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于民族的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民族的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民族的文化

第1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在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目前我国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音乐教学仍然与期望达到的标准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在高中就开始体现出来,在高中阶段,学校一般重视文化课教学,一味注重提升文化课成绩,导致音乐教学落后,音乐教学流于形式。由于音乐教学的落后,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及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为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一般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会接触专业的音乐教学,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校一般不会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高校学生和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远,更无所谓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音乐也不例外,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文化全球化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因素,实现新的突破,创造出更好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全球化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坏处,教师开始普遍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得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阻。

音乐是一个民族特殊而美好的一种文化,能够反映民族从古至今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并没有对民族音乐有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为短暂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中国这样具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家丢失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国要加强高校的音乐教育,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和研究,传承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各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依托和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来看,施行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用来作为教学案例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经过挑选的优秀音乐作品,它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结果。另外,现代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世界的舞台上要有自己的位置,就需要自己的特色,所以一个国家的自我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代表着国家的资源以及发展生存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是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基础。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中要十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

在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后,我国音乐界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的传承下去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我国目前民族音乐发展来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民间人民自发组织的音乐团体和组织,这些团体和组织代表着某种特殊的音乐文化,但是一旦这个团体或者组织解散或者消失,那么某种民族音乐文化可能也就因此消失。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代代传承,所以高校音乐教育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育水平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是主要的音乐教育者,其个人素质和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和文化传承质量。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来看,其素质和能力与要求的相差深远,所以为了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就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个人音乐能力和素养,只有教师队伍的水平提高了,其教育才会有积极成果,才能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选择性的扬弃,保留好的,丢弃坏的。文化的开放也不是完全的抛弃旧的接受新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吸收。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正确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要学习其优秀的成果和因素,同时选择学习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文化传承和开放相辅相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先进文化,并且结合民族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推进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方式,只有音乐教育的方式正确,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从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来看,其远远不能适合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需要对高校音乐教育施行持续的、长期的课程改革,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表面功夫,只有这样,高校音乐教育才会有实质性改进,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第2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变迁

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是玉树地区广大藏族农牧民及市民所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它既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藏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与居住格局、语言与文字、民族工艺与艺术、生产与生活方式等,也蕴涵着藏民族的心理、民族感情、民族信念、民族意志和民族自尊心等深层次的文化概念。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植根于藏传佛教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自发性。从创作过程来讲,自发性体现在无章可循,即兴而作,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作品的源头都是无证可考。有些作品形式喜闻乐见,就容易被口耳相传的延续下来。第二,传承性。民间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传承形式就是口耳相传。比如民歌、传说、谚语等。藏族的民间文化瑰宝《格萨尔》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具备了传承性的民间文化。第三,实用性和娱乐性。民间文化都是群众自发创作的,用于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但它又从精神上维系着民族情感,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藏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带着宗教特色的民间文化深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

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整体,当经济结构变异时,这一趋向必然反映在文化形态上。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及外来文化的传入,尤其是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4.14地震的发生,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物质文化层面古风渐衰,时尚渐进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了《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议案》将“民间文化”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有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之中。民间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组合。当文化变迁发生时,首先伴随着的就是物质文化的变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

(一)服饰的多元化、时尚化

藏族服饰向多元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藏服在城镇文化面前逐渐成为非主流,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更为舒适和时髦的外套,尤其是年青人以西服、夹克、休闲服等代替了传统的藏袍,偶尔也有和藏服“混搭”的穿戴形式,年龄较长的移民较喜欢穿藏袍,小孩以学校校服为主,偶有改良过的时尚藏服出现。因此,身着时尚外套的年轻人,正成为玉树大街上的一道风景。除了节日,很多年轻人不再穿传统的藏族服饰。这一变化也促使传统藏族服饰本身发生着变化,如不同藏区间的服饰更加注重相互交流、结合,取长补短,以适应现代社会人群的不同需求;为赢得市场,在生产和销售上更加注重规模和品牌等。在结古镇已经形成了一些藏族服饰的品牌,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

(二)饮食结构和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

伴随着外来文化和经济收入的影响,玉树地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以酥油、糌粑、肉类、奶类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渐多样化、复杂化。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更多地出现在藏族家庭的餐桌上。川菜、粤菜、湘菜、西餐等餐饮模式分布在结古镇的大街小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显著特征。

(三)居住空间的稳固化、规范化

由于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震后重建,玉树地区许多藏族的居住方式由原来的草原流动转变为城镇定居,居住空间由牛毛毡房转向砖混结构的房屋。尤其是结古镇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城镇布局更趋合理、规范、美观,房屋的保暖、遮挡风雨、安全、饮水等功能大大增强。但由于对现代文化的抗拒与对原来生活的怀念使部分藏族对现有的文化状态有一种疏离感。

(四)一些古建筑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意蕴受到破坏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玉树藏族传统文化存在的格局和前进的脚步。据青海文化部门核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禅古寺90%倒塌,新建的大经堂倒塌。结古寺受损相当严重……玉树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都有确定的宗缘关系。在特定时期,它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周边信教群众发生着经久的联系和互动,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地震对这些宗教场所、古建筑的破坏,无疑对宗教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现代社会更趋契合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玉树地区藏族的制度文化变迁在地震后也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生产方式的变迁、社会组织制度的改变、婚姻礼俗嬗变以及教育方式、内容的变化等方面。

(一)生活收入日趋多元化

地震后部分牧民离开草原,家庭收入方式发生变化。调查显示,玉树地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以草场和草场上的生产为主,占被调查者的57.2%;有明显的区域特点。靠采摘虫草的占18.8%,经商人员收入发生的变化比较大,占31.4%;这说明变迁的方式与地震后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有关,灾后重建促使很多居民开始经商,以满足地方建设的需要。

(二)组织制度及社会活动日趋丰富、多样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也叫社会团体(socialgroup),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玉树地震后,新的聚落形式使得很多居民在新的区域重新整合为一个新的群体形式,使之更具有次级组织的特点。这种新的聚落形式也使得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社区生活进一步丰富。再加上康巴艺术中心、地震遗址纪念馆、玉树州博物馆、文成公主纪念馆、格萨尔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更加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传统婚俗习惯变化明显

玉树地区藏族的婚姻制度及习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结婚的呈现,一般都会首先去登记,之后办婚礼。婚俗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除了着藏族婚礼服饰,还经常穿着汉族或时尚婚礼服饰,兼顾传统与时尚。婚礼仪式也吸收了很多城市现代婚礼中的元素,如酒宴、主持人、烟花等,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符号平分秋色。

(四)教育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

一段时间内,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急剧增多和年轻人到外面发展的需要,玉树地区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比较强,以至于许多藏族年轻人只会说藏语,但不会书写藏文。“4.14”地震发生后,一是地震期间语言交流的障碍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双语人才的重要性;二是地震对当地藏民族民间文化的破坏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藏语言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综合因素引起了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对藏语言传承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开设藏文化课程,积极推荐双语皆懂的优秀学生参加藏汉双语大赛,政府要求街道门牌使用双语,与内地教育机构联合培养藏汉双语师资……

三、精神文化受到冲击,进一步强化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碰撞激烈

帕森斯认为,“人类后天习得的个性因素中最稳定和持久的即是价值倾向模式。这些模式在儿童时代就是定型的,而且到了成年时代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藏族的传统观念基本是“重视宗教、重牧轻商、重义轻财、轻商贱利、同时又有着宗教消费较大的伦理”。当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冲突与混乱。在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发展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年轻一代虽然也在传承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但是其中参入了诸多的随心所欲的改编和再创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原初风格、传统特色、原创形式惨遭破坏和肢解,其完整性不复存在。

(二)心理归属感受到挑战

玉树震后,由于城镇的扩张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将更多周边居民纳入了城镇的运行轨迹中,如一定数量的三江源移民、结古镇附近的牧民,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在社会地位方面,处于一种“特殊公民”的尴尬境地;就业、福利保障等其他方面由于受原有政策的局限,得不到与城市(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很容易使这些群体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有一种失落感,甚至是被剥夺感。加之原有的城镇居民对他们也缺乏实际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适应城镇文化生活方面显得被动而无奈,表现出对将来生活的犹豫、迷茫,缺乏归属感。

(三)在多元文化交汇面前充满迷茫与惶恐

玉树地震前,该地区的民间文化形态基本上属于单一的藏文化,但是在地震后,由于重建的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入玉树,原有的文化环境一下子从比较单一、均质跳跃到多元与异质。在城市(镇)社区不仅有藏文化,还有汉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这种急剧的变迁,使原有的居民来不及转换社会角色,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大大降低。在来不及消化的多元文化前,会觉得恐慌、失落与疏离。不断扩张的现代城镇生活改变了藏族原有的在牧区时的游牧生活传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改变着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与交往取向。为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场域,原有的居民需要立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交往取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社区新的社会关系。

(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强化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有的文化属性。人类历史至今的历程表明,灾难和宗教一直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特别是在人类陷入灾难时期,宗教的社会功能尤为明显。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灾难必然导致人类的,处于苦难中的人们需要有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这种情况在玉树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直以来藏族人的思想观念中宗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都贯穿着佛教的内容,致使人们不仅在寺庙中学习佛教哲学,而且这些佛教思想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也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然而,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玉树属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藏传佛教于此地的传承已有800多年的时间,又因历史上地处中原通往的唐蕃古道上,因此,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寺院颇多,宗教色彩十分浓厚。

在玉树4.14地震之中,灾区民众大量物产遭毁,无数生命丧失,这给在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与伤害,人类的与情怀受到了巨大的激发,震后牧民的比例反而比震前有所增加。

四、城镇文化变迁显著,牧区文化变迁较缓

从本次的调研中,我们看到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变迁在城镇变化较显著,而乡村的变化则较缓慢。以结古镇为例,由于结古镇是玉树州、县、镇政府所在地,又是玉树重建的重点区域,镇内居民中有相当高比例的机关干部和事业企业单位的人,他们是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是当地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因此,结古镇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化都比较大,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交融,成为城镇在藏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典型代表。

与城镇文化变迁相对应的牧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文化变迁方面则显得相对迟缓。如比例相对比城镇高,文化生活多围绕着进行;饮食还比较传统,变化较少;服饰还倾向于传统藏族服饰等。

五、其他民族文化元素不断熏染,多元并存

文化整合,即指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青海地区本来就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被欣赏、体悟,并被不同的民族文化载体所共享,玉树也不例外。不同区域的重建者、支援者和旅游者纷纷进入玉树,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他们在参与到玉树重建或在玉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与玉树原有居民的个体和群体发生交流,接触,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多元文化便与玉树原有的藏族文化发生接触、传播或借用、涵化甚至对抗,文化整合现象日趋增多,从而引起文化的变迁。

六、文化设施增多,队伍建设加强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震后玉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重建玉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35个项目已经竣工、验收、而且大部分已经在交付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增多,将有助于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将有助于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玉树是青海省内唯一的康藏区,具有鲜明的特色,虽然各个藏区同享一种文字,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但是无论是从服饰、饮食、民间文化上,玉树都与安多藏区有着很多的不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玉树灾后重建的收官,随着玉树县改县建市进程的加快,加强对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对于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超.民间文学艺术在中国的法律保护[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7(1).

[2]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R].2010,4.

[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 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网[EB/OL].2011-03-19.

[5] 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6]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 曹辉林,.宗教对灾难的回应――以玉树“4.14”和日本“3.11”地震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1(3).

[8] [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 ・导读[M].刘安云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第3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网络关注度;百度指数;旅游演艺产品;民族旅游;魅力湘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6404

1当代的研究概况

旅游演艺产业作为演艺产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业态,逐步受到了旅游者的关注[1]。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以舞台演出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为目的,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演艺产业的具象化结合[2]。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节庆仪式、信仰图腾、社会习俗、物质生活等民族文化符号的商品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3]。路幸福等人[4]认为,民族文化演艺对民族传统村镇、居民、游客三个利益主体关系的和谐共处与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已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与建设。王学基[5]将民族文化表演区域与“旅游域”相结合,强调了“旅游域”对民族文化展示的重大作用。任婵娟[6]通过对原生型民族村寨的真实性研究,指出了原生型民族村寨的舞台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研究集中在对产品本身特性的研究,缺少对旅游活动消费者需求,即旅游者需求的研究。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搜索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过程中信息收集的主要实现方式。互联网数据具有即时、海量的信息特征,网络搜索数据能够反映用户的搜索关注和需求动态[7]。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专业旅游网站、主流门户网站、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第三方数据源,向社会推出反映我国旅游业阶段性关注热点的中国旅游关注指数系列报告[8]。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术界通过对网络关注度的研究,进一步来探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时空特征。王章郡等[9]运用 Google 搜索解析,对 2005~2009年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并以此分析现实自驾车旅游市场演变规律。张芳芳[10]认为,旅游博客作为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者共同参与的信息平台,旅游者通过旅游博客展现出来的关注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静恩明等[11]以河北317家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浪旅游博客中景区的网络游记数量作为网络关注度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格局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关注度已成为旅游需求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评价标准。

百度搜索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收集了大量的互联网活动行为信息。百度指数作为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也为旅游活动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李霞等[12]在对游轮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根据百度指数得出旅游发展走势、趋向性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网络关注度是旅游信息流的具体表征。李山等[13]通过对中国第一批66个5A级旅游景区的百度指数变化规律展开分析,认为网络空间信息流旅游者出游行为的重要“前兆”现象。黄先开等[14]基于故宫百度指数关注热度与旅游客流的相关分析,指出百度指数不仅增强了旅游客流预测的时效性,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为故宫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周晓丽等[15]通过分析西安 42个典型景区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潜在旅游者搜索行为的规律。百度指数已成为分析网络关注度的重要数据来源。

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作为旅游者需求的“前兆”,掌握其中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规律能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借助百度指数这一平台,以“魅力湘西”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变化特征,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2研究对象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对象概况

《魅力湘西》是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大型民族歌舞史诗。演出包含了苗族歌舞、边城、爬楼、茅古斯舞、合拢宴、女儿会、哭嫁、湘西赶尸等节目,再现了湘西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歌舞、祭祀活动、婚嫁习俗、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演出活动在魅力湘西大剧院进行,可接受1080人同时观看。自2001年开办至今,《魅力湘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左右,接待量位居全国旅游演艺同行前列。2014年度《魅力湘西》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品牌三十强”、“中国旅游演艺十强”等荣誉,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慰问海外华侨“欢乐春节”联谊会。

《魅力湘西》是具有湘西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产品,展现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魅力湘西》融合了多个民族、多种文化表演形式,同时由于其发展时间长、演出规模大、演出场所不受天气因素影等优势条件,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现了收益高、知名度广的产品效益。《魅力湘西》作为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是民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2017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

刘岚,等:基于百度指数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研究

文史与旅游

2.2数据来源

研究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上全面收集国内关于魅力湘西的搜索数据。检索发现,可以完整收集到2012年6月3日至今的魅力湘西总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每周周平均值。为便于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以2012年下半年第一周(即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为研究的时间起点,以2016年上半年最后一周(即2016年6月19日至2016年6月25日)为研究的时间终点。以52周为一个统计年度,将整个研究周期划分为4个统计年度。第1统计年度始于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第1周),终于2013年6月23日至2013年6月29日(第52周)。第2统计年度始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7月6日(第1周),终于2014年6月22日至2014年6月28日(第52周)。第3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5日(第1周),终于2015年6月21日至2015年6月27日(第52周)。第4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8日至2014年7月4日(第1周),终于2016年6月19日至2015年6月26日(第52周)。最终获得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26日每周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以及移动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

3《魅力湘西》网络关注度分析

3.1网络关注度总体状况

根据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搜索指数每周的周平均值,计算得出四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以移动搜索指数的年度总量。图1反映了整个统计时段的总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的总体发展状况。从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情况来看,网民在百度搜索引擎上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呈现周期性变化。从总趋势来看,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第2年度出现一个拐点,第1年度至第2年度增长较快,整体趋势搜索量呈现较快速的增长,之后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移动设备与整体趋势的变化轨迹相似,第1年度至第2年度快速增长之后有所回落,随后呈现缓慢的增长态势。PC端搜索量第1年度至第2年度呈现较快的下滑趋势,之后保持稳定,伴有极小幅度的下滑。同时就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而言,网民通过PC端检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在第1年度前期高于移动设备的搜索量,之后随着PC端搜索量的不断减少,移动设备搜索量的不断增多,两者之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并在之后一直维持一定的差距。

图2反映了统计时段内《魅力湘西》搜索指数的周均值的变化趋势。整体趋势发展图呈现周期性变化,呈现出“M”状的变化规律。即从总体而言,每一年以两个高峰期为主(暑假、国庆假期),并在“小长假”出现小高峰。每一个自然年度显现出,上半年一直处于逐步增长的状态,随着7/8月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出现回落。直到9月底与10月初,又出现新的高峰,随后出现快速下降。两个高峰的峰值相差不大,7/8月份的高峰值持续时间较10月要长。与往年相比,整体趋势在2015年出现了单峰值,10月仅出现一个小高峰。2016年7/8月的峰值较往年相比较低。

移动设备搜索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PC端的搜索量总体变化不大,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检索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变化平缓。以7/8月份为中点,上半年与下半年呈现对称分布,但是差值不大。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处于逐步减少的状态,但是PC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高于移动搜索指数。自2013年2月,移动搜索指数超过PC搜索指数之后,PC搜索指数没有出现较大的回升,而移动搜索量则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且一直高于同期的PC搜索量。

3.2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

3.2.1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3表示《魅力湘西》每一统计年度整体搜索指数周平均值的变化情况。整体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即为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周平均值之和。根据4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曲线可以看出,网民检索“魅力湘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左端高于右端”的特征。左端

高峰区间出现在3~9周(7月中旬至8月底,即暑假期间),并在14周(9月底至10月初,即国庆假期)出现小高峰。中间为低谷区间。右端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在第43周出现高峰值(4月底至5月初,即劳动节前后)。期间在第33周(二月中旬,即春节前后)出现小高峰。表明整体搜索指数的变化随着假期的到来出现同步的搜索数量的增长,受假期的影响很大。同时,四个年度整体趋势的曲线很大一部分出现重合,说明最近的4个统计年度里,网民关于“魅力湘西”的网络搜索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网民对“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程度没有出现太大的提升。第2年度39~49周明显高于其他年度同一时期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其余3个年度的整体搜索指数同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变化。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当今,各年度整体搜索指数之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可见,网民对于“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2.2PC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4反应PC搜索指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根据各周的周平均值组成的变化曲线可以得知,各年度网民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PC端搜索量受时间的变化影响较小。4个年度曲线的变化比较平缓,仅在第1年度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后呈现稳定的态势。第1年度PC搜索指数的各周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度,说明第1年度,网民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年度。从第2年度、第3年度、第4年度三个年度的PC搜索指数曲线来看,曲线近乎重合,并且变化平缓。推论出,可能存在某一个固定的团体惯常于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进行网络搜索。

3.2.3移动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曲线通常会出现4个高峰段。第1个高峰段为1

~9周,第2个高峰值为第14周,第3个高峰段为33~34周,第4个高峰值为第44周,且35~44周的移动搜索量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搜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在17~32周会出现大段时间段的重叠,且为整个年度检索量的低谷区,与整体趋势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对比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图5)发现,第1统计年度曲线低于其他年度,f明之后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检索“魅力湘西”的数量较第1年度均有所增长。第2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在第35~49周较其他年度而言要高。第1、2、3年度,在1~9周出现两个峰值。第4年度2~9周检索量高于其他年度,且出现单峰的情况。换言之,第4年度1~9 周的移动搜索指数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年度,发展态势较好,整个时间段均处于高峰期。从整体上来看,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没有太大的差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通过移动设备对“魅力湘西”产生的网络关注度没有出现较大程度提升。

4结论

通过借助百度指数数据平台,对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网民搜索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从总体上来看,网络搜索总量呈现出“M”型的发展趋势,即“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峰值以五一假期、寒暑假、国庆假期为主,冬季为网络关注度的低谷期。移动搜索指数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PC搜索指数变化较小。借助移动设备实现的网络搜索量自从超过PC端的搜索量之后,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且明显高于PC搜索指数。总体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保持同步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网民PC端的搜索量保持平稳的态势,使得移动设备的搜索量直接影响总体搜索量的变化。从年际变化来看,整体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从第1年度至第4年度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三个搜索指数的数值同比增长小,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大数据时代,百度指数提供的网民搜索数据能够较强的反应旅游者的需求,可见旅游者对于《魅力湘西》这一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出现较大的增长,反映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没有出现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应的增长。

5建议

《魅力湘西》作为国内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可以为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当前旅游演艺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同质化竞争,仅张家界地区就有大量的大型文化演艺,如《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烟雨张家界》等。在面临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旅游者选择面不断拓宽情况下,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需要深入探讨其发展路径。

5.1拓宽营销渠道,着力网络推广

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降低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推广需要关注网络营销平台,在建设好传统的宣传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实现平台信息推送与“微营销”双重并进的营销模式。

5.2转变营销策略,提升网络热度

产品网络关注度与产品热度具有较大的联系,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热度的提升会提高产品的网络知名度、进而增强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传统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结合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合理制造产品相关新闻事件,以此来提升网络热度。

5.3关注新兴市场,挖掘自助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自助游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自助游游客多具有时间充裕、行程自由、消费能力强等特点,且已逐步成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代表性,对自助游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团队出游逐渐弱化的趋势下,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对自助游市场的关注度,以此实现民族旅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世敏.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旅游坛,2011,4(4):152~157.

[2]焦世泰.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人文地理,2013(1):150~154.

[3]李文勇,张汉鹏.本真视角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符号舞台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3):34~38.

[4]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2):38~42.

[5]王学基,孙九霞.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展示与“旅游域”建构:以三亚槟榔谷为例[J].旅游论坛,2015,8(2):23~30.

[6]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29~132.

[7]普拉提・莫合塔尔,伊力亚斯・加拉力丁.新疆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2):81~85.

[8]吴阳.中国旅游业历史上首次中国旅游关注度指数[N].江南游报,2006-12-25.

[9]王章郡,方忠权,杜坤.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基于Google搜索解析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112~117.

[10]张芳芳,陈金华.旅游博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12):69~71,75.

[11]静恩明,郭风华,李仁杰,等.基于新浪旅游博客的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 (3):118~122.

[12]李霞,曲洪建.邮轮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百度指数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4):101~106.

[13]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102~107.

第4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文化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文化经济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术语,甚至于学界对其都没有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在本文当中主要表示的是和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或者是商业经济相对称的一个概念,表示在少数民族内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而获得的市场经济价值增值,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经济是一种人类资本型经济

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体,多方面的包含着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或者是艺术等,具体到少数民族,强调的就是人们所能够获得的所有能力。文化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文化资源的生产、保护来实现的,因此在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对整个少数民族内的知识水平、道德高度以及艺术水平等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这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人力资本的优质性。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认为文化经济是一种人力资本型经济,其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

2.是低能高效的优质经济

低能高效优质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文化经济正好能够达到和实现这样一种完美的目的。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表现,它的进一步开发和再生都不需要大量物质资源的投入,只需要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来对其进行发掘和再现即可,而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些方面的人才是并不缺乏的。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文化经济相比于其他的经济而言在投入上是大大减少的,尤其是在新世纪新环境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现在,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追求更是使得文化产品成为了高附加值的产品。

3.文化是一种扩散性经济

文化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能够获得直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市场性质的展示来扩展出新的良性发展道路来,在此过程当中,民族文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会大大加强,伴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运输、通信咨询、建筑商贸或者是商业金融等各行各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这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刺激、促进和保障都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对人们文化素质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二、少数民族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西部地区想要尽快实现改革开放和进步,就必然需要通过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优势的方式来实现,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优势就是特色文化,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在较多方面处于不尽理想的位置,因此就只能够通过自身独特的部分来占据市场优势,如少数民族内独特的产品或者是独特的生产技能等,或者是其他更加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等,如新疆维吾尔族,就具备相当多这样的典型产品,农业产品如葡萄干、文化产品如新疆舞蹈,以及其他的旅游产品等,都是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的。

2.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化为集放型需要通过文化手段

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放型的转型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需求,而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加新的要素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那么,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就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经济学家进行过非常多艰辛的探索和分析,最终认为需要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其中最为强调的就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具体到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知识的生产力就成为了最为主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成为了成就经济完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看到的是,少数民族内的文化积淀越深,则越有条件提高当地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整个地区内人们的思想意识,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就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少数民族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文化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支点

文化经济的功能决定了它确实能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在这里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来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和概括。一是文化能够对民族风情和异域情调予以表现和展示,从而加强对外开放并带动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存在着相当多历史文化遗产或者是名胜古迹,除此之外,在食物、服装、婚俗、礼仪或者是节庆等各个方面也有着各不相同的显著特点,这样一些特点的存在都使得少数民族非常具有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必要性。二是能够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内较为脆弱的经济结构能够得到良好的调整和改善,文化经济本身的综合性质比较强,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经济就能够通过关联性质的作用来带动旅游、交通或者是邮电通讯等多行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通过文化的方式和手段发展经济还能够实现少数民族内的文明建设,可以看到的是,文化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直接的经济收入,还有民族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甚至能够使得整个国家内的经济都走上更加合理的道路。可以看到的是,通过文化手段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重要选择,文化活动所构建起的健康、文明和高雅的形象,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少数民族内的特色,这对于整个国家民族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同样是有好处的。

结语

本文通过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念的阐述,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少数民族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就是文化,希望能够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广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前言

在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是离不开广告的。因此,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居于不败之地,整合各种媒体的优劣势及自身的问题,会选择利用报纸、杂志等一系列平面广告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广告设计中,大量的应用中国元素的部分,这样既不背离传统,又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要求,既继承了中国文化优秀的部分,又结合了现代先进的东西,使传统与现代设计得以结合。

一、传统元素的定义

中国传统元素包罗万象,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非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等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所谓“传统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包括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系统。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类似于中国书法、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甲骨文、文房四宝、剪纸、风筝、等等都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由于品牌设计和广告沟通的需要,大量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被应用到现代广告设计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告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改变

从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及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程度来看,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即广告文化,可以说广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的说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指的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所形成的民族语言、生活样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明,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无庸置疑广告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告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或是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文化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尽管当今经济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文化却是多元化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而各具存在的价值。中国企业文化是在当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联的文化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在推销商品传播广告信息追求商业利润之时也展示着时代文明、民族文化,这种带着明显额的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广告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战中,广告作为竞争策略和武器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补课替代的功能。如何对待与利用这一丰厚的宝贵财富则是现代企业、现代广告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成功的广告作品应做好“文化”这道大餐,如何找到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是关键。

三、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向现代广告的渗透

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广告创意。如果能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形式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义守信、爱国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现仁者情怀的“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观念浸润历代有识之士;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国同构”“尊老爱幼”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四、全球性给现代广告和传统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广告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广告宣传则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有人断言“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细腻感触。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因此广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在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简单告知式的广告已成为历史。广告人都千方百计地把各种各样的观念、情感渗透在广告作品中,可以说,广告文化是移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冲突或交流,常常带来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导致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它都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和流变性,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将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只有更具有开放兼容的胸怀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求异,追求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的改变着一些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现代广告要不断培育、提炼并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切实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活力与独特民族精神的广告文化,把中国的广告带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常兆玉.中国元素要略北京.【M】法律出版社

第6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8-03

前言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生存、繁荣和发展一脉相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之中,是中华儿女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沉淀和整个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积累。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对于如何在现阶段与未来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共同信仰和民族精神,是对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科学概括,同时在年代的递增上又保持着鲜明的继承性和民族性。民族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维系民族共同体延续与发展的工具,它既是民族内部的生存方式,又是对外区分不同民族的标识,它的物质与制度文化追求适用与理性,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的对外标识性作用明显,成为对抗外来强势文化的工具,并被不断再造。

2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又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当前社会的劳动生产、军事战争、风俗习惯、等都深刻影响着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它不仅体现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增添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宝贵资源,在现代社会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众多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从古至今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使得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运动形式千变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栖身于社会生活中的体育活动相关赛事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的运动形式,同时汲取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文化营养,成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特征、运动规律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健身、表演、经济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既是身体锻炼的手段,又是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这些体育项目使人体通过感官、感触,以及全身各肢体、各部位的运动,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使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体力得到锻炼,精神得以调节。每逢节日,人们喜着节日盛装,踏着音乐,跟着节奏,踩高跷、扭秧歌、跳竹竿舞,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示。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人们的关注,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体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中体育已成为教书育人的一门必修课,武术、八段锦等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很多高校也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体育项目的教学。

3 传统文化性格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性质,它体现着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性。小到一种国家的语言、服饰、风俗,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无不体现了其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是一个国家从时间的先后上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深刻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例如汉族的秧歌,最初起源于汉民族古代耕地、插秧的劳动生活,也是与人民的祭祀活动相关的一种舞蹈形式;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好斗的民族性。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必然也会引起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北方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疆土辽阔,人迹稀少,在历史上保持了比较剽悍、勇猛的民风。因此骑马、射箭、摔跤成为北方地区的爱好与生活之一。南方由于雨水充足,河流众多,少数民族多以村寨或部落为单位,因此民传统体育以集体活动为主,活动的内容多表现出生活的情趣,活动的项目有“抢花炮”、“赛龙舟”、“舞狮”等。这些实例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一的深刻影响。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同时影响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变化。例如舞龙、舞狮、秧歌、斗牛、龙舟、赛马、毽球、高跷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技术特征,风格迥异的运动形式又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填上了浓浓的一笔。此外,植根于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想、组成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不断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加增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风俗习惯、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结晶,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4.1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与指引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受了社会各个领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在诠释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

4.1.1 “天人合一”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生动地揭示了包括人在内的宇宙的辩证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了淡漠宗教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现实的理性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它阐明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要尊重自然,不要试图改变自然的本性;就现代社会而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承认人与人之同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强调用和谐的方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体育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下,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的运动过程,追求身与心,神与形,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受这种整体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运动锻炼来由表及里,以内达外,自有形的身体运动来达到无形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身心并修,内外结合的目的。尤其在中国武术、气功等养生健身类运动中尤为突出。

4.1.2 阴阳五行学说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下产生、发展、变化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所谓阴阳就是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世界是物质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两个方面,而对立的阴与阳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整体。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理论也是五行学说的重要思想内容。所谓相生即相互促进,相互滋生;所谓相克即相互抑制。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太极、八卦、少林拳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名拳。形意拳正是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形意拳中认为,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形为阳,神为阴,阳济阴,阴补阳。其中提现了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拳将金、木、水、火、土,取意为劈、崩、钻、炮、横五拳,同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横拳变劈拳;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根据五行学说,万物土中生,土是万物的根本,因此,横拳被视为五拳之母,并将横拳称为母拳。

4.1.3 儒家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根深蒂固,谈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谈到“仁和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儒家的“仁和礼”。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深刻的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中强调的“礼为上”,例如师徒相见徒弟要行见师礼,上台表演要行抱拳礼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大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不是倾向于获得比赛胜利,而是考虑在竞赛中遵循比赛规则,符合道德规范,在这种注重道德价值取向的思想下,逐渐演化成削弱竞技意识,更多倾向于追求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1 等级分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阻碍

儒家思想虽然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形式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范,但同时也给民族传统体育带了等级分明。等级分明的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累积遗留的思想制度,这就使很多体育活动从比赛的制定、器械的使用、出场的先后等因素上存在了不公平性。古代皇帝与随从等一起狩猎时,射出第一箭的须是皇帝,然后其他人才可一一出动。宋代的马球,只要有皇帝参加,进第一个球的人必须是皇帝。这样就充分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2 传统封建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负面阻碍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多,多则感”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在哲学上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同时也起到了鼓吹消极退让、否定进步的负面作用。这些思想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上就是不思进取,苟且求安的懦弱思想。

5 结语

第7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摘 要 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南方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山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本文以云贵高原为例,着眼于南方民族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对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南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再思考,试图提出一些实际层面上可供操作的想法。

关键词 南方民族 民族文化 山地生态 生态环境 互动关系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南方的民族,尽管经济文化类型各不相同,但都受着山地环境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打上山的印记,山地直接影响各民族的经济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影响着当地居民特有文化的形成,表现出独特的山地文化特征。

一、云贵高原概况

云南、贵州,在地理上属于一个单元,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多样,地面崎岖不平,山地面积广大,以多山为其特征。在万山之中,散布着众多的山间盆地、河谷阶地,俗称“坝子”。大体说来,云南的坝子多而且面积较大,山地仍占很大比重,特别是西部横断山脉地区。贵州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坝子虽然数量不少,但面积都很狭窄,万亩大坝为数不多。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云贵少数民族有28个,主要有傣、彝、壮、苗、瑶、哈尼、藏、回、侗、土家等民族。

生活在山地的民族,由于环境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挠和冲击,社会发展缓慢,文化变迁的机率很小,因而本土文化的积淀很深。云贵高原作为我国南方山地的典型代表,既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自然资源,也为当地独特的山地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看,文化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迁。当生态环境改变后,就会为文化变迁提供外部条件,从而导致文化变迁。因此,一个自觉的文化变迁过程,就是根据环境的客观要求和文化自身的变迁可能,通过创造和改变条件,促进一个文化沿着进化的方向变迁发展,直到组成新的文化形态。

(一)山地生态环境对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

云贵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生成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适宜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洞穴,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创造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是此种地型地貌和资源,决定了其经济类型属山地经济,采集和种植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业属山地农业,而且发展缓慢;三是大山的阻隔不仅造成了对外交流的困难,也使区域内部文化信息受阻,在形成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决定了这种区域文化内部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存在;四是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和自然生态长期保持完好,不但为山地文化的创造传承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宗教文化的滋生准备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二)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表现

1.经济类型与山地生态

(1)农业、种植业方面

从总体上讲,云贵的经济可以概括为山地经济,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山地农业,而且矿业、手工业、建筑、交通都深受山地影响。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山地农业在云贵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坝子中主要是水田农业,而广大山区则长期盛行刀耕火种。由于人们生活场所开始固定,使得云贵人口增长速度变快,而山地提供可供开垦的耕地极为有限,为了适应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定居生活的需要,云贵的少数民族只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梯田稻作是传统山地农业中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最高的农业形式,也是云贵少数民族定居生活的必然选择。梯田既充分利用地形,又充分利用山上的水源,在有效扩大水田面积的同时,又美化了自然环境。古老的水车、水磨、水碾,有着很高的科学含量,是人类利用水力资源的开拓者,是现代水力发电的先导,保存下来也是一道展示山地风貌的景观。如今,在云贵高原上存在着大量的高坡度梯田,最著名的要数云南南部红河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历史上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和山地环境条件,驯化水稻取食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梯田文化。

(2)手工业方面

由于南方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手工业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各有所长,风格各异,因而手工艺产品千差万别,显得丰富多彩,例如土家族的织锦、术滩、刺绣,苗族的腊染、银饰,侗族的侗锦,还有牙雕、剪纸、银饰、竹编等等都是文化瑰宝。这些手工产品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土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富有独创性,是其他民族难以模仿和取代的,因而独树一帜。

(3)商业方面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南方各民族的商品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产品和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被作为商品在集市中出售。云南白族妇女“勤于纺织,贸布匹”,壮族的壮锦、壮人布、花中销往各地。随着各种商品流入市场,使集市繁荣,商业城镇不断形成。云南白族地区,仅大理府属的固定集市就有48个,“大理三月街”成为云南最大的贸易市场,届时蜀、楚、黔、桂、藏等地的各族商人携货前来贸易;大理、祥云、鹤庆、邓川、蒙化等城镇都是较大的商业城镇和货物集散之地。

(4)其他方面

民族医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千百年来维护着山地民族的健康,它是人们用生命体验得来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确有奇效,例如藏医、傣医、壮医、苗医。南方各民族对于矿产开发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云南的铜和锡,贵州的煤、铅、汞矿,历史上都很有名。

2.与山地生态

南方各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极大差异,也各不相同,但在各自的原始中不少南方民族都有自己的绿色图腾和对森林、植物的绿色崇拜,并相继产生出民族宗教圣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虽然是一种原始的信仰,但从思想的层面上考察,在对自然的恐惧与崇敬的复杂心态之中,隐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深藏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

在西双版纳一些傣族、布朗族村寨附近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用来祭祀神灵的原始森林,傣族、布朗族人民将这种山称为“龙山”。这种夹杂着相当原始宗教成分的特殊文化以主动的姿态对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管理,并反映出很强的生态价值,表现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学思想。

3.建筑形式与山地生态

为了适应山地环境,南方各民族在建筑上都有独特创造,例如:傣族的竹楼,侗族的木楼,壮族的麻栏,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独龙族的大房子,布依族的石板房,纳西族的木楞房,彝族的土掌房,藏族的碉房,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等。在公共建筑方面,有溜索、索桥、竹桥、木桥、石桥,有水井、堰塘、水车、水碾,有鼓楼、风雨桥,有大理崇圣寺三塔、景洪曼飞龙佛塔、喇嘛寺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建筑的瑰宝,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适用性。

4.民族节日与山地生态

从整个云贵高原来看,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各呈异彩,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文化圈”,而这些民族文化又可以集中表现在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上,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布依族的三月三等。

梯田作为哈尼族的“生命之本”,其节日和祭祀活动总是与梯田稻作有关,隆重的开秧门节、六月节、尝新节、十月年等和相关宗教活动,就是表达和庆祝丰收的喜悦,并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5.饮食文化与山地生态

在我国南方地区,独特的山地生态环境,决定了南方地区传统的饮食文化。云贵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饮食资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如糯米饭是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也是侗族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此外,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三、对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再思考

(一)山地文化与市场经济观念的融合

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选择茂密树林、涓涓流水的半山腰定居,而后从山寨脚起开垦的梯田,标志着南方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从毁林开荒、轮息耕种到在固定的水田里年复一年地精耕细作,这是历史的大跨越。与此同时,以稻米为主的食物结构及其带动的家禽家畜养殖,比起广种薄收的山地养麦杂粮果腹,守猎捕到鸟兽才有肉吃的生活方式也达到质的飞跃。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与实践使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应该赋予南方梯田稻作模式、传统民族文化新的内涵。历史上与外界交流较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民族改变农民以种田为本,以吃饱穿暖为目标的旧思想,破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旧观念,在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以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满足市场需求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二)优势资源培植与产业化经营的结合

南方民族聚居的山区独有的气候、土壤、水质,为生产特色粮食品种及茶叶、咖啡、紫胶、橡胶等经济作物,生产笋丝(片)、细木耳、山药等土特产品提供了客观条件。南方各民应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多种致富项目,发展多种特色产品,进行专业户与集体力量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在适应市场需求基础上努力提高这些土特产品的产出率,从根本上改变南方山区种植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

对南方山区独有的优势产业资源如各种蔬菜、水果、药材、茶叶、咖啡、矿物质等,进行人工培植、造就规模,深度加工以提高附加值,并转化为更高质量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新资源,满足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层次市场需求。

(三)民族文化与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旅游、民族、文化、林业、交通等不同行业部门。在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时,应从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角度整合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云贵高原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如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工艺等,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歌舞、服饰、建筑、工艺。如苗族的“吊角楼”和“芦笙舞”;布依族的“干栏”和“铜鼓’;仡老族“吃新节”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流传至今的各种民俗文物如瑶族的蜡染、刺绣;苗族的织棉、刺绣、银饰;布依族的土花织棉、扎染等也为当地旅游业的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罗倩.民族习惯法在贵州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表现形式及作用.贵州民族宗教.2008(4).

[2]龚晓莺,王朝科,倪沪.基于资源互补理论的山地经济发展初探.经济理论问题.2007(22).

[3]陈丽辉,何大明.云南山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10).

第8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引言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之间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同时地域文化和旅游景观设计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少数民族性地域文化是旅游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受到接待地旅游景观的熏陶与感染,旅游业的发展对目的地的景观设计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地域文化与旅游景观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旅游景观规划的问题现状

就现阶段四川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主要放在完善和健全城市营销服务体系上,而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则将旅游景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更为重视的则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一部分旅游景区景观的建设以及设计者往往只是仿照其它旅游景区特色景观进行表面形式的设计,却忽视了与当地实际状况的有机结合,对文化底蕴以及地方历史的挖掘不足,缺乏人文关怀,造成了旅游景区景观缺乏设计依据和文化理念,进而逐渐失去了地方特色。

旅游景观设计中融入少数民族地域文化

1.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的设计中,需要突破一般设计的限制,从空间设计、材质运用和民族文化符号三方面进行挖局。首先是空间设计的多样化研究。在阐发审美力场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旅游景观基本模型和空间策划,从而形成功能建筑上更符合景区和旅游要求的空间特点及功能布局。其次是景观材料本土化研究。本土化是设计所有旅游区景观设计的第一原则。针对本土材料的内涵和特性,探索了本土材料在旅游村落景观营造中的运用,从而揭示乡土材料在旅游村落景观营造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是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符号对旅游景区尤其是旅游集散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旅游景区大多数是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元素,所有这些元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2.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

四川地区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与景观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在任何区域景观项目设计中,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审美要素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身为景观设计师,必须充分地了解并理解当地文化的内蕴,方能以该地域文化背景作为元素并将之与大地之间产生关联。本论文以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所包括的对象为基础,进一步探究旅游景观设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的情况,对地域特色文化如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以四川地区地域文化旅游为例,对其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地貌的尊重、对地域文化的表现与塑造,为现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和见解。

3.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元素可作为展现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将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符号用各自不同的景观元素加以体现。一方面,景观建筑布局应借用羌族聚落布局。另一方面,景观休闲娱乐设施置入具有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代表的雕塑。其次,旅游景观设计应尊重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以此为基础,在遵循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下,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实现传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精神的作用。建筑材料沿用羌族传统的建筑材料。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各要素应运用民族特色颜色,体现民族特征。 第三,以研究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范例,需要引出的是更多的民族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各种景观元素通过表达不同的民族文化来展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特色,能让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第四,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结合现代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理念,相互交融,加以创新,在传统文明发展传承的同时,促进旅游景观设计的发展。

结语

第9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佤族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令世界惊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音乐特性、歌唱精巧、独到的乐器更是各具特色。这些极富原创性、独特性音乐已大大超越音乐本身的范畴,更传承着很多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民风的文化形态。这些音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财富。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最复杂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但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地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

在当代,教育与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教育与媒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歌赛设立原生态组别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媒体的进步反映了社会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理念的革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去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一些已濒临灭绝,另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

居住在阿佤山深处的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能歌善舞,传统原生态民歌民乐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其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的独特风韵犹如绕梁之音,让人回味。为了保护和传承佤族原生态文化,我们开设了“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班,聘请了深谙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老艺人来授课,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器乐、民间文化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表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琴艺,用语言和文字来阐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具备初步的民族自我传承意识,使佤族文化保护得到良性后续,最终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阿佤文化的目的。转贴于

虽然当前在保护佤族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和其他的原因,经济匮乏,专业人才缺乏,在文化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信息传播速度快,很多佤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缺乏关注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佤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不够理想,有的甚至面临濒危状况。佤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佤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等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佤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在很多佤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独具佤族特色的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