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美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同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提出的的“美善统一”、“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怡情之美”等观点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代变迁,在现代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王权政治土崩瓦解,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开始强调社会公平和对人权的保护,此时传统儒家美学思想所依附的经济政治背景产生变化,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势必会同这种转型的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碰撞,比如儒家美学过于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主观情感的诉求,这与注重个体情感表达和满足的现代社会有些格格不入。两者之间的碰撞衍生新质,也相当于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返本开新”,而这种衍生的新质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开创中国特色设计所需要的理论指导,值得探究。下面以儒家核心美学思想“美善统一”和“中庸之道”为例探讨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新质涌现。
“美善统一”是儒家核心的美学思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都基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是由于两者虽都是优美的乐律,但《韶》乐表现尧舜禅让之事,表达的是仁义礼智的理想,孔子评论其尽善尽美;而《武》乐表现战争,不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孔子评其尽美而未尽善。其中“美”是指外在形式,“善”是指内容,在最根本意义上是指高尚的道德品格。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是表现形式和通过形式所传达的高尚道德能够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但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过多的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善”所传达的内容规定了刻板的社会的道德美,将个体情感赋予了太多社会性的意义和使命感,最终是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而在现代社会人权的解放的大背景下,“善”衍生了新质,更强调在道德和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个体情感的充分表达,不受刻板的社会道德美的限制,不会因为作品表现的内容是社会阴暗面而否定他的价值。同原来相比,现代的“美善统一”的善更多是指表达的内容通过贴切的表达形式带给人愉悦、启发、警醒等对人类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益的作用。因此,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美”和“善”作为独立的两方面来看:“美”,现代社会各设计流派杂糅,风格万千,不同的表现形式难以评定好与坏;而“善”,提供的服务、营造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友好的指向性很强,就是有益于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不再追求艺术的社会功能而是人类发展的更高层次,而这正是设计美学的真正价值。所以就现代设计艺术层面而言,从人和环境出发的“善”是“美”的前提和基础,而“尽‘善'尽美”也对设计的流程,消耗的资源,所用材料和工艺,人机交互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善统一”是孔子提出的美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美学批评的尺度——“中庸”。“中庸”以“过犹不及”为准则,强调情感的适度表达。孔子曾赞美《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认为艺术的情感表达如果超过适度,欢乐的情感就变成放肆的享乐,悲哀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无限的伤痛,只有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才符合“中庸”的原则。儒家中庸美学思想对我国传统艺术影响颇深,形成独特的“中和”之美。所以我国传统艺术基本建立在中和之美的基础上,形成传统艺术的特殊风格,艺术形象温柔敦厚,追求意境的恬淡宁静,表现方式讲究委婉比喻,讲求含蓄美。“中庸”之美之所以强调在艺术创作中避免走向极端和片面性,达到恰当而不“过”,力求温柔敦厚之美,是因为儒家认为欣赏者在喜、怒、哀、乐任一种情绪上产生“过”,就会损害身心,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是这种对情感表达的度的要求使情感被牢笼、禁锢在一个相对安宁和谐的形式中,这对维持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稳定颇有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现代社会更不适合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需要恬淡宁静的美来中和忙碌的疲惫和压力来放慢脚步享受生命,但并不是人人都要听《关雎》、观水墨画和用竹制品,来陶冶情操克制住情绪的度才能驱走疲惫纾解压力。很多人压力大时爱听摇滚乐或蹦极,疯狂的节奏和行为超出了“中庸”之道规定的尺度,但是却能让人抛开重压再次充满前进的动力。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中庸”之道单纯讲求艺术的“中和”之美和温柔敦厚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而是应当变换方式,追求艺术和生活的“中和”之美,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活的,随时根据生活的需要来调整,两者达到中和才能化解不良的情绪,只有不压抑个人情感,才真正能达到个人情感的恬淡宁静,达到最终的和谐之美。另一方面,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而言,一味的追求和谐安稳就没了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不能返本开新,继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无法创造价值。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设计缺少创造力的原因。因此,在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方面,不能一味满足在相对安宁和谐的形式里,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原本的形式去探索新的方向。
上文概述了“美善统一”和“中庸之道”的美学思想在艺术层面上同现代社会相碰撞所涌现的新质,这些新质对中国发展当代美学,构建中国特色设计风格,探索前沿艺术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推进和帮助。因此,从民族的长远发展而言,不断总结和汲取儒家思想的智慧,转而同发展现代美学,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研究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新质涌现,是十分有开拓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事情。
作者:范文洁 单位: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核心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4-01
《乐记》一书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典型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全面和完整概况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书籍,在这部书籍中记载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自产生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核心思想。下面就先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开始说起。
1 天人合一的含义
关于天人合一这以思想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认为天人应该合一;另一种解释是天人是相通的,显示中国析学在天人关系上的关注,而其中又以“天人合一”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万物,而人则指的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合的意思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与气的一元论,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比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气。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为道,有为气、宇宙万物都是气所成。由此可知,气是万物之根源,而天人合一就源于此。天人合一思想最早起源于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思想中,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他天人合一的记载。其实在此之前,《周易》及先秦诸子的论述中也有很多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影,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是一种生命的共同体,不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后来的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引导着人们。
2 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儒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中国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从乐器的材质上看,琵琶、二胡等都是木制材质,这些材质都源自于大自然,且这些乐器的构成方式都是直接连接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连接的方式。从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来看,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想法。就表现内容来看,中国古典音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自然与生命的,这部分内容的形象主要是回归大自然,在风格上往往强调山水以及田园的生活。另一种则是以描述花鸟植物为主的音乐,这类音乐更多的是以田园乐曲为主,重点描述田园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那么为什么大自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呢,其实这与中国长时期的农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长时期的农业经济是的人们与自然搭成立紧密的联系。中国音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人与自然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关联,共生共存的,而人身为能欣赏万物的观照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昔与子之所共适”,这种将生命回归于自然之中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所在。
儒家思想对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和孔子在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其意思就是关雎这个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是适中的,没有超出一定的界限,因此,就能体现出和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中和的音乐核心,更多的是强调音乐的中庸思想。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他认为音乐在动荡时期可以鼓励每一位将士英勇对抗,而在和平年代,更可以让每个人以礼相让,在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将和放在第一位,其内容往往以不超越和这一思想为基础,而音乐的艺术形式则被摆在第二位。中国传统音乐的这一和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极为重要,儒家思想将和这一理论甚至当做音乐艺术的唯一真理。
受和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主张将人的思想作为影响世界万物的主要动力,《乐记》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认为音乐是由间组成的,间是源自于人内心世界,认为人心想到的是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因此,儒家思想认为音乐一定要以人的主观思想为主。“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这句话就恰恰反映出儒家思想中对情感的重视,他们认为一部音乐作品最重要的是情感和品德修养,然后才是技艺,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 天人合一思想在墨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与儒家思想中极力主张以“和”“善”的方式对待音乐相比,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学派墨家对待音乐恰好相反,他们将“非乐”作为音乐美学的主要观点。所谓“非乐”就是不承认音乐的价值,认为音乐不应作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人们应该禁止各项音乐活动,他们认为音乐不仅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反而会“其乐越频者,其治愈寡”,就是说长时间的进行音乐活动,会影响帝王治理国家,对国家的管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表面上看,墨家这一反对音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似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从本质上看,也是符合的。墨家之所以提出这一美学观点,主要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当时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很多音乐活动的开展都是一些社会高层阶级人们进行的一项活动,而这些人进行音乐欣赏时,就不能“兴天下之利”,更不能治理天下,因此,墨家大力制止音乐的传播。从这一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治理天下就是为了让天与人合二为一,治理天下就是让天与人处理好和谐的关系。另外,由于在当时音乐不可能为全部人民服务,因此,也就不能实现天人合一,所以墨家在自己的思想中大力提倡非乐思想。而这种非乐思想也正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解释,即为了实现天人合一而进行的非乐思想和活动。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非常大,至今影响中国音乐的核心思想美学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美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作为现代人,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才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上进一步发扬中国音乐艺术,为全球音乐文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进.中国不同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1):30-31.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音乐,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文化艺术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历史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三、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推崇伦理化的自然,通过自然的人化,把宇宙纳入人心,使自然物象得以人格化、情感化、伦理化,并强调个体内在伦理道德的充实性,从而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张和升华,由此确立美。而儒家的美学思想则是由“道”来实现的,此处的道体现为人道。孔子强调遵从“天命”,从而引申出儒家的“人道”。中国古代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人道以及天道人道的相应、相和、相融、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宇宙中、自然界、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道”在儒家思想中通过人际关系的转化,就体现为“人道”,而“人道”在儒家学说中则表现为礼、表现为仁。“仁”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要求把遵循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世人的内心自觉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仁”突出表现了个体内心的精神力量,突出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在上述中表现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仁学衍生到美学中则表现为个人崇尚的内在美和精神美。仁或不仁,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决定。孟子在孔子哲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之意,即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仁,即是人心也”。
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应从内心“诚信”做起,自觉扩展爱心,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的境界。因此儒家美学提倡美与善的统一,提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学说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礼义之道,这一点在孔子对艺术的社会功用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阳货》中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积极的作用,人们为了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可以通过审美和艺术进行自我主观修养的提升,审美和艺术在此过程中起着一种特定的作用。因此,孔子认为艺术在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在确定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后,又对审美和艺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儒家的美学思想最终讲究的是“中和”之美。这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就是最好的例证。例如北京的故宫,其采用围绕中轴线进行两边展开的方式,这种中式对称的表现手法是对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之美的完美展现。儒家比较着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朝着“涵养性情”方向引导。同时,儒家思想对社会的伦理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美学价值是依靠社会政治和父权体制体现的,这需要一种与父权体制相呼应的美学价值观,这就是“充实”“、雄健”之美。儒家的美学思想塑造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关怀和一种追求人的存在的宇宙心灵。
二、道家美学思想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两者构成一种互补关系,儒家讲求“中和”之美,而道家则提倡的是对自然的追求和观道的理想之美。老子哲学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统一“天、地、人”;或者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儒家美学思想追求“人道”,老庄道家学者论道则更注重于“天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他把“道”看作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源和派生万物的本源。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解释道的存在时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是老子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宇宙万物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所谓“有无相生”。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其中“虚实结合”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观念,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为艺术批评和艺术审美指明了方向:即艺术创作中,要想真实地反应世界,创造有生命的形象,那么这种艺术形象必须是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同时,在为艺术创作提出技术理论的同时,老子还提出了创作时应具备的心态即心性,就是“涤除玄鉴”的命题。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对万物进行观照,一种对万物本源的观照,这种观照其实就是对“道”的观照。
要想实现对“道”的观照,那就必须排除杂念,排除主观欲念,排除主观成见,保持创作者内心的虚静。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人心只有保持虚静状态,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本原。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发展成为“心斋”、“坐忘”的命题,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庄子所谓“心斋”和“坐忘”,就是以虚静来把握人生的本质。与此同时,也就把握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从而“独与宇宙精神往来”,以这种精神的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进而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命题被艺术家们引用到了艺术领域:宗炳提出“澄怀味象”、“澄怀观照”的命题,认为审美观照的实质是对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的观照;为了实现审美观照,观照者必须有一个审美的心胸;陆机认为,文学创造首先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物本体、生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虚静的心胸对于实现审美观照以及进行文学构思都非常必要。道家美学还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境界。它以“空灵”和“虚静”为基本特征。换而言之,它与儒家思想的仁学截然不同,本来带有避世思想的“虚静”和“空无”观念,在道家思想中却被赋予极具影响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中国画的变迁,从唐代青绿山水到后来文人水墨的肇兴,道家美学思想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佛教美学思想
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推向顶峰的是佛教禅学。佛教作为一种从印度引进的宗教体系,至唐中国化为禅宗。禅学中与儒、道两家相似的“道”的概念是“佛性”。六祖慧能说:“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坛经》)”。这体现了六祖慧能对清净心性和烦恼尘境关系的看法。所谓成佛,即是众生对自我先天所具有的清净本性的体悟,又是呈现本性的包容万物,成就“清净法身”,即对宇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契认。这其中就是把人的本性与宇宙的本体相统一,把人的本性提升到精神修炼层次,然后通过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两者相互结合,达到和谐。心性是成佛的根本,是众生的本性,是宇宙的实体和本源。禅宗追求的是人的心性与佛性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和统一,追求与大自然的融合,追求真正体验生命冲动和生命情调的审美意境。
关键词:室内设计;美学;应用
在实际的室内设计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设计效果,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考虑到多种因素,从而满足居住人员的实际需求。单纯地从定义来讲,室内设计就是在生活当中,根据建筑物实际的环境以及性质,利用美学技术,创造出具有舒适性以及审美价值的空间,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此外,室内设计的不同风格也是业主个人爱好等多个方面的反映。室内设计当中反映出来的个人品位、科学理念等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1 美学思想概述
在我国,传统的美学基础是从先秦起源的,当时的美学思想融入了相关的哲学以及艺术理论著作当中。但是如果单纯地从理论形态上进行理解,我国的古典美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哲学流派当中都有着不同的代表人物,例如到家的老庄、儒家的孔孟、法家的韩非以及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等等。
儒家的美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逐渐形成,孔子和孟子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美学思想承上启下,并对春秋钱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儒家的美学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儒家的美学思想强调内容以及形式的统一,“中和”思想更是其审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的传统美学当中,除了对文学有追求,还对“礼”有着相当的重视,在孔子之前,“乐”、“礼”是分开来讲的,而在儒家的“乐礼思想”当中,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统一的“乐礼思想”。
我国美学史的七点是从老子开始的,在道家的美学当中,老子的美学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道家的美学思想也带给我国的美学思想很深的影响,而道家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正是老子以及庄子。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都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美学观点,例如崇尚自然之美等等。在我国的传统美学当中,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概念,禅宗美学思想则是通过个体的直觉来追求简单之美。
除此之外,老子还提出了虚实结合等美学观点,这些美学观点不仅反映到了绘画以及文学作品当中,在我国传统的建筑室内设计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美学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的运用
在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呈现出了古典美,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现代的美学则寻求多方面的发展。
在上文当中,本文之所以会提到建筑文化,就是因为室内设计与建筑本身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建筑当中,室内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风格应该与建筑风格有一致性。而想要让我国的现代室内实际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特点,体现我国的传统美学,就需要将我国的古建筑作为出发点。室内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深化,要做到良好的室内设计,就需要结合建筑设计来深入挖掘,没有建筑设计就没有室内设计。因此,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只有深刻的理解我国的传统美学到底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产生了那些影响,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我国的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将我国传统的美学融入到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
2.1 天人合一的意境
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十分强调,在道家和儒家的美学思想当中,都强调人要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是道家与儒家则在具体的关注重点上有一些差异,到道家提倡重视幻想,而儒家则注重使用的功能性。但是,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两家的思想都成为了我国古代建筑美学思想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普遍对称并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需求。在我国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过程当中,对于不规则的形状是很少使用的,一般来讲,我国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常常使用较为均衡的手法,但是,这种手法放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常常会带给人较为单一的感受,在室内空间设计过程当中,过多的使用较为均衡、对称的设计方法,会使得室内设计的“个性化”空间受到阻碍。因此,想要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审美风格的室内设计作品,就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设计风格,而是应该与现代人的审美以及实际的需求进行结合,同时也不应完全摒弃传统的中国美学思想,而是要做到继承和发扬。
第二,等级制度与现代设计的观念相悖。在我国的传统室内设计过程当中,不管是空间的布局还是色彩的选择上,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在布局上,我国传统的室内空间建筑设计会对贵贱、长幼等地位进行划分,单现如今,人们对于人权更加关注,要求人人平等、追求自由,在这样的形式下,不管是什么人,都没有贵贱之分。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空间色彩以及布局可以任意使用,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因此,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当中这种等级制度是不使用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的。
2.2 讲究“中正”之美
在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当中,院落布局是最为常见的布局方式,一般的院落布局当中主要包含厅堂、书房以及卧室三个最为主要的区域。礼制文化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礼制文化也影响到了我国的传统室内设计。首先,遵循我国传统的思想,大多数的室内空间设计常常会采用正方形、矩形等较为规律的形状,而在家具的陈设方面,则也会遵循对称的原则,装饰也会分出大小、明暗等。
2.3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现如今,室内设计对于艺术以及科学的结合十分重视。科学性能够使得室内的居住环境更加高效、舒适,而艺术性则能够给予家具、布局等强烈的艺术美感,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已经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单纯地从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风格的创新常常会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的密切。要将现代美学融入室内设计当中,也需要结合风水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逐渐的改变,而现如今的室内设计也呈现出了更强的技术含量,新型的材料、工艺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3 结语
作为许多知识的融合的交叉学科,室内设计与美学理论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理论加上实践,就能够带给室内设计更强的生命力。此外,社会的进步也有独特的历史规律,不管是精神还是工艺技术,当代室内设计都需要借助美学理论,体现居室风格,整体角度出发,融合现代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内涵以及什么价值的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 赵莹.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J].艺术教育,2016(10).
[2] 金颖平.传统窗棂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22).
[3] 徐海蛟.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墙绘艺术[J].鸭绿江(下),2016(03).
[4] 张翠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4(01).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和谐协调的客观规律而运行。协调思维也叫“和谐意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93年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国际研讨会纪要指出:“源远流长的和谐意识是中国社会自秦以来高度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协调即美”、“和谐即美”,是中西传统美学的共同观点。中国传统美学历来主张“和谐即美”。儒家强调“人和”即社会美,道家强调“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强调“心和”即心灵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张“乐和”即艺术美。中国传统美学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谐即美”、“协调即美”。和谐、协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就在于它的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就在于它的音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协调、和谐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各种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即美”、“协调即美”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观点,西方传统美学也有这样的观点。在西方传统美学里,“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和谐都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在毕达戈拉斯看来,“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他认为,因为圆形是最协调和谐的,所以是最美的。他还从“数”的角度探讨了形式美,认为数量的比例协调是美的典型表现方式;他还认为“数”的比例最协调的是“黄金分割律”。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美都是从对立面的和谐协调中产生的,柏拉图强调:“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亚里士多德也有由对立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和谐之美”的思想。他说:“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可见,无论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传统美学,都赞成“和谐即美”、“协调即美”的观点。但仔细分析,中西传统美学还存在下列差别:其一,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协调,而西方传统美学只重视形式的和谐、协调;其二,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论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而西方传统美学则主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
三、和善之美
所谓“和善”是指和谐的形式与仁善的内容的有机统一。所谓“和善思维”,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何为善?善即仁。《论语》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有仁善之德,小人不可能有仁善之德。什么是仁?《辞海》解释:仁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即“仁 者爱人”。孔子所讲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梯等道德内容。概言之,“仁”即“善”。中国儒家美学把道德观与审美观结合起来,认为“仁”是美的内容,“和”是美的形式。“和善之美”是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善即仁,是内在美,和即协调,是外在美。《论语》说:“尽美矣,又尽善矣”。尽善尽美,至善至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善”观,具有世界性意义。日本学者今道有信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和善审美观。他说:“孔子最卓越的学说之一,是其艺术论。他劝导人们以典礼音乐为基础,将日常的起居举止都予以美化,这种礼的思想,是世界的艺术与道德理论中最有兴趣的学说之一”。西方传统美学大多从形式方面来论述美,但也有少数学者从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来论述美。柏拉图热忱地追求美的表现与善的心灵的一致,很有点像孔子赞扬“尽善尽美”,欣赏“和善之美”。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艺术、工艺的美,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融为一个整体”。可见,柏拉图的审美观与孔子的审美观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把和善思维运用于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要求我们在艺术设计中,力求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作品起到审美与教化的双重功能。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讲道德内容,不讲艺术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二是只讲艺术形式,不讲道德内容的“形式主义”。
四、和合之美
“和合”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程思远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视和谐与统一的审美方式界定为“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西方传统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强调天人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主客统一,强调天人合一。从审美思维方式考察,西方传统审美思维倾向于局部性、分析性、思辨性、对立性;而中国传统审美思维则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谐性。
“和合”审美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无论是儒家、道家,都强调整体观点。所谓“整体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与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许多部分、要素、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要想了解各个方面、部分或要素,必须了解整体。《周易大传》强调:“观其会通”。也就是说,观察事物的整体联系,就会通晓事理。惠施宜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他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点最显著,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通;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汉代以后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和合审美思维的整体性观点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是十分相似的。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整体功能往往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可见,掌握和合审美思维对于理解现代系统科学是有帮助的。
和合审美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兼收并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及其他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特点。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时代,中国文化应当发扬“兼收并蓄”的优势,批判吸收现代西方文化包括艺术设计中的有价值的因素,使自身不断得到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淮南子》 多维艺术视角 解读
《淮南子》一书是汉代初期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通撰写的,在这部书中包罗万象,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淮南子》一书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展开了研究。《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包括音乐本体、音乐审美和音乐功能三个方面。对于《淮南子》中音乐美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包括有赵为民、蔡仲德、王志成等人,他们从书中的不同角度出发,对《淮南子》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解读。在《淮南子》一书当中包含有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儒道两家思想能够互补,学者在对《淮南子》研究的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对书中儒家和道家的两种思想进行对比。
一、从音乐本体论的角度对《淮南子》进行赏析
《淮南子》一书涉及的领域范围很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书中都有记载。《淮南子》中的音乐元素分散于各个篇章之中,我们通过对不同篇章中的音乐元素进行整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撰书者的音乐美学思想。我们要立足与当时的社会形势,综合当时的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对《淮南子》中的音乐元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一)《淮南子》中的无声之乐与道
《淮南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在书中兼有儒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现当代的很多音乐家认为《淮南子》以道家思想和黄老之术为思想主题,而排斥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认为它是汉代经过改良后的新的道家思想。可见《淮南子》一书是对道家思想借鉴和吸收的产物。在《淮南子》中集中体现出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也影响到了书中的音乐思想。在《淮南子》的开头就提出了“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道者,一立而万物生”,这就揭示了无形是所有事物的本源,所以音乐的本源就是无声,道是所有事物的根源。《淮南子》中认为所有声音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听不到声音的,就像是天地阴阳一样,不需要通过外界的力量就能够存在。这种思想反应在音乐理论之上就是无声之乐,无声之乐在本质上是与建立在“道”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的。
二、《淮南子》中的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
在《淮南子》一书当中继承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同时在音乐观上,《淮南子》也继承了道家无声之乐的思想。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从老子到庄子都把有声之乐纳入无声之乐的范畴当中。《淮南子》中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道家的思想保持一致,认为音乐的本体就是无声之乐,同时《淮南子》对现实中存在的有声之乐以及音乐艺术也是持肯定态度的,《淮南子》认为喜爱音乐是人的本性,通过对音乐的喜爱,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形式,例如乐器的演奏和创造歌曲演唱等。而另一方面,《淮南子》也对有声之乐持有肯定的态度。《淮南子》认为,无声是音乐的根本形态,真正音乐的极致是达到无声的境界,认为有声只是音乐的表象,而无声才是音乐的本质。无声之乐符合道家的思想观,有声之乐符合儒家的思想观,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淮南子》融合了道家与儒家的思想。
有声之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在《淮南子》中音乐主要分为纯朴无欲之乐、感官娱乐之乐、礼乐教化之乐和民族民间之乐几种类型。《淮南子》中的无声之乐是理想化的,而有声之乐是建立在无声之乐基础之上,把音乐具体化。所以无声之乐与有声之乐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声之乐体现出了“道”的思想观念,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淮南子》的音乐思想当中也充满了道家的学术思想。无声之乐是最为理想最为完美的音乐类型,但是无声之乐不是空想出来的,必须由有声之乐来表现出来,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的对立与统一也是《淮南子》中所主要阐述的观点。
三、从音乐审美观对《淮南子》中的音乐思想进行赏析
在道家的思想理论当中认为万物产生的根源就是“道”,在《淮南子》的音乐思想当中也体现出了“道”的思想,把“道”作为衡量乐曲好与坏的标准。
(一)《淮南子》中音乐美的具体体现
在《淮南子》中许多地方都对音乐之美进行了阐述,作者把音乐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人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这体现出了儒家的思想,感情是人的内在,而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形式把人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淮南子》中既存在着道家的思想,也存在着儒家思想。但是这两种思想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儒家的思想更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而道家的思想更为崇尚符合自然。在《淮南子》当中对音乐的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阐释,认为音乐必须要融入人的实际情感,这也是此书对音乐表达出的欣赏标准。
(二)《淮南子》中对“哀乐”的赏析
随着当时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淮南子》中主要谈论了音乐的内外与名实之间的关系,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淮南子》当中,认为天下最为好听的音乐就是自然的音乐,书中认为音乐美的具体表现为朴素自然,这点也影响到了《淮南子》对音乐的评价。《淮南子》在音乐的审美方面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无声之乐是音乐发展的至高形式。对于《淮南子》当中的“哀乐”,书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哀乐”能够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在《淮南子》中认为人类从事音乐活动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愉悦心情,这种思想也广为被大家所接受,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感到快乐。在《淮南子》的理论观点当中,如果只有琴弦是不能够感动人的,想要感动人就要把悲融入到音乐当中,因为人性天生就存在悲与乐两种感情,不同的情感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在欣赏哀伤音乐作品过程当中,如果心里本来就悲伤的人,听到哀乐也会哭泣,而心中感到愉悦的人,看到悲伤的人之后自己也会想起来。从这点看,《淮南子》并不排斥哀乐,虽然哀乐有时候跟审美的要求并不相一致,但是我们单纯地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淮南子》对“哀乐”的态度我们能够体会《淮南子》的审美思想中的特殊性。书中体现出了各种音乐审美观的统一。在《淮南子》中对音乐的审美比较合理,我们把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关键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思想共通,构成了对《淮南子》中音乐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在儒家的审美过程当中,对推理的过程以及音乐对象的隔离都要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来评价。《淮南子》认为音乐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喜怒哀乐,并且把哀乐的最终发展归向为贵虚。由于不能够脱离社会环境,刘安极力认为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悲哀与欢乐的情感,这两种情感的结合共同构成了音乐美的审美标准。如果不能够把心放轻松,哀乐就起不到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在魏晋时期,嵇康存在着“声无哀乐”的思想理念。嵇康在听过哀乐后结合自身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特有的思想观念。在对音乐美进行实际赏析的过程当中,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心态当中,都表现出了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人的情绪也会受此影响。
四、从音乐功能观方面对《淮南子》的解读
道家思想认为音乐的最主导的功能就是养生,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之下,对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否认,音乐主要表现在形式上的音乐以及对个人的影响。道家思想认为,音乐能够抒发人们的个人情怀,如果遇到令人悲伤的事情,音乐也能够抒发人们心中的不适,通过对音乐的表达,找到一个有效宣泄自身情绪的途径,所以道家思想认为,音乐对人的精神和养生都是具有很大的好处的,这也表达了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音乐可以保持人们的客观情绪,能够帮助人们养生。在庄子的思想当中认为音乐应当摆脱礼的束缚,音乐要还原到自然当中,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本性。在《淮南子》中继承发展了庄子的思想观念,认为音乐不仅仅具有养生的功能,而且音乐对社会和政治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古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通常都是用礼乐来对人们进行教化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在教化人民过程中的作用,在《淮南子》中表达了音乐对国家的政治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点与儒家的思想观念是相通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也促成了《淮南子》中音乐思想的完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抒发自身情绪,维护国家的稳定与人民之间的团结。音乐天生具有养生的作用,人的欲望如果得到满足就能够感到快乐,身体就会感觉舒适,而音乐就能够达到使人们心情愉悦的功效,在音乐当中能够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帮助人们进行养生。
在《淮南子》中对音乐的类型以及音乐的功能等方面都有描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淮南子》中的音乐思想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淮南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著作,它在我国音乐美学研究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轩小杨 儒道互补后的美学创生――《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张良宝 析《淮南子》中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2009,03
[3]洪永稳 《淮南子》的艺术至情论及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09,04
[4]郭秀岭 《淮南子》《乐记》音乐观点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 2006,03
论文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开始面向一些新的领域,将注意力转到认识音乐自身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上来,对某些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促成了音乐朝着与过去不完全相同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以他们各自的论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产生的背景开始,论述这一时期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主要理论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前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建安文学、田园诗文、书法绘画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先秦、两汉哲学和美学所奠定的深厚基础上又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像这一时期这样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问题,专门性的著作如此之多,思想如此之丰富多彩,是后世再也不曾见到的。名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此名士,大约相当于隐士。不过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士子们对君王和国家政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干禄求进,不再隐居不仕,丛而使名士之含义由隐士逐渐向有名气的人转化。这些名士们旷达不群,傲然独得,高度任性。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率真脱俗,潇洒自然的人生态度和避世超俗,纵情任性,蔑视礼法,我行我素的话言行风范。整个时代都张扬着一种慷慨奔放的奇丽空气。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遥远的绝响》①中说的:“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是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名士们为了所谓的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世所看到的这些风貌特异的魏晋名士,他们的形成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二、魏晋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
(一)阮籍的《乐论》及他的美学思想。
1.《乐论》及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
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乐论》中。阮籍从他的中心论点出发,认为最好的音乐就是“平和之声”,反对哀音声,认为音乐的功用可以“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他之所以斥责哀音,因为哀音使人情绪波动变化,使人内心的压抑得到某种认同与宣泄。所谓的声,就是对人的情感意绪的自然放纵,也即依据人的感性需要,从而满足这一需要。阮籍也认为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得只是形式,至于“乐声”要达到的审美的人的心灵趋于宁静,这样不悲不喜,灵魂哪儿来大起大落的震荡?阮籍这篇短短的《乐论》,多次提到的“平和”,并把它树为音乐之本,“平和之声”也是要扼制人的欲望,减弱人的创造激情与活力。阮氏的音乐思想,客观上是捆缚阻碍人的激情与生命活力的,是儒家音乐思想的忠诚继承者。其中透出的儒家文化的理性精神,愈来愈走向了文明的反面,变为窒息人扼杀人的音乐创造力的精神桎梏,更可忧虑的是这一桎梏隐形地深埋渗透在我们的血脉中,使它化为一种深层意识而暗暗地规定制约着我们的现在。
(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他的美学思想。
嵇康就说于音乐的言论其实并不多,一生共留下两部著作。一部《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另一部《琴赋》。其中《声论》一书探讨了音乐美学问题,笔者认为它基本反映出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了清晰起见,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音乐本质问题。
音乐的本质问题是音乐美学诸问题中具有关键性的论题,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对其它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在研究中,历来都为争论的焦点。因为,它一方面居于音乐美学思想大厦的底层,另一方面它是世界观和音乐观相联系的纽带。关于音乐本质,《声论》认为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它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作者从两个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论述。
(1)音乐的产生:“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著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作者认为音乐是自然的产物,不为人心所生,它相对于人来说,彼此独立而存在。
(2)音乐的自身表现:作者认为声音和谐地组织起来,最能感动人心。人们赏乐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和谐的存在,而这和谐也正是人们倾注的对象。它不仅形式上给人的感官带来快慰,而且使得人能从心理上获得平衡。
2.音乐的审美感受。
音乐的审美感受问题是《声论》全文探讨的中心,作者从“声无哀乐”的论点出发,以自己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为基点,阐述了对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性质的理解。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音乐不能唤起人相应的情感。
(2)人在听音乐时会有情感出现,但各人的体验却不尽相同。只有和谐的音乐才能激发起人的情感。
(3)欣赏者不能与创作者在情感上获得沟通。
3.音乐的社会功用。
《声论》对于音乐的社会功用问题的探讨,是围绕着“移风易俗”间题展开的。他认为音乐进行移风易俗依靠的是自身的“和谐”精神。嵇康所认为的音乐“和谐”精神对于人心的影响,是指人在赏乐时能够获得性情方面的陶冶。
三、魏晋名士对音乐美学思想做出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给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汉以来,儒家音乐思想,对其音乐进一步的发展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嵇康音乐思想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可悲的局面。他在《声无哀乐论》中,指出音乐本身并无哀乐可言,音乐中属于艺术的因素,同儒家附加上的非音乐艺术因素相区别,他反对将音乐同哀乐混在一起。与此同时,他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艺术的许多具体方面,对某些乐器的艺术表现特点作了分析比较,究其异同,对一些乐曲进行了鉴赏,对有关音乐美学及表演艺术等理论问题有所探讨。这种种探讨的作法本身就应看做是一大进步。而阮籍的《乐论》影响不大的原因在于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但这不能说《乐论》缺乏研究价值。一方面,《乐论》作为阮籍直接阐述艺术问题的著作,是探究阮籍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另一方而,虽然《乐论》所表达的观点基本上同儒家传统乐论一脉相承,但并不是儒家乐论的转述,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儒家乐论的阐释发挥,因而其审关观念在思维方式及总体特征上呈现出新的面貌。
注释:①《遥远的绝响》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主要描写了魏晋时期两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文笔优美,意蕴深刻。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
【2】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3】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民族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等都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各种思想文化的交叉影响下,我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形成了以下三种典型的美学色彩观,即儒家五行色彩观、道家黑白色彩观、佛家美术色彩观。
(一)儒家五行色彩观
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五行色彩体系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里就有记载黄、白、赤、青、黑,受之于儒家,起于儒家,后言施于缯帛也。在五行色彩观中,赤对应火,代表了吉祥喜庆之意;黄对应土,代表了至高无上;青对应木,代表生机和活力;黑对应水,代表万事之源;白对应金,代表了执着与坚韧。阴阳五行说将五行同五色相配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维护儒家所倡导的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观念,五色是正色,而五色之外的其他色彩为间色,被贬称为卑贱之色。总之,由五行说转变而来的这种五行色彩观赋予了传统色彩特殊的情感和思想理念。
(二)道家黑白色彩观
不同于儒家,道家所追求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淡泊无为和清心寡欲,其在色彩上也比较追求简约的黑白两色:白表示的是无色、无形;黑表现的是有有色、有形。黑与白是产生其他色的基础和源头,黑与白的结合也就是有与无的结合。道家的黑白色彩观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应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宣纸为白,墨色为黑,黑白相调,从而表现出一种简约平静的美学效果。总之,道家的黑白色彩观虽然简淡,但其在中国传统美学色彩观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佛教美术色彩观
相比于五行色彩观和黑白色彩观,佛教美术色彩观就变得复杂多了,其不再单单注重单色的使用,而是开始追求混色。佛教在不同的发展和大融合的进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用色特征,如在盛唐时极力推崇朱砂红色、青绿色;中唐时期盛行土色、土红、赤石色;宋元时期的墨绿、砖红等。虽然各个时期的代表色彩不同,但是其都追求佛教中的和的理念,将不同的单色进行调色进而产生新的混色。佛教美术色彩观完善了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现代我们使用的好多色彩都是源于佛教美术色彩观的和的造色理念。
因此,中国传统的美学色彩可以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理念,将这种丰富的传统美学观念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将会促使我国的平面设计产生质的飞跃。
二、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美学色彩已经成为了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本文就从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装饰性、程式化特征几方面出发对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常被用来表现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某些事物,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受众带来了不同的心理体验,色彩也因此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意义早在古代就被人们应用到了艺术创作中,发展到现在,这种象征性意义已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而不同的美学色彩象征着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地位身份、性格特征等,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要根据目标群体的信息需求、文化背景和生活品味来选取与之相符的色彩作为平面设计的主题色彩,这样才能提升平面作品的吸引力,加深受众对该平面作品的印象。例如,黑白两色在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中象征着万物之源,象征着阴阳互补的哲学观。太极图的设计就是汲取了黑白两色的这种象征性意义,整个设计采用黑白两种色彩,用黑白这两种极色的对比来象征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宇宙意识,是我国传统元素中典型的符号之一。其中的白色代表光的颜色,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本源;黑色代表光的隐灭,象征着全无,这种黑白两色的对比的形式共同象征着阴阳互补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物极必反的哲学辩证观。
(二)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除了形成了观念性、文化性的特征之外,还具有鲜明的装饰性特征,体现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就是色彩要适宜,既要符合设计主体的形象特征和主观意图,又要符合受众的审美偏好,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从而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色彩对比鲜明、色彩纯度和明度较高、色彩较为简约等,将中国传统色彩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充分表现出色彩的装饰性效果,还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可以说,传统美学色彩的这种装饰性效果对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运用具有很大的提示作用。以日本著名的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的京剧海报为例,该海报大量采用黄色和黑色两种颜色,黄色的京剧服饰和黑色的背景相互搭配使用,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虽然这张海报用色单纯简练,但是这种极具装饰性效果的色彩拥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不仅突出了该海报的宣传主题,还在社会大众心理产生了共鸣。此外,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许多书籍正是借助封面的装饰性来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销售量的。
(三)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特征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