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儿童零食安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零食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零食安全

第1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虽然人人都在吃零食,但大多数成年人具备识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健康营养需要,选择适当的零食种类和适当的量。儿童缺乏识别能力,不知道哪些零食是自己健康所需要的,只知道自己喜欢吃的,而喜欢吃的并不一定就有利于健康;他们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喜欢吃的就一点不尝,喜欢吃的就吃个够,若大人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过量。长期如此,就会影响健康。

儿童选择零食的原则

市面上儿童零食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选择起来着实让家长十分为难。有些家长根据看到的电视广告来选择,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有些家长则是一味顺从孩子的要求,孩子想吃啥爱吃啥,就选啥买啥。殊不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不断地发育和完善中,零食选择不当对成人可能影响不大,而对于儿童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零食是儿童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儿童饮食配膳的总体安排,不仅要考虑口味和喜好,还应根据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和儿童的不同年龄、体型,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择。⑴尽量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⑵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太近,避免影响正餐的食欲;⑶少吃油炸、过甜和过咸的零食;⑷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饮料。此外,食用零食还应当注意口腔清洁和卫生。

按零食的特点选择

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明确将煮蛋、鲜牛奶、烤黄豆等列为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儿童每天食用;巧克力、肉干、咖啡等则被定为适当食用的零食,每周吃1~2次就可以了;而儿童爱吃且常吃的棉花糖、膨化类食品、巧克力派等都被列入限制食用范围,建议家长让孩子尽量少吃(每周尽量不超过一次)或不吃。这就是根据这些零食的营养特点进行划分的。

“可经常食用”的煮蛋、鲜牛奶、烤黄豆富含优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而儿童从正常三餐中获得的优质蛋白质,往往不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理所当然地应当经常食用。

“适当食用”的巧克力属于高热量食物,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但提供主要能量的应当是儿童每日每餐食用的主食,如米饭、面条等,巧克力并不是非吃不可的食物,况且吃多了还会影响主食进餐,或导致热量过剩。因此,巧克力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爱吃的欲望,偶尔尝尝就可以了。咖啡既不是蛋白质也不是主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故也不宜经常食用,尤其对于睡眠不好和难以入睡的儿童,更不宜在晚间食用。

“限制食用”的棉花糖、膨化类食品、巧克力派等,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应尽量不吃或者少吃。

按儿童的体型选择

儿童体型分肥胖型、消瘦型和正常型三类,不同体型的儿童适宜吃不同的零食。

肥胖体型和有肥胖遗传倾向的孩子,不应当经常吃煮蛋、鲜牛奶、烤黄豆、烤红薯等,因为煮蛋、鲜牛奶和烤黄豆富含优质蛋白质,烤红薯属于碳水化合物,都属于产能营养素,如果孩子一天的摄入量超过了其生长发育和消耗的需要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有可能导致或加重儿童肥胖。此外,还应当拒绝巧克力和糖类等食品。这些儿童应尽量选择一些纤维素含量丰富而产热低的食物,如芒果条、梅子、苹果干、香蕉片等水果类零食。

消瘦体型儿童的零食选择则与肥胖体型儿童截然相反。消瘦主要是由于营养供给不足,或过多地食用精制食品、挑食偏食造成的,有些儿童还有爱吃零食、少吃正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有的孩子不吃鸡蛋或鱼肉等,有的儿童不爱吃蔬菜或水果等,以致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均或蛋白质合成不足,摄入营养物质所产生的能量低于消耗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也有部分青春期的女孩因为怕胖而不敢吃,时间长了也会导致消瘦。

消瘦体型儿童的零食选择,应根据个人情况,或注意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或纠正餐前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注意不要在餐前吃甜食和冷饮,以免影响食欲。可以多选择零食消费指南中建议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正常体型儿童零食的选择范围较广,但应保证膳食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按不同的年龄段选择

3~5岁儿童应特别注意零食的安全性,避免选择豆类、坚果类和果冻等容易呛入气管的零食。吃零食时需要有成人的监护。

6~12岁儿童应注意零食选择的健康教育,避免儿童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和乱吃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街头食品,同时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和无节制食用零食等。

13~17岁青少年除了根据学习或运动需要选择零食外,应注意少吃街头食品,还应特别注意不喝含酒精饮料和不要以吃零食的方式来减肥,等。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3~5岁儿童零食消费指南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2)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零食,多选用奶类、水果和蔬菜类的食物。(3)吃零食不要离正餐时间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4)少吃油炸、含糖过多、过咸的零食。(5)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6)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7)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6~12岁儿童零食消费指南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2)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零食,多选用奶类、水果和蔬菜类、坚果类的食物。(3)学习、了解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4)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太近,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5)吃零食应适量,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6)少吃油炸、含糖过多、过咸的零食。(7)养成多喝白开水的习惯,少喝含糖饮料。(8)注意饮食卫生及口腔清洁,少吃街头食品。

13~17岁儿童青少年

第2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主持下,全国百家骨干粮油企业9月2日向全社会发出的承诺包括,建立并严格执行产品退市召回制度,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主动召回产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这次发起粮油安全承诺的百家粮油企业大多数是“中国名牌”获得者,其中有大米加工企业40家,产量占全国统计企业产量的14.4%;面粉企业43家,产量占全国的24.5%;食用油加工企业17家,产量占全国的40.1%。

麦德龙成为中国首家获得

HACCP认证批发零售企业

作为全球自助批发行业的领军者,麦德龙在中国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HACCP资格认证。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本质在于通过对食品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有效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

为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上海麦德龙普陀商场严把供货关,上架后持续跟踪抽检,未达到标准的食品随时下架。每天定时对商场内的门窗、货架、操作台面、器具及操作人员的手清洁消毒,并将每时段的清洁记录进行公示。

麦德龙目前在中国29个城市经营了34家商场,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的5家商场成为获得HACCP认证的批发零售企业。

儿童零食分三级

巧克力派列入“限食”等级

日前,由卫生部委托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予以推荐。其中,棉花糖、膨化食品和巧克力派等食品被纳入限制食用的范围。

消费指南中将零食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青少年分为:“3~5岁儿童”、“6~12岁儿童”、“13~17岁儿童青少年”三类,提出零食是合理膳食的一部分,并针对孩子各自特点,提出具体的零食指导意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冬梅博士介绍,2007年,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60%以上3~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吃零食的时间以晚上为主,地点以家中为主。三个年龄段孩子选择零食的原因均是因为“好吃”。

上海市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上海一系列有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专项整治的要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去年10月开始筹建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该中心于今年8月28日正式挂牌,成为从事食品药品安全政策研究的专业机构。目前,该中心的专家团队已有本地专家400余人,并将继续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加入。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是我国首个与监管部门紧密挂钩的研究中心,它将针对当前食品药品的安全热点、监管重点和政策焦点等关键问题和现有的政策空白,对食品药品公共政策和行政监管体制机制进行探索研究。目前,首批研究课题包括“关于家庭过期药品的处理”、“食品、药品的安全追溯问题”、“世博会的保障”等食品药品安全政策研究专题内容。

国新办

《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7日发表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从食品生产和质量概况、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进出口食品的监管等方面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作了介绍和说明。

第3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添加剂“混搭”存风险

专家指出,目前国家没有对3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制定专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和成年人的身体机能有一定差异,排毒、解毒功能尚未完善,对成年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及青少年却存在安全隐患。多种添加剂叠加使用,可能对孩子身体造成危害。有研究认为,含多种合成色素、防腐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等的儿童零食,可能会引起多动症。

在儿童食品中,有部分添加剂长期食用对孩子身体会造成影响,如香脆食品中常用的膨松剂含有明矾,而明矾中的铝并非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孩子器官排毒功能尚未健全,过多铝元素沉积体内,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此外,胭脂红、柠檬黄等色素以及防腐剂等,长期累积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反式脂肪酸标注有讲究

笔者注意到,不少零食的配料表中都出现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字样,但在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却没有进行标注,或标注为“0”。

氢化植物油脂在进行烘烤、油炸时,部分脂肪会改变为反式脂肪酸。目前,在很多儿童食品配料表中出现的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奶精、植脂末、人造黄油、麦淇凌等,均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而这些配料多出现在香脆膨化食品和冰激凌、饮料中。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会提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提高患冠心病的风险。

食品配料表中明明标注了“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还能标注为“0”吗?

2013年1月1日,《食品营养标签国标(GB28050-2011)》开始实施,按规定,所有产品都要标注产品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如果配料表中含有氢化植物油或使用了含反式脂肪酸的物质,营养成分表中要标注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不过根据规定,若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即可标注为“0”。所以,反式脂肪酸标注为零,这并不代表该食品中不含反式脂肪酸,而是添加的量不大,在标准范围之内。假设,100克蛋糕中含有0.2克反式脂肪酸,该蛋糕仍可标注“反式脂肪酸为零”,这并不能说企业在做假。

选购食品应看营养表

第4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涌出校门,校门口两侧的小卖部被小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兴致盎然地在小店门口的纸箱或篮子里挑选着各式小食品。可谁知道那些零食的安全问题呢?味道鲜美的零食里,大多含有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会减缓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孩子脑容量以及脑细胞的发育,从而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吃街边的零食,卫生安全难以保证;而且还形成攀比请客的风气,有的学生甚至背着家长拿家里钱或者将吃早餐吃饭的钱省下来买零食。我还看到制作地点就在学校门口的商店,商贩刚抠完鼻屎,不洗手,就继续制作,也不戴手套。

许多肥胖的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肥胖是由于误吃过多零食所致,可就是无法抗拒零食的诱惑,但又想保持姣好的身材,担心零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于是吃零食就成了一种心理负担。这该怎么办呢?其实,你不用改掉吃零食的习惯,关键在于挑选那些能让你的嘴忙碌而又不会增加体重的食品,并学会合理吃零食,这样,你甚至能够因此而补充正餐营养的不足。

有一消息:开学在即,中小学校周边的食品店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备受家长和学校的关注。为了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近日,胶州市工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10余所中小学周边食品经营业户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了一起面包超期的案件,还有一起无生产日期食品案件。工商执法人员当场对这些商品进行暂扣,并将进一步进行处罚。

第5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预防

人群中肥胖病的发生有三个高峰期,其中4~6岁的学龄前期是第一个高峰期,12~14岁的青春期为第二个高峰期和40岁以后的第三个高峰期。有数据表明,儿童10~13岁肥胖,31岁时女性88%、男性82%依然肥胖。因此,青少年阶段是肥胖控制和预防的关键时期。

1 均衡膳食营养

青少年期是一个营养发育的脆弱时期,因为生长发育速度呈加速增加,能量需求与此同时也呈全面的加速增加,食欲被刺激增强。同时在此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行为逐渐由依赖父母权威向独立思考过渡,所以逐渐形成了由青少年自己决定食物选择及购买的行为模式。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必须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注意膳食营养结构均衡,但又要防止孩子摄入营养过多,导致肥胖病的发生。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1 以白开水代替饮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饮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的孩子甚至用喝饮料代替了饮水,这种习惯对儿童肥胖病的发生起着很大的作用。

2.2限制油炸食品

油炸食物香脆可口,大多数孩子喜欢食用。油炸食品中,大多含有过多的脂肪、糖、盐。因此,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病,应限制孩子进食油炸食物。

2.3科学选择零食

在正餐时间以外所吃的食物和饮料称为零食,科学选择零食和吃零食的时间非常重要。科学的做法是,让孩子在两顿饭之间吃零食或在运动前适当吃零食,但不要过量。零食可选择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番茄、黄瓜、苹果)、奶及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当零食,其他如瓜子、核桃、牛肉干、鱼片等也可以作为零食。

2.4吃饭要细嚼慢咽

有些家长怕早晨上班迟到,吃饭时也催孩子快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对预防肥胖病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应教育孩子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另一方面,细嚼慢咽,不至于使孩子一次进食过多,有利于肥胖病的预防。

2.5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高,不仅不利于控制体重,还有促进肥胖病的作用。一顿合理的早餐,应包括谷物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4类食物,有关专家建议,为避免孩子在饥饿状态下进餐或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饭前可吃些水果或少量的卡路里多的零食或培养孩子饭前先喝汤的好习惯[1]。

3 加强体育锻炼,减轻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是中国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是影响中国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的学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压抑和紧张的负性情绪,除了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外,学业压力造成的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影响食欲,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往往通过贪吃、暴饮暴食来排解压力,最终导致肥胖病和营养问题。申春梅等[2]对207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8周,每周2次的体育游戏干预,包括田径、球类等项目,结果发现体育游戏对初中生学业压力反应产生显著性影响。

由于学业压力大,体育锻炼时间不足,但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予以补充: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车(如果路上安全)上下学;鼓励孩子多做家务,如洗涤、擦地板等;限制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或只允许在完成适当的体力活动后做这类游戏。

4 保证睡眠时间

研究显示,睡眠少于六小时,肥胖病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其原因可能在于睡眠不足影响瘦素分泌,这种激素能使食欲下降;同时增加另一种刺激食欲的激素。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人,他们肥胖的几率比每晚睡眠时间在7~9个小时的人高73%。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在5小时的人肥胖的几率是50%,而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在6小时肥胖的几率则只有23%。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儿童,家长应安排和调整好孩子的睡眠时间,满足生理需要,不能多睡或少睡。

5 限制电子屏幕时间

青少年儿童看电视时间增多会引起体重增长己经受到诸多关注。近来研究表明,学龄儿童看电视时间平均每天三个小时,而花费在使用计算机以及电子游戏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每天5个小时。电子屏幕时间与青少年儿童超重现象有正向相关。

首先,静坐时间增加会降低身体活动水平,儿童花费75.5%日闲置时间,也就是3.4~7个小时左右在看电视、玩计算机和做家庭作业,相反仅仅1.4%的时间。看电视等电子屏幕时间增多降低能量消耗[3]。

另外,看电视时间的无意识饮食行为能够增加能量摄入。Katharine A等研究表明,相比将看电视与饮食行为分开的儿童来说,将看电视作为用餐程序一部分的儿童会食用很少的水果蔬菜,更多的披萨、零食和苏打饮料[4]。从心理学上讲,电子媒体让人们忽略了大脑传过来的饱腹感,因此会吃的更多[5~6]。

最后,电视等电子媒体使孩子接触更多的食品广告,快餐食品是电视的主要广告产品,诱使青少年儿童强化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减少青少年儿童接触高能量的食品,饮料及快餐店,特别是避免强大的电视媒体对青少年儿童的冲击,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潜在预防肥胖病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孙璞.青少年肥胖发生的预防措施[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92~94

[2]申春梅体育游戏对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反应的影响研究[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10,6

[3] Klesges RC, Shelton ML, Klesges LM.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metabolic rate:potentialimplications for childhood obesity.Pediatrics.1993,91(2):281~6

[4]Strauss RS,Rodzilsky D,Burack G, Colin M.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healthy children.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1,155(8):897~902

第6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吃零食的好处: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做咀嚼和吞咽运动的时候,可以使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中心转移。还可以缓解饥饿。

吃零食的坏处:色素过量,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有些零食防腐剂超标,如苯甲酸、山梨酸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 不良饮食习惯 克服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其新陈代谢旺盛,但生理机能如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却较差,这种生长与生理间的特殊性,影响着幼儿对食物营养需要的特殊性,而幼儿饮食习惯,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生活。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在幼儿期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通过现实情况的问卷与观察,我们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着挑食厌食,大量食用零食,不吃主食,不爱吃蔬菜,进餐时间长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究其原因和家长的教养态度,饮食习惯等有很大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内容和要求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概念的阐述

饮食是一种生理活动,是营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饮食是为满足幼儿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所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它是营养幼儿身体,维持幼儿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在的活动。习惯是在很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幼儿饮食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这一生活活动过程中,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在的活动,是一种已经成为定势的性格。

三、 具体研究与成果

(一)、树立品牌意识,帮助幼儿挑选质量过硬的知名品牌食品。

众所周知,大品牌,知名品牌的食品,质量更有保证,于是,我从品牌意识入手,首先开展了以“我来认识好吃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常见食品的名称,能够说出“好丽友”“可比克”“奥利奥”等诸多品牌的名称,并且渗透到了生活中,比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到了超市,会叫出“好吃点”等一些品牌的名字,而且有选择的挑选这些知名品牌的食品。还有一次,我在吃一个派的时候,穆庆杰小朋友看到后对张昊宸小朋友说:“昨天你没来,我们认识了张老师吃的派,叫熊猫派派”。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家长的反映,能够明显感受到我们班幼儿品牌意识的增强。其次,我们在认识品牌名称的活动中,比较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充分观察食品包装材料,幼儿能够发现颜色,图案等与食品味道的关系,在无形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在观察食品包装材料的时候,幼儿探索发现了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我们利用这一线索,生成了活动《有用的标志》,把图标人物化,借助它儿童般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详细介绍了这一标志,使幼儿意识到带有这种标志的食品才可以放心食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了解零食分类常识,培养幼儿合理摄取零食的习惯。

常见到一些孩子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有的家长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久而久之,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 还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了解到这些后,我班又开展了以“零食知多少”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了将幼儿常吃的零食分为膨化食品,糖果,饮料,饼干糕点四大类。并且对每一类食品都进行单独的认识,这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仅可以将我们常食用的零食进行归类,同时可以说出无节制食用零食的危害,比如,有的幼儿回家后告诉妈妈,不要再买棒棒糖了,常吃棒棒糖小朋友的牙齿就会生病。还有的幼儿不再缠着爸爸妈妈无休止的要薯片虾条了。

(三)、运用各种媒介,帮助幼儿深刻理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在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故事,儿歌等多种教育模式,结合动画,录像等多种教育媒体资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故事《长不高的姐姐》,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这些爱吃零食,不爱洗手,挑食厌食等不良习惯,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常常会互相监督,以故事中的主人公来警示自己。同时我们还把搜集一些正确的,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录像,给幼儿播放,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了这些教育媒介的参与,幼儿告别了枯燥的说教性教育,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对照自己,不断提高。

(四)、调动家庭教育要素,家园合作,维护教育的一致性。

由于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建立与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具有一定健康知识的家长的密切合作。首先,通过家园联系栏的,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一些营养方面和饮食行为习惯方面的知识。如:《家长如何解决孩子“吃饭”问题》《不良进餐气氛的表现》《幼儿饮食健康指导》等;另一方面,调动家长收集有关饮食健康知识,充实“知识共享”栏目等等,让家长了解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意义,了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影响,使他们主动与教师配合,督促、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取得家园联手,共同教育的目的。其次,通过家长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端正家长的态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观念,懂得良好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达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第8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防止意外伤害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上升趋势,春节期间的发生率尤其高。究其原由,与节日孩子们玩耍的项目增多以及家长的警惕性降低有关。其中以下面两项最为常见―

1. 烟花爆竹虽然不少地方已经明令禁止燃放,但仍有一些家长迁就孩子而私下买来供孩子玩耍。殊不知,烟花爆竹可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刺激孩子的呼吸道;更危险的是碎屑、灰烬等脏物溅入眼睛,很容易伤及角膜。至于因之而炸伤眼睛、炸伤手指、炸伤颜面而致毁容者,每年春节都有发生。

对策:看护好孩子,远离烟花爆竹。至于大孩子,实在想过把瘾,应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并有大人在身边监护。

2.气球五颜六色,喜庆、好玩、又便宜,家长们都很乐意为孩子解囊。但好玩中却藏着危险:气球表面的色块经过张弛后可能脱落,且不说色素的毒性,万一彩色气球的碎片误入孩子的气管,稍大的碎片可完全堵死气道,几分钟就可致孩子死亡。

对策:小宝宝只看不吹;大孩子要掌握好吹气球的技巧,尽量避免吸入碎片。

另外,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增多,记住不要让孩子随便逗玩主人家的宠物,防止被小狗、小猫咬伤或抓伤。有些孩子对厨房里的甲鱼、龙虾好奇,可能招来更大的麻烦,因为甲鱼咬住东西可是不肯松口的,故要加倍防范。

防止胃肠疾病

节日期间,家家都要准备若干美味佳肴,各种零食、饮料。这些佳肴大都较为油腻,难以消化,本不适合孩子。然而,考虑到喜庆的日子,家长往往屈从于孩子的要求,不加限制地任其享用。有的孩子甚至几天不沾主食,只与零食、饮料、快餐等打交道,以致三餐不平衡,影响胃肠功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此外,由于孩子随意取拿零食,或者一边玩一边吃,顾不上清洁卫生,致使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消化道,使孩子患上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

对策:限制零食、快餐与饮料,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并监督孩子食前洗手、食后漱口或者刷牙。

防止熬夜

春节期间,大人往往尽兴玩乐,孩子也参与其中,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作息时间颠倒,甚至通宵达旦,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大人短时间缺觉关系还不大,但对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则后果严重,如导致孩子免疫力降低;加上公共场所人流量陡然增大,空气污浊,染上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如感冒、支气管炎等。

对策:坚持平时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睡眠,切忌放任孩子熬夜。

防止传染病

春节以后,天气逐渐转暖,各种病原微生物活跃起来,种种春季传染病陆续登场,诸如麻疹、风疹、流脑、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开始侵袭各个年龄段的儿童。

对策:探亲访友前应先了解对方家中的情况,如有上述病人最好不要带孩子前往;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电影院、剧院等处要少去或不去。

第9篇:儿童零食安全范文

近年来,不少食品商家赚钱无底限,乱打“儿童”牌,在多类食品上标注“儿童”二字并大肆宣传,高价出售。孩子家长很容易被“儿童专用”“幼儿”之类的字眼所忽悠,不计成本地争相抢购。这些所谓“儿童食品”,一般包含“四多”――多添加剂、多糖、多盐、多油,给孩子们带来健康隐患。譬如,所谓儿童饮料,其实就是多添加了吸引孩子的色素和一些香精、糖。这些儿童食品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儿童的食品标准,仅有的是针对0~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有学者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与欧盟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对于婴儿(0~6个月)的配方食品要求,差异较小,大部分指标比较接近。但是对于较大婴幼儿(6~36个月)的配方食品,与欧盟标准的差异明显,我国的指标要求相对宽松,但是欧盟却沿用了婴儿(0~6个月)配方食品的要求模式,对指标的上下限都作了具体规定。

对于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更没有明确的“儿童食品”定义。有研究显示,在日常零食消费方面,儿童的消费量要比家长的消费量平均高出2~3倍。就食品添加剂来说,儿童每日摄入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10多种,最多的一天有50多种。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时,是以60公斤的成人为标准制定的,在婴幼儿和成人之间的儿童群体,没有允许摄入添加剂的具体标准,其添加量没有考虑儿童身体的安全因素。

而在儿童食品的标签标示方面,国家标准与法规也很少,目前只果冻一个标准规定了产品标签要标示食用安全警示。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倘若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摄入添加剂,无疑给儿童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向儿童提供的食品不管在安全性和营养性上,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标准。有关部门要针对儿童食品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标准规范,不断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科技含量、实用价值和个性特征,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市场体制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生产和研发更多适合儿童食用的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当务之急是,针对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食品,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普通版”的同时推出“绿色儿童版”,以供儿童和家长选择。“绿色儿童版”食品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应该更少,允许添加的限量应该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