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后的康复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骨折术后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55-02
随着人口老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日趋增多,骨折后愈合速度慢甚至不愈合,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病死病残率高[1],因此,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共对12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20例,为我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26±12.72)岁;平均病程(10.60±4.76)月。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3±14.13)岁;平均病程(9.84±5.62)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0°~30°, 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及术后肢体组织肿胀程度,如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在肠蠕动等恢复后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如果患者疼痛,给予镇痛药或者在术中安放止痛泵,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早期不介入康复护理,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介入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执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适度翻身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帮助病人更换、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每隔1―2小时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在术后3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线模糊,有少量骨痂形成,关节置换无脱位现象,稳定。
1.2.2 实验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同对照组, 但于术后1天即介入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2.1 心理护理[1]由于治疗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应以耐心、宽容的心态对待患者的言语和行为,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主动的战胜疾病的良好观念,并且使其主观上积极地参与康复锻炼的活动,正确、愉快地配合各种康复计划,促使自身功能恢复,克服焦虑、紧张情绪。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呵护患者,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克服各方面的困难,使其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将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做好系统的说明,使其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
1.2.2.2 主动锻炼(1) 术后6小时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帮助患者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进行上肢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练习3点支撑,即抬臀练习,具体方法为:弯曲健腿、健足与双肘,用3点支撑肢体,腰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以防止臀部长期受压形成压疮。(2) 术后1―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开始髋关节康复练习,练习强度以每次训练量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为宜。术后第2天开始做膝关节为主的屈伸活动,膝关节弯曲20°~30°,每天10次,每次15分钟,但以患者髋关节能耐受且不感觉疲劳为度,屈髋关节小于45°,以后逐渐增加度数,但避免大于90°。( 3 ) 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练习。坐位练习,即进行髋关节的屈伸练习,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行走练习,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腿离开床,屈髋
1.2.2.3 CPM机锻炼 术后2周开始进行CPM机锻炼,即用下肢关节锻炼器进行关节屈伸方向的功能锻炼,使用时先将患肢放置于下肢关节锻炼器上,绑好固定带,接通电源,然后打开开关,开始使用时角度为15°,以后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到最大范围, 每次40分钟 ,每日1 ~ 2次。匀速运动持续 10~14天。
1.2.2.4 电脑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 术后48小时开始用电脑骨折治疗仪治疗,2对电极板在患者骨折处交叉放置,每天2次, 每次40分钟,术后第2天选择消肿止痛模式,术后10天选择运动康复模式。
1.3 资料分析2组治疗护理效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内比较用t值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 X2 )分析。
2 结果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见表1、表2 、表3)治疗2周后,统计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表明:局部疼痛程度, 在2周时间内,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关节活动度 2组比较 P
表1 局部疼痛程度的比较
注: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0.63 ,P
表2 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3.74 ,P
表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注: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1.18 , P
表42组患者出院时及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大 、体质弱,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加上环境改变导致睡眠紊乱,以及担心家庭、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焦虑、抑郁,对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和生命安全。故加强患者术后的健康护理教育,对树立患者生活信心,坚持康复锻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2]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营养状况与手术的耐受力密切相关,由于老年患者代谢降低、蛋白合成减少,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下降,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缺钙等现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神经系统、激素分泌与生化代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垂体―肾上腺素功能的改变,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促生长激素等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增多,而胰岛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引起热量供应不足,加速蛋白质分解,使血浆蛋白下降,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组织的修复与免疫功能[3]。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营养支持,补充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正氮平衡和热量平衡,以维持机体蛋白质、免疫系统和组织修复的需要。肌肉运动是保持全身及各系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刺激剂,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活动严重丧失,必然引起不良的生理效应,并可损害免疫系统,影响康复、甚至会产生各种并发症[4] 。临床上应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加强心理护理、进行有效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后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因此,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对运动的补充,可弥补运动不足的影响,促进疾病痊愈或创伤愈合,且能预防和消除长期卧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和减少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舒适感。肌肉舒缩练习可以在不影响内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作用,促进静脉、淋巴液的良好回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CPM机的出现是骨科功能锻炼特别是关节ROM方面的重大进展,早期的被动活动可以在不影响骨折内固定的情况下完全松解粘连,为有效的主动活动创造条件。术后3天关节发生的粘连,经CPM机锻炼后可产生透明软骨修复[5]减少了关节内粘连,从而使髋关节在屈伸方向获得较好的活动。电脑骨折治疗仪疗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内啡肽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痛的作用,并能增强肌肉张力和力量,对骨组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实现成骨效应,促进骨折愈合。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比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在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重要性,对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11:103―104.
[2]黄津芳,刘莹,杨春梅,等.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 [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70.
[3]李宁.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中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2):86.
[4]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7.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患者来说,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是非常重要的[1]。我院以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两组,分别以常规模式以及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患者在2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13.4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患者在2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13.5岁。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包括:(1)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术后2~5小时麻醉消失后主动进行功能训练,如抬高患肢等,如果患者疼痛较为剧烈,给予患者药物控制。术后2~7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最大程度屈伸,并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以及在垫高20~40cm的情况下练习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患者术后第二周取仰卧位,脚不离床来回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3~4周对之前的运动进行巩固的同时,患者作于床边,利用惯性前后摆动小腿,并尝试患肢向外伸展。在患者术后5~6周可以让患者尝试负重训练。(2)心理康复: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通常为突发意外,加上疼痛难忍,通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3判定标准 以Harris评分法对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将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分为优、良、中、差,膝关节恢复率=(优+良+中)/总例数×10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以《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2]进行评估,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采取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50例患者中,2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关键词】 腰椎外伤性骨折 完全脱位 康复护理
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完全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多由严重创伤所致,脊柱三柱结构严重破坏及失稳,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我科于2000年2月~2007年5月,用GSS系统与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外伤性骨折并完全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1例。腰椎均为完全脱位或侧方移位,L1椎体3例,L2椎体7例,L3椎体5例,L4椎体1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定采用Frankel法进行分级:A级5例,C级7例,D级3例,E级1例。
2 康复护理
2.1 术后早期的观察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术后按麻醉常规进行护理,去枕平卧6h,吸氧3L/min,24~48h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1.2 护理 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轴向翻身,翻身时患者双下肢屈曲,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双手协同用力更换卧位,保持椎体平衡稳定,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患者躯干成一线[1]。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的注意事项,嘱患者不可随意更换卧位,主动做好配合。
2.1.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和衣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压迫、脱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1.4 伤口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伤口疼痛是必然结果,根据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可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止痛剂。如果手术72h后,伤口出现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体温增高至38℃以上,应警惕伤口感染的危险,及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周围有无波动感,并通知主管医师采取措施。
2.1.5 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由于手术牵拉,椎弓根螺钉直接固定于胸腰椎椎体上,易造成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后24~72h须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嘱患者做足趾运动,并与手术前做比较,观察双下肢肌力的恢复程度,若患者出现双下肢活动及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警惕发生瘫痪的可能。
2.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2.1 肺部并发症 (1)常规每2h翻身、拍背一次,并协助病人咳痰,即嘱病人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咳至咽部后再用力咳出;(2)嘱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2次/d,30~40个/次,这样可增大膈肌力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3)痰不易咳出时,应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2.2 腹胀及便秘 由于卧床后排便姿势改变,加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肠蠕动减弱,排便力量减低,患者容易出现便秘。(1)鼓励病人平卧时松开腰围,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次/d,每次20 min;(2)发生便秘时,可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纳肛;(3)饮食调整:嘱病人多饮水,多进食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香蕉、蜂蜜等,以增加肠蠕动。
2.2.3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清洗和消毒尿道口2次/d;膀胱冲洗2次/d。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约3000ml,增加尿量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作用;术后3d内开管,3d后实行夹管,每2h~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挛缩。
2.3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安慰病人,详细讲解疾病过程,介绍成功的经验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在康复锻炼中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每日亲自协助患者功能锻炼,并对病人完成锻炼动作予以支持和鼓励,树立信心。
2.4 术后功能训练 无肢体瘫痪者,术后3~5d行直腿抬高及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具体方法为:(1)伸肌锻炼:病人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行足背屈动作,坚持5~10s后再放松,两替进行。(2)屈肌训练:病人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行足跖屈训练。以上训练均为2~3次/d,开始时每次做10~20个,逐渐增加锻炼次数。术后12~14d拆线,拆线后2~3d督促病人继续之前训练的基础上行腰背肌锻炼,具体锻炼方法为:(1)“5点支撑法”: 仰卧位,头、双肘和双足跟为支点,使病人的腰背部尽量悬空,坚持锻炼10次/d,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下地站立和行走。2周后改为3点支撑法:双肘屈曲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3个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坚持锻炼10次/d,最少坚持4~6周。(2)“小燕飞”: 俯卧位,腹部支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后伸。下床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最少坚持半年以上。
有肢体瘫痪者,应保持肢体关节于功能位,给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2次/d,每次30 min,活动时尽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术后1周鼓励患者端坐,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保护,折线2~3d后坐轮椅户外活动;指导和协助进行穴位按压、肌力锻炼,促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肌力练习:肌力0~1级时: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同时配合按摩,被动运动肢体;肌力2~3级时: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负荷运动和助力运动肢体,但需注意助力不可太大,强调靠患者主观用力;肌力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2]。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度。同时还要教会病人家属进行被动活动的方法和时间,讲明康复对于脊柱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回家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至骨性组织愈合,3~6个月内需带腰围或支具进行活动,半年内避免过度弯腰、提重物和负重,避免坐软椅,防止腰部极度屈曲或扭曲,遵医嘱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如有异常不适及时来院检查;指导患者多摄滋补肝肾食物,如牛奶、猪蹄、排骨、虾类等,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3 小结
脊柱骨折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使患者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术后的康复护理为患者以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本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感染、螺钉断裂或再度移位等并发症,出院以后均能进行一般的生活自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创伤性骨折; 术后康复; 护理满意度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WU Ting-ting,GUO M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90-09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Method:123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4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61) and observation group (n=6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Both of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servic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dditionally.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surgical tolerance were analyzed in both groups.The postoperative pain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as well as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in both groups.Result: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9±3.78),lower than (45.3±2.49)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surgical toler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better than which of the control group(82.0%),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raumatic fractur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Nanyang City Center Hospital,Nanyang 47300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25
手术是治疗骨折的有效方式,但影响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较多[1-2]。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治疗态度会影响其对手术的配合程度,甚至会影响康复效果[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常见外科护理模式,目前已被证实可促进多种疾病的术后康复[4-5]。本研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发现其对促进术后康复有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3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48例;年龄21~54岁,平均(44.2±7.9)岁;骨折部位:左侧59例,右侧6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78例,高处坠落伤45例。纳入标准:(1)获知情同意;(2)均为股骨骨折;(3)术后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别 例
年龄
(岁) 骨折部位 例
致伤原因 例
男 女 左侧 右侧 交通伤 高处坠落伤
对照组(n=61) 36 25 43.1±8.6 28 33 40 21
观察组(n=62) 39 23 45.4±9.3 31 31 38 24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本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详情如下:(1)引领患者入院,向其及家属介绍医院的设备和功能区域,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及整洁,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消化患者的陌生感[6-7];(2)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向其讲解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围术期注意事项,强调术前准备工作对手术效果可能造成的影响[8-10];(3)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负面情绪来源,通过适当手段缓解其焦虑情绪,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向与患者进行沟通,嘱咐家属注意言语,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1];(4)术后待其清醒后,告知其术后疼痛为正常表现,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其缓解疼痛[12],同时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对术后疼痛的感受,护理人员耐心倾听其叙述,给予相应术后镇痛措施;(5)告知患者术后适度训练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康复实例,帮其建立信心,积极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6)同时传授调节心理的方法,进一步促进其术后康复,鼓励患者与病房中的其他患者进行交流,相互分享康复经验[13];(7)嘱咐家属理解患者的术后表现,强调患者需要家属在精神上给予支持,避免家属自身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心理状况,鼓励家属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变化,消除其术后康复期间的孤独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术前焦虑及手术耐受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分析两组术后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手术耐受情况判断标准:优,血糖、血压控制良好,可积极配合手术;良,情绪波动较小,血糖、血压基本得到控制,可配合手术;差,情绪较激动,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在医护人员劝慰下进行手术或拒绝手术。采用本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满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60~80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
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版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手术耐受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手术耐受性以优为主,其手术耐受优良率为95.2%(50/61),高于对照组的82.0%(59/62),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手术耐受情况
组别 焦虑评分(分) 手术耐受性 例(%)
优 良 差
对照组(n=61) 45.3±2.49 11(18.0) 39(64.0) 11(18.0)
观察组(n=62) 41.9±3.78* 29(46.8)* 30(48.4) 3(4.8)*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干预前的VAS评分分别为(8.45±1.12)分和(8.31±1.54)分,而干预后的VAS评分分别为(5.45±0.96)分和(2.75±0.65)分,两组干预前VAS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术后干预后的整体康复效果比较 对照组61例患者中整体康复优秀者22例(36.1%),良好者26例(42.6%),不佳者13例(21.3%),观察组62例患者中整体康复优秀者34例(54.8%),良好者24例(38.7%),不佳者4例(6.5%),观察组的整体康复优良率为93.5%(58/62),高于对照组的
78.7%(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61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者12例(19.7%),满意者19例(31.1%),良好者26例(42.6%)和不满意者4例(6.6%),观察组62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者25例(40.3%),满意者23例(37.1%),良好者13例(21.0%)和不满意者1例(1.6%),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7.4%(48/62),高于对照组的50.8%(3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较多,故应针对性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促进术后康复[1]。多项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促进多种手术的术后康复,如股骨颈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等[14-17],同样有研究发现该种护理模式对缓解术前焦虑有较好效果,故本研究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期促进其术后康复。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前的手术状态优于对照组,如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轻,手术耐受性较优,这与优质护理模式加强了患者入院后的心理护理有关[18],同时该护理模式还向患者强调术前准备对手术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而鼓励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将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调整在最适水平。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产生较严重的焦虑情况[19],同时因为术后疼痛而惧怕进行适度训练,因此缓解术后疼痛对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20]。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较轻,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对缓解术后疼痛有显著效果,主要原因为该护理模式针对术后疼痛,采用心理干预及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减少患者对疼痛的关注程度。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来验证优质护理模式对提高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整体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术后康复的效果确切无疑,主要与其缓解术前焦虑心理,鼓励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有关。此外,本研究发现该种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对于缓解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较好,不仅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促进整体康复,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杏玲,冯周莲.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11(29):89-91.
[2]朱月莉.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29-30.
[3]曾丽.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674-1676.
[4]高青房.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93-94.
[5]尹红梅,李温霞,杨扬.优质护理服务对OPCABG病人术前焦虑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4):1755-1756.
[6]周亚君.优质护理服务对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2):181-182.
[7]胡明慧.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1613,1616.
[8]陈媛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心得[J].吉林医学,2013,34(27):5702.
[9]黄喜婵,顾冬梅,吴锡娣.电磁疗在创伤性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32-33.
[10]夏静.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894-895.
[11]茹长英,郑超华,张艳茹,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6):406.
[12]张文.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923-924.
[13]任秀霞,黄文萍.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创伤性骨折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873-875.
[14]吴天慧.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7):60.
[15]苏树娟.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63-64.
[16]黄伟琼.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围手术期的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2):144-145.
[17]冯艳,赵芳芳,蘧明月.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96-97.
[18]吕永红.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143-144.
[19]何兰妹,吴军.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7):89-90.
[关键词]骨折;关节活动障碍;康复护理
老年骨折后活动障碍在临床上常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且骨折后愈合慢,又因活动不便,卧床时间长,常多病共存,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不全,从而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也易引起心理问题发生,制约伤后康复。因此,做好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骨科根据老年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经临床运用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87岁,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28例,以股骨颈骨折多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障碍。
2 康复护理
2.1心理康复护理
2.1.1心理疏导: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及生活质量,而且同时也有碍于骨折的康复。老年人由于意外致伤,骨折后愈合较慢且活动也不方便必造成心理问题发生。因此护士应及时全面了解病人伤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我科采取的措施是采取问卷调查法,谈心法及临床观察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了解,判断出患者现存的或以后预测的心理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心理治疗计划,并根据病情予以适当修改,补充完善。经验证明,只要耐心地加以疏导,患者均能以自然、安静的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1.2消除焦虑与抑郁心理: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骨折后愈合较慢,从而产生焦虑与抑郁心理,患者主要表现为唉声叹气,不断触摸伤肢,锻炼不主动或放弃,严重者可导致失眠,不思饮食。为了消除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减少训练次数,调整锻炼方法。从而增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与抑郁心理。
2.1.3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有些老年人过分依赖于医生护士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属的照顾,对功能锻炼中所遇到的困难失去了自我护理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热情、耐心和细致的护理中,尽可能地启发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另外,在护士的指导下,让患者本人与家属共同制定心理护理计划,进行相应的自我调适训练,让患者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
2.2功能康复护理:功能康复是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我们主要按骨折愈合各期进行相应锻炼。
2.2.1骨折早期:伤后2周内,骨折部形成肉芽组织,骨痂尚未形成。锻炼的原则是关节不活动,主要是收缩或舒张肌肉,如屈伸指(趾),教会患者做股四头肌锻炼等。
2.2.2骨折中期:伤后3~8周,局部疼痛消失,骨痂已形成,骨折部日趋稳定。此期应鼓励积极活动,逐渐活动上、下关节。但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力量。
2.2.3骨折后期:伤后9周左右,骨折部已临床愈合。功能锻炼主要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要活动。如在医生与护士的指导下,弃掉外固定或支具锻炼,进行举物或下蹲活动,逐渐恢复肢体功能。另外,还要根据病情,拟定锻炼计划和程序,及时评价指标,进行定时复查和定期随访。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柱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78 例,固定术后对其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22 d,所有病例都复位满意。经24~60周的随访,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术后恢复优良率达91%。结论:三柱固定是一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新固定概念,固定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固定;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83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普爱医院骨科病房
周蓓: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包括Schatzker的V、VI型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其导致的粉碎性骨折使得对骨折的分型比较困难,又容易引起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其处理充满了挑战[1]。传统多采用前外侧和前内侧手术入路,然而这种技术有时不适用于多平面关节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后侧柱的多平面骨折,因骨折部位难以暴露复位固定,导致临床并发症增加而影响疗效。朱奕等[2]提出了“三柱”理论模型来定义胫骨平台骨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3例,其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8例,应用三柱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并随访24~60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9~77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8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伤l例。闭合性骨折73例,开放性骨折5例。基于常规X线片和CT影像,所有骨折根据“三柱骨折”的概念分类,意味着在胫骨近端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至少发现一片分离的骨块(Schatzker分型V型和VI型)。合并伤:上肢骨折2例,股骨骨折5例,半月板损伤25例,交叉韧带损伤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伤后行急诊手术5例,5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住院2周后才接受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在1周后接受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初步处理包括石膏固定、远端骨的骨牵引或在术前外固定支架固定,根据X线片和CT结果除了按Schatzker分型外,所有骨折也使用一种“三柱”概念进行分型[3],从俯面观上看,将胫骨平台划分为三个区域,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根据三柱分型法制定治疗计划,进行三柱固定[4],所有患者均由相同手术小组在实施全身麻醉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若累及后柱损伤,即使用倒L型后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患者手术中处于漂浮,首先患者取俯卧位,使用倒L型后侧入路处理后柱骨折。当需要实行胫骨平台的前外侧入路手术时患者改为半侧卧位,患肢小腿旋转以利于手术部位的暴露。48例患者使用联合入路,30例患者仅采用后侧入路或前侧入路。
2术后护理
2.1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1.1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术后24 h持续床边心电监护和低流量吸氧,对各项体征细致观察,真实记录,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术后如有体温升高,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2.1.2患肢的的观察与护理患肢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但严禁肢体外旋;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因联合入路在小腿上有两个切口,后侧入路的切口在小腿下侧,敷料压在腿下,容易被忽视,所以要特别注意,若渗液、渗血较多时,应立即更换敷料;严密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肿胀程度等情况,并与健侧比较,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2.1.3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若放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特别是联合切口有2个引流管时,应在引流管上贴上标签,并注意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和折叠。认真观察引出液的颜色和量,并分别做好记录,若术后4 h内引出液总量超过600 ml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2.1.4疼痛的观察与护理观察疼痛的性质,以判断患者是切口疼痛还是肿胀引起的疼痛,复杂胫骨平台因创伤程度重、手术复杂、切口大且有两处,术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冰袋持续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对于肿胀后石膏过紧者还应将石膏切开松解,持续麻醉泵和睡前使用双氯芬酸钠塞肛可以减轻切口的疼痛。
2.2心理护理患者积极的态度对其康复至关重要,手术回病房后,管床护士应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以解除其顾虑,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护士还要细致观察、耐心讲解,并对其进行示范指导, 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当患者能配合时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
2.3饮食护理术后6 h内禁食水,24 h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豆、奶及过甜类食品,防止胀气,以后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其进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钙、低盐易消化食物,如乳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并嘱其多喝水,可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防止便秘,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应不超过2 g,糖尿病患者应关注并控制其总摄入量。
2.4康复指导
2.4.1康复方案遵循尽早、安全、有效的原则尽早原则:术前进行康复指导,发放康复知识宣传册;术后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的训练。安全原则:早期需要佩戴膝关节铰链支具,循序渐进地增加关节活动度,在进行关节活动时注意严格控制肿胀,必要时使用冰敷。有效原则:术后应该有系统的康复评定以判断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关节活动度的获取与维持、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要点。
2.4.2具体康复方案术后清醒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泵运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1周患肢石膏托固定、抬高,若切口愈合良好无渗血渗液,1周后佩戴膝关节铰链支具固定,小腿下方垫枕抬高患肢;在院期间CPM每天行关节活动度训练,0°~45°范围内,术后每周增加10°,出院后继续在膝关节铰链支具的固定下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4周到达90度[6]。术后4~6周,继续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及关节活动训练;复诊时指导患者在助行器下站立,转移,不负重。术后8~12周,拍片复查,如果骨折线周围已形成较多骨痂,即可少许负重,但患者下地活动还是需借助助行器[7]。术后12~16周 ,逐步增加负重, 慢慢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特别要注意走路的步态尽量自然,尤其是站立相。
2.5出院指导(1)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院康复训练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告知其继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但必须遵循早活动晚负重原则。(2)告知佩戴膝关节支具固定的时间和注意事项。(3)告知复查时间,并嘱患者要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能完全负重。
3结果
78例患者住院15~31 d,平均22 d。所有患者都复位满意,3例患者术后切口渗液,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经24~60周的随访,术后12~16周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用Rasmussen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优38例,良33例,可7例。
4讨论
恢复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我科采用三柱固定的技术对多平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那些涉及后侧柱的骨折加强后侧柱固定,结合一种新的手术(漂浮)的后侧入路和前外侧联合入路以代替经典的双侧(内侧和外侧)入路来处理这种骨折可以给予骨折充分暴露,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是康复的基础,但良好的手术效果更离不开科学有效地护理。护士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心理和饮食护理,并在正确的康复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每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训练,为术后尽早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达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贵林, 荣国威, 吴新宝.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0,20(4):219-221.
[2]朱奕,罗从风,杨光,等.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3):254-259.
[3]张巍,罗从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新趋势[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4):217-220.
[4]罗宝风,林丽芳.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52-53.
[5]黄云英,金先跃,梁剑敏.关节镜及C臂X线机双向监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145-4147.
[6]孙科儿,王海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81-82.
[7]许红璐,陈燕,杨秀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10,13(2):145-146.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疼痛控制护理;术后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87-02
创伤性骨折患者常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不利于其术后康复与锻炼;同时持续的疼痛可导致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层面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的79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79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男女比例22:21,年龄20-49岁,平均(32.15±4.21)岁,其中18例右侧骨折,25例左侧骨折;研究组36例患者,男女比例15:21,年龄21-47岁,平均(33.23±1.19)岁,其中11例右侧骨折,25例左侧骨折。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与术前相关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做好记录;术后帮助患者翻身,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1]。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疼痛控制护理:责任护士根据不同疼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方式以及制动方法,及时观察固定架安置位点以及石膏固定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重新放置;对于切口疼痛的患者,使用冰袋冷敷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并予以轻柔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耐心了解患者的疼痛位置,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告知其锻炼原理,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自觉性;热情主动地与病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解疑,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2];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清洁,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病区内的噪音,以避免患者因失眠而加重疼痛;引导患者过愉快充实的生活,安排其看喜爱的电视节目,听轻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并指导患者家属多体贴患者处境,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其中肿胀情况,1级:肿胀不明显;2级:可见轻微肿胀,且伤口处皮肤略高于健侧1cm之内;3级:伤口处皮肤高于健侧1-2cm;4级:严重性肿胀,伤口处皮肤高于健侧皮肤3cm以上;疼痛情况:1级:无明显疼痛感;2级:轻微疼痛,但可耐受且不影响生活与睡眠;3级:中度疼痛,疼痛耐受性较低,需服用止痛类药物;4级:严重疼痛,无法耐受[3]。康复情况:住院、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其中关节功能评分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运动5分、畸形5分、功能46分、疼痛44分,分值越高恢复越优;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以百分率计算,≥90%为合格,≥95%为优秀[4]。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若P
2.结果
2.1两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伤口3-4级疼痛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3-4级肿胀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
出院时,两组患者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8.3%,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伤口3-4级疼痛情况41.67%显著少于对照组72.09%,且研究组患者3-4级肿胀情况33.33%也显著少于对照组67.44%,表明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利于改善患者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可能与采用技术性镇痛方法有关,对患者采用镇痛,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促进坏死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肿胀,起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同时护士所采用的物理性镇痛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配合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提高了患者痛阈,达到减少疼痛的目的[5-6]。
此外,通过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住院、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利于术后康复情况的改善。可能与责任护士的全面护理有关,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环境等护理,使患者身心舒适,降低心理负担,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7]。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制造和谐的住院环境,细心听取患者的意见,能明显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8]。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对改善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明慧.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9):1613-1616.
[2]陈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5):126-128.
[3]桑田,王欢,王桂华,等.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1):135-136.
[4]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237-238.
[5]陈丽华.疼痛干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2025-2027.
[6]田野丹.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2015,(6):101.
关键词:创伤;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康复训练;护理
骨折愈合不良主要指骨折经治疗后,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骨折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和不愈合及愈合后关节僵硬等病证。骨折畸形愈合是指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的愈合,其原因或整复欠佳或固定不当而致。骨折迟缓愈合则是指骨折经处理后,愈合速度缓慢,超出骨折正常愈合时间,折端尚未连接,且患者仍有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现象,X片上显示骨折端产生的骨痂较少、骨折线不消失、骨折断端无硬化现象,且有轻度脱钙者[1]。若骨折所需愈合时间再三延长后,骨折仍没有愈合,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摄片提示骨折断端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者,则称骨折不愈合[2]。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6.5±5.2)岁,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g36~74岁,平均年龄(47.2±5.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6例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予以康复训练及护理配合,观察两组在相关指标上的差异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
2 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给患者和家属讲解骨与关节结构的有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正确面对现实,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①休息与制动:保持病房整洁、清静、空气对流、光线充足,叮嘱患者注意休息,有必要时要求患者卧床休息。采取合适的,确保制动效果,来减轻疼痛,预防脱位和病理性骨折。②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鸡蛋、鱼、瘦肉等摄入量,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等。经口摄人不足者。应遵医嘱提供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对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遵医嘱补充铁剂、输注新鲜血液或白蛋白等。③实施药物治疗: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3切口护理 观察敷料固定是否牢靠,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在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下地行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为100%和91.67%(33/36)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30/36)和72.22%(26/36),P
4 讨论
骨折不愈合指骨折正常修复过程完全停止,已不能形成骨性连接。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疼痛,局部肿胀、压痛、无力。此时,骨折断端形成假关节,检查时可发现异常活动。X线摄片两骨折端被浓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骨折面平滑且相分离[3]。骨折愈合有三个先决条件 即要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坚强的固定和良好的血液供应。①全身因素:?K年龄:年龄越小愈合越快,新生儿骨折只需2 w即达坚固愈合老年人因骨骼中有机盐的沉积,使骨变得脆弱,所需时间较长[4]。?L患者的健康状况:患者患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则骨折愈合延迟。②局部因素:?K骨折类型和数量:不同种类的骨折断端接触面积不同,接触面积越大愈合速度越快,横形骨折断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多发骨折或多段骨折愈合较慢[5]。?L固定:骨折部位良好的固定可以促进骨痂的形成,固定不良影响骨折的愈合。?M血液供应:骨折部位良好的血液供应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N感染:开放性骨折如发生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的形成,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O软组织嵌入:若两骨折端有肌、肌腱等组织嵌入。影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则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6]。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胸椎结核术后,若患者出现胸闷、术侧呼吸音减低且叩诊呈鼓音,应考虑气胸,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若患者出现意识改变、尿量减少、肢体发凉、皮肤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应考虑循环血量不足,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观察用药后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有无好转;体重有无增加;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有无好转;红细胞沉降率是否正常或接近正常。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复位动作粗暴,手术失误,过度牵引,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都不利于骨折愈合,甚至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本组资料显示,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配合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史建华.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研究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47-148.
[2]梁霞.老年血管性痴呆中西结合疗法及护理配合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3(3):441.
[3]陈燕,梁冰.早期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7):645-646.
【关键词】髌骨骨折 康复护理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78-02
前言 髌骨对人体的作用是保护膝关节、促进走跳和行走,位于人体的膝关节正前方,髌骨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由于骨折和手术处理,会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并且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心构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医院针对性的制定了康复护理干预策略,借此来提成治疗的成效。下面我们将以105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105例2012.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患者的年龄在18~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3.5岁,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7例,导致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为打击伤、车祸伤以及摔伤等。骨折的类型主要包括了粉碎性骨折、横形骨折以及下极骨折。
2.康复护理的方法
(1)心理护理 让患者对髌骨骨折的相关并发症、治疗手段、注意事项、骨折类型以及功能训练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学习相关的护理常识,避免关节粘连、僵硬或者是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并且严格的执行医嘱和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树立治疗和治愈的信心,将内心的急躁和不安等情绪消除,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
(2)加强对患肢的护理 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必须将患者的患肢抬高,使之在患者的心脏水平面15~20cm左右,同时在第一到第三天左右开始对患者进行运动节律指导,保证静脉血液的回流和循环,控制运动的强度,防治肌肉疲劳产生。运动主要以屈膝为主,增加髌骨前部的张力,同时促进患者的关节磨合以及慢性复位。当软组织发生损伤或者是创面出现水肿等炎症的情况下,则应采取紫外线治疗,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同时轻柔亦或是采用展筋酊和中药薰洗患者的膝关节周,促进活血化瘀和舒筋活络。
(3)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前,义务工作者必须向患者认识到严格执行医嘱,极强术后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必须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除此之外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必须有家属从旁协助,保证康复锻炼的安全性。
(4)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 一般属于骨折位移不明显的患者,选用的是石膏固定这种保守治疗法。以支具固定的时间为3~4天,待炎症消除之后,再借助管型石膏或者是石膏托固定患肢4~6天左右,同时加强患者的踝关节、股四头肌锻炼,每天做3~5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为30~50 min,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锻炼的强度加强,促进肌肉力量的提升。将管型石膏或者是石膏托去除之后,在加强膝关节功能的训练,最初活动的角度控制在30b,每天三次,平均每次持续半小时,并且每间隔三天就将活动的角度提升5b~10b,一周之后,再锻炼膝关节主动屈伸,随后训练扶拐行走。对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的患者,首先锻炼股四头肌,并将髌骨左右推动,防治关节粘连[1]。将引流管于术后的第二天拔出,协助患者进行抬高直腿的锻炼,一周之后,做小腿下垂、患肢伸直以及屈膝训练,两周之后开始在医务人员或者是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行走锻炼。并且将屈膝角度逐渐的增加,极强患者的自身屈膝下蹲锻炼,使角度上升至120b,每天进行两次被动屈曲膝关节,每次持续一小时左右,持续锻炼两周左右。对采用单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固位效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外固定[2]。而对于选择克氏针加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的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的时间为术后的第二天,随后进行站立锻炼,首先是健侧站立,再次是两肢站立最后到患侧站立和患侧负重站立和行走,做下蹲练习,练习的强度循序渐进。
3.疗效判定 优:行使正常的关节活动,并且无疼痛,屈膝角度在120b之上。良:轻微疼痛,屈膝角度为90b~120b,关节完全伸直。差:屈膝角度在60b以上,活动度差,有明显的疼痛感。
二、结果
以上105例髌骨骨折患者在接受2年的康复护理之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成效,其中恢复优者有45例,其余60例均恢复良好,无恢复差的患者,其中行动自如的患者有99例,6例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轻微疼痛,下蹲困难。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提升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成效,加强术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关注和关节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