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的美学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的美学价值

第1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 审美价值 译者 翻译规范读者

一、引言

实用翻译美学是伴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任务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读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提高解决语际转换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傅仲选,1993:2)。从翻译美学的观点看,翻译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有两个:译者和读者,审美客体也有两个即原文和译文。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作者创造的,同时又由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根据我们对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的分析,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再次实现的因素应该主要包括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

二、译者:原文的审美主体和译文审美价值的创造者

译者是原文的审美主体,翻译的过程首先是译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过程。但是译者决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原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傅仲选,1993:118)。在翻译审美活动中,译者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译者对原文审美构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决定着对它的表达,并最终决定译文的审美品质。译者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翻译审美活动中,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然后通过一种联想唤起已有的生活与社会经历和经验,将原文中的审美价值具体化,从而转化为译文。

法国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米盖尔,1965:156)。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会刺激审美主体的想象和理解的活动,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审美愉悦。作为译文读者的审美对象的译文也应该具有这种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品质。例如:

1)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

The main street of Hibiscus was not big.Paved with flagstones 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吕俊,2001:58)

译者转换了视角,把“铺子和住家紧紧夹着街”变成“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这个译文十分生动形象,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原文审美价值的转化。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也会很容易被激发,从而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

2)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Science means honest,solid knowledge,allowing not an iota of falsehood,and 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

译者从“艰苦的”这样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联想到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克拉勒斯,而用其同根形容词,形象地说明“艰苦的”一词的生动具体的含义,也让译文读者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

3)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那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We lean against the green railing of the ship,silently looking at this splendid marriage of the sea and sky;we cherish no other thoughts;we are intoxicated;we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crystal heaven.(张培基,1980:40)

原文“海天”并列,译时又难以分译,译者从这种海天交融、浑然不辨的完美结合联想到“完美的婚姻”般的天地之合,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联想。生动的译文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读者也能很容易获得审美愉悦感。

三、翻译规范:影响审美价值传递的一个客观因素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受着一些翻译规范的制约。直译与意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倾向于一边。我们知道在经过许多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基本上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一味地采取直译或意译,那就势必会造成原作审美价值的遗失。试看下面的例子。

4)Ware his gift,that is a Greek gift.

有人直译为:小心他的礼物,那是个希腊人的礼物。恐怕有许多读者在读了这个译文后会感到不理解,他们也就无从去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对于这样的审美客体过于含蓄的例子,译者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找出异质同构的审美同质体,然后作些必要的处理,以给读者提供理解的路标,读者便能根据这样的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最终也能像原文读者那样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

“希腊人的礼物”一说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指的是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亚城时有意给敌方留下的藏有伏兵的木马。遇到这类蕴涵深厚文化背景的词句,译者在翻译时应作些相应的处理,以帮助读者理解。这时意译的翻译方法更加可取,如译成“包藏杀机的礼物”或“不怀好意的礼物”。

5)Georgiana,the eldest,with her black ringlets,her flashing eyes,her noble aquiline profile;her swan-like neck,and sloping shoulders,was orientally dazzling.(A.Huxley:Come Yellow)

大小姐乔治亚娜乌发盘起,双眸明亮,侧面望去,高高的鼻梁,显得颇为高贵,加上白天鹅似的柔颈,下削的玉楼,活脱脱一个令人炫目的东方美人(孙致礼译)。

这里描写了一个颇有几分东方美人特征的西方美人,值得注意的是“aquiline”一词。该词常跟“nose”搭配,意为“鹰钩鼻”。在英语中,人们常用“an aquiline nose”来烘托一个人的高贵;但在汉语中,“鹰钩鼻”往往跟阴险奸诈有联系。所以,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就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切不可将“aquiline”直译为“鹰钩鼻”,而要根据“aquiline”的形象特征,将其灵活地意译为“高高的鼻梁”,就不会损害原文所描写的美女形象,也不会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的再次实现。

6)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s.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可怜的心惊胆战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也会害病。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把“Hygeia”简单地译为“哈奇亚”,国内读者就会感到茫然不解,不知哈奇亚为何神或为何动物。一般西方人知道“Hageia”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为了使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等效,不影响译文读者的审美活动,宜将“Hygeia”的基本特征显示出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加上“健康女神”四个字。

以上几例并非是说只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才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审美价值。其实许多纯粹的直译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完全融入译语,成为其中一部分,甚至时隔一两代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其外语直译的本源(杜争鸣,2000)。比如,“武装到牙齿”、“一石二鸟”、“酒神赞歌”、“圣餐”、“蜜月”、“列入黑名单”、“象牙塔”、“门户开放政策”、“先锋派”、“三位一体”、“大写的我”、“洗礼”、“超人”、“柏油路”等,对于这些词语,如果译者仍旧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整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完完全全地转化到译文中去,并使译文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审美价值,译者就要认真考虑译者自身、翻译规范和读者这三方面的影响,从而保证原文的审美价值不会在语言的转换中遗失。

参考文献:

[1]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台北:五洲出版社,1965:156.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8.

[3]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

[4]杜争鸣.论意译、直译、不译的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涵义[C].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3.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2.

第2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元价值 学术精神 英美文学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的需求。关注到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文学艺术的交流和沟通模式成为人们选择了解世界文化的最佳通道,也成为能够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学术性途径。关注到英美文学研究的相关工作在我国社会进行如火如荼的现象,针对研究学术工作进行新观点和新模式的探讨成为未来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下,我国社会英美文学研究的工作体系逐渐的壮大,众多的研究学者和相关的理论也成就了越来越好的势头。但是,在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学术精神和研究工作体系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关对策的分析,以此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价值的提升。

二、理论概述

(一)学术精神概述

学术精神是研究学术工作的主要支柱,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为研究学者提供良好的精神力量,成为能够准确表达和展现研究学者意志、情怀、智慧等众多方面精神元素的重要途径。关注到学术精神的重要性,展开对学术精神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精神是影响研究学者了解研究主要目的和本质的途径,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设计能够正确、规范地认识到实际研究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学术精神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引导研究学者的精神和思维逻辑,实现对精神文化的一种渲染和补给。在我国,学术精神具备严谨的研究工作指导意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研究学者向自由的研究体系逐渐的过渡,成为具有坚定学术信仰的专业工作人员。成功的研究学者都具备深刻理解学术精神的能力,并且愿意为学术精神努力工作和奋斗[1]。

(二)文学研究概述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文学行业的不断进步,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背景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事业的革新与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背景体现出众多的元素变化差异,由于人们对于利益和情感兴趣的转变呈现出的不同理解和需求,会影响实际的文学工作发展。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文学意义的研究呈现出巨大的工作价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也促进了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往来沟通需求。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以此同时还必须关注到研究学者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秉承着严谨的态度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诠释,是成就文学研究工作成绩和质量的唯一途径[2]。

三、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现状

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现状呈现出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的情况。关注到我国对英美文学研究工作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具备相关文学造诣和学术认知能力的人员在“”期间受到了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闭门造车的情况。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讨论工作,对于实际的文学内容进行批评和评价的势态也发展的越来越清晰。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呈现出基础理论储备不足的情况,许多研究的内容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失,影响了实际的研究结果。正因为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空白,就需要工作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进而实现对文学研究工作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关注到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当下还划分成众多派别,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与完善,才能够达成更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体现[3]。

(二)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实际的问题,需要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掌握应对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进而实现对英美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加深与完善。 在当下多元价值背景的体系下存在的英美文学研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者素养缺失

首先,影响英美文学研究工作质量的问题来源于研究学者的素养问题。由于研究学者实际的知识储备存在一定的缺失,文学的素养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足,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视角,进一步造成研究出现粗枝大叶的问题。关注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经典之作和思维独特的文学艺术家,因此,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要求也就非常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知识。而上述的研究工作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要求非常高,部分研究学者的职业素养呈现出缺失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研究工作质量[4]。

2.研究学者研究倾向偏差

其次,由于一些研究学者的研究倾向性存在问题和偏差,也会影响实际的研究工作质量,导致工作的具体开展出现问题。因为一些研究学者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就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出现了回避问题和躲避困难的现象,而且在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喜新厌旧的情况,也就导致我国社会实际对于英文文学的研究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也导致具体的作品分析呈现出缺失的情况。例如,庞德的作品《诗宴》等诸如此类的文章存在晦涩难懂的情况,额外还存在文化和语言背景差异的影响,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开展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也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研究工作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5]。

3.研究学者缺乏创新性

再者,影响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出现问题的元素还存在研究学者的思维模式存在守旧情况,对于很多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创新意识不足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质量。在英美文学研究工作的体系当中,由于研究学者对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实际研究结构出现同化的现象。创新的意识和发展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研究学者需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经验,通过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相关知识节点和内容的掌握,以及后期的丰富。英美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思想理念成功的为我国文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对文学研究成功的进一步完善[6]。

四、多元价值背景下治理英美文学研究体系促进发展

(一)研究体系学术治理

在多元价值体系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英美文学研究环境的治理,主要是完善治学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对学术精神的完善实现更高的价值体系追求,并且丰富我国当下的文学研究框架及内容。目前,我国文学研究工作的从业者,以及向往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思想本质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认识缺失问题,会导致实际的工作理念出现偏差。整治学术环境是未来完善文学研究工作道德秩序和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良好的基础认知能够实现对相关工作内容的整合,促进学术精神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二)研究体系发展完善

研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得到认知和整合,关注到多元价值背景的影响,完善文学研究的工作体系呈现出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工作体系的完善包括众多的内容,不单单指实际的工作内容和结构框架存在问题,还涉及对研究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完善。提升研究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够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人员是工作体系的基础元素之一。创新的理念需要从每个细节入手,进而实现对文学研究质量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是了解国际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科学途径,对于文学研究工作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文学内容中,还涉及、文化和艺术审美等众多元素。因此,丰富文学研究体系是未来文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拓展内容之一[7]。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针对当下我国对英美文学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剖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面对当下学术研究的整体环境和精神理念发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对策建议的提出和完善,希望能够科学有效的提升英美文学的研究体系,实现对当下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社会维度的多角度变化和革新转型,都将影响整体的社会价值转变,多元化的价值体系空间对于当下社会的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整体社会体制发生的巨大革新转变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完善需求,需要对英美文学研究的工作内容提出具体的改革要求。重视对研究学者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评定,为英美文学研究体系下的研究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精神环境成为未来工作发展的重点,也是树立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学术精神与英美文学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3):1-4,77.

[2] 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72,177.

[3] 谭晓渝.基于多元价值背景的英美文学与学术精神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2):125-127.

[4] 王雪玲.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5.

[5] 王弋璇.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郭继德先生访谈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02:1-14.

第3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 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 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第4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论文关键词:英美新批评派;有机形式主义;统一性;真实性

一、英美新批评派的历史渊源

新批评派是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得名于美国梵德比尔大学文学教师约·兰塞姆(JohnCroweRansom)1941年所著论文集《新批评》。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和批评见解,称之为“新批评”,以别于l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批评。兰塞姆在书中用“新批评”来指称T.S.艾略特、I.A.瑞恰慈和I.温特斯三位批评家,但后来“新批评”的帽子却落在了兰塞姆和他的几个学生的头上,进而成为一个方便的标签,用来标志一大群观点各异甚至互相矛盾的批评家。现在一般公认的新批评家是兰塞姆、艾伦·塔特(AllenTate)、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obertPennWarren),以及稍后—些的韦姆萨特(William K.Wimsatt)和雷内·韦勒克(ReneWellek)。“新批评”这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艾·斯宾岗(JoelEliasSpingarn)于1911年出版的《新批评》(TheNewCriti—cism)一书中提出的。斯宾岗的“新批评”指的是克罗齐美学。第二次就是出自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文集《新批评》。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这个派别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取得主导地位。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法国出现的“新批评”。它是指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各种新潮学说的风行,以及欧美各种社会运动的勃兴,新批评逐渐失去了往日受人瞩目的光彩。

二、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的误解误判

新批评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被引介到中国文学中来,八十年代更有系统的翻译和评论。但由于新批评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所以迄今为止,新批评仍然没有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批评派成员众多,主张庞杂,从国内有关新批评的一般的论述来看,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它专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读分析,把作品看成是一个自足、封闭的体系,割裂作品与作者、读者乃至社会历史的联系,甚至不要作者、读者和社会历史研究。尽管只要认真读一读新批评的论著,这种误解和歪曲就会不攻自破,但强加在新批评之上的错误印象却始终摆脱不掉。不论新批评在英美的兴衰荣辱如何,新批评在热衷追逐西方话语的中国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正面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的范围,运用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批评家寥寥无几。

在反对新批评的声音中,还有一种奇怪的论点,就是认为新批评只适用于短小的诗文,不能对长篇巨制进行条分缕析的细读和评价。新批评的实干家们没有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做过长篇小说的分析研究,但他们的经典论著给广大文学读者提供了分析原则和方法的良好示范。从新批评将文学作品看成一个“有机体”的观点出发,考察长篇作品的“统一性”、“连贯性”,分析其情节结构、修辞手法,探求作品意图,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说都是可行的。新批评的当事人对这种批评方式的潜力充满着信心和期待,正如韦勒克所说:“我们应想到世界文学的无穷宝藏在用许多种语言对我们讲话,大声要求我们去诠释和评价”。误解和误读只是导致新批评在当代文坛遭受冷落的一个因素。各种新兴的理论流派对新批评的攻击责难也很多,并且在很多新派理论家的眼中,新批评是一种过时、偏颇、必须要超越的批评流派。这个背景对中国的接受者来说,多少影响了他们运用新批评的兴趣。

三、英美新批评派的价值

新批评派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与外界绝缘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称为“有机形式主义”。在文学标准的问题上,新批评家们坚持“有机论”(organicism)的观点。他们认为,一部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具有一定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语言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作品的全部意思正是这种“语境”(context)的产物。“有机论”的观点使新批评家拒绝了对作品做“形式”和“内容”这样传统的二分法。在他们看来,所谓“形式”正是作品的生命所在,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作品的意思。形式就是意味,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从有机论出发,新批评反对图解概念的作品,而要求主题找到恰当的象征体、“客观对应物”。与“有机论”紧密相连的,是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合理性”(ocherence)的要求。如果诗人、小说家讲话的方式得当,叙述得成功,那么作品所传达的经验便会合情合理,整部作品也就具有了真实性。

新批评派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隐密的关系,称为“字义分析”。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新批评的“细读法”(closereading)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在对作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解读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第5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东南亚;文学价值;民间美术;审美

文学和美术一直以来都是最活跃和最具有文化精神的文艺类型,人类的涂鸦冲动和诗文禀赋,自古就相伴相生,相得益彰。文学诉诸思想情感的丰富性,美术则诉诸视觉表现的审美性,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一、文学与美术的血肉关系

在所有文艺门类中,文学是位于于首位的,文学被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语),这是因为它的表现题材最为广泛,表现力度最为强烈,且社会作用非常之明显。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感情,是一个时代思想和精神的集中表现,任何艺术门类无不受到当时文风的影响。美术泛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诉之于视觉的一种艺术形式,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文学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文字,然而众所周知,文字最早源于图画,以美术的形式产生,譬如中国的文字的产生,最初就是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各种图形。换言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文学与美术早就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文学和美术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门类,但它们都受到相同的艺术规律影响,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的共同及相似点。文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较自由地、多方面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从而对美术产生巨大影响。美术可以根据文学提供的题材和情节来进行创作,直接而具体的描绘与显现社会的图景,在审美表现手法上更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美术和文学还有一种更加内在的联系方式,这就是诗与画的相互融合,画面上诗和画妙合而凝,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构成一个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的有机整体。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就曾说过:“诗是有声画,犹如画是无声诗。”中国宋代文豪和文人画家苏轼苏轼更是在评价王维时说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文学里有美术的的美,美术里有文学的韵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美术历来有“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之说,美术可以为文学添枝加叶,增加文学作品中的美术意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先生说得好:“美术与文学的关系,就是菜与油的关系,白铁锅炒青菜也可以吃但是不好吃,加了油水炒,就好吃了。”中国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在谈到自己的从艺之路时也曾谈到,自己喜欢李清照、李煜、李商隐,一直想成为一名有力度的作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走上美术绘画之路,但其内心精神上一直要攀援的,恰是鲁迅那样的文学高峰。

二、民间美术的文化特质

在美术的海洋里,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分支,她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当中,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斗争中,民间美术反映着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爱憎和愿望,贮存着可贵的知识、情感和技术因素。《辞海》里说:“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以家族或师徒的方式进行传承,在题材、造型、色彩和技法的传授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将一种根深蒂固的审美意识、趣味和标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可以说,民间美术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国家人民所理解的真、善、美,正像马克思说的:“在某种意义上还存在着一种规范和不可企及的标本的意义。”民间艺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非常强调实用性与审美性,传承性与创新性以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三统一,充满诗性智慧,拙中见巧,与文学精神妙合而凝,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当之无愧地成为民众自己的“大百科全书”。

三、东南亚民间美术融艺术性和文学味于一体,构筑纯出美的场域和境界

东南亚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区域,东接太平洋,西毗印度洋,南临澳大利亚,北与中国接壤,各个国家多数文化相通,风土相近,但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特色。总体而言,东南亚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地方,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灿若群星,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东南亚国家大多笃信宗教,因此民间艺术的宗教色彩都十分浓厚,常运用象征、寓意和祈望等手法,将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和审美意志结合起来,最终达到装饰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文学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如泰国的民间绘画,多取材于一个个佛教故事:菩提树下诞生、萨唾太子出游、三魔斗法、六象朝拜、舍生喂虎、舍生贸鸽、鹿王本生等,也有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叙事史诗的,当中有许多情节性的描绘,体现出绘画的文学味。同时各种民间传说、生活故事、叙事长诗、歌谣曲艺等民间文学也与民间美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互为存在的时空场景,反映出泰国的社会历史生活。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途径,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思想,构筑出美的场域和境界,形成了基于民间文化沃土的情感宣泄渠道和审美表达机制。文学与美术都是人们心灵的内在表达,民间美术所呈现的是个静观的空间和时间中的运动,一个民间美术师要超脱匠人而成为真正的艺术,就必须从姐妹艺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而首先要请教的便是文学。因为文学是获得纯正审美趣味的内在本源,文学性存在于艺术话语的表达、叙述、描写、结构、意象的思维之中。在民间工艺美术表现上,东南亚风格同样继承了自然,单纯而又质朴的“纯正的文学趣味”,大到空间造型,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了对民间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雕琢的崇尚。东南亚的民间工艺美术集各类装饰特点之长,强调传统性与现代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衍生与综合,更是对东南亚本土文化和自然条件的自觉选择。她们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是特定民族特有的气质和精神在文化上的反映,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充溢着特有的文气和格调,处处闪烁着美好的文学情怀和睿智灵动的审美品质。沉淀着东南亚人民的生活经验和乡土智慧,保持了一分纯朴刚毅和逍遥自在,譬如老挝山地部落的民间刺绣,独出心裁,讲究纹饰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以丰富的创造力表现出惊人的装饰趣味,为自己民族所独有,将老挝人民质朴而自然的审美取向有机地融入到衣食住行、耕牧渔猎、春耕夏耘及秋收冬藏的生活场景和时空坐标之中,展现出极具文学特质的纯情之美和恣意之术。

结语

文学与美术,前者将形象诉诸与想象,后者则把形象呈现在眼前,从形式到内容两者殊途同归。东南亚位于世界地理的要冲,是一个各种文明交汇聚和文化艺术多元的区域,探究其民间美术的文学价值,对于深入研究和剖析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内涵,以及加强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艺术交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为. 文学与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

[2]蒋廷瑜. 铜鼓是东盟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基金项目:

第6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学习评价本意是指凭借一定的组织、程序、方法以及技术手段,针对知识转化程度以及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的价值判断与测量实践。“知识转化程度”是指“知识”从教师流向学生的传递效率与效果;而 “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则指在教与学的日常交互以及知识转化传递过程中,学生有目地的反思性建构个体经验的能力及程度。教学意义上的“知识转化程度”与“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通常被综合理解为“教学或学习效果”。在学习评价的实践中,以“知识转化程度”作为指标反映的主要是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的扩散、掌握;以“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作为指标鉴定的则是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1]的生成、运用。学习评价实践中的这两个层面构成了其主要内容。科学的学习评价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能够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调整,促使教、学实践活动日趋完善。而不恰当的学习评价则会阻碍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严重时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学习评价只是其中一个微观环节。这个小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学习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方法、导向总是处于不断的改变革新之中。这一方面反映了宏观框架下大环境与教育教学的交互状况,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利益、政治、哲学、社会思潮、知识范型的更迭等外部因素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习评价理论在具体实践的微观层面的多元取向,学习评价需要依据评价背景、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不同灵话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也就是说,学习评价的设计、实施主要围绕满足、实现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展开,其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衍生的方法策略必然一致于教育观念以及教学理念的规定性。相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模式的推行、转变必定会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评价模式的变革。学习评价也必然需要通过在不断的调整革新中匹配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以促进教学实践的整体完善。

    高职美术基础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先导课程,课程的设置目的,是籍此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启发。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后能够具有一定的绘画再现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再是能够综合运用个人能力,寻找形式语言、材料媒介等个体感受点;通过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扩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为链接后续的专业艺术设计做好铺垫。高职美术基础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技术作出关于学生对于高职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反馈,根据这个反馈信息,相关教育要素作出相应调整、改进,以保证教育目标要求下的教育效果的现实化和最优化。

    目前,高职的教育改革正勃然盛兴,美术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下,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组织选取方面均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观念变革的前提下,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匹配课程的整体设计,保障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当前教育界关于学习评价研究在观念上达成的共识,首先表现在评价目标是以多元的综合能力评价取代了传统的单纯知识评价;其次,评价角度综合了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再次,关照了评价主体多元化、交互性等特征。在方法上注重了量化评价与质性描述的结合等。这些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学习评价,保障了学习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以及可接受性,给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启发。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高职的学习评价的方法论主要取自自然科学、数学学科,学习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模式主要借鉴甚至挪用了工科职业教育的经验模式[2],这将导致以此参照所建立的学习评价在观念与技术上与高职美术基础课程审美教育的人文价值属性之间的不匹配,甚至是产生价值冲突与矛盾。在此情况下,学习评价并不必然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正向作用,因为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如果说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美术基础课程的技术、技能导向,那么,美术教育的自身规律、特点与本质要求则决定了美术基础教育的人文、审美价值取向。现实中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往往“顾此失彼”——盲目扩大技术、技能导向,忽略简化人文、审美取向,事实上,在技术理性观念以及因果原则主导下的高职美术学习评价不免导致评价的定量化和结果的标准化,这将使经验、反思、情感、个性、自由、想象、理解、领悟等这些审美教育中至为重要、关涉意义和价值的因素失落于学习评价视野之外,那么,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创造能力以及设计意识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最终则会有悖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盖因于此,开拓新的人文关照视角,尊重高职美术基础的学科规律,理解美术基础课程的人文价值属性,不仅是建立关于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的正确观念,深化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改革的契机,还是探索关于美术基础学习评价具体方法技术的进路。

    在这里,强调人文视角并非是要搁置对掌握美术基础客观具体的技能与专门知识的理性评价,而是要在对于“事实问题”研究的同时,将“价值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也就是说,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并不仅是针对美术基础知识转化程度进行的被动的反映,其尤其需要摒弃威权独白的方式方法,深入到情景、现场以及学习主体的内在角度,对学习主体的“个人经验”作出解释性理解,达成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产生意义共享。

    2人文视角与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关系

    谈到职业教育,大家的共识是职业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职业教育活动并不重视个体价值,个性发展的需求要让位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一分子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也应该淡化人本性目标,忽略个体的价值与意义,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特点的体现而予以强调。这其实反映了对职业教育语境中“能力”概念的理解偏差,对“职业能力”与 “职业技能”的概念的混淆,从而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

    在19~20世纪整个社会全面变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激荡使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此起彼伏,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转而面向更为超越甚至是更为颠覆的“人”的领域——从追求人格完善的自由主体的塑造到自我与自身关系的沉思和实践。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历史时段对人类理性以及人的主体观念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造成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嬗变。因而,教育的发展总是伴生着观点的论战。然而相对于教育视野中一切变化的因素,作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成其为最终归宿的“人”,始终属于教育的“终极关怀”。从理论根源上看,教育的前提总是是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教育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一种人文活动,兼具关涉“客观事实”的科学性与关涉“价值、意义”的人文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对于将二者对立起来的的任何非此即彼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同样,作为教育类型的一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职业教育高扬的旗帜。例如,给我国职业教育极大启发的职业教育的典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能力”是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2]。而且,即便是对于具体的“操作技能”的分析,认为其至少是知识、心里运算过程和操作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并且“同时涉及职业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提高等”因素。职业能力是建立在“具有纵深的职业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劳动组织的基础上”[3]的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综合,其所涵盖的层面远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复杂的多。并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与生活世界的不可割裂的关系。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当代职业教育的人本取向充分观照、尊重与理解人的发展、需求、自由、创造、人格与尊严等,肯定了非智力主观因素在职业培养中的积极意义,并以此作为基底来培养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世界的社会职业人,因此,就本质而言,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研究的人文视角凸显了其在培养“完整的、平衡发展的人”、“全面的人”[4]方面的导向价值,与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并不矛盾。

    3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

    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本身即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是判断其评价实践(操作过程与评价结果)对“真、善、美”——即客观、公正、理性原则的符合程度的标准。评价主体的价值尺度是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的出发点。在这个尺度的恒量下,首先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解评价双方的权力关系,尤其须对教师的威权强势定位进行扬弃。

    高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过程的应有特点,因为任何美术内容的学习都不仅仅是依靠书本理论的学习就能够掌握的。高职美术基础教学正是通过美术实践的路径体验升华出个人审美能力,从而达成其美育功能的教育目标。因此,高职美术基础教学活动本身并非适宜精确量化,那么,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中的所谓量化必然都是相对的,所以,其评价结果须依赖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若无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有正确的理解与理性的把握,学习评价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增值效益。多元价值观下的学习评价强调主体多元,但无论评价主体的形式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双方只有在批判反思精神的引导下建立民主的平等与对话关系,才能达成交往共识。

    此外,由于学生本身是具体的、丰富多样的个体,并非是整齐划一的抽象的“人”。每位学生各有不同的禀赋,性格特点各异。加之,艺术类高职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对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学习评价者宜采用多种评价标准,综合考量个体在各自基础上的发展。学习评价应当发挥导向、激励作用,而不是使被评价者沦为被评价差异化的惩罚对象,挫败其对于高职美术基础的学习兴趣。

第7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一、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

(一)遵循心性,天人合一

传统儒家学说,是现代新儒家的传承根本,将西方文化和思想与儒学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思路,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扬,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己任,试图以儒家心性之水,浇灌传统文化之田,不但需内外兼修,更要天人合一。现代新儒家文化主张进行自身道义的分解和融合,在传统文化中需做自我反省,以达到道德层面约束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则严格遵循逻辑的推理和分析[1]。此观点形成中,较为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主要包括:牟宗三、徐复观等人,其主要理论观点为:国人的生命及智慧,是使生命确定形态和定向的基础,不仅要摒弃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入,更应将我国的儒家心性之水提取出来,以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天理留存于心性之内,做到万物的生命与宇宙相通且共融,达到天人合一。此外,儒家心性的观点提出,艺术源自艺术家的内心,只有艺术家将艺术在精神层面上勾勒出来,则说明其个人的情感与领悟,甚至生命,就会一并融入进创造的心性之中,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就是从文艺创作的精神中,提炼和感悟出美的观点及追求美的意识,此观点也从另一角度体现出,中国文艺之美,实质上真正来源与人的内心和精神,而内心的变化,则是心性最佳的体现,在进行文艺美学的审视与评判时,必须要有心性作为根本。而现代新儒家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心性与外界皆可忘却,主观与客观浑然融合,此天人合一也。

(二)德美兼顾,美善相连

有些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分解与细化,提出儒学中的道德观点,并将其引入传统文化之中;有些现代新儒家,则认为艺术之美应与道德并存,只有德美兼顾,将美善相连,才是真正的美,并且,此种形式之美,与文艺作品所涉及的表现形式无关,美只来自于内心,此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心性为上的特点;而有些现代新儒家,则将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性与人的内在品德与修养结合起来,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对等的,并在美学思想中指出,“西方谓之美,出自表象,而中国人论美,在德不在色”。也是从德行角度印证了现代新儒家对于文艺美学的理解观点[2]。

(三)生命相通,美学相融

现代新儒家将哲学中的生命问题,归结为与宇宙万物实为一体,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文艺之美,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宇宙整体,都是可以相互连接,相互融入的。在此基础上的文艺美学,被称之为具有互通性的“生命美学”此种生命美学是关乎生命的,通过万物的造化与开拓,形成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汩汩活力。在对西方哲学和美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后,现代新儒家们提出“生命相通,美学相融”的“生命美学”体系,其将追寻的艺术之美、人的创作品德与生命之美做出贯通和融合,提炼出现代新儒家学说中人的艺术精神,并明确指出,此种艺术精神,对生命的构成及艺术之美的体现,均有深入的涉及。

(四)崇尚人文,家国情怀

对于现代新儒家学派来说,他们不仅有渊博的学识,且文化视野较为广阔,更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便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人生、人格及人伦等部分,不仅涵盖人生追求更体现了人格价值。从文艺美学角度分析,人文精神之美与家国情怀之美,是发自人内心的,并且是与品德相互关联和共存的[3]。更有现代新儒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人文精神中不仅可以表现出人格,更能体现人的价值。也有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道德精神和艺术精神两个方面,两者中,道德精神支配艺术精神,且无论是精神层面之内或是现实生活之中,道德影响艺术,而艺术升华道德,两者互通互补,缺一不可。

二、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存在的价值

从本质上说,现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生活状态等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新儒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与创新,不但为儒家观点的现代化转变与应用创造出理论基础,更对道德与文艺美学的挖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展现出了自身的文化精神与民族特性[4]。将人文、道德、心性、生命等要素,与儒家学说一起,融入进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之中,文明的规范,是西方文化中较为重要的观点,这与现代新儒家学说中的修身养性,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为西方文化发展所借鉴。此外,为增强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时效性,也应使其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相互结合,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8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一、考点梳理

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即对作品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进行解读与客观辩证的分析,从而揣摩这样表达所达到的审美效果,指出其具体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处,最后表明自己的审美态度。

此类题型的考查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作品蕴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正确解读;二是对解读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取舍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不同的民族心理作出恰当评价。本考点的题目,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带有探究意味,难度较大。

二、答题方法

针对小说阅读的特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评价小说标题的优劣。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此类题目设置常见的格式有: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做题目;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4题: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抓住两方面:一是标题的含义,一是标题的作用;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则是透过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比喻义、或引申义、或象征义。标题的作用一般有:贯串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作者情感、凸显主旨、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等。

2.评价小说形象的美丑。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形象是小说审美意蕴的主要载体,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爱憎的思想感情和倾向。因此,评价小说的形象,就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表现出的爱憎之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正确评价人物的前提。

此类题目设置的常见格式有: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个观点加以探究等。比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年新课标卷II第 11题:(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5年浙江卷第11题: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3.评价小说的主题导向。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评价小说的主题,主要看作者究竟是着重弘扬社会正义,还是批判社会丑恶现实。通常来说,弘扬社会正气永远应该是小说的主题,而批判只是为了更好的弘扬。

此类题目常见的设题格式有: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读完作品后,你有了什么样的启示?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5题: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就是将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结合起来考查。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车上有个孕妇

汪 志

阿梅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眼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不好找。这天,阿梅听一个亲戚说,本市新成立不久的一家民营医院要招几名妇科大夫,正好阿梅学的是妇科专业,于是她赶紧报了名。由于粥少僧多,竞争很激烈,到最后,只留下阿梅在内的十多个人。谁能成为其中的几名“幸运儿”,只要看今天上午的最后一道“面试”关了,听说是医院院长亲自定夺。

医院把前来报名的应聘者统一安排在市内一家大宾馆住宿。前几次招聘考试都在宾馆进行,今天最后一关要到医院去。

这家医院坐落在市郊,公共汽车每20分钟一趟。7点30分,在医院领队的带领下,阿梅她们十几个人来到了公共汽车站,不一会儿,公共汽车就来了,大家一拥而上。车上的乘客不算多,在中途停了两站后,忽然车厢里传来一声尖叫声:“哎哟,我的肚子好疼啊!”大家忙掉过头一瞧,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孕妇。只见她在座位上双手捂着肚子,低着头,不时地叫着:“快,快救救我!”

站在远处的阿梅急忙赶到她面前,蹲下身子问:“大嫂,你怀孕几个月了?哪儿不舒服?”那孕妇低着头道:“快7个月了,我感觉下腹胀得很。”“估计是要早产了。”阿梅边说边站了起来,快步来到驾驶员身边,“师傅,车上有个孕妇肚子疼得厉害,估计要早产,你能否将车开快些。前面正巧有家医院。”

“姑娘,不行啊,到前面的那家医院还有四五站路,我还要拉乘客。我这是公共汽车,不是出租车,是有规定的。”

见司机这么说,阿梅也觉得他有一定道理,于是道:“那好,请师傅快停车,我下车打的送孕妇去医院。”车子刚停稳,阿梅就搀着那名孕妇准备下车。这时医院的领队对阿梅说:“小姐,8点钟就开始面试,你咋办?”

“我想先救这位大嫂要紧,两条人命啊!8点钟我争取赶到。”阿梅边说边搀着孕妇下了车。

按照规定,医院院长8点钟要准时进入面试会场,可这时都8点15分了,还不见院长来,阿梅也没来。正当大家焦急等待时,有人喊道:“院长来了。”只见这位院长挺着个大肚子,在阿梅的陪伴下进入了会场。大家一下子怔住了:这不是刚才在公共汽车上的孕妇吗?怎么……

只见“孕妇”院长走上讲台,她先向场下鞠了个躬:“对不起,我来迟了。”随后她拿起话筒,指着站在旁边的阿梅对台下说道:“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不论在哪个场合,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像我们这样的民营医院生存的根基。我本来想多招聘几个,可现在只能招一个人了。招聘会现已结束,谢谢大家参与,下次再见。”

(选自《故事林》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有人认为小说通篇叙述的是一个面试的过程,改为“面试”或许更符合题意。你怎样看,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

2.小说中的阿梅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3.小说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绿帽子卖给谁

陈 琪

新发服装厂的销售主任牛二,正为上千顶绿帽子发愁。新发是个做外贸出口的小厂,这些绿帽子本来要卖给国外的客户,没想到经济危机一来,外国客户破产了,先前订的货不要了,这一千顶绿帽子,只得出口转内销。要知道,“绿帽子”在中国可是有特殊含义的,要命的是,这些绿帽子还都是男士款的。老板发了话,谁能把绿帽子卖出去,利润全归他,厂里只要本钱。条件看起来诱人,但销售部没一个业务员敢碰烫手山芋,牛二身为主任,只得无奈地接手了这批绿帽子。重新染色?不行,重新染色的成本太高。两个月过去了,牛二还是没卖出去一顶。这天,他无意中从网上看到,本市开发区平湖村的村民正在集体上访,抗议一家化工厂排污。一道灵光闪过,牛二有了主意。牛二辗转找到平湖村,老远就看见化工厂的烟囱里正冒出滚滚烟雾;还没进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怪味。牛二捂着鼻子找到上访带头人唐三,开门见山地说:“哥们,别看哥本哈根开会讨论环保问题,就你们这样瞎闹,信不信化工厂还是照排不误?除非……”

唐三满腹狐疑,眯着眼问:“除非什么?说来听听。”牛二神秘地一笑:“除非你们戴绿帽子。”

唐三闻言大怒:“找死吧你!今天你不说个道道出来,别想直着走出平湖村!”牛二说:“别急,听我把话说完。21世纪什么最有力量?舆论!”唐三不屑一顾:“就你想得到啊?我早就给报社、电视台都打了电话,还不是没人管?一个记者也没来。”牛二微笑着说:“你这就一知半解了。新闻得有卖点,狗咬人司空见惯,人咬狗却是大新闻。只要你们买我的绿帽子,我保证你们维权成功,成功后再付帽子钱!”说着,牛二凑到唐三耳边,说出了他的主意……一天后,平湖村的所有男人都戴上了牛二的绿帽子。牛二立刻给报社打电话爆料,记者立马来了,平湖村的男人们按记者的要求排成绿帽方阵,接受闪光灯的检阅。很快,一条新闻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新闻的标题很吸引眼球――《满村尽戴绿帽子》,内容是平湖村村民为了保护祖上留下的蓝天碧水不被污染,全村男子集体戴上象征环保的绿帽子,用惊世骇俗的方式,诉说对环保的渴望……

消息传开,一时间,各路记者云集平湖村。牛二乐呵呵地坐在家里看新闻,为自己的绝妙点子得意不已。不料,牛二得意了没几天,唐三就打来了电话,说:“不好啦!你的绿帽子不绿了!”原来这天,一家全国性的报社记者来村里采访,唐三组织村民们再次戴上绿帽子,却突然发现,大家的帽子都皱巴巴的,连颜色也成了黄绿色!

牛二一听,赶紧带着技术员赶到平湖村。技术员分析了半天,问村民:“帽子有没有进过水?”村民点头,说照相那天下了点小雨。技术员笑了,对牛二说:“牛主任,我找到问题了!”技术员说,那家排污的化工厂门口的氯气含量超标,而工厂旁边有个建筑工地在施工,空气中飘着石灰粉,村民戴着湿帽子在化工厂门口待久了,石灰沾在帽子上,和氯气、水发生化学反应,就生成了漂白粉,导致帽子褪色!村民们明白了,感慨地说:“难怪以前我们的衣服容易褪色。”记者们听说了这事,如获至宝,赶紧推出跟踪报道,标题就叫――《绿帽子为啥不绿了》。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迅速行动起来,重新组织环保测评,化工厂被勒令停工。最后,在舆论的关注下,“绿帽子事件”尘埃落定:工厂被迫追加投资,购买最先进的废水废气处理设备。而牛二呢,按原价收到了绿帽子的全部货款不说,还被厂里评为当年的“销售明星”。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21期,有删改)

1.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绿帽子卖给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

2.小说在刻画牛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

第9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价值;实践应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突出,其将文字与声影、书本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打破传统教学的格局,为学生提供立体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紧跟时代步伐,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发展,促进小学语文的学与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1)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来完成;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可以直观、形象的对教学内容、信息进行传递,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过程。

(2)多媒体技术满足现代教育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直观的情景,利于对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激发,符合当今时代下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3)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

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课本的内容直观有效的反应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视频、图像以后,更容易掌握课本知识。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1)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很难对固定事物产生持久的注意力,对万物充满好奇心,而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愿意学习语文知识。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协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选出精美图片、设计课件,课件中真实的声音、绚烂的色彩,容易吸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注意力,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善于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这对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体现比较深刻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教材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或是图片,在接受时学生会感觉乏味,缺乏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来展示相关视频或是浏览一些网页信息,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活思维,进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感悟能力,有效吸收课堂所授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3)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说话能力,利于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学生在多媒体引导下可以增加交流、参与的机会,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品质。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融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极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往往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简单的认为多媒体课件越漂亮越好,导致课件背景复杂,画面变化频繁,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对画面的欣赏上,忽视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使得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基于语文课的特质,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一切教学手段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不能完全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适度引入多媒体技术

引入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第二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背景;第三掌握多媒体的展示时间,如果时间过长会大量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整堂课的教学产生影响。

(2)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感官体验,即:动画、色彩、视频、图片等;而传统教学模式是需要进行板书教学,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长期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会使得学生思维懒散,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3)注重突出语文的特点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切忌出现多媒体喧宾夺主的问题,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要不断强调学生多读,借助多媒体技术多了解课本内容,以期来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价值及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2]胡京华.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价值及意义[J].学周刊,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