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儒家入世思想;根源;大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91 -0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子权威下降,国家四分五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说:“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后来经过儒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入世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观,三是取财有道且寡欲的义利观。由此内涵不难看出,儒家的入世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和兴盛的根源
历史上任何思想的形成和兴盛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儒家入世思想也不例外。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根植于当时社会土壤中,才使得儒家入世思想生根、成长,并在后来枝繁叶茂。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的根源
1.社会处于大变革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周王权威下降,各方诸侯虎视眈眈;军事上冲突不断,杀伐不绝,常年战乱;经济上由于朝廷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上了,无力组织生产,老百姓不能正常地耕作,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文化上礼崩乐坏,夏商和西周时期形成的奴隶制文化被瓦解,而新的礼制没有形成。泱泱周王朝名存实亡,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分散在诸侯手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总而言之,当时的社会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之中。但是,正是这种动荡和变革的社会现实,为儒家的入世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首先,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由于不符合时代要求,总是要被破除。如奴隶制时期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与毫无地位和尊严的奴隶之间的关系要打破,奴隶不是奴隶主的附属品,他们不能任由奴隶主处置,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投身到生产事务中,而且还可以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其次,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被破除的同时,总要有一种新思想、新制度、新礼仪来主导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儒家的人就想,动荡的根源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集中在诸侯等奴隶主手里,他们想怎样就怎样。于是儒家人就提出大家要通过努力学习,学好了再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这就是入世思想的诞生。当然,一方面由于当时统治者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黎民百姓的觉悟还跟不上儒家的倡导,入世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成为主导社会的思想。但是,它已经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了。
2.有识之士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探索国家和社会的出路
国家和社会越是动荡,越能激起有识之士对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古训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士人们救国图强的最好注解。当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到处游学,思考国家何去何从,思考如何限制王权、如何解救百姓。他们向弟子宣讲,向王侯劝谏,表达自己主张,希望权贵践行。他们这种身体力行的呐喊,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能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客观原因,而把有识之士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主观原因。主客观原因都具备了,事物的产生也就是必然了。
3.社会包容性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还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很强的包容性有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权威下降,各地诸侯为了争雄称霸,需要笼络各方人才,广开言路,因此整个社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给各种学说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各种学说和言论开始互相碰撞、彼消此涨,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引以为自豪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盛世时代。但是,在当时每一种主张都有其基础,也有其局限性,诸侯及权贵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任由其自生自灭。
(二)儒家入世思想兴盛的原因
1.国家兴盛成为社会各阶层共识
儒家入世思想第一次真正成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经历秦朝苛政和楚汉战争后,西汉初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心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急需休养生息。一向备受冷落的道家忽然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其主要流派――黄老学说,成为当时的国家哲学。老子清静无为思想得到提倡,成为当时文化学术的主流,并对现实政治和经济发挥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国家休养生息阶段结束,需要建设强大国家,黄老学说已经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了。社会各阶层都希望国家在恢复元气的基础上蒸蒸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儒家思想逐步被统治者接受,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从此走上强大王朝之路。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入世思想从此也成为了国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2.入世思想引领时代潮流,符合统治者需求
汉武帝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虽然在一些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有所动摇,但是其入世思想在每个时期基本上都得到认可。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时期,统治者总是希望臣民能积极建设国家,百姓也希望在国家安宁的环境下积极生产和生活,读书人当然更希望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儒家入世思想的产物。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管理国家和社会,同时也管控这些人才的思想;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儒家入世思想对于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入世思想不仅调节社会,也调节人伦
儒家入世思想倡导处理好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和外界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将人植根于其生活的自然界和人际间,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封建科举考试就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入世思想通过科举考试制度使统治者和平民百姓之间达到了相对和谐的状态。不仅如此,围绕着科举考试,家庭间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及其它人伦关系都需要调节。儒家入世思想既能在宏观层面作为国家哲学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层面调节人伦关系,所以受到历朝历代推崇。
二、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当今中国社会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为大学生入世提供广阔舞台
当今中国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换档升级,社会事业逐步推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而且现在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时期。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么大好的局面为大学生积极入世提供了广阔舞台,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让他们深刻了解国情,认清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浪潮中。
(二)只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有所作为
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是儒学人士积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产物。当今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要有所作为,当然也需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只有把自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群众,才能发现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培养才干。大学教育不能理论与实践脱节,应该大力加强实习、实践教育,通过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搞流于形式的参观、访问等,必须贴近百姓、深入生产和生活,带着专业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实践,才能有收获。
(三)当今社会包容性强,各行各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儒家入世思想诞生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包容性强的社会是各种思想、学说萌芽、生长的土壤。当今社会的包容性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强,各种新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细分,各行各业都能涌现出佼佼者。为此,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二是积极探索多元教育,不要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按一个专业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从入学教到毕业,而要探索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去向,鼓励学生到新兴行业就业,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四)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才能成为时代的主人
儒家入世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都受到统治阶级推崇,它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精神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社会的主流。在当今世界,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不进取就落后,不进取就会被时代抛弃。作为大学生,要融入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成为时代的主人。首先是思想要有前瞻性,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善于批判地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其次行动要有积极性,积极面对学习和工作,就能和时代保持步伐一致。
三、结论
儒家入世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而且这种影响从古代一直到当今社会。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探究这种根源对当今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可以从儒家的入世思想中汲取力量,古为今用,传承发扬。高校要研究探索怎样把传统的入世思想和当今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感。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有利于入世思想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79-84.
[2]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3):9-12.
【关键词】文学;儒家;政治;忧患意识;仁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 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诗大序》有云: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关于诗的“美刺”作用,我们可以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句话中受到启发。
无论是“美与刺”还是一系列爱国诗歌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体现着“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的主张。关心政治,崇尚现实,注重作品的讽刺性,教化性和教育意义,促使我国古代作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在当今社会,“文学为政治服务”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而文学作品如何在这种反对质疑声中发展,繁荣,开辟一条新路才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中庸之道
《论语 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中庸”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哪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哪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中庸之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绝大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中国人讲究“中庸”,而“中庸”更是促使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作品呈现含蓄、内敛的倾向,作家们似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强烈的情感不致一泻千里地抒发。像《论语 八佾》中孔子就赞扬《关雎》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平衡,没有过度的快乐或者悲伤。男子对自己心爱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时,只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并没有过于强烈的哀伤,这应该就是“哀而不伤”,但当男子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是也仅仅是“锺鼓乐之”“琴瑟友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的表现,这应该便是“乐而不”。此外。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强调凡是诗都要具有中庸之道,要使人的思想中正无邪。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朴实、含蓄、委婉的特征,多是“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效果。就拿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
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时避难金华所作,当时的她面对着家破人亡,丈夫死去,孤苦无依。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词的首句写狂风花尽,一片凄凉,但作者却没有从正面描写风之残暴,花落狼藉,而是极为含蓄地用“风住尘香”四字来点出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哀愁。词的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极其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愁绪,让哀愁有了重量,这种含蓄反而将作者的哀伤之感扩大化了,算得上“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好的典范。
3 “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
本专题的学习要点有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主流思想含有主导思想意味,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因此,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前秦时期产生,这一阶段的学习要点主要是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方面要了解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关注后来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吸收了先秦哪些学派的哪些思想。
例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而汉朝改造儒学的代表是人物董仲舒,据此推论,该题正确选项是D。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到西汉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再到明清思想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蔚然大宗、但不受重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魏晋至唐,三教合一;宋明时期,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明清之际,被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D
【解析】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这说明了“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政治动向。
三、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独尊地位?
儒学在秦朝受到压制,到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为正统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来理解:
1. 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董仲舒把什么思想融进儒家学说里?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通过对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儒学虽然大体承袭孔子的学说,但已吸收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地”要服从“天”,“阴”要服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由于皇权出于天命,是不可以觊觎和窃夺的,因而皇权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2. 以下材料所论述的君臣关系有何变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阅读了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名分、秩序,但是,并没有神化君权,他反对犯上作乱,但又否认绝对服从。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代虚无缥缈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因此,当臣子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不是普通人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的思想,使之更适合了皇帝专制的需要。
3. 儒学在此时得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理论实质是为了论证天君关系;再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来解释封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君权,而且也维护统治秩序。
例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A是孔子的言论,他主张为政以德;B是荀子的言论,他强调“德”的重要性;D是黄宗羲的言论,反对君主专制;这些选项皆非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这一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 为什么说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后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关注的不仅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这就是我们教材上提到的《四书章句集注》。他还编著《小学集注》,将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如果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那么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C
【解析】 宋朝时,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五、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从自身来说,儒家思想嬗变,能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从20世纪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及技术成果的推广,世界各国走向开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管理思想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变革,由原先的“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向“管理伦理”发生着衍变。管理哲学中的P原则和L原则,由过去的Profit(利润)和LoSS(亏损)转化为People(人)和Love(爱)。这表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正在朝着东方管理思想的方向靠拢,管理思想伦理化已经成为国际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伦理化的管理思想从其产生的渊源和结构特征来看,都与我国的儒家管理思想有着惊人的吻合,足见儒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儒家管理思想,将儒家文化中重人情、重伦理、重道义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现从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知觉和个体决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孔子以人心的共同感受为前提,提倡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个体角度而言,儒家思想不仅仅追求经济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满足,而且追求人格的完善,人际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伦的和善。“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基本界定就是爱人,爱人则肯定重人轻物,看中人的生命存在。如此,“仁”也就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人的内在价值就在社会中显现出来,体现在组织的价值追求中,最终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人心的共同感受是组织行为学中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个体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和解释他人的活动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便于有效的判断,从而进行迅速的决策,个体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其中“选择性知觉”、“对比效应”和“投射作用”,既是个体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推己及人”(《孟子》),进行主动选择判断的技术手段。
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在儒家思想看来,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核心是人的完善,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管理的目标是“安人”,明确了把人作为管理的载体,这与现代管理中组织文化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尊重人的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使组织成员的心力、潜力和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孔子说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为桀、纣失天下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这句话对奉行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人的价值的组织,起到了警示作用。传统西方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组织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将利润放在第一位,而组织中人的主体性被弱化乃至忽视,则人的工作积极性将降低甚至于丧失,最终组织单纯追求利润的目标也会落空。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道”,“仁道”即“人道”,“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孔子也说过:“惠则足以使人”,只有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从组织、制度、授权、奖惩等方面“惠”及以人,以人为本,才能赢得人心,让组织永保活力。
三、“利”与“义”的冲突
所谓“义”,就是行为的应当或适宜标准,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利’,也就是利益,是指人的功利价值。在组织行为学中,冲突是种过程,当一方感觉到另 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冲突的过程就产生了。对于“利”“义”的关系,如果产生冲突时,儒家明确了“见利”要“思义”的思想,应该把“义”放在首位。正如“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不能只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将“义”弃置不顾,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针对社会上重利轻义的倾向,儒家提出“重义轻利”的思想,强调要“见利思义”、“取利有道”,要求“利”必须符合“义”的规范,既不反对“有利可图”,但同时又决不“唯利是图”。正如“因民之利而利之”所说,聪明仁厚的人应当先满足公共利益,自己才可从中相应获益。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经济活动双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同样是以利益为主。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决策行为,应在谋求自身利益时,首先考虑的是“利他”,以“利他”的方式实观“利己”,在关注公众、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争取自身的利益,达到“利他”和“利己”的和谐统一。社会互惠互利是观代管理思想中的原则要求,也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以义取利精神的体现。如果不顾公众利益,不尊重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没有“义”,最终自身也无利益可言。儒家思想并不反对发财致富,而是主张“先富后教”,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史记》)。如果连基本生活之衣食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就要大乱,就谈不上什么礼、义、荣、辱。现代管理思想提出的“互惠互利”以及“与公众一同发展”的原则,强调经济活动双方利益的平衡协调,根据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四、目标价值取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句中的“和”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讲求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以和为贵”,讲求人与组织的关系和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守其位,各尽其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在组织行为学中,这种“和”也是群体内聚力增强体现,是组织追求人、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氛围。例如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双向对称”模式,即体现了儒家“人和”的思想。“双向对称”模式是美国管理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提出的,模式理论认为,组织与社会和谐的形成,要求组织一方面将信息传播给社会,另一
方面将社会公众的意愿和信息反馈给组织,在组织内迅速流动传播,以便组织吸取民情民意。通过这两方面的交流,能为调整、改善自身的有效管理找到事实依据,组织同时在良好的双向沟通中得到对称平衡。此外孔子明确了达到“和”的行为取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其中的“和”是通过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达到整体的最佳组合。句中的“同”则是不讲差别,盲目追求一致。前者是追求对立面的协调、统一,不回避矛盾,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后者却是混淆是非,无原则的调和。“和而不同”是处理矛盾,对待差异的积极态度。
五、领导
关键词:自然;比德;宇宙感
人类从自然中诞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寄托了人类生命的感悟。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陌生、疏离走向熟悉、亲近,自然的本真状态向人类敞开,人类以本质力量显现到自然,“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1](p547),人从自然中感悟到肯定性价值,即是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品格特性。自然景物之所以是美的,不仅符合人的感觉需要和特性,而且能够满足人的生命追求,启发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因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然风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中国人的自然美既体现了人类审美心理的普遍性,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自然的认识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梳理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自然对于儒家具有认识意义,社会传达意义和道德象征意义,其主导的审美自然观即是比德,即以德观物。
一、“比德”的自然审美观
儒家的审美观是美善统一,以理节情,将伦理道德作为审美活动的根基,在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感受中体悟道德人格。孔子的自然美观是“比德”, 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比附到自然景物之上,在自然山水中体验到道德观。
人置身于自然,首先认识自然事物,儒家学说要求君子以修身为核心,而修身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格物。《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p1)作为君子首先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认识到伦理道德的价值,才能保持意念的真诚、心思的端正,进而修养品性,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治理好国家,最终天下太平。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鸟兽草木之名。”[2](p54)孔子看来诗经不仅关乎教化问题,而其基础作用即是认识自然,诗经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从诗经中不仅可以认识到鸟兽虫鱼等动物,花果草木等植物,谷物蔬菜药材等农作物,而且可以认识河流山川,风土人文等等。孔子所追求的君子形象不仅通晓六艺,习于礼乐,而且博物多识,广泛地认识自然。
儒家在情感的抒发方面讲究温柔敦厚,运用自然景物寄寓思想感情。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各种刺激产生丰富的情感,情感通过适当的形式宣泄出来,这是正常的现象。孔子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主张情感的宣泄要受到节制,思想情感的表达要委婉含蓄,讲究“乐而不,哀而不伤”。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诤谏上级要讲究方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3](p39)因此,文艺作品要注意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儒家不提倡直抒胸臆的表达,推崇含蓄委婉,寓意于物的表达方式。《诗经•硕鼠》中民众痛恨国君的横徵暴敛、贪得无厌,而具体表达则以硕鼠暗喻国君,“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2](p327)
儒家主导自然审美观是以社会和人生角度审视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比附于社会规律和人生哲理。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2](p32)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地说明松柏是常绿乔木的自然性特点,而是联想到社会中的仁人志士不畏艰难困苦,在逆境中坚守独立的人格,高尚的节操。孔子在山水观方面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证正义》解释说:“知者乐水者,乐谓爱好,言指着行好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不知已止也。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知者动者,言知者常务进,故动。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知者乐者,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欢乐也。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山和水被“拟人化”,赋予人性的色彩,人性中的仁性和智性比附到自然界的山水,自然物成为人本质力量的确认。
以德观物的自然美观,不是停留在自然物的形式美,而是在其神态中发掘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神美。这种以德观物的审美感受,不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性层面,而是达到道德的净化和升华,即是伦理层面的悦心。
二、儒家自然审美观宇宙感
在以德观物的基础上,儒者在自然之中体会到深刻的生命价值。《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p34)孔子追求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当面对无穷无尽、足以带走一切的滚滚江水,不禁感受到宇宙之无限,人生之苍凉,而沧桑之中又渗透着仁者奋发有为的刚健精神。孔子晚年其精神达到物我合一,天地同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p 55)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到晚年突然沉默不语,因为孔子一生信仰和实践使其感悟到,有限的人道之上,还有大化流行、化育万物的天道。天道永恒不朽,生衍万物,是有限的语言符号无法传达的,孔子可以以仁者之心感受和体认天道,其精神也升华到宇宙境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p39)孔子晚年即从自然地感受中获得对天道的体认,又从具体的微小的自然物,体会到一种生机盎然的生命之美。孔子主张培养起一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
三、儒家自然美观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居于国家意识形态地位,以德观物的自然美观对中国人的自然神美心理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古今许多文人骚客从自然景物中悟出社会规律和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苍生黎民请命,开启人间太平。周敦颐《爱莲说》借用“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形象,表达自己清正高洁的君子人格。《白鹿原》中朱先生登临华山顶峰,感慨“横空大气排山来,砥柱人间是此峰”, [4](p16)华山挺拔陡峭巍然矗立在八百里秦川,朱先生由此联想到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的人间伟丈夫,后来朱先生将此诗送给奔赴抗日前线保家卫国的军人们。儒家知识分子从自然物中发掘出对道德人格的确证和体认,以社会美代替纯粹的自然美,以美学的公共价值遮蔽私人价值。儒家以德观物的审美观塑造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追求人格的文化特点,即是在当今社会还是有积极价值的。
注释:
[1]刘勰.文心雕龙译注[m].山东:齐鲁出版社,1995.
[2]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z].湖南:岳麓书社,2002.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成果;儒家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36-0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经历了从起步――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其中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其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从实践意义看,将中国传统的理论思想精髓灌输于科技发展中,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趋于繁荣。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思想作出肯定,传统科学思想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得以世代传承。
一、儒家思想
根据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的分析来看,汉代的董仲舒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黄帝内经》中包含了儒学的“天人合一”观念......直至目前,我国医学也保持着传统的理论思想,即阴阳、五行、气、灸等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理论思想体现了儒学,我们从以下角度分析。
1.促进作用
(1)儒家思想讲求“仁”、“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去做有益于群体的事情,这就激发人们通过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来创造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此目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医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儒学的发展使非常多的仁人志士走上了医学的道路,比如李时珍,因为科举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开始学习医学,并专攻医学。[6]受儒学的影响,大批的人们开始钻研医学,广泛吸收天文学、地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说精髓来丰富拓展医学。
(2)注重实用性是儒学的另一个特点,孔子曾经多次提出,要学以致用,用之于实际,观察其实效。比如,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学科的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无一不体现了对实用性的重视。天文学与群众的日常生产活动有些密切的联系,数学则追求实用的计算技术,农学离不开农业的生产实践,医学要通过医生与病患的沟通中得到发展。
(3)孔子所提倡的对教育的重视在推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开创的私学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从城市中心到乡村都能体会到教育事业的繁荣。儒家学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开化,给予了人们进行科学技术创造的理论条件,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出了大批科技精英,使一系列的科技研究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2.阻碍作用
作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的儒家学说在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其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儒家学说中的“重理性”思想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中得以体现。儒家学说中的“理性”指一切遵循本源,不能违反原则,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这便使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轻逻辑,便理性。纵观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大部分都是理性的产物。比如,讲究“阴阳”的医学便只能意会,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巨著的内容大多都是经验多得,体系非常杂乱,缺少逻辑分析。[6]在后期科学技术堕落的探究原因中,“重理性”便成为了导致其结果的原因之一。
(2)缺少批判精神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虽然尊经崇古的思想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消极作用也不容小觑,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进步,而一昧地讲究尊重古书会局限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缺少对理论的批判,从而阻碍了其持续地发展。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的科技思想是道家科技思想的重要M成部分,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深远,道家学说对天地运行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医药学的贡献等等在古代科学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这里对其进行简析。
(1)道家学说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比如,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道家学说对风雨雷电等自然天气的变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表达了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在《庄子天运》中,道家学说对宏观的万物运行进行了哲学思考等等。这些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的出现无一不在向我们阐述着,到家学说在改变人们固有的对天命论的认识,从天地的运行中主动找寻规律,这对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道家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向人们的生老病死提出挑战。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代君王对炼丹术如痴如醉,而炼丹术则体现了道家学说对化学的研究。比如在《周易叁同契》一书中,记录了详细的制炼丹药的理论和方法,道士葛洪说明了“铅”的可逆等等[3]。这些理论在现代都可以被证实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当时道家学说对于化学反应的分解和化合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3]这无疑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3)道家学说将人看做由形气神三部分构成的系统,由此基础上发展了医药学,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此学说十分推崇,他在道家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写出了许多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要的著作,比如《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等。可以说,道家学说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3]
结语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体现的理论思想与当时我国奉行推崇的各家学派密切相关,通过本文的分析,汲取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理论思想对其进行解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理论思想的影响,而该理论思想对古代科技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冷静地分析。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根据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继续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J].历史教学问题,2002,06:22-28.
[2] 刘旭.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4.
[3] 周银华.中国古代道家科学技术思想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 童恒萍.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是在一个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全球一体化的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国际间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文化艺术为内涵,它们间不同的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要想在国际间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以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温情,创作出具有高雅格调的室内空间。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不停的发展,演变至今一直影响着中国当代的室内设计。
1、形神兼备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一个“意”字,这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来美好生活及事物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蕴含着人们的理想,通过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来体现,传奇神韵。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来诠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生活观和审美观。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所提出的观点。现今在中国,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国设计师所恪守的设计哲学,追求设计的自然性,模山范水,象天法地,运用人力巧夺天工,再造自然之美,又尽量不露人工斧凿之痕,达到“虽由人作,宛如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此类作品在我国随处可见。
3、崇尚自然
在室内设计中崇尚自然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倡导的一个原则,在室内的装饰装修中引用自然形态则是顺理成章之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渴望在室内环境中营造自然的景物。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当今人们的住宅空间里,其绿化所展现出的优雅,怡人的自然景观,都会给人以重要的影响,是现代的室内设计贴近自然。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时代的向前发展要求当今的室内设计注入新的血液。现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一路向前走来,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中有必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审美理念相融合。
1、传统装饰符号的应用
中国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传统符号繁多,内涵丰富主要是指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有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这些符号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我们将这些装饰符号加以简化,提炼,从新组织后应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营造出现代室内设计的传统风格。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处理的手法有:概括简化,这种手法是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整体或局部的艺术加工,提取出其精华部分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室内设计风格失去了传统装饰符号之形,但没有失去传统之神韵。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功能和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和发展;几何化变形后重构,将传统的装饰纹样进行几何化变形增加其装饰的时代感。例如:古代的回纹、瑞花纹卷云纹等都是先人们在陶器、青铜器的雷纹上简化而来,我们可以借鉴先人们的这种纹样创作思路,将之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变形:对传统的装饰符号按照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局部变形是将传统纹样中的某个局部进行改变,突出其局部特征,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的装饰之中。整体变形是改变其原有装饰符号的外形只保留其整体特征,移植其中的意蕴于现代室内设计的装饰之中。
2、对传统色彩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用色经历几千年的流传至今已经和传统的民情风俗、生活习惯、审美意识、象征会意紧密相连,这是民族的烙印,情感的象征。然而,因为社会形态与生活观念的改变,我们传统的用色习惯也逐步与时尚流行的色彩交相融合,在流行的组合中加入传统色彩能彰显其丰富的审美内涵。这种传统与流行的有机组合,已广泛被当今室内设计所应用。
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吉祥喜庆色“大红”所承载的特殊内涵,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是永远都不能磨灭的。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具有传统装饰色彩的纹样已结合了现代审美形成新的魅力。既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往日的温馨,又能享受到现代的时尚感。
传统的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着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显著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意境。
在当今的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了现代人对传统艺术的不解情结。我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传统,昨日的传统造就了今天的文化,今天则是未来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它丰富了当今室内设计的设计语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形式美,时代精神,居住者的个好等,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方式,努力找到古与今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
[1]莫武刚.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其当代之创新[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12) .
[2]余明,李峰,陶慧.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J]. 陕西建筑, 2007,(09)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学习
一、引言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需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提升,还需要关照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我国,“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是“非智力因素”的思想早已散见于古代教育家的言论和著作之中。尤其在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著作和实际教学中,尤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就是“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的机能。”②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对认知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的动力系统,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内外信息。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个性、志向等。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全部的心理机能都得到充分调动,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占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渗透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着重看其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启发价值。
(一)学习动机论
学习动机是“学生倾向于发现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尽力从中获取预期的学业上的提高”③。动机对语文学习具有激发、维持与指向功能。回顾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
在先秦时期,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的设立,但孔子、孟子、荀子这些教育家们积极开展的“诗教”课程可以说正是我们语文课程的萌芽,“诗教课程是以孔孟儒学的育人标准,以《诗》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④。其目标是紧紧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志士仁人”“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认为教育要“明以人伦,教人以善”;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他认为“以美其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对教育目的虽有不同提法,但皆是围绕促进“人的发展”而展开的,简而言之便是“以人为本”。
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即“求知”。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语文知识要有系统性,只有“成章”才能为“志于道”做好准备,“求知”乃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一层次。第二,涵养道德,提升自我,即“立德”。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必须将自我的全面发展作为学习的目的。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讲道:“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孔子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光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涵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立德”乃语文学习动机之第二层次。第三,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即“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的君子人格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塑造学学习者的主体人格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立人”是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三层次。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习者普遍对语文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与不学,在成绩上差别不大。这就是没有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的表现,因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不防有选择地借鉴古人“求知——立德——立人”的层次理论。
(二)学习兴趣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先秦儒家教育家们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第一,选取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他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用亲和的话语消除学生顾虑,以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导入教学情境,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孟子、荀子以善用譬喻见长,且譬喻多与生活贴近,教学过程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借助生活中极其简单的例子,让人顿时清晰明白,学习者自然不会感到乏味。
第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荀子·性恶》中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认为治学要有良师益友相辅, 师友之间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圣人与凡人、圣人与我,均为人。这样就改变了学生仰望圣人、仰望老师的视角。在这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兴趣自然日益浓厚。
第三,构建渐进有序的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使学习者维持学习兴趣,持之以恒,有所进益。《学记》指出了教学中贪多求快的后果,“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强调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欲罢不能”。
第四,采用愤悱启发的教学方式。《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是指引导学生但不强行牵引;“强而弗抑”是指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开而弗达”是指开导学生而不是全部告知。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今天语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往往将讲台变为展现自己渊博学识的舞台,用详尽的、无一遗漏的讲授代替启发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导致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学习情感论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者带着饱满的情感投入语文学习, 同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在进一步升华着学习者的情感。人的情感简单地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情感的推动促进,避免消极情感的负面影响。学习者以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学,就是学会“乐学”。
怎样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感?首先,需要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并且激发学习者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关于这两点,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先秦教育家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第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我们今天语文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就是孔子孟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选取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个性的不同:“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师也辟”“由也喭”,当教师依据这些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时,学生自然感到一种人性的关怀,学习也开始积极主动起来。第二,恰当运用正反激励评价,激化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高层次发展。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称赞颜回“贤哉,回也!”评价闵子骞“孝哉,闵子骞!”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他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另外,恰当的反面激励评价会使学生摒弃消极地情感因素,从而走向积极。孔子对于自我要求不严而“ 昼寝” 的宰予, 采用“朽木不可雕也”的严厉批评促使他摒弃消极、“回归正途”。第三,以自身人格魅力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好学,教师必先博学;要让学生身正,教师必先德高。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品德。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先对自己严格要求,由“好学”至“博学”,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老师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钦师敬师继而好学乐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很广,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必须自己先广博的学习,成为一个“好学者”,才能向学生展现语文的魅力,引导其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四)学习意志论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 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⑤语文课程包罗万象,在语文世界里探索遨游需要有长期的努力,顽强的意志作为保障。在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意志。
首先,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以专心——信心——恒心贯穿学习过程。第一,要做到“专心”。《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一起学习,成功与否不一定是智力因素所决定的,还要看其是否专心、用心。第二,要树立“信心”。信心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它是意志的重要保障。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自弃皆是没有信心、没有意志力的表现,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学业的追求上善始善终。第三,必须始终贯穿“恒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恒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其次,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这是形成坚定的意志力的基础。先秦诗教课程的核心是“以和谐为中心,在自求、自省、自克、自成中涵养美丽人生。”⑥其中“自求、自省、自克”正是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有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即“自求”。孟子主张“深造以道,反求诸己”,他认为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只有主动求知,才能深造自得。第二,要有语文学习的反思意识,即“自省”。曾参说“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去反思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这不仅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也是培养意志力的一种途径。第三,语文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即“自克”。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白沙在涅,皆是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干扰,但是其结果不同,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自克”。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干扰因素在影响着学生,使其自我监控能力非常差,而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为我们提供的“自求——自省——自克”范式正能帮助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重享学习之宁静。
三、结语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一个民族的发展,决不能摆脱自己的根基,更何况,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还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在当今语文学习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我们应吸纳其有价值的成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行更远!
[注释]
①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106.
②阴国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26
③[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68.
④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50.
⑤林斯坦.学生学习意志综论[J].教育评论.1995.5.28
⑥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50.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4]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
[5][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6]沈德立 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8.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1传统文化的功能价值
1.1历史功能价值
传统元素是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它印证着一定时期内生活变迁、城市发展。我们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去窥探我们的历史,抓住城市的根本。
1.2艺术功能价值
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积累、发展传承下来的。在它们当中不乏大量极具艺术感的古代器具、建筑、戏剧、舞蹈等等,在它们的身上都包含大量的美学特质,也是一定时期内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具体表现,记载了艺术演进的过程。
1.3社会功能价值
人们在某个区域居住生活了很长时间以后,便会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复杂的紧密联系,这种无形的联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文化在社会当中充当的便是这种紧密的联系,这便是它的社会价值。不管哪个地域的人都会认同自己当地的历史文化,而正是这种历史文化才能给人们创作出亲切的归属感。
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积累、发展传承下来的,所以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以一定区域内的传统文化的发展、积累传承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传统文化能被大家所认同,为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用,因此传统文化应该也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
2、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几种形式
2、 1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中,则体现为建筑对内严格封闭、对外自由天地。如建筑大师赖特在流水别墅的设计中便是吸纳了这一思想内涵,建设于岩崖之间,室内外却浑然一体,真正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建筑影响颇深,如我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便源于这一思想。大剧院建设初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建成后却得到了一片称赞,原因便在于实现了协调的设计,融汇了“无为而治”的精华,看似无为实则更加遵从自然,给予建筑功能与形式自身自由发挥的空间。佛家则追求自由随意、返璞归真的人生之道,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建筑影响颇。
禅宗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影响就颇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可以说是这种设计的真实写照。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就是传承了传统佛家人文思想的精华,讲求远离世俗,追求归隐山林。这种亲近自然、远离世俗的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占有极大的市场,尤其是在当今生活繁杂、忙碌的时代,人们喜爱住在偏远闹市、花草丛生而又自然的建筑中,导致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大肆融汇了这一思想。
在礼制思想控制之外还有一块净土,那是由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取胜的世外桃源―园林。和传统礼制控制下住宅的中规中矩相比,园林则是体现主人的人文情怀,在这片净土人们远离仕途的纷扰、求学的烦恼,专注于放浪不羁的文人情怀。在这种情怀之下,呈现的布局是感性和自由的,反映到建筑空间形制上便是感性的园林。
2、 2在建筑形式中的运用
现代建筑设计形式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外在形式、建筑细部和传统符号三个方面呈现的。
中国传统的外在形式是由屋顶、墙身和基础组成的一种理性的对称式构图。中国传统建筑中,对于屋顶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点,这一点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立面的构图。屋顶形式是中国古建造型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挑出的屋檐、优美的檐口曲线、反曲的屋面、起翘的屋角以及多样化的屋顶形式,使得中国的古建具有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中国古建筑中以形式著称的宫殿、土楼、民居、古塔等,通过对其造型的简化提炼、抽象变异,成为了现代建筑外在形式的创作源泉。
2、 3在建筑材料中的运用
传统材料是对历史记忆的延续,是对文人情怀最直接的表达。在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传统建筑材料有:青砖、青瓦、竹木材和石材。建筑师通过对传统材料二次肌理的挖掘和传统材料的组合,结合现代技术,将传统材料用于现代的建筑中。在现代建筑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是对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达,是对他们历史价值的直接体现。特别是旧砖旧瓦,它们身上到处是人们生活的影子,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而这种气息和生命正是现代建筑所缺乏的。
2、 4在建筑色彩中的运用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色彩文化,受“礼制观念”控制的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中,“红”、“黄”是它们的主色调,鲜艳的颜色是为了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以老庄和儒家思想取胜的江南私宅、苏州园林以及徽派建筑等中,这类建筑的色彩往往比较素雅、纯净,以低调的“黑”、“白”、“灰”为主,偶尔也会出现高纯度的原木色、土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观,反映到各个民族的建筑色彩中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云南白族建筑大多以白蓝相间为主,在,藏族同胞则以红白为建筑的主色调。
建筑色彩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是建筑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应该重视以色彩为手段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为现代建筑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3.1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在一系列的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中高层及其高层住宅,日益朝着洋化的方向开展。有很多城市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其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比如一些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城市很多的建筑项目都实现了木土文化及其外来文化的结合,保证了建筑项目木身内涵的突出,实现了木土建筑文化的优化
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及其现代建筑文化的冲突需要得到解决,从而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结合。这就需要进行中国传统建设文化的科学化研究,避免其传统式、零散性。真正实现建筑设计的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把我国的民族形式及其民族风格与时代潮流相结合。这需要进行其运作前景的分析。根据当代住宅楼市的设计需求,可以得知各种洋气建筑登陆我国。比如各种欧洲风范的建筑,各种美式的建筑等,对当下的楼市造成极大的冲击
3.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要坚持创新,也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前辈建筑大师经验进行合理的取舍,同时在设计的形式、技巧、语言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以适应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建筑设计不仅停留在对前辈建筑大师的继承和借鉴上面,而且不断地要超越他们,不断地开拓创新,从而不断地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建筑特色。
3. 3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学技术特征明显,科学直接参与到艺术当中,建筑的技术进步,升了建筑的艺术性。无论从哪个层面出发,建筑师在设计时技术性都是比艺术性要优先考虑的。艺术为了创造美,技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艺术需要思考、需要想象力和情感投入,技术需要经验、知识与技巧。技术是创造的基础,如果没有技术,一切都是空谈,如果没有艺术,那造出来的就是只是一件物品c所以只有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贝幸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因此,在设计中要努力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
结束语
科技是时展的动力,新材料、新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传承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股推动现代建筑设计水平提升,促进将现代建筑事业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与潜力。
参考文献
[1] 白艺佳,传统在时代建筑精神传承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