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胃溃疡:胃溃疡可以癌变,癌变率约5%。不过由于一些治疗胃溃疡的有效药物问世,大多数病人可以治愈。但是,对于病灶大于2厘米的溃疡,尤其是病程较长,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的溃疡,以及胃溃疡患者原先的疼痛节律发生改变的话,应警惕癌变。
胃炎:胃炎种类很多,按起病形式分,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按病变部位分,有胃窦炎和胃体炎之别;按病变程度分,有浅表性和萎缩性不同。在诸多胃炎中,担心会演变成胃癌的,是指萎缩性胃炎。近年来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但是,胃炎是沿着浅表―轻度萎缩―中度萎缩―重度萎缩而演变的,所以,尽管萎缩性胃炎很常见,但是转变成癌的毕竟是少数。再说,从浅表性胃炎进展到萎缩性胃炎,再进展到胃癌,往往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
胃息肉:当胃粘膜异常增生形成一种突出于胃粘膜表面隆起时,就是胃息肉。胃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息肉有蒂与胃相连的称有蒂息肉;息肉基底部较大,无蒂的称无蒂息肉,无蒂息肉较有蒂息肉更容易癌变。息肉体积大的,癌变率高,尤其是息肉直径大于3厘米者,癌变率可达到70%以上。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在胃粘膜上发现肠腺上皮,就是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只是炎症的反映,大肠型分化差,与胃癌关系密切。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此病与胃癌关系较密切,也称为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可分轻、中、重度三级,轻度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中度应给予一定的关注,而重度,已疑似癌变,需严密观察。
那么,如何才能阻断胃病向胃癌发展呢?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阻断胃病向胃癌发展,除了要了解胃癌的发病原因外,重要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变进展。胃溃疡只要明确诊断,选用合适的药物,正规服药,一般会很快痊愈。如果溃疡反复发作,或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以及溃疡疼痛规律发生改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胃息肉可以先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或抗炎治疗,如果疗效不好,或息肉大于3厘米可以采用胃镜下摘除。比较困难的是萎缩性胃炎。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这些疾病确有优势,在治疗上多选用扶正驱邪为主,再根据阴阳、寒热、气血的不同,选用温养、理气、清热、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治疗的方法以辨证论治为主,也就是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情,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胃粘膜的再生和重建以及恢复正常功能需要半年左右,因此治疗过程也相对较长,病人应坚持治疗。治愈后,也应每年复查以防复发。萎缩性胃炎,轻度、中度均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而逆转,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先服中药治疗,如伴随有大肠上皮化生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这类病人,一旦发现可疑癌变,应尽早手术。
2. 通过正确的养生方式来阻断胃病的恶变
胃病患者首先要注意调摄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俗话说得好,紧紧张张,易患胃病。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波动也大。而胃是人类脏器中最易受精神、情绪、心理影响的。在精神愉快,情绪良好,心理平静时,胃功能发挥正常,吃得香,消化好,胃没有不适感。一旦精神压抑,情绪低落,心理矛盾时,胃也因此而不思饮食,心头发堵,勉强吃点东西又觉胀满难受,更不用说有胃病的人了。所以说心态要平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七种情绪过极都会伤害人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难免有失意之时;家庭邻里,同事之间,朝夕相处,难免纠纷之事。此时,更需要病人心胸开朗,“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时,也要学会自我排解,不愉快时不要闷在心里,找人聊聊天,出去散散步,或在空旷无人处发泄一下,都行。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人之所以能够生存,除了呼吸吐纳大自然之气外,其它营养物质全赖口摄入胃,五谷百果,菜蔬鱼肉,寒温酸苦,醇酒药饵,有毒无毒皆先入胃,物聚类杂常有所伤。所以胃病患者更要注意饮食调理,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饮食要有规律,按时就餐,不要饥饱不匀,暴饮暴食。②平衡营养,不偏食。③温度适中,口味适宜。胃溃疡病人,要注意少吃甜食,不要吃醋;可以少吃多餐,吃一些糯米软食或喝淡的鲜奶,也可以吃淡的藕粉以保护胃粘膜。慢性胃炎患者,饮食要清淡,少吃油煎、油炸的食品。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适量吃些醋,山楂、阿胶、猪皮对此病也有好处。预防胃癌的发生要注意少吃盐腌食品,不吃霉变食品,不吃烫食,不暴饮暴食,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难消化食物,不在生气的时候进食。
【摘要】 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及肌体抗病力减弱等因素影响,胃肠病(中医称脾胃病)逐年增加,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由于西药副作用大,越来越多患者青睐天然药。笔者从事消化内镜诊断及脾胃专科20年,诊疗了近10万的脾胃病患者,临床观察有效率 85%以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及钻研,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脾胃病诊疗思路,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脾胃病;临证创新
消化内科疾病多数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反复难愈。患者体质虚弱,思想负担重。对这些病人反复用西药治疗,虽然开始见效快,但是许多患者用药数周后又再次发作;有的患者胃痛等症状虽减轻,但副反应较大,出现饮食量下降,疲乏无力等身体功能虚弱的表现,因此,许多患者对长期用西药治疗,信心不足。笔者经过20年的脾胃专科门诊,诊疗了近10万的脾胃病患者(临床观察有效率 85%以上),由于反复实践、观察、摸索,并钻研祖国医学治疗脾胃病的宝贵经验,及当代名医如北京董建华、南京徐景潘等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利用现代医学消化内镜的诊断技术,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诊疗脾胃病思路,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证创新
临床上除了传统的辨证施治外,尤为重视下面几方面。
1.1 探讨脾胃病的微观辨证 如脾气虚、脾阳虚病人胃镜下胃黏膜白相较多,黏膜较苍白;运化失健,病人腹胀,纳少,可见胃排空较差,蠕动慢,分泌物较多,有时胃底有宿食;肝火上逆,肝胃郁热,脾胃湿热患者,胃镜下充血水肿较甚,甚至有出血点,胃底常常可见有较多的黄绿色液体,幽门口可见胆汁反流;久病入络,气血不通畅胃镜下常可见黏膜粗糙,不光滑,黏膜变薄,甚至见痘疹样小隆起,隆起表面糜烂,或有小凹陷,或见瘀斑,瘀点等。临证上采用辨证施治与辨病相结合,并兼顾胃镜下的微观辨证,一般3~5天见效,效果较单纯用一种辨证方法好。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脾胃病的一个很重要病因,也与胃癌有关,若胃镜下活检,Hp阳性,在治疗上我们适当配伍清热解毒,有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如公英、黄连、银召、枝子等对提高了疗效有帮助。笔者曾治疗1例邮电职工,胃镜显示窦小弯见一2cm×1.5 cm溃疡,球部约见2.5cm×1.0cm溃疡,Hp阳性,经用健脾益气,化瘀生肌,清热解毒等中药治疗,症状缓解,2个月后复查,溃疡愈合。
1.2 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念 诊断用药时我们也考虑到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全身的脏腑功能活动平衡协调,不偏不倚,如胃为阳土,性宜通降;脾为阴土,性宜升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肝主疏泄,脾胃健运,有赖肝的疏泄通畅,若肝气不疏,则可致肝胃不和,肝脾不调等。脏腑的这些功能活动都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临证时必须考虑。如患者胃脘胀闷,嗳气,我们常常用厚朴、枳壳等通降药物,同时也加上苏梗,以升脾气;又如患者肝气不疏,常用柴胡、枳壳,为防止疏泄太过,常常加上白芍;又如健脾补气时,不可太滋腻,太过了会影响胃的通降及脾的升清。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时,我们的体会是:不要一见胆汁反流就给予清肝泻火等苦寒药物治疗,临床证明,许多此类病人,本是脾胃虚寒,若用大量苦寒清肝泻火,清热解毒之品,必使脾胃愈虚寒,达不到治疗目的。
1.3 重视药物治疗脾胃病的特性 认真思考药物的选择、用量以及炮制等方面,如白术一味,在治疗弛缓型便秘腹胀用量要达50g以上,才能促进肠蠕动,且要生白术,而用在健脾益气时只要用到10~20g,且药须炒制。笔者曾经治疗1例福清龙田老年患者,便秘七八年,7~8天解大便1次,量少质稀,时感下腹胀痛,纳少消瘦,舌淡,苔白浊,脉细弱,在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笔者考虑“气虚便秘”,予生白术50g,枳壳10g为主治疗,药后5天,诸症缓解,大便通畅,至今未复发。又如白芍,在柔肝缓急止痛时,用量要12g以上,才有效,而治疗津液亏虚便秘时用量要大,笔者常用40~60g。
1.4 生活情志调理的重要 消化内科疾病易反复发作,究其病因不外乎与饮食、起居、情志等平时生活习惯及性情有关,因此在治疗同时,在饮食起居,情志精神,锻炼身体等方面给患者耐心细致的指导,对提高和巩固疗效都有很大的帮助。
临床观察到,用这些方法配合治疗脾胃病,临床治愈率高,病理也有明显好转,同时也治好了许多疑难胃肠病。如笔者曾经治疗数例这样的病人,患者以“食入即吐,伴有腹部持续性胀痛”为主诉收入院治疗,分管的医生误认为是“幽门梗阻”予以插管胃肠减压等治疗数日,腹胀痛仍未减轻,患者痛苦不堪。胃镜检查提示胃炎。笔者认真询问了病史,了解到这几例患者数日未解大便,大便干硬,建议用通腑泻下排浊中药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续用中药调理数日,至今未复发,受到患者的好评。
2 病案举例
病案1,男,68岁,患胃病30余年,经多家医院治疗,病症反复。2005年5月就诊。诉食道下段胸部烧灼感,疼痛,反酸,嗳气,食后腹胀,纳呆,舌淡,苔黄厚,脉缓。胃镜:(1)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度胆汁反流);(2)反流性食管炎。病理:食管炎,胃窦大弯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用清热化湿,和胃降气,制酸消胀中药治疗5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诸症消失。2005年11月胃镜复查: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大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案2,女,60岁,上腹闷胀痛半年,伴嗳气,纳呆,舌淡,苔微黄,脉缓。2003年1月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小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肠化;胃窦大弯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用健脾和胃,降气止痛中药治疗3个月,病情明显好转,症状消失。2003年8月胃镜: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案3,女,17岁,排便困难,大便硬,6~7天一解,已3年。患者痛苦不堪,面黄消,疲惫懒言,经2次住福州军区总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04年6月我院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经用增液滋阴,理气通便中药治疗6个月,现大便日一解,体重增加,精神恢复,随访,未再复发。
病案4,男,55岁,日解稀便6~7次已3个月,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肠鸣,里急后重,大便夹黏液,经西药治疗3千余元未效,笔者改用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收敛止泻中药治疗10天,现大便日一解,病症愈。
【关键词】 脾胃病;中医疗法;名医经验;解乐业
解乐业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 为解氏中医传承人, 主任医师, 山东省名中医, 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威海市中医院副院长, 从医近40 年, 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 尤其是脾胃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验报告如下。
1 调脾胃重视脾升胃降、升降和谐
脾胃同居中焦, 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 脾气主升, 胃气主降, 脾胃作为升降枢纽对气机的升降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昔人有云“盖天地人一也, 而生生化化, 莫不由此一气之升降” [1]。同时, 二者在病理上亦密切相连, 脾气不升, 则胃难降浊, 胃不降浊, 脾亦难升, 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解教授在临证时, 特别重视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 提出脾胃升降和谐论。故调脾胃, 一定要顺应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 恢复脾胃升降之职, 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浮沉。脾气欲升, 如有胃降相助, 必能事半功倍, 胃气欲降, 若得脾升相辅, 定然效验彰显。因此, 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状态, 使其升清降浊、纳运协调当为治病之先[2]。临床常用方法, 如健脾益气法、升阳举陷法、降逆和中法、舒肝和胃法等。常用药物:黄芪、党参、厚朴、枳壳、陈皮、升麻、柴胡、炒白芍等。
2 治脾胃重视脾虚胃滞, 补通兼顾
《医经宇论》曰:“脾以健而运, 胃以通为补。健脾宜升, 通胃宜降”。 《素问・太阴阳明论》亦有“阳道实, 阴道虚”的记载。解教授谨遵古人关于脏腑生理功能及虚实论述之旨, 提出了脾病多虚、胃病多滞的观点。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脾主运化而输布营养精微;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一纳一化, 一升一降, 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及生化气血之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脾之内伤, 影响其运化及升清功能, 出现昏晕困顿、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皆为虚侯, 故而脾病多虚。胃府主受纳, 以通为和, 以降为顺, 若胃病, 纳而不化则食滞, 出现饱胀恶食, 嗳腐吞酸;逆而不降则气滞, 出现胃胀嗳气, 呃逆呕恶;胃络失畅则血滞, 出现胃痛如刺, 外邪入侵则毒滞, 出现胃痛膜疡等, 其治自当通滞和胃, 如消食导滞以和胃、理气通降以和胃、行气活血以和胃、清解邪毒以和胃等, 胃通则纳谷正常, 胃降则气机和畅。故而胃病多滞。因此解教授临证治疗脾脏之病时, 多兼顾补益脾脏之虚, 治疗胃府之恙时, 多着眼通导胃府之滞。如此脾气健旺而不受邪;胃府通畅而不留邪。
3 久病常见寒热错杂, 治宜辛开苦降, 寒温并用
解教授认为,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 恣食寒凉、喜食生冷果蔬、 嗜食肥甘厚味、 嗜烟酗酒、饮食无节制、劳倦过度导致脾胃内伤。脾为阴土, 喜燥恶湿, 脾阳健则运化升清功能正常。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胃阴足则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脾易伤阳而生寒湿, 胃易伤阴而生燥热。解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 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病程较长, 病因复杂, 加之现代人饮食结构和体质的变化, 本病单纯的寒证或热证、单纯实证或虚证均已少见, 加之“久病入络”, 临床上寒热错杂, 湿热瘀毒, 虚实夹杂者多见。治疗上在张仲景“辛开苦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 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 酌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 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丹参、莪术、三棱等, 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为特点, 既不过温亦不过凉, 以平为期, 使寒热平衡调和, 且升降有序、温而不燥、寒而不滞、泻而不伤正、补而不滞中, 使脾胃调和, 气机畅通。
4 重视衷中参西, 二观互辨
解教授有着深厚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在继承中医药学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西医知识上不断了解新的学术动态, 发挥“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优势, 以提高辨证、辨病水平, 丰富临证思维。解教授提倡应用西医对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手段, 为中医辨证提供有力的帮助, 促进辨证与辨病有机的结合。如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辨治, 首先通过现代的检测手段确定Hp感染, 利用胃镜的深入望诊和病理的微观望诊, 利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宏观辨证, 从而创新辨证论治思维。提出了Hp感染是邪毒入侵, 蕴结于胃, 伤及胃膜, 久则伤络, 气虚血瘀, 瘀久化热, 瘀热阻遏, 胃膜失养, 膜腐成痈, 甚或恶变的病理机制, 基于对Hp感染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从辨病与辨证入手, 结合内窥镜和微观病理的观察, 确立了清解邪毒、 调理气血、 修复伤疡、 截防恶变的治疗原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多与饮食、Hp感染及家族遗传有关, 由于CAG复发率及恶变率较高, 普遍认为其属于胃癌前病变而相当受到重视[3]。解教授在临证中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酌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以清解邪毒, 三棱、莪术以调理气血。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4]:三棱、莪术具有改善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癌作用, 清热解毒中药如黄连、黄芩、公英、仙鹤草等有明显的抑杀Hp作用。这一治疗原则的确定, 是从辨病到辨证、局部到整体、微观到宏观, 使中医治病求本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邹昌杰.中医治疗脾胃病浅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1): 86-87.
[2] 宋起.调整气机升降应遵循的原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13(6):331.
[3] 王冠庭.胃黏膜癌前病变及其逆转的研究.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2(7):79-82.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39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111-02
本院蔡淦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上海市首届名中医,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理论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明显。现将蔡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 治脾胃宗“补脾胃,泻阴火”
李东垣认为“元气阴火”是内伤疾病的主要病机,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蔡教授认为,所谓“元气”,即正气、脾胃之气。“阴火”即邪火,一般认为包括情绪变动、五志过激所产生的心火,肝气有余所产生的肝火,元气亏虚所产生的肾火,阴虚所产生的虚火。而蔡教授认为,湿热也属于“阴火”。
首先,《素问・调经论篇》云:“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于胸中,故内热。”这里的“热”即是李东垣所论阴火的主要依据。此段经文所指乃劳倦所伤,脾胃亏虚,升降不运,郁而发热。因脾胃主运化水液及水谷精微,脾胃升降失司,气郁化火,加之水湿内停,自然可产生湿热内蕴。其二,李东垣认为,湿热乃阴火乘脾,加之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热与湿合”所致。湿热可上乘心肺,发为胸闷咳嗽,也可下注于下焦,发为泄泻、痿证等,此亦湿热为阴火依据之一。其三,李东垣用药总以甘温为主,配以苦寒、甘寒,佐以辛散。而其所用泻阴火之药,如黄连、黄芩、黄柏、苍术、泽泻等,均有清湿热作用,说明阴火与湿热之间关系密切。其四,湿热内壅中焦,可耗损中气,症见乏力、纳差、便溏等同时,尚有口苦口干、胃脘灼热、便溏不爽、恶心、苔腻、脉滑等李东垣所谓“阴火”现象。据此,蔡教授认为,湿热是“阴火”内容之一。
东南之地,毗江沿海,多雨潮湿,天地湿气有余,加之全球气候日渐升温,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膏粱厚味,烟酒茶饮,过度劳累或安逸,导致脾虚湿热极为常见。蔡教授指出,脾胃病最常见的阴火实质即“湿热”病邪,也是脾胃病最常见的病机之一,临床可见烧心、脘胀、腹痛、恶心、恶寒、口苦、纳呆、尿赤、溏泄或便秘等诸症,蔡教授将其概括为“脾虚湿热内蕴”。脾虚是湿热产生之源,湿热是脾虚之病理结果。故治宜用健脾补中之法,健脾益气,佐以甘寒或甘苦,或辛通开泄,以清化湿热。蔡教授研制了乐胃煎、胃一方等方剂,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2 “治中焦如衡”为脾胃病治疗重要原则
清代吴鞠通创三焦辨证,并进一步提出了上、中、下三焦不同的治疗原则。《温病条辨・卷四・治病法论》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并在《医医病书》中指出:“五脏之体为阴,其用皆阳;六腑之体为阳,其用为阴……补中焦以脾胃之体用,各适其性,使阴阳两不相害为要。”
蔡教授根据吴鞠通以上论述,认为脾属太阴己土,胃属阳明戊土,戊属阳,己属阴,阴阳有别;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体用不同,前者“实而不能满”,后者“满而不能实”,但两者互为表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又太阴脾土多虚多寒,阳明胃土多实多热,前者“喜热而恶寒”,后者“喜凉而恶热”,功能上“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相反相成。总之,脾与胃之间存在阴阳、寒热、升降、虚实、表里、燥润多方面属性及功能差异。治疗应虚实兼顾,寒热得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此即所谓“治中焦如衡”。但这种治法的兼顾,并非一定要达到治脾胃用药的完全平均,而是强调治疗脾胃病应随疾病演变,根据脾病和胃病的具体情况不同,抓住主要矛盾,注意兼顾次要矛盾,不宜用药偏执一端。
3 用“调整”、“调养”方法治疗内伤杂病
蔡教授早年师从程门雪、黄文东,后随张伯臾、张羹梅老中医学习,治学平正通达,临证用药不求险峻,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为法,时时顾护胃气,徐缓图之。蔡教授认为,内伤杂病多缠绵难愈,或因病邪峻厉,或因正气不支,或因症情复杂,宿疾而兼新病,内伤又兼外感,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故临证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对策。诚如喻昌所说:“病千变,药亦千变。”但这个“变”决非漫无边际的乱变,而应“万变不离其宗”,要有“准绳”。
对外感热病的治疗,应采取“扭转”和“截断”之法。所谓“扭转”,即因其势而导之;“截断”即“先安未受邪之地”,目的是迅速控制病情,使其不再继续发展。此乃“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之意。对内伤杂病的治疗应采取“调养”、“调整”的方法。所谓“调养”,即扶助正气,使正气得充而驱邪有力;“调整”即调整人体阴阳,使之归于平衡。因病久缠绵,根深蒂固,治疗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辨证不误,方药切中病机,就应守法守方,缓缓图之,所谓“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
4 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
蔡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倡导中医临证应注重辨证和辨病的结合,认为病有相似,证有不同,疑似之处,应当详审。中医内科既要辨病,亦要辨证。就同一疾病而言,辨病是求其共性,而辨证是求其个性;对不同疾病来说,辨病则是求其个性,辨证是求其共性。辨病与辨证相辅相成,是在辨病的范围内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临床如能交叉运用病证并辨的方法,可从不同侧面更好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辨证总是从属于病的基本矛盾,离开辨病而辨证,治疗则缺乏针对性,疗效也不会满意,故辨病在治疗疾病中具有纲领性的作用。辨证施治,兼顾其病,往往较不兼顾其病疗效更高。即使采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时,也是如此。如异病同证时,并不完全同治,而是同中有异,此“异”即异在对病的治疗上。蔡教授举例说明,如泄泻、便秘在其病程中均会出现“肾阳虚弱”的证候,当用温补肾阳的共同治法时,泄泻可兼温涩,便秘可兼通利,这就是因病不同而同中有异了。同病异证,根据不同证候采用不同治法时,因证是同病之证,治疗也要异中有同,此同即同在对病的治疗上。如便秘的治疗,根据证候不同,虽有理气机、养阴血、清郁热、温肾阳等诸法,但由于同属便秘,病位在大肠,依然应根据“腑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着重于通利。
5 治脾胃安五脏
临床上,脾胃有病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到脾胃。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统摄无权而失血过多,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另一方面,若思虑劳神过度,不仅暗耗心血,还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运化功能减退,宗气、元气等生气不足,可导致肺气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久虚,引起脾气亦虚;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可横逆犯胃克脾,形成肝胃不和及肝脾失调的病变。反之,若脾失健运,生湿蕴热,熏蒸肝胆,也可影响到肝的疏泄。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相互滋养,相互为用。若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藏;肾虚阳气衰弱,则脾失温煦而运化失职。
上述理论的具体运用:①对久病肺虚之慢性肺系疾患,往往以“肺脾两虚”概之,予以健脾益肺,兼顾祛邪,常用生脉饮、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主方,配合以小陷胸汤、芩部丹等加减治疗。②对脾胃病兼有心系病证的患者,常以“心脾两虚”、“心胃同病”等概之,或益气健脾、养心安神,或健脾益气、清化湿热,或清热化湿、兼以养血安神,或健脾清化湿热、兼以活血,常用归脾汤、温胆汤、丹参饮、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加减化裁。③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肝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对肝失疏泄的患者,重视肝病传变规律,故疏肝理气,不忘健脾,用方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并根据气郁程度,选用郁金、延胡索、香附、佛手、八月札、木蝴蝶、甘松、厚朴、青皮、白术、茯苓等;对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患者,肝脾同理,应用四君子汤同时,选用疏肝理气药物,平衡配伍;对脾虚肝旺患者,用六君子汤为主,佐以白芍等酸收之品,调气为辅。④在脾胃病诊治及慢性内科杂病调理中,蔡教授应用脾肾同治之法尤为广泛,对临床所见久泄、久痢、腰痛、痿等,兼有肾虚证候者,常以脾肾同理为法,不囿于补脾补肾孰重孰轻、清降温补之议,惟依临床所见,或重于健脾,或重于补肾,或重于温补祛寒,或重于甘凉滋润,或诸法配合兼施,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左归饮、右归饮、知柏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四神丸、真武汤等加减化裁,以健脾补肾。
6 结语
关键词:胃炎 胃溃疡 中医 脾胃 关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23-02
随着社会及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生活习惯越来越不合理,精神状况越来越不健康,各种身体、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均有所上升,胃炎、胃溃疡类疾病正是其中之一。因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关医护人员一直对其非常关注,现阶段临床治疗以西医方式为主,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但远不及预期,治疗时间较长,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且治疗痊愈率并不高[1]。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但是要有效应用中医原理,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中医学的相关理论,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将得出的理论报告如下。
1 脾胃失和与胃炎胃溃疡发病之间的关系
1.1 脾胃失和与气机升降之间的关系。中医引入“气机”这一概念,抽象地将体内脏器组织的生理病理活动,概括为一种“气”的运动,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生命机能正常与否。
常见的理论包括:①肺气升降实现宣发、肃降。其中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能够将机体内邪气秽物呼出,将脾脏提供的津液、水谷精微等向人体上部重要脏器及全身肌肤皮毛传输,宣发秽气并排泄汗液等;肃降是指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能够从外界吸入清气并形成宗气以滋润元气,将津液、水谷精微等向人体下部重要脏器传输,代谢浊液并排泄尿液等。②肝主疏泄,能够调达气机升降形势。肝脏是调节气机运动的关键,通过其疏泄作用,保证气机通畅而又不过为活跃。如果气机不通畅,则机体消化功能降低,将会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如果气机太活跃,则机体难以有效消化食物,容易出现泄泻便溏等问题。③肾主纳气,是实现气化的主要脏器,对气机的主要作用变现在三方面上:首先,藏精,以此作为“气”的物质基础;其次,提供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元阳;最后,将肺气肃降所吸收的环境清气收纳。一般而言,肾脏形成的精气上升,灌髓海、降心火,而心火下降又能够温煦肾水。
然而无论是何种脏器的气机升降,其枢纽还是在脾胃上,脾脏气机主升,是将水谷精微传输至肺的关键,提供肺气宣发肃降的物质基础,胃脏气机主降,在腐熟食物之后,将其输送至小肠,完成食物的消化,已提供水谷精微和形成“气”的原料。与此同时,脾胃在人体的位置,恰好属于中焦,在气机的升降中,起到了交通枢纽的关系。
可见,脾胃协调是保证气机升降正常的关键,脾胃适合,必将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进而导致一系列机体异常反应。
1.2 脾胃论中协调气机升降的原则与方法。脾胃失合致气机升降失调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缓慢、逆向等方面上,因此中医治疗原则主要有三:其一,滋补中气以助气机运动;其二纠正反作以引导气机运动;其三,调理升降以稳定气机运动。
滋补中气即滋补脾胃,化解脾胃虚弱,常用于各种气血虚弱症状,对胃阴不足的患者,更应大行滋养,以保证胃气下行通常,机体消化功能正常;纠正反作主要针对于升气下降导致中气下陷、降气上升导致胃气上涌等症状;调理升降主要针对于其它脏器病变影响脾胃气机运动的症状。
1.3 脾胃病的病理及症状分析。脾胃病即脾胃中气机升降失调的疾病,其根本症状表现即脾胃功能失常,站在中医的角度看,其病理因素主要包括六方面:①饮食因素。脾胃是机体内直接和食物消化相关的重要器官,过食或少食都可能导致脾胃病,与此同时,食物不清洁、过于肥腻甘甜、过于冰冷、烟酒过量、偏食均可能直接伤及脾胃;②外邪因素。风、寒、暑、湿、燥、火这六均能伤及脾胃,而又以燥、湿为主,燥伤胃,湿伤脾;③精神因素。思为脾志,在高度集中精神的前提下进行思虑时,常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思虑过度,脾气不足;忧与胃的关系较为密切,忧虑状态下胃气运动失常;④劳逸因素。劳作过度会损伤多种机体功能,而久坐或久卧都会导致脾脏功能受到损伤;⑤寄生虫因素。多种寄生虫都主要寄生于脾胃除伤害人体;⑥病理因素。脾胃失和可能产生多项临床症状,而这类症状往往又直接与上述前5项因素有互相促进作用,进而加剧脾胃病症状。
2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案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中医脾胃病的临床表现与胃炎胃溃疡的临床症状之间不无关系,中医学甚至明确提及了“胃脘痛”“吐酸”等胃炎胃溃疡常见症状,虽然完全以中医取代西医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并不现实,但合理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进行辅助治疗,是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不少研究资料都明确表明了这一点。然而,要以中医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我们还必须对该类疾病进行中医分型,再针对性地给出治疗方案。
2.1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分型。
2.1.1 脾胃虚寒型。机体内阳气不足,易导致脾胃虚寒,而脾胃虚寒又会进一步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气机运动无力[2],表现出胃炎胃溃疡的部分症状,如胃部持续性疼痛,按压后疼痛缓解,大便不成形,喜食温,其余症状还包括舌质淡、舌苔发白等。
2.1.2 胃阴不足型。机体内虚火旺盛,易导致胃阴不足,而胃阴不足易使胃气逆行,气机反向,从而表现出胃炎胃溃疡的部分症状,如反酸水、胃脘隐隐作痛[3],间断性剧痛,口干舌燥等,食甘甜后疼痛更剧、食欲不振、腹胀、便干等。
2.1.3 肝气郁滞型。机体肝胃不和、腹胀功能失调,易致肝气郁滞,进而影响机体多想生理功能的实现,使患者表现出胃炎胃溃疡的部分症状,如胃脘部持续发胀发痛,痛处不定,忧思状态下疼痛明显,舌苔发白等。
2.1.4 肝胃郁热型。胃火旺盛,胃气炽热,导致气机升降至肠腑而无法发散,形成阻滞,即肝胃郁热型胃炎胃溃疡的病因。其基本症状为:胃脘部如火烧一般剧痛,患者心烦气躁,口常干,舌苦,体温较高,脸色红,小便赤,大便干,舌苔发黄。
2.1.5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易损伤患者胃部经络,从而引发胃炎胃溃疡。其基本症状为:胃脘如针刺,痛处固定,按压更甚,病症剧烈的患者还可能呕血或便血,舌表面常见斑点状淤血,舌苔细微、发黄。
2.2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案。根据具体分型的不同,其病因、表现均有差异,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及药方均有不同,分述如下。
2.2.1 脾胃虚寒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脾胃运转无力,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滋补中阳、健脾益气。常用的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参苓白术散等[4],其中黄芪建中汤的主要药材包括:黄芪10g、白芍15g、桂枝10g等,参苓白术散的主要药材包括:人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等。
2.2.2 胃阴不足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胃阴不足,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生津和胃、滋补阴气。常用的药方有沙参麦冬汤、旋复代赭石汤等,其中沙参麦冬汤的主要药材包括:北沙参10g、麦冬10g、扁豆10g等,旋复代赭石汤的主要药材包括:旋复花15g、代赭石10g、生姜10g等。
2.2.3 肝气郁滞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肝郁气滞,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疏肝理气。常用的药方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等,其中柴胡疏肝散的主要药材包括:柴胡10g、川穹10g、厚朴10g等,金铃子散的主要药材包括:金铃子10g、玄胡索10g等。
2.2.4 肝胃郁热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胃火旺盛,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疏肝泄热。常用的药方包括丹栀逍遥散、犀角地黄汤等[5],其中丹栀逍遥散的主要药材包括:丹皮15g、栀子10g、柴胡10g等,犀角地黄汤的主要药材包括:犀角30g、生地黄24g、芍药12g等。
2.2.5 气滞血瘀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活血化瘀。常用的药方包括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等,其中膈下逐瘀汤的主要药材包括:当归9g、川穹6g、赤芍6g等,鳖甲煎丸的主要药材包括:鳖甲12g、黄芩3g、芍药5g等。
3 结论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传统中医学对脾胃病早有系统化的研究,其脾胃的概念甚至以超出了现阶段解剖学下的脾胃概念,而从宏观上涉及到了机体各组织功能,因此其脾胃病的概念完全包含,甚至超出了西医诊断下的胃炎胃溃疡。中医方法对疾病的病因诊断虽不涉及任何生化反应,但根据全面性,强调了全身组织的协调,对其临床症状的总结,也已超过了西医的诊断面。
按照中医学理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与胃炎胃溃疡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患者出现了胃炎胃溃疡症状,其脾胃功能必然失和。因此治疗的关键也就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协调脾胃功能。中医配合西医治疗,必然能有效提升其疗效,且不会产生额外的副作用,意义重大,然而要进行合理的中医治疗,还需要我们对疾病进行有效的分型,针对各种病型,采用特定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代莉,雷艳,汤红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1):30-31
[2] 谭尕朵.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7):79-80
本文将运用中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力图提升肠胃的消化能力,通过药物、运动、饮食和按摩等方式。首先说说食疗护胃的几个方法:
1、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
2、从生活作息上做起,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一定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一天三餐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形成的,怎么可能说改就改。
3、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可乐,雪碧)、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温热为最佳。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但是你不能已经你自己抵不住考验而去考验你自己的胃。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温开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再吃东西,是最的。
4、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6、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补足。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7、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肠胃不好是慢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主要靠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得到改善。
8、肠胃不的人饭后不能马上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运动,这样对消化比较好。任何时候都不能剧烈运动。
而对于有肠胃炎的人就更要注意调理方法:1、保暖护养: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2、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3、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4、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5、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6、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7、常食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枣、板栗及猪瘦肉、牛肉、鸡肉、牛奶、豆制品等。补益脾胃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与食物配制成药膳效果更佳。
生活方面也要加以调节: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来过闸北区中医医院“中医堂”就诊的病员,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这里就诊,不仅能解除病人生理上的病痛,还能对心理上有一种宽慰。因为这里有明清风格的装饰,有书法家的泼墨,有书画家的丹青,有悠扬的乐曲,使人置身于传统的中医文化氛围之中。
“中医堂”面积约100余平方米,仿明清建筑的设计,配有现代化先进设备,就诊环境优美舒适,它汇集了本区内的市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和各科专家,为闸北人民寻求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了便利。自今年开诊以来,病人日益增多,社会声誉鹊起。
闸北区中医医院为了推动“三医”改革,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中医文化,着力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中医堂”。医院新老党政班子,将医院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结合起来,认为医院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几张书画、几幅书法就可侈谈,而是应将医院文化建设与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服务模式相结合,将弘扬传统文化与传播医药文明相结合,将医院的视觉形象与中国的医患审美观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治“病”需要注重“病人”,“欧风”不忘要“汉骨”。
服务离不开质量,“中医堂”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专科门诊,坐堂的医师医术高超,服务精良,擅治各种疑难杂症、慢性病以及保健养生和滋补调理。目前坐堂的医师中有擅治内科杂病的上海市名老中医史济柱主任医师,有在心血管专科有一定声誉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区优秀人才、原院长陈妙峰主任医师。现任院长、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陆庆荣擅治各种骨关节疾病,陈镛良副主任医师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和汤炳南副主任医师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上都颇见功底。石氏伤科传人高晓保副主任医师的骨伤科也是享誉区内外的。此外有吴康才副主任医师的“肾病”、“口臭”门诊和苏敏亚副主任医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喘病”也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各路名家汇集“中医堂”,形成了闸北中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 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从生理、病理、治疗三个方面,探析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指出重视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脾胃; 情志医学; 相关性;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多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情志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日益成为中西医学共同探索的新领域。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机体对外界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1];而情志病,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2]。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深入探讨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回顾、分析与思考。
1 脾胃与情志相关的源流
情志医学滥觞于远古时期,资料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其中有一些是关于疾病症状如失眠的描述,这可能是对情志病最早的记载[3]。《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对情志病开始有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它提出了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在内的“九气说”,并以五志为代表,运用五行学说把人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确立了中医学的“五志说”。情志见于中医文献约在明代张景岳《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病名[4]。
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脾藏意主思。《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亦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此可知,《内经》已提出意宅于脾,即脾藏意的理论,且指出了脾与意、思的生理、病理关系。此后,历代医家对此也进一步阐发。如《难经·三十四难》曰:“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脾藏意与智……”。《三因方》谓:“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即明确提出了脾藏意主思。《类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虑周万事,皆由乎意,故知周出焉。若意有所着,思有所伤,劳倦过度,则脾神散失矣。”脾之所以称为谏议之官,就在于脾藏意,意可虑周万事。
近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引领学者对脾与意、思关系的深入研究(主要以脾胃和神志的关系来涵盖)。易崇勤[5]从临床角度对脾藏意主思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吴朝栋[6]以脾胃学说、升降学说为基础,从脾胃化生气血,脾升胃降及调治脾胃三方面分析了脾胃与神志活动的关系,认为脾胃化生气血,提供物质是调节神志活动平衡的前提;脾胃升降相因,是调节神志活动平衡的重要方式;调治脾胃是治疗神志疾病的重要手段。崔世麟[7]从脾胃理论和脑髓学说,并结合神经精神科的实验成果,且举从脾论治脑系疾病案例,提出“理脾法”亦为中医脑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欧阳五庆等[8]从结构、功能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脾在志为思。王洪图 [9]、翟双庆 [10]等论述了中焦(脾胃)气机与神志的关系,对从脾胃入手诊治情志病颇有启迪。纪立金[11]专论了脾藏意主思,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脾主气机之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揭示了脾藏意主思理论建立的内在依据。
2 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生理关系
2.1.1 脾藏意意是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意是五神之一[11]。其与神、魂、魄不同,它虽根于先天,但主要产生于后天。《素问·宣明五气》云:“……脾藏营,营舍意;……” 脾藏意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即“脾藏营,营舍意”。《灵枢·本神》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意产生于后天,能否产生意还取决于由心神支配下思维活动的内部因素,其内因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脾胃化生气血的充养更为重要。故《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而气血的充足及运行正常与否,与脾胃的功能是休戚相关的,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盛,脾藏意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
2.1.2 脾主思思是思考、思虑之义,思之志为脾气所生,是脾的生理功能活动。思有两个范畴[11],一是认知范畴:《灵枢·本神》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思维意识活动,是为实现某种意愿而反复研究、思考,属于心主导下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二是情感范畴:即情感之思,与喜、怒、忧、恐并举。从情志与内脏的关系而言,思应与五脏都相关,但与脾脏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脾为土脏,居中央,灌四旁,为五脏之本,五脏中皆有脾气。思的情感变化只有以脾来解释,才比较符合情志与五脏对应的发生学规律。脾主情感之思,其变化可以表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征。脾主气机之枢,其主情感之思,就是主对情感的思考、思虑活动的内在转变。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与稳定其它情志的作用,以保证正常的情志活动勿太过或不及,这也体现了脾胃为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11]。
2.2
病理关系
2.2.1 情志变化可致脾胃病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脏腑气血、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强调“形神合一”,突出精神活动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说明情志因素在脾胃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张介宾曰:“人身气血为本,精神为用,全是四者的奉生,而性命周全矣。”情志调畅则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反之变生诸疾。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疾病发生。恰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脾是受情志因素影响最大的脏器之一,思则气结最易伤脾,怒则气上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土。如思伤脾,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情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思虑过度,思则气结,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阻滞,则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进而聚湿生痰而变生它病。
2.2.2 脾胃病屡现情志异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神赖气血的奉养而精明,气血亏乏则不能滋养神明。脾虚则藏意主思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则不能主持情感的内在枢转。临证上脾虚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若素多痰湿,或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则中焦失于斡旋,脾胃失于健运,痰浊停滞中焦,脾不能升清降浊,痰浊蒙闭清阳,神失清灵,则可出现记忆减退,头昏神蒙,不寐心烦,癫、痫、痴呆等病证。痰在情志致病中有着极其突出的病理作用,如痰蒙心窍、风痰闭阻、痰火内盛、上扰神明等,可产生许多情志异常病证,如癫、痫、狂、神昏、痴呆、惊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这些皆与痰邪为病、神志不清有关。
2.3 治疗关系
2.3.1 情志病从脾胃论治由于脾胃与情志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历代众多医家非常重视以脾胃为切入点治疗情志病。《金匮要略》开辨治情志病之先河,其方药而多验,为世人所推崇。其中“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病机是五脏阴气不足而表现出的情志之症,用该方不仅补虚润躁,更重要的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再如《济生方》指出:“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表明“脾藏意”与人的记忆、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诊治健忘,常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益气健脾,补血安神,则惊悸消、健忘除。因为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稳定情绪的作用,可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情感活动,这也是“中土之枢”脾在情感活动中调衡作用的体现。
2.3.2 脾胃病的情志疗法《灵枢·师传》精炼地阐述了情志疗法的原理:“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临证指南医案》中有47方治疗胃脘痛,其中16方与情志有关[12],如 “惊恐嗔郁”“情志郁勃拂逆”“思虑郁结”等诸多原因导致阳气痹阻,气血不通,脾胃营血暗伤,胃痛发作。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精神刺激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全部病人的5.4%~20.5%,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职业人群,如司机、医生等容易患溃疡病[13]。所以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中,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常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的调治,逐步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保持乐观自信,促进溃疡愈合。其它因情志而发的脾胃疾病,如泻泄、呕吐、呃逆以及内伤发热等也多结合调整情志而治。
3 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现代研究
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癫痫、抑郁证等情志病的认识思路,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14],并在研究具有和畅气机、升清降浊的“宁痫冲剂”中发现[15]其抗痫作用可能与调节γ-氨基丁酸-谷氨酸(GABA-Glu)的失衡,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BDNF)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神经元损伤作用有关;对具有化湿和胃、宁神解郁的“解郁1号”研究中发现[16]其抗抑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在皮质、海马区的表达,提高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水平,协调5-HT与去甲肾上腺之间的平衡,并保护5-HT与去甲肾上腺神经元免受应激引起的神经元损害,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此外,中医情志学说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和致病因素上有极大的相同之处[17],气机失调是中医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理气降逆散结的“心舒1号” 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某些环节而具有心身双调的作用,是治疗情志病的有效方药[18]。
学习记忆属于中医情志(主要是意、思)的范畴,与脾藏意主思契合,因此脾与学习记忆生理、病理上必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归脾汤可能通过调节精氨酸加压素[19](AVP)与催产素受体[20]水平和基因表达而影响其学习记忆。同时,通过测试大鼠脑匀浆的乙酰胆碱脂酶(AchE)含量的变化,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脑组织的AchE明显升高,使作用于胆碱能M-受体的乙酰胆碱(Ach)大为减少而影响M-受体的兴奋从而使记忆功能减退。经过四君子汤健脾胃治疗后,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chE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脾虚组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明显较正常组及四君子汤治疗组低(P
4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脾胃与情志相关理论确有其合理性并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情志、神志,情绪、情感等内涵不明,概念不清,区分不严;对脾胃在情志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够,其机制及相互作用规律不明,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较少。近年来,有关情志医学的实验研究开展得较少,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实验研究更鲜见报道,这主要与难以设计出符合中医七情致病的动物模型有关[22]。
因此,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研究思路可归结如下。首先,应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分析其深刻内涵,规范明析情志、神志、情绪、情感等概念,探讨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寻求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其次,积极开展其临床研究,一方面进行脾胃与情志的病因、病机和病证研究,另一方面提炼出治疗原则并筛选效验方药,形成科学的治疗体系。再者,应重视其实验研究,要注意把握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微观上借助现代科技优势,宏观上体现中医特色。实验研究对情志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必要手段。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将有助于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多层次,以及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等多环节进一步阐明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科学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克勤.中医神主学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33.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29.
[3] 甄志亚.中国医学史,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
[4] 赵建明,刘雁峰.中医情志量化初探 [J].中医药学报,2001,29 (1):4.
[5] 易崇勤,赵荣菜.试论脾藏营营舍意的理论在脾胃病诊疗中的运用 [J].北京中医杂志, 1992, 4:15.
[6] 吴朝栋.试论脾胃对神志活动平衡的调节作用 [J].新中医,1993,25(10):7.
[7] 崔世麟.脾胃学说与神经精神病关系初探 [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3:5.
[8] 欧阳五庆,颜水泉.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 [J].中医药学报,1998,26(4) :6.
[9] 王洪图,等.脾胃转枢对五脏藏神调节的研究述评 [J].北京中医院药大学学报,2002,25 ( 2 ) :1.
[10] 翟双庆.再论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12.
[11] 纪立金.中医脾脏论 [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91.
[12] 朱西杰.胃病调情四法 [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2):19.
[13] 叶瑞繁,赵耕源,等.生活事件及心理中介因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关系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15.
[14] 张丽萍.癫痫病从调理脾胃论治刍议 [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4):147.
[15] 张丽萍,方 卓,等.宁痫冲剂对戊四唑致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95.
[16] 武 丽,张丽萍,叶庆莲,等.解郁1号影响抑郁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58.
[17] 李庆和,李慧吉,李 杰,等.慢性应激对气机失调证大鼠行为的影响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4):251.
[18] 李庆和,李慧吉,步怀恩,等.慢性应激引发大鼠行为改变及复方中药的调节作用 [J].天津中医药,2005,22(1):62.
[19] 钱会南,胡雪琴.脾虚大鼠模型脑内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91.
[20] 钱会南,王 乐,等.脾虚大鼠脑内催产素受体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7):62.
[21] 邓月娥,纪立金.脾虚大鼠脑神经生化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 [J]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2):49.
【关键词】耐药性幽门螺旋菌胃病;黄连汤;雷尼替丁;痢特灵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59-02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生长在胃粘膜与粘液之间的弯曲杆菌,是胃病疾患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索的广泛应用,使得耐药性的幽门螺杆菌菌株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用黄连汤加味治疗HP相关性胃病63例(治疗组),并与西药雷尼替丁联用痢特灵治疗63例(对照组)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标准
1.1 诊断标准
胃镜诊断标准:①黏膜颜色光泽呈现灰色、灰黄色、灰绿色或淡红色、重度萎缩颜色呈现灰白色 ;②黏膜会变稍薄,血管会透见。根据活组织检查可见:①腺体会呈现萎缩;②而黏膜肌层会增厚;③固会有膜炎症;④而且肠上皮化生或者假幽门腺化生以及淋巴滤泡等的形成;⑤异型会出现增生。选择材料需选择具有上腹部疼痛,出现胀满或暖气,食欲不振等具体临床表现 ,并经过胃镜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病例。
1.2 一般资料
将1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中男43例,女20例;病程 1~17(9.53± 5.71)年;年龄 37--69(48.21±5.63)岁;伴异型的增生轻度 6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伴肠上皮化生的轻度12例,中度24例,重度25例;胃黏膜萎缩的轻度21例,中度26例,重度 26例 ;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65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 35例;病程 1~16(9.02±5.33)年;年龄 33~69(47.86±5.92)岁;伴异型的增生轻度1 5例,中度 13例,重度23例,伴感染23例。伴肠上皮化生的轻度20例,中度13例 ,重度 25 例;胃黏膜萎缩的轻度 l3例,中度25 例 ,重度 3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O.05),具有可比性。
1.3 HP检测
检查前7d内患者未服任何抗生素、抑酸剂以及铋剂等抑制 HP的药物。经尿素酶活检标本快速进检查,病理特殊染色镜检证实存在HP感染。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内服黄连汤加味:半夏、黄芩、枳壳各10g,党参、白花蛇舌草、黄芪各20g,干姜6g,甘草、黄连、砂仁各9g,大枣5枚,大黄5g,三七粉(冲服)3g,蒲公英30g,白术、丹参各15g。1剂/d,胃阴虚者加沙参 l5 g,麦冬 15 g;疼痛严重时加延胡索 10 g;反酸者加乌贼骨 12 g;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 15 g(包 煎);食滞者加麦芽 15 g。每13 1剂,水煎分 2次服,3个月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对照组
雷尼替丁1.5g,2次/d;联用痢特灵100mg,3次/d。 4片 1次,每 日3次,3个月为 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次要的症状几乎消失;在活检的组织中出现病理证实了胃镜中所见到的,肌腺体出现了萎缩、而肠化和异型的增生出现了复常或消失 ,HP的结果阴转。②显效:临床中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次要的症状几乎消失。在活检的组织中出现了病理证实胃镜中所见到的,肌腺体出现萎缩、而肠化和异型的增生出现了恢复或减轻达到至少两个级度,HP的结果阴转。③有效: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显然地减轻;在胃镜复查中黏膜的病变范围开始缩小了1/2以上,在活检的组织病理中证实了胃镜所见到的,肌腺体出现了萎缩、而肠化和异型的增生出现了减轻,HP开始出现阴转或阳性。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消失或恶化,HP未见阴转。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
5 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57%和 66.9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6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发酸烧心,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出现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方中黄连的作用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芪党参属补气的良药,适合健脾益气;丹参、三七的显著功效是活血祛瘀 ;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的疗效。结合以上几种中草药,气息温和调理寒热,益气补虚 ,活血消毒,因此治疗本病例获良好的效果。
现代的科学药理的研究所证实的,黄连主要成分为小蘖碱,抗菌谱较广,对HP抑菌力量较强,并能抗乙酰胆碱,有解痉镇痛作用;丹参和三七的显著功效有助于扩张胃黏膜的血管,从而增加了胃黏膜的血流,改善体内微循环 ,使胃黏膜出现的缺血缺氧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萎缩腺体的复生以及增生性病变的消退。蒲公英有抑菌作用,对HP阳性的胃肠疾病有良好效果。黄连汤加味治疗耐药性幽门螺旋菌疗效甚好 ,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