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科定位是地方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大都从事教学,理论研究,新闻记者、编辑和文学批评等工作。1999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媒体、公共管理、教育业、艺术、娱乐、法律、培训等行业中,语言应用能力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但由于在管理、经济、设计、法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因此,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学科定位的出发点。
2.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找准突破口
自1910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但学科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历史悠久就一定要约定俗成。在学科建设的路上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特点以及地域性、时间性的差异,找准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薄弱、经费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故而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找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市场需求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落脚点则在课程建设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在做课程建设时,应该将语言应用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语言的运用能力融进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以《古代汉语》为例,《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在网络超级发达、便利的时代,学生对于不懂的古代文献,不会愿意去查字典,逐字逐句的解释、分析了,更愿意去网上百度,直接找翻译来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加入故事性强、接地气的一些古文,让学生读后将资料进行重组、改写,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达到了阅读古文的教学目标。
3.以科研为推动力,借用外力,培养学科建设团队
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学科建设成功经验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科建设的根本就是学科团队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而要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而且要求学科队伍中其他成员也具备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学术水平和实力,并有一定的学术梯队人才的储备。而在地方高校中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让专业活起来的学科带头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推动学科团队的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科学研究的方向相对来说很为广博,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条件有限,要想在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主要是科学研究的项目要选好,选择的科学研究项目要和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适应,研究成果可以有的放矢。外来的人才引进困难,但可以让已有的人才走出去,积累行业经验,开拓学术视野,逐渐确立兼顾学科发展、学校特色的科学研究领域。行业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充分了解学生未来可能的行业领域,就很难将知识与能力有效地结合。以外界的行业经验、学术视野带动每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团队。
4.灵活管理,健全学科建设机制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3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1)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2)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4 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策略
一、引言
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这一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辉煌年代,同时也出生在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年代。他们不仅学习着我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在接触并学习着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共同影响。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部分国人宣扬的崇洋思想,导致很多大学生开始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其中有些大学生过分重视使用价值但却忽视了社会价值,信念不坚定,甚至出现道德价值观沦丧的情况。在这种局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如何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制约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下面将一一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内容不确定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由于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导致人们在选择文化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正因如此,才导致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在当今社会,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文化也就越发达。正因如此,才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后出现了崇洋的现象,他们过分推崇西方文化但却忽视了本土文化[1]。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和现实社会的联系不多,再加上教学内容和文字相对难以理解。以上种种,都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敬而远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深度和大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二)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老旧
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无处不在。正是由于创新,才有了今天发达的人类社会。21世纪是一个创新至上的世纪,各行各业都在与时俱进,教育行业也是亦然,当前很多专业授课都开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进行。然而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研究可知,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老旧,教师教学的重点始终还是课本的知识体系。相比之下,其它科目的教学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专门创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的老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同时也无法吸引大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兴趣。正因如此,才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成果一年不如一年。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新颖的文化观点和现象层出不穷。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逐渐表现出与多元化文化背景的不协调,创新性和时代性也明显明显不足[3]。虽然当前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课堂上都会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然而他们当中少有人会重视启发并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种种,都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同时也无法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效性。21世纪多媒体发展十分迅速,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大学生们也对新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切实考虑到大学生对新媒体教学的需求,然而这恰恰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所欠缺的。由此可知,教学方式的落后也是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发展迟缓的重要因素。
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的措施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想要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可以通过如下几条措施来进行。
(一)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课程体系可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时效性以及服务育人的成效。在改进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科建设、大学生文化教育以及应用型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确保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大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未来都必须要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这样才可以使大学生所学转化为他们的综合能力。针对于此,在设计汉语言文学课程时必须要凸显时代特色,要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一边培养大学是理论知识,另一边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在现代教育中,虽然教育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大学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是大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教授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明确自身理想信念,做好自身人生职业规划,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格品质和文化底蕴的目的。然而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达不到这一要求。针对于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要逐步解放思想,同时改进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阅读书籍的建议,同时为其制定科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定期召开交流会,使师生之间得以顺利交流心得与体会,并且由教师做出最终评价。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实现自我提升。
(三)大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数的“学霸”,他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企业的运营都需要实践应用能力更强的大学生,表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这些企业往往更需要那些基础知识储备扎实、口才良好、文笔良好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课程,根本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学习掌握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方法及能力[5]。也就是说,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和自身理论水平,形成自己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独特认识和见解。由此可见,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时不仅仅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灌输工作,同时也要重视起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可以选取创新性较强的主题,在准备充分之后,让大学生以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同时交流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定期组织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口才。因为在演讲过程中,大学生的实际发挥完全是由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实践应用能力所决定的。通过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继而增强他们对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兴趣。
四、总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内容,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老旧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比较落后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大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等解决对策。未来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相信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事业的发展也将步入更加辉煌的明天,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秦廷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5(33).
[2]赵一凡.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间的关联[J].语文建设,2015(12).
[3]李人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美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
[4]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钟其鹏,黄宇鸿.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07).
理工类高校普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时,正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临就业压力急于改革之际,文秘、新闻、传播、广告,一波又一波的中文类新兴专业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剥离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设立之日起就面临着两个困境:
1.面对就业市场,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解决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目前,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优劣的主要尺度,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注重对高校各专业就业率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教学评估。在这种形势下,能够迎合目前社会需求的专业往往成为高校的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而那些社会需求量较小、核心知识不明显、对口职业较少的专业逐渐成为冷门,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此之列。据统计,“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为0.63万人,2007届失业0.7万人,2008届失业0.84万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1]麦可思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2],这对于刚刚兴办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面对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现代大学史上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自1910年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是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设立时间最长、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的基础专业之一,在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都是基础专业和核心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办学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优势传统。而理工类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上都与上述两类高校存在差距,例如,缺乏汉语言文学专业图书资料积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高,办学经验不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理工类高校,尤其是非211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早已形成优势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夹缝之中,拓展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关乎其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质是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理工类高校培养的中文人才能否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能否走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困境,在与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为此,我们应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理工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决定理工类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除教师和新闻出版以外,大都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根据表1可以看出,语言应该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中均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由于在法律、管理、经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除了“传统的博学多识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基础之上,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也成为人才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3]。
市场经济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倾向于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而大众化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在这种形式下,“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完全必要的”,对“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第一线工作的岗位性、操作型人才等等,应当具有明显不同的培养质量要求”[4]。因此,理工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而在这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它特有的各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师资力量和知识背景。因此,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能够从事文秘、管理、宣传等实际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它有别于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进行的研究性教育,更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懂经济、懂法律、懂新闻、懂文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中文人才。中文素养与中文职业能力的统一是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既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不会丧失专业优势,这一点让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能应对就业压力的挑战,又能在具有传统优势的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面前凸显后起之秀的特色和优势。
三、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即学科课程一直集中在文学和语言类课程上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上,选修课则是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民间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口径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向应用型与综合型的偏重,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既在课程设置上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大量增加技术型、应用型课程,但是盲目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化,轻视中文素养的培养,会导致本专业学科优势的丧失。因此,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中文为主,设置科学合理、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具文、理、经、管、法、艺术等学科综合性院校,于1995年设置文秘专业,2006年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校和学院围绕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论证、探索与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新的课程群。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利用我校和学院的学科优势,增加经济类、法律类、文秘类、新闻类的课程,逐步形成“中文”课程群、“文秘”课程群、“新闻”课程群、“经济管理”课程群等,体现未来社会对中文人才“宽口径”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2.改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文学类、语言类和写作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该学科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些基础课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综合的学识上,更体现在精神品格、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等人文修养层面。所以,“宽口径”并非用应用型课程挤压专业课,而是在重视其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重知识传授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对于文学类课程,教师应该积极追踪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改变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局面,将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指导人生、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对于语言类课程,改变过去只重理论和语法的现象,重视学生语感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工作能力”[2],国家职业汉能力测试(ZHC)如今也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对于写作类课程,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字处理工作,因此根据就业需要增加了各类应用文课程的写作训练,如:文秘写作、涉外文秘写作、财经新闻写作等,突出专长。另外,还外聘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以其实际工作经验传授写作技巧技能。
3.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根据就业需要,设计模块教学。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在前五个学期年内完成,前五个学期集中学习文学、语言、写作三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等,夯实专业基础。到第六个学期开始开设专业技术课,并分专业方向教学,设置为两个模块———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学生除了要学习秘书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公共专业必修课,还要在新闻和文秘两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修够6个学分的课程,培养学生宽口径的专业技能。
4.鼓励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或第二专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理工院校设立中文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独特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我校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计算机、建筑、经济等专业师资力量强大,鼓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选修工科类课程或第二专业。有计划地邀请理工类学院专家教授为学生做前沿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的讲座,参加18学时的讲座记1学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为学生奠定理工类知识背景。据相关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仅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而且逐渐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5]所以,培养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中文人才,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可行之道。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信息化 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三、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五、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师,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作品与精神财富。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观念上的改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存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无论是所培养的人才数量还是质量每况愈下,不尽如人意。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汉语言人才培养的一些现状,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希望能有助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1]。
1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1.1 学生报考数量逐年降低,专业热门度逐渐下降
目前,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急剧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加入扩招的浪潮中,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进入大众化的状态中。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随之改变,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近年来学生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数量逐年降低,该专业的热门度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
1.2 相对陈旧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
让学生提升对本专业的兴趣,从而将其所学加以合理创造乃是教学的关键。而要想培养优秀人才,就得有良好教学素质,优秀师资队伍,因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较高的整体师资队伍力量。但是,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其师资队伍更新相对而言比较缓慢[3]。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知识储备方面,都比较落后。
1.3 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满足人才的正常求知欲
近几年来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但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却未发生多大的改变,依旧是几年前较老的填鸭式的满堂灌,即便有些教师运用了所谓的高科技设备来展开教学,但本质上依旧是生搬硬套,其教学内容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求知欲丧失,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提升,而社会所得到的也仅仅是一些考试机器罢了。
1.4 发展特点已无法顺利迎合时代需求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需求是目前的社会所极力推崇的,由此带来与之相对的便是在人文方面的需求较低,人们往往忽视这方面的需求。这一现象所引发的结果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被社会的认可度较低,其存在的价值长期遭到忽视,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地出现了生存危机。
2 重新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2.1 打好基础,突破瓶颈,探寻发展新方向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应该肩负起提升人文素质的大任,以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无论是提升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精神素质,抑或是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因而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理应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的优质传统文化,高尚、博大的汉语言文学一直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其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因此,各行各业都应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积极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通过突破当前发展的困局,探寻发展新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2 遵循本质属性,尊重市场导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按照市场实际的发展需求来培养人才,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汉语言专业的人才才不至于同社会脱节,而是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当然,汉语言文学在尊重市场导向的同时,也不要抛弃其本质属性,要想让这一专业能够科学的发展,决不能仅仅是迎合市场需求就丢掉根本,这是得不偿失的。而是在立足于优良本质的基础上,舍弃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样既能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又能适时地符合时代之所需。
2.3 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
近些年来,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中,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日益提升,处于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此而言,现代教育理应认清社会真实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按照实际的社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要有前瞻性,要让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
2.4 汉语言文学要培养有特色性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自身的专业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培养风格,以塑造具备特色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的现实需求。比如,要系统、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高校既要为深造类的学生设置考研课程,也要为有志于毕业后就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设置应用类的课程,还应该为那些计划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有目的性地设置教育课程。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要想培养有特色性的专业人才,就应该鼓励学生实践,鼓舞创新,真正地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 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改变当前停滞不前、落后冷门的不利局面,就得学会顺应真实的时代需求,在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重新定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己任,积极探索,革故鼎新,通过注入新的活力来使本专业重新焕发生机,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2]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3).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39-01
1.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1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再是以往的热门
在精英教育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政府机关、新闻传播文化、学校等单位工作,并以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尊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导致了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语言文学专业这样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渠道愈发狭窄,就业也就十分的困难。再加之,职业院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普遍认为学一门看得见、用得着的实用技能,要比学习汉语言文学好找工作,凭技术能吃上饭、吃好饭,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使该专业生源不断萎缩,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1.2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适应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已经落伍。该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学科本位意识很强烈,也很固执,死死地固守着传统的专业思想,而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甚了解,或是不想去了解,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与职教学生的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学生走上岗位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不能适应
当前的社会环境从外部环境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形态表现出利益驱动性,而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汉语言文学这种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往往是不被认可,社会普遍对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不重视。反之,人才市场对理工类、技能型人才却青睐有加,致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甚至出现生存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2.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
2.1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又要超越专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对人的修养的培养必不可少。而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能起到其独有的作用。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对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主动积极的调整,从而实现对专业自身局限性的超越,重新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功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
2.2将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与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有机结合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自然也不例外,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又不能不忙不地迎合市场而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于不顾,相反要根据市场需要,彻底把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予以调整剔除,增加新的课程内容,以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的时代特色。
2.3在着眼现实性、前瞻性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日趋复杂,各行业、领域、部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单一性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被提上日程。这就要求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具体说就是,一方面要适应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专业方向予以分流,构建培养模式注意基础和特色并重;另一方面又要兼顾人才培养教育的前瞻性,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必须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3.1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强化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能力培养,更能符合他们将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也能能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也就是说,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熟练掌握写作、评论和鉴赏等适用技能。而且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学生从事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当然,文学创作、评论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书面写作能力的唯一,还要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2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课程教学
教师进行创新性课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对于职业技术院校而言,要积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搭建各种平台,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本专业内部通过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以科研来支持教学创新。同时,通过不定期或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表现突出者且成绩显着的教师予以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时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3.3在教学计划列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机制,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指导学生科学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在各个学期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对就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从而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的基础上,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度。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均开设有汉语言文学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但是由于教学的乏味,学生对其兴趣浓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将关注点在专业课上,鼓励学生将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导致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兴趣明显降低。同时,许多高校将汉语言文学当作公共选修课,选课的人数比较少。加上教师上课循规蹈矩,教导方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无法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提高高职生汉语言学习兴趣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疑问要及时进行回答,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其次,逐渐改变以往比较乏味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开展有关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竞赛,使学生可以在玩乐当中学到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最后,增加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比如,可以举办涉及汉语言文学的演讲比赛,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写出优秀的演讲稿。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其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营造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需要扩展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首先,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联系生活。比如,可以适当将某种文学习惯或者风俗代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其次,汉语言文学当中有许多有争议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两派举行辩论大赛,使学生可以积极查阅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之不断积累汉语言文学知识。最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充分发挥出探索的动力,不断挖掘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亲密接触,获得大量感悟。
3.拓展汉语言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首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指出自身的错误,或者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增强汉语言文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者比较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意图,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需要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不仅需要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也要给学生应用汉语言的机会,使其可以在实践当中获得新的知识。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在不断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时展的趋势,改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需求。但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兴趣不高。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学识素质、发散学生的思维等方式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战凤翠.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5):125-126.
[2]许贻斌,申长崴.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J].青春岁月,2016(17):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