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杨素珍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学,山西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曾佑瑞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怀化市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怀化市政治教育教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自参加教育工作20余年来,曾任政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NCCT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被广为重视,各中小学校也都在大力开发与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失之偏颇,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还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课程不同于简单的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第一,校本课程开发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它强调学校、社区、专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与反思;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师是变革的力量,学校是一种学习性组织,校本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个性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它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可以是必修课。另外,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的设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来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或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都得不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体现在课表上,要具备“九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反思总结。

杨素珍:我认为,课程不仅是学校各种学科的总和,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习活动的总和,还是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发展中,体验并持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活动都应该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而且还反映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是学校发展需要依靠和应该重点建设的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然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国家课程缺少什么?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现的形式,则不必求全责备。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应该体现自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那么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则是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类课程纳入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使之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体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校本活动类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文化节课程,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如我校的语文节有古典名篇诵读专场、教师的文学讲座、学生主讲的文学沙龙、各班参与的话剧专场、名家报告、演讲与辩论专场等。二是专题性课程,即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和主题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如我校组织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区点亮生活等大型活动。三是社团类课程,如话剧社、爱心社、文学社等。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第2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职 课程体系建设 问题 措施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而理论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双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能源。

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由于是中职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很窄,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当今,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包含了英语、数学、语文、政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层面和领域,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片面,在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只能止步不前,在工作选择的范围不得不缩小,面临想就业却不能就业的窘境。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大量数据表明,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大部分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文秘等工作,处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的最低位置,而在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以及网站制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就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离造成的。

1.3 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奔高端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学生面对生源压力开始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基础素质差的现状。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没有实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还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导致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不达标不合格,学生面临着不能就业的困境。

2解决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中等院校的领导者应当高度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完善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注意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该问题,本文制定解决措施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合理的建设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才招收趋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基础认识,比如信息、法律、金融、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综合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的发展眼光,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书法等方面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的窘境。

2.2设置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的课程

既然不能缓解当前生源紧张的局面,那么中职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在中职学校收纳学生后,对其进行严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弥补他们的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当前阶段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还应开设道德强化的课程,比如开设职业道德和品德教育的课程,综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2.3注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欠缺的就是综合实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训。首先,这种综合实训不是简单的知识考核,而是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社会上去进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安排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点,针对性原则;第二点,实用性原则;第三点,可实施性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符合社会或者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积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筱敏,周海泉.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2014,(23):95-95.

第3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李伟娟(1978-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6-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246所,比2009年增加31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904人[1]。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乘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为载体,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修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共同开发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和教材等资源;利用校企双方所有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在企业的运行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校企互相兼职,共同管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等相关工作,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2]。

(二)以学生为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为首要目标,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3]。

(三)以就业为导向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的结构,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出来[4]。

(四)实用性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偏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技能和从业能力的培养观念还是比较薄弱,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严峻。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必须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长生产、建设、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可课程设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突出实用性,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五)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需整合跨学科设计,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内外参加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5]。

(六)调适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某一岗位的要求,还要满足就业者转岗之后的需求,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而且应使学生可持续发展[6]。

(七)开放性

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企业的变动都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保持开放的、动态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更新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7]。

(八)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国际化程度还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应采用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熟练应用外语。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开设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并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文化的需要[8]。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主要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而来,继承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深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但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仍然是模仿甚至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这种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9]。

(二)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实践相关联。但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比较紧缺,导致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少。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普通高等学校的影响较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结合职业需要的实际操作缺很少,体现不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特色。

(三)职业定向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还是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行业企业并没有深度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职业情境、学习领域的创设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没有将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没有将知识和工作相结合起来,这种课程体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10]。

(四)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际上,高等职业在人才培养反面只注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的层次培养,而忽视了“职”的特色培养,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这一本质要求并未落到实处。

(五)课程的设置比较盲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很少考虑生源文化基础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对不同生源采用了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但在课程内容上并没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要求[11]。

(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仍旧比较薄弱,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知识很难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没有建立课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也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图纸,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课程建设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2]。

三、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按照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根据岗位的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13]。

(二)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所急需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参与,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使得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不断地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中;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程的优化,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14],并为技术变迁、经济重组的新职业做好长期准备。

(三)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调查,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课程开发专家的意见以及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条件等,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15]。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引进国外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教材,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及时反映本行业的国际最新动态的专业课程和教材经过一定程序的提炼和吸收,使之转化为最新的课程和教材。

(五)重视课程评价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开展对课程的评价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对课程进行评价,就无法知道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诊断教师和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16]。

(六)体现生产性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工科类的专业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更新,及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反映。教学内容要突出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尽可能为实训室、实验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先进的技术[17]。

(七)重视特色课程

经济的结构、发展水平不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创建特色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http:///edu/2011-07/06/c_121629066_4.htm

[2]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84.

[3][4][6]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9.

[5][7]吴湘.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79.

[8][17]卢金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86.

[9][15]肖福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148.

[10][13]李怀珍,等.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21):126.

[11]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

[12]郑群英.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8.

[14]蔡炯炯、葛惠民.《变频器应用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1.

第4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s the foundation actively implements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ost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uses the the curriculum design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construct a set of "integrat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with class" course system including basic engineering knowledge, general knowledge and the post operation knowledge,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and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imbal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 students' employment skills and solve the disconnection problem betwee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ociety.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构建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integrat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with clas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198-03

0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对工程员的岗位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普遍是理论知识过关,但是缺乏岗位实践能力。一些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体系中虽然有实践教学内容,但都是局限在对工程案例的讲解,极少涉及真正的岗位操作内容,从整体来看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专业课程与岗位要求脱节。

本文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岗位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要求,运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构建起一套囊括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通用知识以及岗位操作知识的“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并对该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考核标准进行重点探讨,以改善当前理实不平衡的专业现状,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解决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脱节的问题。

1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主要开设于土建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该课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兼顾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同时要兼顾教育实际,对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有一定要求。“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了基础知识和通用知识,而且囊括了对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该课程体系的构建秉承了以下几项原则:

1.1 以职业要求为依据

本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建筑施工单位就职。而高职院校毕业后的学生都是通过在企业担任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或者是测量员等职位,然后在工作一定年限积累相应经验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才能晋升为更加高层的管理职位或者是项目经理等职位。而这些岗位的职业要求即是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如果能够设计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则能够大大缩短员工晋升的时间,更加复合“岗课证”合一体系建设的标准。

1.2 符合行业供需要求

当前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可以说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对居住环境建设的要求提高,从而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就目前形式来看,建筑行业的人才缺口主要是工程师、设计师以及项目经理等人才的缺乏。而这部分人才主要来源就是高职院校的毕业学生,通过晋升进行补充。所以说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注重对这些人才的培养,把握行业动向,做好“岗课证”合一体系建设,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培养专业性,稀有性人才。

1.3 以教育实际为根本

“岗课证”合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在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对于那些理论上能够实现的课程,还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只要条件允许,那就要及时进行课程的安排与实施;如果开设条件尚未成熟,如果可以创造条件,那就尽快完善;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就结合实际情况,想办法进行补充。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后,还要对实际成效进行检验,以便于依据学生自身的差别进行及时调整,对整个体系建设不断进行完善,以便于培养出更多的高能力,高素质,高实用型人才。

2 “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找准课程标准定位

第一,课程定位。在该内容中,要将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保证专业知识、技能间密切结合的基础上能够满足职业标准中岗位规定方面要求,保证课程在体系当中所处位置能够同职业人员具体任务执行中核心能力实现对应。以此较好的达到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第二,教学内容。内容选择方面,需要紧紧围绕职业功能开展,即在充分联系施工人员岗位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构建以及选取。在实际内容选择当中,需要做好职业教育同学科教育间冲突问题的处理,进一步突出教学内容具体意义。第三,教学组织。在该专业中,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都会进入到工程建设相关岗位任职。对此,在具体教学组织方面,则可以根据典型工作流程做好任务驱动方式的引入,即根据市场为导向实现教学互动的指引。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当中做好技术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训练,且能够在实现操作技能、理论知识间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2.2 基于课程定位构建“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其主要课程内容有:第一,主要通用知识。该方面知识主要包括有施工工艺方法、建筑材料、施工图绘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第二,主要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有建筑设备、建筑构造、施工测量以及建筑力学等方面知识。第三,主要岗位知识。该方面知识主要包括有砌体结构工程、土石方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等。在施工知识当中包括有工程建设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以及质量验收等知识,详见图1。

2.3 课程方案设计

在实现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时,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强化,以此保证课程体系能够满足素质、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培养需求。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如承揽建筑工程任务对应的课程为工程项目管理、图纸会审对应的课程为建筑识图与构造、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对应的课程为主体工程施工等。在课程方案具体设计当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结合技术专业建设特色设计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方案,包括有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实践课程以及职业延展课这几大类型。

2.4 基于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丰富课程内容

该课程体系兼顾了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仅有基本能力知识和通用能力知识,而且囊括了岗位核心能力。在职业标准当中,将我国施工员岗位分为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进度成本控制、进度资料管理以及施工组织策划这几大类,并根据岗位职业的不同将其分为多项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此,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当中,就需要能够在做好专业知识、技能兼顾的基础上做好知识体系建设。

2.4.1 通用能力知识

在知识当中,其包括有:第一,专业技能。首先包括有法律知识,保证能够做好工程建设当中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做好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能够较好实现计算机绘图、信息资料以及文字数据的收集处理。具备材料管理能力,能够做好工程材料的验收以及保管。具有施工图识读能力,如水电设备施工图以及工程施工图等。第二,专业知识。其主要包括有材料性能的熟悉,包括有材料验收与检测的知识。施工图识图、绘制知识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的把握等。

2.4.2 基本能力知识

第一,专业技能。能够在力学知识掌握基础上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够通过施工规范标准以及结构设计做好工程施工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且能够做好施工中结构问题的科学处理。具有仪器设备的应用能力,能够通过这部分仪器设备的科学应用做好工程的垂直度控制、变形观测以及施工放样。第二,专业知识。即保证能够做好建筑力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测量仪器应用方式的掌握以及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等。

2.4.3 岗位核心能力

第一,专业技能。保证能够对项目分部工程做好科学的施工技术指导,能够在做好施工区段正确划分的基础上正确确定施工顺序,能够参与到施工方案编制当中。同时,能够编制安全施工方案,能够参与到绿色施工管理以及竣工决算当中。第二,专业知识。能够做好分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的掌握,做好进度计划编制以及质检验收相关知识的掌握。

2.5 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构建起“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了基础知识和通用知识,而且囊括了对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因此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的不平衡格局,解决专业课程与岗位要求脱节的问题。为了确保该课程体系能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严格的考核验收其实施效果,同时为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岗课证”合一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分值设计详见表1。对于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学生,补考也未能达到“合格”的,在学期末汇总学分时扣减相应学分,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该课程。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建筑工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上文中,我们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课证”合一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做好目标把握,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斌.基于职业标准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5(12):128-130.

[2]吴华君,刘俊琴.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44-46.

第5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地质工程;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21-03

一、引言

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范围,我国在所有硕士专业(军事硕士除外)中,开展了全日制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研究生教育,实行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吉林大学地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从2009年正式开始招生。

地质工程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对于专业学位来说,地质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相当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是以数理化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球物理技术、地球化学技术、钻探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时间不长,其课程体系还不成熟,课程内容还不全面,许多学校还是沿用学术型硕士或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地质工程专业也不例外。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首当其冲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内容。

二、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制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完全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一是人才类型定位,由“研究型”调整为“应用型”;二是在能力培养方面,将“从事科学研究”调整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增加了素养要求,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故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二)以目标引领理论学习,夯实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还要求毕业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一是由“学科”变为“专业(或职业)”;二是专业知识由“系统的”调整为“宽广的”。故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和课程设置中,要始终突出目标引领,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还需拓宽专业知识;要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教学方向,合理设置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以理论支撑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紧密衔接,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和实践教学可以在指导教师所研究的科研项目野外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以理论支撑野外实践和实际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与学术型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体系内涵相似,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模块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应用原理、实验验证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内容。课程内容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工程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载体、以组织为纽带、以评价贯穿全过程,使得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触及本质。改革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目标的核心指导作用,目标一经决定,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都要以达成所定目标为取向。改革要在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指导下,加强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评价之间的融合与完善,通过目标性和过程性评价进一步加强四者的联系。

(二)课程模块的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一般都包括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等四大模块。前三大模块的课程都为学位课,也是必修课,选修课模块可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设置。课程模块的优化是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对其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课程的学分比例是合理和最优的。课程模块的优化,还要重视同一模块内和不同模块间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在满足基础知识和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让研究生有较大的自主选修权,这样才更有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目标。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有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把研究生课程内容和野外实践相结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要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间的联系。要把课程体系的构建放眼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全面考虑,即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生产等培养环节,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教学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四、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基础地质调查与地质资源探查与开发领域的需求,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才,分为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等四个研究方向。

(一)四模块式课程设置:课程学习阶段采用了学分制结构体系,每个研究方向在总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的前提下,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等四大模块(如图1),公共基础课模块为全校所有研究必选课,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外Z能力和政治修养能力,4门课可获得分;专业基础课模块为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而设置,按不同的研究生方向设置课程10门课,共22学分,而每个研究方向只需选择5门课,可获得12学分;专业课模块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四个方向共设置了13门课,共26学分,每个研究生可按研究方向和个人爱好选择4门课,可获得8学分;实践教学课模块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其教学课程内容也不同,每个方向不低于6学分。

(二)三段式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学年,将其分为“课程学习+生产实践十毕业论文”三个培养阶段,各1学年。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为1.5学年,“科学研究+毕业论文”为1.5学年。减少了理论学习时间,增加了生产实践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双导师制指导论文:建立健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由学院本专业硕士生导师担任,以校内导师为主,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选聘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参与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离不开教学基地建设,我们构建了“四个基地交互融合延伸”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基地,校内教室和实验室为第一教学基地,“校内导师的科研实验室”为第二教学基地,校内“国家一省一校级”重点实验室为第三教学基地;“校外的产学研平台”为第四教学基地。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建设是指建设研究生公共实验室,软件建设是指依托基地提供的各种研究生创新课题及各类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加强校内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广泛利用校外教学资源,与校外近十多家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各单位培训人才,另一方面,为地质工程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平台。

五、实践效果与思考

通过七年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我院已有四届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除一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外,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国土资源、石油化工、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工程测量与测绘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吉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布在三个学院,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球信息探测技术学院的课程建设情况,还有建设工程学院地质工程方向和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研究方向未做介绍。整个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本文研究仅是一个方向,也只是初步探索,其课程体系建设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第6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学理论;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非平衡状态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趋势和重要里程碑。各级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课程衔接。目前,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虽然试点合作院校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各自独立运行的课程体系之间不具有相互融合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体系层面的课程衔接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课程衔接的优势效应不明显。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从协同学角度看待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衔接,将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分别看作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大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按照协同学理论寻找并放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促使各子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功能和定位上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完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内容规划、教学统筹、分段实施等各项任务,在宏观上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序状态。

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协同学的契合性

将协同学移植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将协同学中思想方法论的精髓注入其中。系统是否具有开放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是否处于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是判断协同学理论适用性和解释力的三个关键环节〔1〕。

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是系统演变进化并维持生命力的必备条件和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随时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确保系统的有序性不随时间推移而自然衰减,防止系统因熵增走向混乱而导致崩溃,具有生态开放性特征。二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各级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重组后演化出的复杂的、高级的新的有序结构。各级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子系统,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在衔接部分互为输入和输出,并通过反馈畅通信息渠道,具有结构开放性特征。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发生结构性演变和进化的内驱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相干性、不均匀性和不对称性。相干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子系统,不是独立运行的,且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彼此制约和关联耦合的宏观整体结构。不均匀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不是完全对等的,存在着支配与服从、决策与执行等多种不均衡、不平等关系。目前,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都存在部分同质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等方面差异不大,各方在协同过程中为了确保自身优势不被削弱而相互竞争,胜出的取得控制权,并通过不断扩大和强化自身的优势地位支配和役使其他课程体系和部分相关课程的协同作用。不对称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各自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特质,彼此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宏观结构建立的过程中,都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独一无二的作用。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非平衡状态特征

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势必须打破各级课程体系各自的固有模式和原有界线,彼此通过摒弃自身系统的孤立性实现相互之间的关联耦合。只有这样,各级课程体系才能失去自身已有的稳定状态,而走向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是系统的有序之源,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时才能发生有序化演变,即所谓的“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协同学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控制参量

控制参量是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向系统内部输入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总称,是推动系统发生结构性相变的外在动力。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受到三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要系统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应用技术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强化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是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愿望。上述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触发各级课程体系产生关联和互动,并形成自组织过程。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

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结构和有序化程度的参量,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在无序状态中通过竞争和协同创造出来的,是所有子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序参量决定系统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组态,支配和安排各子系统的演化方向,是役使各子系统协调行动的关键要素。因此,找出促使各子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就可以有效把握整个系统的有序化发展方向。为了确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将绝热消去法的思想运用到系统模式建立过程中,分析并找出为数众多的快弛豫参量并将其消去,剩下的极少数慢弛豫参量就是系统演化的序参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衔接问题,这里所说的衔接是指将中职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本科课程体系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纵向流动、双向沟通、开放融合的系统架构。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贯通、协同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执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大系统。宏观上系统具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功能结构,各个子系统由各自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协同发展为分层培养的有序状态。在微观层面,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分工合作,彼此之间的互补性远远大于相互之间的替代性。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衔接的序参量。序参量选择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序参量是宏观参量,能描述系统的整体行为;二是序参量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产物;三是序参量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进程〔2〕。研究发现,衔接不是职业院校之间的局部行为,而是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必须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放到体系层面去思考,因此,建立体系层面的《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首先,《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具有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其次,《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由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多所职业院校共同研究制定,通过竞争和协作逐渐达成共识,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产物。第三,《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作为法规性文件,支配着各级职业院校的教学行为,主宰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序化发展〔3〕。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涨落

涨落是系统自组织的催化剂和发生结构性质变的内部诱因。所谓涨落是指系统不断受到内部子系统无规则运动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随机扰动,其宏观结构相对于平均值所产生的随机的微小的波动偏离现象。当涨落的作用力较小不足以破坏系统宏观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时,称为微涨落,当微涨落处于系统平衡状态附近时,各子系统之间产生负反馈自组织过程,促使微涨落逐渐衰减,系统宏观结构最终返回平均值,系统的有序性得以维持。当系统达到临界状态(阈值)时,系统就会处于极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此时某种随机的微涨落有可能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正反馈协同效应被迅速放大而成为巨涨落,巨涨落将导致系统发生结构性质变并形成新的有序结构〔4〕。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涨落受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在系统内部,由于构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诸多要素,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同质课程之间的相互竞争、子系统彼此之间的不可替代性等各种非线性关系,都有可能被逐级放大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影响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演化发展方向。在系统外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在系统内部形成不同程度的涨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随机产生一个又一个微涨落,大部分微涨落会以负反馈的形式快速消失,而其中某个微涨落会以正反馈的形式被迅速放大而成为巨涨落,巨涨落的出现促使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宏观结构得以建立,各级课程体系之间形成有序的微观组态。

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1.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各地广泛组建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重要方式,也为职业教育各级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搭建了多方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但现实问题是各级职业院校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在课程衔接的问题上存在矛盾交织且难以达成共识。对课程衔接的本质进行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各方的利益诉求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才能避免合作中的短期行为,提高合作组织的内生力。在竞争与协同中寻求多方利益的共同点是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的前提。行业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职业院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长期效益,职业院校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是各方利益博弈和相互妥协的结果,是各方利益在冲突和涨落中逐渐走向结构性重组的有序化过程。冲突是合作的基础,是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突破口,各方在冲突中进行自我调整,并在博弈中寻求共识。站在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的高度上,各方应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并充分考虑合作对象的利益诉求,共同制定《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序参量重组职业教育各级课程体系,实现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高效衔接。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独立性和整体性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摒弃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孤立性,提高独立性,并促使各级课程体系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最终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各级课程体系的独立性是指系统积极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系统是开放的、主动的,一方面,系统将内部的熵增输出到环境中,由环境进行消化和变换后重新利用;另一方面系统从环境中输入有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造成减熵运动,以减少自身的熵增,课程体系的有序性得以维持。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各级课程体系以其独立性存在于社会环境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其内部应具有相对合理的封闭性,否则,完全开放的外部环境会破坏系统自身的有序性。各级课程体系还应适时、有效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系统其有序性会自然降低,系统的生命力将逐渐丧失。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在微观上以自组织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宏观结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各级课程体系的独立性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来源于各级课程体系独立性的竞争与协同,忽略了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独立性,协同效应就不会发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在课程衔接过程中,要明确各级课程体系之间的培养界限,通过竞争和协同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贯通。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衔接机制

一是培养目标衔接机制。由行业企业牵头,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明确相同专业不同层次岗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各级职业院校应以此为依据,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形成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关系。二是课程内容衔接机制。由职业院校牵头,与行业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课程设置,统筹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教学内容,共同开展教材建设,使课程教学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三是质量评价衔接机制。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三体互动、相互制约,形成多元衔接的评价机制。

作者:李萍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肖军飞,刘大伟.协同学视阈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12,(2):29-31.

〔2〕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5-72.

第7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高职院校的软件和硬件不足,使课程体系计划难以落实。高职院校的国家投入相对少,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教室虽然有多媒体,但没有联网,这就限制了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无法结合网络丰富课程的信息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设备落后,使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只是走个形式。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念

1.将“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抓住职业教育职业性、专业技术性、发展应用性等主要的内涵与特征,相关部门应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能力为根本,紧紧围绕“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当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而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产业技术周期,“一门技术吃一辈子”的观念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学生只有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各相关部门应转变传统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其体现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在课程结构安排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形式等方面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3.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不是只针对精英群体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服务于想要创业或即将创业的学生,而是具有普适性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内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各相关部门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中。

(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注与指导

1.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相关部门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的基础上,应结合各地方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职业院校的现实条件、各专业的专业性质、学生的职业生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各个因素,分地区、分层次的制定更加立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方向。

2.建立专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教育部应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并逐步在各级教育部门建立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系统的分支机构,并联合各级行业协会、各地区职业院校等,根据各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权责分配,统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的任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制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规范。教育部应深入分析市场的职业发展趋势,依据职业岗位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严格规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制定出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标准化流程。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程内容等的制定标准。程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规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是实现课程研发的科学的路径,保证研发过程具有针对性,没有偏离中心思想,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质量的保障。

4.建设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网络时代下,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即时性、交互性等优点,结合各部门资源,将搭建网络课程平台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网络课程平台使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增加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建立讨论群等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搭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时,应注重体现其个性化课程模式,通过导学目录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制定课程计划、设定学习进度和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网络平台不仅为在校生提供学习平台,也可通过某些渠道对社会人士开放,扩大职业教育的受众,体现终生教育的理念,推进教育平等。

(三)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部条件的提升

1.培养高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意识。教师担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近距离接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责任。许多高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中的重要位置,课程研发观念淡薄。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提升高职教师进行课程研发的观念意识,并通过设立研发项目基金、将课程研发作为优秀教师考核因素等方式,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与总结,主动进行课程研发。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提升学位,参加实践培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提升课程研发能力,同时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另外,针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要积极打造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创业素养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专兼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外聘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创业人才作为兼职讲师等方式,有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3.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过校、企各方合作。对于校校合作,高职院校可重点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专业创业平台等等,打造亮点,形成突出优势,吸引其他院校与自身进行合作。通过交换学生、借用场地、学分互认等方式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对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通过输出自身的信息、教学、人才资源,来交换硬件设施,吸引企业在高职院校投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或将企业内的先进设备于院校共享。

4.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总体规划中,为院校师生奋发向上注入精神动力,为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提供指引,使学生能够做到勤于学习,严于律己。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真正作用于学生。院校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深入学生群众,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传播人文知识,加强师生交流。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在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长期接触网络,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时间越来越少,这会导致高职学生形成比较封闭的人格,不利于高职学生社会性的建立。部分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忽视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是高职学生建立社会性、道德行为标准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也处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围之内。

6.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参与课程体系研发。依据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加入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队伍,使课程研发队伍对于具体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并将企业人才的工作经验、实践案例融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去,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职业需求,更富有生命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学习指导意义。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却忽视的理论课程的建设和两者的衔接,最终影响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不仅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研发,还要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研发,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脱节。

第8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课程体系;身心素质

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优化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新完善,从而来让高校体育教育呈现更多的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该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人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来对他们的个性和人格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提升,促进个体的成长;构建健康的体育校园文化环境,以环境为依托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推动教学效果延伸;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及延伸,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延伸意义,促进学生多维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强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型,助力教学效能提升。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是立体化、多元化的,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断地促进课程体系建设,这样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来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作用,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有效的条件。

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2.1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核心目标,为高校体育教育实现指明道路。必须要结合时展潮流和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来合理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课程创新化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充分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更多的使命感和时代性,善于从体育本身汲取营养,从而来更好地保证体育精神与个人人格培养的融合,在实现个人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来进一步地实现个人身心素质的强化,有效的促进高校人才的输出,从而打造出完善的高校体育育人机制。

2.2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秩序的构建和稳固,从而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第一,不断地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管理,包括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教材的设定、体育教学规划、体育教学方式等,实现对于体育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对于体育教育进行系统化的树立和管理,促进各个教育组织部门的密切配合。第二,打造完善的体育教育内容支撑,包括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活动设置、体育选修课程的举办等,从而来不断地为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撑。比如可以通过打造开放式校选课程,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提升他们的体育视野和体育素质。

2.3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

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要想让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产生更强的实践效果,就必须要善于对现有的体育课程和内容资源进行重组,从而让体育课程内容更加鲜活起来,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结合本校体育教学资源,来对优势课程进行优化重组,将本校的优势内容进行意义上的建构,从而来很好的构建专业化的体育教学内容集群,打造本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引领体育教学朝着健康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为学生体育素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基础;此外,还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结合彼此的优势来对自身体育课程进行整合,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第二,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跨学科教学研究,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它与心理学、保健营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不断地带领教学体育教学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从而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4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

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全面促进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教学的互相促进和融合,为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创造有效的条件。第一,打造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进行选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等,针对于自身潜能的开发来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不断地实现自身综合体育能力的提升。第二,打造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可以直接到网络平台自行下载教学资料,学习校级体育精品课程,从而来不断地提升自身对于体育内容和体育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地领会到体育的核心精神,为自身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总而言之,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然,通过有效的线上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评价与教学互动,强化体育教学。

2.5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

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能提升。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巧妙地借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来对之进行有效的促进,能够不断地打造完善、科学化的教学机制,增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第一,应该充分地保证资金的充足,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场地、师资力量等要素,都应该进行有效的配备,从而为高校体育一线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和鼓励。第二,高校要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优势来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把控,打造资源共享的创新性平台,多与社会上的体育组织进行有效而密切地沟通和联系,这样可以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综合体育素质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你鞥够开发广大师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从根本上促进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

2.6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质量、学生体育行为、课程设置、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对于教学改革的顺利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系统化的过程评价,以教学过程评价为核心来进行评价,善于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进行及时地鼓励,并不断地对高校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地修正和管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应该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来对教学课程设置、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情况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完善和管理,从而来不断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科学性,这样可以不断地维护教育公平,并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为时代进步和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支持。

3.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渗透,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资源内容、教学队伍、学习方式、教学目标等都有着较为严格地要求。具体到实践教学中,应该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资源整合与重组、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等,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同仁,马向文,王亚飞,钱杰.集约化高校园区体育教育资源与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3:77-82.

[2]胡小善.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05:95-98.

[3]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必要性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2,03:88-91.

[4]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3:139+141.

第9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模式

公选课课程体系是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而将公选课加以排列组合,使其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动态系统。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全校公选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将公选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构建,将有利于全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非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省属、市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普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较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而言,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办学资源较为紧张,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地方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办院校或刚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实力更显薄弱。我们可从办学层次上,大致将地方本科院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来进行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等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适应于所有高校的通用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适合本校的模式,并视情况进行变通或改造。

1.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所谓学校推动型即由学校(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发起,整合全校的人、财、物等教学资源,制定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由各学院(系)遵照执行的自上而下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整合有限的资源,全面统筹全校各部门工作,高效构建课程体系;缺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基层的科学论证和实施,导致课程体系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院校。

所谓院(系)推动型即由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发起,首先构建院系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完成全校范围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二级单位较大的自,院(系)成为“上传下达”的中间部门,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缺点在于各学院(系)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建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模式适合于规模中等、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院校。

所谓教研室推动型即由学校各教研室通过调动本教研室教师的开课积极性,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的课程体系,由学院进行统筹规划,构建院(系)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形成全校课程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课程体系在正式确立之前经过了比较科学的论证和检验;缺点在于学校不易进行统筹和协调,且课程体系的建立耗时较长。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充足的院校。

2.内涵型与外延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内涵型与外延型。

所谓内涵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质量、结构合理性和深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老牌本科院校。

所谓外延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迅速扩大课程体系的规模,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

3.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学科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和趋势之一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使学科不断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因此,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时对于学科的整合形式不同,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划分为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1)拓展融合型。所谓拓展融合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横向拓展的“综合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显而易见,拓展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按学科专业方向纵向分割的课程体系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的课程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公选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交融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更多的表现为“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学科课程”不成为主要形式。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等角度开设课程。从课程功能上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淡化,即专业教育课程要兼顾公选课通识教育的功能,公选课可兼顾专业教育的功能。

这种模式的构建常常由全校所有的学术组织和专业教师来提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充实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需要组建一个能代表全体教师意见的公选课管理组织以负责学校公选课的开展。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便于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2)深化特色型。所谓深化特色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纵向深化的学科课程以及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强调各学科的前沿和校本特色。一般认为,现代化专门人才的最优化知识结构应当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也就是所谓“前沿”知识,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深化特色型课程体系具有的特点是: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侧重于各门学科领域的最为重要和前沿的课程,并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综合课程”相对较少;从课程功能上看,公选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公选课和专业课程分别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功能。

深化特色型构建模式对师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回避了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技术问题和学术壁垒,主要是在院(系)的层面上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二、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规模中等,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应当选择院(系)推动型模式,但最好能够设立独立的公选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选课的课程论证、评估与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各院系的关系,积极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增强开课的科学性。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应当选择内涵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增加课时津贴、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等,鼓励教师开设高水平的公选课。其次,学校应考虑将选课方式调整为限选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这类高校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己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来开设公选课,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厦门大学利用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开设民族精神方面的公选课。其次,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师资以及专门的本科生培养机构,故不宜采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方式。当条件成熟时,该类大学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开设不同类别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并聘请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或者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活动。

三、地方教学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规模较小,办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应当选择学校推动型。由于学校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构建模式,容易产生整齐划一的局面,故应当尽可能多征询院(系)的意见,调动院(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聘请各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估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