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

第1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市场营销教学 建议

最近几年间,由于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其在现代教学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市场营销专业是近年来各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开展的专业课程,其是以特定市场环境下用户潜在和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从而对产品、定价、地点、促销等活动过程及客观规律进行研究的应用科学。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都重视于教师教的过程,学生需要对其概念、定义、理论体系等进行重点学习,而对其管理实践、方法策略及参与的过程则放在了不重要的教学范围内,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所以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其以图文并茂的形势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迪,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

(一)多媒体手段直观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是很难表达出来的,所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从感官上让学生更加容易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接受,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和运用,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有效地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容量大,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市场营销教学中需要结合众多案例来进行,所以无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方面都很紧张,利用多媒体进行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更便于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的观察到案例中所应用的营销手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从大量的板书时间内脱离开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来。

(三)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改革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实现营销案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学、教学设计、美学等知识,才能适应 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集中全体专业教师的智慧与教学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和规范有序。而且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时时刻刻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意最新案例的收集,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减少了教师授课的随意性,督促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对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具体建议

(一)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多媒体教学引入市场营销教学之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和谐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

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我们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上需要有不同的安排,这样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都能有新的提升。

三、结束语

市场营销学科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学为一体的系统学科,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变得日益重要,从而社会上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也有了迫切的需求。而市场营销教学中需要结合大量案例来进行,这也决定了多媒体成为该专业教学手段的必要性,所以在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景香.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市场营销专业多媒体教学实现建议.学园:教育科研,2011(24).

第2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是教学理念、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要从各方面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已经发展有许多年了,在部分高职院校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认识上,还只是在大力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并着重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层面上大做文章,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却认识不足,使得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与大家共享。

一、高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只求教育技术更新,不求实际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对纯理论知识大多不感兴趣,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自然得到很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他们希望通过推广这一教育技术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到教育技术,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计算机、录像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工具或手段。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育技术不仅是一种实体技术,它还包含教育的属性,是把教师的知识、经验、授课艺术等融人整个教学过程,并同上面所说的实体技术有机结合,开创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但是,目前的高职多媒体教学,很多只重视实体技术,并不考虑这些技术的课堂运用,尤其是对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听课会引起何种变化了解得更少。例如,有些课件只把原来在黑板上的板书、挂图通过计算机、投影机显示,而教学方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这种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最简单的应用,是把原先的黑板变成“电子黑板”;有些课件内容倒是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但展示速度快,对信息量大了之后如何进行教学缺乏研究,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如此多的信息,成为“观光客”,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只图教学形式漂亮,忽视了教学实质。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较传统的“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教学形式更新颖。因此,有些教师便不顾一切将教材内容使用图、文、声、像形式去呈现,一味地将多种信息媒介组合在课件中,片面追求界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等效果,刻意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教学,违背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的目的。其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眼花缭乱,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课件的新颖、花哨等上,而真正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却被忽视了。这种简单地把教学过程具体化,没有突破“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不可能构建网络时代全新的教育模式。还有的课件添加了不必要的音乐、特技以及与课件内容不相关的风景图像,以图激发学生兴趣,结果反而破坏了课件的效果。虽然这些课件做到了图文并茂、声色齐全,但由于未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为主传递知识,教学改革只停留在教学表演形式上,结果是我们老师只注重了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违背了教学规律。

3.只图方便省事,滥用多媒体教学。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因而传统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形式新颖、动感、图文并茂等优势刚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一些缺点,而且省去了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授课时的重复劳动,因此,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它的优势,挖掘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利用一切所能使用的媒体,也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不管有无必要,都用上了课件。而不少学校在教学评比标准中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公开课、评优课上大都要利用课件,而且等级越高的评优课使用的人越多。许多人片面认为只有采用最先进、最现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才显得气派,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这样经常置教学内容不顾而一味地只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盲目走极端。如有的教师整堂课一个字不写,即使做练习时也只是由电脑作简单的“对”“错”判断,而对问题的分析,却未曾说明,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过份迷信课件,未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件的运用的确能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但过分地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实际上,在语言、手势和表情等表达方式上多媒体教学并不具有明显优势。有的教师在授课时,只顾坐在电脑前点鼠标、照“屏”宣科,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在会议上作报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教学互动的缺失。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设计好了上课的思路和步骤,只讲课件中涉及到的内容,未涉及的内容不讲,全然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此一来,教师变成了操作员或解说员,课堂的教师主导变成了计算机主导,师生互动变成了机生互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拿来之后不经过自己的考量、变更,就直接根据课件备课、授课,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还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详细,把课堂要达到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案例等全部详实地体现在课件中,课堂上教师只要动动电脑,不用写,也不用说,让课件完全替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堂课下来,总觉的还欠缺些什么?所谓“物极必反”,不要把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非常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讲授,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动作,每一句循循善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启发学生,这是电脑永远替代不了的。始终记住教师才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过份迷信课件,只会阻碍师生的互动。

二、影响多媒体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1.教学理念上的误区。在对待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上,有些教师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认为多媒体技术必然会带来优质的课堂教学,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多媒体教学模式滥用、乱用,这样不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优势,甚至起到了负面的效果。而有些教师刚好相反,完全鄙视多媒体、网络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完全限制了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还不如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书写提纲及重要内容,讲到哪写到哪,与学生及时互动、沟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录。这两种教学观念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2.教师的课件制作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提高其制作水平。因为课件开发不仅涉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数字音频信号的处理等,而且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计算机编程人员、美术设计人员等人的帮助。所以,开发多媒体课件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本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多媒体及网络处理技术,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一个成功的课件应图文并茂,应具备交互能力、分支机构、循环演示功能;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到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然而,有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完全照抄纸质教材的内容、教学功能性不强,或者是象前面提到的过于夸张、华丽渲染和花哨,与教学内容严重不符,这都与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不高有极大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独立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要求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多媒体教学中,高职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不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如许多多媒体课程仍是只侧重知识的传输,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高职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用于多媒体教学,但具体专业课教学设计的特殊性如何体现,应当是多媒体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如在《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给学生观看用Flash制作的动画就算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完全替代了学生必须进行的实际操作。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教学活动应从具体到抽象,真实的实践经验属于直接经验,不进行真实试验而直接播放实验录像或课件,违背了“经验之塔”

所蕴含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水平影响到学生的实践,也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4.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决定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外,教师还要有比较高尚的职业道德,甘愿为培养高职学生奉献一切,把全部精力奉献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上。教学中,教师应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时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多媒体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应采取的措施

制作课件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它在教学中永远是起辅助作用,教师才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的主导者。因此,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是发挥教师多媒体教学主导作用的基础。任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只是辅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仍然是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职教师除了应当较为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当根据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教育规律、学习和研究方法来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为此,高职院校与教师要共同努力使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

2.更新观念,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是发挥教师多媒体教学主导作用的关键。既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不能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更不能认为目前高职学生喜欢多媒体就不顾教学实质一味地盲目迎合学生需求。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板书、与学生一起讨论与交流,有助于启发式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随时调整教授方式。但有时教师不停地演讲与板书,学生学起来就会乏味。而多媒体教学方式直观性强、生动有趣,信息量大,能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但不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上述分析的各种弊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教学手段,而应根据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演示教学课件,而应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感染来激发学生认真参与教学。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际有效地控制媒体的进度、频度和强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上教师要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师的启发、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疑难问题栩栩如生的讲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最佳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抓好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是发挥教师多媒体教学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有课件大多是以展示知识为主,多媒体表象为“电子书本”或“教案搬家”,如果应用得不好,也会带来许多坏影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认识到这点,正在采取措施大力培训教师。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多媒体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不太恰当,不少教师包括有些领导都认为,只要让教师掌握如何使用课件制作软件和简单的动画软件,能制作课件和做一些简单动画就可以了。但这只是课件质量提升的一个“硬件”方面,而课件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软件”—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教学设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单靠硬件技术手段是难以解决的。也有教师会认为自己从教已经很多年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新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提升,媒体形式不断翻新,职业技术的日新月异乃至教师地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变化使原来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也必须作出相应改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必须学会用最适当的媒体形式来表现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因此要考虑在多媒体条件下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组织教学资源,如何将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如何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教学设计应是高职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手段,培训的方式也要适应这一特定条件。例如有些理论内容完全可以放在网上,让教师自己去学习: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应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优秀的、生动的教学设计实例分析,让教师体会、理解全新的教学设计方法。

第3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调查研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86

0引言

最近十年,高校教学信息化的重点由关注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装备开始转向多媒体教学的质量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开展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策略以及针对问题提出整体性的改进和解决的方案。当前对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信息化环境建设和教师技术能力等因素,很少涉及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观念及学习观念的深层问题探讨。①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和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观念以及多媒体教室环境的认知工效三方面综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1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的基本情况。为全面地、详细地了解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研究者对江西中医药大学50名教师、3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获得的职称包括中级、副高和高级。学生方面,参与调查的学生覆盖了江西中医药大学13个二级学院,有来自本科四个不同年级和研究生,且各层次学生比例较为均衡。(2)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97.1%的教师任课的部分或全部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反映出高校多媒体教学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其教学效果如何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教师方面,主要从教师对黑板的使用情况、教师上课的位置、多媒体教学备课、课件的来源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学生方面,主要从学生对多媒体课堂的现状、学生的听课感受以及学生对教师的PPT课件、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得知,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辅以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表1),粉笔加黑板具有PPT等媒体欠缺的师生交互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运用黑板的比例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上课时所站的位置方面,51.6%的教师上课时习惯性坐在或站在多媒体操控台或讲台旁边,这可能是为了便于操作计算机,但对学生的调查显示,60.1%的学生喜欢教师上课时来回在教室走动或站在教室中间进行教学。教师站在操控台或讲台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不便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且教师站得太远学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培训方面,为了解教师是否有多媒体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需求,调查显示,87.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参加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培训,说明广大教师希望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相关的培训还很欠缺。多媒体课件方面,42.5%的教师自己制作课件,48.3%的教师整合网络课件和已有课件,有9.2%的教师直接使用他人的课件。课件内容表现形式方面,如表2所示。23.8%的教师PPT中文字占大多数,图文并茂的PPT仅占32.9%,虽然PPT采用哪种表现形式更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文字占大多数的PPT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学生问卷中,类似的问题显示,54.2%的学生希望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带上课程PPT,最好还能附带与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例如视频、案例、项目作品等。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时考虑的因素,可以反应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如表3中所示,37.4%的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主要考虑课程学习的内容,只有12.8%的教师会考虑学生的特点。考虑数字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教师比例只占20%,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仍然在备课时将考虑的重点放在学习内容,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优势。由表4得知,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普遍采用讲授法,选择“经常”和“比较多”的比例共占99.1%。课堂研讨方式也占到54.4%,说明教师上课过程中不会从头至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大部分是课堂讲授、讨论、问题式学习这三种。体现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种教学方法,如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使用的频率很低。尤其是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教师经常采用的比例都低于5%,从未采用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说明大部分老师还不清楚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调查显示,在多媒体教学中,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首先是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方法,其比例分别是38.4%和29.7%,PPT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只占8.0%。这说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不要一味地追求PPT显示效果的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室的设施及环境方面,设施是否完善,设施故障率高低、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投影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网络连接不畅通三方面。投影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而网络不通畅不利于教师根据此刻教学内容及时给学生展现最新的相关资料信息。从教师的课堂观念来看,88.7%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多媒体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备课时的区别。但与此同时,仅有45.8%的教师熟悉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教师不了解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这或许是影响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样,教师对教育学方面知识的关注程度也有待提高,因为85.1%的教师对教育学知识只是偶尔关注或是没有关注,仅有15.2%的教师非常关注教育教学知识。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知识都非常重要,它有很多规律性、原则性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用。由于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事各专业的科学研究,没有接受师范类教育,到高校后就直接走上了讲台,所以,高校教师教育学知识的缺乏也将导致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调查结论与思考

2.1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虽然目前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其教学效果仍不容乐观。总体反应出的问题是课件形式内容不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不多样;师生交流互动不频繁。通过分析发现,导致这一现象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表现在多媒体教室设施不全,设备安装不合理等因素,例如投影仪不清楚、窗帘遮光效果不好,网络不通畅等。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不足。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忽视了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导致多媒体教学绝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投入到分析、比较、解决问题、实验和创造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②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仍然在备课时将重点放在学习内容,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在数字化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优势。(2)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有些高校教师之前从事的是科学研究,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就走上了讲台,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没有遵循和利用教育教学原理,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导致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3)教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或项目。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参加多媒体课堂教学相关的培训,理念没有更新,技术没有进步。

2.2解决对策

第4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1.对解决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设计问题的看法

教学环节设计应把握“整体性”教学过程,要有系统性,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把握整体性原则。其内容应涉及基本理论的引进、理论的应用、练习、复习和巩固五个教学环节,而不仅仅运用在某一个环节上。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动画切入和音乐效果的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解消化,并尽量利用图形、图像进行直观化、形象化教学,切忌过快过多地灌输。对理论应用和练习,教师应尽量收集丰富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理论方法的应用背景,体会该方法的实际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应设计出全方位、多渠道分析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多媒体软件。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演示一些处理数据、图片绘制的应用软件。在复习和巩固阶段,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速度快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海量存储的特点,将基本理论、重难点技术的演示案例等信息事先存入计算机,复习时通过超级链接进行串讲复习,从而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框架有更清楚的认识。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们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环节时应考虑到的。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涉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教学内容设计“形象化”

内容的设计应注意“形象化”。如在基本概念的导入方面,我在讲解“网页配色与布局”时,采用了形象的设计――多媒体课件中循环演示各种类型的网页布局与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同时对每种类型网页的布局和配色都进行相关分析。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大家对网页色彩搭配及布局方式理解得更为深刻。在理论讲解方面,虽然目前的多媒体主要涉及此方面,但总体来看,大部分知识是将课本搬上去,而很少精心设计。对理论讲解,我们要注意让学生有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如采用慢切入、提问、动画设计的方法,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不能一闪而过;对难点技术问题应注意多种方法的平行对照,甚至举一些反例;另外,版面设计可利用屏幕上缘显示课题,左缘显示各部分标题,就可在全课中给学生以整体感;讲授新课时较详细地分屏显示每一标题及其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双主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设计应“双主型”。当今有两种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不足之处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这种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认知作用的体现,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两种教学设计各有所长,而它们的优势则刚好互补。因此,若将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为我们将要建构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可简称为“双主模式”)提供比较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双主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双主教学模式”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全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等。这样,教师就要由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大量的专业课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相比,不论是教学的质量还是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深化教学改革的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4.课堂节奏“合理化”

课堂教学节奏和时间分配应“合理化”,教学节奏和时间分配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适时”就是运用多媒体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并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适当”就是多媒体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有利于学生消化教学内容之处。“适度”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地滥用,又不能因噎废食而全然不顾。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归纳总结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

总之,计算机只能辅助教学,适合用计算机的就用,而有些内容不必用计算机就可以讲解清楚的就不要用,不要为用计算节而用计算机,否则会喧宾夺主,事倍功半。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所选择的内容应是在普通课堂不易实现,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如太抽象、太微观或需动态效果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握好整体性、新颖性、师生互动性、合理性等原则,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贾翠华.多媒体网络教学体会点滴.现代教育科学,2009.

第5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83-01

1.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有了更新、更广的定义,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PPT展示、视听展示等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中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性、互动性、先进性的新时代特征,所展现出的教学优势也更加全面。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在具体的论述中,以案例教学陈述的形式,着重阐述了数字媒体、软件媒体、微课媒体等几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2.1 巧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创设"分组探究"情景,体验课堂互动。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字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构建"数字媒体+分组探究"的课堂情境,并通过多元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效应,对于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尝试中,教师可选用不同类型的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平台,展开教学。例如,笔者在对本校3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便采用了数字录播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具体的教学操作如下。

【教学案例1】《周长》数字录播多媒体互动教学设计

首先,我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录播平台,为学生播放已经录制好的关于《周长》的教学视频;其次,由于录播速度较快,一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周长》的含义,于是,我利用录播媒体的回放技术,构建课堂互动答疑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在视频的引导下,我结合视频,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周长的含义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如何求解?"等,并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组织他们根据问题,进行分组探究。最后,当各小组完成探究后,我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周长,你知道多少?"的汇报会,让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结合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教学效应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多媒体数字录播平台成为了贯穿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录播系统的录制、回放等功能,教师能够及时地为学生解释不懂的问题、组织分组探究教学情境、录制教学现场视频。可以说,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变得更加可视化,由此可见,基于"数字媒体+分组探究"的教学流程,对于提升教学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2.2 活用多媒体微课技术,创设"感官互动"情景,体验课堂互动

微课,是近年来流行于我国教育界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它以5-10分钟的自制教学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此作为延伸课堂教学的手段。而微课教学的载体,正是多媒体平台,基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课,组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情境,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展开互动教学。例如,在对本校5年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我便经常利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制专家等微课制作软件,制作5-10分钟左右的教学小视频,创设感官互动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作为激发学生课堂探究、互动学习的引子,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3】《多边形的面积》多媒体微课教学设计

首先,我引导学生对书本上关于《多边形面积》的理论概念、求解概念等内容进行充分阅读,并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何为多边形的面积?"、"你会求解6变形的面积吗?"……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初步搭建起了互动教学的平台,也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其次,我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引导至多媒体大屏幕上,屏幕上出现了一则由我在课前亲自录制的多边形识别、面积求解视频,例如,正方形的面积求解、6变形的面积求解……视频中我的头像和声音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当视频播放到一半的时候,我点击暂停,并抛出问题:"你能根据我的提示,求解8、10、12边形的面积吗?" 视频被中止,同学们立即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他们的好奇心也被激发,此时,我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围绕我的问题,展开互动探究。最后,我收集完所有小组的探究结果,并继续播放视频,视频中给出了相应的答案,而全班同学也围绕视频答案,展开了一轮新的探究,并与我热烈地交流探究的心得体会。

【教学效应分析】

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微课技术,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探究、交流、合作的教学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下,那种"填鸭式"、"生搬硬套式"的教学弊端被完全打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被完全激发,熟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短而精的多媒体微课视频,让学生掌握复杂的理论变得不再困难,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

4.结束语

本文对多媒体平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两种具体的多媒体互动教学思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各级小学的数学教师应本着大胆创新,干预尝试的理念,运用更多、更好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展互动性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2)

第6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理”课教材在2001年出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2015年版教材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之外,还融入了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精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必须精心规划,对“原理”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认清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为始端〔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计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原理”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然而,目前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原理”课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导致其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理论性、政治性太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往往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对其产生反感并加以排斥。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太大,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基本原理为主体,又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等时政热点话题,用理论去分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其将抽象、单调的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原理”课教师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出物质的概念和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其次“,原理”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第三,“原理”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理想信念。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只有把以上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设计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育对象是除思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时数却不像专业课那么充足,使得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教学内容都讲授到。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原理”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都相同,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未能很好地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忽视了教学内容中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原有的关于理论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又要从“原理”课内容多、课时数少等特点出发,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只有这样,“原理”课教师才能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原理”课教师在讲授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有一定哲学基础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引入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对于数理化、机械等哲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了各个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原理”课教师在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理”课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关键,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三、创新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高校“原理”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所要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这一课程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是确保“原理”课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原理”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比较单一和僵化,往往选择灌输法,而没有从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单一、机械地采取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原理”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选取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能生动地说明一些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2〕。讨论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节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辽宁鞍山“猪孩”王显凤因缺少父母关爱,幼年时一直与猪为伍,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在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她逐渐熟悉了社会环境,恢复了人的意识的真实案例,并且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选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教师在讲授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时,由于其侧重于方法论问题,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所以可以采取以上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讲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部分内容,每组讲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每组讲完之后留五分钟时间让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讲课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满足“原理”课教学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原理”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之前,依据“原理”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太过于机械化,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用PPT课件放映出来,致使PPT上文字太多,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还有一部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如加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音频和视频,虽然课堂气氛有所改变,但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制作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课件时,教师一方面要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个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在PPT课件上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猪孩”王显凤的真实案例和《人与宇宙》这一科教片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不仅要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对“原理”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原理”课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张红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96-98.

〔2〕杨霞飞《.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

第7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中职卫校 病理学 多媒体 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48-02

病理学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属于形态学科范畴,专有名词多。如何生动直观地描述和展示病理形态结构,是长期以来困扰病理学教师的难题。传统《病理学》教学往往运用图谱、标本、模型等教具辅助讲授,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较匮乏,利用率较低,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寻找和组织适合多媒体教学素材对于中职病理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从总体来看,医学形态学科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材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的讲授非常依赖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因此加强人体《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建设,满足中职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性的要求已成为中职卫校病理学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若能成功构建人体病理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并有效应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将无疑提高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护生的发展。本文基于本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阐述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的方法,深入探讨资源库的合理应用策略,以更加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效能。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并为教学提供支持的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一般由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课件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等几部分组成。资源库能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起积极作用。根据区内外卫生学校的调研结果及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中职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的比率较低。大部分教师认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分步骤进行。此外,部分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资源库建设急需解决的。课题组开始建立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病例库、试题库、文献库等模块的教学资源库,于 2014 年底初步建成。2015 年应用于本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库,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其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片素材的采集

图片素材库的内容包括结构示意图、模式图、照片。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中的教科书、《病理学基础》图谱、相关书籍或照片,将之转换为数字图像或文档。用数码相机拍摄本实验室的《病理学基础》标本、模型等,将图片进行处理后保存。

(二)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的采集

\用多媒体编辑软件编辑和录制《病理学基础》学音频素材,并对相应的医学电子出版物、教学录像、互联网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及制作。

(三)建立课件库

制作与纸质教材相呼应的具有助教、助学的多媒体教材,使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 等软件,充实教学内容,强化直观效果,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呈现给学生。构建文字简洁、图片丰富、开放性好的课件,结合新闻及生活案例,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图片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和视频的整合与管理

将所有素材随时进行归类、整理成《病理学基础》教学素材资源库,按学科和章节建立子目录,并在各目录下细分为文字素材、图片素材、视频素材、课件等内容。

(五)调查评价学生、教师对《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情况

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充实和优化《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建设了适合中职卫校的《病理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三、《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法

(一)组建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队伍

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靠几个人的努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校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依托项目研究,对各成员进行了职责分工,以校本培训、市级培训、“区培”“国培”为契机加大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资源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组建由资深主讲教师调研设计、年轻学科教师开发制作、教育技术人员分工协作的多媒体制作团队。

(二)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

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为此项目组参考了多个版本的《病理学基础》教材,查阅国内外有关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使用现状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拟定《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研究方案,确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内容。

(三)确定多媒体教学资源标准

在本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实际,走访区内外多所卫生学校、学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相关方面专家、教师和在校学生,吸取区内各中职卫校的经验,获得《病理学基础》内容选择、制作及使用方面的标准及经验。然后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订《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

(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

本着使用方便、内容丰富、界面美观、交互性强的原则,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一是将长期积累的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如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录像带、录音带、图片等转化成数字资源。二是进一步搜寻、扩充病理学数字媒体资源,比如将目前教材中附带的光盘进行二次开发,并积极动员教师将其参赛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和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贡献共享。三是发动师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下,利用素材开发多媒体资源。

(五)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

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库效益,我们利用“世界大学城”“魔灯平台”“云盘”“微信公众号”“QQ 群”等多种平台,最大范围地让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这些平台能初步满足检索、查询、下载等功能的需要,方便师生使用。

(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和评价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教学,为了检验建设和应用情况,我们将多媒体素材资源运用于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中,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来形成多媒体素材使用效果的调查报告,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客观评价,以获得可靠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四、《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更新与维护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涉及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微课,因此建库之初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多媒体资源库的素材进行分类,以便于师生查找与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要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上传最新的教学资源,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由专人负责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日常维护工作。

(二)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需要学科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建设多媒体资源库的过程中,为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信息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给予一定的劳务经费;为保证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顺利进行,项目组定期对资源库建设参与人员进行考评。

(三)提高多媒体资源库的使用效果

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将教学设计下载化、课堂板书幻灯化等现象。特别是当资源库积累量多了以后,是否会助长教师的惰性,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和使用度,如何将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纳入教师考评体系,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进一步_展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推广应用示范课,推广示范课教师的使用经验,改进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水平,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陶香香,陈 冰,闫宜锋.病理学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3)

[2]胡 琳.关于我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10)

[3]陈 冰,朱晓群,黄小梅,等.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

[4]崔 丹,杜红禹,齐凤杰.浅谈病理《病理学基础》学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J].《病理学基础》科学进展,2014(5)

【基金项目】2015年度桂林市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职卫校《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2015 A-54)

第8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视音频技术;多媒体教学;视频编辑;音频编辑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88-02

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学校近期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显得更加重要了,和教师最为关联密切的就是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推行多媒体教学,刚开始只是在投影机、计算机的慢慢普及,慢慢发展到至今的教室里面的虚拟化系统的普及。去年学校在教室里面推行虚拟化系统,在网络及虚拟化服务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上课教师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应用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即可,如果出现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老师只要将电脑重新启动一下,在出现寻找DHCP服务的时候,快速按下键盘上的"ESC"键,这一操作将直接退出寻找虚拟服务器的操作使电脑直接进入本地硬盘的XP系统。

多媒体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它分为教学设计和技术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学资料等;技术设计包括美工环境、视音频设计、图片动画展示等,下面就着重视音频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2 视频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大量的视频,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视频拍摄和后期编辑的能力,但是如今大多家庭都有照相机、摄像机等数码装备,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摄录器材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数码器材发展速度非常快,一般家用的设备拍摄出的视频清晰度足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了,只是需要教师掌握一般的视频识别能力和采集、编辑的能力,下面就对这些做些简要的介绍。

2.1 视频的采集

视频采集是后期编辑的关键一环,其结果直接影响到课件的制作质量。视频采集主要由视频采集卡及其配套版卡和相应软件组成,采集设备的压缩格式应与整个系统保持一致。由于在采集视频的过程中,视频压缩的比例、采集视频的尺寸以及采集视频的帧速率三者都将影响采集后的数字视频质量和数据量。因此要将各种参数合理优化设定,并将采集后将视频素材按照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求,分为不同的内容片断命名保存以备编辑时调用。

利用现有资源采集视频信息的主要方式为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这些视频可以是特级教师的讲解,可以是电视节目的片段,可以是网络拍客的原创。形式上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真人演绎,还可以是动植物场面实拍,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之中为多媒体教学服务。

视频的专业级别的编辑软件包括Premiere、Edius、Final cut pro、Avid media composer、DPS velocity,民用级别的编辑软件有会声会影、数码大师等软件。

Premiere可以说是非线性编辑中的老字号产品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Premiere基本上各种功能都具备了。所以Premiere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能全,无论是画面剪辑,还是字幕特效,都可以完成,所以在Windows系统中一般视频都可以用Premiere来进行后期编辑。有不少家庭目前都在使用苹果系统,Final是苹果公司推出的剪辑软件,苹果系统的定位就是图像和视音频专业领域,并拥有视频文件原代码缩编码,所以Final与其它windows平台的剪辑软件比,用起来更可靠、高效。直观的看就是用Final剪辑,生成文件速度更快,输出的画质更好。

对于一般教师来讲掌握入门级别的Premiere、会声会影就已经足够了,甚至一些转码软件都带有一般的视频编辑功能,比如免费版的狸窝、格式化工厂等软件。

3 音频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视频往往和音频是结合在一起的,音频有的时候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数字音频的前期采集和后期的编辑处理相对于视频来说更加简单、操作上更加容易上手。

3.1 数字音频的采集

数字音频的采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办法:利用现有的录音设备、通过网络媒体下载。现有的录音设备包括mp3、录音机或者一般的电脑,在电脑安装上麦克风利用录音软件就可以录取音频。搜索引擎越来越发达,所以大多教师通过网络媒体下载各类音频素材,但由于下载下来的音频素材一般不符合自己的需求,需要利用后期编辑软件进行编辑。

当采集的音频资源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时,可以用音频编辑软件对音频资源进行编辑和制作,其中Adobe Audition软件是较为常用的软件之一。

Adobe Audition 专为在照相室、广播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方面工作的音频和视频专业人员设计,可提供先进的音频混合、编辑、控制和效果处理功能。它支持格式多,截取速度快,操作简单,开始截取时可以选择重新编码,还是不重新编码,不重新编码时几乎瞬间就可截取完成,其实就是一个文件复制时间。同时可以添加以下效果到音频文件中:放大、延迟、均衡器、淡入淡出、镶边、翻转、规格化、反转、静音、延长、颤音、回声等等;软件拥有带通滤波器、FFT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高频提升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低频提升滤波器和波谷滤波器等。

4 结束语

视频图像和音频所传递的丰富的信息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这些方面的信息,从教育学和教学心理的角度看,教学中视音频信息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对教学的效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力。在工作中不断研究视音频技术并充分发挥其特长,对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毓敏.数字视音频技术开发与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第9篇: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章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问题驱动;类比启发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由每一讲100分钟的基本单元构成的,而任何一讲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不是孤立的,与前后内容存在必然的联系,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利用备课环节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的章节设计又处于核心地位。同样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也很重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章节教学设计的要素及基本实现过程

首先要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认识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将课程包含的内容归纳整理,选择适合本校和学生特点的教材,清楚理解本章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作用与特点。本章作用:网络层主要解决端到端主机间的通信。本章特点:课程内容体系最为复杂,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含的通信协议多。理清本章与前后章节的逻辑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教学自然连贯)。前一章数据链路层主要实现通信网络中相邻节点的通信,为本章网络层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本章功能实现建立在数据链路层基础之上,主要完成非相邻节点间端到端的主机通信功能,它又为下一章传输层端到端可靠的进程通信打下基础。深刻理解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及其内在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层功能与网络互连(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概括清晰的认识,起到统领的作用)、IP网络层与IP协议(使学生明白结构化的IP网络现实构成)、地址解析ARP与RARP(实现链路层与网络层的沟通)、路由与路由选择(含Internet的路由协议,主要解决智能化、最优化路由的实现方法)、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实际网络的认识)、ICMP(阐述网络内部控制管理功能的实现)、端对端主机通信的实现机理(起到总结复习的作用)。涉及异构网络互连、跨越网络的主机寻址、最佳路径选择、分组转发、网络组织管理等解决方案。

二、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并会灵活的运用所学重难点。不同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问题驱动式教学、类比启发式教学(提问、案例、动画、互动式等)、讨论式教学、通过实验验证强化复习所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或者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精品课网站、相关企业网站、推荐教材等)通过课外认知活动等辅助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教学时要有主线,也就是本章或本节的基本目标,使用时必须知道教学内容中必须掌握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构成了主线上的关键点,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前因知识点的结束和后果知识点的开始。通过多点构成的主线引导教学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清晰,记忆深刻,同样也使得教师教学轻松;通过提问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引起学生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讨论互动也可以加深学生理解。但这种教学方法不等于小学生式的个别提问,问题要针对大家,而且和以前以及将要讲的内容联系密切,否则会使整个教学显得松散不紧凑。2.类比启发式教学法教学中的新知识、新概念和难点问题,相对抽象,而学生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较弱,如果光从书本的概念讲授,学生短时间不好理解,更难以及时掌握,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势必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除了让学生课前预习之外,通过类比启发式教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将那些抽象的问题和概念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类比,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类比的两件事物一定要联系紧密,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另外也要把两者的区别讲清楚,不然就会把本来就模糊的学生思路引入歧途。通过类比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提问启发,使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积极思考,强化理解。例如:讲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而UDP是一种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传输协议。为了让学生理解best-effort的含义,可以将TCP协议、UDP协议和在邮局寄挂号信、平信进行类比。3.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将相关的声音、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使教师把重难点知识分析得更加透彻,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量;通过动画的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但在使用中一定要准备充分,展现给学生的PPT课件要设计合理、匠心独运、重难点清晰、文字量适中,不要将课件变成书本,内容密密麻麻给学生无形的压力,也不要过于简单,使学生看完后不能掌握全部的知识点。课件的时间分配也十分重要,它直接体现了每一位教师的各个备课环节、和自己的方法、风格。放映时间控制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掌握。多媒体教学中,遇到随机事件或者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板书也必不可少。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准备充分可以使整个教学紧凑高效,否则适得其反。4.课外实践认知教学法当一章或一节内容讲完后,可以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动手实践认知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当出现问题和困难时,强迫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加以老师的辅导,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对提高动手能力、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章节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对本章知识点的认识、使各个教学环节合理并熟练运用;同时将日常总结、积累的新教学理念和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付诸教学实践,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艳双.基于项目的学习在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

[2]王江涛,杨金玲等.知识、能力分类与高职课程教学设计[J].高等职业教育,2012(07).

[3]梅志强,段承刚等.“转基因技术”章节教学设计的探索实践[J].学园,2014(14).

[4]梁荫基,肖丹杨巧红等.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