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零基础配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础日语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中日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学习日语的中国人也在日益增多。国内的日语教育也随之水涨船高,不仅是各大高校,相关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通过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日语教学工作5年来发现,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沿用教师为主导的方式, 课堂上沿用以词汇和语法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手段,而很少让学生参与到日语听说的练习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语言运用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听不懂也说不出,难以与日本人面对面交流”的状态。为了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日语人才, 必须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基础日语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笔者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发现, 除了必要的讲解式教学之外,必须加入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趣味性教学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解式教学
讲解式教学虽说有弊端,但也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日语教学更是如此。都说外语学习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每天都是重复记单词背语法。但是在基础日语的教学过程中,语音、单词、语法、课文分析、习题每个部分都是不能缺少的环节。因为单词、语法是构建大厦的基石,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 大厦建设起来才能够长久屹立,日语也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比如在日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语音往往带给学生很大的困惑,日语系学生主要是以广州省的生源为主,日语都是零基础,由于受到母语及方言的干涉,在日语发音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排除母语、方言的干扰,正确发音是学好日语的第一步。从教学情况看,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部分学生难以分清[ な]「ら行。这时,就需要给学生讲明发音规则,配以图示,并反复地指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如果不及时纠正,则会对今后的日语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启发式教学
在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讲解式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讲授单词、语法时,也可以采用启发式的讲授方法。学习单词时,不能仅仅围绕某个单词的读音、意义进行讲解,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其相关联的所有单词以及它的各种相关用法。比如, 学习「自这个单词时,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到它的近义词「「カ。然后再让学生去联想「自之前学过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比如「バス「船「自等,并以此讲解一下「自和「自的区别,接着再去让学生联想跟交通工具相关的动词有哪些。如此类推,通过一个单词便可以启发学生去复习更多的单词。这样学过的单词就会像堆积木一样,越积累就会越多。而且采用这种启发方式, 单词和单词之间通过某种关系连接在一起,就更加不容易被遗忘。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单词或语法串联到一起,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讨论式教学
众所周知,日语的语法体系是复杂多变的,敬语用法的多样性,语法的相似性,授受动词的多变性等等都是在日语初级阶段困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在语法的教授过程中,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语法运用的过程中,而非是仅仅通过老师讲解,然后做习题的被动接受模式。比如说:在授受动词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单词学完后,进入授受动词语法点的讲授之前,通过图示和填空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在不同的人物之间,在对内对外的环境中,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中,分别选择哪些授受动词是恰当的,并让各组分别给出理由。然后教师再在确认填空对错的基础上串联相关语法点的讲授,最后再让学生围绕刚才的图示练习分别再独立完成句子练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的进入到语法的运用过程中,让学生能真正领悟到相似语法点的区别,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4趣味性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都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基础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向学生介绍日本相关的文化知识,包括日本的风土人情,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作用等等,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现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也决定了日语教学必定也要是多样性的。在初学阶段,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教学生学唱日语歌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加强对五十音图等的掌握。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介绍日本的动画、综艺节目或者日本电视剧,鼓励学生在晚会上表演日本歌曲或者让学生进行配音表演日本的话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的四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得出的经验之谈。另一方面,这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将这些教学方法更好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时,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整理资料,去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和结构。因为基础日语教学是整个日语教学的基石,是提高整个日语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所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促进日语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改革
一、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在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
在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以美术工具、材料进行现场操作演示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人数多,部分学生看不清、学不透教师的示范动作;如果教师分组示范,耗时则太多,因此教师的教学示范往往事倍功半。教师示范之后紧接着的通常是学生练习。这两项工作已占去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教师答疑解惑、师生交流互动、学生提升美术技能与进行审美体验的时间较少。单一的教学手段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联系不紧密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传授美术专业技能,忽视了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往往对美术技能知识讲得细致,但对该技能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讲得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中需要用到所学美术技能时,出现“学了用不上”“不知如何下手”等情况。可见,在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际教学内容,就难以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欠缺对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是未来的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的幼儿。幼儿教师应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了解幼儿的奇思妙想。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美术技能的传授,要求学生加强技巧的练习,而对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不够。部分学生在长期的临摹训练中,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感受和再现范本中的专业技法,使得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难以提高,发现艺术美的敏感度降低,缺乏创造性思维,离开参考图片就不会独立创作作品,或因为想象力贫乏,致使作品空洞乏味、缺少童趣。
4.对美术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技能课,美术技能类课程强调技能的学习不能纸上谈兵,而要做到学以致用。尤其是在实际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用到的美术技能知识大部分更加简化、实用。以绘画中的色彩知识为例,幼儿园实际教学在色彩方面更为注重的是色彩的基本配置与应用,而非纯粹的写实性色彩造型技法等知识。如手工中的纸雕制作,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如何用纸雕的形式和手法,制作各种玩教具和布置充满童趣的环境,而不是教授幼儿高深、繁复的纸雕制作工艺。在美术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学生如果难以学以致用,就容易错误认识教学内容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则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主旨错位。部分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较少,实训是在校内完成,且基本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停留在按教师命题要求完成作业的层面,技能实训的内容未能和幼儿园实际工作接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较慢。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改革优化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的改革,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这要求现有的美术技能类课程体系,使之具备更加合理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措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丰富美术技能课堂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班额大、学生多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一批针对幼儿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方面的课程资料,如微课视频、慕课教学资源等。这些课程资料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不受时空的限制,可重复播放学习,也可供学生课下自学。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既满足了教师教学示范的需要,又保证了每位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2.修订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将现有的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层次性划分。以绘画课为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入学时艺术技能是零基础,所以教学内容应以能满足学生开展幼儿园实际教学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不求难度高,但要实用性强。绘画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因此可利用三个学期让学生由易到难地分层次完成绘画技能的学习。第一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夯实学生的绘画基础,开设的是平面构成、透视、几何体素描、色彩基础等教学内容。教师可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基础部分,适当删减教材中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的部分,而适当增加更贴近幼儿园美术教学实际的部分。如,删去教材中素描石膏头像的相关内容,而加大基础的几何体素描的练习;又如,在色彩基础知识中,适当增加幼儿对色彩偏好的年龄规律特点及心理学依据等内容,并提供与该内容相配套的大量实例供学生理解和赏析。在学生有了第一学期的基础之后,教师在第二学期为学生安排简笔画、彩铅画、线描画等内容。这一学期,学生在学习使用更多种绘画材料的同时,也学习多种绘画技法。教学内容开始由一般的基础美术知识向幼儿美术知识过渡,学前教育专业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该学期,绘画课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课后作业,都紧密围绕幼儿主题,力求让教学渗透幼儿美术的特色,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幼儿题材作品的风格。第三学期,一方面是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新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也将当前省内外幼儿园实际开展的一些创意美术活动内容,如拓印、刮画、版画等内容渗透进绘画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内就了解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入职后更快地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能知识,为接下来的玩教具制作等其他美术技能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还可邀请幼儿园一线幼儿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中学前教育机构对幼教人才培养的需求,修订现有的教学内容,编写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的系列教材,力求教材内容能密切结合幼儿园美术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
如,在植物简笔画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的绘画技法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写生,让学生感受植物外形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多样性,为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在故事画这一教学板块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唐诗四格漫画、童话故事绘本创作等创作任务,让学生结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形象化的想象和设计。又如,在玩教具制作的教学板块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创作童话剧场的作业,让学生先选定童话故事,再围绕故事情节制作童话剧场景和手偶,并进行配音配乐,最终将整个童话故事以童话偶剧的形式完整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实践了手工技法,又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各式各样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作品的表现性和情节性有了显著增强。
4.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强化实训教学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方可为学生安排教育见习活动。结合美术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察幼儿美工区活动情况、参与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等见习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意见,了解学生想法,进行跟踪指导。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各类技能拓展活动,如儿童画比赛、玩教具制作比赛、美术作品展览等,尽力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技能练兵机会。总之,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类课程教学而言,教师首先应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强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其次,技能教学的内容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并力求与幼儿园美术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最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基金项目:该文系济宁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浸入式’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裴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实践教学价值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2]崔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绘画课程改革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