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案例教学主要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26-03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之所以在国内外培训中受到欢迎,因为其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较,更符合干部学习特点。
1.学习主动化。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他们学习培训的动机是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主动获得新信息,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就其他学员提出方案发表见解,特别注重学员的参与,把学员的思考和辩解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激励学员主动学习。而传统的理论讲授、“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员的现实要求。
2.内容案例化。案例教学不是“理论+例子”,进行阐述和例证,是以分析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和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则是对实践进行抽象、概括后总结理论和规律。
3.方式互动化。案例教学建立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探讨,倡导分歧,思维共享”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员都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大家一起讨论案例,相互交流认识成果,教师既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也从学员中了解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交流看法、交换意见,获取新信息,拓宽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结论多元化。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使告诉学员案例中决策者的实际做法,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做法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案例所涉及的情境、事件、人物和问题等因素具有复杂性,因此,对问题的看法,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学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发散性分析。
二、农业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教无定法,唯有合适。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同国家、不同培训机构都努力形成最适合的案例教学形式,如美国哈佛大学经典型案例教学、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现实型案例教学。我国干部培训机构自引入案例式培训以来,结合中国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实际,不断对案例教学进行本土化,以期能够使这种新鲜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围绕各级各类农业干部培训特点,探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案例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成效。
1.讲授式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教学是由教师直接对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归纳总结。这种形式仍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但在内容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过多讨论和分析的案例。讲授式案例教学在农业干部培训中应用最多,使用范围最广。讲授式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分析,因此,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这样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案例分析过程被教师代替,这样对激发学员的主动思考、分析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
2.讨论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员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加注重研讨、交流和分析过程,让学员获得启示,而不是结论。比如,在农业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中开展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让学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多方面的能力。但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掌控教学节奏,引导学员围绕主题深入研讨。讨论式案例教学与我们培训中开展的“学员论坛”有相似之处,但“学员论坛”更注重学员之间经验成果的分享,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
3.模拟式案例教学。模拟式案例教学是将案例情境编成脚本,让学员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进入相应的场景,再现案例发生的情景,引导学员身临其境,对案例进行交流、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比如,在农村土地仲裁员培训和农业应急管理培训中,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让学员亲身体验案例中的角色和特殊情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局限性,需要专门的场地和道具;教师和学员也要花较多的精力进行策划、组织。另外,这种方式对角色把握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教师而言不易掌控课堂局面。
4.辩论式案例教学。辩论式案例教学就是以辩论会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参加辩论的学员根据案例问题,组成“正方”和“反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并针对问题进行辩论,教师紧扣主题,引导学员集中讨论,现场点评。案例辩论的气氛比较激烈,针锋相对,能够时刻激发学员处于高度集中思维状态,应对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时刻控制辩论方向不偏离主题。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农业法律培训课程中。
5.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是让案例中的当事人与学员进行直接对话,现身说法,与学员就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交流,直接触动学员的思想和情感。比如,邀请基层农业一线工作者到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中现身说法,介绍案例经过,讲解背后的故事,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问。组织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学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走访农民,增进对农民的情感,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往往是正面案例的当事人容易将教学现场当作优秀事迹介绍,而忽视挖掘成功背后的经验、启示;反面案例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中国化的案例教学之路还刚起步,还存在案例教学形式与课程主题不匹配、好的教学案例来源缺乏、学员不习惯案例教学模式等问题,影响了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案例收集整理。西方知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有专业的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队伍和标准化的案例管理使用流程。比如,哈佛商学院成立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部门,专门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各种调查、教学实验、案例编写,并形成了一整套案例选题、收集、编写、申请专利、更新、发行、管理的程序和实施步骤,开发形成了一大批实效性强的教学案例。而我国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案例库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编写流程和专业的案例教学编写人员队伍,教学案例的数量亟待增加。
2.案例课程设置。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实践表明,只有便于团队学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产生共鸣的培训内容适用于案例教学,如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对于政治理论、知识更新、政策解读、制度讲解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在课程时间上,由于领导干部培训多为短期在职培训,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因此,在整体培训项目课程设计中,每门案例教学课程往往只安排半天时间,与国外1-2天的案例教学课程相比,学员讨论和思考的时间被压缩,影响了案例教学启发学员思考的效果。
3.学员的参与程度。受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习惯影响,中国的领导干部更习惯少说多听式的学习方式。即使是最活跃的学员,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也与西方的领导干部有一定差别。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时,不能一味模仿国外的案例教学方式,不提供参考材料,让学员自己去寻找案例分析理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加强教师对案例分析过程的引导,通过提供相关理论分析资料,促进学员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师还要科学设计研讨环节,激发更多学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四、增强农业干部案例教学效果的思考
从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实际看,可以从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的选择及强化课堂引导、提高学员参与程度等方面人手,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的特点,增强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
1.教学案例选择。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有其适用范围。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培训班次、专题内容、学员类型等具体情况,了解学员学习期望,才能使所选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学员需要;另一方面,案例的难度要适应学员的能力水平。如果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或主题超出大部分学员知识能力或研讨范围,将导致学员无从下手,只能被动听从教师脱离实际的灌输,使学员失去参与研讨的兴趣。反之,如果案例内容过浅,其产生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一猜便知,这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也难以激发学员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所以,选择案例要难易适度,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培训目标。
2.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同样的培训内容,因采用的案例教学形式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案例。同一案例教学课程,如采用讲授式教学形式,则可以选择描写某地在这方面形成一整套做法及经验的案例;如采用模拟式教学形式,选择的教学案例就应该是详尽描述包含比较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心态和利益博弈的事件;如采用现场访问式教学形式,可让学员直接向当事人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争辩,对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根据教学案例资源情况,选择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形式。
3.加强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由于案例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要对案例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利用好课堂时间。一是科学安排时间,特别是要根据学员人数、案例计划讨论时间长度确定每名学员发言时间,增加学员的发言机会。二是设计教学方向,通过考虑以什么样的问题或陈述展开讨论、提问的顺序、如何结束讨论和预期的讨论方向等问题,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把案例教学课从头到尾串下来。三是组建学习小组,确保研讨过程有序进行。可以通过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成员,指定研讨主持小组长,规定讨论发言规则,营造开放宽松、相互学习的讨论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将同一单位或相同岗位的学员分散在不同小组,使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以避免思考出现同质性,促进发散思维。如果培训学员的职级不同,尽量将同一级别的干部安排在同一小组,避免出现高级别领导干部“一言堂”情况。
4.激发学员的研讨积极性。一是让学员熟悉案例教学。案例教师可通过提前介绍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让学员清楚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担负的责任,使学员做好进人积极讨论案例状态的准备。二是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为了使讨论的问题能够达到一定理论深度,保证课堂气氛活跃,案例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当发现讨论偏离中心时,要及时纠正。三是客观评价学员的表现。对于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学员,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评价学员观点时,要把握好尺度,以免打击学员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建立完善干部案例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加强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保证。一是要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对象的需要,进行案例教学研究分析,看哪些班次、哪些课程需要开展案例教学,并对案例进行分类、策划,有针对性地收集、编写案例。二是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采集案例。如有的案例可以从机关司局、事业单位采集;有的可通过向培训班学员访谈采集;有的可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或农村采集;有的可以购买;有的可以招标等。三是要对采集的案例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和完善,去粗取精,使其达到教学要求。四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案例管理系统,实现案例库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共享。总之,要通过策划、采集、加工、建库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实用、案例丰富、使用便利的案例库。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是将实证研究应用于教学以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美国哈佛大学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MBA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如临床医学、法学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进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学生的喜爱,以在教学方法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院需要一大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医科类大学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医院财务管理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针对医院管理的学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组织医院财务活动,处理医院财务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财务管理理论按照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通用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风险、时间价值概念等;通用理论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主要是从资金的流动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医院的筹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医院预算的管理。而特殊业务理论主要涉及一些非经常性项目的财务理论,例如医院的并购、重组等2。由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是围绕医院开展的,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并进而指导医院的实际活动。因此,仅仅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难以理解,而开展案例教学,却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观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
虽然作为财务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医院财务管理学在我校卫生管理专业开设的年限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北京市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基地,我们已经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鲜活案例。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也都自发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形成很好的经验。所以,目前总结医院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编写成有代表性的医院财务管理案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我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以来,已经开展了5轮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从2009年开始,医院管理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整理案例资料,编写案例集,2010年秋季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在学期期末就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评价实施效果,以利于今后的改进。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要想成功的实施案例教学,第一步就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实践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活动开发成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案例。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但是一个规范的财务管理案例要具有启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在讨论中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学透,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财务管理知识。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此次医院财务管理学案例的筛选力争既要重视代表性,又要体现描述性与分析性案例,专题性与综合性案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案例的多样性特点,经过反复的商讨,我们初次编写的教学案例集涵盖了5个章节的内容,见表1。
表1 案例集的题目及特点
案例所属章节 案例名称 案例的特点 案例资料来源
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1:北京市十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报表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 2005年——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医院筹资管理 案例2:北京仁和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员工持股计划。
案例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筹资的案例。
案例4:北京同仁医院利用商业贷款筹资案例剖析。
案例5:北京友谊医院融资租赁设备筹资案例。
案例6: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引入民营资本筹资案例。 体现了描述性、专题性和定性的特点。 2004年——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医院管理研究所课题“医院筹资管理”。
医院投资管理 案例7:某医院放射科CT机净现值分析案例。
案例8:某医院胃镜室大型设备投资评价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专题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友谊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的本量利管理 案例9:某医院妇产科病房的本量利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预算管理 案例10:某医院2009年度预算编制案例。#p#分页标题#e#
案例11:某医院零基预算管理应用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医三院财务处、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案例准备、课堂上案例讨论与总结以及课后撰写案例分析。由于我们的本科生医院财务管理学仅有54个课时,任课教师需要拿出相当大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所以,本次仅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进行案例教学,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院投资管理和医院本量利管理这几个章节的教学案例以学生课后撰写案例分析,课上讨论结果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医院筹资管理的案例则以课后阅读和课上讨论为主要形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在期末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实验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实施效果。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全部案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从3个方面打分,包括所选案例与该章节知识点的密切程度、所选案例对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的作用大小以及案例对学生理解医院财务管理实务方面的作用大小。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问卷回收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评价的结果看,约90%以上学生认为教学案例非常有实际参考意义,很经典,贴近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对于专题性的定量计算分析类案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疗设备投资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本量利分析的案例,学生反映与该章节知识点比较密切,对于他们理解知识和医院财务管理实务的作用较大,案例学习后使得抽象的医院财务管理知识变得操作性更强了。但是对于综合性的案例,例如医院预算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筹资管理部分的定性分析案例,学生反映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困难,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时间安排是否合适。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的反馈看,11%的学生评价非常满意,78%的学生评价比较满意,7%的学生评价一般,另有4%的学生不太满意。评价一般或不太满意的同学主要认为他们刚刚接触到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对于时间安排的反馈是,80%的同学很希望能增加案例讨论课程,分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的形式很受欢迎。
第三部分是开放式的问卷,学生可以针对此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主要反映在综合案例中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以及案例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编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可以说学生的建议对于我们改进案例教学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综合案例的能力,我们在每个综合性案例后面加注了指导语,帮助学生了解案例相关的背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相关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在案例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把疑问和他们觉得有争议的地方说出来,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讨论解决上述难点。
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对阅读性案例的兴趣,我们通过网络再遴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例补充这一部分内容。这个过程我们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在遴选这些阅读性案例的时候就对案例本身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所有被选中编入财务管理学案例集的案例上,都会标明参与案例收集、整理、编写的同学的名字。
最后,考虑到90后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望也很强的特点,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案例汇报阶段更多的采用小组汇报形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时来安排这一环节。考虑到目前课时的限制,我们决定以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弥补案例教学法的时间不足问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在医院财务管理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在案例集的增补、教学形式以及时间方面继续探索,使得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刑法 案例教学法
刑法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不易掌握等特点,抽象的法律解释容易枯燥。独立学院学生,更需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刑法案例教学不但能使抽象、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简单、易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效地检测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案例辩论、案例分析,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独立学院刑法教学中已经普遍穿插了案例教学,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历史不长,师资队伍还不很稳定,教研投入力度有限,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还存在不少阻碍和问题。
1.案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理论讲授法仍然是当前独立学院刑法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大多会穿插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举例的方法是通常使用的方法,主要用于解释某一刑法基础理论知识。“案”“理”结合不紧,很多时候是教师设问,教师自己回答,学生参与程度低,学习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没能精心设计案例教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仍然扮演着中心角色,案例讨论的课堂组织不到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2.案例教学课时不足。很多独立学院刑法教学按总则与分则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教学,每学期周课时3节,其中实践教学课时没有硬性规定,因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整个刑法教学基本以理论讲授形式进行。案例教学需要全面了解案情、分析探讨争议问题,常常要花不少教学课时,很难从现有的每周3节课时里抽出时间组织案例教学。
3.教学案例没有系统化。案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任课教师往往随机从网上收集案例,很多案例都近乎虚拟,案情设计有些理想化,案例争议性较小或代表性不强,当地法院时新的审判实例使用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刑法教学案例集。
4.案例教学考核方式不尽科学。案例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针对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案例分析题,这种考核方法带有较大的偶然性,且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5.案例教学配套机制不健全。案例教学不仅涉及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还需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从当前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上尚未形成正确、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任课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研组织力度不够,而且,案例教学师生素质也难以满足严格意义上案例教学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改革设想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刑法案例教学的改革和运用是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改革刑法案例教学模式
刑法案例教学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不仅涉及教师的讲授方法,还涉及学生的参与方式和课堂氛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1.列举案例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刑法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模式。列举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解释某一法律理论、法律条款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进行示例性解说的教学方法。列举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细节没有过多要求。可以是几句话就讲完的一个案例,也可以是在一节课内讲完的一个案例。既可以是实际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有关材料加工而成的案例。
2.课堂案例讨论模式。课堂案例讨论模式可选择使用,课堂讨论可以小组讨论或对抗辩论形式进行。重要的讨论案例应课前提供给学生预习。小组讨论时小组成员可相对固定,一般为4-6人,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都要求充分表达个人观点,教师可选择部分小组当堂进行观点阐述,最后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分析。对抗辩论通常将全体学生按照观点不同分为2-4个小组,经充分讨论后以小组形式当堂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同学、师生间的交流和了解,也能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合作能力。
3.模拟法庭模式。刑事案件的模拟法庭教学可与“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由学生担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角色,利用律所或法院提供的真实案例,按照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模拟审判。学校需建设模拟审判法庭,并购置必要的服装和器具,力争达到仿真效果。模拟法庭教学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使用次数不宜过多,一学期以3-5次为宜,每一个角色可由3-5人担任,学生可更换角色进行操练。
4.法律诊所教学模式。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由教学单位开设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凭借自己已经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办理真实案件的教学方式。诊所通过指导教师(Clinic Professor)指导学生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或参与案件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主动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笔者所在单位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江西省第一家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一直以来,利用这一平台,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咨询、代书、调解、调查和诉讼等法律服务。学生参加法律服务的热情很高,所有参加法律援助的同学都认为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课堂教学中不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需要任课教师课外进行单独指导。办案过程中,教师可拿些典型问题到课堂讨论,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证必要的案例教学课时
《刑法学》计划课时一般为108-126课时,而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如果面面俱到,则完不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案例教学所要求的分析和讨论时间。任课教师应合理分配讲授课时,挑选各章节的部分内容着重讲解后,类似内容可通过案例教学形式完成。这样既避免了连续理论讲解的枯燥,又挪出了案例教学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刑法分则的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挑选重点罪名进行案例讨论式教学。
本课题组还设计在《刑法学》课程结束后,作为必选课程开设一门“刑法案例分析”课程,约18-20课时(9-10周),时间安排在大三年级。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司法考试题型,训练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刑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也可在这一阶段进行。
(三)收集典型刑法案例,编辑刑法教学案例集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过于简单的案例,没什么争议,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案例太难,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则会产生畏难情绪或依赖思想,容易造成冷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宜。
采取案例教学法,应该精心选择并编写系统案例。选编案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案例要新颖。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其二,案例要典型。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其三,案例要系统。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配备相应的典型案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根据理论学习的需要选定案例,并设置问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其四,案例要多样。既要选择仅涉及一个问题的单一题眼的案例,也要选择适量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既要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微小案例,也要选择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既要选择已有确切答案的案例,也要选择争议颇大,尚无定论的案例。
(四)改革刑法学课程考核方式
刑法学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可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应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是记录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课堂案例分析讨论时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分,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适应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2.面试成绩。面试以现场抽题并口头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主要题型为案例分析。面试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等。学生抽题后需有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当堂根据学生表现,记录学生得分。评分时既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判断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维过程,教师需及时点评,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3.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及其运用情况。重点可模拟司法考试试题形式,考试题型主要采取选择题与案例分析题型。笔试成绩还是学生总评成绩的主要部分。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李杰,男,汉,江西省九江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牙就放学:会计理论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专业。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中院校会计教学的质量,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与实际会计专业工作能力不相符合、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训也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和增加会计实用性的重要教学方法,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讲解过程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讨论互动的过程,从而以案例为基础,通过讨论互动将理论化的知识实际化,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授课中的举例说明法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传统教学法中的举例教学法是在进行会计教学中为了阐述相关的理论知识举出一定的例子,其主要目的是阐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证明相关理论知识的正确性。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知识讲解融合于实际当中,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法是运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相关的实际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实际案例中的会计问题及其特点,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通过案例的互动式探讨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案例教学法是人本教学思想和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展现。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会计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培养写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升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的采用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可能性。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的互动式分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改变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有着重要额作用。但是案例教学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师能力、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等多方的影响,需要对其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优化,解决具体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授课前认真准备案例。根据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的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教学、知识实际运用教学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动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所需的案例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进行具体部分的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重点运用案例中的典型内容编排授课内容和形式。例如在进行会计知识实际运用教学时,教师应该准备针对这一技能的案例,这些案例要能包含这一会计技能的特点和在具体运用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同时通过对此案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在具体运用中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在进行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授课时教师要选取较为复杂的、包含现代会计领域中存在的职业竞争和职业道德问题,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现实会计工作领域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教学案例的选取是保证案例教学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案例,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2.课堂上开展案例互动讨论。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案例为基础,实行互动式的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及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的组织案例互动讨论。教师在授课开始向学生提出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重点的说明,然后在课堂上呈现教学案例,使学生了解相关案例的内容。学生在了解案例之后,教师提出相关的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针对案例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讨论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发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提问,最后教师对相关的讨论内容进行相关的总结,并对学生的在讨论中提出的未解答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总结。课堂上开展案例讨论使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决定着高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质量,因此教师要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并对课堂讨论的过程进行引导,保证课堂案例互动讨论的质量。
3.课后意见反馈与收集。教学意见反馈和收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完案例教学之后要及时的收集学生对此次案例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分析及时了解相关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及时的对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相关的优化改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而选择相关的案例的,因此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失误,教师只有在课后及时的收集学生反馈的意见才能不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优化,才能不断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
1.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着它使用的局限性和缺点,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教学中只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不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的,要正确处理好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以案例法教学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方式;而对一些教学内容要以其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为为辅的教学方法,不能单纯的采用案例教学法。只有根据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
2.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体系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是在案例教学法中会计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是互动讨论的主体,课堂的主要时间是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讨论时间,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相关的引导及对讨论内容的总结。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萍.案例教学在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门.会计之友,2007(5):100-101.
[2]黄亚明.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D].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15-117.
[3]许蔚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01):105-107.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中职校园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这也是中职教育最终的目的,所以在中职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在现今的中职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这样说明学生只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就能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中职教育当中教师必须要实施有效的行为导向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还能促进中职语文教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行为导向教学的具体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形式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德国职业教育中比较流行的教学形式,它也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形式。行为导向教学也被称为实践导向教形式,它的特点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比较注重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形式,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与帮助,进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等,而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教学形式、案例教学形式、项目教学形式以及角色扮演教学形式。行为导向教学有些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良好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案例教学形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设定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主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并且这一方法采取的是民主方式,通过让学生进行独立讨论和分析,同时教师也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而案例教学形式也包括专业性和非专业性两种案例形式。其中专业型案例,虽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与专业技能有所不同,但教师也应保持一定的专业性,而且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运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内容,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整体能力。非专业型案例,在中职校园中,语文教学是基础的文化知识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让学生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实施项目教学形式
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分组,一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集体处理事物的能力,并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良好提升。并且其类型也有两种,包括单一型合作形式和多元型合作形式,其中单一型合作形式,是用于同一专业项目教学中,它能够使得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更加的协调。例如,在同一专业教学中,教师未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朗读比赛进行教学,通过分组让学生对朗读技巧进行探讨,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多元型合作,其形式主要是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同时,在其中也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开展一场市场调研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让不同专业的形式一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其内容可以根据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来对任务进行规划,之后在分配到学生手中,并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协助一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模拟教学形式
模拟教学形式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类似真实的情景来进行教学。进主要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模拟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为模拟情境教学和模拟设备教学,主要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求以及教学要求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场景,进而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直观感受,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和感受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进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形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形式要根据语文课程要求来组织学生进行文章中角色的扮演,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与理解,并且还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进而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中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行为导向教学形式是中职教育中一直新型的教育形式,它通过自身良好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营造了丰富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提升对行为导向教学的重视,并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进而促进学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特点
1. 以学员为主体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员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课堂组织及案例讨论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向学员布置题目,要求学员阅读案例,使学员在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锤炼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点名提问来发现问题,并在最后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点进行总结提炼。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充分发展学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生动形象
案例分析可以把抽象的概念、生涩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使学员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法律条文。如《烟草专卖管理》中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介绍,可以先给学员一个实例:“张某想要经营卷烟业务,他该怎么办?”由此引入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流程。首先由学员自己对照《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提出办理的流程和张某需要提交的材料。然后针对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问,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使学员在理解知识、掌握理论、增强能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
3. 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案例准备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往往是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能使学员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技能素质提升
案例分析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更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素质的提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能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能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相互交流,使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5. 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
在案例分析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培训学员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员参与的程度。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
撰写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首先要配合课程与教学目标来决定问题的设计,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并将写好的案例应用于教学中,经过不断的适用和修改,最后使案例更加完整。总体来讲,案例分析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案例选择、案例讨论两个方面。
1. 案例选择
(1)在内容上,应突出针对性、新颖性,既要与《烟草专卖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又要带有前瞻性。如讲烟草专卖许可证一章时,编写案例应突出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2)在资料选择方面,应从实际工作层面出发,把在实际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炼,突出实践性。
(3)在案例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简洁醒目,尽可能地调动学员运用所掌握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案例资料。
2. 案例讨论
(1)教学时间把握。教学时间包括事先案例素材准备的时间、案例讨论的时间以及各个环节上的时间分配,是否安排限时发言及人均发言时间等都应充分考虑,使问题讨论能够深入、充分地进行,并尽可能使每名学员都能参与。
(2)教学程序设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提供素材、提出问题、进行分组、展开分析讨论、知识点归纳概括、问题焦点及分歧讨论、总结点评等环节。
(3)课堂教学组织。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各组之间辩论等。
三、案例分析教学的实施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非常灵活地针对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培训对象来选择具体实施方法。下面是我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来介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烟草专卖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为此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关于涉烟违法行为的案例素材,在此案例中涉及到涉烟违法行为的定性、调查程序、适用法律等知识点。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准备
在正式分组之前,首先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员,让学员对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并查阅相关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形成初步意见。
2. 分组讨论
分组时将学员划分成5人小组,小组的成员要多样化,在划分时可以考虑年龄、所在省份等情况来进行分配。这样,能使学员在讨论时可以增加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加深对案例的理解。
分组讨论后,由各个小组分别派出本组代表进行发言。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发言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讯问并且作出解释。分组讨论的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小组发言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重点讨论。
3. 总结阶段
在分组讨论结束之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师还可以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员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案例教学的特征
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最早是在美国的大学中。美国的哈佛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们最先认识到,管理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而案例教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要求,现实上要求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辅助。相较于过去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有以下特点:
1)从单方传递信息变为双方传递信息。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学生对只是吸收和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在对教学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中逐步实现的。所以,这种教学形式就在客观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知识,使学生对理论和实践内容掌握的更加准确和深入。
2)接受者的地位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案例教学将学生摆在了主动地位。对于案例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并且对已经学到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这就必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也变得活泼又去而充满了趣味性。
3)培养方向由知识变为能力。管理类学科的本质是应用于实践的,价值就在于实用。如果学科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那无疑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同时,案例教学提醒了我们知识与能力之间并不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因此,案例教学无疑是能力培养中最直接的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对管理类学科的理解难度不在表面,乍看并不复杂。但是,如果依靠理论知识去在实际的管理岗位上处理实际问题是不能胜任的。案例教学只是向学生描述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带任何其他色彩以及结论。当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评价时,就会立即反应出过去的知识积累,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学员对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在管理类学科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明显的优势。案例不仅能对未来的实际工作起到启示作用,而且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的运用案例,由于针对的事件十分集中,情节又十分具体,才能在讨论中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才能把经验与现实事件对上号,并且归纳出大量的成功和挫败的作法。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教学案例的格式要规范
案例的编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为了达到让教学环节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要求,帮助学生思考,除了遵循写作编写的普遍规律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要具备关联性。紧跟理论和授课重点、难点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选取素材,授课的思路要坚持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回到抽象,使案例发生与授课想通。加深学院的感受。
2)案例要具备真实性。教师虚构的案例很难达到教学的标准,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一方面,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实例;同时,表述要立足事实,要严谨精确,数据准确,真实有效。
3)案例的选择要创新。对于教学案例的更新要及时,适时淘汰老旧过时的案例。个别案例中所描述的故事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但也要根据教学和时代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要紧密联系学科前沿,大量选取能够反映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实例。
(二)在教学中使用案例要依照程序
虽然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授课形式,但决不意味着是散漫的教学,因此要严格的执行教学规范。尽管管理类学科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学程序必须要严格执行。主要有以下环节:
1)审读案例。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审读案例。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先要仔细审视和阅读案例,审读时还要注意做好笔记。同时,还需要准备大量资料,列出大纲,以便在后续的讨论发言时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依据。阅读案例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决不能轻视。由于很多应用于教学的实例涉及广泛,内容交错复杂,一些案例看字面上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其实内涵很深,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只有认真的对案例进行阅读才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案例。
2)分析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对于案例的分析是要求学生给予案例一个最终的定义,但最终判断的质量来源于对问题的分析。学生要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对问题的分析见解是否深刻也对学生理论知识是否扎实的一个考量。由于案例中所描述的事件大都比较复杂,因此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绝不可以仅仅依靠经验或者是猜测,而应从表象到实质进行分析,逐步的进行分析筛除,一步步缩小诱因范围。这样的分析才能有理有结,增强说服力。
3)消除问题。这种教学形式的重要环节就是消除问题。它要求学生身临其境的进入角色,依照给定的时间,清楚明了地表述自己所想要表现的观点。因此,应当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职称观点的理由,在而且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过程,学生陈述后随即展开讨论。
(三)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进行标准化要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原则 角色定位 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由于课程设计是以讲授理论为主,老师比较注重理论的介绍,而忽视分析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二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呆板、僵化、内容抽象、枯燥,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更重视考前的死记硬背,忽视正常教学期间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抑制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借鉴了国外的判例教学法的经验,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缺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学术氛围。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认为,要真正搞好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心准备案例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具体来说,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实际
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实际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根据理论知识的实际来设计案例。这样的案例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探索,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认同感,从而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理论观点。
(二)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原理和概念一般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接受,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具体、典型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而设置的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和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又要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选择的案例必须新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对象的发展变化,所设置的案例也应该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所设置的案例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对学生的刺激便越激烈和持久,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越高,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四)选择的案例尽可能真实
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案例尽可能真实、具体,让学生信服,而“信度”提高了,“效度”也就自然提高了,也就达到了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在选择案例时,要将这四个方面联系起来,综合运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遵循案例教学的原则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师生特别是学生的高度参与。老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优秀的案例通常是一个矛盾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将这种纸上的问题情境转化为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以生动的实例形式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如果老师在案例讨论中能够设置高度仿真的问题情境,那么,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二)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老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案例,多方查询资料,积极参加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融洽气氛,适时参与讨论。
(三)激励参与的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传统等原因,一些学生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学生较多的班级,容易出现少数同学的“搭车”现象,这就需要老师在案例教学进行前做必要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并制定适当的分组和考核办法。
(四)拓展学习空间的原则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案例、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参加小组讨论等环节,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后,其所获得的收益仍是多方面的,如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等,而这些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所无法相比的。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的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为主,是“灌输”型的,形式比较呆板,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但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系统、准确的知识。案例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一种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较活泼、生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关系
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老师的角色主要是信息的传递者,学生则处于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师生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或是师生间的问答来实现。而案例教学中,学生所传递的信息可能要多于老师,老师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听为主,但这并不能否定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如案例的选择、合理的分组、适时的引导、恰当的点评等,都要求老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不能从以往的“一言堂”变为“不言堂”。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案例 分类 评析
转眼间,福建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年高考。在这过去的四年教学中,可以发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案例教学,并提供了许多案例素材,尤其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在本文中简称必修2)主要是人文地理,共涉及34个案例,以案例栏目出现的有23个。由于必修2教材的案例及其类型多,广大教师未必都能熟练而高效地使用这些案例。鉴于这一原因,本文首先对必修2的案例进行分类,再就必修2案例的内容、功能及适用性进行评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从而使案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
一、必修2案例的分类
1.几种主要分类述评
依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见表1-1)。
表1-1 地理教学案例的类型举要
注:表格为作者自制
2.必修2的案例分类
根据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必修2的案例可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2),本文是以这一分类进行研究。
表1-2 必修2教材中的案例分类
二、必修2案例的评析
1.引述说明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在必修2中这一类案例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通过案例内容的描述,以具体事件引述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产生的过程、原因或用以解释说明某些地理概念等。这一类的案例内容有[2]: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明了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种族聚居区;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案例则分别介绍了交通布局的变化引起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中心位置的不同;玛雅文明的消失说明了文明消失的原因;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分别解释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概念。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类案例的应用,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提供的实际情境的阅读和思考,加深对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概念等知识的理解,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举例说明或运用实例分析”等要求。这一类案例相当于例子的性质,可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替代,常在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中穿行。
2.印证巩固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但往往在每个案例后面都配有活动,它与上一类案例的最大区别是增设了活动内容,案例的容量更大。必修地理2中的大部分案例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3]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介绍了芬兰历史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美国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南昆铁路等案例分别介绍了影响人口迁移、农业区位选择和变迁、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布局等因素;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介绍了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和过程。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提供了例证或验证,并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素材,起到了承转起合的作用,讲授这类案例旨在调节学生的情绪,并通过“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目标指向,围绕“活动”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类案例在教材中的编排既有巩固知识又有迁移拓展的作用,相对于引述说明型案例来看,这一类案例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的作用更显著,更能体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用芬兰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很好印证了上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紧接案例的活动分析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要求,了解转变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活动中给出一般因素,案例提供芬兰不同转变阶段的因素,用个别印证一般。而第一章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在上文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综合因素后,提出影响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并为紧接案例的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案例涉及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与上文“我国现代人口迁移”进行结合,通过时空比较来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不同主要原因,实现了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会一般原理用于具体实例时的判断推理(演绎推理)的方法。
3.探究拓展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但在这一类案例的前面或后面往往安排有另一相类似的内容,但它们可能不是以案例栏目出现的,而是被安排在“活动”或正文中,起到类比的作用。这一类案例的内容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比印证式案例更丰富。必修2地理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农业地域类型及第四章的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的案例均属于这一类型,农业地域类型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说明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形成过程和区位条件。工业地域中的美国硅谷、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三个案例则分别说明了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探索问题,总结规律、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中主要属于这一类案例。这类案例的安排,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对比分析,理解生产地域的形成原因、条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侧重于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迁移实践的能力,更充分体现“学会学习”,“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4]的基本理念。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把季风水田农业安排在正文中,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以案例的栏目出现,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生产特点,又可通过对比,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殊性。
4.理论应用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主要有两个: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5],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了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城市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嵌套关系理论的运用。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体现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的这一要求,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把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如第二章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案例3:荷兰坪田居民点的设置。
上文给出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规律,案例2:选取中国最高级别的城市上海,具有典型性,通过城市规模和级别的变化,以及区位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说明了城市规模、位置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从区位和交通的侧面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其他侧面(如经济部门、资源等侧面)为实现课程标准作了示范。
阅读材料给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规律,案例3选取比较典型的荷兰坪田居民点分布,展示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部门的关系,也是从一个侧面为实现课程的要求作了示范。
这两个案例为下文的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活动是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及服务的空间范围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广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讲解分析法、引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建议教师引述说明型案例,以引导自学法为主,可提供类似乡土案例;印证巩固型案例以讲解分析法为主;合作探究法要用在探究拓展型案例中;理论应用型案例应以练习法为主。
参考文献:
[1][2][3][5]袁书琪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陈澄,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凌申主编.走近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