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识字教学是所有教学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流工具,可以说识字教学对一生都有影响,识字的教学一般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根据我国最新的规定,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在一千八百个以上,识字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低年级中教学的重点,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老师对汉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学生利用上课和课余时间去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识字效率也较低,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有必要采用一些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升识字效率的教学方法。
一、适当的字谜游戏
汉字的演变经过几千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象形文字,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改进,一直到现在的简体汉字,可以说每个字的形成,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历史渊源,只要能抓住汉字的这些特点,就能够想出很多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日常教学中,老师在识字教学时,不直接的把要教的汉字告诉学生们,而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字谜,引出要下面的识字教学内容,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会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汉字“沙”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们,在海边水少了之后会看到什么,那么有些学生就会想到沙子,然后老师可以说明沙字的写法就是水和少组合到一起,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很容易记住沙字的写法,在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完全达到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目的。
这种字谜的教学方式,除了在学生识字教学的课堂上使用外,更多的应该应用在识字的复习中,对于学生们已经识得的汉字,这种字谜游戏更好进行,老师通过把汉字进行拆解,尽量的想出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字谜,那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如果给猜对的学生们一些适当的奖励,那么识字教学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在识字教学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课后的时间,利用学过的汉字想一些字谜,然后拿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样不但能够巩固学过的汉字,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提高。
二、充分利用汉字的象形性
最初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虽然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变成了现在的简体文字,但是仍然有很多文字还具有很强的象形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没有固定,想象的空a间非常大,也可以把一些不具有象形的文字象形化,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们尽快的识字,同时对学生们的跳跃思维具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例如在从字的识字教学时,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表示跟从的意思,三个人都一起,就是表示人很多的众字,这样的象形文字有很多,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总结,把具有象形规律的文字进行分类,然后拿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对于识字教学的课堂就不会再感觉到枯燥,而是充满乐趣。
对于一些没有象形性的汉字,老师也可以通过对汉字的理解,变成具有一定象形性,例如在办字的识字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办字看成是力字出汗,然后用这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首先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办事情时需要什么,然后通过一些必要的指引,让学生们了解到需要出力,最后问学生们人在花费力气后会流什么,学生们很快就会想到流汗,这样就把办字和出力流汗联系起来,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还经常会收到很多意外的结果,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想到其他的文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三、多样的识字游戏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性本来就是活动好动的,如果老师进行过多的管制,把学生变成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学生会过早的失去这种天真、活泼的本性,这样的教学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如果把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使学生们能够很快记住要学的汉字,同时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才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很多学生都喜欢这样的识字游戏教学方式,老师在识字游戏的设计时,可以通过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设计一些具有生活常识的识字游戏,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生活的基础知识。
如果老师在识字游戏的设计时,没有什么特定的想法,可以通过查找一些成功的识字游戏教学案例,然后结合所在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内的识字游戏进行一定的优化,这样的识字游戏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例如有些老师把偏旁部首做成卡片的形式,然后让学生利用卡片来组成汉字,如老师把卡片交给学生,然后说出一个字,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偏旁部首进行组合,还可以由老师先组成一个汉字,然后让学生增加或减少偏旁部首变成另一个汉字,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而且学生在知道了这种识字方式后,有些学生回家后会自己做一些偏旁部首的卡片,然后和父母或旁边的同学进行游戏,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内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性格等特点差异较大,对于语文识字教学方式,应该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针对性的发生变化,通过全文的分析发现,如果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趣味教学,就能够大幅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效率,相信随着我国经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识字教学方法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海鸥. 小学识字教学方法例谈[J].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1): 68
[2]王朝芹.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3(1): 75-76
[3]张杰. 浅谈小学生学习生字兴趣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10): 103
[4]万冬霞.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技巧[J].学周刊,2013(3): 67
关键词:识字网络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48-02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动都不同于二十一世纪的全新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又将以“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方能实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不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一、传统识字课型的偏向。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1、片面强调识字写字对阅读写作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将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单纯的“重要任务”,忽视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忽视了及时发展语言,忽视了读写对识字写字的促进作用,延误了语言的及时发展,也造成识字效率不高。
2、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做出的恰当的要求,也是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在增大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小学起始年级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使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左右的学习,能掌握2500—3000个汉字(能写2500字,能认识3000字),能够在计算机上用规范输入法输入汉字,并用电脑写出800~1000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作文,做到提前阅读、写作,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还加快小学生的识字的能力。通过两年的网络环境识字教学实践,我在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教学的新理念,在达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下,初步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模式。下面我以小学语文第一册《自选商场》为案例,作一步的阐述。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2、自主识字,渗透学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游戏巩固,说话练习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假如一直保持着枯燥的生字讲解,也难以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我就创造了情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4、拓展阅读,知识整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活用课本。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
在巩固识字后,我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下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阅读我给他们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带有拼音注释的,方便他们阅读的电子文本。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适量的超越,还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认识从“字——词——句”上升到了“段——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不仅积累学习过的生字,更积累了新的言,新的文化。这样学生的识字量扩大了,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5、打写表达,实践运用
《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增大识字量,提早阅读进而达到提早写作的目的。其实在学生大量阅读后,他们都会有一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阅读收获的冲动。而教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所以在阅读完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你还可以在自选商场里添加什么物品,让人们购物更方便?”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后,我立刻让他们在网络的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也是他们涉足于写作天地的练习作,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再次得到实践运用,也对消除了写作在心中的恐惧了。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北京教育出版社.
[2] 韩绍祥,魏国栋.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课程;巩固;识字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部分尤为重要,因为识字、写字使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同时期对小学生识字教学做出不同要求,主要表现在识字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按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大约2500个的常用汉字,其中低年级要会认1800个字,会写1000个字。这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上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巩固识字的方法。
一、从字型入手掌握
汉字的造字法中有一种叫做象形字。初学汉字的学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从简笔画画字开始,慢慢地过渡到汉字的字形。如:日、山、火等等。还有一种造字法叫会意字,就是按照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来记忆新字。这样直观而有趣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所要认识的一部分汉字。如:休,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同时,在小学生有了一定识字量后,还可以将这类字编成顺口溜。如:一木本,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日月明……还可以在小学生大声朗读的基础上加上拍手,这样既形象直观又朗朗上口,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手、口、脑并用的协调性,从而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发现构字规律
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我们在识字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那么,这样的识记过程应该是十分有趣、十分巧妙、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事情。在识字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找到识字的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逐渐形成不用指导也能把生疏的字学会的能力。如采取加一加、减一减的方式。中国的汉字有许多只是多了一、两笔,因此,我在教学这些独体字的时候,往往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十”字,下加长横成“土”,而土字加上一横成“王”,“王”中加一点成“玉”,上加一点成“主”,这些字只要变一变,就能带出一串字,即帮助学生写好字,又加深了他们对字的印象。又如采取换一换、变一变的方式。合体字往往只要换一换部首、变一变字形就可以引出许多类似的字。如“破”这个字,它的右半部分是一个“皮”字,给它换一换部首,带出了“坡”、“披”、“波”、“玻”、“跛”、“彼”,这样带出了一批左右结构的字。同时还能带出一批部首相同的字,如“陈、阵、降、阿、队、阳、防、都、邓、那、郊、部、郭、邦”……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了。最后还可以结合意思,归纳一串字。汉字中的绝大部分是形声字,所以必须使学生明白形声字的类别以及形旁、声旁的意义,循此规律去教学汉字,必有良好的效果。
三、回归生活,拓展知识
1、寓识字于家庭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处处都有识字的契机。首先,营造一种文字氛围。如在孩子的卧室里设立儿童书架,摆放各种儿童读物等,良好的识字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对文字的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识字的兴趣。
2、寓识字于社会环境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坚持大语文教育观,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识字。学期初,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取名“采蜜集”,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并把认识的字写在或剪下来贴在“采蜜集”上。并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
四、在运用中巩固
尽管变式训练延长了汉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储存期,提高了识记效果,但不等于说可以一劳永逸了。此时学会记住的字词,如果长久不使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恒的记忆,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
1、在发展语言中巩固。学习了一些汉字后,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话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或展示生动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再把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这样通过说、写的训练,达到巩固识字、发展语言的目的。
2、在各种教学中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生字在语文教学中自然会经常再现,再现时由学生自己认读。在数学教学中有文字出现的地方,如题目要求等,我都让学生自己读,不会的字再教认,力争达到学生自己读题。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通过读音乐歌词,或给自己的画加上一两句话等,使学生运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字词,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4、在课外阅读中巩固。学生学了拼音,认识了部分汉字后,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读书阅报了。因此,我鼓励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然后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而在阅读时体会到的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欲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勤写勤练,养成习惯
按学校的课程安排,我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每当写字课时,我便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带头练起字来。并且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及时纠正书写中的各种错误,提高练习效
果。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在学习乐园中进行展示。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写字比赛,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瞿靖中心小学 雷志琴
2010年的11月10日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来学加国培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地干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设计好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必将对它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第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要顺利达到以下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贯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认读,逐步提高
入学前学生的认识的字都很少,入学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从而为阅读奠定了一点基础。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所以,即使课文中没有生字,好多学生也会一字一顿地读,或者回读,难形成连贯的语流。因此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以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对于较难读的句子,教师可示范甚至领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习的经验,切实过好认读关,从一字一字地读到以词或以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
2.感受乐趣,启发对话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作者对话交流,受到课文丰富内涵的影响。于是学生体会到阅读可以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来,其乐无穷。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源泉。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是抽象,对初学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响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3.自主阅读,感受语言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下与客体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又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成为可能。因为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是阅读行为的发行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决定着阅读的目的、任务、方式和效果,所以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理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位置。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会抓住这次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通过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案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老师作了《经典诵读专题》的典型发言,在她的发言中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懂得了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孩子们多读书,多写作。让孩子们在“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的引领下飞扬。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 二、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们学校的张秀红和郭美玲老师作了《合作学习与主题学习》的报告,她们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以详实的案例、真实的体验娓娓道来,让我们对合作学习与主题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放慢,但是,我认为表面上看上去进度慢了,教学任务似乎没有很好地按时完成,但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慢”还是有效果的。除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之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在课上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重点问题的梳理。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找问题,会的、不会的弄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加以引导,把重点问题找到了,师生共同有目的的学习,这样就会简单多了。在讲课中,多注重学生的理解,少讲、多读,多读,学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学会不讲,对一些学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彻的,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不觉得累了。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还原 生命力
Cleverly use Chinese revivification method to make the vital force of the class coruscate
Huang Bixi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has been actualized, the urgent affairs of the elementary class are to make the vital force of the class coruscate and to give prominence to students’ main-body quality. But to achieve this teaching goal, I think that we should use Chinese revivification method cleverly, which is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situation into the life situation,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course into the living course and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to the life activity.
【Keywords】Chinese classroom Revivification Vital force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曾经焕发出无穷的魅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病也日益暴露出来。那就是:教师按预编的教案教,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上,“水波不兴”,“波澜不惊”,毫无生机。
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在平时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巧用“还原法”(即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让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不折不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1.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以此教学建议为圭臬,在教小学一年级新生学语文时,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起主导作用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以下是我任教小学一年级时的教学案例: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一个鸟巢或是鸟巢图片,接着提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是乌鸦筑的窝。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板书u字,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学习u字。
同样,出示一张椅子,认识h字;出示一根水草,两只蝌蚪,学习k字;把一盘蛋糕对半切,引导观察并学习x字。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就这样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千树万树梨花开”美好的景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须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把“源头活水”引到课堂学习这一片亟待浇灌的土壤里,从而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光靠学生观察,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动用其全身的各个器官,让他们把眼、耳、鼻、手,脑等都派上用场。如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地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学拼音时,大胆把橡皮泥拿出来玩。学生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个拼音,各个拼音可以捏成各种颜色。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内举行捏拼音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
在识字教学中,抽象的文字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全然陌生的,教师如果一直硬性地让学生读写,死记硬背,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这识字产生厌烦,甚至厌学。那么,教学时,应利用汉字的结构规律,并且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如象形字“田”,只要让学生看一下田的挂图,回想一下自己到过乡下看到的种菜的田,一下就明白了。再如会意字“休”,问学生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他在干什么呀?(休息)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理解记忆。
在词语教学中,当出现一些抽象的词语时,多媒体课件中一些源自于生活的图片和录相就起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灰蒙蒙”、“”、“犁”等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出示有关图片,学生就恍然大悟了。学习动词时,如“握”、“抱”、“蹲”、“抛”等,可引导学生直接做相关动作,或进行情境再现生活中做过的事,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记得牢。
2.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仅靠教师讲解是行不通的,因为成人的体验跟孩子的体验是有距离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无法投入文中的角色,似乎那些句子跟自己毫无关系。语文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自身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让他们回到自己特有的体验里,再从那里出发,去体验,去感悟。以下是我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主要是赞美长城的气魄雄伟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难点是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要突破这个难点,就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描写劳动人民建长城不容易中去领悟。学生在抓关键词朗读后,能感受到建长城的不易时,引导学生们想象一块石头的两三千斤相当于全班同学加起来的体重,接着让学生现场表演,几人合抬一块石头。此时,加进文章中留白部分的语言渲染: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在寒风刺骨、天寒地冻之中,多少老人累死了,儿子又顶上了;多少儿子累倒了,孙子又顶上了。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用多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前不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有位学生停止了表演,质疑到:“既然要付出这么多的牺牲,干脆不要建长城了!”台下因此也形成了两派人马,有叫要建的,有叫不该建的。我作了个手势,结束课文剧表演,让双方进行辩论。各不相服时,我在黑板上写下“国家”二字。学生安静了下来,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发言:“没有国哪有家,只有舍小家才能顾大家,只有牺牲了那些修长城的劳动人民,才能保卫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全。”这回学生终于发出了感叹:“这些牺牲了的人民真伟大!”此时让学生再读课文,语句中感动之情更亲切了。
在人教版三年级课文《画杨桃》以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为主要内容,是篇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文章,但学生却把握不住人物的语气。此时,模仿着文中的“课堂”创设一样的情境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角色说话时心理活动及语气。上课时,我把刚从街上买来的杨桃直接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像文中的“我”一样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再说说自己亲眼所见的样子。教师在此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达成了教师“不言”而学生“喻”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朗读,对文本所表达的意境就有了更好的把握。
3.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幻想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随着生活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想象力也不断地丰富。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半壁江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下面是我教学的两个片断:
片断一:树立学生想象的信心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平时不戴眼镜的我今天戴上的一个夸张的黑框大眼镜,盯着捧在手里的对折成书本状的一张白纸,边做出各种不同的夸张表情边走进教室。
几个学生惊叫:快看,老师今天很奇怪!
教师:谁?谁是你们的老师?我可是多拉星球来的幻幻想,没空理你们。
学生大笑起来,我又接着看起手中的“大书”,一会儿捂着肚子笑,一会儿伤心得擦眼泪。
学生齐声呐喊:幻幻想,你在看什么?我们也想看,借给我们吧!
教师:那好吧,如果你们能猜得出我看的是内容的书,我就借给你们。
学生1:我想应该是你们星球跟别的星球的星际大战赢了吧!所以你才笑得那么开心。
学生2:你那么伤心,一定是看一个故事,故事有个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可怜的孩子吧!
学生3:不,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寻找宝藏的故事,要历经重重迷宫,一会儿迷路了,一会找到出口了,因此才会一会儿惊喜,一会儿难过的。
学生开始你争我抢着说自己的想法了。
教师:现在我们要揭开谜底了,大家倒计时三秒,三、二、一。
教师把一张空白的纸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学生惊讶地叫了起来。
教师:看来你们地球人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啊,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片断二:激活学生的想象潜能
出示一个有各类形状图案袋子,里面装着“礼物”。
教师:我从多拉星球来,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这些礼物只能是给聪明的孩子,否则送给你了,你也不会用。谁有信心来挑礼物。挑礼物时,要闭上眼,小心地把手伸进袋口,把摸到的礼物拿出来,再睁开眼。
学生4摸到了一把钥匙
学生4:这是一把钥匙。
教师:小看我们星球的礼物了吧!这可是无所不能的钥匙,快想想这钥匙有什么奇特的功能吧!谁说得好,礼物就归谁了。
学生5:我想这钥匙应该能开所有的门,是把万能钥匙。
学生1:我想它会像哈里波特的那把扫帚一样,能载着我们穿越时空,比如去月球,或是带着幻幻想回多拉星球。
学生6:或许它还能根据我们的心情播放音乐和电影,能当笔用。
学生7:我想把它带在身上,它还能识别我们是否生病,里面的芯片会及时发射光波为我们治病。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我把钥匙奖给一位学生。接着让其他学生再摸礼物(有瓶盖、空盒子、笔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们对每样东西的功能特性都赋予了无穷的想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利用还原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适应自然”,让小学生头、心、手得到和谐发展。语文课堂成了开心课堂,教与学达成和谐的气氛。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活动起来,发挥其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语文课堂因此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叶存铃编著.《小学语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是千年来中国各历史阶段思想融合后的产物,是全民族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较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保留与发展,在丰富文化思想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却存在不足,因此,教育人员在向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尽量选择基础性的知识,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积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倾向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这是由以往的教学评价制度造成的。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我国小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其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1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该情况,要求各学校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认少写。只有对汉字的储备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助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所兴起的国学教育就严格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执行,通过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认识最多的字。不仅如此,在认字与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这些著作的内涵产生更深了解。
汉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除要求横平竖直之外,还要求学生做到笔顺正确,这也是在小学引入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因。用毛笔书写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书法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字如做人”,书写规范中的横、平、竖、直就是做人的规矩。中华文字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从汉字书写最基础的观赏、临摹,直至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汉字的书写除了能够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外,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汉字结构中的包围与半包围结构代表了文化中的包容性,也在教育人们宽以待人;汉字书写时的大小不同意味着长幼有序,高低有别。对于汉字来说,它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记录的工具,而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集中体现。
三、古诗文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文有特殊地位,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中就能看到古诗文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大,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诵读,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诵读的过程,通过不断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课程改革就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诵读提出明确要求,它要求学生的诵读流畅且带有情感,对诵读内容有个人理解。然而,这里所说的诵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在以往的语文诵读过程中,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甚至不带有任何情感,教师在该方面也没有进行过多干预和引导,所以,传统的诵读方法现在看来极不科学,而这种朗读诵读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通过带有情感的诵读对内容加深理解,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责任,只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使其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六零年代出生,七零年代成长,八零年代初期成为师范生,九零年代成为研究生,二十一世纪初年成为深圳特区一名中学教师――漫漫人生路,竟与读书有缘,以教书为业,于忙碌中从容地享受着岁月给予我的每一份馈赠,在读书、教书和研究中快乐前行。
孤独中的不寂寞
中师毕业,我被分配到距离县城最远的中学教语文,当班主任,还教音乐课。学校环境简陋,校舍就是山岗上两排低矮的房屋,上下课的铃声,来自挂在教室边的那个锈迹斑斑的金属块。窗户没有玻璃,全是纸糊的,北风袭来,呼呼地响,手指一捅,就是一个洞。
在这所学校工作生活了一年,也有过孤独。好在读师范时培养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系统地阅读过中国古典文学,体会过古代圣贤和天涯孤客的寂寞,像这样虽贫却很自在的生活便也不觉其苦。从每月微薄的工资里抽出钱来订阅《诗歌报》《文学报》和《文史知识》,一边读书报,一边写日记,心中的寂寞便化成了纸上的文字。清晨或傍晚,去山谷里跑步,顺便采些鲜花回来,桌上的瓶子里便也时常飘出山花的香味。这段时间虽只短暂一年,但山中平静的生活,却给了初为人师的我从容淡定的起点,在宁静中学会思考,于我,将有益终生。
一年后,我被调回本乡的中学,由此告别了那段十分孤独却又不乏诗意的时光,同时收获了伴我一生并给我幸福的爱情。从此,我的人生路上有了伴侣,孤独有人分享,寂寞有人分担,在学业和事业上相互支持与鼓励,共同漫步人生之路。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回到母校――我工作的第二所学校,这里环境条件比第一所学校好了许多,我还住进学校新盖的小楼房。那时爱人在南京读书,我独自在家,除了教书,就是读书,心里渐渐产生了一个梦想――考研,便开始自学英语。
工作之余,安静读书。考研的梦想就像暗夜的星光,时而远,时而近,时而清晰,又时而迷茫。爱人毕业时,我们有了孩子。他在大学教书,我便再一次工作调动――进了大学附小,成为小学教师。从中学到小学,学生年龄层次变了,我也必须随之适应小学的教学环境。不管是低年级的拼音识字,还是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我都积极向前辈请教,不断完善语文课堂。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为我后来研究境外母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此,我的工作经历涵盖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整个过程,从小学识字开始,直至高中毕业考试。
生活日渐安定之后,考研梦又浮上心头,尤其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减当年的时候,我决意要努力实现它。那时,爱人又去另一城市读博士,只有周末在家。我带着孩子,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自学。读书,学习,没有太多的名利奢求,只为提升自己,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每当周末,爱人在家带孩子,我就背着书包,和大学生同坐一室,我比他们少了年少的轻狂和浮躁,学得更踏实,更沉静。两年多的时间,我通读完大学公共英语教材,自学完全部要考的中文专业课程,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全日制研究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让我想起奥运会主题歌: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然而,就像旅行者不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美丽的风景一样,读研究生也不是我人生旅程的最终目标,读研过程中,能够欣赏到先前未曾见过的风景,学到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养,这才是追逐梦想的意义所在。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研究生、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与交流中,我对过去十几年的语文教学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这段读书与教学经历,为我后来做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教学与研究的视野也渐渐开阔了。
毕业后,为了家庭和孩子,我别无选择地来到深圳,再次做回中学教师,尽管为没做成大学教师而心有不甘。幸运的是,2001年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有幸成为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教师,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南山区教研员唐建新老师,他带着全区中学语文教师做课改,上课,评课,录像,写教学案例,组织编写教学辅导资料,于忙碌中体会到做中学教师的充实与快乐。两年后,我的《课改:实践的探索与理性的思考》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主要工作
l、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课改意识。
措施:
①认真参加学校语文大组的各项活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写下反思或随笔。
②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
形象,为学生示范;为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组织教师订阅各级各类语文刊物,引导全体语文老师读好理论书刊和文学经典,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做好教育反思。
③加强学习,落实好四个基本点:
a、坚持语文课改的正确方向,要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努力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b、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动
态统一;
c、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倡吃
透两头、精讲多练、一课一得、咬文嚼字等优良传统;
d、积极倡导本色语文。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服务于教学
目的: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提高教学水平,树立精品意识。
措施:
①教研组将广泛收集课改信息,及时印发,组织教师学习。每一个语文教师
也将发挥群体教育智慧、挖掘潜力,可以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可以利用它的资
源,得以不断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②加强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经常
化。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符合学校以科研促教研的要求,形成人人发言的氛围。
③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在钻
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
到的双基要求,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抓好三环节即
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
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六认真”管理。及时上传教案,加强网络备课管理。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辅导方面,
要建立班组后进生辅导记录、落实转差目标、责任,尽最大努力转化学有困难的
学生。
④努力提升公开课质量。每人每学期的公开课,必须围绕学校当前的研究主
题、经过自身精心准备,学科组认真讨论修改后,才可以实施。严格公开课执教时间,非重大工作冲突不得随意变动。积极、主动配合上“自报课”的老师,共同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经常开展正常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上,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含量。努力探究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其评价过程,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
⑤继续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
学就是服务,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自己识字、自己阅读、自我体验和
感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充分 共3页,当前第1页1
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的提升和发展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
当充满魅力,不仅有情趣,更要有品味,不仅有得益,更要有文化的内涵,要有
情感的熏陶,有美的欣赏,要让学生长期受益,终生难忘。我们欣赏并提倡“简
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3、抓好课题研究。只有科研才能兴教,只有科研才能兴校。要抓紧课题研究的
落实,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力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目的: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为组内教师创造展示
自己才华的机会。
措施:
①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要重视,中、高年级更要重视。每周
集中安排两次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老师作认真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
得“入规、入轨、入体” 。
②要继续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
口语交际的要求,鼓励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大胆实践。要为学生创
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的环境,重视平时语言交际的练习,教研活动中要组织研究课,
进行专题研讨。
③进一步重视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要在重体验、重感悟的基
础上提高整体阅读水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班级建立图书角,并定期举
行读书交流会。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着力营造书香校园。
④作文教学要加大研究力度,要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及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重视想象作文的研究,加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
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⑤优化小学尘语文课程评价。
5、各项常规工作
①认真听课,听课次数不少于10节。
②认真备课,重视二次备课、分层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
③重视补缺补差工作。
④做好推普工作。
⑤做好常规检查。
三、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学科教学计划。
2、教研组长会议。(期初,时间另行通知。)
3、各教研组制定学期备课方案,并落实相关人员及注意事项。
4、随堂听课。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参评(市级)。
7、落实校际研究课题。
8、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修自考。
9、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0、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相关培训。
三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教学六认真检查。
3、校一年级识字检测。(下旬)
4、低段写字检测(坐姿、握笔姿势等常规检查,无固定日期。)
5、随堂听课。
6、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3月15日)
7、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研讨活动。
8、校本培训。
四月份:
1、校三年级看图写话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说课比赛。(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镇二年级情境会话能力检测。(中旬)
5、教学质量期中调研。(下旬)
6、随堂听课。
7、校本培训。
8、区语文名优教师教学展示。
9、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职业道德》考试。(闭卷、4月底)
10、镇学科骨干教师示教活动。(第十周)
五月份:
1、校四年级作文能力检测。(上旬)
2、镇语文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旬)
3、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校读书读报比赛。(团体平均分;个人10%)(中旬)
5、镇五年级句式达标。(下旬)
6、教学六认真检查。
7、随堂听课。
8、校本培训。
9、区语文论文、案例评比。(5月8日止)
10、心育上岗资格报名。
六月份:
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共3页,当前第2页2
2、随堂听课。
3、校本培训。
4、试用期新教师业务考核。
5、教学六认真检查。
6、六年级毕业考试。
7、心育上岗资格面试。
8、镇各学科案例(教学叙事)评比。(下旬)
9、期末复习与教学质量调研。
10、部署暑假工作。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导处(语文)
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组工作以2007学年区教文体局、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深化校本教研为核心,以推动课题研究为动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教研组。在区教研中心、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确保我校语文教师的总体业务素质,语文教学水平,实际教学效果,得到稳步提高。
二.工作要点
1、理论学习深入加强。
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期将继续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区教研工作计划精神,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促使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能有较大的转变,使全体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改的重要性,迫切性,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学思想。要求教师每月做好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摘记(每月收交教导处检查),学校将在不同范围内组织教学、教育、学生管理随笔交流活动。平时加强学习、交流,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法,把新的教学、教育理念贯穿于新、旧教材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到学生的以学为主,其要点是构建起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张扬和提升。体现在课堂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
保持区先进教研组的优良作风。研究活动的形式与实效,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业务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继续开展评课活动,继续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互帮互学,催长青年教师的成长。
4、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
全体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教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可以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及教学新动态自拟专题向教研组或教导处申报。按照学习、实践、总结、检验的流程进行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专题教学论文,参加论文评比。本学期,我们要完认真完成《以优秀的语言文化为载体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农村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两个市级课题的研究结题工作。
5、规范和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建设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继续坚持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六认真的新内涵和新动向,切实抓好教学六认真。
(1)备课: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交流活动,做好各年级备课组的组织工作,每双周保证一次集中讨论的时间。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
(2)上课: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积极主动地听、说、读、写,在此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其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3)练习:设计要力求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融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形式可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外练习量按照规定严格控制。
(4)批阅:认真及时,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低年级的写话和中高年级的习作批改可采用精批、略批、面批、学生互改等多种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5)辅导。主要就是提优补差,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教师要充满爱心,耐心细致地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教育他们改进方法,促使他们进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的愿望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优秀学生并形成群体。
(6)反思。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自身专业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和提高。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并确定反思自己的意识和反思内容,在实际的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学水平。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继续严格要求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课必须有教学反思,其他教师每周两到三篇教学反思,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做为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
6、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写作等习惯的培养,采取切实的措施抓经常,抓反复,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推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明确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和途径,切实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使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倡导把读书成为习惯。在学校充实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这有利的条件下,我们尤其要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午间、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写好读后感。本学期,十一月份,将在全镇开展一次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8.加强习作的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一、二年级在重点识字的基础上,适当加强说和写的指导及兴趣的培养,为中年级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中、高年级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内及课外的写作资源,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及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倡多写生活作文和想象作文,少写命题作文。提倡每周写周记,配合课文,多写模仿性的小练笔。要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提高自改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优秀作文,积极为校刊及作文报刊投稿。本学期,将结合学校开展的体艺2+1活动,让学生写写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验或发生的事情,以征文的方式开展一次活动。
9、切实落实外出学习汇报制度。
我们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研组例会上详细汇报学习的内容及感受、收获,还要整理上交听课笔记,并结合学习到的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上一堂展示汇报课。这种制度,从表面看,是给外出学习的教师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和负担,但实质上是用制度去督促教师更好地参加学习,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取经机会,这种制度的实行,必将提高了教师外出学习的效果,一人外出听课学习,全教研组都有收获,体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完成教研组计划的制定。
2、召开第一次教研组例会,明确学期工作重点。
3、期初常规教学六认真检查(一)。
4、参加区小学语文教学大组成员和教研组长会议。
5、组织参加全国小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6、组织上交暑期读书征文。
7、外出学习老师上汇报课。
十月份:
1、参加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及联谊活动。
2、组织课改年级教师参加区教学研讨活动。
3、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比。
4、外出学习老师上汇报课。
十一月份:
1、期中常规教学六认真检查(二)。
2、组织参加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新世纪学校)
3、参加小学语文片组研讨活动。
4、外出学习老师上汇报课。
十二月份:
1、组织参加语文学科五(下)省级学科培训活动。
2、开展镇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书面问卷形式)
3、组织参加区中小学教师博客大赛。
4、组织参加2007年度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一、
二月份:
1、组织参加语文学科五(下)市级学科培训活动。
2、期末常规教学六认真检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