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1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1.1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

目前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十分稳定的增长趋势,比如2014年肉类总产量8707万t,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t,增长3.2%;牛肉产量689万t,增长2.4%;羊肉产量428万t,增长4.9%。禽肉产量1751万t,下降2.7%。禽蛋产量2894万t,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t,增长5.5%。水产品产量6450万t,比上年增长4.5%,我国肉类和蛋类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伴随着畜产品产量的增加,畜产品的价格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总体看是在逐渐回升,2015年6月份,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4.82元/kg,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0%;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10元/kg,同比下降14.0%;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2.42元/kg,同比下降0.3%。

1.2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和结构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的效益明显增加,比如目前猪肉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在管理机制和饲养技术配套的情况下,能很好的调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促使饲养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具有可观的效益。此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牛羊肉的需求量也带动了产量的增加,表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1.3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明显

趋于畜牧业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回升,肉类产品需求加大,畜牧业效益增加,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民效益也在逐渐提升。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也促进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

2畜牧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2.1扶持政策和价格因素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多种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很好的推动了粮食产业和畜牧业。通过扶持政策使得粮食逐年增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原料。另一方面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将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促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加上近年来畜产品价格的逐渐提升,进一步助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2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

随着畜牧科技的不断进步,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也在发生了变化,整体发展逐渐趋于集约化、生态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化发展。而目前很多畜牧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也带动和引导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逐渐变化,一方面解决了畜产品加工难的问题,延长了产业链条,另一方面更能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加畜产品的流通和可持续发展。

3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问题

畜牧业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畜产品繁育设施落后,对于国外优良品种和技术的依赖性依然很高。同时重大动物疫情十分严峻,防疫人力和物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制约畜牧业发展。另外,畜牧业生产方式也相对落后,散养户较多,饲养水平低,缺乏预防意识。从发生的疫情来看主要集中在散养户中间。另一方面畜产品流通绿色渠道还没有完全形成,制约着畜产品健康和农业经济发展。

3.2解决对策

第2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 存在问题 发展目标 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三、发展对策

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

二是抓好 “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

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

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参考文献:

[1]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第3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玛曲,原料型畜牧业,原因,模式研究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第4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印台区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45-02

根据铜川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铜牧局发[2015]3号)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新常态下印_区畜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当前印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区畜牧业按照“稳定生猪、蛋鸡,大力发展肉(奶)牛、肉羊”的发展思路,采取多项扶持措施,实现了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养殖规模水平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区生猪存栏2.244 7万头,出栏3.56万头,较2011年分别提高0.6%和7.7%;肉鸡存栏4.8万只,出栏14.1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17%和15.6%;蛋鸡存栏110.1万只,较2011年增长9%;肉羊存栏1.464 6万只,出栏1.351 6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32%和9.9%;奶牛存栏396头,较2011年增长32%。

(2)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在畜禽数量增长的同时,养殖方式也由传统的农户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以来,共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规模养殖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场所占比例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

(3)财政资金对畜牧业投资进一步加大。2010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仅75万元,而2014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达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500%,市、区财政资金投入也逐年提高,并有力地带动了社会投资地增长。

(4)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加强。近年来,印台区先后引进了荷斯坦奶牛、秦川牛、布尔山羊、小尾寒羊、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等10多个国内外畜禽良种,使全区规模养殖场(户)的良种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肉牛、肉羊、家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65%和95%以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264.5万元的印台区种公猪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70%以上,部分仪器设备采购已到位。

(5)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控网络;二是加强了养殖基地畜禽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采取“一对一”监管模式,对27个养殖场进行了日常监管,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强化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技术推广网络,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都有技术人员进行包抓,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

2 印台区应对新常态下畜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积极探索生猪养殖产业联盟。通过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的产业联合体,破解养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联合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盟,以此延伸生猪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效应。目前,在区农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瑞民公司正积极与区内哼瑞猪场、睿娟农民养殖合作社、鑫丰塬养殖有限公司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磋商。

(2)政府部门搭台,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服务。区畜牧主管部门通过每季度举办一次畜牧生产形势分析座谈会,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共召开了生猪、蛋鸡、肉羊、奶(肉)牛四场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养殖企业共45家。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扶持畜牧业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另一方面,又为养殖企业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深受企业的欢迎。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及时上报有关畜产品供求信息。今年初,印台区生鲜乳生产、销售等出现了一些问题,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相关人员积极深入相关企业和养殖户家中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有关数据,为上级机关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

(4)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印台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养殖场尽量按照“上山、进沟”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努力缓解畜牧业用地的压力。

3 加快推进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实现由散养向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生产结构上,加快发展食草动物,突出发展特色养殖;在产品加工上,加快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2)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认真贯彻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食草畜牧业,深入推进“粮改饲”试点,总结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养殖方式,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

第5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庆阳市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1-2]。畜牧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水平体现人民生活殷实状况。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级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近几年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处在现代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并存的阶段,畜牧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对庆阳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资金、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1发展现状

1.1特点

1.1.1养殖数量稳步扩大

近几年,庆阳市畜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庆阳市畜牧业生产力在2008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从2009年以来,肉蛋奶产量、畜禽存栏量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特别是2013年,肉绒羊饲养量比2008年增加了将近100万只,6a饲养量增加了52.62%。2013年,庆阳市全市肉牛饲养量62.20万头,肉绒羊饲养量287.50万只,生猪饲养量93.30万头,肉蛋奶总产量10.20万吨[3],鸡540万只[4],种畜禽生产企业30家[5]。同时,在政策扶持下,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环县、庆城县、华池县、镇原县、宁县被列为甘肃省牛羊大县。

1.1.2规模养殖步伐加快

全市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规模户分别达到804个、6.8万户,规模养殖比重由2006年的39%提高到46%。其中肉绒羊规模饲养量达到78.40万只,占全市的31.0%;肉牛规模饲养量达8.75万头,占14.0%;生猪规模饲养量达85.00万头,占87.8%。同时,一大批畜禽品种好、养殖规模大、经营效益高、品牌意识强的畜禽规模养殖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宁州肉羊”、“东紫”牌早胜牛、“天兆种猪”、“解玉花羊绒”、“中有”牌鸡产品、“嘉仕”牌豆奶粉和液态奶、“古象奶粉”等诸多品牌,有4家养殖场被评为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4家养殖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场[6]。

1.1.3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畜禽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现有从事草畜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草畜产品加工企业20个,其中肉类加工企业6个、草产品加工企业5个、乳品加工企业5个、绒毛等其它加工企业4个;活畜交易市场91个;创建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40个[7]。主要体现在下两方面,一是投资经营模式多元化。国家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庆阳市关于肉牛、肉羊等畜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纷纷返乡兴业,建办规模养殖场,畜牧产业融资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①集中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成员共同投资建设,如环县甘牧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示范园是由各生产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如以西峰区鄢旗坳为代表的循环农业示范区。②独自经营。如环县世强牧业公司,由个人投资兴办,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完成肉绒羊养殖、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建设。如宁县甘肃陇牛乳业有限公司,是由个人投资兴办的一家集饲草销售、奶牛养殖、鲜奶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产酸奶饮品5万t,养殖奶牛500头。③股份经营。如镇原县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由董事长张华等几个股东投资兴建的集饲料加工、孵化养殖、屠宰加工、有机肥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肉鸡养殖企业。④技术合作经营。如庆城县甘肃天兆猪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加拿大的养猪公司Hylife合资建立的专业从事种猪繁育、销售和服务的现代养猪(育种)中外合资企业,引进866头优质种猪资源,同时买断了FAST在中国的种猪基因改良技术和成果,确保种猪主要性能与北美同步改良。二是养殖标准化。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庆阳市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广泛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和创建内容,引导广大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对养殖场生活办公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等进行合理布局,对畜禽养殖圈舍、水电路设施、消毒防疫设施、粪污处理设施、饲料间配套设施、畜禽养殖档案以及各类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等软硬件设施进行一系列的标准化建设,大部分养殖场实现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全面保障了“菜篮子”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1.4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科学饲养措施,畜禽养殖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全市畜牧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较2006年增长65%。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畜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1.2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2.1养殖大户经营模式

养殖大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一般养鸡规模1000~2000只,养猪50~60头,养牛20~30头,既具备散户饲养的灵活性又有集约化饲养的规模性与专业性,是“家庭农场的雏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如环县养殖大户朱晓峰,2013年通过双联惠农贷款3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的羊舍,年出栏肉羊1000余只,年毛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1.2.2肉羊养殖的“30+1”模式

庆阳市坚持标准化发展方向,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宁县为代表的“30+1”模式(户养30只母羊+1只公羊,村30个农户+1个龙头场户),如宁县宁州肉用种羊场、甘肃大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县良平肉用种羊扩繁场,现已发展规模养羊户超过3100余户,走出了“小群体、大规模”和“公司+农户”的路子。

1.2.3“合作社+农户”模式

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舍饲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秸秆饲料化、粪污无害化的“六化”标准和“统一养殖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青贮饲草、统一销售服务”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规模养殖,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如环县六合碧专业养殖合作社吸纳社员75户,合作社开展良种繁育,生产优质二元杂交羊,为全县养殖户提供良种肉羊和饲草料,提高了养殖饲养科技含量。庆城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不但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还把一个个单打独斗面对市场的农民“捆成捆”,帮助他们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和发家致富的能力。

1.2.4“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共同体,由企业和养殖户共承担市场风险,延长了畜牧产品的价值链条,有益于畜牧业收益水平的提高[8]。以镇原中盛为代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肉鸡全产业链,建成标准化种鸡场6个、鸡苗孵化中心1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90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饲料加工厂1个,实现了肉鸡全产业链经营,延长了产业链。不但促进了畜牧业从传统的放养型向依靠科技、兼顾规模和效益的现代化型转变,而且有效克服了过去散养模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防疫困难、销售不畅等各种弊端,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模版和持久动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庆阳市畜牧业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但从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系统发展的角度衡量,还存在以下问题。

2.1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由于受金融体制和融资政策的限制,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比较困难。养殖企业融资主要靠农行、信用社的贷款。庆阳的畜牧产业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抵押物少,又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且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正常周转所需流动资金数量大,致使资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贷款难。主要表现为银行贷款难度大(商业银行贷款一般要求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作为抵押,而许多中小型养殖企业是租赁经营,房产、土地、设备等有效固定资产不足,造成贷款难度大)、手续繁杂、审查周期长(据养殖户普遍反映,贷款落实到位一般在3~6个月);二是贷款期限短。一般贴息贷款在1~2a,不能满足畜禽生产周期需要;三是贷款资金量小,各种惠农贷款一般是2万~10万,而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正常周转所需流动资金量较大,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四是融资渠道窄。商业银行贷款难度大,其他私募基金贷款管理不规范且利率高,养殖效益绝大部分用以支付贷款利息,严重影响养殖企业的积极性;五是金融秩序混乱。银行乱收费、乱放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高息揽存、高息放贷,产业资本大量流向民间信贷,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

2.2缺乏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和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

目前,庆阳市活畜销售主要靠小商小贩的贩运,销售过程中中转环节过多,互相压价、层层剥皮现象严重,一个萝卜几头切,致使养殖效益低下。同时,外地商贩入场入户收购对防疫也造成很大压力。另外,尽管庆阳市有肉类加工企业6个,但加工能力小,年屠宰加工肉牛能力仅1万头、肉羊10万只、猪30万头、肉鸡3600万只,冷藏库容5000t,绝大多数牛羊以活畜形式调往外地,产品附加值低,影响养殖业的效益。

2.3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庆阳地区从事畜牧养殖业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回乡创业人员,二是从事传统养殖且具有一定经验的养殖带头人,三是大学生创业人员。前两类人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知识极为匮乏,而刚从学校毕业的创业者没有在养殖第一线的从业经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营风险对养殖户造成了最大的威胁,畜禽乱用药、超量用药、盲目治疗等现象没有彻底杜绝,致使养殖效益低,畜产品安全存在隐患[9]。

2.4良种体系不健全

庆阳市有供种能力的种畜禽场少,良种供应大部分靠外引,成本高,效益差。现有的70多个冻配点,能正常开展冻配改良工作的不到1/3,大部分黄牛冻配点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影响着品种改良工作。肉羊、绒山羊良种自繁能力不足,供种能力不够,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范围非常低,限制了良种公羊的改良潜能,严重制约着肉羊、绒山羊的良种化进程。

2.5缺乏信息平台

养殖业缺乏信息平台,从业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科学养殖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10]。特别是一些养殖户只顾养,不看市场需求,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致使出现宰杀母畜的现象,畜产品价格常出现周期性波动,养殖业风险加大。

2.6养殖小区重建轻管

近年来,政府、企业、农村种养殖大户,技术能人、农民经纪人利用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等优势,创建了多种形式的养殖小区和合作社。但许多养殖场仓促上马,以套取政府财政补贴为目的,项目没有得到科学规划,造成许多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社存在“空壳化”现象。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和农户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养殖圈舍建设上,等圈舍建好以后,缺乏流动资金,无力购买畜禽和饲草料,致使一些养殖场户的圈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3发展建议

按照“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示范点和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国家良种补贴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甘肃省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等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着眼于实现布局区域化、园区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循环高效化,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强化畜牧业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保护,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将庆阳市建成省级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样板。

3.1多渠道整合资金支持

畜牧业发展资金是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保障。应利用省上草食畜牧业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大户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发展。

3.1.1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多元投资

一是要强化信贷保险支持,大力开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以畜牧养殖场(活畜、居民房屋等)为抵押的信贷业务,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加大对畜牧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二是积极引导相关保险企业开展畜牧业(特别是肉牛肉羊生产)保险试点(或以财政资金支持养殖保险),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畜牧产业,促进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形成。四是政府搭建平台,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门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解决养殖场户临时性周转资金困难的问题。五是实行先建后补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养殖场户进行补贴或奖励。

3.1.2全面审计养殖专项资金

对养殖专项资金进行全面审计,严格审查资金安全,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下级向上级虚报现象,或者上下串通、部门单位间串通虚报数量骗取、套取补贴资金;是否存在保险公司骗取保险补助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其次,要进一步落实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补贴政策需要平稳持续,母畜补贴、棚圈建设补贴、青贮池建设补贴以及机械补贴要根据各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水平而各有侧重。各种政策性补贴不仅仅要为养殖户带来实惠,更要对畜牧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发展予以有力支持。

3.1.3利用财政资金对牛羊猪产业实行

“四补一贴”应对牛羊猪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户种草和秸秆青贮、氨化进行补助。对投入养殖的企业贷款进行贴息,贴息由省、市、县和养殖户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贴息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3.2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贷款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出一批畜产品品牌,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确实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要求,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三是加快配套产业建设,扶持企业或合作社建立畜禽专业交易市场(调运中心)、畜禽产品屠宰、仓储等设施,发展生鲜畜禽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实现收购、加工、包装、冷藏、批发、零售网络,促进养殖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3.3实施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开展院地、院企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良种、饲养管理、饲草料种植加工、畜产品加工、副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服务融为一体,推动养殖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3.4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拓宽产业发展平台

一是以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平台,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手机短信信息网络平台。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畜禽产业运行的监测预警,组建畜禽产业信息服务中心,实时提供国内外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信息服务。三是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组建养殖协会、屠宰协会、经纪人协会。四是重点围绕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治,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衔接、跟踪问效的科学服务网络。

3.5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确保畜产品安全

饲草料是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一是大力种植紫花苜蓿,在全市大面积退耕种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台塬地、庄前屋后空地种植紫花苜蓿,每个草食畜规模养殖场都要配套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全市20万hm2全膜玉米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按照1只羊青贮0.5t、1头牛青贮2.5t饲草的标准推广玉米秸秆青贮。三是抓好一年生牧草种植,推广“秸秆-养畜-沼气-有机肥-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青贮银行、青贮合作社、代贮、揉丝打捆”等秸秆加工利用模式,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村能源(沼气)的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同时要强化畜禽疫病防控。按照“完善市级、加强县级、建设乡级”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防疫队伍建设,完善技术人员对本辖区内较大规模养殖场分片包干、定场定人负责制度,做好防疫监督、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做好畜禽重大疫病和常见病、多发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检疫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强化对活畜及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监管,防止外来疫情传入,实现“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和“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淑珍,杨发荣,吴建平.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12):82-85.

[2]张登辉.甘肃省畜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08(3):75-77.

[3]白鹏飞.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5):27-28.

[4]马龙.庆阳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分析与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3):30-31.

[5]张晟,贺怀刚.甘肃省庆阳市快速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J].甘肃畜牧兽医,2015,45(6):9.

[6]昔红艳.庆阳市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4,44(8):14-16.

[7]何明渊,高宪儒.庆阳市畜牧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3,43(9):8-9.

[8]徐振飞,张武宏,刘雨田,等.庆阳市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6):78-80.

[9]张秀珍,杨植,杨德智.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1,7(3):17-20.

第6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摘 要:针对天津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天津畜牧业现状的数据调查,提出构建天津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畜牧产业化经营、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高端品牌创立和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创建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06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tianjin

 

chen peng, zhang lei, zhang ming-liang

(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industry,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with data in tianjin. the way was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ctively,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epidemic disease control and setup safety system of animal products, found high end brand and built recycling economy of animal husbandry.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现代畜牧业是利用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现代的工业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理念,建立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方式生产畜禽产品的产业。产业体系以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等为主要特征。发展现代畜牧业,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天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是天津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化、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标准化与高端特色畜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仍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随着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如何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业,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将是未来天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议题。

 

1 天津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禽生产主要包括大牲畜、猪、羊、家禽、兔等养殖,2003年以来天津畜禽生产规模呈小幅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了10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31个,规模化养殖水平:生猪达到85%,肉鸡达到95%,奶牛达到95%,蛋鸡达到90%;养殖场硬件水平明显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得以集成和应用,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养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体效益年均提高10%以上。截至2011年,全市畜禽养殖基地达98个,奶牛存栏1 000头以上的养殖基地达到46个,占比达30%;全市生猪出栏377万头,奶牛存栏15.7万头,蛋鸡存栏1 307.5万只,肉鸡出栏8 655万只,肉牛出栏19万头,肉羊出栏66万只。全市肉类产量42.9万t,禽蛋产量19.3万t,牛奶产量69万t,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1.7,14.2,

 

50.9 kg(按常住人口1 355万人计算);全市畜牧业产值9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2%,比2010年增长2%;全市畜禽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全市近年畜禽生产情况详见表1[2]。

 

2 天津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受土地政策制约,畜牧业发展空间有限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但实际属于非基本农田的农业用地资源非常紧张,可供畜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加之畜牧业疫病防控压力较大,各区县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很大。

 

2.2 畜禽良种产业发展不足

由于投入不足,天津市畜禽良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值相对较低,在全国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种畜禽龙头企业还不多,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无论从种畜禽场的数量、档次、单体规模,还是总体规模上都有较大差距。从全市种畜禽发展的情况看,种猪产业发展较快,肉羊、奶牛的良种产业起步较晚,种禽产业虽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各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缺乏成为畜禽良种重点供给基地的基础[2]。

 

2.3 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大部分畜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科技含量偏低,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天津市目前仅有肉鸡和奶牛产业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猪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屠宰厂生产的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已建立的各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稳定性差,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较少。

2.4 养殖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滞后,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3]。同时,部分饲料产品大剂量使用高铜、高锌及其他矿物质添加剂,造成排泄物中重金属含量超高,污染土壤环境。养殖污染治理投入大,虽然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对养殖场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养殖场户主动投入治污积极性不高。低碳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快速推广,给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4]。

 

2.5 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

全问题日益严峻

国内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动物疫病源分布较广。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毒变异加快,加之新的疫病逐渐增多,流行规律不清,防控难度加大。天津地处物流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活畜禽及畜产品流通频繁,极易受到外来疫病的影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基层兽医站人员经费不能保障,影响了动物防控工作的开展。部分企业和养殖户缺乏社会责任,非法添加违禁药物及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行为仍有发生;畜产品优质不优价,优质安全畜产品发展的市场内动力不足。

 

3 加快天津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科技进步,增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后劲

从市场竞争看,畜牧技术和投入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从结构调整看,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和中心环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最根本是依靠科技进步。一要加快科技创新能力[5]。过去的那种畜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发展和市场需求,必须增强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二要加快科研力度,力争在畜禽良种培育、健康养殖、安全优质新型饲料研发[6]、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要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转变。四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强畜牧科技知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7]。

 

3.2 要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社会小康目标的主要途径。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畜牧业作为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一项产业,不能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需要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政府要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协助企业完成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龙头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其次要引导农民在养殖方式上尽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生产出优质的畜产品,有利于向外拓展市场。在养殖小区成立养殖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或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团结起来,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利益连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连结机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使农民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养殖效益[8-9]。

 

3.3 搞好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与畜产品安全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疫病防控方面,要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疫病防控、兽药质量监管等职能,全面改善各级兽医主管和技术部门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条件,加强对技术的支持和物资的保障;同时要加大基层兽医人员各项技能的的培训力度,构建高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体系。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覆盖范围广、运转高效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从畜群、饲料兽药到畜产品质量各环节的安全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活动,倡导和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生产,监督和引导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0]。

 

3.4 发展高端品牌和特色畜牧业,提高行业竞争力

高端品牌和特色现代畜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高端的产品品质、良好的品牌效应、自主的知识产权、特定的消费市场和良好比较效益的畜牧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天津要突出特色区域、特色产品,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畜牧业。要重点发展主要包括宁河北部、宝坻东北部、蓟县南部、静海南部以及大港西部等30个重点乡镇的生猪产业带;主要包括武清中北部、北辰、宝坻中北部以及静海等22个乡镇,以及农垦的大钟庄农场、里自古农场、黄庄农场、北大港农场和潘庄农场的奶牛产业带;主要包括武清南部、静海南部、宁河北部、西青以及大港等29个重点乡镇的肉鸡产业带。大力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商标,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加大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继续做大做强“海河”乳制品、“天河”种猪、“宝迪”种猪、“奥群”种羊、“大成”禽产品等知名畜禽产品品牌,开展系列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到周边地区开设特色高端产品营销网点,提高品牌知名度。

 

3.5 积极创建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由于其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使得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具体运用中面临着技术操作不规范、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完善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将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力发展以秸秆养畜、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大对散养农户养殖设施的改造以及饲养小区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扶持和规范养殖小区发展,妥善处理畜禽粪便和污水,积极发展沼气,净化养殖环境。通过种养业的互补优势,依托畜牧和饲料业等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种养有机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在国内率先实现具有无害化、生态化和循环化特征的特色畜牧业发展方式[11-13]。

 

参考文献:

[1] 潘春玲,吕杰.畜牧产业新模式的建立与政府管理[j].农业经济,2006(10):38-39.

[2] 臧胜兵,成荣,姜加华.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6(12):34-35.

[3] 张玉海.京津冀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4):154-156.

[4] 吴道义,顾明.毕节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11):155-157.

[5] 付蓉.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37-138.

[6] 卢成达,郭志利,张丽娜.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及生产对发展山西畜牧业的意义[j].山西农业科学,2009(2):72-74.

[7] 韩艳东,张玉屏,张成材.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几种模式[j].中国畜禽种业,2007(04):48.

[8] 区锦联.公司+农户模式中畜牧业农户的利益损失——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1.

[9] 孙建萍.公司+基地+农户的五种做法[j].中国牧业通讯,2007(12):76.

[10] 马强,任巧玲,刘付玫,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河南

农业科学,2008(12):134-136.

[11] 柯福艳,张社梅,毛小报.发展生态循环型现代畜牧业战略转变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0(20):23-26.

第7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一、畜牧业生产形势

据统计:全县生猪存栏55.6万头,出栏92万头;牛存栏4.9万头,出栏5.4万头;山羊存栏42万只,出栏60.5万只;家禽存栏712万只,出栏940万只;肉类总产10.7万吨;禽蛋产量4.8万吨。

综合分析我县畜牧业生产形势,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一是畜牧业生产保持上升,全县猪、羊、禽存出栏量分别同比增长。二是畜牧业生产方式有了明显转变,规模养殖呈上升趋势。三是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畜禽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五是基础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进,逐步迈向生态、健康养殖。六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高,畜牧业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好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保证养殖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县在认真总结历年来发展养殖业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县域自身实际,明确了“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建设养殖小区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的总体思路,确定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推进、适度规模”的养殖小区建设目标,把推进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规范、组织、扶持和服务,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已建设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40个,规模养殖大户1230个,养殖专业合作社60家。

(二)、依托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为实现畜牧业健康、快速、良性发展,我县在加快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很下功夫,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创造宽松环境、组建产销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使我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拉动、中介联动和畜牧科技服务机构牵动的多形式、多经济成分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成安牧业养殖协会、**县动物保健品协会、**县泗州养猪协会、**县开发区养猪协会、**县瓦坊乡养鸡协会和**县龙牧猪业集团、泗州种猪场、**县慧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县向阳牧业有限公司、**县飞扬牧业有限公司、**县新联种鸡场等产供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

(三)、依法行政推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必须朝着安全、优质、高效、品牌方面发展。为此,我县重点抓了畜禽品种改良和普及、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名牌畜产品、建立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等方面的工作。

在畜禽品种改良方面,主要通过以引进国内外良种(包括冻精)和选育地方良种为核心,不断提高品种档次,采取先进的繁殖技术,大力开发利用杂种优势,扩大总量规模,提高饲养效益,促进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多元化投入和多体制经营,逐步建立一批效益高、品种优、示范性强的畜禽良种基地。黄牛改良主要是以人工授精技术为手段,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用牛冻精为主,由县级统一调配到全县各乡镇、村配种站点,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黄牛改良体系,全年冷配黄牛3.2万头。生猪生产以龙牧猪业集团、**县成安牧业为种猪生产基地,全面开展猪的人工授精,重点推广普及杂交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家禽生产以新联种鸡场、飞达种禽场为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160个农户发展养殖业生产。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县始终把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来抓:首先是制定标准化生产标准规程,为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其次是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我县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在科学分析全县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养殖户积极投身于标准化养殖中去。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我县始终坚持加强动物卫

; (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五)、推广实用畜牧技术,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解放思想,以畜种改良、配合饲料、动物疫病综合防治、畜禽高效饲养、青贮氨化饲料、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新建生态发酵床10600平方米,大力推广畜牧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全年举办培训班五期,受训人员1500人次,印刷宣传材料3000多份。积极促进畜牧业新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

(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我局认真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七)、再发动、再动员、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三、存在问题

1、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

2、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市场准入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不健全,因此存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二O一二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畜牧兽医水产局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发展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畜牧业生产向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高等方向发展,不断加快我县畜牧业生产产业化步伐,以开拓创新精神,确保完成当年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对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尤其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控制与扑灭。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继续用好生猪大县奖励资金、能繁母猪补贴、信贷支持等,千方百计扩大畜禽总量,促进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畜禽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国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必

; 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采取了严格管理措施,尽快普及完善畜禽标识和质量追溯制度。

(三)、努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一是加强畜牧业科技培训。二是做好技企联合。加大养殖大户、示范户及科技示范小区的建设,走“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产业化”五化道路。与此同时,努力扩大投(融)资主体,多渠道投入资金,促进畜牧产业化快速健康形成,大幅度提升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科学合理的布局我县畜禽分布,注意畜禽新型圈舍的改造与兴建,以生态养殖为基本模式,实行减量排放,降低畜禽粪便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强调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和谐共栖。

(四)、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建设。要把发展种畜禽产业作为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禽生产方式转变、改善畜产品质量和提高畜牧业竞争能力重要基础来抓,重点围绕种畜禽繁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种质监督检测和良种推广应用四个方面,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建成选育、扩繁、推广、应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体系。

(五)、创新组织形式,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的原则,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要以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协调解决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的用地、环境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等问题。应以畜牧产业化建设为目标,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好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形成利益关系一致的产加销一条龙。认真总结我县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的经验,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8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牧草种子经营;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49-01

云南省双柏县草食畜牧业在市场经济带动下、通过各级政府在政策、技术、资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养殖示范的推动下,全县草食畜牧业迅猛发展,牛羊存栏达到历史最高峰,养殖效益显著。种草养畜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运用,近几年牧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牧草品种逐年增多,对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牧草种子经营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存在牧草种子供给秩序混乱,销售劣质、过期、假牧草种子时有发生,影响了牧草的产量和畜牧业的效益。笔者多年来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对牧草种子经营存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并提出对策与同行商榷。

1 双柏县牧草种植的现状

通过县畜牧科技推广部门多年项目试验示范和筛选,科学选育了适合不同海拔气候种植的牧草品种,总结出了栽培技术要点,试验成功的优质牧草有:特高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先锋高丹草、热研四号王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喜草、苇状羊茅、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圭亚那柱花草、光叶紫花苕,墨西哥玉米草等优质牧草。2014年,全县全年累计种植人工牧草850 hm2(其中:一年生牧草353 hm2,多年生牧草497 hm2),截至2014年底,全县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达2 788 hm2。随着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等项目实施,牧草种植在面积和牧草种子所需量逐年增加。

2 双柏县牧草种子经营存的问题

(1)行政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牧草种子经营许可证办理涉及畜牧局、工商局、税务局,目前在证照行政审批经及依法经营上没有形成联动机制,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2)牧草种子在市场经营中不规范,多数经营户无证经营,现状是乡镇畜牧站、化肥农药店、兽药店、饲料店、农作物种子店、农村小商店及集镇小商贩都在经营销售草种,草种进货渠道混杂,存在杂乱差现象,一些假冒、劣质、过期草种进入市场,农户分不清优劣而随意购买种植,草种质量难保证。

(3)养殖户对牧草种植技术懂的不多。牧草种植是一项新技术,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海拔高度、饲养畜种,养殖方式等选择不同的牧草品种,经营者缺少必要的生产性能综合测试、养殖示范、栽培技术、生产利用技术,牧草种子适应性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知识,部分商户随意引进没在本地试验种植成功的牧草品种,不懂牧草种植季节和栽培管理技术,有些适应性差,产量低的劣杂种子被农户种植,使牧草产量和质量难以提高。

3 对策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规定,严格经营审批程序,达到规定条件要求的给予办理《牧草种子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实现依法审批合法经营的目标。

(2)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县牧草品种的经营开展调研和梳理,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及种草养畜的情况综合写出规范牧草种子经营的措施方案,供政府参考,为政府强化草种经营监督提供决依据。

(3)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全县经营草种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登记,集中进行政策法规学习,使经营者实现诚信守法经营,保证草种供应质量,实现互惠共赢。

(4)畜牧科技推广部门对各种牧草品种进行严格的引种试验和区域试验,收集大量的试验数据,选择出适合不同季节和气候海拔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测定饲喂利用效果,推行科学合理饲料搭配综合利用技术,总结出栽培管理技术材料,定期为经营户、种植户提供牧草良种信息,从而保证优良草种推广普及率提高,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发挥种草养畜效益。

第9篇: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 高昌区 实验室能力 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74-01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劣,动物疫情不断的出现,对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也在提升,而且食品问题不断的出现,对人们的饮食带来一定的威胁,使得人们逐渐对饮食安全失去信心。因此,需要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加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作为疫病和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及时发现牲畜出现的问题,将畜牧养殖业疫病的防治作为工作的重点,及时解决兽医实验室建设资金和设备的问题,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经验。

1 高昌区兽医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高昌区兽医实验室主要职能是实现动物疫病的防治、监控和预警等,对国家规定的疫病进行诊断,针对发生疫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对疫病进行防控,并对其他地区可能发生的疫病进行控制,负责全区的疫病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我单位在实验室硬件方面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但是需要进一步将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增加疫病控制监测的质量,而且技术人员的实力需要进一步增加,提升疫病的控制和预警的能力,为高昌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但是现阶段实验室在运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业务经费相对不足动物实验室不仅承担法律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防疫监督工作,也承担了很多上级委托的工作,但财政对增加的工作没有安排经费,也没有将实验室的执法经费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导致业务经费相对不足。实验室在设备更新方面也促在一些不足,经费不足导致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下降,实验设备落后,设备的管理也存在不足,造成实验室整体管理存在较大的弊端。

2 兽医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

高昌区在兽医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全国实验室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现在:

2.1 实验室建设的经费不足

高昌区兽医实验室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疫病调查方面和运行经费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兽医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运行设备在更新换代方面较差,设备的使用效率也逐渐下降,导致监控工作不到位,影响正常的预警和防治工作,一些设备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但是实验人员未及时发现,导致实验室准确性受到影响。

2.2 设备人员不足,设备不全

设备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这样

才能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昌区在兽医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设备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实验室的布局还是不够合理,在仪器和人员的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经验,实验室仪器的维护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在病理检测设备和监测成像设备方面也相对匮乏,需要在这方面提升检测的能力。实验室在人员的配备方面存在问题

2.3 技术人员培训不足

在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在实验室的考核和基本的工作资格取得之后,再进入实验室工作,这样才能将实验室报告出具的更准确权威,提升疫病防治的质量。但是高昌^虽然对人员进行了一定的培训活动,但是在证件方面明显的存在不足,考核工作也存在问题,造成实验室在管理发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管理存在问题,实验室发挥不出原本的作用。

3 提升高昌区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措施分析

3.1 建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在高昌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设立专项资金,对实验室进行专门的建设,不断的更新设备,提升疫病检测的准确性。政府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提供一定的政策帮助,同时,可以提升实验室设备的建设,达到双赢的效果。

3.2 增加设备管理的专业性

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升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专业性,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对实验室的各项设备进行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流程,提升实验室的使用寿命,增加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同时,建立专门的仪器监督管理部门,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运行始终处在良好的状态。

3.3 提升实验室人员的素质

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关注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增加人员的对实验室设备的认知能力。可以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活动,对专业的技能进行培训,不断的提升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各项专业的素质,从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工作和学习,为技术的进步提供必要的保证。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人员规范操作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能力,掌握使用的技巧,提升设备的使用能力,更好的适应实验室的工作,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结束语

高昌区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过程,技术和设备各方面不断提升,疫病预警和检测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高昌区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兽医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涂凌云,杨虹,高琳.浅议地市级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与发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3,02:24-25.

[2]曹芸,熊仲良.社会需求与兽医系统实验室能力提升[J].中国动物检疫,2014,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