

作者简介:

第6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关键词:礼仪课程;德育功能;教学实现途径

礼仪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通过学者们深入的教育研究,确认礼仪有学校德育的载体和抓手功能,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特别是礼仪课程的系统学习已成为高职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新载体。

然而,对照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忽视了礼仪的道德内核,礼仪课程只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礼仪课程的德育功能,学生也难以通过系统的礼仪课程提高道德素养。因此有必要明确礼仪课程的德育功能,改进礼仪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而突出礼仪课程的德育功能。

1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德育功能

1.1 导向功能——以礼引德

德育导向功能,就是运用启发、教育、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礼仪能很好地引导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有力的。先生曾经说过,礼在社会控制方面,比法律,甚至比一般的道德,更具效力。礼仪课程的教育就有这样的导向效果和导向功能,特别是针对高职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来以礼“引”德,学习礼仪,做到见贤思齐,约束自己的言行,可以引导高职生加强道德修养,这样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他们在当下的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能认识和分辨出是非善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良好的礼仪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1.2 保证功能——以礼保德

良好的德育学习能保证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礼仪教育教学就具有“以礼保德”的良好的效果。礼仪教育自古就是作为德育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来教育学生的,礼仪教育从来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和稳定社会秩序都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不讲“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这是用另一个角度谈礼仪对道德的促进作用的。在礼仪课程教学的具体情景中,在礼仪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善德,什么是恶行,树立正确、荣誉、正义等观念,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品质高尚的人。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进行道德教育,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

1.3 负载功能——以礼载德

人们的思想道德这样的内在素养,要通过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一种合适的载体,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而礼仪正是这样的一种载体。礼仪教育教学,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目前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如果探究其原因,主要是道德似乎只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素养,它比较抽象、隐晦,难以把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用说理、宣传、教导等德育的方法,比较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能进行实践操作的德育的载体,德育过程往往也是自上而下的,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也难以检测德育的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将礼仪教育引入德育工作中,使礼仪教育成为德育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有礼及德,注重启发性的;可以以寓德于礼,润物无声的;可以明礼立德,耳濡目染地进行德育工作,这样能增强德育的活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4 发展功能——以礼行德

学生学习礼仪,能体现出德育对教育对象品行道德的发展功能。受教育者学习礼仪,非常强调礼仪的“知行统一”的要求,礼仪教育会教给学生知礼、懂礼,然后需行礼,这样能真正体现礼仪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它把学生有道德、有礼节的行为落实到了平时的生活中,这样对学生来说能提高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发展道德品质。孟子曰,“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也就是强调礼仪表里如一,知行结合。礼仪教育教学可以通过具体的要领规范让学生把道德理论落实到行动中去,通过外在的、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礼仪实践做好德育的养成,表现出来的礼仪最后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行诸于外”。

2 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礼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想真正取得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学效果,除了在教学大纲中要明确德育方向,要精选和德育相关的内容以提高教学实效外,最主要要靠改进教学方法:我们要改变过去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方法多样的课程内容传授,只有高职学生感兴趣的,他们作为教学主体自身能力能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德育渗透,使礼仪课程承载更好的德育功能。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学生特点及需要,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并且要用一系列的组合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 视频观摩法

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特点,更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具体的礼仪要点和抽象的道德理念。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了视觉和听觉功能,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接受教学内容的刺激,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教学信息,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教师积极的引导,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往在授课时,只是教师在上面讲内容要点,学生印象不深,长时间的被动接受信息甚至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太集中了,更谈不上德育渗透的效果,如果适当时候穿插一段视频进行观摩效果就不一样了。视频观摩法在教学中运用,高职学生很感兴趣,参与度很高,观摩过后总结和德育相关的要点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2.2 情景模拟法

情境模拟法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试错”的机会。而“试错”的意义则在于人们永远无法保证所做出的是最正确的选择,必须从错误中获得经验。“试错”的过程开始得越早,越容易获得成功。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方向选择不正确,后续的“试错”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在情境模拟教学中,教师对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授课要点进行艺术真实的放大。可以让学生在扮演和观看的快乐中轻松地体验生活,获得知识,端正思想。

2.3 任务驱动法

在“任务驱动法”这种教学方式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导向,推行项目化教学。通过布置任务、提出实训项目、讲解相关知识、示范操作、学生操练、学生自我评价、老师总结等环节,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

如以“日常生活礼仪实践”的任务驱动学生完成礼仪实践,从第一节课后起,每天在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把课堂中所学礼仪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并记录下来,最后一节课集体总结,谈谈礼仪实践对自身的道德素养有什么样的提高。这样的任务驱动能较好地让学生对礼仪知识点进行实践落实,有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4 激情感染法

礼仪教育主要是动之以情,而非只是晓之以理,是通过审美的方式表达敬意,并借此将一种意义、价值观注入人心。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中也可以尝试用激情感染法让学生进行适合章节的礼仪主题演讲,通过这种激情渲染的演讲,用动情的方式把礼仪相关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学生内心。

2.5 发现教学法

高职学生在接受礼仪课程的知识要点时,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接受的,这样掌握知识点的效率不高,更难以通过礼仪学习进行德育教育了。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得引导学生构建清晰而完整的礼仪知识体系,给他们制造机会体验实施礼仪行为的快乐,增强信念与决心。这样,教师就不能单方面去灌输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发现法来组织教学。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学生自己发现的一些礼仪道德规则,他的印象就会深刻,遵守实践也会更有积极性。所以教学者可以在实践中尝试。

2.6 课外延伸法

教师可以积极搭建和拓展德育平台,把课内的道德实践充分而真实地延伸到课外,可以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如礼仪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礼仪道德实践的互动性;和学生会、社团联手组织一些礼仪进社区等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礼仪化为身边道德实践的理解。

3 结语

礼仪既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礼仪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承载了重要的德育功能。我们应该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礼仪课程的德育功能,从和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入手,从重在实践效果的考核制度改进入手,特别是从科学的有利于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入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承载更好的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2] 张光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科学出版社,2005.

[3] 谢新瑛.高校旅游专业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2):162.

第7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关键词]城市供水系统 水质监测及预警 现状 功能构建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60-01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就在无形中带动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迅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我国针对城市的供水总体容量达到了500亿m3,供水管道的铺设总长度也已达到51万公里。但是,众所周知,对于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来说,供水普遍面临着供水水质较差现象,再加上污染事件频发,其安全性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状况,进而造成一些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比如输水污染、水源污染、藻类爆发等各种问题。鉴于此,为了保证城市居民供水安全、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构建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就是指从国家相关部委、省市和县区主管部门以及自来水公司(厂)等企业完成对供水水源地的制水作业以及消毒过滤等配水流程进行全程全方位地监测与预警。笔者下面对其功能构建进行全面合理地论述。

1.构建我国城市供水系统水质检测及预警系统的背景

1.1 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

经过多年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投入的逐步推进,促使我国城市供水环境的总体污染状况得到基本控制,但是由于城市供水量的增加也直接导致排水量的增加,很多污水处理设施不仅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处理能力相对严重不足,以致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以致于出现多种问题,比如有机质污染经常超标或污水中检出有毒有机污染物等,进而导致区域性水污染事件,出现部分城市缺水问题。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加大了污水处理难度、加剧了水源短缺矛盾,而且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以致于水厂采用工艺更为复杂和处理成本更高设备。

1.2 污水净化处理和水质监测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水污染状况的加剧与恶化对城市供水水质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另外,一些设备简陋,处理能力薄弱的小厂也面临着水质监测及预警手段落后、技术工艺条件差的现状,通过常规处理手段进行供水净化,导致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差、藻类稳定控制难的问题。以致于出现无法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尴尬局面。如果该区域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将无法完成水质监测及预警工作,比如藻类爆发现象,就是污水净化过程中总氮含量普遍超标,氮磷比具备藻类爆发的营养条件而导致的突发事件。

1.3 城市输配水系统配置安全性较差

虽然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污染状况直接影响其水质安全,但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输配水管网得安全性能也对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输水管网整个系统网络面临沿途污染风险。比如,管网因年久失修造成的用水泄露和老化、用水形成的水垢和管材质量低劣引起的化学反应等,当然,还有当时的施工技术和非正常工况运行等原因。这些都造成管网的二次污染严重、安全性能降低、水压不足、余氯消耗速率不达标等供水安全问题,进而导致引发饮用水浊度升高、浊度指标超标。

针对以上现状来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都对现在的城市供水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以致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对城市稳定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说必须建立合理的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用以完善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的应急措施,进而保证用水安全。

2. 我国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功能的构建

2.1 功能分类情况

如前所述,建立我国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就是为了对其进行全方位监控,对提高水质的安全和日常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对试样进行数据采集,构建原始数据信息库。对水厂出口和管网处水样进行取样,分析试样相关基础数据,比如有关水厂设计能力、净水工艺及水质检测能力等信息,还有水质数据,它主要来源于实验室在线检测、流动检测和接报事故等动态监控数据信息。针对以上数据信息,通过可视化展示功能和界面组合切换功能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数据的时空动态,并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

(2) 分析试样信息,加工处理数据信息,寻找其相关性。对重点数据进行详细加工和分析,从不同视角进行在线监测,并增强其可视化要求,以利于实验室寻找其内在相关性。

(3) 综合分析数据信息,备案、预警。一般来说,以出厂水和管网水作为预警重点,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及在线监测等数据信息通过归纳、对比等方式方法分析数据的内在联系,对水源污染以及供水设施引发的水质问题预警,并结合水厂和供水系统应急调度处理预案,为城市供水安全建立多层防护屏障。

(4) 对疑似污染试样采取应急决策行动。通过参考分析数据制定应急决策方案,与相关方采取机动、灵活、快速的行动。

2.2 构建系统功能体系

针对突发性的具体情况,可以细化以上几项功能。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分析,我们对这四类功能进行了细化。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从水源到龙头”的全流程上从数据采集与共享到信息分析、水质风险预警方面进行详细表达,并采取协同性行动,即概括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监测及预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的总体功能,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做到提升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的监管能力。

3.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供水的水质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构建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不仅可以提前了解水质状况而避免突发性水源污染造成的城市供水事故,而且为应急支持提供数据信息,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从而保证用水安全。所以说,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的建设为我国提高供水安全性提供了关键的保障措施。

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我国城市供水系统而言,不管是工业生产用水还是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的建设还有待完善,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对供水水质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实时的监测及预警的可能性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结构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型科技赛事之一。通过竞赛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程度,从而发挥其重要的反馈功能。根据结构设计竞赛与专业类课程的对接点,构建了基于竞赛的专业类课程反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以校内竞赛两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合学生提交的实体模型成果,进行学生知识能力应用效果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课程组,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量化依据,也为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关键词:结构设计竞赛;土木工程;力学课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TU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5205

结构设计竞赛是中国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方案设计、分析计算、模型制作、加载试验和现场答辩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1]。从2005年开始,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迄今已举办8届。在全国竞赛的辐射下,地区级、校级结构设计竞赛也不断开展起来,有很多学生从中受益。但主观随意的标新立异并不是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模型竞赛的目标,参赛者只有以客观的物理准则为基础并对其正确应用,才能实现结构模型竞赛所需要的合理创新,从而呈现高质量的参赛作品,而这必须以参赛者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所获得的坚实理论和专业基础为条件。

在结构设计竞赛中,参赛学生从开始对题目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模糊的受力模式,进而寻求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具体构造措施来保证该模型所预期的力学性能,其间会经历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计算简图、承载能力估算、构造设计、绘制出结构图以及结构模型制作等环节。为顺利完成以上竞赛任务,参赛者必须掌握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力学试验、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结构试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抗震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的背景知识[2]。因此,结构模型竞赛本身就是对上述知识点课堂教学成果的最直接检验。通过竞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可发现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从教学源头寻找薄弱环节,及时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竞赛在决出胜负后结束,缺乏总结和反思,忽视了竞赛非常重要的功能――向理论课程的反馈功能。通过竞赛可反映出学生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从而在随后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传统教学的质量效果,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在参赛者创新、探索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推动结构模型竞赛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

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类课程反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以长安大学两年校内竞赛的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将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反馈给相关课程组,为课程改革提供了量化依据,也为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一、专业类课程反馈指标构建及调查问卷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地质、测量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结构概念体系、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土木工程抗震等课程[3]。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理论,熟悉设施和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组织的过程和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土木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了解结构、设施和系统的破坏和加固维修理论[4-6]。由于每年竞赛考核的内容不同,结构设计竞赛不一定能够涵盖专业培养的全部,但在模型设计中可以充分认识各类荷载及灾害作用的特点、结构体系的选择与概念O计以及各类结构构件的功能特点;在模型制作中可以深入理解构件连接节点的形式与构造;制作完成后对于结构加固技术的原理、结构加载试验等会有深刻的认识。

二、 专业类课程知识应用能力评价

长安大学从2005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校级竞赛,竞赛已经成为校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活动之一,反馈指标的调查已经持续进行了多年。本文选择了2013年和2014年长安大学校级结构设计竞赛为分析样本,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参赛学生人数多,样本具有广泛性;二是因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竞赛已经植根于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教学中,具有可靠性;三是因为这两年均以结构抗震为主题,具有相似的考核内容。2013年竞赛题目为“重檐歇山式仿古殿宇结构模型制作与测试”,模型采用木质材料制作。2014年赛题为“多层塔式结构模型制作与测试”,采用竹质材料制作。两次竞赛分别以歇山式仿古殿宇结构和多层建筑结构抵抗地震灾害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

两次竞赛共收到调查问卷223份,有效问卷177份,其中2013年有效数据64份,2014年113份。为区分不同年级的应用水平,2014年分为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和大二分别进行统计,大三学生有效数据44份,大二学生有效数据69份。数据收集后进行统计,按照各项目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能力分析评价。

(一)专业类课程与竞赛的关联度指标分析

(1)经过筛选的土木工程专业类课程知识点与竞赛的关联度很高。两年的数据均表明,这些知识点中,在竞赛中“有一定应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是技术关键”,“基本未涉及”所占比例最小。

(2)“基本未涉及”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绘图及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2013年为35%,2014年分别是16%和21%,这说明软件的应用能力较低。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当荷载条件及结构体系过于复杂时,计算非常困难,希望通过试验进行结构的优化。“基本未涉及”接近20%的指标为各类荷载及灾害作用的特点,两次竞赛都是水平地震作用,说明学生对地震波的作用模式及简化计算把握不准。“基本未涉及”在10%~20%的指标为基础选型及计算方法,两次竞赛提供了模型安装底板,模型底部通过胶水或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涉及到基础选型的内容较少,是此项指标超过10%的原因。其余指标“基本未涉及”者基本小于10%。

(3)“是技术关键”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节点形式与构造,基本上达到50%,这说明强节点的设计思路已经为学生所领会;40%~50%的同学认为截面形式及计算方法是“技术关键点”,说明他们进行了截面形式优化。

(4)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应用较好的指标是节点形式与构造、截面形式及计算方法;应用较差的指标是绘图及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荷载及灾害作用的特点,其余指标需要进一步分析。

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所有数据均表明,“了解原理但无法应用”超过20%的指标包括:2013年绘图软件及结构计算软件应用。说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特别是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非常薄弱。但也说明在结构设计中,如果结构过于复杂,学生主要通过加载试验来验证模型的承载力,计算被忽略了。

(2)“了解原理但无法应用”超过10%,小于20%的指标包括:荷载及灾害作用的特点。说明学生对于水平地震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因为抗震设计课程放在大四才学,而调查的主体为大二和大三学生。

(3)“能联系实际直接应用”的指标基本都未超过50%,各项指标由大到小的排序顺序为:①荷载及灾害作用特点;②构件截面形式选择及计算方法;③构件节点连接形式与构造;④结构体系的构造特点;⑤提高构件稳定的构造方式;⑥基础形式及构造;⑦结构加固技术原理与构造;⑧结构构件的功能特点;⑨结构体系选择与概念;⑩=10\*GB3\*MERGEFORMAT结构分析软件及绘图软件的应用。

(4)“经自主摸索后应用”以及“能联系实际应用”二者相加由大到小的排序顺序为:①构件截面形式选择及计算方法;②荷载及灾害作用特点;③构件节点连接形式与构造;④提高构件稳定的构造方式;⑤结构构件的功能特点;⑥结构加固技术原理与构造;⑦结构体系的构造特点;⑧基础形式及构造;⑨结构体系选择与概念;⑩=10\*GB3\*MERGEFORMAT结构分析软件及绘图软件的应用。

(三)专业类课程反馈总体意见

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参赛者所做的实体模型和计算任务书,得到专业类课程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见表2。

三、结语

本文构建了专业类课程反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查问卷设计,选择校内两次以抗震设计为主题的竞赛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学生专业类课程的应用掌握程度,为专业类课程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在长安大学校内已经连续进行3年,竞赛折射的问题随着课程的改进得到了改善,扩大了竞赛受益面,同时也提高了竞赛的水平。参考文献:

[1]周克荣, 陈以一.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与创新意识境界[J].同济教育研究,2001(1):35-37.

[2]王步,武贤慧,袁卫宁,周天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实践与反思[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10.

[3]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叶列平.混凝土结构(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周云.土木工程抗震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刘明.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Abstract:

Stru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rofes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ents for 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s.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s’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uld be assessed by this competition, thereby the feedback function of the competition a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point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feedback index system was built.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eedback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of two years’ school competition and the entity models submitted by students, the effect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as assessed, and then the results were reflected to the related course group. The research provided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curriculum reform, meanwhile provided innovative idea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bject competitions.

第9篇:城市经济功能范文

一、着眼于增强区域带动能力,打造现代工业产业集群

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园区为平台,以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区域带动能力。重点打造“三个百亿元产业”和“两个50亿元产业”。“三个百亿元产业”,即工业园区、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和苏达水产业。工业园区在原有基础上,引进入园大企业15户以上,使园区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以上海电气风电主机生产为主,引进配套企业,做大做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引进发展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产业,尽快形成年产值百亿元产业,把北安建成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省内首家、国内一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黑龙江乌裕尔矿泉水有限公司苏打水开发项目,大力发展高端饮用水产业,尽快使年产值达百亿元。“两个50亿元产业”,即食品和新型建材产业。食品产业,以完达山乳品、宜品乳业、九三集团北安大豆制品公司、恒泰冷冻加工厂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壮大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特色食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形成年产值达50亿元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以昌泰水泥、新兴神华节能墙材、CL建筑体系北安生产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防水建材等产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发展配套化、产业园区化,形成年产值达50亿元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主体,做大做强机械、医药加工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二、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

围绕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六大服务中心”,即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中心、汽车销售服务中心、现代旅游服务中心、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不断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重点建设以北安贸易城为重点的装潢建材,以东北亚商厦、世贸国际休闲购物广场、地下商业街等为重点的轻工和服装,以北方果菜出易中心、粮油批发大市场等为重点的农副产品,以农机大市场为重点的农机经销等十大市场体系,重点建设昌泰物流园区和城市东部、南部物流中心,尽快形成销售收入达50亿元产业,把北安建成辐射半径300公里的我省北部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推进汽车4S店产业园建设,建成各种品牌汽车4S店80个,形成经营性收入达50亿元产业,建成我省北部汽车销售服务中心。以战略思维和生态理念发展旅游业,大力开发红色游、生态游、购物游,借助周边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旅游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现代旅游服务中心。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市区和通北两大教学中心,努力打造高中、初中名校品牌,吸引更多外地学生到北安就读,争取把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升级为高职院校,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冰雪画、民间艺术品等具有北安特色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品牌,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文化教育中心。统筹市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市一院、省三院、农垦中心医院和五官医院等,提高特色专科和特色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使市域各医疗机构年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医疗卫生中心。以全省高速公路和飞机场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客运快速化、货运智能化交通运输网络,使全市年客运量达到600万人次,公路、铁路、空运年货运量达到500万吨,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的交通运输中心。同时,积极发展寒地试车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三、着眼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先导区

坚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主攻方向,继续采取“双转双带”模式,加速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公共阳光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速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乡镇为支撑的发展核心区,以赵光镇、通北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的发展隆起区,以绥北公路、202国道为轴的集合经济产业带,形成“一核、两区、两带”的城乡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城市重心西移,加快构筑现代城市框架体系,形成“一轴两区”城市发展布局,建成道路成网、楼房别致、绿荫覆盖、碧水穿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型、宜居宜业型中心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城市集聚。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前提,遵循“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激励、多方促进”的原则,稳步实施村屯整合撤并,引导农民向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转移,初步形成“一市、八镇、二十个社区”的村镇布局体系。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