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质课程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第1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摘 要:创建优质课程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构建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就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的内涵、作用、评价原则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3102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是通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内涵要素的建设与提高,以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建设发展模式。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教育教学改革只有深入到课程领域,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基于此,各类课程建设成为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如网络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优质课程等等。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多样的课程建设行为,必然要积极有效地开展课程评价活动,正如徐国庆先生所提出:“课程质量是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因而依据什么指标来评价一所高职学院的课程质量,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当我们把课程建设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内容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尤显突出。”本文拟对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使评价对象不断自我完善,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课程是按照某种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后形成的“知识体”,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门课程。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因素在内,它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相对独立目标的连贯独立过程。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微观体现。具体而言,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是以具体的高职课程为对象,对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备、实践配置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良好价值和功能的课程做出判断的一种实践活动。

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高职优质课程的开发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公共基础课。优质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优质课程评价是引导、鉴定课程的开发、建设、实施全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优质课程自身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积极开展优质课程评价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产生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示范”作用。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单位和直接载体。优质课程之“优”主要体现在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课程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优良的教学效果上,通过对优质课程的评价,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能够对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示范”作用,促进教师改善教学工作。

(2)有利于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优质课程评价可以发现课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可以发挥评价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课程改革和建设重视其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

(3)有利于明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具体课程的定位和作用。开展优质课程评价,不但能够有效促进每门课程本身的建设,而且有利于优化高职教育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和要求。

(4)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专业内优质课程的支撑。积极开展优质课程评价可以集中精力,重点打造一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让它们在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从而带动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 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仍然深受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忽视职业能力培养,仍然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知识系统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也存在严重缺陷,其评价的核心指向主要是看教师“讲”不“讲”得好,课程目标是否切合职业岗位需求、教师是否具备技能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能力、学生能力是否切实得到了提高等等关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却被严重忽视。同时,课程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实施情况的评价,而忽略了对高职优质课程整个开发过程的评价,这就使得课程评价更多停留在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的层面,没有更好的落实到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上。事实上,高职优质课程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对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尤其要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体现高职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注重考察课程开发和建设是否根据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设计,课程内容是否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注重教育目标在课程方案中的实现,使优质课程的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2)多元化原则。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处于高职优质课程评价管理者角色,主导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专家多为高职院校的行政领导,导致课程评价时常受到日常事务的冲击,难以深入开展,同时,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代表等处于优质课程评价主体格局的边缘,致使全面而准确的课程评价声音未得到尊重。为了保证高职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应该采取多元标准、多元主体、多元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具体表现为:①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对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可采取定性的评价标准,而课程实施阶段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其评价标准科采用定量评价为主,定性为辅。②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课程形成各种关系的主体,均有对其进行评价的话语权。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校内外课程专家、学生(包括已就业的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站在不同的视角对优质课程进行评价,其结果可以互相印证、减少误差。③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灵活采用自评、学生测评、同行听课、督导评教、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企业建议、学生成果展示等,将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

(3)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便于操作,首先要确定好评价项目,明确评价指标的内涵,在满足课程评价指标完整的基础上,必须控制指标项目的数量最少化,力求指标体系的简单易行,无关紧要的项目应当舍弃。同时,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是应该是可以测量的。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不能够量化的便予以恰当的定性。某些难以收集的信息或没有清晰标准的内容,不列入指标体系。对定性评价项目和标准的内涵、评价方法、等级,要尽可能明确,不使用模糊术语;对定量评价项目和标准,要尽可能客观、准确,必须是可以测量的。

3 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高职教育优质课程评价指标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优质课程进行评价的标准。综合以上分析,在搜集、整理、分析了现有的与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做法的基础上,本文确立高职教育优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由评价指标、指标内涵和分值组成,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效果4个评价项目,包括课程定位、课程标准、建设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秩序、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1个具体指标,并明确了每一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标准,较为科学地分配了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2).

[2]贾海瀛,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高教研究,2013,(8).

第2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资源库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势。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课程做到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显得重要。而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来讲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1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培养怎样的软件技术人才和怎样培养软件技术人才,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和如何建立教学资源。这些研究过程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智慧,有利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研究的成果势必使我们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必将大力促进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IT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软件技术更应该紧跟技术潮流不断发展。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则是本专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引擎。

1.2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本专业的教师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专业技术角度都必须站在最高点和最前沿对本专业进行重新审视。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优质的符合当今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主持人和课程建设团队首先要选定优质的研究团队,其次还要对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和建设成果进行高质量的要求,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课程研究的任务,而该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胜任互联网+时代软件技术专业的授课任务。这样大大地提升了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教学能力)。

1.3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创建优质课程

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课程建设。建设优质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为了创建优质课程,课题组将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特长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分配教学任务。这些研究任务包括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标准建设、题库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等等。并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最优化的整合。最好的教师、最优的课程标准、最完整和最合适的课程资源造就最优质的课程。

2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目标

2.1旨在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不断从网上海选资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提炼和消化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开阔了专业眼界,通过视频课程的录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组织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提高了网站制作和项目开发的动手能力。

2.2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得学生提前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为下一步的学习提前做好预期准备。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各个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学习,等等。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旨在建设适合教师教学的资源库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进行课程教学和备课、学习。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专业教师在积累和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资源开发能力,学会做资源,用资源。

2.4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建设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库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通过教学资源库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3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

教学资源并非狭义的教学素材。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素材库建设、试题库建设、课程标准建设,等等;此外还要将这些资源在教学资源平台上以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研究、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等。

3.1素材库建设

素材库建设主要包括一些科技类论文、网站前端核心代码、PHP程序设计核心代码、CSS/DIV样式代码、JavaScript代码、网站特效、各种网络考证资料,等等。字体、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素材。还包括最流行、最新的相关的软件,各种技术手册。

3.2试题库建设

根据不同课程对题库进行分类,针对有些课程的一些知识性、概念性比较强的内容,采用标准化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这样的题库需要一定的量,才能确保在标准化测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将标准化题库导入在线测试系统或者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课程章节目标测试之用。

3.3课程标准建设

首先要精准地界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和核心。再根据每门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又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项目组将通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来严格制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力求定位准确、目标具体、设计科学、考核有效。

4结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将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打造一流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梁海霞.高职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

第3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根据《xx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和《xx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管理细则》精神,在市县教研部门的指导下,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学为中心”视域下“学科关键能力”及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龙头,整合教学教科研工作,力争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教研,推进课堂变革,从而提升教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精细化常规管理,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借市县教研部门“教学常规”措施的推进平台,落实教学常规,保证校本教研效率。

1.组织开展《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新常规》专题学习会。

2.研究新常规、新设计。以“学习活动”为要素,改进备课、上课教学环节。要求各教研组、老师结合学校“学为中心视域下学科关键能力”研究这个课题,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取舍、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关键学习活动,并结合市县的备课要求,对备课常规进行统一明确地规定,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一是结合学生学习常规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进行反馈调研。二是加强随堂听课,随机抽取各层次教师听随堂课,并检查备课情况。

(二)持续跟进课题研究,推进课程建设

1.推进龙头课题研究

(1)继续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深入学科课堂,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2)继续开辟教师论坛,碰撞思想,分享做法。

(3)各教研组围绕学校龙头课题选择专题在备课、课例研讨等方面开展主题研究。要求各学科围绕一个主题策划一次主题展示活动,包括上课、评课、介绍、互动等。

2.借助专家力量,完善课程规划。

(1)立足校本聘请专家跟进指导,完善各学科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

(2)分学科由团队内各学科骨干牵头,具体细化学科课程方案。

(3)继续打造精品化校本课程,开展系列深入研讨,积累典型课例,为更好推进实施提供一手材料。

(三)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1.继续开展教学面对面活动。立足本校优质资源,加强名师对面对面团队的引领作用,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专至少安排1次的教研活动时间供名师面对面活动。研究主题由各学科带头人确定好,提早做好计划安排,并向学校申请各级各类展示平台。

2.整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和校本培训,探索主题研讨项目管理,加强校本培训过程管理,优化校本培训博客建设。继续开辟教师论坛,开展好“一师一优课”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3.组织参加各类评比,做好择优推荐工作。

(1)在校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推荐相关老师参加各学科市县优质课优质课评比和教师基本功比赛,并发挥面对面名师团队的作用为参赛教师做好充分的参赛准备。

(2)认真推进市教研院联合市电教馆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校成立各学科指导组,推荐各学科老师选好题,备好课,磨好课,并在省教育平台上报名登记晒课。

(3)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等,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并做好择优推荐参赛工作。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一)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校本培训开展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确保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同时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紧密挂钩。

2.资金保障:对培训所需资金,每学期学校都进行充分预算,保证老师的正常培训。

(二)预期效果

1.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第4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48―03

一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

1 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割的部分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0年3月,教育部已经公布精品课程2921门。[1]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我国逐步建立了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和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课程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是寻求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及在制定评估方案过程中的可资利用的资源。精品课程资源除了符合一般课程资源的定义外,同时还具有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共享和示范推广这个特点。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保证精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基础。

2 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均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及评审时都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2]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对网络资源建设的要求也逐年提高,2010评审时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各精品课程资源及时更新,每年的更新率要达到10%。

3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应该从建设逐步过渡到共享和应用上来。这就要求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追求效率、规模和利润,而要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网络资源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时效性,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本学科课程最前沿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实现资源的动态发展。二是互动性,互动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精品课程要构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共享性,精品课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二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广泛的共享,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必须优质,二是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然而,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这个目标还远没有达到,主要问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网络技术方面

课程网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精品课程资源主要是依托精品课程网站来和共享的。然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仍是单门课程形成独立的课程网站,或者有些高校有统一的网络平台,但是存在不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差、开放平台技术实现难度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成为影响课程资源共享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

许多精品课程网站为评审而制作,缺乏有效持续的维护与更新,依托网站而实现共享的课程资源自然也就无法有效获取。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的课程资源网站地址,对2003到2008年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链接访问[3],发现2003年度13.2%、2004年度15.1%、2005年度16.8%、2006年度21.8%、2007年年度17.4%、2008年度13.2%的精品课程网站访问失败。即使是能正常运行的课程,其资源的查看和下载也会受到诸多的限制。

课程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仍未完全解决。目前,教育部只针对精品课程的录像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没有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形式、格式做出具体的规范,开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资源进行分类、定义并以各种不同的格式,导致不同精品课程平台、不同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自成体系,在客观上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大范围有效共享和交流。

2 资源建设方面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点来说,各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开发显性课程资源,如课程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教学录像等;但对课程负责人或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经验与体会、师生教学交流心得等一些重要的隐形课程资源却视而不见。[4]此外,课程网络资源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许多资源就是书本内容或者文字的搬家,忽视情境的创设,没有与内容相关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难以吸引使用者的学习兴趣。

从资源的交互性上来看,大部分精品课程都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输,忽视教学的交互性。精品课程项目仅仅是向社会提供了一批可以免费获取的优质资源,而没有为使用者提供相互交流、讨论和共享共建的支持系统。即便有些精品课程也设立有BBS论坛、在线答疑、QQ互动等,但它们仅仅用来信息如布置作业、习题等,缺乏教师和资源使用者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这不但使教师或课程开发者不易了解使用者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其他需求,而且也会打击使用者学习的积极性。

从课程资源更新情况看,多数精品课程资源在申报和评审时一次性形成,但在后续建设投入极少,更新率低。在课程的申报和评审阶段,各个高校都极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而一旦评上精品课程,不但极少对资源进行更新,甚至有的课程还将其中某些原创性的课程资源卸载。刘川川等人对2006-2008年度的1571门精品课程的调查显示[5],2006年度56.98%、2007年度63.29%、2008年度70.61%的课程资源从未更新,从申报到调查时,经常更新和使用的课程只占该年度课程的10%左右,远远没有达到精品课程年度更新不得低于10%的明确要求。时效性不能够保证,优质性自然就大打折扣。

3 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以立项形式进行的,建设周期短,资金一次性投入,建成之后没有相应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导致许多课程缺乏维护,更缺乏继续建设的平台。而课程资源建设仅仅作为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一部分,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现行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也存在缺陷。现有的指标虽然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丰富”“共享”“有效共享”等要求,但并无相应的检查制度或方案来评价和督促这一目标的实现,缺少约束和考评机制,不利于共享的实现。

网络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尚没有得到好的解决。许多精品课程资源都是教师们多年辛苦积累和研究的劳动成果,如果都上网实现共享,就会轻而易举被他人下载、使用,甚至据为己有,成果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极大打击了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的积极性。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精品课程被看作是学校的荣誉,各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争取和占有教学资源,强化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树立学校的形象,对课程资源宁肯重复建设也不愿与其它高校共享。许多课程往往将一些核心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保留起来,而只将部分价值不高的资源共享,导致资源只能实现部分共享,大大影响了共享的效果。因此,课程资源建设还缺乏在不同高校、不同省市等更大范围内推进和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共享的机制。

三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1 以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加强推广和应用,为课程网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对所有精品课程的统一管理和维护。构建专门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专用平台,集中管理和各年度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并提供各级精品课程资源的链接。如北京市教委专门构建了“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网”,不仅提供了与课程申报和建设有关的丰富资料,还提供了各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的列表及搜索功能,为学习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课程资源网址如果发生变更要及时上报和更新,确保网站的连通。

网络技术为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是缺乏保证教学资源自由交换的标准,妨碍了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与交流。由于教育部只是针对精品课程的录像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没有出台针对精品课程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技术规范。因此必须统一精品课程资源信息的技术标准,标准包括课程网络资源的设计流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格式,并要求提供课程资源的搜索、导航、公告、讨论、访问统计等基本功能模块。

借鉴美国开放课件运动中引入学习支持系统的经验,建立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应用互动支持系统,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提供课程论坛或者类似网络学习社区的讨论区,搭建起建设者、使用者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写作的桥梁,建立起“建设―应用―反馈―建设”的循环机制,保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

2 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注重教学的交互性,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构筑活力

要加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资源如课程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源、教学录像等,还应该包括师生通过网络交流的各类心得体会或经验、学生基于网络学习的体会或经验、基于网络协同学习的体会或经验等隐性课程资源。通过开发学生协同学习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把教师和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共享;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协同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学习经验、探索经历和一些非预期的体验,不断充实到课程资源库中去,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此外,还可以借助Blog或知识可视化工具等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或优秀团队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等这些非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显性化。

重视和加强课程资源的交互性。要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要加强教学与科研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互动,从多个方面了解使用者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需求,从而更好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及时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真正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并随着教学和科研的深入而不断更新。精品课程建设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最恰当的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保持课程网络资源的时效性,为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构筑活力。

3 以机制创新建设为动力,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更新。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精神激励等多方面鼓励广大教师投身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目前许多学校也都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教学改革项目支持、评优评奖优先考虑等针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停留在精品课程申报层面,而对于获得精品课程称号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激励措施不足。学校可以设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基金、专门设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等方式,保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评价机制的建立,在精品课程评选中,对共享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将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情况纳入精品课程考评指标体系。各参评课程除提供现有参评材料外,还必须提供网站运行、课程连通、基本维护及网上资源的点击率、访问的IP地址数、PV流量、资源更新、学生对课程的应用状况及具体效果的反馈等,将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作为课程推荐申报及评审的重要依据,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主要参考,实行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助于监督课程不断加强资源建设,从政策上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授权机制,允许访问者在非商业条件下使用和传播网上课程资源。加强对课程资源版权的研究和探索,既能保证优质课程资源的有效保护,又能实现社会公众对资源的便捷获取。

以政府政策为导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高校间共同建设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建和共享。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提出:全面推广和广泛使用“国家精品课程”,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中心”;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的西南地区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总之,要把共享和应用作为重要指标,并把技术支持、过程建设与和质量保障结合起来,才能使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产生内在的持续的动力,并有效推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EB/OL].

[2]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3]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EB/OL].

第5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C语言;资源共享;网站建设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

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速发达、高速流通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让普通人能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面对信息时代的信息量大“爆炸”现象,怎样才能使教育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被时代抛在后面?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把教育资源移植到网络上面去,使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些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与会成为必然的趋势。网络的开放性和分布性的特点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巨大计算能力使得教学管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系统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也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所以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现状分析

1.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知名大学开放课程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对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关注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支持建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截至2012年8月,我国共了75门精品课程,涵盖文化艺术、哲学历史、基础科学等六大领域,主讲教师不乏国内高校的名家大师,其中相当一部分课程受到了学习者的追捧,如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千古明月”课程。同时某些课程下方的参与评论的访问者的数量已超过千人,评论不仅有网民对课程的充分肯定,也有对国内大学向社会公众开放更多教育资源的殷切期盼。由此可见,我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开放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学生及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然而,与国外名校公开课相比,我国公开课在国内网民中受追捧程度还存在差距。网易作为国内免费向公众经过翻译的国外名校公开课先驱,在国内网民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目前,网易不仅将国内公开课收录在线,同时对国外公开课也在不断进行更新翻译,集国内外优质教育于一身,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通过网民对公开课的选择趋势中可以看出,目前最热门的课程仍是国外名校的课程。由此可知我国的公开课要赶上或超过国外名校的公开课,我们不仅要加快建设,更要发现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正,为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与不断研究、不断深入,其发展趋主要有以下几种:

从研究的广度上,可以发现研究范围由开始的集中网络精品课程设计的研究扩展到设计、开发、管理、应用、评价等各个领域,研究覆盖面不断扩大。研究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对于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构思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创造了大量精品课程资源之后,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如何对资源进行评价,怎样消除一个个信息孤岛等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中很多论文也都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构思。

三、项目实施目标

1.实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的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学科为基础,放眼社会,面向本院各系部各专业学生。通过资源共享系统向全院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

2.实现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的实现,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推动我院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项目申请理由

本项目申请的理由主要从理论行性与实践可行性两方面来说明

1.理论可行性

(1)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建设符合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指导思想,网站的重点为优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符合国家教学改革的精神。符合信息管理系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项目团队成员系信息管理系学生,都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与网页制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具备较好的理论素质与较强的实践经验。

2.实践的可行性

本教学改革课题由3人组成的团队协作完成。团队的成员在项目开发前期曾多次与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对该项目所涉及到的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的建设具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与阅历的教师进行过多次探讨与研究。同时该项目组成员中的3位同学对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所以说本项目具有实践可行性。

五、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的实施计划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建设所涉及到的计划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规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本项目中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是首要考虑的内容。并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制定适合我院学生的教学大纲。

(2)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是学生通过网络共享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演示文稿也可以作为正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生的一种参考学习资料。所以本项目中要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演示文稿要做详细与完善的设计。

(3)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是实现网络授课最直观、最直接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本项目中教学录像是一个重要环节。计划本网站可以提供全面、高清的教学录像。

(4)教学案例与例题

本项目拟定增加一定数量具有典型意义,能够说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并在每一章节中增加一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结构完整、并包含解答过程与分析的例题。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之后,能够找到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

(5)实验指导书

本项目中拟定为每一章节中的实验增加了实验指导书,在指导书中会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内容、与实验步骤。使学生通过实验指导书可以自主地上机进行实验。

2.项目的技术路线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建设的前台主要是用html语言来编写,后台主要是用C#程序来编写,数据库选用sqlserver。

3.项目的人员分工

本项目共有三人组成,其中李威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所示:项目负责人完成整个项目的策划工作,后台程序的开发;其他2个人负责页面设计,美工与版块划分工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六、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1.项目特色

(1)项目思路基于“资源共享”理念。

(2)项目中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项目中通过案例式教学方式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项目创新点

(1)任务驱动机制

在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每一次课都提出一个具体的任务,通过任务来掌握每一章节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教学目标明确。

(2)案例教学模式

在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中,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项目为主线,贯穿顺序、选择、循环结构、数组和指针各章节,先提出项目目标,接下来通过知识讲解、方法演示、实践演练、复习归纳等方式来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而学习软件开发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验导书中导入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将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引进课程,适当安排学生自主设计程序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调试自己设计的程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程序设计的成功感,加深知识的理解。

七、项目预期成果

初步建成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建设》(项目编号:201310841037)。

作者简介:

第6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二、强化课程建设质量,以制订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对实践课程学时做明确规定,加强和落实实践教学工作,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和示范作用;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教学的比例,开展与实践接轨的教学模式;建立精品开放课程平台,逐步推进网络课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继续推行“四查两听”制度,即通过检查教师教学日历,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到课率抽查、问卷调查四个途径检验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督导制度和挂牌听课制度,对青年教师及外聘教师不定期的听课;坚持开展学期初教学秩序和学期末试卷专项检查活动。

第7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课程;项目导向;数字媒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36-04

2012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在原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开放资源,创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解决了原有精品课程中出现的实用性不够、交互性缺乏、平台不统一、利用率低下以及后续维护弱等问题,推动了高职院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一、企业调研,共建数字平台

(一)校企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

在平台建设中,校企双方不断进行资源交流与互动,由专业教学团队策划,引进企业实际的情境、设备、工艺、技术等应用实例,进而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供教学使用。在整个平台的开发阶段,服务功能、信息统计、检索、在线交流、后台管理等模块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代码编写、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的设计。这要求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采用动态网页设计等各类管理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服务。

(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功能设计

教学资源平台是汇集师生教学资源、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共享作品互动交流的一个虚拟共享空间。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要与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企业调研资料和市场需求为依据,构建资源库的框架,设计平台的功能。资源平台应易用、可扩展、可共享,包括教学资源素材采集、资源组织与集成、资源与应用三个步骤。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涵盖集资源库的动态建设与管理、日常教学活动支持、资源共享与展示、资源建设质量评价以及教学管理等功能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建设。首先,建有一个综合学习的平台,包括专业群介绍、新闻动态、主干课程、师资团队、作品展示、视频播放等几个栏目,全面展示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的基本面貌,供学习者浏览和查询与专业相关的各类信息。然后,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站,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交流空间,网站至少涵盖以下几个区域:

资源区:包括课程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日志、课题作业分析等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表格或文档材料,可以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提供依据。

测验区:大量的作业习题库以及教师点评,可以在满足日常课堂考核之外,为课外拓展训练提供资源。

演播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的教师授课课件以及视频资源,为学生课后温习、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交流区:通过论坛的形式发帖交流、上传资料交流、即时群聊交流、留言板块交流,方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信息的传播。

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是一个设计部门颇多、建设过程复杂、投入资金大的合作性系统工程,前期需要科学的设计,基本建成后还需要科学的管理,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调试和维护教学设施,以保证教学资源平台有效利用。

二、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始终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召开职业分析与专业水平评估会议,着重分析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岗位以及岗位所需专业技能,形成一套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项目。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包含动漫设计、游戏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四个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网络多媒体、电视影视传媒、平面广告等行业,培养掌握媒体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适应从事二维三维动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网页设计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原则,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专业平台课程群是专业群中四个专业共享且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为相关专业的方向课程打下重要的理论、技能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群主要开设造型基础、设计概论、构成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字体设计、分镜头脚本绘制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群是专业群中四个专业分立的核心课程。每个专业是根据各专业岗位需求而确立与岗位相关的课程,课程通过企业项目的贯穿,真正达到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动漫设计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数字媒体专业开设影视特效与后期编辑、网页设计等;视觉传达专业主要开设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课程;游戏美术专业有游戏美术设计、游戏美术制作等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群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延伸专业覆盖面的课程群。专业群中四个专业相互选择,如,动漫专业的拓展课选视觉传达中的核心课程,反之亦然,真正达到高层互选。

三、项目引领,丰富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在原有精品课程基础上产生的,要求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专业课程设计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

(一)以教师为主导,组建开发团队

一门优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建设团队。原有的精品课程体系是以“评审”为目的,教师的主导地位难以凸显。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始终以教师为主导,将权利交给教师,保障教师的知识产权,高效利用课程资源,使学习者获益,真正达到开放共享。课程团队在结构上,应该由老、中、青组成,发挥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经历的优势,并保持课程可持续发展;在成员上,应包括教学一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

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与建设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负责人。鼓励教师通过积极参加技术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等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丰富资源内容,课程动态共享

课程教学资源与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构建。将优秀的教学课程文档素材、数字化媒体素材、示范性教学案例素材与可扩充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相结合,将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开发管理规范与专业群课程体系相结合。

课程教学方案的修整。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市场调研、听课议课和开会研讨等形式,完善和修正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考核评价体系等,更好地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建设。

优质教学视频和课件的制作。课程视频的录制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总结课程的结构和框架,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研究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力求将课程课件建设达到国家一类课件的标准。

教材的编写与再版。课程实施改革后,需要新的教材与其相适应,所以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显得至关重要。作为课程负责人和实施者,正式出版课程相关教材或者校本教材,才能将教学经验与成果展现给共享资源的学生或学习者。

课程教学成果的归纳和收集。将教师和学生的作品、证书、论文、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统筹管理、开放共享相关资源。

(三)教学方法革新,专兼合作实践

采取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项技能分方向进阶,核心技能逐层推进、反复进阶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采用“一专一兼一课程”项目式教学方法。

(四)评价体系多元,保障课程质量

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由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校内实训考核、企业实践考核三部分组成。评价主体由学校、教师、实训小组和学生顶岗实践的企业、行业专家等组成,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形式多样化:将分析报告、参赛成果,提案表达、顶岗实绩等情况纳入考核范围。考核地点灵活化:考核地点随教学内容的变动而变动,分布在教室、校内网络实训室、校外基地、实习企业等。

四、优化管理,拓展服务

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平台系统主要分为前台显示模块与后台管理模块两大部分。前台模块主要向学习者提供有关资源的检索查询、资源下载、讨论交流、评论反馈等功能;后台管理主要是方便管理员对后台数据库和媒体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主要包括对用户信息、资源信息、交流信息以及检索方式等模块进行及时更新、处理和维护。教学平台WEB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该课程管理模式使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校内甚至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首先,优质的管理模式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采取分类审核、上传下载、修改更新等手段来达到新知识、新资源的积累、交流以及共享目的,有助于构建一个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网络稳定、运行快捷、管理有效的网络平台。其次,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具有高效性。作为学校数字化办公和教学科研手段的有利补充,有效的课程管理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原有教学资源以及设备的功效,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

[2]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3]丁兴富,王龙.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评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74-78.

第8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PLC;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根据对行业企业的调查,我们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胜任各类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技术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由于可编程控制技术(简称PLC)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自动化设备中,如济钢、重汽等企业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有由PLC控制的。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PLC应用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被开设,直接面向应用,属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PLC控制的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使用、调试、维修为重点,以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与岗位产学结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总体情况介绍: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直接面向应用,属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所面向的学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二年级的学生。

前修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建设。以精品课程带动优质课程组建设,以课程组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群的发展壮大。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突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习内容,形成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证书相关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核心课程组。

三、课程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能力的培养为主。

1.总体目标:

(1)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养技能性人才。

(2)深化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求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目标:

(1)在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够使用PLC对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具备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具备PLC控制系统的维护能力,能够诊断、排除各类PLC控制系统的问题及故障。

(2)在学习方法能力方面:

①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具有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备通过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迁移到另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够通过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对不同类型PLC的内存分配、硬件接线及指令系统具有较强的理解运用能力。

③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各类机械进行电气控制要求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提出PLC的解决方案。

④对于PLC控制的各类设备,能够很快了解其工作过程,了解电气线路,从而能够对各类软硬件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3)在工作恒心、事业心与人生观方面:

①对于从事PLC应用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工作充满激情;

②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使用所学PLC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③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④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为尽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了我系今后五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具体措施为:

1、加强在职教师培养,改善学历结构。

目前本专业教师为大学本科学历,整体来看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有极大热情,知识更新和提高学历层次成为当务之急。吸收优秀毕业研究生,改善知识结构。引进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技术、有较强科研能力,具备教师素质的自动化专业研究生。

2、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现场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现场锻炼不少于半年。要求教师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院外有关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实习,积极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加强教师实践能力。

4、注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让他们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5、社会服务

骨干教师制定了山东省“金蓝领维修电工技师”和“金蓝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的培训鉴定大纲,并出版了《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鉴定教材》,多名教师多次参加金蓝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命题工作,多次承担了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工作。2005年至今,完成7届金蓝领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培训鉴定了技师457人、高级技师65名。还完成山东省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中国重汽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近三年,每年培训社会人员达

五、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专业教研室和企业部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师资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内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并请专家进行论证,修订成稿。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形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大力倡导创新精神,以科学态度研究高职高专课程的教学要素。勇于创造,把握规律,紧追前沿,以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式使PLC课程呈现出崭新面貌。

2.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

3.坚持边改边建的原则。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制定周密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课程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4.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形式多样,引进开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特色课程、优质课程。

5.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直接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6.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创新教育观来统率教学改革工作,把教学改革的重点从“怎样教好书”转移到“如何育好人”上来。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要根据PLC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将教学主体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展CAI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等要尽可能上校园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我们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课程内容设计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融通,将课程划分为多个课题单元,按照维修电工的中级、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来划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八、深化“教、学、做”融为一体的课程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而教学方法的确定又是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据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乐于动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1.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相结合

在教学中打破章节的限制,根据满足各项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融教、学、做相结合为一体。通过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中的每个任务。除了实训设备上的任务训练,还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入大量工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启发式及互动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交流,方式灵活多变,以活跃课堂气氛。由若干问题启动课堂教学,经过启发式的推理,最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循问题而思考,提高对知识的领悟力,加强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在练习环节加强师生互动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情景式教学,使学生身处实践现场,讲练结合、交互渗透。

3.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促使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1)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2)社会认可度

第9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