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思想核心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是一堂高二历史选修课,模块专题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题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课前,笔者根据课标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
从乾隆女儿出嫁的故事引出“中华先圣之孔子”,学生兴趣高涨,迫切想了解更多关于孔子的信息。在这种氛围下,我提出问题:“你所了解的孔子是怎样的?”很多学生谈了一些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孔子的小故事,也简单回顾了在历史必修三中学过的孔子思想的部分内容。我在总结学生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把孔子的人生按学习礼乐、实践礼乐、宣传礼乐、教授礼乐四部曲来叙述,这样,一幅孔子一生都追求礼乐的人生画卷在学生心中徐徐打开。学生以“逆境中要不断奋起、坚持不懈”、“人生要执著于对理想的追求”等感悟表达了对圣人的崇敬、对自我的激励。
接下来,课堂过渡到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部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投影仪显示了《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相关言论,引导学生从“含义、实践方法和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三个层次来解读孔子“仁”“礼”“中庸”等思想主张。学生兴奋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细心阅读教材。考虑到教材的语言比较抽象,在学生看完书后,我又用投影仪显示了一些同课本内容相关的事例和故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表达观点,并及时总结完善。
当课堂将要过渡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时,一个平时就比较好问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本学思之窗的内容你看了吗?”我说:“有问题吗?”“老师,将《父亲偷羊》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全班大笑。我在备课时关注过这个问题,但觉得故事并不典型,在理解时可能会出现歧义,并且它所涉及的内容超出了课标规定,所以在设计课程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但是这个学生将问题提出来,并将历史和现实、圣人和自身联系在了一起,我马上灵感进发,说:“嗯,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大家坦诚地交流交流吧。”小明说:“我不赞成孔子的做法。我会选择举报父亲,父亲偷羊是违法的,他应该受到法律的处罚。”“啊,这和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呀。”“这违背了圣人倡导的孝和礼,你毁了父亲的后半生,没有良心啊。”……好几个学生对着刚才发言的小明说。小明张口欲辩时,旁边一直沉默的小谢拍拍他说:“你真有正义感,法制社会就需要你这样的好公民,我支持你。”“嗯,偷窃是违法之举,如果因为是父亲就隐瞒,那这个社会没救了。”直爽仗义的班长小马说话了。大家七嘴八舌之际,课代表小栾说:“大家安静了,我们听听老师的想法。”通过听取学生讨论我发现,学生对于孔子思想还不能结合实例进行深入辩证的理解。于是,我说:“父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尽孝,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孔子‘孝“礼’的规范对于稳定家庭和社会不可或缺。可是,同学们知道孔子常常就一个问题提出两个相反的意见吗?”有学生站起来举了例子。我接着说:“所以说,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孔子就偷羊问题的回答。孔子儒家思想有更完整的‘五常’,除了‘仁’还有‘义、礼、智、信’,其中‘义’指的就是正义,其实刚才你们讨论中出现的两种观点都没错,不主张举报的,是想到了‘孝’,想到了感情,想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主张举报的,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很理性、很正义,把孔子思想的‘义’上升到了‘依法治国’的高度,两种想法都有道理。”学生掌声四起,课堂再度活跃起来。“老师,孔子真是个哲学家”、“老师,‘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要结合起来”、“理解孔子的思想要考虑他的儒家思想的大体系”……学生的感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离课堂结束只有几分钟了,我对学生说:“感谢你们,你们成功地为课堂布置了舞台,你们自然地把孔子请入了课堂,又自然地把老师、自己和同学置身于这个舞台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穿梭中,我们一起体会了历史,接近了圣人,思考了现实。对于孔了、儒家思想,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索,同学们课后以‘孔子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主题,积极查找资料,下堂课我们继续这一内容的学习。”
[案例反思]
第一,关于这堂课,我初始的备课设计有成功之处,如人物的导人和对孔子生平的介绍,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但是,在分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时,我高估了学生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理解程度,备课时遗漏了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加深了解这个环节,另外对于事例的选取,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方面,韩国政府和各级学校普遍把道德的养成看成是人类生活的中心特质,从而道德教育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韩国中小学校开设了公民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韩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青少年学生学的道德规范,树立基本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要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资格,从而使其努力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韩国各级学校注重把传统的儒家伦理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里,成为其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精神能源。在韩国,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基本伦理思想,例如韩国学校开展的“忠孝观”和”仁义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升国旗、唱国歌,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历史名人故居遗迹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部分。此外,韩国学校还非常注重开展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节五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
二、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韩国学校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
1.课外实践法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比较重视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据有关资料的统计,韩国的中小学校共有90多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自我心理调控训练和各种仪式活动等。正是通过开展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活动,韩国学校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最终成为懂礼貌和守礼节的好公民。
2.学科渗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注重各学科渗透教育的应用,如在国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教学来展现韩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3.社会服务法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道德意识、增进民族精神和砥砺道德情操。韩国青少年学生经常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有募集资金、环境治理、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等。
4.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来的,主要分为选择、反省和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非常重视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它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指导,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
三、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韩国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并体现了其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韩国非常重视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韩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对学生进行忠孝教育、廉耻教育和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在家庭里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此外,在韩国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悬挂着本国历史名人的字画和肖像,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韩国政府认为,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主要做法是:首先,学校召开家长联谊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会教育网、社会监督站与文明社区等。这些社会机构与学校保持紧密的协作,共同参与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韩国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韩国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学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学校把道德教育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个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平等相待与生活节制等内容;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长辈、宽容他人、家庭礼节、学校礼节与热爱自己的家乡等内容;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帮助他人和维护正义等内容;国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爱国家、爱民族、维护统一、促进国际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等内容。韩国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4.道德教育的连贯性
当前,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和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开设生活课和道德课,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公民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在大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历史文化课,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韩国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并形成了其鲜明的教育特色,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国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儒家伦理思想既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灵魂。在韩国,儒家伦理思想已经成为维系个人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关系的黏合剂。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大国,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思想文化资源,要将我国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中小学的德育教材中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各级学校还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教学体系,将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切实转化为青少年学生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
2.发挥多学科的渗透教育作用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养成教育之外,还注重发挥其他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专门教学部门来完成的,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历史和地理课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疆域的形成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数学家的爱国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因此,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学科的渗透教育,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着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韩国学校注重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为了生活,必须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从当下的现实生活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沉闷的课堂,走进广阔的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和践行道德,从而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为此,首先学校要制订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制订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和以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导的生活化德育目标。其次,学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尤其要着力增加学生参加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关键词:鲁文化;秦王朝;渗透
齐鲁文化是整个古代社会文化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动中心就在临淄的稷下学宫。鲁系文化作为整个齐鲁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诞生了儒家和墨家等显赫一时的学说,其中儒家学说更是成为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学说。秦王朝建立后,秦晋法家思想一直占据者主导地位,但是鲁文化尤其是儒家对于秦王朝也进行着积极地渗透和影响,力图在王朝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官方学说。
鲁系学术文化是一种德文化,重视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重中之重,在秦王朝中活动的儒生们积极贯彻他们的“仁”和“礼”思想;秦晋法家思想中韩非子是集大成者,“法”“术”“势”也是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两种思想一个重道德,一个重法律,可以说有着根本性的冲突,他们的斗争一直贯彻于秦朝时期,直到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和公子扶苏的死亡,才彻底断绝了儒生们想对秦王朝改造的幻想,这也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秦朝时的儒学经历了百家争鸣的交流融合,自身中开始接受许多其他如阴阳家、兵家、道家等的思想,虽然已经并不单纯的是鲁系文化的代表,但是核心理念依旧是德文化,他们想要在秦国最终实行的仍然是德治,这是毋庸置疑的。儒学对于秦国的渗透本质上就是鲁文化对于秦王朝的渗透。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虽然嬴政以法家思想建国,但是春秋战国以来诸子学说并立的局面,使得嬴政也不敢彻底断绝各类学说道统,尤其是当时的齐鲁之地还是整个王朝的文化中心,始皇嬴政作为千古一帝并非没有战略眼光的,相反他还积极笼络齐鲁文化之地的名士,博士制度就是始皇嬴政的重要措施,博士制度的设立是对临淄稷下学宫制度的一种继承和演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博士七十人”,在这七十博士中,据后人考证,有名字可考者十三人,其中七名是儒生。博士制度并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参与朝政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卿大臣与博士“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而这场酒宴上儒生淳于越和李斯进行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大辩论。这种关系国家政体的重大问题中儒生们与法家进行了斗争,而秦始皇也默许这种斗争,由此可见儒生大量渗透进秦王朝的政治生活中。
此外,儒生们对嬴政嫡长子扶苏的儒学化改造是又一明显的渗透。扶苏作为嬴政的嫡长子,受嬴政的大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希望继承皇位。始皇三十五年,嬴政焚书坑儒,长子扶苏谏劝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扶苏的事迹记载不多,但是从他与嬴政的这段对话中,我们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到他的为政之道中浓厚的儒家治国理念和反对严刑峻法的仁爱之心。他的上台执政必然会使法家受到严重威胁,这也就决定了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必然千方百计排挤打压扶苏,也是扶苏命运的悲剧所在。此外这段对话中也透漏出儒家文化在东方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是促使秦始皇一定程度上认可儒家对扶苏的培养的重要因素。
当然,秦始皇封禅泰山也是儒生们一手蛊惑筹划的,泰山是齐鲁文化的中心点,秦始皇封禅泰山也是对齐鲁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肯定。但是最能体现出儒学对秦王朝渗透的还是封禅和巡游中的碑记铭文,其中的大量话语充斥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泰山刻石》讲“大义休明,垂于后世”,《琅琊刻石》的“圣智仁义”……这些碑刻将秦始皇塑造成了典型的儒家帝王形象,义、圣、智、仁无不属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秦始皇嬴政刻录这些石碑的目的就是教化民众以巩固统治目的,但是这内容明显不是法家重点强调和追求的。由此可见,儒生们积极渗透到秦朝的政治生活,也得到了秦始皇的一定认可和重用。
虽然儒学对秦朝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秦朝的治国方略核心还是法家的法治思想,这种一定程度的接受不过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缓解东方齐鲁文化与西方秦晋法家矛盾的手段。最终儒生们融入秦朝上层核心失败,秦朝的焚书坑儒加剧了与东方齐鲁文化的对立和隔阂,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但是落后的民族征服先进的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这是落后民族想要长治久安的必然规律。鲁文化对秦王朝的渗透可以说是先进文化对文化相对落后的秦王朝的同化,但是秦朝统治者在尝试接受的过程中粗暴打断了这个进程,这也就造就了秦朝的悲剧性命运。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王健:《从和秦刻石铭文看秦政中的伦理因素》,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3]王克奇:《齐鲁文化与秦汉的博士制度》,《东岳论丛》,1997年第1期。
【关键词】儒家修身观;内容;方法;个人权利
一、个人权利是指谁的权利?―关于修身主体的界定
本文着眼于个体分析层次,探究的是权利的失与得的问题,但按照“公民”的概念,历代皇帝也算是“个人”,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他们缺失权利。恰恰相反,他们是权利的高度集中者和垄断者。按照语义学的理解,有“缺失”就有“获得”,本文通过对比统治者,论证统治阶级如何通过儒家“修身”的思想,让底层民众丧失权利观念。那么,这里的修身主体是与统治阶级对应的广大民众。
具体而言,广大民众指没有实实在在权利的人群。“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秩序的基础,而等级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官僚等级和家族等级。”所以古代社会只强调皇权与族权,反映到个人身上,就是强调君、父、夫、尊长的权利,而相应的臣、子、妻、卑幼只有义务。可见,本文的修身主体指的是“臣、子、妻、卑幼”―等级社会的从属者,他们缺乏实在权利。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身居统治地位的人群,一个人在社会中有多种身份,官员相对百姓有一定权利,但放在家族体系中,可能便没有了权利。与此同时,广大民众也指没有权利观念的人群。这部分群体主要包括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统治阶级行列的古代公务员。他们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学习的是道德规范,从属的是家族纲常,所谓的修己治人―整个的成长奋斗过程―无基本权利观念可言。这部分群体最后获得更多是“权”而非“权利”。所以也应将他们列为修身主体。
总之,本文更多强调的是庶人的个人权利,既指实实在在的权利,又指抽象的权利观念。中国古代的“庶人”通过对伦理道德的学习,通过对儒家修身认知,反思,践行,一步步沦为等级社会的附庸,丧失了个人权利。王亚南先生曾说:“中国自来就不许让人民具有什么基本的权利观念,所以他们对于任何自身基本权利被剥夺,被蹂躏的事实很少从法的角度支考虑是非。”梁治平先生则说:“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个人,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权利这种东西。然而没有个人权利,实际上就等于一般地没有权利…”。
二、“礼、义、忠、孝、从”―儒家修身观的基本内容
“儒家修身是人生主体自我规范、改造和完善人性的一种自觉活动。这既是一个哲学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领域的重要问题,它讨论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意识、道德践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 “致知”和“力行”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修身观主张以学习为起点,以内省为中介,以道德实践为落脚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一)“礼、义”观―隆礼重义的道德规范
“修身,即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说修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道德学习。而在儒家思想中“礼”就是道德的集中体现。孔子认为,要“恭”而有礼,“慎”而有礼,“勇”而有礼,“直”而有礼。在儒家看来,“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孔子曾提出克己复礼。孔子的伦理原则以“仁”、“礼”为纲,学“礼”就要学习“仁”。仁讲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其中非常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克己。克己,简言之就是克制自己。而“修己”是“克己”的重要途径。所以儒家修身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对“礼”的学习,其基本逻辑是修己为了克己,克己为了学“仁”,学“仁”为了复礼。
由上我们得出结论,儒家修身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礼”的学习,而这种“礼”侧重的是一种贵贱有序的原则,它体现的是一种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以义务为本位,“节制”人性为手段,个人毫无权利而言。无论是孔子还是荀子,他们都强调个人在修身的过程中,以“节制”的原则,即依据礼仪规范,节制本性。但没有本性,没有欲望,个人权利又从哪里来呢?社会的礼仪规范服务于统治阶级,每个人修身的内容就是学习这种规范,长此以往,学习的是奴性的道德,纳入的是等级的体系,在这种环境下,个人权利无诞生的温床。
再来看儒家的义利观。儒家一直强调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孟子更是把“仁、义、礼、智”当做修身的核心内容。但这种义利观过大地夸大了“利”的消极作用,孟子主张把“义”作为修身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与人交流不能以利相接,这无益于把人的各项基本权利,各种“人欲”、“利欲”给加以否定。人的基本权利本身就是建立在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合理要求。但孟子重义轻利的修身观,让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忽视了对于“利”的需求,这也就抹杀了人的基本权利。
(二)“忠、孝、从”纲常观―天经地义的人生价值
三纲五常是儒家修身很重要的道德规范。“忠、孝、从”是三纲的具体体现。三个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皇权和族权至高无上的特点。首先,“忠”指的是对皇帝的绝对忠诚,显而易见,在这种高度“人治”的体系下,个人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另外一个更具广泛性的捆绑个人权利的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将家与国联系在一起,主张用族权来巩固就政权,而“孝”所植根的社会形态就是宗法社会。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齐家这一环节,“孝”体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以“孝”作为自己修身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注重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和荣誉,而家族作为封建社会的基层单位,又对维护封建统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根本上“孝”也不利于个人权利的获得。同时,“孝”具有利他和利国的特点,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家长制,所以个人在学习“孝”的同时,也注定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权利。“从”指的是从属的意思,比如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子对父的从属,这种从属的内涵也不利于个人权利的获得。其基本逻辑是,家长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从属于这个“家长”,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个人能做的只有服从。就连一个人取得成就之后,首先脸上有光是祖宗也不是自己。这种利家,利国,不利己的思想从根本上取代了基本的权利观念。小到家族,大到中央,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个人永远都是处于从属地位,永远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没有人会去问为什么,因为整个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儒家修身观让所有人丧失了权利意识和独立意识。
三、“慎思、慎独、力行”―以强调自觉为内涵的修身方法
儒家修身的方法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即自觉地去认知,反思,实践。首先,儒家很重视“思”,即反思。孔子多次讲到思,也曾提出君子有九思的说法。慎思的修身方法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要深思熟虑,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社会的道德规范;并在行为发生之后,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评价。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由上可知,这种“思”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自觉和“自律”。通过这种“思”和这种社会道德压力,每个人能够自觉地消除自己的人格疑虑,从而让自己的言行合乎正统道德规范。也正是由于对这种对自觉的遵从,个人权利在潜移默化中泯灭。
“慎独”则指的是一种预先性的防范。“慎独”强调,即使独自一人时也要谨慎小心,战战兢兢,遵守道德。所谓独,指的是无人见证,无人发现,它更强调一种圣洁性的自觉,无任何污秽之心,自觉地禁欲,修身。这种思想让个人在时间上时刻谨记道德的要求,在空间上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所谓“力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孔子看来,“行”比“学”更为重要。“行”就是指道德实践。在“慎独”和“力行”观念的影响下,个人不仅无时无刻要谨记道德规范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它切切实实地践行到实际生活动中去,这就要求个人既要有道德意识,又要有道德实践。这种道德意识与实践的统一无疑抹杀了任何个人权利萌芽的机会。
综上所述,从儒家修身的内容上看,儒家强调学习封建阶级道德,即以“礼、义、忠、孝、从”为核心的纲常伦理;从儒家修身的方法上来看,儒家更强调高度自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即以“慎思、慎独、力行”为核心的观念方法。这种强调以家族为本位,以皇权为至上的修身内容,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权利观念;这种强调以自觉服从、主动顺应的修身方法,让个人失去了主动争取权利的动力。简而言之,人们在这种专制社会,宗法社会中,追求的是儒家一整套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不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在这种等级社会中,人们只有服从而没有反抗,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中国古代之所以缺失个人权利,很大程度上与儒家的修身内容与方法有关。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关键词:泰山文化;封禅乐舞;汉唐;传统文化;帝王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82-01
在旷世炫彩的汉唐乐舞之内,儒家日思进取、内圣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与治世之道,融合道教超然物外、长生久视的生存状态共放光彩,同被统治者所用。利用信仰是封建统治者治世的一贯手段,礼乐则是其重要辅政工具,在封建社会国家祭祀中最为盛大的泰山封禅乐舞,除娱乐神明外也体现着深刻政治内涵与宗教意味。通过研究最为隆重的汉唐两代封禅乐舞在泰山封禅大典中折射出的儒道文化,不难看出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治世之道。
一、汉代封禅乐舞的儒道渊源
汉代封禅乐舞紧紧围绕为帝王服务的“大一统、尊王与绝对王权”的政治哲学理论,成为政治附庸。与古人“以类相召”的思维方式相呼应,作为汉代主流思想,董仲舒融汇各家学说建立的新儒学理论体系认为仁、义、礼、乐皆为治道工具,古代圣帝之所以可以长治久安,皆为礼乐教化之功绩。而汉代儒学的核心内容即为“天人感应”,万物归一于五行,五行归一于阴阳,阴阳归一于具有意志和目的的天。素有“五岳之首”美誉的泰山以其危岩千仞、直冲云霄的气势树立起的拔地通天的形象,在上古时代已于先民心中根深蒂固。封禅大典中的汉代乐舞无论是对信仰之天还是自然之天,都给予最高规格的膜拜,在这祭天告地的仪式中,封禅乐舞是连接天地人的精神纽带,是帝王向天下昭示“顺天而行、受命于天”形象的同时对天地的叩谢、对泰山神圣地位的尊崇,也使得帝王利用天地神化来扩大、巩固政权的欲望得以升腾。
汉武帝的治国方式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汉代封禅乐舞中羽化长生的神仙幻想是道教教义的核心信仰。道教携带着其浓厚的“原始性”、“民间性”在民间巫术、神仙方士、阴阳五行和黄老学说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古代东方是燕齐方士、阴阳五行学派盛行的地区,屹立在齐鲁大地上的泰山雄踞东方,按五行学说东方属“木”,乃五行之首,泰山与原始道教理论——“五行始终”一脉相承,泰山因此成为道教兴盛之地。方士则利用帝王封禅泰山的机会,将治国安邦的统治术和长生养性的神仙术巧妙结合,改变了泰山封禅的历史内容。从为帝王灌输升仙理想到极力进谏皇帝封禅再至为皇帝编制乐舞,泰山方士的种种举动除使泰山逐渐成为一座道教修仙名山之外也为泰山乐舞文化打开一道门槛。
二、唐代封禅乐舞与儒家美学
唐代泰山封禅乐舞是帝王政治理想的体现,也折射出多种古代思想与文化。看封禅大典中文舞武舞本质,恰是对泰山所处齐鲁之地浓厚儒学之风的致敬,其儒家思想作用不容忽视。武舞颂武德,是对帝王武功得天下的表彰,乐律铿锵,场面壮美,但内容讴歌杀伐征讨,乃是孔子所曰“尽美矣,未尽善也”之乐舞。文舞颂文德,是对帝王以文德治邦的褒奖,乐律温润,舞蹈儒雅,标榜着孔子“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乐舞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乐律形象与舞蹈实质相表里,既以“善”润化精神,反映儒家“礼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又可感动人心,带来强烈极致的感官享受,便达到孔子美学最高理想——尽善尽美,于此同时昭示着“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理念。儒家乐舞学说体现着礼乐教化思想,强调礼乐相互作用的功能,既不主张艺术内容至上,也不推崇艺术形式唯一,“载道”、“治心”并行,充分发挥乐舞的社会作用与政治作用。
三、汉唐封禅乐舞与帝王文化
帝王文化的主体,无疑是巩固皇权统治,维护帝王尊严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政体法道、宫宇舆服、祭祀礼乐,很多文化成分可被我们具体感知。隶属文化体系中行为文化层的泰山封禅乐舞是帝王文化的动态符号,反映着中国封建文化意识形态中的较深层面。
带有质朴洒脱之风却又具有诚惶诚恐之意的汉代封禅乐舞伴随着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的气势,恰与帝王君临天下的气派相照应,与皇帝扬名显号的心理相吻合,同时涵盖着武帝难以名状的私密空间。
而传达着玄宗旨在答谢上天,为苍生祈福的唐代封禅乐舞所体现出的理智从容、自信果断的帝王心态,显然褪去了前朝震慑于天地鬼神之下的战战兢兢,这种乐舞状态是与他的时代气息合拍的。当然,通过铭功颂德以凝聚人心依然是帝王难以摒弃的个人理想,不可否认的是唐代帝王文化的强大、封建社会的成熟与辉煌。
封禅乐舞这种帝王文化和谐自然地与厚重的泰山文化相融,为天下至尊的泰山平添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帝王威严,一种万国来朝的中心认知,一种九九归一的辩证思想,进而使泰山在汉唐乃至后世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始终树立着它不可替代的凝聚中华民族、维持天下统一等特殊作用的伟大形象!
关键词:儒道传统文化;礼乐;室内陈设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66-01
《乐记》的核心美学思想是“礼乐”思想,且与孔子的礼乐思想基本是一致的。礼乐美学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美学的重要特征,简言之,即是美与善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论礼与乐
“礼”“乐”都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字眼。广义的礼,包括风俗信仰,社会典章制度,礼仪习惯等多个方面,而狭义的礼指的是“礼仪”。礼与祭祀有重要关联,因此后来用它指代祭祀仪式本身。“乐”是为“礼”服务的,礼是形式,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在于追求人对人的恭敬之心。乐是内容,在于追求情感的抒发与和谐。“礼”与“乐”相结合在一起成为“仪”,因此后来常将礼与乐合成,演变为一种礼乐文明,这种礼乐文明在周代达到高峰。孔子认为,“礼”与“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乐是情感性的,心理上的爱好,偏重于以感性化形态呈现,是一种审美性的。礼是外在性的,理性化的形式,只具有一定的审美因素。
礼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德伦理上的教化,关注的是社会人伦关系的和谐。因此,在对立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差别是礼乐文明所期望建成的和谐有度的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体现。礼与乐不仅在本质上相通,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礼虽然是乐的基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乐要高于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理性为主,又融合了感性的因素。乐是感性的,但由理性所控制,在感性的愉悦中进入对"美"的有理性的把握和追寻,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礼与乐互为表里,相通相连,成为促进封建社会人伦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随着周代“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孔子提倡的对礼乐文明的复古,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他是淡化了礼乐的社会等级之分,而加强了对内在身心修养的重视。
二、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指的是自上古至19世纪40年代之间,除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陵寝建筑、衙署建筑、书院建筑以及商业建筑(不含店宅一体者)之外的庄园、府邸、宅院的内部环境陈设、建造的技术、艺术、行为和事实,以及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设计又由室内装修和室内陈设两大部分组成。
室内装修又称小木作。“小木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盒橱、篱墙、井亭等42种。清工部《工程做法》称小木作为装修作,并把面向室外的称为外檐装修,在室内的称为内檐装修,项目略有增减。
室内陈设,是指在室内装修的基础上,对家具器用、照明灯具、生活器具、楹联匾额、装饰织物、陈设物品、艺术与工艺品以及绿化盆景等,进行功能和审美方面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布置,陈设的内容和对象通常独立或游离于建筑构架和实体之外,具有移动性和变异(易)性强的特点。
三、儒道传统文化精神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它的礼制精神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中国传统居室陈设艺术的诸多方面。按照儒家思想,居室陈设的主要目的不是“求其观”,而是“辩贵贱”。因而,居室陈设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通过陈设布置强调长幼、上下、尊卑、亲疏的等级差别,并由此确定室内陈设的价值观。严格的礼制思想使传统住宅室内陈设布置呈现出中正、肃穆、均衡、对称的基本格局,这种特征在正规和礼仪性的空间得到集中地体现。在室内,空间主要采用规则的几何图形;左右对称,纵深布局,体现出居中为尊的等级观念。例如,厅堂是家庭中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等礼仪性活动的场所,传统居室的厅堂空间都要贯穿一个主轴原则,因此决定了陈设布置的对称性和主从关系,进而更好地满足礼制观念的要求。次要的部分逐次分列两旁。例如,祖宗牌位、供案、方桌、靠背扶手椅居于厅堂的正中,家长或长辈的坐位处于上位;家具对称陈设,儿女或晚辈按男左女右分列两旁,而且按年龄安排先后座次,等等。
室内家具和装饰也遵循着对称均衡的原则,主要空间以轴线贯通,主要家具布置在轴线上,次要家具布置在两侧,这种布局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中庸之道和伦理观念。
【关键词】儒家五常 目标理想 认识和实践 价值观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以“仁”为核心,以“圣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主张通过博学慎思、笃行践履等修养方法,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①
传统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方法和局限性
传统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儒家“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仁者“爱人”:“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仁”的基本思想就是“爱人”,并要求将“仁”行于天下,细化为“恭”“宽”“信”“敏”“惠”。见利思义:孔子主张用“义”来规范求利的行为,他认为“义”在人生价值中最为重要,反对唯利是取,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②。克己复礼: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礼”是礼仪形式中的社会道德,并且要求通过周礼的重拾而达到仁德目标。知者不惑:孔子将认识自我作为有道德的君子的前提,将理解认识他人的言语作为认识理解他人的前提。孔子将“智”“仁”“勇”作为人的三美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③。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将“信”作为教育学生的四大任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④。“信”要求人们恪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其内涵就是诚实守信。
传统道德修养的方法。传统道德以“圣贤”、“君子”、“慎独”三种境界为修养目标,强调通过修身养性,确定理想人格,成就“内贤外王”。其修养方法散落在各大家的言语中,大致可综合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博学慎思。如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学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混;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⑤等;《墨子》首篇《亲士》中的“士”就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墨子》中的《尚贤》折射出学习对贤才培养的重要性。二是存养励志。儒家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把励志放在修养的重要位置,儒墨两家都主张人要有志。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⑥。孔子认为,“仁”的境界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能励志、行志、守志,对“仁”有执著的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孟子进一步指出,“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⑦,人最重要的就是立志,否则将一事无成。三是反省自律。反省是自我修养的起点和前提,是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孔子与弟子有一段关于自省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⑧孔子还教导学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⑨。他将反省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自律就是对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⑩。四是躬行践履。传统道德修养中主张的自我修养,并非是一种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崇尚力行,在躬行践履中完善人格。孔子一贯注重“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力行近乎仁”。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力行”思想,强调要想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就必须自觉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1}。
传统道德修养观的局限性。以儒、墨两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修养观非常丰富,它所提供的道德修养的理想性原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铸造与礼仪之邦的构建功不可没,但其历史局限也不可否认。这一方面表现为修养目标的局限性。传统道德修养观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是按封建伦理纲常的模式设计的,其最终落脚点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它强调主体自觉性,但忽视了主体的自愿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自由,造成了修身行为与修身结果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为修养方法的局限性。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的“内省”、“励志”、“慎独”等都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始终没有跳出自我圈子,没有很好地体现个人修身与社会的联系以及社会因素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传统道德修养观价值追求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的现论价值。
第一,为现代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美德资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传统道德修养中,人们追求一种“止于至善”的理想人格,具备这样人格的人就是坚持“仁”,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提倡克己慎独,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强调“行己有耻”、“慎独”、“良心”等,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性、知行统一和道德自律。
第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荣辱观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传统道德修养观强调“仁、义、礼、智、信”,主张依靠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传统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反省自律,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就是为人们的自律提供规范。传统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做到知行统一,注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得到深化。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的现代实践价值。
第一,有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也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孔子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杀身以成仁”{1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3},表明他们都对道德修养高度重视,主张养成一种浩然正气,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倡导民族精神,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挫折中磨练自我,在逆境中成就自我,从而使整个民族在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强大。
第二,有利于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博学慎思”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基本方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4}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不要舍近求远,更不要好高骛远。此外,道德修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公民讲公德,有君子风度,为人要诚恳,互帮互助。传统道德修养中的仁爱、孝悌是主体道德修养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的核心;忠信智勇是为人处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礼让、和善是主体道德修养、立身行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准则。
第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和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人际交往的修养在现代社会中显得特别重要。孔子倡导“为仁由己”,即如果想成为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就必须约束自我行为。“克己复礼为仁”,强调克己,强调修养者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强调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此外,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注重个人修养的“自省”,主动剖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传统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君子”。这种“自省”要求人们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时刻鞭策自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多元化,社会道德秩序容易失范。以道德修养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培养良好的人格为起点,达到慎独的境界,用内心的信念规范自我行为,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注释
①龙生祥:《礼记・大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吴天明,程继松:《孟子・梁惠王上》,湖北:崇文书局,2004年,第23页。
③龙生祥:《论语・宪问》,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④⑩龙生祥:《论语・颜渊》,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龙生祥:《论语・阳货》,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8页、221页。
⑥龙生祥:《论语・子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⑦吴天明,程继松:《孟子・离娄下》,湖北:崇文书局,2004年,第158页。
⑧龙生祥:《论语・学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⑨{12}龙生祥:《论语・卫灵公》,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5、206页。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