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呼吸道阻塞症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阻塞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道阻塞症状

第1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经过微创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腺样体及肥大扁桃体,配合药品治疗,乐乐的鼻塞症状明显改善,呼噜声小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胃口逐渐开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家人的心情终于“雨过天晴”。后期经过积极的正畸治疗,乐乐的颌面部和牙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

打鼾,乍一听,似乎与儿童无关,即便儿童打鼾,也多数会认为是累了的缘故。实际上,儿童打鼾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延误治疗,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还会影响儿童的外貌。腺样于鼻咽部,即鼻腔最深部和口腔最顶部的后上方区域(口咽部后区),因位置隐匿一般检查不容易发现,需通过特殊检查设备来检查。

为什么儿童腺样体会肥大

腺样体是一种淋巴组织。在长期上呼吸道感染、炎症、过敏的刺激下,腺样体会增生、肥大,引起鼻咽气道堵塞,鼻腔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又会刺激腺样体进一步肥大、感染,加重气道阻塞,引起恶性循环。

腺样体肥大的表现是什么

腺样体肥大的最直接表现是出现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睡眠打鼾和憋气、张口呼吸。此外,还可能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症状如喷嚏、鼻痒、慢性咳嗽等,当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咽鼓管咽口,还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儿童听力发育。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是什么

1.过度肥大的腺样体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引起慢性缺氧和内分泌紊乱症状,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

2.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

3.加重鼻炎和鼻窦炎,使上下呼吸道炎症/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4.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会引起颌面部骨骼发育障碍,称为“腺样体面容”。

如何治疗腺样体肥大

第2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自发性气胸 治疗 体会【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33-02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属于呼吸系统的常见急性症状,一般往往是在患者呼吸道感染或者较大力咳嗽形成的[1]。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是指患者在肺部常规检查中未发现明显的病变现象的气胸状况[2],继发性气胸是指继发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结核等各种肺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容易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常发生漏诊、误诊等现象,从而使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大大提高[3]。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体会探讨如下:

1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体会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突然或逐渐加重、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气短、心慌、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其临床特点如下:①该病患者年龄大,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②该病起病隐匿,病史长,多发于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咳嗽[4]。③病情进展快,多表现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④临床症状重,气胸体征不典型,胸痛发生率低,且疼痛程度不剧烈。⑤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基础病。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基础肺功能差,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甚至晕厥、休克、死亡。⑦容易发生误漏诊,慢性阻塞性肺病气胸症状容易被掩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困难突然或进行性加重患者,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为明确肺部情况,部分患者须作胸部CT。

1.2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漏诊原因如下:①医生未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询问,未及时给患者行X线检查,体格检查不够详细。②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多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医生按照常规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而忽视其并发症自发性气胸的发生。③临床上无特异性气胸症状体征,自发性气胸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加重期的临床症状相似,因此,自发性气胸症状常被掩盖而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过度充气,胸部透视,胸片分辨率有限。⑤发生气胸时,肺压缩面积小,患侧未必能叩及典型的鼓音,双肺呼吸音强度差异不明显。因此,应密切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首先要考虑到并发气胸的可能:①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者。②喘息或咳嗽症状经治疗反而加重者。③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胸痛者。④气管移位、胸部局部丰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者。⑤无典型气胸症状,但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肺部呼吸音减弱不对称或肺部哮鸣音不对称者。⑥疑似急性心肌梗死,但肌钙蛋白、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动态变化不支持者。对于可疑患者,应随时对患者做胸部X线检查,避免误漏诊。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发病原因及治疗。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很多,具体如下:①吸烟和被动吸烟。②大气污染,接触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③α1抗胰蛋白酶缺乏。④气道高反应。⑤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支气管壁长期充血水肿、纤维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细支气管半阻塞、扭曲,产生活瓣机制形成肺大泡,肺大泡随着咳嗽或肺内压突然增加而破裂形成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病一般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排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气胸的类型及肺压缩程度,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电视胸腔镜下胸膜裂口套扎以及肺大泡切除手术治疗等处理方法。该病的临床症状轻重取决于原有肺功能,严重可导致心肺功能严重失代偿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不能掉以轻心,一经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排除胸腔内气体,使肺组织尽快复张,从而改善呼吸困难。同时该病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基础病,因此,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重视对并发症的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肺压缩

2 防治措施

增强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重要途径,泛福舒可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球蛋白分泌,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许多研究显示,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室内污染、粉尘、烟雾暴露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主要预防措施有禁止吸烟、控制大气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的吸入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此外,要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3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导致肺大泡破裂而发病,常在休息甚至卧床时发病,且冬春两季的发病率最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大气的污染,该病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临床医师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高度重视,在进行该疾病的诊断时,除仔细体检外,还应及时行X线胸片检查,若病情经常规处理无好转或恶化经胸片检查未诊断为气胸者,应及时行胸部CT检查。病情危重患者可经诊断性胸腔穿刺抽气确诊,减少漏误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应根据病情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从而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碧,李海东,潘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1):3273-3274

[2]周涛.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20例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624

[3]李琦,廖秀清,张巧,等.重庆市部分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1):12-15

第3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糖浆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2岁以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于毛细支气管炎(2~6个月)和腺病毒性肺炎(6个月~2岁),分别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特征为突发咳嗽、喘憋、伴感染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片状阴影或肺气肿多见,有明显毛细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治疗的关键。我科用盐酸氨溴索治疗2岁以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我科确诊的患儿74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和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74例患儿中,男34例,女40例;年龄均小于2岁,平均月龄为(10.99±3.66)个月,均有咳嗽、喘息、喘憋,肺部听诊闻及喘鸣音、痰鸣音、中细湿啰音,X线胸片检查有片状阴影或肺气肿,除外异物吸入或者气管外压迫以及先天性心脏病。

1.2 分组及方法 对照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一般止咳化痰药口服。治疗组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糖浆口服,口服剂量为:1~2岁,每次2.5 ml,每日2次;0~1岁,每次1.5 ml,每日2次。口服困难或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者,可先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2岁以下每次5 mg,每日2次,或每次10 mg,每日1次,等病情缓解后改为口服剂量。

1.3 疗效评定标准 缓解:治疗72 h后咳嗽喘鸣明显减轻;无效:治疗72 h后仍有咳嗽喘鸣,肺部体征无改善;治愈: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2岁以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急重症高发年龄组,除外异物阻塞和先天性心脏病外,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和腺病毒性肺炎。分别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引起,发病高峰为2~6个月和6个月~2岁,临床均以突发咳嗽、喘息、喘憋起病,可伴有感染中毒症状,两者均有毛细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现象。炎症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痰液增多、喘憋、呼吸困难和肺部广泛喘鸣音,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两者的基础病因均为病毒感染,由此引起由免疫细胞介导的气管炎症反应,最终导致毛细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2],盐酸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的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2]。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采用盐酸氨溴索糖浆治疗2岁以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与一般止咳化痰口服药比较疗效显著(P

参考文献

第4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孩子打呼噜,先找找原因

睡眠打鼾,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呼噜,这在大人小孩睡觉时都很常见。然而,看似“睡得香甜”的呼噜声,有时竟是某种疾病发出的信号!需要强调的是,打呼噜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有时甚至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警报”,所以不可小觑。

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时打呼噜,先仔细观察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孩子疲劳、晚餐吃得太晚或太多,睡觉时也容易打呼噜,但发出的声音比较轻微,呼吸也比较均匀。

感冒、慢性鼻炎(感染性、过敏性)等上呼吸道炎症也会引起短暂的打呼噜。呼噜声音相对大一些,有些重,但一般小于50~60分贝。不伴有呼吸节律的紊乱,即呼吸的频率还是比较均匀的。没有憋气,即不会很长时间才喘一口气。无明显憋醒的现象,也不会引起持续性地张口呼吸和颌面部异常。但是当感冒好了或鼻腔炎症消失,鼻子通气了,打呼噜也会随之好转。

如果排除了以上情况,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睡觉时还是会打呼噜,并伴有以下某些症状,则要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打呼噜时伴有张口呼吸。

2.呼吸节律不均匀,时快时慢,有时一口气会憋得特别长,有憋气的症状,甚至憋醒,比如夜里不止一次憋醒,睡眠中憋醒了坐起来。

3.持续时间较长。在没有感冒、鼻炎等明显上呼吸道炎症的情况下,晚上睡觉打呼噜持续2周以上。

4.睡眠不安稳,睡觉时翻来覆去,有的孩子甚至不能平躺着睡觉。夜里打呼噜很严重的孩子没办法正常睡觉,需要家长抱着睡。

重要提示:若孩子在没有感冒、鼻炎发作的情况下,出现午睡、晚上睡觉都会打呼噜,伴有张口呼吸等症状,一两个星期都不好,爸爸妈妈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判断是否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呼噜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什么联系?

说起孩子打呼噜,之所以令人担心,主要是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引起夜间猝死。绝大多数持续性的、长期的(超过2周及以上)的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可以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最容易被发现的症状就是打呼噜。

对于3~7岁的孩子来说,睡觉时也会打呼噜,和这个年龄段咽部淋巴组织(腺样体、扁桃腺等)的生理性生长、气道宽窄有很大关联。严格意义上讲,从出生的婴儿到12岁都有可能出现,腺样体和扁桃体从出生后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大,学龄前期是增殖最旺盛的时期,然后逐渐萎缩。腺样体和扁桃体正常的生长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但如果过于肥大,引起气道狭窄,就会使气流通过狭窄的呼吸道时发出声响,并伴有通气障碍症状。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其次是鼻炎、鼻腔狭窄阻塞等鼻部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有打呼噜的症状。比如,婴幼儿或体质较弱的孩子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比较小,不足于引起咽腔软组织的震动,所以不会发出呼噜声。但依然存在呼吸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憋气、张口呼吸、憋醒哭闹、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眠不安稳等。这种情况更要留意。

小知识:打呼噜会变“丑”、变“笨”?这是真的!

孩子长期打呼噜,伴有张口呼吸、磨牙等,容易引起颌面骨发育异常、嘴唇增厚、牙面不齐等,会让孩子“变丑”。且会“变笨”,已有不少调查研究显示,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引起睡觉打呼噜,若治疗及时,孩子的智力发育影响在短期内可得到弥补,但在长期(若干年)影响下生理及智力就会受损。虽然等到孩子10~12岁以后,腺样体和扁桃体会自然萎缩,打呼噜的症状缓解了,但由于呼吸睡眠障碍造成的后遗症是不可逆的。虽不危及生命,却降低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质量。所以,孩子长期打呼噜须及早治疗,将负面(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预防和减轻打呼噜的几个小方法

1.睡觉时选择侧卧位可以减轻打鼾。孩子仰卧睡眠时,舌根容易后坠,加上咽喉两侧的扁桃体向呼吸道中间靠拢,呼吸道变得狭窄,气流通过时更容易发出响声(打呼噜)。选择侧卧位可以减少上述因素对气道造成的压力,有助于缓解打呼噜的症状。

2.给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的空气不要过于干燥,因为鼻腔吸入干燥的空气容易引起不适。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室内常会开空调,需要适当加湿。同时,还要避免亮光和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培养孩子每天差不多时候睡觉的习惯,不要在周末刻意早睡或晚起,养成规律的作息。睡前不要看电视或听情节紧张的故事,白天午睡不要睡得太多或睡得太迟。

4.积极防治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炎症疾病。对于患了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或其他急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孩子,需及早治疗。鼻腔的正常通气可以避免或减少睡觉时打呼噜。

5.锻炼身体,既增强体质,又避免肥胖。肥胖也是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因素,过于肥胖的孩子往往容易打呼噜。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控制体重。

6.适当使用滴鼻剂。如果孩子打呼噜影响睡眠,父母在家一时半会儿不能带孩子看医生,可以给孩子滴点缓解鼻腔炎症的药水保持鼻腔湿润,或者清洗鼻腔给鼻腔加湿,帮助孩子通畅气道。

第5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通讯作者:韩金粉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上呼吸道不畅新生儿分析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8%,后鼻道异常3.5%,囊肿5.8%,小下颌畸形占2.3%。予鼻内窥镜、摄胸片、直接喉镜、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诊断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予儿科常规治疗,预后好。后鼻道狭窄、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病情重,需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结论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但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者,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需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

【关键词】 新生儿; 上呼吸道不畅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是指环状软骨以上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部、喉部等部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狭窄或堵塞,致呼吸不通畅,表现吸气费力或呼吸困难的一组疾病。其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几乎所有病例均首先就诊于儿科,故明确病因诊断至关重要。常见原因为鼻腔分泌物阻塞、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所致,少数病例见于先天性喉喘鸣、后鼻道异常及囊肿、舌后坠等。现将笔者收集的86例上呼吸道不畅患儿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9年门诊及住院具有上呼吸道不畅表现的新生儿86例,男39例,女47例,日龄0~27 d。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考虑鼻腔病变者采用鼻内窥镜检查;新生儿肺炎给予摄胸片;咽喉部病变予直接喉镜检查;此外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辅助检查。

1.2.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1)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给予适当抗感染治疗,轻者可用湿毛巾敷鼻,重者可用0.25%的麻黄素滴鼻,以缓解鼻塞。如为分泌物阻塞给予必要的清理。(2)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3)后鼻道狭窄先保守治疗3个月,如鼻塞减轻,观察随访。如2岁时仍鼻塞张口呼吸予以后鼻道成型术。(4)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后2周起补充维生素D、钙剂,加强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5)小下颌畸形致舌后坠堵塞气道:将患儿置于俯卧头低位,以减轻舌后坠,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 结果

2.1 86例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病因分析

2.1.1 按症状出现时间分析 (1)生后72 h内发病36例,其中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13例,肺炎伴鼻塞7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6例,后鼻孔闭锁1例,后鼻道狭窄2例,后鼻道囊肿1例,鼻前庭囊肿1例,会厌囊肿1例,舌甲状舌管囊肿2例,小下颌畸形2例。72 h后发病5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30例,新生儿肺炎伴鼻塞15例,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5例。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8%,后鼻道异常3.5%,囊肿5.8%,小下颌畸形占2.3%。

2.1.2 按症状轻重程度分析 (1)鼻塞、咳嗽、喉喘鸣、影响哺乳: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34例;新生儿肺炎并鼻塞12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8例,直接喉镜确诊。(2)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三凹征:上呼吸道感染鼻塞9例;肺炎10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3例;后鼻道囊肿1例;后鼻道狭窄2例,鼻-鼻咽轴位CT示骨性狭窄1例,软组织性狭窄1例;鼻前庭囊肿1例;小下颌畸形(Pierre Robin系列畸形)2例。(3)严重发绀,呼吸衰竭:后鼻孔闭锁1例,鼻-鼻咽轴位CT示膜性闭锁、会厌囊肿1例,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谷囊性肿物;舌甲状舌管囊肿2例,喉镜检查见舌根部灰白色圆形肿物,喉部CT示舌根水平圆形低密度灶,气道狭窄。

2.2 预后 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及肺炎伴鼻塞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预后好。鼻后孔闭锁1例为膜性闭锁,患儿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随访1年无异常;后鼻道囊肿和鼻前庭囊肿2例患儿在鼻内窥镜下抽出稀脓性液体至囊肿消失,鼻塞随之消失,随诊1年无复发;后鼻道狭窄患儿2例,2岁时仍张口呼吸,予以后鼻道成型术,鼻塞消失;11例单纯性喉喘鸣患儿均未做特殊处理,2岁内症状逐渐消失;1例会厌囊肿患儿因病情重呼吸衰竭,直接喉镜下行穿刺术抽出囊肿液,解除呼吸道梗阻,正在随访中。2例舌甲状舌管囊肿均先予喉镜直视下行囊肿穿刺术,抽出囊肿液解除呼吸困难,之后行手术切除术,随访1年无复发。2例小下颌畸形为Pierre Robin系列畸形,家长均放弃治疗,新生儿期死亡。

3 讨论

3.1 鼻部病变所致气道不通畅的原因及诊治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鼻道病变为多,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因新生儿鼻道相对狭窄,黏膜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受刺激后易充血水肿。其次为肺炎伴鼻塞及单纯性喉喘鸣,于儿科正确处理后症状可很快消失,无生命危险。但儿科医师在初次接诊此类患儿时需仔细查体,如鼻腔分泌物堵塞去除后症状即消失,可避免不必要的胸部X线检查。后鼻道发育异常或上呼吸道囊肿虽较少见,但有潜在的致命性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后鼻孔闭锁为严重鼻道畸形,有家族遗传性,可为单侧或双侧,完全或部分,如为双侧闭锁必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见于先天畸形综合征,如CHARGE联合征,由于约半数的患儿有后鼻孔闭锁、严重的心脏缺损和吞咽困难,故常在新生儿期出现危急症状[1]。本研究1例为双侧不完全性鼻后孔闭锁,无家族史,未发现其他部位异常。对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应经鼻孔插入鼻胃管,了解有无鼻后孔闭锁,尤其在存在多发畸形时,用碘酒滴入鼻腔行X线检查可鉴别骨性或膜性闭锁,鼻内窥镜检查可直观地诊断。后鼻道狭窄临床不少见且逐渐受到重视,如确诊,于耳鼻喉科随访,确定手术指征及时机,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患儿因经常鼻塞张口呼吸致面部发育异常。

3.2 咽喉部病变所致气道不通畅的原因及诊治 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为咽喉部病变所致气道不畅的主要原因,约占新生儿喘鸣的60~70%。可能的病因为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缺钙或其他电解质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直接喉镜检查见喉组织软而松弛,吸气时喉上组织向喉内卷曲,呼气时吹出,若用直接喉镜将会厌挑起或伸至喉前庭时,喉鸣音消失,即可确定诊断[2]。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的,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如会厌囊肿、舌甲状舌骨囊肿。新生儿期临床上遇到出生后即有喉鸣或发病早、喉鸣呈持续性、仰卧位减轻,伴有哭声弱、声音嘶哑、梗阻性呼吸困难者要注意先天性喉囊肿[3]。直接喉镜检查是确诊该病的最直接、有效、快捷的手段。所以直接喉镜应作为先天性喉喘鸣,尤其怀疑先天性喉囊肿病例常规检查手段[3]。避免喉囊肿患儿因严重气道堵塞而导致猝死,为治疗赢得时间[4]。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切除治疗。本研究中2例Pierre Robin系列畸形所致上呼吸道不畅,其发病基础是由于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良,而不能支撑舌部,舌后坠导致严重的上呼吸道梗阻及宫内早期发生腭裂。处理方法为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头部低于身体其它部位。较重患儿可采用暂时有效的措施,如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今年来,国外文献均推荐使用喉罩进行复苏[5]。由于喉罩不需暴露会厌可行盲探法放置,同时避免上呼吸道阻塞,因此对Pierre-Robin综合征患儿复苏效果显著而独特,是很好的选择[6]。随着下颌逐渐长出,舌后坠最终可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儿科医师在接诊鼻塞新生儿时应仔细查体,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并防止造成面部发育异常。对有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患儿要想到咽喉部的异常,避免误诊为单纯性喉喘鸣而危及患儿生命。对小下颌畸形、后鼻孔闭锁患儿,需考虑到先天畸形综合征及染色体疾病的可能,注意全身检查及染色体检查,避免漏诊。

参 考 文 献

[1] (美)戈梅勒(Gomella,T.L.).新生儿学手册.第5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40-441.

[2] 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96-697.

[3] 武辉,王国华,严超英.先天性喉囊肿误诊病例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176.

[4] Weldon BC,Krafcik JM.Breath-holding-like spells in an infant: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Lingual thyroglossal duct cyst.J Pediatr Surg,2000,35:1381-1384.

[5] Yao CT,Wang JN,Tai YT.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 neonate with Pierre-Robin syndrome and severe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by long term placement of a laryngeal mask airway.Resuscitation,2004 ,61:97-99.

第6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软腭支撑术;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一般是指上气道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1], 可引起机体慢性低氧而导致心肺脑的生理机能紊乱,严重者可导致夜间心性或窒息性猝死[2]。我科于2008年开始对OSAHS患者应用软腭支撑术共收治12例,经治疗后上呼吸道阻塞症状和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结果

1.1 纳入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治指南判定呼吸暂停和低通气(apnea hypopnea index,AHI)指呼吸气流停止超过10 min呼吸暂停,呼吸气流为停止但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4%为低通气,计算为AHI。AHI≥5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AHI

1.2 临床资料 本组OSAHS患者12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3.8岁。全部病例均有夜间睡眠呼吸紊乱、鼾声、憋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和白天困倦嗜睡等症状。12例OSAHS患者均接受多导睡眠(PSG)检测,对整夜睡眠中的脑电图、眼动电图、鼾声、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胸腹呼吸运动、等指标进行监测。PSG检测结果(根据2002年杭州会议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显示,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5~20者1例,21~40者2例,>40者9例。SaO2>85%者1例,65%~84%者8例,

1.3 结果 12例患者均采取软腭支撑术,术后咽腔扩大,有效地解除阻塞,通气功能改善,鼾声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无睡眠憋醒现象,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具体治疗方法不了解,一方面迫切要求治疗,另一方面却害怕手术,担心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多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告知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讲解已治愈患者手术后的身体情况,让患者消除心理顾虑,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配合手术。

2.1.2 术前检查 手术前多导睡眠监测仪对患者整夜睡眠中呼吸暂停及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同时术前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及Muller实验,进一步了解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以便掌握手术适应证,为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1.3 生命体征监测 重症OSAHS患者,由于伴发症较多,睡眠中SaO2低,有窒息的危险,这方面已有报道[4]。因此要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在夜间加强巡视,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减轻阻塞症状,可减少呼吸暂停发生的次数。在巡视时应停留于患者床前观察呼吸10 min以上,如果患者出现憋气时间过长,应将其推醒,瞩半坐位,以改善通气。

2.1.4 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烟酒的刺激 OSAHS患者应忌用镇静剂和安眠药,以免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加重呼吸暂停[5]。应告知患者戒除烟酒,特别是对有睡前饮酒习惯者应强行戒除,因烟酒可使肌肉松弛、张力降低、增加呼吸紊乱频率、加重机体缺氧状态。戒烟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预防和降低阻塞。

2.1.5 减肥治疗 绝大数患者为肥胖体形,应告知患者适当运动,控制饮食,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阻塞症状,术前减轻体重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提高手术效果。

2.2 术后护理

2.2.1 预防窒息 术后伤口局部水肿是导致呼吸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术后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有舌后坠者用舌钳或咽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术后48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出汗、鼻翼煽动、紫绀、血氧下降,要及时查明原因。

2.2.2 预防出血 术后取半卧位,当日颈部予冰块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和疼痛。术后仔细观察患者口腔分泌物,有无新鲜血液,全麻未醒或睡眠时有无频繁的吞咽,如有及时吸出分泌物或叫醒患者轻轻吐出,勿用力咳,以防伤口裂开出血,向患者说明咽下血的不良后果。术后3~4 h如无明显出血,可进食流质,切忌较热及酸辣食物,以免加重手术创面而引起出血,术后2周内禁忌食干硬及刺激性食物。

2.2.3 预防感染 由于手术影响,口腔自洁作用受到破坏,伤口分泌物无及时排出、食物残渣滞留可影响伤口的愈合,而易引起感染,故术后应加强口腔护理,并做好指导工作,瞩患者及时将咽部分泌物或血液吐出。术后用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漱口,6次/d,每次饭前饭后均用漱口。伤口愈合不健康者给予1%的双氧水漱口。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伤口,体温的变化。

3 健康教育

3.1 交代患者手术后仍应坚持减肥治疗:大多数OSAHS患者均为肥胖症,肥胖与OSAHS明显相关[5]。所以,要指导患者制定个人减肥计划,如采取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控制饮食等措施,控制体重。手术后体重的增加也可能导致病情的复发。

3.2 戒烟酒 告知患者吸烟、饮酒可刺激鼻部、咽部黏膜,会使OSAHS症状加重。饮酒还可加重睡眠后期的呼吸暂停[6]。所以应指导有烟酒嗜好的患者应尽快戒除烟酒。

3.3 做好相关人群的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家属及有发病因素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OSAHS的认识程度,使其及早得到确诊和积极的治疗。

4 体会

通过对12例OSAHS患者术后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手术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也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作者也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及危险性,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该病的护理方法、措施,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患者及相关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应证(杭州).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403-404.

[2] 侯军华,兰兰,赵素平,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8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195-198.

[4] 刘向,阎敏.睡眠呼吸暂停致院前猝死原因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1,6(3):20-21.

第7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关键词】多索茶碱;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茶碱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往临床研究表明,氨茶碱能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功能,刺激低氧状态下的呼吸驱动。但由于其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多索茶碱的问世大大改善了茶碱类药物的用药局面。多索茶碱具有较强的平喘作用,同时安全性明显高于茶碱及氨茶碱,是替代茶碱类药物的新一代甲基嘌呤衍生物。本文通过对比观察以评价该药物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哮喘诊断均符合支气管哮喘(实用内科学第十三版)诊断标准;②慢性阻塞性肺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③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12月份住院患者,共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4.5岁。对照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④非激素依赖的病人;⑤使用本药前两周未用过其他平喘药;⑥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⑦排除茶碱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既往史;⑧排除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⑨排除合并有右心衰的患者。

1.2方法①全部患者均按支气管哮喘常规处理,避免吸烟、预防呼吸道感染、吸氧、祛痰、防治水、电解质紊乱。②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多索茶碱注射液(产地: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用多索茶碱200mg 5%+葡萄糖250mL,12小时一次,用药7天,对照组用5%葡萄糖250mL+氨茶碱(产地: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50mg,12小时一次,用药7天。同时两组常规使用同样抗生素。

1.3疗效判断参照1997年第二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制定方案[1]判定疗效。

1.3.1观察临床喘息症状和肺部哮鸣音的增减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效:哮喘症状、哮鸣音明显减轻;好转:哮喘症状、哮鸣音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3.2肺功能评价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

1.4不良反应①心脏反应:主要为心悸感和窦性心动过速。②胃肠系统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胃纳减少、恶心、呕吐等。③神经系统反应:主要是兴奋作用、失眠。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2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见表2。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8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由于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肺气肿导致的。据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各类疾病中的死亡率占到了较大的比重。该疾病不但影响患者的肺脏功能,同时会引起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以及心脏类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以呼吸道为发病部位,同时对患者的呼吸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在出现急性发作时,常规治疗使用茶碱和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起效慢。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全麻气管插管后术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58例在我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男19例,女10例,年龄52~87岁,平均(68.2±1.5)岁,病程为(6.2~25.7)个月,平均(17.2±1.5)个月;对照组中有男16例,女13例,年龄为53~88岁,平均(67.5±1.7)岁,病程为6~26个月,平均病程为(17.8±1.1)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观察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有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神经以及内分泌疾病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耐药性或对其过敏患者;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静脉用药,具体操作为0.25g氨茶碱(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H33021401)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静脉滴注,1天1次,然后加入10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H20133234)加上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实验组使用氧气(5-6L)驱动小容量喷雾器用T型管接麻醉回路的吸气螺纹管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实验组在呼吸回路内接入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2H0009902)1~2mL联合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H10940001]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氧流量4~5L/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发作时及缓解后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临床疗效判断参考相关文献的指标所制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降低70%~99%;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降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27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9%(22例),两组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毒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对照组患者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但全身麻醉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高,与本方法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难以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of obstructive pulmonray disease)主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持续性病情加重,也是导致患者需要进行住院观察的主要因素,若不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AECOPD患者通常由于呼吸道炎症影响-使得气喘以及呼吸循环障碍症状加重,使得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胸闷、干咳、脓痰等表现,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有效缓解患者的平滑肌痉挛以及消除炎症感染等,例如止咳化痰、给予抗生素或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机械通气等辅助治疗。

第9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英文简称SAS)是以睡眠中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据估计,我国目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约有3000万~5000万!60岁以上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20%~4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吞噬着我们的睡眠,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噬咬睡眠,危害健康*

如果人在睡眠时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超过20次,其5年死亡率将超过11%,8年死亡率达到37%。全球每天有3000人死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总的来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人体主要有以下危害:

白天疲倦、嗜睡、头痛和工作状态不佳

高血压

肺动脉高压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肺心病

中风

老年痴呆

社交障碍

危害家庭和谐

*认识SAS 百战不殆*

早期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时治疗该病,可以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白天的工作质量。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又如何治疗呢?

发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在夜间睡眠时。所以对于它的诊断,一般需要经过专门的睡眠呼吸临床实验室,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检查才能确诊。

* 不是所有打鼾

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多数情况下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少数情况下表明了睡眠呼吸暂停。如果鼾声时断时续、有起有伏、超过60分贝,便说明上呼吸道可能出现阻塞,这时很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因此,打鼾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肥胖患者,打鼾更为多见,是正常人的3倍;含酒精的饮料、精神安定剂、催眠剂与抗组胺药物均能加重打鼾。

* 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诊断标准是:

(1)症状:患者通常有白天嗜睡、睡眠时严重打鼾和反复的呼吸暂停现象。

(2)体征:检查有上气道狭窄因素。

(3)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低通气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5。呼吸暂停以堵塞性为主。

(4)影像学检查:上呼吸道结构异常,有呼吸道的解剖狭窄。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与下列疾病鉴别: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发作性睡病、喉痉挛、声带麻痹、癫痫、神经肌肉疾病等。

据临床观察,大约2/3的正常人可以有睡眠时呼吸暂停,平均每小时1次,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夜间(7小时睡眠时间)呼吸停顿的次数在30次以上,每次气流停止的时间超过10秒,即可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3大类型

外周型(上呼吸道阻塞)患者肺部功能正常,但气道中气体流动出现阻塞,多由上呼吸道暂时的阻塞导致,阻塞部位可从鼻部到会咽部,最多见部位是鼻咽部、悬雍垂等。

中枢型(脑干呼吸中枢紊乱)呼吸肌活动出现暂停,可能是脑干损伤,也可能并发有心衰、脑卒中、肾脏疾病等。

混合型 指的是中枢性和周围性二者兼有。

记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都在试图提醒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听不见而忽视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