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思想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古代小说的结晶――四大名著中却鲜有体现。《水浒传》本来是要表现“忠”的,却让那些造反者的形象光彩照人;而《西游记》是以佛教思想为宗的;《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宝玉对四书五经天然反感,提起读书应举就浑身不自在,可视作对儒家的反叛。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体现得较为充分。
关键词:儒家;三国;仁政思想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古代小说的结晶――四大名著中却鲜有体现。《水G传》本来是要表现“忠”的,却让那些造反者的形象光彩照人;而《西游记》是以佛老思想为宗的;《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宝玉对四书五经天然反感,提起读书应举就浑身不自在,可视作对儒家的反叛。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体现得较为充分。
一、《三国演义》的观点立场与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基本观点是“尊刘抑曹”,下面笔者试着追溯其源。《论语・侍坐章》中孔子面对学生各言其治国之志时,明确提出了“治国以礼”。“礼”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规则,是为规范各阶层的行为而制定的制度。发展到后来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统观念。
“尊刘抑曹”的言外之意就是天下乃汉家之天下,汉家即使不行,皇帝也该由姓刘的做,别人不能心怀不轨,则姓刘的是正统,别姓只是篡窃。基于此,卖草鞋的大耳郎因有皇族血统,便被人所尊奉,称之为“皇叔”,自己也抓住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四处宣扬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从而不断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也正因为如此,儿子篡了汉家之位,有廓清道路嫌疑的曹操,虽然对国家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却被骂为“汉贼”“奸雄”。
二、人物塑造与儒家文化
(一)诸葛亮
郑振铎先生曾经说过:“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的确,《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或者孙权,而是诸葛亮。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如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忠臣,更不如两者相结合掌握大权的忠臣。《三国演义》既然以蜀汉为正统,它就需要蜀国有这样一个大人物。
第四十三回中说他:“上可仰瞻于天文,下可俯察于地理,中可流泽于万民;治天下如磐石之安,立功名于青史之内”,其形象也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Q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可以说,他是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表现有:
1.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殉道之儒”。儒家思想中,倡导积极入世。有感于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博望初战,火烧新野,小试锋芒;为和吴国结成联盟,他只身赴吴,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刘备驾崩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明知不可谓而为之,有种令人钦佩的殉道精神。
2.关心时事,积极入世的“奋进之儒”。他高卧卧龙岗之时,就博览群书,并且结交名士评古论今,谈论天下大事为以后积极入世做准备。如此,才能在刘备正式请教时,有了著名的“隆中对”。正式辅佐蜀汉之后,为复兴汉室,成就霸业做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包括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直到星落五丈原。
3.忠实守信的“诚信之儒”。儒家思想中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成圣成贤,首先表现在道德修养上,要有至诚至善的道德。《白帝城托孤》中刘备说如果他的继承者不成器的话,诸葛亮可以自立为成都之王,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无措”,他只是想成为帝王师,并无篡位野心。刘备去世后,他政无巨细,事必躬亲,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神机妙算的“智慧之儒”。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确实,作者通过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锦囊杀魏延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大力塑造了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
(二)关羽
孔子要求人“言忠信,行敬笃”,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孟子也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而云长最突出的人格特征就是“忠”。他还嫉恶如仇,有“上报国家,下黎庶”的抱负。他也忠肝义胆,杀恶霸、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真是“玉可碎不可改其志,竹可焚不可毁其节,身可殉名可垂于竹帛也。”他也勇猛无敌,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
(三)刘备
1.仁德。玄德乃明君的典范。他出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新野理政,儿歌传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每次溃逃之时,总是不忍弃百姓而去。在荆州之时,单福教他破解的卢马妨主之法,他便忿然作色。
2.忠义。桃园结义其誓词说:“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安慰张飞时曾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可谓义字当头。
3.爱才。善于认识人才,使用人才。正面的像三顾茅庐,得卧龙辅佐;反面如临终告诫孔明,马谡不堪大用。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塑造的蜀汉英杰,正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政治愿景,即仁君、贤臣、义友的组合。
三、儒家仁政思想贯穿始终
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具体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一、法律的思想体系演变
法律的思想体系经历着由德到礼,由礼到儒,再到去除儒家的过程。西周时期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仍具有很强的封建迷信色彩,他主要包括敬天、敬祖、保民三个方面,认为上天把“天命”交给有“德”之人,实际上这也是为封建君王统治提供了借口、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更是突显出了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法律完全是统治阶级的私人工具;而儒家思想进入法典是由魏晋到唐,上请与恤刑、亲亲得相守匿法律条文的出台,是一大进步,儒家思想进入盛行阶段;宋以后至清末是法制的进一步深化,此时儒家精神在法律中已经定型,法律的演进也就仅仅是流于形式,直至清末近代化才开始引发新的变化,打破原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引入民主理念,逐步去除了法律中的儒家精神。
二、法律的法律条文的完善与进步
郑国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史称“铸刑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明确了“法律公开”这一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原则;战国时期的《法经》是历史上第一步比较系统地封建成文法典,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而到了唐代《唐律疏议》的修订,成为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也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古代成文法典;至清末变法修律,中华法系开展解体,而《的颁布》使的法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诞生,也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民主”、“共和”的形象。
三、司法机关的进步历程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养生的方法,但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最具特色是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中国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探索研究人类延年益寿规律。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经过历代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养生乃至疾病的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利用价值。系统整理历代养生思想方法和手段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统精神潜力,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社会价值,也有文化、科学方面的学术价值。
1学派林立,相互渗透
中国养生思想体系形成较早,养生学派众多,他们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其中影响最大,理论体系最完整,传播最广泛的是儒、释、道、医家的养生思想。儒家治世,把生命的价值与养生的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老的思想队科学聚友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国科技史)道家消极治身,强调形神,内外兼养,以清静恬淡寡欲为内养,反对违反人性的绝欲、禁欲。佛教的“消除业章,身心自在,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与儒家的“大德必得其寿”同理。佛教不以养生为其终极目标,但佛教的教义与活动内容对养生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书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医家以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极为突出。儒、道、佛、医的等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体系的四大流派,它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养生学思想的基本框架,并规范了养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2方法繁杂,由少到多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养生学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养生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浅道深,由实践到理论升华的复杂历程。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张弛有度、上下贯通、刚柔相济,养形、养神、养心、养气、养德兼备,形成多维-立体养生思想构架,以此为出发点演绎出众多的具体养生方法,如书画、音乐、饮食、芳香、导引等,正所谓“: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内经•素问》说“:久视劳血,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五劳所伤。”这都说明养生更应该注意动静结合,动静兼修,动静适宜。人在运动时应该顺应自然,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3主体多元化,参与群体广泛
“自先秦以迄明清朝代积有丰富养生文献干余种,……历代王朝的古代养生学者流派众多,具有贡献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百名。”儒、释、道、医、武、文人、隐士、帝王将相,如此广泛的群体,如此广泛的时空穿越,为养生的研究、整理、传播、实践提供了宽广、悠远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儒、道、佛、医不同时期依据各自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养生思想,而文人、隐士、帝王将相成为自觉的实践者。养生的结局各一,有受益颇多的,也有方法不当,夭折短命的。后世医家对儒、释两家的养德思想十分重视。道家、儒家亦吸取医家的经验,在养生思想方法上各有进展,其中出现了医道双兼,或儒、道、医合一的养生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恩邈等名家。《辞海》记录高僧、名医、历代帝王分别是62人、42人和154人,平均年龄为72、73和51岁。明清时期书法家平均年龄79.6岁。百岁以上的有3人,晋代佛图澄116岁,唐代澄观101岁,唐代神秀100岁。
4文献极其丰富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我国现存中医养生专著900多种,秦汉隋唐40多种,宋金元40多种,明清250多种,近现代450多种,而散见于非医书中的资料也相当可观。《易经》蕴含深刻的辩证思想,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秦汉以后,养生内容多集中在中医学和道家、道教的书籍中,在儒家和佛教书籍中也有论及。”“养生”概念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光盘版中出现了6279次。据明《正统道藏》辑录有5485卷,其中涉及养生内容就多达2000余卷。历代经史子集、医书、文学著作、笔记、史书、诗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古朴深奥。中国古代养生学由于强调个人的实践,没有使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这也使许多养生典籍充满了神秘色彩。
5形神合一
《吕氏春秋》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最早提出“动以养形”思想,华佗继《庄子》的“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思想之后,创立“五禽戏”,后世又创编了“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静以养神思想源于老庄,如《老子》记“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所谓不死之药。”“,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内经》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6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养生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为背景的知识体系。整体观的核心是“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顺应自然是中国古代养生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目的。《灵枢•本神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医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道家归真返朴、佛家清静的寺院环境等都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
【关键词】儒家;礼义;节欲;用财;侈俭
本文拟以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荀子为重点,对儒家用财思想的主要论点及在生成和演进中的特色进行阐释和分析,以进一步认识儒家伦理思想在用财即消费问题上的发挥和表现。
一、富贵之欲,礼义节之
先秦儒家并不否认人皆有欲的合理性,但是都主张要用反映名分等级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生理欲望和消费需求进行节制,保证国家的财用支出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符合礼义的限定和要求,从而维护等级社会秩序的稳固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之间的和谐。
在节欲问题上,荀子的思想尤具特色,也是其用财思想的主要论题。他一方面也承认人生而有欲,“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荀子・性恶》)这些欲望是人类性情的一种表现,属于客观事实,它们具体表现在: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性恶》)
在荀子看来,一方面人们的吃穿等消费欲求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客观本性;另一方面,这些消费欲望还具有无限性,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欲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而且会因“不知足”而永无止境。因此,他认为人的欲望虽是秉承自然的天性,但追求欲望满足的行为必须受到理性的支配与节制,以实现“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荀子主张以“礼”来调节人的欲望,就可以使无尽的欲望得到限定,对不能消除的欲望予以节制,所谓“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正是从人的欲求出发,荀子针对但当时社会情势,提出“制礼明分”,以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上对人的消费欲望进行限定和节制。
二、用财之道,礼义为本
礼义在古代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礼规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等级名分,并依照等级名分对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义又以内在的道德追求对人们自身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进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十分强调礼义的重要,在用财上积极推崇社会伦理制度和道义的规范和约束,以礼义作为衡量用财之量和度的根本。
荀子提出用财以礼,将等级消费观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他还主张用等级消费来处理“欲”与“物”之间,也就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荀子认为社会群体之间因为身份和等级地位的不同,各自的消费也应该有所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品供应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在此意义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当然是人情之所同欲,但如果人人都从天子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婚也。” (《荀子・荣辱》)因为“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荀子・富国》) 如果人们的消费等级并无区分,那么在自然欲望的驱使下其消费需求也会不断膨胀,一旦满足不了供应,必然会导致社会纷争甚至国家灭亡。对此,他提出以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礼制为核心来划分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等级,这样才能“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这显然继承延续了孔孟儒家的等级消费思想,引导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调节消费欲望,使不同等级的人各得其宜,从而达到消除争乱,物、欲平衡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维护以统治阶级的消费欲望为主导的等级消费格局,但荀子把按等级消费看做是处理“欲”与“物”的矛盾的手段,以调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一定意义上说已经看到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三、侈俭取舍,礼义为先
崇俭节用,是古圣先贤的共同理想。要财源不竭,必须以节用为保证,否则难免会入不敷出。但是与墨家不同,在侈俭问题上儒家是以等级名分制度作为判定依据的。强调“奢不违礼,俭不伤义。”越礼即为奢,循礼才是俭,而且虽然尚俭,但并不是有悖礼义的过度节俭,儒家强调以反映等级名分的礼义为标准的节用消费观。
荀子总结和发展了孔孟以及先秦其他诸子学派的学术思想,提出了更为辨证的侈俭观。他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应嗜欲有节,用财有制。即使统治阶级也不能超越礼义的限定而贪求侈靡享乐,只有“强本节用”,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国裕民。同时他还认为节俭是为了有备无患,为将来消费做准备。“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善藏其余。” (《荀子・富国》) 即倡导国家应依礼节用,使人民手中保留充裕的剩余产品以备将来改进和发展再生产,只有“节用裕民,善藏其余”才能“固本”,提高社会生产率。他在《荀子・荣辱》提到:
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锓,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後,而恐无以继之故也?於是又节用御欲,收a蓄藏以继之也。是於己长虑顾後,几不甚善矣哉!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2、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儒家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传统安全观包括哪理想主义理论中的安全观、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安全观等,而且也应该包括古代的各种国家安全观,如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不同思想体系中存在的有关国家安全的思想。
“传统安全观”即“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自有国家以来到“冷战”结束这样一个时期内的各种安全思想和观点。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儒家思想;传承;影响
B222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产生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改变了传统阶级统治教育的基本械,把私人讲学的主要基本教学模式传播到了国家与整个民族。所以,儒家思想在社会中慢慢地发展起来,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在那时甚至还出现了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家的基本场景。从此,儒家思想将作为治国的正统思想。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迅速的解决。在儒家思想中,仁政、道德礼法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这也让尊崇儒家思想的汉朝国家变得国富民强。直至西汉时期,国家也到了异常鼎盛的时期,为了对国家的繁盛进行维持与发展,则必须找寻与之匹配的思想体系来对应,所以,众多思想政治家就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西汉制度的实施与稳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据首席地位。
二、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有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即它为我国封建的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社会理论以及治理国家的思想体系,同时还让我国的传统的统治阶级顺利地运用于国家的治理以及封建社会的具体统治当中去,从而使得我国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人类发展史,它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开了历史的先河,而且这也是我国中华民族无论是以往、现在还是将来屹立于世界中的根本保证与条件。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这就是“仁爱”,此思想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与推动作用。“仁爱”思想是维护国家和谐安定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加强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仁爱”思想不仅仅影射了人类的本性,并且它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因素。封建社会的主要外壳在于封建思想,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不只体现于国家的治理中,它更体现在对于我国历史社会产生的相应伦理思想上,正是由于封建社会出现了一定的论理观,也让国家从最初的统治阶级的基本角度来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对于通俗的语言也加以规范起来,并规范了人类的首先意思,这种规范思想将把人类的整体思想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封建伦理观,而此观念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有着非常深远的思想影响,它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重要核心,以此来实现社会与国家双重治疗的基本效果。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建设,比如,理想价格在现代人的价格塑造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泛爱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作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儒家思想的深入挖掘能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积极精神资源诠释出来,也只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才能让儒家思想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关系着儒家思想在我国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
三、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不利影响
尽管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发展带来了非常深远的有利影响,但是因为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烈的封建主义色彩,所以,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也相应地伴随着一些不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统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价值,可是它并未强调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这是由于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郁的封建主义色彩,因此,对于科学知识的基本学习也做得不到位,而这也造就了儒家思想只重国家治理的特点。经验性是儒家思想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也会导致现实存在的逻辑性被忽略掉,同r会使理论与现实产生脱轨现象,这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阻碍作用。在儒家思想中,它主张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对于真理的追求也会有所忽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打压。此外,儒家所推崇的具体思想为“统一”,这对于个人性格的发展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并禁锢整个社会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创新机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国家沉浸在礼仪的风气中,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追求利益,对于相关礼节则会变得非常的繁琐,这使得社会的进步受到一定的阻碍。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道德伦理,从而忽视国家法律的作用,这也将致使我国封建统治者对于社会的管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单调。仅仅以道德伦理的基本教育来管理社会,这让整个国家在控制与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具体性。
四、结束语
儒家思想的地位我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获得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求发展,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相关经典的解读来展现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这能让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
[1]李芳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0:55-56.
[2]赵小平.浅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89-90.
[3]杨明霞,董玮.小议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商,2016,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