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孝道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西方国家文化的大量渗入,使得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逐渐偏离我国的传统。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负面网络内容的迅速传播,让很多青少年染上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对于那些放弃高层次深造,而选择学习专门技术的技校生,他们本身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复杂社会的认识比较浅显,因此他们很容易迷失在消极思想的潮流中。再者,很多技校的教育采用类似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学校重智轻德,在狠抓学生学习质量的时候,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结果造成许多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而在道德观念上一片空白,这就是所谓的“高学历低素质”的人。
俗语说得好:“高山起于垒土,伟大出于平凡”。任何伟大的天才,都要从学做人起步。为了让技校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生存的重要意义,技校必须加强对技校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变生活状况起到的积极作用,而科学价值观对技校生的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动力。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校应该从实际行动中加强技校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
技校在加强技术专业课程培训时,也要准确把握技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切实加强技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工作的原则、内容、运行机制等。因而,为了让技校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技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开设专门课程让技校生了解和学习相关理论观点
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也可以帮助技校生解决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技校生通过学习基本观点可以对思想道德修养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可以运用这些观点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为了促进技校生的学习热情,技校可以进行适当的测试来加强技校生的学习。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才会有可能积极运用。
2.加强技校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
技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环境,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让技校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探讨对于社会、自我的认识及看法。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人生形态,也可以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偏激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中少走弯路,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3.组织各种活动帮助技校生学习和运用思想道德知识
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技校可以开展教师讲座,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知识讲解,真实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场景中来真正了解生活,融入生活。同时可以请专家开展咨询活动,技校生可以向专家直接咨询,以作作出正确的抉择。
当今社会选人、用人都希望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德”是前提条件,技校生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诸多因素中,最能打动人的是技校生的品德因素。品德怎样,不仅是个人素质、修养问题,也是一面镜子,领导者会透过这面镜子来审视和评判断技校生的生活态度及形象。由表及里是审视一个人的思想、学识和生活态度的重要因素,因而思想道德修养在生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市场营销道德是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供应方来说应该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及服务,这种供应应该是给需求方带来方便和有效而不是伤害和损失。对需求方来说应该坚持:享受即满意的原则,公正、合理的使用和再次销售,不违规操作,不影响供应方的整体利益。
仁:意即博爱、宏爱、爱人,这种博爱体现在商业上的营销道德上要待人处事用一颗博爱的心,态度上和颜悦色,笑容灿若春风,面对被服务方不推委,高效率完成服务,无论是谁只要是利益悠关方我们先把态度放好。
具体表现为:
对外,无论是上游供货方还是下游使用方,无论是身份地位高低,实力强弱,一视同仁的以标准的商业服务素养来完成交易与服务。一如几千年前的孔子,破除当时教育弊端,学生无论贫贱贵福,一视同仁,终成桃李满天下。一个团体所有的员工只要坚持者这样做了,老客户会越发忠诚,一些不起眼的新客户会被培养成合作业务上的参天大树,与这样的单位合作,氛围融洽,效率高,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客户。经年累月,长期坚持,左右逢缘,终将成就业内霸图。
对内:同在一个团体内部,本就是一家人,对上司配合而不奉承巴结,对下属态度和悦而不霸道,对同级别的同事常沟通而不妒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大团队的顺利运转。
义 :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强调人做事要讲究一个合理性,在思想体系上,儒家思想并不排斥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但强调自身利益要以“义”为前提。比如时下国内乳制品行业对乳制品中掺进三聚氢氨,饲料中掺进三聚氢氨等事件就是营销不道德,不符合义的思想,此为见利忘义。其实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民生、民权,所有的团体都要在义的基础上来实现利,否则,利必不能长久,反受其害。体现在我们的产品上则是生产的产品在严抓质量的同时做好服务,咱们的义则是咱们的消费机、考勤机等设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而不是帐目对不上,服务无人管的混乱局面,给使用方带来很大的麻烦,那真是见利忘义了。
礼:是指人的行为伦理,表现在现在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法律规范和人们普遍信仰的道德规范。就目前中国的大国范畴内,这个礼还是有地域区分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消费文化、宗教信仰和商业道德氛围。表现在营销上就是企业的营销手段应该遵循这些信仰、消费文化和商业道德氛围,而不应该为了一已私利而不择手段违背了当地普遍认可的商业道德,这样必将被大家唾弃和否定,受损失的只是企业本身而已。如果一个企业要开拓新的市场,他必须先补上当地文化这堂课,否则,受到了损失和教训回过头来还是要补上,还要以损失为代价。咱们公司以后如果要拓展新的区域市场,文化补课必然要先行,然后再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地消费文化和行业道德标准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不可贸然行事。
智:在儒家思想上表示了解、知道、智慧,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表现在现代营销学上是指人的聪明才智和韧熟的专业技能。现实的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手段的实施----营销过程控制----营销结果的评估,整个流程都处处体现“智”的光环。市场上的智者,会遵循营销道德进而发展自己再到引导营销道德。其实,日新月异的商场上,绝大多数营销不道德、竞争对手之间的矛盾、供需方间的矛盾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智慧来解决的,进而由营销不道德向营销道德转化。
信:指待人处事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在营销活动中,“质优价廉、童叟无欺”是被我们传唱了千年的优秀的营销道德。对于供应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这一标准很值得推扬的营销道德,但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了该产品,又想尽一切办法诬陷该企业并设计圈套索取该企业赔偿则该消费者的做法人格不道德;再有渠道销售上,经销商与某企业签定了区域权,但又费尽心机从外区域串货到该区域以获得差价,此经销商的做法则为营销不道德。
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遵循:“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对所有人和团体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否则,不要承诺。就算对本单位员工,企业领导不仅要识才、惜才、广揽人才,而且要信才、容才、适才而用。
恕:儒学思想上表示包容、宽恕之意。表现在具体营销活动中就是要有容人之心,“宰相肚里能撑船”中国这句古语就说明了要想干大事,必须要胸有海量,能容人之飞黄腾达,能容人之恶语中伤,花自飘零人自清,但这个包容并不是姑息和无止境的容忍,要设定个界限,超越了,则要反击,快刀斩乱麻的反击,让其无还手之力。
在营销道德上,面对竞争对手的恶语中伤,客户毫无根据的猜忌曲解,这首先是他们的营销不道德,一开始我们决不要跟进报复,这样只会使事态矛盾更加扩大,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放一放静观事态的发展,如果对方认识到不道德之处改进之则皆大欢喜,但如果事态进一步恶化,则要秉着沟通交流的态度接近对方化解矛盾;暂时化解不料的,可以暂时搁置某些矛盾,集中精力搞发展。虽然市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群落,我们要把这个群落的环境尽量和谐化,但现实中这并不是绝对化的,矛盾和不和谐总是会存在的,尽量争取完美,但主要目标还是要在和谐的氛围下发展壮大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如果只顾着搞好关系而忽略了发展大计,则是本末倒置了。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表现在现代营销学上为忠于自己的团队,不做有损团队整体利益的事情;忠于自己选择的岗位,坚持不懈,力争上游,于己于整个团队都好。这就符合营销道德,自己的团队发展了,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个体与整体一起良性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时候它不一定非的和报酬联系在一起。
孝:(此处略)
悌:意指对长辈的尊敬。表现在营销学上就是给行业老前辈以充分的尊敬,多请教,多沟通,表现在企业对企业上就是对行业内的资深企业要学习其先进合理的地方,而不是妒忌排斥;表现在个人对个人上就是对入行资深的行业前辈要多加尊敬,多多请教,不管对方是竞争对手的员工还是本单位同事。只有做到这些,企业才能迅速拓展自己的力量,快速走上正轨;个人才能比较迅速的融入这个行业并快速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路径 “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途径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改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高校职能的实现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改革与创新 《颜氏家训》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价值归旨 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思考 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改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研究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初探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查研究 “做人”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条“红线”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翻转课堂应用探讨 “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消费道德教育的探索 论“道德底线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3]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吴潜涛执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
[4]唐凯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重要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
[5]周薇.“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括[N].南方日报,2012-11-22.
[6]涂成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2-11-17.
[7]吴潜涛.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
[8]邱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4).
论文摘要: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孝观念与墨家思想有较大区别,但二者不是没有联系的,儒墨均倡孝道,墨家更重“孝”的民主性,另外,《孝经》中的一些思想与墨家思想也多有相似之处。
传统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关于“孝亲”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以及道德伦理规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先秦诸子中,除儒家之外,墨家思想中亦“以孝视天下”①,探讨墨家思想与传统孝道的联系有助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传统孝道。笔者拟以墨家思想与传统孝观念及与《孝经》的关系两方面加以探讨。
一、传统孝道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墨家在先秦诸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此足证墨家学派影响之大。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从墨子的思想体系来看,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纲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兼爱”既是墨子的政治理想,又是他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所谓“兼爱”,既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无论贵贱、无所差别地爱一切人。由“兼爱”的原则出发,墨子并不反对孝道,在《墨子》一书中,表现出了对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墨子·兼爱中》,下引只注篇名)“人君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兼爱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同上)看来,墨子确实也认为孝是要讲的。
不过,墨家虽然也讲孝,却又与儒家所讲的传统孝道大不为同。
儒家提倡“爱人”,但这个爱不是泛爱,而是“以己推人”,“爱己及人”,是等差之爱,所以肯定“亲亲之杀,尊贤之等”。孔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以己推人,由近及远,要点全在一个“推”字。因之,孝在儒家学说中至关重要,它是“仁”的根本,爱心的本源,具有哲学上的地位。儒家所推崇的孝道,其本身即极讲差等,按血缘关系之远近表现出种种差别,如丧服制度就最为明显。而墨家提倡“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和“不辟亲疏”。所谓“爱无差等”,即君臣、父子、诸侯家臣之间,乃至全体人与人之间,不分上下贵贱,都要相亲相爱。《墨子·兼爱中》说:“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纂;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孝慈,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诚如是,则“凡天下祸纂怨恨,可使毋起者”。所谓“不辟亲疏”,即爱人与用人不能以“亲亲”为标准,而应完全消除亲与疏的差别,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由“兼爱”的原则出发,墨子认为,“孝”不仅仅限于爱自己的双亲和长上,还应包括爱民利众之意,“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不仅如此,墨子还进一步认为,利亲应先从他人之亲考虑,只有“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人才能“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兼爱中》)看来,墨子的观点刚好与儒家相反,变等差之爱为爱无差等,变由近及远为由远及近,先施而后求报。所以他又说,“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兼爱下》),希望人们爱人之父若其父,爱人之身若自身,爱人之家若自家,处处先为他国、他家、他人着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所决定,孝道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并不占有怎么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社会的普通伦理之一,只不过是在“兼爱”之下的一个小的德目,是“兼爱”表现于亲子之间的一个名词而已。墨子说:“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节葬下》)试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爱,爱他人如爱自己,那还哪有什么孝与不孝的区别了?按照墨子的兼爱之说,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子之间,也并不比其他的人际关系近,所以孟子才据以攻击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②
与上述对孝道的总体认识相联系,墨子强烈反对厚葬久丧。儒家是主张重于丧祭之礼的,孔子认为“三年之丧”不可更改,孟子也曾力劝滕文公恢复三年丧制,认为这是符合仁义和孝道的。墨子则主张薄葬短丧,因为在“兼爱的原则之下已经不复存在亲疏之别,厚葬久丧等关于孝道的措施自然是多余的了。况且,厚葬久丧需大量浪费社会财富,损害人民健康,破坏正常生产,又影响人口的增殖,实不利于“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以厚葬久丧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另一方面,厚葬久丧会使当事人“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其结果必然造成“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将怨其兄矣;为人子者,求其亲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亲矣;为人臣者,求其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乱其上矣”(《节葬下》)的局面,那还有什么孝道可言呢?所以,厚葬久丧的确“非仁非义,非孝子之事也。”
墨子说古代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节葬下》),这也就是墨子本人对待丧葬的态度。墨子死后,其后学分为所谓“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三派③,称为后期墨家。现存《墨子》一书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和其他诸篇不同,一般认为,这六篇乃是上述墨家诸后学的著作。由此六篇之内容来看,墨子后学对于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和伦理思想有所继承与发展,这里不拟予以全面分析,只讲与孝道有关的一个问题。墨子学说“贵义”、“重利”,爱与利并举而又以爱作为利的基础。后墨则在义与利、爱与利的关系中更强调利的重要性,认为义和爱的内容就是利。《经上》说:“义,利也。”《经说上》说:“义,志以天下为芬(爱),而能能(善)利之,不必用。”此言能以天下人为爱而又能善利天下人,善利天下人而又不必为己用,这才是利人,才是义。如此说来,所谓爱和义,其本身不过是利而已。既然有利就是爱,后墨便把这个“利”字贯彻到各个方面,他们所谓的“孝”,也便以父母的获得实利为要素,完全成为功利主义的了。《经上》说:“孝,利亲也。”《经说上》说:“孝,以亲为爱,而能能(善)利亲,不必得。”《大取》也说:“智(知)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知)不为己之利于亲也。”看来,所谓孝,就是要“利亲”,“爱亲”就在于能够善利亲。对孝的这种解释确是新鲜的,它和儒家的“养志”,以敬为孝等观念完全异质,从中可看出儒墨两家对于孝之根本含义的理解的差异。
总之,从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化的历程来看,墨家的贡献并不大。但是,由于墨家讲究“兼爱”,所以总是将孝与慈并提,从不把“孝”抬到重于“慈”的地位,在墨者看来,无论父慈或子孝,都不过是兼爱的表现而已。这种孝慈并重而不片面强调孝的特点,实反映了墨家对等级差别的否定,它对于孝道中民主性内容的增长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此外,墨家反对厚葬久丧,也是有着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对后世较有影响。
二、《孝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孝经》系广泛采摘儒家学派自孔子、曾子至孟子、荀子等大师论孝道的言论,以孔子与曾子问答的形式加以穿连,缀辑在一起而成篇的。由此看来,该书实为先秦儒家论孝道的总汇,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集成和总结。但是,《孝经》的作者,却是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有孔子说、孟子说、七十子后学说、孟子弟子说、汉儒说等。
近年来河北定县八角廊四十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以及郭店楚简及上博简的出土与研究为《孝经》的作者及成书提供了一些新的参考系,结合一些学者的有关论述,认为《孝经》非伪书,成篇于战国中晚期的七十子后学之手应是较为公允之论。④那么,《孝经》与墨家思想的联系就有了逻辑上的可能。笔者认为《孝经》与墨家思想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1.儒墨同源,均以孝视天下:
《淮南子·要略训》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这里一是说明儒墨同源,二是说墨家尚夏道。就此有的学者认为《孝经》本于“夏法”,与墨家有很大关系:章太炎先生在其《孝经本夏法说》曰:“《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先王有至德要道。’《释文》引郑氏《说》云‘禹,三王最先者。’斯义最宏远。余以郑氏综撮全经,知其皆述禹道,故以先王属禹,非冯臆言之也。禹书不存,当以《墨子》为说。《墨子》兼爱,《艺文志》序墨家者流云:‘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以《墨子》明大义,以《书》、《礼》、《春秋》辨其典章,则《孝经》皆取夏法,先王为禹,灼然明矣。”⑤《孝经》是否本于夏法,笔者不敢断言,但墨家“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与《孝经》的“孝治天下”却有较大的联系;《孝经》将“孝”作为贤圣之治和君子终身躬行的“至德要道”,认为孝既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又是社会伦理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⑥,把孝看作是道德的渊源、治化的纲领,用孝统德,教以敬,教以爱,使人人日增美善之心,最后达到天下大顺。在孔子看来,以孝治国,最为便捷,最易收效,也最可靠,所以《圣治章》说:“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孝治”思想受到历代帝王的认同,故多以之为标榜。
而墨家之“尚同”也是基于天下百姓相残相害而不相爱;父子兄弟、天下百姓彼此怨恨、残害的“多歧义”而提出的,“尚同”是以“孝”、“顺”为根基的,进而认为:“尚同之为说也,尚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诸侯,可而治其国矣;及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实际与《孝经》所述的思想多有相同之处。
2.墨家博爱的思想在《孝经》中亦有体现:
《孝经·三才》章曰:“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提出了“博爱”这一观念,那么《孝经》又是如何解释的呢?《孝经·感应》章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援神契》释以“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汉书·艺文志》序墨家曰:“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可见,这里的“博爱”与墨家之“兼爱”是有一致之处的。
《孝经·广至德章》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提倡孝父、爱兄,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小家庭,而是希望将孝父、敬兄作为培养善端的基础,推广到天下所有人的父兄。所以,《广要道章》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当然,《孝经》的博爱有儒家的“推爱”之意,但墨家的兼爱思想在这里有更多的体现。所以著名学者蒙文通论道:“倘自儒取于墨,墨非乐而儒者不言《乐经》,墨尚同而儒者亟尊《孝经》欤?《淮南》谓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夫儒墨同为鲁人之学,诵《诗》、《书》,道仁义,则《六经》固儒墨之所共也。”⑦
另外,《孝经》中的鬼神观念亦较为突出,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冲突,如:《孝经》曰:“子曰: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失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孔子素来讲“子不语怪力乱神”,《孝经》中的鬼神观念是否与墨家思想中的“明鬼”观念有联系也尚待进一步探讨,但上述思想在墨家鼎盛时代出现也不是偶然的,二者间存在取舍关系也说不定。
总之,传统孝观念以及《孝经》与墨家思想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换句话说,传统孝道不应少了包括墨家思想在内的各家的有关思想主张,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先秦孝道所要注意的。
注释: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孟子·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韩非子·显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④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孝 愚孝 二十四孝 批判继承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孝与愚孝的区别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孝”是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遵循的一项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时至当今,我们也倡导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孝呢?《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尔雅释训》也对其解释:“善事父母为孝”。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中分析为:“‘子’用头承老人行走。”这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爱敬、善养的行为就可称之为孝,这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孝现象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儒家在继承原始社会孝观念的基础上完善了孝道理论,提出“父慈子孝”的主张。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提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②的观点,使孝跃出家庭伦理的苑囿,融入政治生活,扩展为社会规范。为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统治秩序,历代君主多推崇儒家孝道观,期望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政治服务,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统治者甚至以法律手段强化孝道,使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为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历代思想家也对儒家孝道观进行加工、引申,使之更好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历经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阐述、深化和统治者有所侧重地倡导、宣扬,儒家孝道被篡改利用,不断扭曲,内涵出现了异化,最终被推向极端,成为愚孝。
何谓“愚孝”?愚孝就是盲目不清、失去理智的孝。与谨慎、理智的智孝相比,愚孝就是专制化、绝对化、迷信化的代名词。如信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观念,侍奉父母,不论对错、曲直,绝对顺从;相信做出“至苦至奇之事”才是孝敬父母,竞相以割股疗亲、杀子奉母、随父同死等等野蛮、残忍的举动行孝道。在统治者的宣扬下,愚孝被普遍视为美德,并在社会上产生相互攀比的现象。
二、愚孝产生的原因
我国古代愚孝扭曲人性,甚至日甚一日、泛滥成灾,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笔者对中国古代愚孝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1、古代思想家对儒家孝道思想曲解的结果
春秋时期产生了儒家“孝”观念,孔孟孝论中父与子是“父慈子孝”的对等关系。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三纲”理论,使“父慈子孝”的对等关系绝对化,曲解了儒家的孝道理论。在封建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下,“父为子纲”逐步被涂上神学色彩,之后历朝历代思想家对三纲的释义加强了其神圣化的趋势。至宋代二程朱熹提出“理学”思想,将孝道提升至“天理”的高度,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此时的父子关系已经由孔子所倡导的的“父慈子孝”发展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的愚孝思想。经过二程、朱熹等古代思想家的演绎和阐述,孝的内涵被严重扭曲、异化。而异化的封建孝道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愚孝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至“至苦至奇”的愚孝行为触目皆是。
2、历代统治者对孝道篡改利用的结果
以“导民以孝,则天下顺”③为导向,为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实现以孝劝忠的目的,统治者高度重视、大力倡导孝道。
随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逐步建立起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统治秩序。孝道逐步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尤其是统治者对孝道的篡改利用,使孝的内涵发生质变、逐步异化为愚孝。
统治者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极力倡导“冠冕百行莫大于孝”《宋史孝义传》的思想。孝道思想在统治者的篡改利用下产生了愚孝,甚至将愚孝当做教材向人们灌输。如《二十四孝》的晋人王祥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在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愚孝的大力倡导和宣扬,使之形成了政策性导向,误导人们信奉愚孝、践行愚孝,于是“至苦至奇”的愚孝现象在社会上出现了。
3、神异灵验的孝感传说对孝子的误导的结果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思想盛行,《孝经感应章》直截了当地宣传了迷信思想:“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④无限的夸大了孝的作用,必然对人的行为产生误导。江西凤t书院的学规记载“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如此方尽得孝弟分量,何莫非爱敬之心所由推暨也。”⑤与《孝经》一脉相承,向人们传达行孝悌之道便可与神明相通的迂腐思想。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更是向人们宣传荒诞的神异灵验的孝感传说,如“啮指心痛”“为母埋儿”“卧冰求鲤”“孝感动天”和“卖身葬父”等等荒诞的神话故事,渲染了孝行的上天感应。当时人们在封建思想的钳制下,愚昧至极,轻信封建迷信,有些人甚至丧失人性,做出愚孝行径。
4、百姓沽名钓誉的结果。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重视孝道,甚至制定一整套的褒奖孝行的机制,如开设“孝悌力田”选士科目,尽孝的子孙予以褒奖和宣扬,甚至受官、赐物、旌表门闾等,社会上多有“以孝闻于世”的孝子贤孙。统治者甚至对惨无人道的“割肝l股”等愚孝予以表彰。《宋史孝义传》记有刘孝忠割股疗亲,甚至“断左乳以食母”;杨庆割右乳“以灰和药”以救母;吕生“剖腹,探肝”救父亲眼疾,且都受到宋代皇帝的褒奖,甚至还“召见慰谕”。
人们逐步发现统治者以孝取人的规律后,为求取皇家恩惠、官府奖赏或为谋得一官半职,愚钝小民便做出“勇者割股,怯者庐墓”等等至苦至奇的举动。
由于上述原因,不少人以行“至苦至奇”的“奇激”行为为荣、为高,竞相做惊人之举,以获取嘉奖、荣耀。此等思想、行为不禁令人汗颜,愚孝泯灭人性、摧残生灵,着实令人发指。
余论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在历代思想家们的阐述、引申和统治者有侧重的宣扬、利用下,孝道思想变得扭曲、异化,并逐步成为封建礼教的帮凶,沦落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愚孝成为古代人们的精神枷锁,信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使人们不论是非曲直绝对顺从父母。甚至竞相攀比,做出残害身体的惊人举动。
自“愚孝”出现之日即有学者对其进行否定,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鄙孝议》一文批判割股、割肝等类愚孝。也有贤明君主批判愚孝、守卫人性的事例,如明朱元璋“命礼部定议《旌表孝行事例》行于天下”。可见古人已认识到了“愚孝”的弊端。
在法律地位平等、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却仍然存在愚孝的影子,比如丈夫一味顺从父母,忽略妻子的感受,甚至根本不顾及妻子,凡事遵从父母的要求,从而破坏了夫妻之间的和谐,进而影响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工作也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应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以辩证的态度审视传统孝道,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我们做到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民素养,促进家庭和睦,更好地应对当今老龄化社会所提出的挑战,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6]徐仪明.孔孟仁孝观与宋儒的重医倾向[J].孔子研究,2000(5):96-106.
[7]张晓松.”移孝作忠”-《孝经》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影响[J].孔子研究,2006(6):87-92.
[8]谭宝刚,李朝晖.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223-228.
[9]肖群忠.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6.
注解
①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248页.
②生译《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页.
③[东汉]班固撰,《汉书》,卷8,《宣帝纪》,第250页。
关键词:儒家文化;孝道;教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09-02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内容,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它就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的统治思想,在文化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大致有三: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儒家思想的初创时期,当时的儒学被称为“显学”;二是在汉代的独尊儒术时期,此时儒学才真正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第三个阶段是宋明时期的理学,它成为了儒家后期的主要思想,此后一直延续至明末清初。纵观儒家文化的发展时期,以及它在不同时期所处地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儒家思想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其主体思想在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在今天,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在这种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明和文化形态中,“孝道”是具有不同于其他文明特征的重要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是“孝”的文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孝”是始终贯穿其中的。这一点,黑格尔在其作品《历史哲学》中阐述中国的孝时曾这样写道:“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的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道’”[1]。可见,“孝”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影响。
“孝”是中国核心观念和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而“孝”的原始典籍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出自儒家学派的、被广为传诵至今的《孝经》。孝经一书,全文共分十八章,将社会各阶层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划为五个层级,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又标示出了其实践“孝亲”的法则和途径。这自古以来就是读书人的必选书目,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国人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一味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将精神的升华逐渐抛弃。甚至出现了凡是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的尴尬局面。若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人提倡人伦道德,宣说忠、孝、节、义,多数情况会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顽冥不化。那么,为何国人原本引以为豪的国粹精华会沦为当前境况呢?在此,我就对《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的研读,以及对一度流行的“新二十四孝”,简浅地阐述自己的思考。
“纪孝行”章,所讲的都是平日里最基本的孝行,分别予以纪出。其中涉及了五项当行和三项不当行之事。即“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尤为不孝也。”[2]其大致意思是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都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在日常没事的时候,应当尽其敬谨之心,春夏秋冬,衣食起居,都要多方面注意。第二,对待父母,在奉养的时候,应尽其和乐之心,于父母面前,一定要表现得和颜悦色,笑容承欢,不要使父母感到有不安。第三,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尽其忧虑之情,急请名医诊治,亲奉汤药,早晚服侍,如果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自己则一日不能安心。第四,倘若父母不幸病故,就要在临终之时,谨慎小心,备办一切。不但物质上要尽力配备,还要于情感上悲痛哭泣,极尽哀戚之情。第五,面对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面,应当有思慕之心,要庄严肃静地祭奠,好似父母就在一样地恭敬。以上五项孝道,在行的时候,一定要有至诚之心。否则,徒具形式,就失去孝道的意义了。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履行以上的“五致”,还要做到以下的“三不”,其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应当庄敬以待其部下,不要有骄傲自大之气。二是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该恭敬以事其长官上司,不要有一点悖乱不法的行为。第三,当处在鄙俗的群众当中的时候,应当和平相处,不要与人争斗。如果为长官却骄傲自大,那么必会招来危亡灾祸。而位居部属的人,如果悖乱法纪,也必定会招来刑罚和处分。在鄙俗的群众中与人产生斗争和纠纷,自己也难免遭受危险与迫害。以上三项违背道理的行为,每一件事都会有危及其自身而遭遇祸害,都会有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整日以儿女的福祸而忧心,若不戒除以上“三不”而逆行,即使每天用牛、羊、猪的肉来养活他的父母,也不能使父母宽心。这样也不配称之为孝子。可见孝养父母,并不在口腹之养,而贵在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大的孝。
纪孝行篇的解释,字字句句透露着子女对父母的谨慎和敬爱的情感,让人读来不腻口、不反感,而是更多地去检醒自己,鞭策自己。其所涉及的行为要求,并没有任何难度要求,仅仅是在平淡中尽孝道,可以说是于日常的衣食住行为出发点,教育天下子女谨小慎微,以保全和爱护自己作为回馈父母的基本尽孝方式。如此看来,那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也”不再是迂腐顽固的代称而恰恰是子女尽孝于父辈的一种方式。儒家推行“由己及人”,也只有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才能使父母安心,以此推及父母身上的,方才称得上是孝。本章分明显的两段内容,前段所讲的是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严等五项,是孔子指出顺德顺道的道理,而后段所讲的居上骄、为下乱、在丑争,这是孔子指出的“逆”的道理。若从顺德的方向去做,就是完全的孝子。而从逆道上去行动,自然会受到社会法律的制裁,最终得到不幸的结果。此道理给出了两个途径。一条是光明正大的道路,畅通无阻。一条是险径深渊,绝崖穷途。由此可观,圣人力行教人孝道,其用心之深,值得深思。
我们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和实施孝道,重拾民族精华,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当今社会,往往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风潮,甚至有一边倒的倾向。最近提出的“新二十四孝”,集中反映的就是当下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比较贴切实际的新行孝准则和标准,表面来看,这似乎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关爱长辈的德行,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提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诉求呢?孝,自古以来就是理所应当地该被人执行的,就像一个个体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竟然被提升到了一种全民性的行为,且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在当下精神文明极度繁荣、物质文明空前丰富的今天,对于这个倡导,是该庆幸,还是一种悲哀呢?答案其实很明确,我们之所以把它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它丢尽了。但是,“孝”一种发自人内部的情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我们国家精神的体现。这种情感和精神只有在自然和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熏陶中才能慢慢积淀,逐渐养成。而将尽孝的行为举止进行量化、具体化,未免会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作风,又怎能够确保在这种形式化的框架下,“孝”的真谛不会被扭曲、误解,又怎能够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不偏激、不冒进,脚踏实地,哪怕只进步一小步,方向总是向前的,未来就是有希望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令国人引以为豪的,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不能不说是文化营养的流逝和观念的沦丧。可以说,“孝”是一种意识,意识是属于人内在的个体因素,只有经过个人的内化、加工和升华,表现出的行为才是最本真的。而新孝行把尽孝的义务制定成条条框框的行动指南,难免有些虚张声势,过于形式化了。新时代背景下,一切都需要与时俱进,尽孝也一样,但无论如何,孝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我们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拓宽年青一代孝敬长辈的渠道,这样做,尽可能使尽孝的方式多样化,细致化或者是人性化,能够真切关爱到长辈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才不失为“孝”。
对于“孝”的理解和践行,不是某一类人、某一个群体的义务,而是全民之责任,孝应当是当今教育的出发点。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之所以出现道德危机、诚信危机等等,就是当代人忽略了古代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被学术界公认的“教育思想泰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主张,对于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培养、服务于人民的思想的培养,首先应当从关爱自己的父母亲做起。我们试想一下,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么还如何奢求他去爱他人、社会和国家?因此,“孝道教育”应当被重视起来。
我们无法将“孝”的观念强行复制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去,流于形式的东西是经受不住时间和事实考证的。当一个思想产生时,人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思考它之所以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身体力行地去做,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必要的社会观察、探访、实践法是了解某一现象出现的有效手段。若仅仅是通过专家学者围着会议桌搞学术研究,最后得出一纸计划,这难免有些脱离实际的虚夸之嫌了。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做,把理念和意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作为行动的参照,否则,哪怕再宏大的工程设计,也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最后,借用希拉里曾说的一句话警醒和勉励自己,她说:二十年后的中国不会是一个强国,因为在中国社会,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儒家文化一直以来是被国人认同和肯定的,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扮演了我们民族主流价值的角色,引导着我国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点无论是在仁、孝、义,还是在礼、智、信上,都有明显表现,只是近年来西方的蓝色海洋文明过多地侵蚀了中华民族的积淀,暂时迷惑了国人的眼睛,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鉴别力,有选择地吸收和扬弃,儒家文明中那些闪光点依然会生生不息地被国人传承下去,跟风、盲目和形式主义是无法撼动我们精髓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 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 2005 年5 月第26 卷第3 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 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4)《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 期 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很多言论。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1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向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当身体力行的。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年之丧",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异常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
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最终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一样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
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当怎样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到达极点就能够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当怎样办。《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2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
乌鸦知反哺,人又怎么能不孝。
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3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很多言论。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当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绝对权威),于今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日,已能够不必理会这句话,这是因为当时联络多有不便,也是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还有关于"三年之丧"这个问题,四科中十哲之一的宰我就此事曾与孔子讨论过,这位因为白天睡觉而被夫子斥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的学生认为,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过长了,一年就能够了。无论三年,还是一年,这显然是一种弊端较多的行孝方式,我们就无须效仿了。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日,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终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___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儒家讲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经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并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职责,孔孟儒学提倡这种孝道,毫无疑问是完全能够以肯定的。对于今日来说,也适合我们现代社会。
五四以来,我们虽都在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可是相对古时"孝"与"忠"并列成为中国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来说,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事实上,现代的中国人"孝"的观念已明显淡薄了很多很多。如果长此以往又听之任之的话,若干年后,又将是怎样?细细寻思,我们很有必要继承我们所应当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合理孝道,以使之贴合当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4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向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当身体力行的。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年之丧",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异常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最终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一样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当怎样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到达极点就能够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当怎样办。《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经》,它不仅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也是最基层的条件就是听他们的话,只要他们说的是对的,就必须要照着去做,因为这些话对我们多多少少都是有好处的。所谓“孝顺”,并不是必须顺从。孔夫子在《孝经》中告诉我们:孝,不是做样貌,而是发自内心的对长辈真挚的感情,不是盲目听从,而是在长辈有所失误的时候,也能提出适当的提议,不是只孝敬家里的长辈,而是爱己及人,爱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能做到由孝及爱,上爱下孝,温暖人间,和谐统一。
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要记得关心自我的亲友,多为父母做一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自我的亲戚及新老朋友多点问候,多点联系,即使是远在异乡的他们,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彼此间关爱与温情传得更远,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子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关心、孝敬自我的父母,不要等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去哭泣去后悔。父母生我们已是大恩大德,我们已经永生难报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古人以孝治天下,孝,无论在家还是在国中都是核心。孝的观念是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影响最为深重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经读后感心得范文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孝经》乃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词,百善孝为先,《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可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一样等级的人应当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一样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之后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一样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我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我为先还要先其兄。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一样于其他的地方吧。
关键词:儒家思想;家庭伦理;父子;夫妇;兄弟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家都显得至为重要。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天下只是家的放大,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因此,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孔子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父母亲应当养育子女,子女则应孝敬父母。
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体现,是人之天性使然,所以儒家在这一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子女,却是大有学问。儒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养而不教,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爱护子女,不仅在于生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子女成才。儒家充分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孟子之能成为继承孔子之志、光大儒学的“亚圣”,与其母亲的家教是截然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来的父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儒家更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儒家看来,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不辞艰辛养育了儿女,对儿女那份浓浓的亲爱之情,使得儿女自然而然地依恋父母、敬爱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克尽孝道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儒家专门有一本讲述孝道、孝治思想的经典—《孝经》,汉代列人“七经”。从汉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汉代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甚至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最基本标准,足见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
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女应尽可能地承担一切事务,有酒肉美食要让给父母享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应当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死后还应按时以礼祭祀。儒家认为丧礼应当丰厚,对父母应当实行厚葬,还应当为父母守丧三年。儒家对于丧葬之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一点在先秦曾遭到墨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