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公共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某些有特色的城市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发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环境感受、城市标识、空间色彩,甚至某些细节还印在脑海中。中国城市特色明显,不同的人工构成物都可构成城市的不同特色。不过,随着某些城市的过度开发,其出现了特色不明、趋同的现象。城市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综合体,重塑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做好公共艺术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益阳市历史文化脉络分析
作为湘北洞庭湖区域重要城市之一的益阳,背靠雪峰山,怀抱洞庭湖,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也是湖南农业比重较大的城市。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益阳市在经济、人文、城市面貌、品牌创建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益阳市内名胜古迹裴公亭上有一幅楹联“裴亭有色树添色,资水无香士溢香”,它印证了益阳自古以来就“因广木而彰声,因人杰而地灵”的区域特质。近年来,益阳努力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把山、水、林与湖湘文化结合起来,以生态、环保为目的,打造市民宜居的生态之都,以期最终将益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公共艺术以多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城市空间,雕塑、壁画作为早期的艺术形式对城市起着装饰作用,内容也往往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公共设施更是为方便市民生活而慢慢发展起来。长期以来,市民对于益阳市的印象,大多是一些地方缺乏良好的规划,如一些街道、小区、公园广场等,出现一些脏、乱、差等问题,道路、公共健身设施需要维护等。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就要尽量改善这样的现状。第一,公共艺术设计除了设计人们了解的城市雕塑、壁画、公共设施、绿化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共艺术观念应该深入城市建设以及市民审美精神层面。公共艺术并不是简单在公共空间加几个雕塑、设施之类的艺术品就可以了,城市公共艺术最终应该追求人、环境、艺术的和谐,应该与市内建筑、绿化、历史、人文环境等发生对应关系,设计者要根据整体的环境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将周围景观要素的形态、色彩以及环境统一考虑,发挥自然特色,增加景观设计,借此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第二,从城市雕塑艺术方面说,益阳目前没有一件经典的、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作为形象代表。城市雕塑就像城市的眼睛,如,说起纽约,大家都会想到典雅的自由女神像;说起美人鱼雕塑,大家都会想到浪漫柔美、充满童话色彩的哥本哈根……这些标志性的雕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经典造型,又成为该城市的地标形象之一。益阳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也应该结合本地鲜明的人文特色,如桃花江传说、竹文化、蚩尤与梅山文化,创作原创性经典雕塑形象以代表益阳的形象。第三,市内的公共设施需更加完善并服务于大众。益阳城市公共设施存在配套不足的现象,部分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盲目引进、照搬、过于程式化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无障碍公共设施成为摆设,人性化设计不足,这些城市建设中的细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一座城市的文明,往往体现在这些方便于民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如果做不好,会破坏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整体印象,更谈不上绿色宜居。在考虑设计公共环境设施的时候,设计者应从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出能引发市民共鸣的好作品。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环境、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规划公共设施,以形成当地的风格特征,引起市民对地域的热爱。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已充分意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公共艺术设计改善城市环境氛围。益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本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把自身打造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成绿色宜居城市,重塑绿色特色、生态特色的新形象。
四、结语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文化;美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64-03
1 公共艺术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称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由于它强调公众的参与,所以有时也被译为“公众艺术” 。一切开放空间里能够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品、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运动。[1]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综合所述,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运动。
1.2 公共艺术的条件
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参与。前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后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服务于大众。
1.3 公共艺术的分类
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从艺术形式上,包括雕塑、壁画、绘画、摄影、表演、音乐、园艺、水景、喷泉等形式。从艺术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象征性、标志性、陈列性、装饰性、趣味性、商业性等。从展示的形式上,可分为由平面到立体、由壁面到空间、由室内到室外等。从展示的空间和方式上,可以分开敞空间和在室内公共空间展示的公共艺术等,展示方式上包括临时性和永久性。
1.4 公共艺术的功能
从普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与气质的显现;是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途径。公共艺术具有视觉标识与文化符号的功能,包括传播美学、熏陶公民、普及美育。[2]在我国公共艺术整体上更强调缅怀历史、继承并发扬传统、倡导政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审美享受等方面。
1.5 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
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公共艺术的欣赏,公众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审美境界,陶冶心灵和性情,推动文化建设与智力开发、伦理储备等。
2 校园文化的功能意义与现状
2.1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校园各种文化的形态的总和,是校园里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他是以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一所优秀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包括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这两部分环境文化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隐性德育功能。
2.2 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刻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还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3]所以说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甚至比一般的具体课程学习更重要。
2.3 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从三方面着手,即实体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在实体文化建设方面,由于各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认识的提高,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并新建、改建了一批设施,同时在学生组织的倡导下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这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各大学校也始终坚持和贯彻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
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来讲,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没有注重体现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重复性,自身个性不强烈。
3 公共艺术对校园文化影响
3.1 校园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我国是有千余所大学的高等教育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多元化,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室中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提出要更加重视利用校园公共空间的辅助教育功能。校园公共空间中陈列的公共艺术不仅能够美化校园,更能够胜任教育之责任。
我国现阶段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广泛。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有如下几种:
(1)以园艺的形式出现。园林式。目前是在很多学校采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学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中国园林设计理念,将校园规划成园林景观,使校园充满绿意。绿化植物带式。植物充分考虑季相,大面积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乔木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生态空间,既有观赏性又有区域划分的作用。如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见图1。
(2)以雕塑的形式出现。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从中引中出的寓意应是积极的、向上的。如云南师范大学的闻一多雕像,通过它可以看到学校发展历史和经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见图2。
(3)以水景的形式出现。自然状态湖泊和人工池塘,不论大小,其中的水体都能给予校园环境创造生气,相对于体量较大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赋予校园灵气,满足学生亲水性。池塘水表现为静,水体反射四周建筑,展现空间融合于自然的特点。如云南师范大学的砚池湖,见图3。
(4)以广场的形式出现。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和层次感,校园广场供学生举办各种小型活动,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满足学生精神需求。
以上这些公共艺术形式,是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内容和方向,效果显著,成绩斐然,值得许多学校学习和借鉴,同时国外大学校园建设也值得我们吸收,但校园公共艺术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改进和完善。
3.2 公共艺术对校园环境的作用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而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则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公共艺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可以归纳为,对学生美感教育;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气质;校园环境空间的认知与文化引导。完善校园文化实体。
3.3 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的积累产物
校园公共艺术既可看做一个学校的标志和象征,又可做为该学校文化积累的产物。校园公共艺术以实物形式述说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凝聚着学校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学校特色历史文化。校园公共艺术是一个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
4 结语
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代表和展现着社会的文明,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而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了空间和素材。校园公共艺术,有别于一般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空间里,所有能够与师生产生互动的校园设施和活动都是公共艺术研究的领域。它的目的是在创造和提升校园环境美学品质的同时,又对教师及学生起到美感熏陶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与环境和公众的互动性原则、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原则、校园公共艺术的特色原则。并在放置的过程中应注意公共艺术的放置地点、造型、材料、背景、尺寸等诸多要素。从而达到创造和提升校园环境美学品质、创造健康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的作用,即对校园文化美感熏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意.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 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 连 伟.论大学校园环境美化与建设的文化素质教育价值[R].山东大学后勤分党委,2007.
Public art Influenced by the beauty of the campus culture
Liu Dunqiang, Xu Can, Liu Kesan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Yunan, 650224, China)
Abstract: Public art reflects a country, city, regional culture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use of the rich aesthetic form to nurture influence the public. The campus culture of public art and linked to form a rich full use of public art to the campus culture, an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beauty of form to beautif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campus culture, temperament, embodies the spirit of campus culture, to more artistic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地铁 公共艺术规划 文化 中西方
1 背景介绍
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份公共艺术规划中,公共艺术品的功能被具体化:提升或创造场所,提升步行环境的行人体验,提升或创造个性,提升或创造连接。
上面说的所有不同的说法说明公共艺术具有多层次的价值。公共艺术主题、形式与布局的选择取决于政府所看重的价值侧重点,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所需要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公共资金。作者考察了国内外多份公共艺术规划和雕塑规划的文件,发现公共艺术品按照主要受众是城市访客还是本地居民来分类,可以将它的作用和价值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两类。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分类揭示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
3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广告、霓虹灯、雕塑等等人工造物的堆积,还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所以在现实的地铁空间中,具体环境艺术的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比如,壁画被当作一般挂画来看待,被看做是环境中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品,甚至还会被广告灯箱等商业形式所取代;可是对于壁画与建筑如何相互借助对方来提高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却未能考虑到。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是地域性城市风貌的地下延伸。它虽然受制于地铁环境条件,但是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依然可以成为建筑的延伸,也因此成为构架人与空间的精神桥梁。我们应该全面准确看待地铁文化,更应注重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让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关联起来,让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体现城市的特色,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建筑。
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应当可以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能够有秩序地建设公共艺术,来避免盲目。宏观上来讲,在制定规划的前期,对现有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做一次透彻的摸底工作,并记录艺术品的各项特性到档案中,有些甚至还会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艺术品进行定期的维护,还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确保公共艺术在整个城市布局的公平性提供基本的资料。
解决艺术品公共性问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可以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公共参与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在西方,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规划都采取各种方式,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让公共艺术品的受众得到全面的咨询和参与。而在国内,虽然城市雕塑规划中已经有不少加入到了提倡公共参与的条文中,但是很少有规划能够给出具体的保障方式。
有三种类型的能够促进公共参与深度的措施可以被归纳出。
1) 制定规划的阶段进行充分的公共调查,并把调查得到的意见整理到规划中去。
2) 在规划中设置保障机制,使社区居民能够在具体项目中,特别是与自己相关的项目中,都可以民主的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体现到规划中。
3) 强调艺术家在与当地居民的团体合作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公共空间计划学术网站划分为三类:特定场地的项目,基于社区的项目,临时性的项目。其中,基于社区的项目特别重视艺术家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艺术家们被称作“合作者、诠释者、教授者、导师,以及社区和委托人之间联络者”。在这类项目中,社区居民被带入到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得居民的知识和体验能够被体现出来,被有机的融合到艺术品中,成为艺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公共艺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因为在这类公共艺术项目中,居民可以改善他们自己居住的环境。能够想象的到,那些在设计阶段征求了居民建议的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当地居民所认可,所以很少发生乱涂乱画或者犯罪的现象。
5 总结
总结上面的所有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共艺术品会越来越多的采用雕塑以外的表达形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被发掘出来――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将城市特色与城市公共艺术结合起来,更好的表现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147-152.
[2] 赵斌.地铁公共艺术中陶瓷壁画的应用前景[J].文艺争鸣,2010,16:34-36.
[3] 赵成民.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浅析[J].荣宝斋,2010,08:76-83.
毋庸置疑,“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词汇,出现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公共艺术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由一批画家、雕塑家组成的艺术家群体发起的“公共艺术计划”。然而,起源于艺术实践的公共艺术在概念界定上却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确切地说,至今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仍然莫衷一是。一方面,这是由公共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决定的。从外延上看,公共艺术的类型十分广泛,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物、园艺、城市公共设施,还包括戏剧、歌舞表演等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这还与公共艺术所隶属学科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目前,对公共艺术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美术学,对它的研究正逐渐趋向于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趋势。政治学、艺术学、美学、建筑学、环境学等等都将公共艺术作为研究主题而有所涉猎。因此,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形态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必然存在分歧和差异。综合各种理解,基于各种界定的概念共识,本文的公共艺术指的是公共空间和领域中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面对公众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与大众之间必然存在紧密的联系。那么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它是否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简要论述一下西方学界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在西方理论界中对于大众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商品化的结果,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大众文化具有欺骗性、重复性、同一性等特征。他们尤其批判了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作为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得到了充分强化,如果需要的话,它会以嘲弄的姿态对待古老的梦想、祖先的理想和至深的感受。”[1]另一种是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代表的对大众文化持乐观态度的理论。他们指出,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进行二元对立的划分是不合理的,大众文化自身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布达佩斯学派的乔治•马尔库什在其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中,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论定位与法兰克福学派是一致的。他虽然没有明确批判大众文化的消极特性,但通过他对大众文化的界定可以看出,马尔库什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注意力转向‘高雅’文化,第一个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概念的出现伴随着一个新的对立面,同时只有和这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它才有意义。后者就是所谓的‘流行的’‘商业的’‘大众的’,等等,但一般而言指的是低层的文化,因为其基本内容通常被认为是高雅文化内容的(劣质的)替代物。”[2]643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文化似乎成为平庸的、流行的、无个性的、低层文化的同义词。尽管大众文化存在不可否认的消极性,但公共艺术是否直接等同于低层次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它的接受者是更为广博的市民大众,公共艺术所处的空间是公众都有权利进出的公共领域。但是,在创作形式、语言风格、审美情趣上向公众开放的公共艺术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庸俗化、平庸化。公共艺术不仅在其公共性上体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宽容性,而且在凸显时代性、地域性、民族特性等方面甚至更具优势。20世纪中叶,欧美迅速流行的波普艺术就是一股公共艺术面向大众的艺术潮流。矗立于美国街头著名的雕塑《衣服夹》反映了艺术回归生活,用大众熟悉的形象和手法表现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紧密的关系,更透露出美国人民幽默、轻松的生活态度和诙谐、自由的艺术创作灵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宣传画,则是中国公共艺术面向大众的成功创作。宣传画选用民俗画、剪影等中国民间文化形式表现艺术创作主题,风趣幽默又富有象征意味。这些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恰恰说明了通过公共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可以拉近大众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艺术欣赏由此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公众在公共艺术中得到了熏陶、提升了审美素养。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共艺术不是消极的大众文化,它在日常的审美形式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艺术与高雅文化
虽然公共艺术强调审美上与一般公众的鉴赏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相符合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为了达到向公众开放的目的就要降低审美标准,成为与“高雅艺术”的对立物。按照马尔库什文化理论的理解,艺术作品如果想要进入高雅文化领域需要符合四个基本的标准,即对象化、革新性、非物质化和自律性。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要求的艺术创作才能称之为高雅文化[2]22。如前所述,公共艺术不是消极的、低层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因此,公共艺术在审美标准上已经达到了高雅文化的基本要求。首先,对象化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是生产性的。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创作能够产生与创作者的行为和创作者个人相分离的某种产物,这些产物以某种形式存在,而且它的存在具有连续性,可以在主体间传递累积的经验、观点或能力。因此,所谓的对象化标准指的是艺术创作最终要生产性的创造出某种形态的对象化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对象化的。一方面,公共艺术作品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例如,绘画、雕塑、城市设施建设等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可以是民众参与的歌舞表演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公共艺术作品都是脱离创作者自身而存在于对象化形态之中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作品是可以被后人继承的文化作品,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意义、价值、观点可以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积累、传递、延续。其次,革新性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是创造性的。“它们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新颖的,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要扩大人类可能性的范围。历史转型成一种文化社会指的是把作为遵循标准的起源的权威替换为原创性的要求,这是任何‘作品’,对象化被认为属于严格意义的文化领域而必须满足的。对于所有主张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重要性的事物来说,新颖性既是基本条件也是评价标准之一。”[2]22-23按照马尔库什的理解,高雅文化不能简单地重复和模仿,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的弊端所在。真正的高雅文化在于不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体现创作者新的艺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不断实践着革新、创新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最初被引入中国,它的实验形式是以城市的雕塑创作为代表的。吸收了西方艺术和文化的观念的城市雕塑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桎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新奇的观念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以城市雕塑为例,公共艺术创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想象力。材料上,他们大胆使用不锈钢、陶土、塑料、树脂等新型材料。技术上,他们运用铸铜、青铜表面着色、纹绣等新技术探索更加新奇的视觉效果。观念上,他们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的理念,把光、声、电、磁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视觉审美走向观念构造,用多媒体的互动技术传达与时代相符合的艺术理念和追求。在我国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处处体现了创新、革新精神。“早从北京亚运村开始,已经出现了一批在观念上有所突破,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极具象征意识手法的公共艺术作品。从此这股浪潮一发不可收,国内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热浪高涨,如深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20世纪以来,在建设‘国际性花园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和传播文化活动,在引进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外来的雕塑文化和新观念的作品。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从1998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组织举行五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展,大胆地尝试各种材料以特殊的手段表现实施,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下雕塑家的创新理念与风格。”[3]再次,非物质化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精神性。马尔库什这里强调,高雅艺术应该是意义的复合体,它要透过物质形式反应更深刻、更内在的意义指向。马尔库什指出,这种对艺术作品内在精神和意义的追求在美术传统中非常明显:“在主流的美术概念中可以发现它最生动的表现———从文艺复兴晚期的素描理论,经由艺术作品本体论地位的经典概念,例如表象(Schein),‘从其纯粹的物质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感性存在,到表现主义的艺术理论,例如贝奈戴托•克罗齐,或者像萨特那样把艺术作品的特征描述为虚构。”因此,艺术作品不仅仅在形式上要创新,在内在的观念和意义上更要让接受者能够理解它的内涵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艺术是符合非物质化要求的,而且甚至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更加鲜明和直接地呈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和情怀。以纪念碑这个典型的公共艺术形式为例,它常常被称为一个城市“守护者”,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忆”或“标识”。因为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意大利罗马图拉真广场上的“图拉真纪念柱”、法国的“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华盛顿纪念塔”都是所在城市乃至国家、民族历史风貌和文化精神的象征。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防洪胜利纪念塔”同样记录了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民俗风情和理想信念。最后,自律性指的是艺术作品要符合自身内在的价值标准。马尔库什认为,自律性是现代高雅文化最重要的标准和条件。高雅文化根据自身内在的标准而言就是有价值的,可以独立于其创造者、生产者、接受者的主管要求和标准,而获得评价。换句话说,高雅文化和艺术不用迎合社会的评判标准而是按照艺术题材和形式内在的传统、标准就可以获得评价,成为有价值的存在物。最为重要的是,高雅艺术不再遵循他者的要求就意味着艺术可以不再拘囿于某一限定性的社会群体,而是面向更为开放性的、无限制的受众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显然与这一要求是内在契合的。按照马尔库什的文化理论,高雅文化具有四个基本的标准,这四个标准反映了艺术作品真正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与平庸的、低俗的大众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从这种观点来看,公共艺术不仅是创作者对象化的产物、体现了创新性的艺术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具有自身评价的传统和标准,向更为开放性的受众敞开。因此,公共艺术在审美品位和价值上不是平庸的“文化产物”,而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三、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由此看来,当代的公共艺术绝不是低层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虽然符合高雅文化的标准,但它同样不是孤芳自赏面向“小众”的精英文化,而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现代感的文化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言:“公共艺术绝非笼而统之的等同于‘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概念的翻版。当代国家的公共艺术形态的生成里程和实践经验都体现出它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交叉性,使得公共艺术的整体形态并非一边倒地附属于某一个社会阶层(或某一个社会利益集团)的文化需求,而是与构成全体社会的多种阶层及其大多数人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与互动,其中,公共艺术与精英文化始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联。”[4]44公共艺术在大众文化的开放性与高雅文化的精英意识之间保持张力,吸收了两者的合理质素,在两种文化主张之间选择自身的价值取向。概括地说,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共艺术是市民化的。当代的公共艺术不能是曲高和寡的精英艺术,它面向的接受者不应该是专业领域的艺术鉴赏家,应是更为广泛的市民大众。换句话说,公共艺术应该成为调动和影响市民大众参与公共生活、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成为引领、指导和培养市民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由于公用艺术对人居环境的介入不仅是为了营造一处赏心悦目的优美场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市民公众对自身所处环境形态及内涵的认同与喜爱。因此,认识到大众的参与是公共艺术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4]24正如弗格森所言,艺术是人的本性。艺术不会凌驾于人之上,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而应该是回归大众、面向民众的文化实践活动。公共艺术致力于在最具公共性的空间和领域为民众创造接触艺术、感受艺术、享受艺术的机会。因此,它必然反对成为脱离民众、疏离大众的另类。然而,面对社会开放与共享的公共艺术也不意味着要变得平庸化,它仍然可以具有高雅艺术的独特价值,无须降低自身的艺术品位而迎合低俗的审美情趣。恰恰相反,公共艺术要坚持高雅艺术的创造力和新颖性,通过原创性的艺术形式对市民大众进行启蒙,使市民在公共艺术的传播中得到文化教育。因此,市民化必然是公共艺术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态度,以平等、互动、共享为诉求的市民化的公共艺术应该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中普及文化、引导价值观念的桥梁。其次,公共艺术是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备受诟病的原因在于它的单一性、重复性、齐一性。它消解了文化和艺术本来多样和丰富的内涵,取而代之以同样的面孔,在机械复制的生产状态下把艺术创造变成了文化工业生产线上制作出来的文化产品。因此,大众文化产品只能是简单重复、单调标准化、趋同化的产物。公共艺术必然要走出大众文化一体化、单一化的负面影响。因此,避免因袭、媚俗而缺乏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重复建设是公共艺术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高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精英化的缺陷,过于封闭和专业化,导致受众范围只能限定在十分有限的“小众”。在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中,先锋艺术和现代派逐新求异、激进革新的审美追求将高雅艺术变得过于陌生化。这样的高雅艺术只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和具有较高审美鉴赏力的人士才有资格和能力接受,它无法满足大范围的公众社会多元化受众的需要。因此,公共艺术既要超越大众文化的单一化、趋同化,同时也要超越高雅文化的专业化、精英化,从而在价值上确定多元化的取向。公共艺术的多元化取向是由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决定的。向社会开放的公共艺术面对的市民大众是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大众组成的。这种多元化的公共社会结构决定了公共艺术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言:“公共艺术的多元化情形,体现在艺术表现的思想及题材内容、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及审美观念,对传统和当代文化艺术的态度和主张、对待艺术与社会、民族、个人的关系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等方面。也即在艺术的继承、发展、创新及其与社会各领域之关系的调整和对应上,存在着多种变化和发展的可能,反映着社会发展给艺术带来的多重挑战和机遇。”[4]110最后,公共艺术应该是伦理化的。公共艺术是在公共空间和领域中存在的文化形式,具有开放性、公开性等特性。因此,公共艺术必然涉及人与人、人物自然、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道德和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公共艺术的伦理化旨在通过艺术创作传达价值理念,为整个公共社会塑造共同的道德标准。从更深层角度说,公共艺术承载着创造生活方式,引导和建构社会道德体系的使命。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体现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向度,是一个社会和民族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公共艺术的伦理化可以概括为“求真、尚善、启美”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理念;地域性;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041-01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己的精神追求逐步提高,艺术与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越来越密切。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已全面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我们的公共生活逐渐走向了艺术化。城市是市民的共居地,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美国俄亥俄肯扬文理学院教授周彦认为,“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有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来界定作品“非此地不可”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放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背景下,作品整个的意义可能就没有了,也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这里强调的是其不能脱离所在的、制作作品的特定的空间、地域和当地的文化背景、当地的历史。举个例子来说如2006年在德国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馆他展出的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撞墙》:99匹狼成群结队地、义无反顾地冲上一个虚拟的山坡,然后一头撞在一面无形的有机玻璃的墙上。有的批评家指出了它的在地域文化性:德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德国银行和古根海姆博物馆联姻的一个结果,这件作品就暗指德国银行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联姻是金融和艺术的结合,而银行厚重的大理石墙面成为艺术或者艺术家要冲破的金钱和资本的障碍,暗指艺术要冲出金融、资本、商业的障碍。而银行和美术馆的联姻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是这件作品基于这个特定的场域所提出的问题。后来,这件作品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蔡国强的个展上又出现了。批评家指出那时作品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不再具有柏林的展览所具备的在地域文化性。这个案例由此可以证明,当代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性是艺术作品与具体地域、环境、历史互动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如果脱离特定的环境,作品要么被篡改为别的意义,要么就干脆失去了它的意义,变成一种摆设。
设计,不能没有文化理念,不能没有思想,而且这是极其重要的。在设计中你可能采取的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是当代的、先进的,但却无法表达你设计中的文化观念,那么你就无法将设计提高。再者我们知道公共艺术设计的首要特点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所能连接到的是人的社会性,它包含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如果,我们为一个城市创造一件标志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件作品与城市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关系。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的积淀,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公共艺术也可以说是城市环境、人文历史的文化延续,是城市特色的形象代言。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最终的目的并不是那些物质形态,而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城市文化的意象。它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路径与场景,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引导人们熟悉、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坐标。公共艺术在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创造着城市的新文化,用人文精神滋润我们的生活。这种城市文化的精神场所已经成为了城市风格的助推器。如果一件成功的艺术品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作品,那么它对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影响也将是巨大的,也将是这个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关于这一点世界各地的成功典范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济南泉城广场雕塑、青岛五月的风……相反如果我们创作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只把其个性的设计放在首位而不去考虑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的渊源等因素,那么这个作品最后是不会被称之为优秀作品,这种作品至少是没有生命力的。
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乏有些作品因为设计与文化理念的脱节而产生遗憾,甚至影响作品生命力,下面这个失败的案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理查・塞拉的一个高达3.5米的巨型钢板装置名叫《倾斜的弧形》,1981年树立在纽约的联邦广场。由于公众的反对,艺术家和政府僵持了8年之久,最后以阻挡公众进出的理由被下令搬走。塞拉说,如果搬走它,那就是毁了他。这句话就此成了艺术史上的名言,结果是整个把作品拆了。这件作品的成败得失我们无需考虑太多,但是其原因我们深思并以此为戒。塞拉的作品成为艺术家与公众、政府抗衡的经典案例,他那巨形的倾斜的弧形令人在其间穿行却有危险感、压抑感和不安全感,象征了人们面对城市文明、工业体制、拥挤的人口、繁忙的交通的心理感受,其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意义就在于此。
阿伦特曾经说过:“从物理意义看,公共场所不仅仅指一个场所,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人为了互相讨论问题而走在一起。”公共艺术通常是艺术家获得当地的、社会的、体制的或者政府的资助而建造或构想的面对公众的艺术,有时候以一种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实施,和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展览空间制作的作品显然是不一样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资金、法律、体制、公众的接受度、环境、实施的可行性等等。可想而知,这是个体和集体、艺术与社会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互动就需要谈判与沟通,需要坚持和妥协,因此难免有成功有失败。如果把文化理念与思考导入到公共艺术设计中去,我们就不会单纯地将设计定位于功能与结构或是审美,而是将地域文化理念融合在整个设计中,这样一种深刻的思考及把控就会大大改变我们目前的城市现状,减少目前这种因设计与文化脱节而产生的遗憾。
由此可见,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应是在其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形成的。我们在作品的形成之初就应该考虑到我们的创作与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分不开,与当代审美文化、社会价值观分不开,如果孤立地看待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就不能生根。而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如何在当下人为促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注入文化的灵魂,建造一些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公共艺术,恢复城市的历史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地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以艺术手段重塑城市尊严,讲述城市动人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代表着国家和城市的形象,体现着国家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敬.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茵茵.公众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和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庆平.西方艺术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关键词:艺术扶贫;文化意义;问题;对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逐步建成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任务。从2004年起,福建省艺术馆和全省各级文化馆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在全国率先开展“艺术扶贫”工程,组织联络广大群文工作者,面向农村学生,进行对口艺术教育与帮扶活动,开创了文化馆专业人员常年坚持为贫困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并于2009年10月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创新。艺术扶贫工程不仅让农村贫困孩子走进美育世界,获得艺术美的熏陶,而且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更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一、开展“艺术扶贫”工程的文化意义
1.发挥城市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做到五个统筹发展,其中第一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如何使丰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贫困农村流动,提升农村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是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大问题。近年来,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实际上就是在走一条发挥城市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在艺术扶贫过程中,各级文化馆充分利用自身各类文艺人才云集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让文艺专业人才走进贫困小学,为农村孩子开展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扶贫一方面使得全省各地文化馆资源和专业人才艺术特长得到充分挖掘,更好地发挥出在文化公益事业中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很好弥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使得学校的艺术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
2.强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精神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让人人都享有文化权利,让人人都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精神之所在。艺术扶贫工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并没有忘记生活在农村中的孩子们,他们也同样享有与城市孩子一样的艺术受教育权利,正因此如此,这些文化工作者远赴偏远贫困的山村海岛学校,为孩子们开设美术、音乐、舞蹈和写作等兴趣班,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这一层面上讲,艺术扶贫工程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精神,同时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3.深入基层,提高群众文化队伍形象
过去各级文化馆管理比较松散,团队意识比较缺乏,各类专业人才基本上都把精力放在馆外,这使得群众文化队伍在社会上缺乏影响,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极为不利的。但自从开展艺术扶贫工程后,文化馆各类专业人员纷纷行动起来,把他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农村贫困孩子,同时在艺术扶贫中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搞陪同,不受吃请,不拿报酬,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这项工程的深入开展,各级文化工作者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心灵境界更是得到了升华,对人生、社会和生活更有着全新的体会和认识,同时也因参与这项工程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赏,这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文化队伍在社会大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4.丰富农村教育内容,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艺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活动。在城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已经摆上日常教学日程,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艺术教育历来是非常薄弱的,那里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艺术教育。艺术扶贫工程首次有系统、有计划地把艺术教育普及到贫困农村孩子身上,有助于推动农村教育,重视培养农村孩子人文素质,提高农村孩子艺术素养,这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教育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性,使农村孩子有着更加完善的知识构架。从艺术教育视角来看,这项工程也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活动空间,促使我们对艺术教育进行全新的审视,对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进行更深的思考。
二、当前艺术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1.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不够到位,存在“走过场”现象
近些年来,艺术扶贫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个别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缺乏全局意识,艺术扶贫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把艺术扶贫理解成“一阵风”,派几位文艺工作者下乡上几堂课敷衍了事,有的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匆忙定下艺术扶贫对象,致使有的学校已经有了专职教师的也成为扶贫对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扶贫工作非但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样的扶贫,影响了教师情绪,影响了学校管理,成为了学校的一种负担。
2.艺术扶贫主体过于单一,仅局限在文化馆专业人员上
一谈到艺术扶贫,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文化馆,但是文化馆作为弘扬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方面受人员和经费限制,另一方面受体制约束,单凭文化馆的力量,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艺术扶贫还无法引起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重视,其他层面的人员基本都没听说过有关艺术扶贫的消息,更不用说参与进来。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分工的不同,文艺工作者尽管在艺术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但毕竟不是专业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互动环节有时会表现得比较被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艺术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财力捉襟见肘
由于艺术扶贫定位于免费无偿为农村贫困孩子提供艺术教育,因此该项工作本身并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效益,资金完全来源于财政的拨款,讲的直接点,也就是从文化馆那少得可怜的办公经费里挤出一小块。由于资金实在是太少了,某些音乐器材无法配备,表演服装难以添置,直接影响了艺术效果,有时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有的专业人员在授课中发现孩子们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缺乏,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为他们购买毛笔、画夹、素描纸、练功鞋等各种用品。有的专业人员下乡经常自掏腰包,有的发票一直拖欠未报。长此以往,专业人员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4.农村艺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孩子无法系统学习艺术
发展农村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讲要依靠农村的艺术教师,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做保证。然而现在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艺术教师,只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教师艺术水平不高,专业素养不够,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艺术才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家长认为学习音乐、美术等课程会影响孩子升学,不愿意让孩子过多接触音乐、美术。这些观念,从各个层面冲击着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严重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家长无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孩子们也无法系统地学习艺术。
三、解决艺术扶贫面临难题的思路对策
1.思想高度重视,建立艺术扶贫长效机制
改变农村落后的艺术教育状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艺术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政策,需要从领导者到参与者持之以恒的关注与支持,它不仅需要我们的激情,更需要持久的奉献。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完善相应的艺术扶贫制度计划,建立长效机制,促使艺术扶贫工作以具体的目标任务让文化下乡成为一种常规。平时要加强艺术扶贫专业干部职业道德的学习,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还要对专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艺术水平。文化馆领导应当亲自带领专业干部下乡授课,自己也承担艺术扶贫教学工作,发挥专业特长。“一马当先百马奔腾”,艺术扶贫工程自然持续不断坚持下去。
2.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促进艺术挟贫的社会化
艺术扶贫应该冲破“小文化”的束缚,本着“大文化”的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以文化馆为龙头,整合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促进艺术扶贫社会化。在开展艺术扶贫工作中,广泛发动文艺界人士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艺术扶贫队伍中来,成为艺术扶贫的参与者。比如说邀请教育界的艺术类教师加入队伍。另外,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走文企联谊的道路。文化主管部门应借助艺术扶贫这一形式,积极会同一些商家企业为他们的企业和产品专门编排节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或者可以发动企业界的力量,对艺术扶贫开展赞助活动,以弥补财力上的不足。
3.加大对艺术扶贫的投入,强化艺术扶贫队伍建设
艺术扶贫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城市人才、技术和资金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持续不断投入农村。既然文化下乡是公益性,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采取政府介入的办法,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把艺术扶贫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多方筹措资金,为艺术扶贫的正常开展做好后勤保障,特别是要注意研究解决艺术扶贫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强化艺术扶贫队伍建设,这就要求文化馆切实转变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发挥业务特长和优势,把“要我艺术扶贫”转变为“我要艺术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艺术扶贫的被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艺术扶贫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抓。
【关键词】于家村 公共建筑
一、于氏宗祠中的石头建筑文化
于氏宗祠是一座建于民国十年的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于家人也叫它宗庙、祠堂,占地300平方米,处于于家村的中心地带,突兀威严。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举行家族活动、执行族规家法、宴请议事的地方。于氏宗祠大门上方悬挂有一块黑绿色大匾,上面是四个金色大字“于氏宗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宇轩昂,两扇漆黑的大门上面横排着四行圆形的门钉,虽然简单,但装饰性非常强,门框上是红纸黑字的对联,门槛前面是石头台阶,两边是石头雕刻的方形门墩,用来支撑大门的门框、门槛。
于氏宗祠吸纳了南北建筑风格,集雄浑、婉约于一身,堪称绝胜,这也正暗合了于家祖上的身世。正是于氏祖先的江南血统及在京为官的多年经历,造就了于氏宗祠南北兼有的独特风格。院落为一进院落,里面供奉着先祖于有道及其后代先逝者,整个平面呈回字形,相比其他民居规格较大,墙面、天井均采用雕刻整齐的青石,简单而大气。正房矗立于三层石阶之上,门庭宽阔。长14米,宽8米,装有四扇花棂木门,木门旁边是砖砌的三尺窗台,花棂窗扇没至檐下。祠堂正中为“始祖于府君讳有道配贾氏神主”的神龛。祠堂院内院内有棵千年古柏,当地人称他为“旋柏、龙柏、茶柏”。据村中老人解释,因此树干旋转向上长,形似麻绳紧拧,故名“旋柏”,这也代表了于家人团结一心,勇于向上的决心;此柏树共生五个干枝,预示着于有道的五个儿子,故又称“龙柏”,取吉祥之意,这也是于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二、庙宇阁观中的石头建筑文化
在于家村五百年的历史中,建造了多处形式各异的阁楼、庙宇,如清凉阁、观音阁、全神庙、戏台、歌楼等古庙古楼,多达二十余座,几乎涵盖了村落庙宇的所有形式,这也正是于家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众多的古庙古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凉阁、真武庙和观音阁。
(一)清凉阁。
突兀于于家村东头的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明万历九年村民于喜春身大力强,佳品好义,独立兴修。阁下层所砌之石,多达万余斤重。下层东面悬一石桌裙,上镌梅花鹿,工粗而雅。
清凉阁的下面两层是于喜春所建,第一层为搭券四门式,二层、三层皆为庙宇,第三层是后人以木砖补葺封顶,整个建筑巨石堆砌,古朴之中不乏雅致。清凉阁一至二层全为石头结构,石墙石壁、石拱石券、石梁石柱、石阶石栏、石门石窗,遥遥望去好像一块天然巨石雕刻而成。此阁的天然奇绝之处在于,如此之高大建筑,竟然以天然青石为基,石与石之间并无任何辅料,完全用大小石块打干垒而成,建造十分奇特,其所用青石千斤以上的就有80多块,乃至一块石头一根柱,一块石头一匹梁,一块石头一面墙。石石之间排列并无规律,有的以天然之状砌入,有的却凿迹寥寥,横不成线,竖不压缝,整个构造豪放、粗犷,但细微之处却精雕细琢,颇见功夫。如悬挂于东门的“风动匾”,此匾虽是巨石匾,确饰以巧妙精湛的双童簇拥梅花鹿图样,以石楔固定,巧妙地悬挂手法使石匾能够大风不动、小风动,颇有力学价值。
作为于家村的点睛之作,清凉阁集美学、力学、建筑学、几何学、物理学于一体,巍巍然,凛凛然耸立于山间村首,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建造方法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二)真武庙。
于家村的庙宇之多不可思议,除清凉阁之外,颇具规模的庙宇还很多。明嘉靖年间的真武庙,建于高高的十五级台阶之上,是全村建筑最早、台阶最高的庙宇,巍峨高耸。庙门高大威严,门首高悬“默会万真”金字匾额。院中有一全石八棱香亭,每面刻有一句诗,和为一首七律:“宝鼎烟霏瑞霭庭,莲花瓣瓣附香亭。乘除有数更新制,偶正相排仿旧形。八面磨成璃映碧,一拳削就石仍青。乡民顶礼从兹肃,升降阶前仰圣灵”。真武庙是全砖瓦结构的建筑,这也显示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信仰,正殿是飞檐筒瓦,脊上雕有由七块砖雕刻而成的二龙戏珠装饰图样,雕刻十分精美,猫头的瓦筒,莲花的滴檐也给建筑的细部增添了几分精致。非常巧妙的是,在真武庙的对面居然供奉着观音,这是由于当时没钱修建观音庙,便在院中央高起地台,以八棱香亭莲花座为界限,坐南供奉观音,莲花座上的八句诗,寓意佛道共处,心诚则灵,是现存的非常珍贵的史料。
(三)观音阁。
观音阁是位于于家村南的又一颇具特色的石头庙宇,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是于家村的南门。该庙坐北朝南,共有两层,上砖下石,上层观音庙,下层石门洞。下层的拱门石洞供人行走,深达八米,是明清时期古道的出入口,石洞的石料规矩方正,虽经历史的风雕雨琢,但至今仍精细依旧,是于家村精工建筑之首。庙东是九级的露天石阶,顺石阶而上到达庙宇的第二层――观音庙,庙内三个神龛内,供有观音、文殊、菩贤三尊神像,每年的农历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庙会。
观音阁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庙宇的独特之处――重檐,与通常所讲的“斗拱重檐”完全不同,房顶前坡截然分成两段,宛如两房顶衔接,巧思妙想奇妙绝伦,房檐一前一后,相距四米,建筑方法十分罕见。五脊六兽的屋顶装饰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下层的石料雕琢方正、精细,属于家村建筑中的少有之作,体现出来精彩的艺术气质令人赞叹,观音阁的对面是建于康熙十四年的戏楼,两楼之间形成一个小型集会广场,成为全村休闲娱乐的又一活动场所。在这里还有一处非常巧妙的设计,那就是小广场中央的水井,它的功能在这里成了扩声用的扩声器,可见古人伟大的智慧。
参考文献:
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与信息,而是创意和创新。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产业领域、文化领域对其集聚区的研究很多,但针对园区公共空间景观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其中活动最为艺术,场所最为个性,社会效益最为突出的一类。
艺术型文创园公共空间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园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特点
继农业经济以自然资源、工业经济以资金设备为重要资源之后,知识经济使智力、创意和人才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文化内容通过创意手段,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所有生产和销售与精神消费品相关的产业,具有高创意、高附加值、高流通、高渗透性等特点。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概念及功能
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意企业,几乎都是小型甚至微型的,有的只不过是工作室或创意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创意企业集聚起来形成集群,可以大大减少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许多资源集中到一起,可能催生出更优秀的创意。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外在形态,是一个界定了的、具备一定规模的特定区域,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社会网络和管理系统,以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六大功能包括。研发、孵化、生产、展示、交易、生活。
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分类
角度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照文化产业园所呈现的大致特征可以分为产业型、艺术型、高科技型、娱乐型四类,各举一例的话,有天津经济快乐特别区,北京798艺术区,香港数码港和北京欢乐谷。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在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属于创作型园区,以特色文化资源或人才为依托,多集中在保护再利用的旧厂房区,自发聚集和政府发起均有。其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相对较弱。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下文简称艺术型文创园)有北京798艺术园区、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区、青岛达尼画家村、上海的田子坊等。
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社会功能及特点
1.艺术型文创园的社会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产业集聚形式,按照产业链的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创造竞争优势是其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与此同时,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还具有更重的文化事业色彩,其社会功能包括:
(1)培养、保护艺术人才。
艺术人才是艺术创作中最活跃、能动性最强的因素,在艺术型文创园区内保持艺术人才层次的多元性有助于艺术人才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艺术门类的不同有助于彼此间相互借鉴,年龄层次的完整性有助于实现继承与创新,从整体上促进艺术家群体的孵化。园区内沙龙、展览和研讨会的定期举行能够促进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其他业态的存在也帮助艺术家成长。园区服务平台可为维护艺术家的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提供法律咨询和保障,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2)平衡、繁荣艺术生态。
艺术型文创园的社会价值并不是体现在能够成就几位艺术巨匠,而在于这些或成功或平凡的艺术家们独特的生活方式、高价值的精神创作可为园区及周边区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园区能够帮助艺术家摆脱单纯创作的桎梏投身于完整的艺术生态链条中,在比较和学习中直观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在“往复上升”的过程中获得教益并继续创作。
(3)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国家软实力。
艺术型文创园作为艺术家集聚的场所,是城市中艺术类人才和文化设施的高密度区域,有完整的艺术家培养及推广机制,文化艺术氛围浓厚,能够对城市居民起到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的作用。园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城市艺术发展的现有水平,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城市旅游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当下,现代艺术占据着中国艺术的高地,我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和艺术特质在逐渐被消解,艺术型文创园可以通过繁荣艺术事业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2. 艺术型文创园的特点
(1)艺术、创意氛围浓厚。
艺术型文创园起源于艺术家们对群聚以及艺术乌托邦的渴望,在与产业结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由于园区汇聚着大量艺术家和文化从业者,以艺术品的创作、展示和交易为内容,园区本身也多由工业遗产改造而来,这里的艺术、创意氛围浓厚。艺术家们利用园区内的厂房建筑挥洒着自己的创造才华,将艺术融入建筑及周边环境。以798艺术区为例,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管道纵横,砖墙斑驳,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过时的生产机械等历史遗迹相映成趣,艺术小店彰显特色,艺术活动精彩纷呈。
(2)具有旅游吸引力。
知名的艺术型文创园因其艺术氛围浓厚,展现城市文化魅力,能够吸引各地游客,拉动所在城市乃至周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现在旅游观光客正趋向越来越年轻化、富裕化和受教育程度更高化,与自然观光相比这些游客更倾向于文化观光。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应运而生,它是以文化创意产业构成要素为依托,以各类园区为物理空间载体的一种全新旅游模式。据798艺术区管委会信息,园区每年举办的各类展演、时尚以及文化艺术活动可超2000场次,到访宾客超过200万人次,其中境外人士超过30%。
(3)艺术资源保护需优于产业发展。
艺术型文创园是以特色文化资源或艺术家群体为依托的,与娱乐型、消费型文创园的发展模式不同,部分艺术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比如建筑特色、工业文化、艺术家等,要持优先保护的原则防止极度的市场开发。艺术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并不肆意接受外力的干扰,应该严格控制非艺术业态的比重以保护其文化纯度,可利用与政府互动合作的机会获得一些特殊政策,鼓励艺术家群体在此生存下来。
展现艺术氛围
1.运用多元化的艺术语汇
艺术型文创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比比皆是,这里的一切景象和印记,无不彰显艺术家们的艺术品位与独特视角。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其中以当代艺术思潮的介入最为常见,比如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概念艺术、极简主义艺术和涂鸦艺术等。参观者徜徉在园区,常会惊喜地发现大面积的涂鸦墙或角落里的小雕塑,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启迪(见图2)。经装置艺术家们对场地材料改造而成的景观小品散落在公共空间中,带着对园区历史的记忆,凝结着工业时代的文明气息。
2.讲究景观要素的细节
(1)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是园区公共空间的主要界面,是体现园区文化特色和艺术创意的重要视觉元素。建筑立面的艺术化处理可分为三种价值取向:以保护为核心、以时尚为核心、以个性化为核心。就具体建筑而言,价值取向可以是多元复合的。建筑立面的风格化改造通常基于某种艺术潮流,常见的设计手法有简约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方式都很容易与旧工业建筑原有形态相协调。
(2)地面铺装
特色的质感、丰富的色彩、多样的构形,铺装所表现的韵律及象征意义能为公用空间赋予活力与个性。运用隐喻、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文化传统和乡土气息,引发人们视觉的、心理上的联想和回忆,是铺装构形设计中创造个性特色的常用手法。在铺装设计中还经常运用文字、符号、图案等细部来突出空间的个性与时尚感。
(3)局部绿化
艺术型文创园公共空间中植物景观的最大特色就是对“恣意”和“规整”的充分表达。恣意是任植物的枝叶以自然状态生长,保留原有和后来栽植的均有,可以显示公共空间自由、不拘束于特定规矩的特性;规整是对植物形态进行人为的规划和控制,使其成为景观亮点和视线焦点,与公共空间呈现出的“设计感”相匹配。在具体手法方面,攀爬植物的运用可以带来一种生活气息,为硬质立面增添色彩与活力。小型的盆栽经过艺术家的个性化处理,能成为新的景观装饰。
(4)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既包括公共雕塑、设施小品还包含大量的公共标识,是最容易汇集艺术家和设计师艺术创意的环境元素,一件特色的小品就能令人记住一个空间甚至一座城市,同时,景观小品的易更新性也便于艺术家们将时尚创意不断释放到公共空间中。通过与园区精心设计的公共设施的接触,使用者能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艺术熏陶,体验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魅力。
艺术型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文化生态主动脉和城市形象新名片,值得更多学者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其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是体现园区创意氛围和艺术气质的重要阵地。在系统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景观规划师和入驻艺术家群体的联合设计,定会对园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非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49-02
一、目前“非遗”保护及发展现状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美育学刊,2012,(1306):98-105.
[2]王冲利.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3]袁志正.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5,(950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