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课外阅读的快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的快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阅读的快乐

第1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关键词:激发;阅读热情;快乐阅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说:“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生命。”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课内阅读,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实践与延伸。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教育的实践性,这是他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一大特性。学生在课内学习能让学生学到各种基本知识与方法,但要形成阅读能力和习惯,就必须要在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中去巩固、拓展和提高。但纵观学生的阅读现状,形势很不乐观,很多孩子宁愿守在电视机、电脑游戏前消耗时光,也不肯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对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很多时候是应付了事,感觉是被迫阅读,孩子不爱读、怕读的现象屡屡存在,缺乏阅读的快乐感。

由此我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公鸡吃米”,并从中发现:如果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进它的嘴里,它都不吃。但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吃。其实阅读不就是和喂鸡一样吗?硬逼是读不好的,即便读了,也是不情愿的,即便读,也是浮光掠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展现阅读的魅力,使学生品味阅读的喜悦,只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何愁他们不爱阅读呢?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就不会困在“鸡不吃米”的困境中了,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阅读?下面就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故事,激发阅读热情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低年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巧妙地通过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当学生在听老师讲故事时,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精美的插图加上老师富有激情的“表演”,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同时这本书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利用书中插图,引导想象,激发阅读热情

插图是课外书的“第二语言”,是孩子们阅读的一部分。低年级孩子对插图可能比对文字更感兴趣,老师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引导孩子想象,让插图“活起来”,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上低年级老师常用的方法,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一波三折,处处设疑,激发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童话故事内容夸张、情节曲折离奇的特点,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又一个“玄机”,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浪潮。这样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乐,在乐中读。

四、用音乐渲染情境,感受审美乐趣,激发阅读热情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可以播放优美感人的音乐,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使学生更深入到故事情节中,使阅读的火花越烧越旺。文学与音乐同是艺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作为艺术的不同形式,它们在表达主题、书写情感、创设意境等方面有许多是相通的。

小学生文学理解能力低,生活经验不足,缺乏亲身的感受,和作者的感情往往存在一定距离,读文章常表现出“无动于衷”。教师将音乐手段巧妙运用,把作者蕴含在童话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出来,迁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童话所创造的意境中,融情入境,从而产生共鸣,获得美感体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让我们充分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快乐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真正地做到“快乐阅读”!

参考文献:

[1]阎有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

[2]温梦渔,程星炜.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搞好农村教育改革[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

第2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一.围绕活动,自主阅读

要让学生课外快乐阅读,就必须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由自在课外进行阅读,产生课外阅读的轻松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随意阅读;或者只布置活动项目,然后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自由阅读,筛选信息,做读书笔记,这样学生才有旺盛的求知欲,才有读书的热情。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课前印发《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等资料,让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课外阅读有关低碳生活的知识。

二.明确任务,小组分工

首先教师根据某项课外活动的安排,明确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目标;然后教师根据活动要求细化问题,将活动分成几项任务;其次教师根据细化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项主题活动;最后由小组长根据本组任务,再细化问题,把任务分配到每个组员,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首先明确任务:本活动要求学生调查、考察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搜集能体现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筛选典型图片,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并对文字资料进行批注,制作宣传板。走出班级,走出校园,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低碳,践行低碳生活。其次将活动分成四个主题:地球母亲在、我们家园的低碳生活、身边的低碳生活、我们践行低碳四个主题,分配到四个小组。各组根据分配任务,通过全体组员讨论,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合理分工,保证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搜集资料,阅读实践

各小组成员根据组内分配任务,到阅览室、阅览室,广泛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或者通过网络资源搜集有关资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根据选题和实际情况进行采访、调查、拍摄,搜集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借助书籍、报刊、网络搜集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下载有关低碳生活的图片;或走向社会,调查、拍摄,搜集低碳生活的案例。

四.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每位组员先对自己阅读、调查、采访的情况进行总结发言,并做出自我评价,其他组员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组长主持,综合评议。根据评议结果,进一步调整各人工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组员将收集到的低碳生活资料先向本组成员汇报;本组人员倾听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根据情况调整组员职责;并由组长主持,对文字、图片进行整体设计,共同讨论,分工协作,制作宣传板样品。

五.全班交流,共享成果

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由各组组长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活动情况,展示本组的工作收获,介绍存在的问题;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要求教师和全班学生倾听、参观,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各小组根据大家意见,进一步做出补充、修改,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并将最终的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各小组根据分配任务,展示自己制作的宣传板样品,向全班同学介绍设计的主题、构思、插图、文字等;师生对展板样品提出建设性意见;各组根据大家的交流结果,制作宣传板成品,在全班展示;也可以走出班级,走向社会展示成果,宣传低碳生活。

六.总结评价,颁奖奖励

选出评委组织,制定评价细则。评委依据各组的表现和成果展示,从态度、方法、收获、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给予评价。最后由教师点评,宣布评价结果,颁发奖品和证书,激励学生,快乐阅读,积极实践。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最终评选出最佳宣传板、最佳创意小组、最佳活动小组、最佳设计小组、最佳小组长及个人单项奖。

第3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呢?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采取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亲子交流、网络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氛围,构建积极的语文课外阅读场。

一、生生交流,构建积极的课外阅读场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交流展评,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在班级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踊跃参与,乐于表达。在生生间的交流中,活化了阅读内容,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2.小广播,分享读书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促进、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成立了七彩童年校园广播站,设立了“书海幽香”栏目,学校利用每周二中午休息时间,由学生担任广播员,播放精美的散文朗读或者学生阅读推荐的一些文章及学生读书交流和读书擂台等,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享读书的快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于无形中将阅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通过生生间的多种交流,学生充分释放自己,展示自己,感受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从而营造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同时,在合作、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产生思想的火花,获得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积累,使自己的课外阅读跃上新的高度。

二、师生交流,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益。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采取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围绕所读内容进行相互交流。师生每次交流都围绕一个小主题,如“走进作家”、“我与主人公对话”、“精彩片段赏析”、“我的感悟”等,师生在读书交流中由于每次一个小主题,每次都有不同的交流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在师生读书交流中,利用班级QQ群、微信留言,师生间交流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感受。利用网络攀登阅读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师生进行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与课外阅读答题反馈。在攀登阅读平台上不仅可以反馈学生个人读书情况,还可以与班级学生甚至是学校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读书交流,网络平台会自动生成对学生读书情况的评价,这样有效监控和反馈了学生的阅读情况。攀登阅读积分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在师生交流及攀登阅读网络平台评价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鼓励积极阅读的学生,并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整。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三、亲子交流,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教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采集。书,就是一颗传递知识的种子。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孩子课外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使孩子终生受益,给孩子将来的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可见亲子共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4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方法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产生这种结果正是弱化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各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受益无穷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形成负面引导,会让学生养成功利性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的良好的氛围。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突然宣布让学生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并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要求学生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事实上笔者的这一步已经让所有的学生都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后,个个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我还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又评点他人的摘抄,取到动口、动手,又动脑的效果。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呢?笔者认为著名学者的论述对于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他说,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说:“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

手到:读书“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DD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给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籍

初中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识别能力较差,他们喜欢追求新奇,崇尚时髦,其选择书刊的主要依据是是否有兴趣,是不是流行的,他们的阅读往往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趋时性。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就会陷入误区,被社会上的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迷住眼睛,从而会背离“好读书,读好书”的课外阅读的宗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向他们推荐一些品位、格调俱高、文质兼美的时代作品,如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让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积淀在课外阅读的促进下均进一步得到提高。

“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语文” 。课外阅读要从生活吸取营养、广辟蹊径,开拓天地。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也要把阅读和写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个全面的发展。这些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课外阅读活动若能坚持下去,相信必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的。

参考文献

第5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虽然社会发展很快,可农村教育仍然滞后。特别是科技的发展,环境的多元化对初中生的诱惑很多,使他们读书也是漫无目的,心浮气躁,甚至迷失方向。现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阅读,而去选择看电视、上网等。他们不读书的理由很多:文本阅读没有多大意义,读书也没有多大用处;另外,学习负担重,腾不出读书的时间。我所接的本届新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空白,更谈不上课外阅读兴趣,就连文本也不去仔细阅读。他们认为只要抄抄背背,就能考高分,至于文本延伸的课外阅读,学生无兴趣,家长也不怎么重视;或者就是男生看一些故事性强的小说,女生则看一些胡编乱造的言情小说,对于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籍根本无兴趣阅读。

我在所教的2个教学班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这种状况,后经了解,在我校其他班中大同小异。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指导得少。二是受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在我调查的九十六人中,绝大多数是农村户口。目前农村虽解决了温饱,但大部分人家的经济能力有限,无多余的钱给自己、孩子买“闲书”。此外,农村的人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无读书习惯,也无买书意识。即使有能力,也只会为孩子买套新衣服或买点好食品,很少想起为孩子买本书。另外,还有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在家中接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代教育。这些情况导致了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严重匮乏。

那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如何对待这一劣势,抓好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呢?农村固有的经济文化条件我们无法一下子改变,但可以结合实际,根据现有的条件,如利用图书室这一条件,开展课外阅读工作,让学生热爱阅读。以下是我的三点总结:

1.让读书成为一种快乐。

语文是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只有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学会阅读,才能使学生由无知而变得睿智,由浅薄而变得厚实,由幼稚走向成熟——于是引领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体味阅读的快乐。

2.我读书、我快乐、我学习、我美丽。

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必然会拓宽他们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激发起他们更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解决新的问题。如能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观点、材料、语汇、表现手法等移用到作文中去;能把在阅读中学的知识用到编墙报、出报刊、作演讲、写书评中去;生活中,能把在阅读中培养的能力活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如拟宣传标语、广告词、写书信等……当获取的知识习惯变成能力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有了这种习惯,学生就会越读越快乐,越学越美丽。

3.读书是最好的美容。

阅读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的阅读在尊重其选择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地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好作品,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尤其是他们在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巴金等大师对话时,就能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更好地树立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起坚实的人文底蕴。

第6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策略一:保量提质,夯实基础

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文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明确地界定了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在课外阅读中,如何保量提质?笔者认为要抓好下列环节:

1.营造“读书”环境。人是社会的人,学校、班级何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是很重要的。为此,我校大力实施了书香校园工程,其中,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不断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如开设了读书廊、读报栏、新书介绍栏、红领巾广播站,延长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并因地制宜地张挂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在教室里,为每一个孩子开设小“书柜”,让每一位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

2.保证“读书”时间。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贪玩好动,除少数的读书迷外,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须老师的循循善导,适时地“加温”。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地畅游,时间如何保证?(1)对课内的文章,主张长文短讲,短文精讲,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2)将读书课列入课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建立专用教室课表,有计划地将学生引进专门的读书环境进行阅读;(3)要求各班每周开设一到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形式可不拘一格;(4)提倡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特别是利用节假日等大块时间博览群书,增长知识等。

策略二:以趣导行,落实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课外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进一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才能落实我们的课外阅读的目标。

1.先“放”再“收”。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老师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

其实,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是学生心之所至,自我怡乐。因此,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书目,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如:(1)阅读欣赏课,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片段自悟、欣赏、与同学交流;(2)阅读表演课,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寓言、童话,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把故事用表演形式表达出来。(3)阅读活动课,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阅读,而后交流展现。当然,我们还可以开展与读书相关的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辩论会等等,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读书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有一条经典的定律,定律简单而实在: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的成就也就越大!衷心祝愿我们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个浸润“书香”的童年,自觉地将课外阅读成为一个自由的梦,一个“绿色”的梦,与书为友,天长地久。

参考文献:

[1]彭玉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2]池美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例谈[J].教育评论.2000(5).

第7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小学英语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要丰富小学生的英语知识量,就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质量。目前,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没有纳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去,小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习惯还有待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

英语课外阅读活动能丰富小学生课外英语知识,提高其理解能力。教学改革的推行,让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更重要。但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受到学校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思想的局限,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因此,只看重视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才能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一、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

英语教育的普及,使小学英语教育倍受关注。虽然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也逐渐提升,但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普及,小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十分有限。小学生没有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原因如下。

(一)英语课外阅读所受重视不足

在教育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很少有教师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无法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提高个人英语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小学生安排课外阅读的任务。而乐于阅读的小学生也因为词汇量的限制,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英语课外阅读合适资料较少

在小学阶段,英语字母认知和发音的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到了高年级,小学生会利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课外阅读属于课外范畴,一些教师认为不在其管理范围内。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或没有图书馆,或馆内没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书目。而家长对英语不了解,不会选择相关书目。小学生阅读不适合的英语课外书,无法培养其英语课外阅读兴趣,还会影响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英语课外阅读工作落实不足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教学。在此阶段,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知识,对于英语的认知十分有限。要促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必须给予全面的指导。但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还是一项完全自主的活动。小学生靠其学习自主性进行课外阅读。没有正确的方法,会让课外阅读进展十分缓慢,不利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对策

改变小学英语中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需要教师转变个人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

(一)重视小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英语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小学生课外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自己读到的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每天积累一个新的单词,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获得一定奖励。在精神引导与物质奖励的引导下,使学生快乐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并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二)提供丰富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购买或选择适当的材料,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教师应从英语课本出发,选择具有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小短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在理解已有英语语言的同时,获取课外知识。另外,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推荐《睡美人》《小王子》《白雪公主》等书目,让小学生阅读儿童版英语书。学生从中感到快乐,就会积极寻找喜爱的阅读书目,在阅读中积累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三)重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方式。许多小学生因方法不正确而未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乐于去接触新的英语语言,敢于理解和开拓。将课外阅读作为小学生英语知识的来源和英语理解能力培养的方式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要指导其先整体阅读文章,了解大概内容,再阅读未懂的细节,不能因为一处不懂而停滞不前。一些小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内容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给予示范,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将其视为积累的重点。

三、结语

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才能引导小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阅读是学生汲取学科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学习指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是促进整体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

作者:王秀国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沙梁乡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10):81-82.

[2]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05-106.

第8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狠抓课内阅读训练,夯实基础,授之以渔,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低段儿童,识字量小,给课外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儿童可能会因无法扫除字词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对书籍望而却步。这时老师可教给儿童识字的方法,让孩子做到多拼、多问、多查、多想。对中高段儿童来说,课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只有当学生在课内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时,他也会对课外阅读充满信心,也才会更加热情、大胆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多渠道开发图书资源

为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班会课、课间、午间等时间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使学生对“书”的理解上升为“知识”、“学问”,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为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除了在图书室为学生借阅图书外,我还多方动员学生自己买书、订书、借书、换书。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书读,我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为了解学生情况,我当起了“图书管理员”,于是每天放学或是课间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借本书看,好吗?”这时,我也就不管他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一律来者不拒,然后再相机指导阅读。这样以来,班上有了比以前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以致于五年级的几位同学也闻讯赶来,要和我班三年级的孩子共享资源。到后来,便有学生接替了我的“管理员”职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三、帮助孩子有选择地读书,使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读有所获,提高阅读兴趣

儿童受年龄、认知水平的制约,对书的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在我征集的图书中,就有诸如《独步武林》《金瓶梅》一类的书。儿童读这类书,很难做到筛选过滤出真正有用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内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健康的认知。从我班学生读书选择的抽样调查看,学生对拼音读物尤为感兴趣。读的内容又以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作文、笑话等更为感兴趣,小学生在有趣的读物中感受到的乐趣也将增加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使其充分感受“书”带给他的“成就感”,激励学生更加勤勉地进行课外阅读

无论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我班有位学生特别好动,学习上不用功,往往让他背一段课文,要背上一个星期。一天,他向我借阅《唐诗三百首》时,告诉我他上幼儿园时就会背古诗了。我当即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我也会像幼儿园阿姨那样,让他再次上台朗诵。他很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真的极富感情地背了几首唐诗。我马上和全班同学一道对他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从此,该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了不少。此外,我还组织了小组交流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有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从而把课外阅读内化为一种自发的需要。

此外,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应注意对学生良好个性、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参与课外阅读,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外阅读。

第9篇:课外阅读的快乐范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⒉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⒊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⒈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⒉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⒊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⒋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⒌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

⒈开发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每个农村小学就逐步完善教学设施,着力建立图书馆或图书室。

⒉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⒊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⒋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完善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