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

第1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问题;措施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监测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规模不断增加,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经营管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运行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2004年1月,银监会制定下发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在监测方式上,评价体系强调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相结合,定量指标监测和监管者定性判断相结合,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情况相结合。在监测体系上,由原来单一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扩展到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综合评价;对风险较大和风险突然加剧的农村金融机构及时进行预警;对不同的风险情况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分类处置等多项工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风险监测指标监管意图不够明确

指标体系中前四类指标分别考察了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盈利性风险。但是第五类综合发展能力指标的监管目标不是很明确,其中的不良贷款的余额下降率考察的主要是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固定资产的比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流动性资产指标的,存款增长率是考察的规模扩大的速度,更多的带有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意义,对风险而言指标意义不大。如效益性指标中的利息回收率,主要考察的仍然是信用风险,而不是盈利能力。在贷款五级分类体系中,无法收到的利息贷款实际上就是不良贷款,利息回收率和不良贷款比例是同一项风险站在不同角度的重复评价。

(二)评价比较困难,部分监测指标没有完全实行

如指标体系中的第六类管理能力指标由于考核较为复杂,不便于收集汇总资料,在很多地区没有推开。如河南要求年末,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评价时,只对定量指标记分不对管理能力计分。对管理能力的考察,采取的是定性评价方法,只要各项监管措施齐备,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就会得到较高的分值,但是具体执行情况如何,有没有明显的操作隐患,则很难形成明确的结论。

三风险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监管空白

从农村信用社运行的风险状况来看,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现行的风险监测体系中,没有针对市场风险设计的监测指标对于操作风险主要是通过管理能力指标进行间接评价,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评价也没有完全实行。因此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着部分监管空白,其综合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应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

四部分监测指标在实际中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如备付金比例要求在5%以上,但是实际中几乎没有一家信用社达到标准,失去了风险的控制意义。如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和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并不能实际反应对不良贷款的倪不能力,意义不大。如最大单户和最大十户贷款指标的监管目标是为了控制贷款的集中度风险,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过小,同样的贷款客户申请同样的贷款规模,在四大商业银行就不受贷款集中度的限制,在农村信用社就很可能因控制单户贷款额度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农村信用社在很多关键的客户中处于劣势,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完善的措施

(一)建立多方位的监管体系

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中国银监会对于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执行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需要切实保证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安全,因此人民银行下一步也有必有建立相应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财政部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经常政府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拨付财政补贴,或者在清理金融机构的过程中给于必要的财政援助,目前财政部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服务机构,也缺乏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另外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有些机构如存款保险机构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建立简明高效的预警检测指标体系

预警检测指标是金融预警监测制度中判定风险状态的有利工具,因此各国都非常注重预警监测指标的确立。由于职责和出发点的不同,各个国家不同的监管部门其预警监测体系也并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监管。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将资本充足率达到12%作为市场准入的关键标准,日本对有问题的银行的快速预警纠偏模式中,资本充足率成为是否要采取行动的直接判别标准,第二是各国在风险监测中都普遍借鉴了美国的“骆驼评价体系”并且还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再次是要建立多道风险预警和化解“防线”。预警检测体系的目标在于发现银行潜在的经营风险,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化解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多道防线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是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标准,只有高质量的金融机构可以进入市场,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二是明确有问题的银行的确定标准和快速预警纠偏机制,采用一定的标准,识别判断问题银行,在风险苗头相对较小的时期,采取禁止开展新业务,收缩现有机构,禁止发放红利等限制措施,尽快扭转风险状况;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四是采取国家补充商业银行资本、收购不良资产或财政补贴等措施,运用公共资金来化解金融风险,避免金融风险危及国家安全。

(三)各类金融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贷款集中度的要求不一致

最为严格的监管要求是对但以客户的贷款不得超过自有资本的10%比较宽松的要求不如法国最高控制要求为50%,瑞士的最高标准为40%。贷款集中度指标受到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银行与企业的传统关系、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混合型资本频频出现在资本的兼并和收购的浪潮中。因此现在的监管要求较为严格的国家对于贷款集中性风险的监管标准也有所放松。如在美国的贷款集中度控制标准从10%放宽到15%,在抵押的情况下,可放宽到25%,在英国,也规定了10%和25%两个不同的标准。我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了“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银行余额的比例不超过10%,这一标准属于各国监管要求中比较严格的控制标准,不利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而且我国在传统上银企关系相当密切。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大规模的改革,建议在适当的情况下,放宽该项指标的严格要求,如规定单个客户贷款不超过25%,对于单一客户贷款超过10%小于25%的情况可以适当的报告制度,以放松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董小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董小君.美国金融预警制度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4,(4):38-43.

第2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

1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作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20个字,涉及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农村水利密切相关,因而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生产发展”对农田灌排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宽裕”对农村灌排工程和供水工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村容整洁”对水土保持、农村水电、水环境整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民主”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风文明”对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2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用水捉襟见肘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2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很难满足新农村“生产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脆弱,全国还有近2/3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农村水利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状况还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

2.3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措施不多,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

由于受投资不足的制约,渠道建设和维护严重滞后,沟渠渗漏严重,影响了水利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制定节水政策措施方面做得也不够,农村普遍存在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较为严重的现象,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水的利用率低也导致部分地区水费偏高,出现农民浇不起地的情况。

2.4当前农村水利建设组织与管理方式还无法满足“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要求

农村水利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但目前农村水利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甚至少数地方根本无人管理,致使正常情况下通过疏浚可发挥5~6年功用的沟渠3~4年就重新淤积了,从而缩短水利建设的循环周期,增加了水利建设的成本。

当前,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及设计、政策制度安排等都是由政府直接完成,缺少农民的参与。因此,从多层面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新的保障机制,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各级政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

3农村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

3.1规划保障

水利规划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规划形成后,要严格组织实施,通过落实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地表水利用不足、地下水过度开采、客水流失量大及水污染等问题,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2资金保障

农村水利建设朝着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涉及的范围扩大了,涵盖的内容增多了,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3.2.1国家财政投入。保持现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农村小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也纳入项目预算。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的项目实施管理制度。

3.2.2当地政府适当投入。要充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2.3政策扶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农村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3.2.4当地经济能人适当投资(社会资金)。随着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农村已涌现出无数个致富带头人。要积极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带动家乡经济整体向前迈进。

3.3组织保障

农村水利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好各部门之间关系,是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3.3.1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依法管理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各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领导与组织保障,并尽力提供适当配套资金。

3.3.2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建设领域。

3.3.3成立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领导小组。抽调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建设指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工程的管理和监理,狠抓工程质量。

3.4民主管理保障

3.4.1加强宣传,提高对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可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组成宣传小组,专门负责对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农村水利建设顺利实施提供舆论保障。

3.4.2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滚动发展,实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管、用和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

3.4.3构建水利管理新主体协会。水利协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业主”。水利协会的组织是一种以自然水源和共同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联合组成的一个群众性管理水利日常性事务的自治组织机构,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它可以担负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业主职责,能真正体现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集体管理的权、职、责关系。水利协会切实解决了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和建设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切实帮助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资助,支持水利协会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3.5科技保障

3.5.1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把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作为搞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大力宣传、技术培训和搞好试验示范,促进面上推广,使节水技术为广大农民所使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受欢迎的一项主要农业技术[4]。

3.5.2大力进行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更新改造泵站主要目的是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力争达到使现有泵站达到部颁标准。全国各地小型泵站数量众多,更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积极开展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利用效率。

第3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一)选题准确。这次资政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选题,充分体现了政协工作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已有一段时日,十镇百村试点工作也开展了两个多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到基层调研,有助于我们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推进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

(二)调研比较充分。虽然我没有听各位常委的大会发言,但认真我阅读了所有的调研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认真梳理,既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又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成效比较明显。22篇调研报告份量重,含金量高,有现象、有建议,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可贵品质,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客观依据。总结这次的调研报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主等各个方面,22篇调研报告都有涉及,并体现了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特点。由点及面:这次的调研报告分成多个专题,这些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由近及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个阶段。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内容,不仅仅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规划设计、村容村貌整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方面比较长远的内容。由表及里: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的主体。有多篇报告提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二是深刻。调研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比较透彻,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将要认真吸纳,并将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三是有效。调研报告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对解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既号脉诊断,又开方抓药。

总之,这次调研的成果对××的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较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代表市委对各位同志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将会充分吸纳这次资政会的调研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大力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有一个很好的基础,那就是农村综合改革。年初,国务院提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很难见成效。我市农村综合改革起步早,基础较好,可以说,是抢占了制高点。

下面一些数据,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我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先是一个县试点,然后向三县一区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有以下几个环节:(1)调胖规模。全市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01个调到70个,乡镇规模增大,平均人口上升到6.12万人,国土面积124.80平方公里。(2)调瘦机构。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多个改为三大块: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领导职数核定为9人之内,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党政领导实现了交叉任职。(3)深化改革。乡镇职能重新认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是政府管理的回归政府,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事业单位实现了全员聘用,工资与技术和绩效相挂钩。通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市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由原来的4991名精简为3237名,减幅达28%;机构总数由原来的634个精简为336个,减幅达47%。庐江县乡镇事业机构数由原来的140个减少到84个,减少了40%,编制数由1149名减少到818名,减幅达28.8%;无为县由原来的237个减少到98个,减少了58.6%,编制数由1338名减少到867名,减幅达35.2%。(4)扩大村级规模。全市村级总数由1755个减少到1007个(包括城镇社区),减少了43%;平均人口由2597人增加到4526人,增加了74.28%。并村带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村干部素质能力更高更强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2)小村并大村,激活了基层的动力,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并大村后的农村转移支付基本上可以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并有一定节余,这就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为民服务全程机制。每个乡镇设立一厅一室两个窗口,即一个服务大厅、一个室、一个办理窗口、一个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权服务。(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村务管理做到指标化、制度化、正常化,并建立健全新的考核机制。(3)以钱养事服务农民机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真正确立以钱养事、利民便民的服务制度。(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机制。这个机制是4个机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办的,它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的211个专业合作组织很多是松散型的,大多组织化程度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鼓励和推进。当前211个组织中还有87个没注册。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翻一番,达到400个完善的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我们已经先行了一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标志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并以此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4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精神文明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认清农民的精神文明状况,探讨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就成为当下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农民精神文明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在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民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生活匮乏。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农村精神生活总体上呈现出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态势。但是,由于农村有组织性的文体活动较少,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不少农村没有精神支柱,精神生活仍然贫乏。一些农村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闲来没事干,围着电视看”,用这种无聊的方式来打发农闲时日;一些农民丧失社会理想,沉溺于恶习陋俗,比富斗富,豪饮狂赌,搞封建迷信,甚至组织、参与和黑恶势力,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给农村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

2.道德素质滑坡。社会的深刻变革,导致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的剧烈碰撞,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索取、真善美与假丑恶等观念的相互交织,使农村的思想呈现多元化。整体利益的分化以及个人利益意识的觉醒,使不少人的价值观由集体本位移向个人本位,他们重实惠、轻理想;重个人前途、轻社会责任,道德观念淡化,道德素质下滑。不讲诚信,在经济活动中掺杂使假;不明事理,为了日常小事闹邻里纠纷甚至大打出手;不顾伦理道德,滥施家庭暴力、寻求婚外情。还有一些农民处理不好兄弟、婆媳关系、遗弃婴儿、虐待老人,此外,偷盗、赌博、观看黄色间像制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法律意识淡薄。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普法宣传的深入,农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国家法制宣传力度的薄弱,一些农民法制观念依然淡薄,不学法、不守法,凭主观臆断,靠“家族”力量解决矛盾和争端,赖债毁约、偷税漏科、打架斗殴、滥采乱挖等违法乱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农民对自己弄不懂的事情或是法律法规界定了的问题,不认理、不服从,一而再而三地越级上访、缠访,甚至发展成拦路堵道、冲击国家机关的恶性事件,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

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薄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阻碍,如果得不到较好解决,势必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镇、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探索在乡村普遍建立“三校”(乡党校、村农校、组夜校)、“三室”(文化室、广播室、图书室)、“三队”(电影队、文艺队、体育队);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风尚,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灯会及一些乡村特色的舞狮、龙舟等,让农民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净化思想,受到教育。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要培养农民新的道德意识,使他们从旧有的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新思想、新道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法规政策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第5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土地征用 征用制度

一、前言

土地征用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发生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安置办法,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的一种行政行为。土地征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必要性和补偿性。现实中,土地征用过程部分执法人员权责问题,土地征用制度上的缺陷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征地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也越加突出。淳安县的土地利用战略为:“三保、平衡、两约、调整、统筹”十字方针。保育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平衡耕地占补,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在这大背景下,我们通过问卷、人物访谈形式研究当地土地利用现状的合理性、局限性以及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合法性、公平性等,因地制宜地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措施。

二、研究结果及现状分析

(1)土地规划布局局限性

1.大规模圈地用地,导致土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至2020年,淳安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将达到2708.4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26.85%增加到36.27%;而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从2005年的3745.05公顷降低到3406.7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则降低到45.62%。

2.人为破坏,导致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近年来,随着淳安县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土地资源匮乏缺陷越发明显,受农用地保护限制,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试图从千岛湖中索取,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多个工程兴建导致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进一步恶化淳安生态环境。

3.布局传统,产业低端

走访调查后得知,当地保留了一定茶叶地,而随着茶产业的变革,产业链获得更新,利益却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出茶园,走进城市。如此一来,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及劳动力成本的昂贵导致大批茶地的荒废。尽管政府作出一定补贴,170元/亩的青苗补贴杯水车薪,而茶叶市场的饱和与品牌知名度无法打响加剧这一现状。

应对措施:

(一)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1.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设立土地监察机构,确保申诉救济渠道。

(二)严格界定土地产权,加强政府在征地工作中的职能。

1.明确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所属,用地单位必须向政府申请获得征地用地的使用权。

2.以市场价格确定征地用地补偿标准,科学合理确定补偿安置标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核心问题;被征地农民安置途径多样化,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2)土地征用存在问题

1.土地征用制度缺陷

农民征地收益通过集体收益再分配来实现,由于缺少参与权、知情权,他们被动参与土地征用,获得补偿仅占到土地补偿的5%—10%。

2.土地征用过程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低下,,

当地村委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征地建房工作,为顺利完成指标,彰显其政绩所在,村委干部轮番走访村民家中,进行思想动员工作,报喜不包忧,待村民最终同意后却发现已上当。虽然村民在建房过程中获得一定补贴,但大部分补偿金已到村干部的口袋中。

应对措施

(一)制度供给兼顾供需主体的需求,发挥良好的制度绩效。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进行供给并实施。土地征用中的参与者是各级政府及广大被征地农民,制度错位主要体现在制度及补偿标准上对农民利益的忽视。要缩小双方在制度供给上的差距,必须更多听取双方的诉求,打破政府垄断型供给。

(二)调整土地收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

正是对土地收益的争夺,使基层政府和农民陷入违规、抵制的困境。对于分配比例的调整,应压缩政府部门的利益空间,弱化违规征地动力,补偿农民更大的份额,同时提高补偿标准,使之向市场价格靠拢。

(三)摆正政府角色,加大监管力度

制度上的优越性、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的驱动使政府在土地征用中出现越位现象。为减少这种现象,基层政府则要树立公正和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依法征地,保证公平、公正,站在农民角度看待征地中的问题,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持乡村社会的稳定。

(四)建立农民利益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能力

建立合作性组织,在征地过程中,代表农民的呼声,广泛参与到征地决策和价格谈判之中,提高维护权益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全面展开,其涉及面之广泛、利益之重大、意义之深远自不待言。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审慎。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征用问题正期待着国家给予公平合理的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不仅涉及到宪法保障的财产权和土地资源,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针对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从法律上加以约束,调整土地收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建立农民利益组织、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等,才能在操作上更加合理、公平。

参考文献

[1]卢玉玲,李松柏.土地征用中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分析[A]湖北农业科学

[2]开珊珊.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吉林农业

第6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只有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当前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当前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对以前建设的农村水利工程进行升级和改造,对不符合防洪标准的基础水利设施要提高防洪标准;要提高灌溉渠系中水利用系数偏低的,改善渠系材料,降低渠系过水损失;逐步遏制农田灌溉中的大水漫灌现象,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水量损失;对现有的老化水利工程设施要进行升级改造,加强节灌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原有的和新建的水利工程设施要加强维护和保养,延长工程使用寿命[1]。在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兴建生态水利,发挥水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固原市原州区当前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

1.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配套不全,难以发挥效益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原有的和当前新建的水利工程中,几乎都存在配套不全的问题。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资低、规模小、分布分散,管理难,因此一般工程质量比较差。加之后期管理跟不上,因此工程质量效益低下。最重要的是在工程建成后,配套设施有限,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发挥,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有限,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和结构调整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投资有限

在当前进行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近年来劳务输出的发展,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转移,因此农村中的投资投劳越来越少,水利工程中的自筹款项越来越难。在新建的农村水利工程中,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投资,严重限制了投资效果。在当前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成熟的条件下,造成农村水利工程配套投资有限,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1.3农村水利工程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在现存的农村水利工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难以发挥水利设施的效益。这是因为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经费低下,管理人员多是兼职,水利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工程新建成后,勉强维持运行,在工程运行出现问题后难以自行处理,由于管理费用低,人员工资少,所以难以尽职尽责。因此,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很大漏洞,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固原市原州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措施

2.1明确产权,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在现有的农村水利工程中,应逐步改进产权建设。推行“谁建设,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新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放开经营、管理、开发权,对一些投资效益相对明显的基础水利设施,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主进行建设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效益,优化水利资源的有效配置[2]。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进行拍卖、转让经营权,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的参与,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在管理权限上,也可以进行管理转让,实行责任管理,这样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行都会得到有效的维护。

2.2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多元投资

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鼓励个人、企业、单位投资建设。在投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政府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实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政策。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的多元投资机制[3]。

2.3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乡镇水利站的服务职能,水利站是县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区域内灌溉排涝、防汛抗旱、资源管理,协助做好规费收缴和行政执法,乡站人员事业经费纳入原州区级财政预算计划,乡镇水利站逐步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尽快实现综合和专业相结合,公益与经营相分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4]。二是要加强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设一支专业性较强水利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全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更加规范,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效益。三是创新水利基层管理模式,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制订管护规责,明确管护主体、范围、权利义务,原州区水务局进行监督指导,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的管理与服务水平[5]。

3结语

结合原州区农村水利的发展状况,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的长远目标,充分利用优势,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不断完善水环境保护、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深化水利制度改革,采用良方,解决难题,原州区农村水利建设必然将会呈现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白勇 单位: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贾华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16.

[2]王海平.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水利工作发展——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1):189-191.

[3]冯贤亮.高乡与低乡:杭嘉湖的地域环境与水利变化(1368-1928)[J].社会科学,2009(12):130-138.

第7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中排行第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可采储量而言,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耗水平却又很高,能源的利用率还很低。据统计,我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为11%,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能源的无限制使用还带来环境上的种种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巨大挑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实用性能,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从全球范围看,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40%,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50%。建筑垃圾的产生也是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建筑垃圾中的绝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环境。

有上述可知,建筑行业对我国的能源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住宅建设数量是城市建设数量的数倍。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农村住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村地域特点的住宅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达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其发展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虽然农民收入水平相比以前翻了几倍,但是农村的生活方式还是赶不上城镇居民。农村规划杂乱无章,农村住宅偏向于传统化,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可见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住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以完整、繁荣、文明、和谐、美丽为目标,农村住宅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8%,城镇人口6.2亿。也就是说我国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农村人口。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农村住宅建设每年也在快速增长。虽然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但住宅建筑技术和质量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农村住宅建造技术简单,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是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新农村全面建设的今天,农村住宅能耗量大、污染严重、室内热环境质量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差、施工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保温节能措施。因此重视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缓解我国能源、土地紧缺有着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镇规模和布局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未来几年,村镇住房建设数量和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村镇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建设整体较为落后。农村住宅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农村住宅功能欠缺,基础设施不足。从古至今来看,我国住宅建设主要采用自建自住、分散建设的模式,住宅商品化率几乎为零,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与环境质量差。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受落后经济水平、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形态的影响,居住水平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住宅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2) 规划重视不足与科技含量低。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材与部件生产、建筑施工等各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一是缺少统一规划。据统计,我国行政村中编制建设的仅占47.88%,实行整治的村庄占总数的4.62%。农村中住宅错乱无章,甚至都找不到一条笔直的公路、胡同。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二是不重视前期的设计,在开建前基本没有进行实际地质探测。这往往导致了住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使新房变成危房。三是施工过程中根本没有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往往是凭借以往经验进行施工。例如农村住宅结构以砌体结构为主。按照设计规范,该类砌体结构必须设置构造柱及圈梁以达到抗震要求,但是在实际中,基本没有这些抗震措施。

第8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一、充分肯定这次政协资政会取得的成果

(一)选题准确。这次资政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选题,充分体现了政协工作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已有一段时日,十镇百村试点工作也开展了两个多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到基层调研,有助于我们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推进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

(二)调研比较充分。虽然我没有听各位常委的大会发言,但认真我阅读了所有的调研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认真梳理,既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又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成效比较明显。22篇调研报告份量重,含金量高,有现象、有建议,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可贵品质,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客观依据。总结这次的调研报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主等各个方面,22篇调研报告都有涉及,并体现了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特点。由点及面:这次的调研报告分成多个专题,这些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由近及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个阶段。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内容,不仅仅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规划设计、村容村貌整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方面比较长远的内容。由表及里: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的主体。有多篇报告提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二是深刻。调研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比较透彻,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将要认真吸纳,并将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三是有效。调研报告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对解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既号脉诊断,又开方抓药。

总之,这次调研的成果对××的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较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代表市委对各位同志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将会充分吸纳这次资政会的调研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大力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有一个很好的基础,那就是农村综合改革。年初,国务院提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很难见成效。我市农村综合改革起步早,基础较好,可以说,是抢占了制高点。

下面一些数据,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我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先是一个县试点,然后向三县一区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有以下几个环节:(1)调胖规模。全市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01个调到70个,乡镇规模增大,平均人口上升到6.12万人,国土面积124.80平方公里。(2)调瘦机构。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多个改为三大块: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领导职数核定为9人之内,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党政领导实现了交叉任职。(3)深化改革。乡镇职能重新认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是政府管理的回归政府,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事业单位实现了全员聘用,工资与技术和绩效相挂钩。通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市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由原来的4991名精简为3237名,减幅达28%;机构总数由原来的634个精简为336个,减幅达47%。庐江县乡镇事业机构数由原来的140个减少到84个,减少了40%,编制数由1149名减少到818名,减幅达28.8%;无为县由原来的237个减少到98个,减少了58.6%,编制数由1338名减少到867名,减幅达35.2%。(4)扩大村级规模。全市村级总数由1755个减少到1007个(包括城镇社区),减少了43%;平均人口由2597人增加到4526人,增加了74.28%。并村带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村干部素质能力更高更强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2)小村并大村,激活了基层的动力,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并大村后的农村转移支付基本上可以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并有一定节余,这就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为民服务全程机制。每个乡镇设立一厅一室两个窗口,即一个服务大厅、一个室、一个办理窗口、一个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权服务。(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村务管理做到指标化、制度化、正常化,并建立健全新的考核机制。(3)以钱养事服务农民机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真正确立以钱养事、利民便民的服务制度。(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机制。这个机制是4个机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办的,它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的211个专业合作组织很多是松散型的,大多组织化程度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鼓励和推进。当前211个组织中还有87个没注册。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翻一番,达到400个完善的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我们已经先行了一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标志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并以此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9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

2.把粮食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访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

3.宝泉岭分公司实施"绿满家园"纪实刘晓燕,徐宣凤

4.海伦农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路径探析陈克发

5.创新,撑起腾飞的翅膀——黑龙江省创业农场党委带领职工群众建设新农村工作纪实范克栋

6.又好又快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转型薛敏,李宏剑

7.论科学发展观与当前中国的经济战略新农村(黑龙江) 程竹青

8.科学有效处理民生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基于衢州市司法鉴定的实证研究毛玲英

9.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邓舒平

10.从西方城市化历史进程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孙广迪

11.浅谈"小组化"班级管理张亚玲

12.浅谈贫困地区多渠道搞好农经工作严敏,郑国贵

1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张羽刚

14.松阳县农机化发展的策略分析陈孟法

15.浅谈拖拉机行业发展趋势王海英,刘松蔚

16.葡萄疏花疏果"四字经"麻海燕

17.浅谈白念珠菌与酿酒酵母菌的相关性鲁伦文,刘毅

18.浅谈景谷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沈志焕

19.案外人异议之诉与执行异议竞合白洪江,范艳伟

20.浅析法律传播学杜开华

21.夫妻一方出卖夫妻共有房屋的效力林镇海,张贤

22.论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刘青

23.谈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和法律思考李敏

24.浅析农民工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王珏

25.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李慧敏

26.用民心办民事解民忧顺民意李春君,范艳伟

27.路由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孙飞艳

28.浅析西方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启示潘永金

29.浅谈电力油化班组技术管理刘艳

30.浅析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朱飞跃

31.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探究杜志坚

32.浅析VLAN配置方法成年胜

33.弥勒县蔬菜产业发展探讨张明福

34.小学体育教学的艺术性金立珍

35.《电路》课程学习策略分析赵彤

36.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王玺

37.校企合作模式中机器人教学初步探索蔡敏,武传宝

38.浅谈数学中的合作学习董德蓉

39.浅谈力量训练在跳高运动中的作用庄岩

40.小学美术课中多媒体教学策略张静

4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吕琳

42.我国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华冰

43.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调查与分析-以赣南瑞金市为例曾令权,张立亭,陈荣清

44.独立学院教师流失问题的分析信红娜,杜瑞涛

45.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王朝辉

46.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李永兰,王艳,黄冬娥

47.新农村(黑龙江) 试析我县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崔亚利

48.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班毛展,李娟

49.浅谈园林绿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办法臧旭

50.排污权交易理论制度与实践研究综述李婷

51.学困生也有"开发商心态"王善香

52.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优势拮抗细菌的筛选崔欣,李伟

5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思考撒玛

54.试论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郑国贵,严敏

55.浅谈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王艳

56.浅谈农机监理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潘志辉

57.浅谈企业理财中的税务筹划刘洁

58.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讨强海龙,郑绪宝

59.水利工程混凝土外加材料的性能张岩

60.浅析行政调解制度孙言朋,郭爱荣

61.瑞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高敏,杨羽,杨长彬,刘小林

62.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杜丽

63.强化农机科技入户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梁桂银,于振和

64.浅谈体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孙玉巍

65.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祝煜凯

66.一种简单的遥感影像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曲洋

67.业余文化团队是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赖启和

68.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蒋伟

69.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调查分析——天水市石马坪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调查赵凌,余敏

70.吉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与对策宋德梅,李洪刚

71.各国农村水污染控制经验和借鉴幸红

72.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体转变分析张海琛

73.西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适应性曹慧芳,余敏

74.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夏兆友

1.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关红庆,苗秀珍

2.新农村建设中支农资金管理措施探索张玲

3.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支撑周亚文HttP://

4.浅淡农村文化的软件建设新农村(黑龙江) 赖启和

5.扎兰屯市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情况调研报告刘朝晖,刘朝霞

6.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论冯先灵

7.闽西农村"留守妇女"相关困境分析江小敏

8.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分析胡琛

9.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刘明川

10.论农村社区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闫培林

11.村支书的人口计划生育观罗炳锦

12.高新农业技术走进移民搬迁贫困乡村-和静县贫困乡村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的农业变革楼爱玲,赵慧,屈涛,顾健,吐尔洪,张爰浩

13.青牛黑液肥在油茶低产林上应用效果试验吴承文

14.5%天然除虫菊素(云菊)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杨美秀

15.大棚蔬菜灰霉病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耿梅凤

16.旬阳县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与分析钱宝花

17.浅谈如何防止化学除草剂的药害王遐务,王家东

18.提高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效率的思考高伟

19.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刘艳丽,陈建华,王芳,李伟

20.大棚草莓异常果的发生及预防措施陈志霞

21.贵州侗族传统糯稻种植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潘永乐

22.苹果树腐烂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丁学功,赵怡红

23.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刍议梁德才

24.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辽五味"简介刘非,都惠中

25.日光温室黄瓜连作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朱四平,李喆

26.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解决途径探讨李红

27.贵州普安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邓忠治,张杰

28.化解村级债务推动农经发展葛正秀

29.天目山野山茶资源的利用及其效益顾红英,过婉珍

30.加快基地建设发展蔬菜产业徐俊彩,南洋换,陈俊科

31.强化组织优化服务全力推进农业保险池建梅

32.裕安区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苏强

33.莲都区黄村乡杨梅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陈德松

34.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邓建平

35.发展"前家后"庭院经济模式促进山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水泉坪发展"圈、沼、厕、厨、园"五配套农业循环经济的启示钱宝花,冯自社

36.对祁阳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现状调查与对策赖赚生,王善元

37.浅议农用地拆迁补偿评估与土地发展权价值刘勋涛,靳剑辉

38.新农村(黑龙江) 浅谈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张学莲

39.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方威,李冲

40.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陈芳

41.推进旬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王东顺

42.凤县种植业现状调查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于明新

43.试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陈风华

44.对发展静宁纸箱包装产业的几点思考李娟

45.用SWOT法分析成都市一般乡镇发展策略犹明波

46.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计量祁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