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

第1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传统 金融 冲击

一直以来,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有时会受到金融政策的影响,但是收益依然是非常高的。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席卷而来,金融行业也难逃其影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出现也是归因于互联网经济的安全与快速,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根据大数据进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分析和预测,这在行情较为多变的金融行业是尤为重要的。再加上网上支付、第三方存款等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有继续扩大的情形,可以说是引领了一种新式的金融潮流。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对比

互联网金融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广阔,包括类似于支付宝、易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包括信用等级。网上信贷、电商等等,这些都属于互联网金融,总而言之,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主要依托来实现资金流通以及资金投资的经济模式。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B2B、B2C这些金融平台与金融消费者联系的模式也已经取得非常巨大的成效,而且小到每个人手机上的理财软件、电商软件也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围。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两者对互联网的依托上,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应用自然不用赘言,但是传统金融模式几乎没有应用到互联网这一相对较为新兴的时代产物,包括银行、个人信贷机构、股票以及贵金属买卖等等一系列货币的流通与交易。

两种金融模式各自的特点非常的明显,互联网金融走的是符合现代互联网经济、快速经济的路线,也是时展的产物,目前来看与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方向非常契合。而传统金融模式则是依靠着自身强大的稳定性以及较为真实的可靠性而立足,依然占据着金融市场上的半壁江山。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安全事故频发

互联网金融出现的较晚,而且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市场监管的漏洞会比较多,很多不法分子就抓住这些漏洞进行互联网金融诈骗,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当中,法律维护的因素比传统金融要少的多,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模式众多、发展渠道非常广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互联网发展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传统经济发展经过长期的变化,已经稳定在一种模式之中,而互联网经济至今都在快速发展,所以互联网金融模式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壮大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模式,其中包括通过客户资料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且进行双方资金的交易与流通;以现在很多的传统商业银行为基本的经济承托,而开发互联网金融的各种社会金融平台,以拓展出更多的盈利模式;以及通过将客户资金以快捷、安全、方便的方式存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账户,形成一种新型的货币模式,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取客户资金利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手段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一种良性的金融循环。

(三)与传统金融并驾齐驱、互相促进

互联网金融一出现,就渐渐吸引了客户人群,通过不断的吸引更加年轻的客户人群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与传统金融行业抢占市场,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与竞争力,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日渐进入稳定阶段,开始与传统金融模式并驾齐驱。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分析

(一)给传统金融制造了巨大压力

互联网金融市场不断扩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抢占传统金融市场的过程,而且不光是在银行资金交易方面,在小额信贷、电商发展、移动平台APP的部分也对传统金融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传统金融市场的整个市场份额被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较为正式的特性,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入到了很多客户人群的生活细节之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不断的给予传统金融日渐巨大的压力。

(二)冲击了传统的银行体制

在只有传统金融模式的年代,传统金融统治者整个金融市场,但是自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传统的银行体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银行的存款利率、存取款限制以及各种传统银行的规定,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这对本来已经趋于稳定的银行体制是一种很大的冲击,当然也在为传统银行体制敲响警钟。

(三)将金融事故的风险扩大化

传统金融模式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会使得传统金融模式的金融风险降低,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并没有减小金融风险,而只是将金融风险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中,甚至还会增加金融风险的数量以及风险的影响程度。

(四)形成了新型的融资、信贷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抢掉了一部分传统金融市场的客户群,而这些客户群通常会选择以互联网金融的手段进行融资以及信贷活动,为这些客户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融资及信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算作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大的进步。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虽然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但是金融行业统为一个市场,只有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相借鉴,才能共同组建一个健康、向前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崔聪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辽宁经济,2016,(01).

第2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研究

1“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的基本定义

1.1汽车金融的定义

汽车金融是为汽车产业链中各个重要环节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举措,主要为汽车行业中汽车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的研发;销售模式改进以及多方发掘销售渠道等环节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因为时代影响与国情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起步比较滞后,相较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汽车金融市场才初具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通群众固有的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相对传统。大部分人依然青睐全款消费方式,当人们购买力无法满足商品标价时,人们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意尝试贷款与分期等新兴消费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市场覆盖超过80%,远远高于我国40%的市场份额。即使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努力追赶过去漫长岁月中落后的市场发展步伐,汽车金融市场仍然有很长一段前行道路。因此,我国的汽车金融行业迎来最合适的市场氛围与巨大的发展空间。

1.2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近些年崛起的金融服务方式,为金融服务提供优质、全面、便捷的交易平台,丰富金融服务手段;特别是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兴起,一时之间将此种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金融服务的方式推向大众,掀起一番。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资金融通、资产管理与线上交易支付等金融服务重新定义,使用一种令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服务方法取代过去繁琐、复杂的金融服务交易方式。目前,我国自2013年开始打开互联网金融行业局面,经过数年不断摸索与壮大,国家互联网金融行业业已成为新型主流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凭借信息时代这股强劲东风,在原有服务项目基础上,添加网络信贷与投资信贷等高级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系统颇为壮大。

1.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的定义

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尚有巨大的开拓空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金融服务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汽车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机结合,势必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为汽车金融市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互联网+”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新型经济形态,同时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互联网+”核心发展理念是汽车金融行业不断进步的保障,为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是行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服务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使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内容增多。汽车金融行业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管理模式,深化改进自身管理系统各环节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汲取丰富的管理技巧与营销手段,为汽车金融行业取得长足进步打好坚实基础。

2“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发展机遇

2.1实现实时线上操作

传统汽车金融行业服务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服务周期长,完后一项服务需要的资料与手续繁杂,致使汽车金融市场流失大量潜在客户。过去汽车金融服务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搜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资料,核实客户实际信用情况。在服务周期内,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资源。汽车金融项目服务效率不高,客户满意率低下。“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将繁琐且复杂的相关审批流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变得简单高效。互联网无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只要客户身边拥有能够上网的设备,就能够随意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审批工作。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平台,帮助汽车金融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有效缩短汽车金融市场的办事周期。

2.2主流消费群体转变

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受限又一大因素在于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落后,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消费观念的滞后,无法带动汽车金融市场扩大服务规模、吸收大量客户的趋势。随着时展与进步,80、90后渐渐成长为社会新生的社会消费主力军。面对80、90后购买力不断扩大,“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进退得宜,是难得一遇的大好发展机遇。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起步较晚,80、90后作为最早一代接触信息技术并熟练使用的人群,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消费观念新颖,是最符合汽车金融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超前消费本身对年轻一代有着深远影响,我们不能完全屏蔽超前消费为一大部分年轻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无法完全阻止超前消费在年轻人群中迅速蔓延的趋势。只有顺应局势,合理把握好“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风向,引导社会年轻大众正确的超前消费方式。既满足一大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同时又避免因超前消费问题为80、90后带来众多困扰。

2.3风控能力增强

信息技术强悍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数据信息的超强分析能力,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超大计算量。市场风险评估是组成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传统汽车金融行业无法妥善完成市场风险评估预测工作,根本原因在于客户基数较市场规模相比过少,反馈的信息数据量不足以支撑风险预估分析。即使强行进行预测,也需消耗大量的人力,最终结果参考价值偏低。现代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能够实时、准确记录大量客户数据,无需消耗大量额外资源记录,但远比传统记录方式储存信息量多。通过不同功能的数据分析模型,依靠信息技术中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汽车金融市场进行风险预估。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无误,帮助汽车金融市场及时规避风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4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保证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笼统且单一的服务方式很难使客户满意。限制汽车金融市场服务多样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当下我国汽车行业金融市场尚未系统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汽车金融服务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满足大量客户需求,例如:汽车租赁与购买的市场不尽相同,导致汽车金融行业所提供的有关金融服务截然不同。互联网技术创造的线上交易平台规模,可以完美弥补实体公司的不足,只需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核,合法的交易平台就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客户获得使自己满意的金融服务,有助于公司打造属于自己的良好口碑,在汽车金融市场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发现市场之下隐藏的潜在客户,加大汽车金融市场开拓力度。

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

3.1汽车金融行业残酷的竞争限制市场发展

残酷的金融行业竞争是限制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行业需要面对多方面竞争带来的冲击。首先,拥有专业线上汽车金融服务技术的公司数不胜数,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几乎无法在行业领域内存活,导致公司在发展前期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汽车金融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了达到独占一块区域内汽车金融市场份额,使用不良手段排挤其他公司,没有完全将公司全部精力致力于改良自身服务水平,致使在残酷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公司服务水平过低。上升到整体金融市场层面,汽车金融市场仍需面对来自银行等老牌金融机构的冲击。银行资金来源丰富,自身资金储备雄厚。多年来的发展探索,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系统化程度,是仅起步数年的、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汽车金融行业所无法比拟的;银行等机构的服务水平与市场风险预估水平更高。

3.2新型汽车金融市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

当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受制于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市场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投资股东原始资金投入、银行借贷、吸纳归并同行公司以及小量债券融资。资金匮乏使行业发展几乎寸步难行,经过其他金融机构挤压的市场份额所剩无几,缺乏资金的市场开拓无异于纸上谈兵。

3.3我国征信体系的不足影响汽车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

我国现有征信手段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绝对指标,互联网技术对个人信用分析手段为辅的方式,对相关客户进行金融征信。我国征信体系存在诸多不足,较为突出就是征信系统覆盖范围不够宽泛,存在无法受理一些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客户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易造成有关工作人员错误判定的情况;无法准确征集客户信用实际情况,基于此类信息的风险预估同样会产生偏差,使汽车金融服务能力低下,对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起负面影响。

4“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建议

4.1增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客户良好的信用是金融行业开展相关服务的基础,也是评定此次金融服务风险的重要依据。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征信系统健全。面对客户人群多样化,客户基数增多,高效、准确、详实的信用评定系统是保证高质量、低风险金融服务的关键。汽车金融行业尚不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客户进行评定,同时无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可靠数据挖掘信用度高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考虑合理开放自身征信系统,为其他金融企业提供方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短期内无法真正实现开放,是否可以启用第三方征信平台,将客户在该平台的信用度作为评判依据。诸如“芝麻信用”等评定客户信用的支付平台,国家能否进行大力推广,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促进汽车金融行业服务水平提升。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平台无法开放的尴尬,也为汽车金融服务行业提供真实数据。

4.2努力发掘汽车金融市场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犹如大型建筑的地基,倘若地基不稳,势必会造成整体“建筑”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汽车金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极大限制行业发展,国家层面暂时无法落实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解决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行业应努力探寻合适的资金渠道。例如:汽车金融行业可以适当发行金融债券,通过该种方式克服短期内资金短缺,保证公司资金周转正常。

第3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诞生,促进了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金融各机构之间的交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交易手续费低、透明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仍存在着不小困难,导致了互联网金融在运营中蕴含着难以预料的风险。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形成,以支付宝、银联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支付方式,并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深度认可。特别是随着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服务商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三方支付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客户的参与度也相应的提高。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支付甚至被应用于购买股票、保险等理财领域。

(二)大数据金融优势明显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大数据金融步入金融市场并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大数据金融为金融市场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客户管理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相关信息,借组大数据金融的相关应用,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极大的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第二,风险控制方面:传统银行业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大数据中的相关应用来管理客户的基本信息和借贷情况,并借助数据模型来了解客户的信誉情况,可以快速、精确的评估客户的信誉度,从而降低信贷的风险性。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立法机构虽针对金融市场颁布了银行法、证券法等相关条例,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快,在互联网金融法律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很大的风险。许多金融机构利用现有法律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产生的金融产品约束力不足的问题,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而谋取暴利,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涉及到金融服务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立法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立法上存在极大的困难。

(二)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许多便捷,但一些钓鱼网站的出现会导致人们的个人信息发生泄漏。据统计,2015年我国线上用户约有90%的个人信息受到泄漏。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实行的是线上交易,交易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可能受到非法攻击使得用户的信息发生泄露;其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交易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未成熟,无法保证个人信息和资金的绝对安全;最后,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督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资金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高效便捷、交易费用低等优势特点,但正如事情往往都具有正反两方面,互联网金融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交易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完成,当随着买卖双方交易量的增加,存储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资金也大幅度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或者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就有可能导致资金安全问题;第二,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大多数金融企业会利用互联网的数据处理系统来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资金,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黑客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极有可能使资金管理系统受到来自黑客的攻击,使得用户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给金融机构和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构建完整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应从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立法机构不断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线上交易的风险度降到最低;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间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金融业务的交易,确保用户的权益得到保障。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已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法律监管方面也做出来很大努力,特别是吸取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促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得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发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管理

互联网金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投融资双方在资金上的交易,故使用户的资金安全得到保障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资金安全风险问题,必须从资金管理机制和监控机制等方面来加强。首先,为保障交易双方资金的安全性,避免发生第三方交易机构利用客户的资金来进行项目投资的情况,必须健全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管理机制;其次,完善监控机制可以降低互联网交易平台被病毒感染、黑客攻击的发生几率,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准入标准

除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和加强资金管理外,为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我国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分别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主体进行分级和分类管理,不同类别的金融主体对于进入不同等级的金融机构的权限也应有所不同;其次,不仅要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拥有的资金、主营项目等进行审核外,还要对其进行交易平台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以使投融资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第4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虽然互联网金融颇有星火燎原之势,但业界对其本质及未来的看法却存在很大分歧。乐观者认为,这是独立的金融模式创新,是革命性的力量,将造就“金融脱媒”的前景。怀疑者则认为,这只是金融业务的技术性变革,是暂时的繁荣和阶段性的产物,最终传统金融仍将“收复失地”。尽管如此,各方对于互联网金融在成本、渠道和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仍是有共识的,对于其所面临的风险也有着理性的估计。

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其得以服务于被银行所忽略的大量小额货币持有者和小微企业,拓宽了他们的投融资渠道;在通讯技术的配合下,亦可以普及对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因此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的空白,体现了一定的普惠性的特征。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是一匹黑马,也是一只牛虻。它几乎解决了金融赖以获得超额利润的基本假设(如信息不对称等),从而挑战了金融业固有的服务模式和盈利空间,造成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普遍紧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具有流量和大数据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具有风险控制和高端服务等核心能力,如能强化差异化战略乃至进行“合纵连横”,将竞争关系变为竞合关系,未尝不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宏观上,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是在金融市场准入、要素价格改革和强化市场主体方面着手,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互联网金融一方面拓宽了交易范围,扩大了主体消费、投资的自,另一方面将受管制利率控制的资金集中投放到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同业市场,间接推动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将银行存款分流到直接融资市场,因应了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种推动力量,并不为过。

互联网金融诞生于中国金融压抑和监管空白的背景之中,其在监管合规、风险控制以及服务创新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的发展尚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比如,在互联网思维与金融功能之间,互联网企业如何实现完美对接?在风险防范与鼓励创新之间,监管层如何把握平衡?互联网金融面临怎样的创新空间与现实约束?互联网金融引发的变革浪潮提出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各方专家集中探讨这一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期待给读者提供有益启示。

――《学术前沿》编者

互联网金融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破土,一直处于相对平稳发展状态,在中国却出现爆发式成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金融市场相对封闭,金融机构竞争不够充分,市场空白较多,大量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市场的力量一旦发现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便疯狂成长。

――张承惠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的条件下,相比清理、修订和制定等立法工作,当下对于公民、企业和政府部门,更要重视和强调“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即遵守和执行现行的法律。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同样不是法外之地,从事互联网金融活动应该尊重和服从现行的法律规定,严守政策和法律的底线。

――黄 震

互联网金融时代,既不能安于“野蛮生长”的市场现状,也不应该由政府简单地进行行政干预或实施“父爱主义”式的产业促进。作为起点,最为重要的是跳出原有纯粹基于金融或技术的单一分析视角,从信息与金融学科融合的角度,努力构建足以支撑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政策研究框架。

――杨 涛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变量。互联网金融在负债端、成本端和销售渠道上已经展示出显著的优势,在资产端也采用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互联网金融重视客户体验,高举普惠旗帜,积极满足“长尾”客户金融需求,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温信祥

第5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79-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到了金融业,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时间和成本,扩大了服务的边界和市场。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备受青睐,并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支付方法。互联网将促进金融业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从互联网金融的涵义、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发展优势亦在分析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目前,有关互联网金融内涵的表述有很多,界定尚不统一。从广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涉及货币的信用化流通支付的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二、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银行网银,当前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互联网在其中发挥渠道作用。

第二种模式运用电商的平台,依据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到信用支持,以交易参数为基点的综合交易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P2P模式,这种模式提供了中介服务,把资金出借方与需求方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撮合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实现个人对个人贷款。

第四种模式通过交互式营销,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使金融业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共建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第五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基金模式,以支付宝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为代表,用户能随时把自己支付宝中的钱支付到余额宝中,不但免转帐手续费,还可以获得收益。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在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奠定了“人脉”基础,这些人是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客户,且客户群体不断扩充队伍。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消费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络货币市场、在线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的应用人群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空便利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上的限制,实行7*24小时全天候运营,使金融业务更加贴近客户需求,更加方便。与传统金融相比借助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互联网金融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1]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逐步社交化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给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并将使金融行业逐步“移动化”、“金融社交化”,产生新的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新的金融模式。这种移动金融模式将具有成本低廉、随身便捷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金融服务,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因此,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彩、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具有很高的效率。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超时空等优异特点,极大提高了金融运行的效率。通过互联网金融,用户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和可靠的全方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

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2]金融市场日新月异、变幻莫测,客户的需求也千变万化,互联网金融只有将客户的需求当成自己的业务发展的动力才能冲破传统银行设置的壁垒,在金融市场上赢得应有的阵地。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金融市场份额,增强金融竞争实力,互联网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通过互联网金融,股票、期货、黄金交易、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和个人投资渠道等信息能很快匹配,各种程度化交易的方式能随时随地的交易,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大降低了各种金融服务产品和整个金融产业的进入门槛,这就使得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凭借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从事传统银行的业务。纵观全球,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是大势所趋。这种模式具有协同效应、风险风散和业务多元化的特点。[3]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发展趋势逐渐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财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通过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交易额份额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服务将进一步被延伸。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作为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面临着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流动性和市场等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由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以及由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4]技术风险包括系统性的安全、技术选择、技术支持等风险;业务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选择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传统金融无本质差别的权利义务风险;另一类是互联网金融的立法相对落后和模糊。

其次,互联网金融实用技术不够标准规范。目前,很多金融业务依赖网上操作实现,然而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规范或标准。金融系统平台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实验测试,导致“后门”与漏洞。

此外,金融监管制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相适应。互联网金融使用混业经营模式,而我国所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且表现在相关等法律法规中。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缺失,将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不完善,增大了互联网金融的经营风险。

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业态发展时间虽短,但势头猛烈迅猛。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诸多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构建健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1.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减少技术风险。硬件方面加大对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增强系统的防护能力,保证硬件环境安全运转;网络运行方面实现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应用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登陆方式限制非法用户登录网站。

2.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选择风险。

3.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制体系建设。加大立法力度,在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及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方法加紧立法,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明晰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对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行为加大刑罚力度,明确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提高互联网金融技术职业标准

1.加强互联网金融技术职业培训,定期培训互联网金融业从业人员,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和水平。

2.加快改善互联网金融系统平台建设和使用。各金融机构以自身经营业务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适合自身业务操作的系统平台。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1.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将是否具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设备、是否掌握关键技术、是否制定了严密的内控制度和各类交易操作规程等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根据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及申报经营的业务,实施灵活的市场准入管理,在防范金融风险过度集聚的同时,加大对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

2.完善监管体制。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破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界限,对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国应协调分业与混业两种监管模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实施综合监管。

第6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普惠金融”第一次正式写入党的决议,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普惠金融”模式下实现商业可持续是世界性难题,而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却在这一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遇到过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专业人手不足、作业成本高、信用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有益的经验。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由其领航,“普惠金融”这一世界性难题必将迈出划时代的步伐,为中国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金融领域重点提及了三个关键词,其中一个就是“普惠金融”,提出这一概念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曾说:“信贷权是人权,每个人都应该获得金融服务机会的权利。”这是建立“普惠金融”的意义。在我国信贷权却成为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企及的一种奢望。

我国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二,金融规模堪为全球之冠,但金融的社会经济效益却差强人意。中小企业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口、80%的社会商品、70%的出口和60%的财政收入问题,而且50%的GDP都是由中小企业所创造,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要从银行获取贷款却非常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95%以上的小微企业从未获得过传统银行的贷款,而普通大众向银行贷款也是困难重重。如果银行方面不作改变,就很难支撑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造成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金融垄断,我国的商业银行吸收了80%的大众存款,却只支持了20%的富裕群体的发展,银行的服务主体是“贵族”阶层,在“贵族”与“草根”客户中,银行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贵族”一边。辛苦做小微金融几百单都可能不如做一单大客户赚的钱多,而且小微金融的风险性要高于大客户,监管成本高,一旦形成逾期、坏账那么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现有的银行体制机制和审批流程不改变,就让大银行去为小微企业服务,好比让开劳斯莱斯车的去跑“的士”,肯定会亏本。

或许正因为传统金融业的“不思进取”,才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金融可谓“百花齐放”,最为人们所熟知便是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电商金融,以及人人贷形式的p2p的各类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剩下的就是众筹模式、数据征信、互联网货币、小微金融交易等。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还是因为它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迫切的社会发展需要。首先,数以亿计拥有积蓄的普通百姓长期忍受着银行超低固定存款利率,眼看着通货膨胀、资金贬值,却又对并不完善的股票等资本市场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回报率较高,方便安全又可靠的替代型金融投资产品;其次,互联网已经形成了用户规模大,服务种类繁多,运营安全可靠的社会生态环境,需寻找机会,弥补金融服务匮乏的薄弱环节,建立完整闭合的服务链,拓展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第三,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壮大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将更多的社会资金转换为投资资本。

然而面对上述需求,传统金融业都很难满足,虽然长期享受着政府政策的保护和对金融市场的垄断,而且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但传统金融并没能很好地将二者融合。此外因为缺乏服务意识,令普通民众早已心生不满。如今,金融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传统银行业首当其冲。如果《决定》提及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利率市场化得以实现,民营资本进入成为可能,那么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金融市场化和现代金融发展的突破口,若干互联网公司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金融市场,充分利用他们的品牌、资本、市场、技术、服务和海量用户的优势,这将深刻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业不改变,那么就去改变银行”,马云正在践行他的诺言。余额宝的推出引爆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它颠覆了高流动性和高收益率不能共存的铁律。余额宝的资金的流动性和定存的收益率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民众巨大的参与热情对传统金融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如果传统金融业再不改变,那么或许真的会“死在沙滩上”。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只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互联网的一些特点和趋势来看,很可能引起金融业的“蝴蝶效应”。有专家预测未来的金融:一是会全面互联网化。以大数据为依托,互联网会要求双方都有极高的透明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信任。二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信任问题将会直接由互联网的游戏规则进行建立。同时风险的评估也会更加透明客观且准确。三是每一个被投资方的全部信息都会完全公开,从微博到家庭住址到人生经历等等。

那么互联网金融将会给传统金融带来哪些变化?

首先,互联网金融将会促进金融的快捷化、高效化和大众化进程。目前,传统金融机构主要还是以线下服务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各种智能手机和软件的开发,以及操作界面的简单化和操作的便利化,未来的金融交易将朝着更快捷、便利、安全的线上方向发展。此外,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资金配置的高效化和促进金融的大众化。

其次,互联网金融将加速传统金融业的互联网发展。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业务是传统金融“不屑”做的,但随着更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兴起,难保不会动摇传统金融业的地位,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许多商业银行正在联合基金公司推出类似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产品,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正规军”加入到这个行列。

第三,国内互联网金融做的比较好的是专注于做三件事情:即为客户创造更便捷的投融资方式,建立起更完备的风控体系,帮助客户提升流动性风险的防范能力。第一件事无疑是创新,而第二和第三件都是风控,搭建自身的风控与提升客户的风控能力。

第7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浏览国外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文章,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这一创新的金融模式当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科学的边界。Allen在文章中指出这种金融模式是在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必要支撑的金融模式,是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结合的产物。Klafft认为人们在P2P网络信用贷款平台操作时,贷款人面临的是对面节点上一个匿名的借款人,借款人缺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进行金融活动的经验且此时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相比传统金融模式,此模式会使贷款人面临更大得资金风险,此时监管机构的介入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而相对应的,Freedman对网络信贷的研究认为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网络信贷有着更低的利息和更简便快捷的手续,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因此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但是这种金融模式将借、贷款人的个人隐私暴露在了互联网上,对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提出了较大的挑战。Abbey对乔布斯法案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后指出,互联网众筹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业筹资提供了新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开发了新的获取投资收益的途径。

国内学者谢平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最早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他认为这种金融模式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非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谢平和邹传伟的研究中认为互联网金融为大量非精英的草根人群提供了金融服务,因此表现与长尾理论产生了耦合。在刘志洋和杨珂的研究中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民间融资风险从而缓释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刘澜飚研究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刚刚起步,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与融合同时存在。梁清华在对众筹的法律监管的研究中指出众筹目前在民事上无法可依,在刑事上往往打触碰法律底线的球,这会使得现实中众筹与个各种形式的非法资金纠结,隐藏着巨大风险,所以必须尽快为其制定清晰的法律边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模式的改造,在一定范围内拓展了原有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因此互联网金融仍然要面对传统金融所面对的风险。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为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本付息的风险。传统金融应对此风险的方法往往通过专门调查人员的调查和考核,调查人员与客户面对面进行对话。而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管理和网络审核模型来进行风险管理,通过网络促成融资,缺少面对面的接触,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核实困难的问题。

技术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模式也继承了互联网平台的各种漏洞风险。开放的网络平台、不安全的财富在线转移、存在漏洞的网络加密技术、不断升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高手黑客高超的攻击技术都大大加大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资金风险。另外,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一个错误操作都有可能造成参与人的隐私和密码的丢失,使其网络账户安全账户和资金转移安全面临风险。《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安全调研报告》的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用户网络资金损失的24%都是由木马和钓鱼网站带来的,33.9%的资金损失是由账户和密码被盗造成的。

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我国现有的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和淘宝网旗下的阿里金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成为先锋平台。支付宝钱包、余额宝靠远远高出商业银行的收益率等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使本来许多应该流向商业银行的资金,甚至是银行本来保有的部分资金,都注入了第三方平台,抢夺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存款和资金必将上调存款利率,这样会造成贷款需求量的下降。如果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滞存量增加,货币流通不畅极易造成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冲击到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从而对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安全造成冲击。

资金损失风险和掩盖非法资金。当前我国社会征信体系还很不完善,网络征信体系更是存在很大缺口。互联网金融的所有资金流转、和投融资行为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面对面业务。那么在此过程中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就会吸引大量不良资金在互联网平台聚集。另外,也有一些P2P平台取得了简单资质后利用平台发行违规的理财产品,甚至进行非法集资,到期无法提现最终跑路、倒闭,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资金损失。更有人铤而走险,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来掩盖非法资金进行洗钱活动。这种掩盖非法资金的方式更加隐蔽,更加快捷,从而大大增加反洗钱难度。

法律边界不明确、监管不力。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仍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法律边界。互联网金融业界在外部和内部都缺乏有力的监管体系,这导致许多不法分子屡屡触碰法律底线,游走在法律边界上,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不法的金融活动。2015年中央等十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填补了其法律监管的空白,但仍应当看到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首先,必须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安全体系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强安全体系的攻击抵抗能力,构建能够防范黑客和各类病毒的安全系数较高的安全防范系统。同时,在平台的操作上,设计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漏洞较少的操作机制,如采用实名制身份登陆注册的方式,加强对参与者隐私的保护,防止危险用户和非法用户非法登陆。并且要提高安全系统的自主研发比例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随意制造非法的类似金融平台。

构建全面的网络监管体系。在现实的金融体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这一行三会作为分业监管的部门。那么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也应当建立“网监会”,作为其特有的监管部门并设立专门的监管格局。这个监管部门应当设立一套完善可行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规则,设立全面明确的准入标准,并且建立互联网金融安全评估体系、技术认证体系、资信评估体系等一系列互相协作配套的评估认证体系,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另外,可以设立一个互联网金融准备金制度,设定一定的准备金比例,防止合同违约时不能兑付投资合同规定的本息风险。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以往传统金融的业务办理方式,因此一个权威可靠的征信制度对于该市场的各方参与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该种针对互联网参与者的民间的征信体系建立难度较大,人民银行主导的金融信用数据库应当参与到该领域,利用现有数据库为互联网金融建立一套专门的征信体系,实现有效率地准确地收集信用数据。

加强行业内部监控。建立的外部监督体系跟内部监督体系相配合,能够更全面的对行业进行监控,防止大规模风险的发生。互联网金融体系应当对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添加自我监管的内容,设立完善的严谨的奖罚制度,设立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还要制定内部的风险防范措施,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岗位,完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信息完善的披露体系。完善而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者有效地评估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而造成的错误判断决策;同时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不断进行自我约束和完善。这个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把平台的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经营信息、债务信息等各种信息纳入披露的范围之内,尽量做到企业信息高度透明。

界定明确的法律边界和完善的法律法规。首先必须要为互联网金融给出一个明确的法律边界,和一套相对完整的法规条款,从法律上明晰互联网金融市场各个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减少投机分子在法律边界上的各种违法操作。同时一定要及时地制定与当前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细化,在对互联网进行严格监督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对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洗钱、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犯罪行为的要依法进行严惩,坚决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互联网的泛商业化催生出众筹、P2P信用平台等多种新型支付模式和投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正对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立法监管、互联网金融犯罪立法进程还较为滞后,因此会给参与者的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建立信息披露体系和内部监督机制,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否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结构优化,除了需政府的引导和法律的约束,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监督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西安市高新一中)

第8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为什么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金融受到如此大的关注?

需求:在世界范围内,长尾金融的服务需求一直处于短板,比较小的、风险高的、需求不太稳定的所谓的长尾人群群体众多,得不到相应的服务,这种情况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很普遍。

能力:有了市场需求还要有能力,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通过多年平行发展,积累方法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巨大的资源可以使得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覆盖各个金融服务的领域。从人才角度上来说,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体系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学科,据不完全统计,每一年我国有超过100万的学生毕业于和IT有关的专业,有超过50%的学生进入了非IT的行业,也就是说有着巨大行业背景知识的技术人才供给非常充分。

基础架构:有了基础、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基础架构。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在持续有效的演绎,当前的信息储备和信息共享极其便宜,边际成本接近于零。

强大的需求背景、足够的知识和人才、优秀的软硬件基础、以及一些导火索般的具体因素,促进金融创新的爆发点即将到来。

中国金融市场现状依然处于中早期,市场机会众多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而由于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P2P小额信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

截至2015年,仅北京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共计近500家,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约57家,占全国269家的21.19%;P2P网络借贷平台企业约219家,占全国2723家的8.04%;股权众筹融资平台企业约37家;网售理财产品平台企业约92家。

因此,金融市场其实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在以往各种各样的垂直领域里,很多人都说要去找下一个千亿、万亿的市场,而在金融这个细分领域里,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目前中国的GDP已经是突破了 10 万亿美元的大关,达到美国GDP的60%;而银行的总资产是135万亿,债券的存量是 35 万亿,股票市场37万亿。其实这已经不止是万亿市场,而是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这也是目前诸多行业龙头如腾讯、阿里、京东,乃至一些做其他业务的公司都把金融放在第一战略梯队的原因。

正如同五年前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到现在移动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目前也朝着这个趋势在发展,会成为大环境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目前移动互联网向金融业渗透率高,让互联网金融也凸显出了规模大、潜力深的特质。比如余额宝作为一个简单的投资理财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货币基金,整个盘子已经超过7000亿。而P2P金融也从籍籍无名变得连扫地大妈都可能听过,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了2500亿的交易额,甚至很多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网络银行等业务,也是互联网金融之中的一员。要知道,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是接近6亿的网络用户,可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成长空间是非常非常大的。

当然,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基本上处于无规则运行状态,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备付金”管理存在风险;二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和跑路事件频繁;三是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缺乏对股东人数、投资标准、投资数额的具体规定,涉嫌“非法集资”;四是网售金融理财产品平台“飞单”问题严重。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来解决,所以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依然处于中早期阶段,随着监督管理机制的出台,市场将会进一步优化,机会也会更多。

中国的独特机会有机会比美国创新更多,跑得更快

从目前美国的金融市场和中国对比来看,目前中国一些P2P金融和理财公司拥有的客户群体、贷款余额都不比美国同等级别的公司小,而且美国在金融方面的创新并不多。通常人们都觉得一些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项目都是中国在山寨美国,但是在互联网金融里,这个情况将会有着较大的不同,究其原因是管理制度的不同。

目前美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管理制度已经较为规范,有很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互联网金融公司。比如做网上理财是需要很多的资质和相应牌照的,高门槛准入也就压抑住了很多金融创新,而美国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是在做银行不屑做的事情,在细分市场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生存空间。这些条条框框都让美国的互联网金融没有我们想象中发展的迅速。

而在中国,如前文所说,目前面临着和美国完全不同的境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中国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正式完善,甚至可以说框架跟条文都还没有搭建出来,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没有美国成熟,银行及线下机构还没能够挖掘出所有的潜力,互联网金融也就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而且会比美国跑得更快。

比如第三方支付、P2P金融和财富管理等在美国能够做到的事情可能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部分。而在中国将会因为互联网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不但可以做一些美国想不出来的东西,同时还可以保持高速发展,这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当然,创新的前提是要为了最终的用户做增值,打着创新的幌子干坏事很容易打垮整个行业。比如近一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就遭遇了行业阵痛。接连出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在给这个行业带来持久的信用伤害。比如P2P借贷业界的神话“e租宝”,已经查明,e租宝涉案金额近400亿元,牵涉投资人近80万人。

然而,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认可却又显示出这个行业正在加速分化。显然,作为互联网创新的近年来的风口,互联网金融依然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行业内的三大独角兽企业巨头近期接连传出重磅融资,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三家的市场估值接近3500亿元人民币,而且前两者的上市日程将近,都有可能在2016年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

在过去 3、4年的发展中,提到互联网金融很多人都会想到P2P,其实P2P也只是整个互联网金融里面的冰山一角。从2010年到2015年,P2P平台的数量从10个发展到了2000个,交易量也从0变成了2500亿,中国人对于投资理财和借贷的需求是远远超乎常人想象的,随着更多的资本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不但会变得更大,也会有更多的公司出现。

互联网金融的2016再创新机会在哪里?

正如同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所言,任何正常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快速成长到短暂调整,再到成熟的过程。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进入成熟期阶段后,互联网金融将会再次迎来快速增长。那么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再创新机会在哪儿呢?更多的细分领域,全新的用户场景将为互联网金融带来新的渠道。用互联网卖产品,用互联网收集数据,用互联网的方式做风控的模型,用互联网来去创立新的使用场景。

遍观目前行业内最大的三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于金融的风控能力和互联网的技术能力的整合,其填补的都是传统金融还仍无法完全覆盖的领域。

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创新催生了传统金融创新,作为交叉领域的互联网金融,目前逐步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价值体现:一是去中介化,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投资者与投资产品精确匹配;其次,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快速透明的信息交换,提高流动性和金融交易效率;三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更优的用户体验等。

而互联网金融的重点就是在于两块整合,一是金融的专业性,包括信用风险判断能力、应用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能力,而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出问题正是这块没做好。二是互联网的技术整合,其意义在于渠道优势和数据优势。目前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在宣传里标榜自身是互联网金融,实际上还是纯粹线下的公司。互联网金融要快速发展,要靠新兴的业务、新的玩法来做新的模型,否则就与存在了很多年的小贷公司区别不大。换言之,要做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把互联网、大数据两个信息结合起来。此外,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有着很多细分领域,在未来将有非常多的发展空间。消费信贷、借款只是今天金融表层的一部分,也是最大的一块。如何打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对互联网金融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互联网金融另外一个被资本非常看好的一个类别是财富管理。EF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人其实比大家想象中更有钱。在表面上中国还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但中国人的个人财富可能比美国人都多。但是目前中国人的投资渠道非常小,从之前买房、炒股到现在进入P2P金融领域,此外便似乎没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债券、基金、货币等产品让消费者通过自己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的成本非常高。而富裕人群可以找专业人士来代为理财,在未来财富管理有着非常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撬动新的市场,是互联网金融应该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从用户体验来说,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可以恰如其分智能地满足用户的任何金融需求。未来的金融将在交易的场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最量身订做的方案提供给用户,甚至会打通正向和反向的金融服务机会,比如如果用户的帐户里面有多余的额度,可能它会自动配一笔适合用户流动性和收益的投资,如果用户额度不够,它会自动配给用户一个贷款。

未来金融将不再有狭义的风险控制,在信息极度对称情况下,参与者只是用不同的价格为自己购买不同的标签而已,未来的金融应该不是个更赚钱的行业,反而一定是个可以让客户省钱的行业,大家熟悉的需求层次论里面没有金融需求,未来金融不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降低风险成本,甚至大言不惭的说可以能够降低金融危机的成本 。

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未来金融将从交易时代迈入社交时代,有人投资,获得了回报;有人融资,支付利息;有人提供保障,获得收益,所谓「人人皆金融。所以未来金融应该是更合身、更安全、更便宜、更人性的时代。未来金融行业的资产将越来越优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金融资产将缺乏持续性和生命力。

第9篇: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新

一、背景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信息化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今,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已开始使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发生变革,衍生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一金融新领域。互联网金融在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金融的发展,使金融在新兴领域得以扩张、金融的传统方式也得以改变,优化了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模式,促使了当前信息时代的金融变革。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传统的金融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金融行业急需改变当下踟蹰不前的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以其低廉的成本、支取的快速以及其无抵押的方式得以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金融界的产品,而且使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笔者通过阐述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概念以及中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精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积极推动了金融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服务模式,促使了当前信息时代的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更加精确地说,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体系的有效结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在便利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性金融及其服务系统,涵盖了建立于互联网上的金融市场系统、金融组织系统、金融服务系统、金融产品系统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等,并且具有普惠金融信贷体系、金融信息体系、金融平台和金融碎片等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型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其主体――金融机构构建网络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完善的操控界面,用户可通过该界面来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当前,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新兴的金融产品不断涌入市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为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极快,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服务的信息公开度与透明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并有效缓解了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三、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互联网金融模式呈现多元化;②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正不断创新与丰富;③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快速发展与壮大。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呈现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已出现了多种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包涵了六种模式: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第三方金融服务品台。而这六种模式恰恰也正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模式。其中,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模式是指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行业机构依托建立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以及网上保险平台等实现网上转账、网上理财投资、网上证券、网上资金借贷、保险交易及其提供的相关信息服务等传统金融的业务模式。大数据金融是指通过电子商务交易而产生的海量非结构的数据,它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融通的服务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中与国内外各个银行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解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为交易双方提供的用以支付的服务模式。P2P网络借贷是指资金供需双方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的模式。众筹,是资金需求者在互联网上展示项目及创意,同时进行资金募集、提供回报的模式。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是指建立在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上借以销售金融产品或者为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的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正不断创新与丰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向金融网络领域逐渐渗透的过程中体现出的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金融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以及金融交易效率的提高等优势的日益展现,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不断地得到创新及丰富。这些模式在内容上的创新与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银行开展的网络信贷业务方面,当前,银行开展的网络信贷业务已由传统业务的“线下申请,线下审批,线上发放”经过“银行与电子商务的有机体”发展出了“银行自建电商服务平台”;其次,在第三方支付创新上,已由过去单独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有担保方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创新发展出了第三方支付体系和保险、基金合作等能进行理财的内容;最后,在P2P网络借贷上,由过去只起信息中介作用的平台创新地发展出了P2P平台与线下担保机构合作的新方式。

(三)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快速发展与壮大

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性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尽管面临许多阶段性问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日趋严格,互联网金融整体仍处于规范化发展、蓬勃发展的态势之中。BAT等巨头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在征信、众筹、支付、消费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不断发文,制度环境得以不断完善,优胜劣汰加剧,行业格局正在悄悄变化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6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174起,获得融资的企业数为168家,融资金额约为610亿元人民币。在投融资总额方面,与2015年同期数据相比,2016上半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投融资规模增长达337%以上,并已经达到2015全年度互联网金融市场投融资总额944亿元的64.61%,单笔投融资额上升明显。

1.移动支付

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型、互联网型和手机厂商型。其中,电子商务型包括支付宝、新浪支付、京东支付、QQ钱包、百度钱包、易付宝及网易宝等;互联网型包括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银联在线支付等;手机厂商型包括苹果支付、小米支付、华为支付等。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交易规模达62011亿元,第二季度交易规模达93400亿元,环比增长率51%。2016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2.P2P网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P2P收益率持续下降,P2P也已从疯狂膨胀期过渡到理性调整期。

3.众筹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月,众筹模式共新增项目3358个,成功筹资10.26亿元;2016年6月,众筹模式共新增项目7042个,成功筹资14.97亿元。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创新点,并在不断取得突破。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新兴的金融产品不断涌入市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为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极快,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服务的信息公开度与透明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并有效缓解了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金融将会汇集各类数据,突破现有常规壁垒,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统一的信用环境。互联网金融所含有的海量信息可以缓解原本不对称的信息状态,在金融业范围内,务必要构建生态圈,创造出服务性的一体性品牌。

笔者分析后认为互联网金融未来将会有六大发展趋势:趋势一是各方角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益成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会日益激烈,除了最先加入的BAT,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加入战斗行列;趋势二是移动化,未来互联网金融战役最为激烈的战场将会发生在移动端,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将会继续上升;趋势三是模式创新,更多类型的创新将会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服务模式的创新将会成为驱动力;趋势四是大数据,通过收集用户在网络平台的信用、消费等基础数据以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趋势五是市场下沉,互联网金融将会在地域上纵深发展,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成为普惠金融;趋势六是强化监管,互联网金融全面监管政策将会加速出台。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各个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下:对于国内移动支付,NFC和工具+将会成为移动支付的主力,支付安全性的需求使得NFC支付在未来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工具+使移动支付告别了单一支付工具功能,打通消费、理财与工具三大触点,覆盖领域进一步加大;对于银行互联网化,发展趋势主要是利率市场化、客户群体年轻化、电子商务普及化以及非金融企业入局,市场竞争加剧;对于P2P网贷,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银行介入,第三方支付Y金托管渠道被取消;平台转型,深耕专业市场,垂直细化替代包揽模式;优胜劣汰,借助监管与市场之手淘汰大部分平台;产业集群,以P2P业务为中心,形成上下游配套协作产业;监管日益完善;对于众筹,其发展趋势主要是规模增大、监管加强、垂直化、互联网化、产品创新等;对于互联网保险,其发展趋势主要是保险产品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机构壮大,保险范围扩大,销售渠道多样化。

在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几大模式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将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将会吸纳更加广阔的金融客户群体,争取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在互联网辅助下的金融行业也会与常规金融紧密联系,并相互融合,使金融业蓬勃发展。

五、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创新与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创新

在当今社会,任何产业想要长久兴盛不衰就必然要不断发展与创新,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并不断创新。其创新应当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客户体验性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极为方便和快捷的服务,让金融真正的实现了无时无刻、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美好设想。因此,让用户享受到更加完美的服务正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2.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使金融服务更为迅速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需要,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提升互联网技术进而提高金融的运行效率,降低金融运行的成本。

3.金融信息透明化

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与信息处理能够有效地消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使信息公开化,大大地加深了借贷双方相互了解的程度,从而使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这一点也应是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应当竭力改进与创新之处。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建议

1.加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提高其发展效率

我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然而我国对其的管理的确实反映出我国的管理力度并未跟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为此,我国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规则进行管理,并侧重在利用互联网特有的优势提升其核心业务的价值。

2.进一步发展、整合及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内容

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如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和P2P网络借贷以及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之间的交叉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应针对其模式特点做好整合工作,比如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系改革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其次,在互联网金融的继续发展方面,我国应当加强商业银行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开放力度,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创新。而对于P2P网贷存在的不完善问题,我国应通过建立和加强保险体系建设以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以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模式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吉林:长白学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