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第1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当前席卷我国的城镇化浪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物质和精神双重变迁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迁中,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社会个体到社会群体,从乡村到城市,从社会制度到社会组织,莫不感受到这场社会浪潮的巨大冲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南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原儿女自古至今绘制的绚丽的文化历史画卷,是中原儿女社会生活、历史轨迹、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如何使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是当前社会、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具有“共振”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是社会基本矛盾内在作用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为原动力,不断推动着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类对物质及精神生活追求的永无止境,必然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息,相应地也推动着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脚步永不停息,同时也导致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变迁永不停息。只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快慢不同,生产工具更新的形式和规模以及质量高低的不同,也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快慢有别,导致文化变迁的速度、规模、特点和方式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归根结底,社会变迁与文化的变迁具有同步性,具有“共振”作用。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浪潮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的华丽转身。城镇化的推进不可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无动于衷”和“稳如泰山”,城镇化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村镇被拆迁、被合并、被纳入到城市的区划,使得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赖以生存的乡村区域或者“农耕场域”一个个消失,同时也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展示自身风采、汲取丰富营养进行自我更新的舞台和土壤;另一方面,城镇化还导致了农耕文明基础上生长的文化创造主体失去了文化创新的灵感,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使得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日益单一,内容和意蕴日益失去“原味”和“原生态”。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田青所言,9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为草根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当我们高举城镇化的大旗、载歌载舞地与农业文明告别时,这些农业文明所产生的“宝贝”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被连根拔起”的危机。

城镇化浪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河南省的城镇化浪潮突飞猛进,方兴未艾,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者受损。对城中村和城市郊区乡村的拆迁,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建筑、古墓、古树、文化遗迹、庙宇的拆除和损毁。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原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中原儿女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信仰理想、风俗习惯等的活化石,一旦损毁,很难复原。即使复原,也已经丧失了历史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渐失展示的舞台。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彩,展示的方式五彩斑斓。农村作为重要的展示舞台,豫剧、曲剧、越调、坠子、说书、杂技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这些文化形式要么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么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要么展示民间的期望和美好憧憬。但由于城镇化导致乡村大量拆迁,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日益缩小,展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城镇化导致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尤其是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农民工浪潮。这样一方面导致农村一年中大部分人去村空的“空壳化”现象的普遍化。另一方面使得许多以农民为主要受众的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观众,从过去人头攒动地观看戏台文化表演,变成了只有稀稀拉拉的老弱病残和妇幼为观众主体,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突然失去了根基。

优秀传统文化渐失发展创新的活水源头。河南地处中原,中原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土壤中开出的花朵。农村生活是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生长发展创新的活水源头,离开了农村生活这片沃土,这朵文化之花就有可能枯萎,甚至凋零。而城镇化使得基于生产力和雄厚物质基础之上的城市文化日渐强势,对农耕文明挤压日趋激烈,这难免使得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失去滋养和活力,而变得日渐衰弱和边缘化。

非物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是文化的发展历史。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离开了人,就没有文化和文化的传承。城镇化的魅力一方面像一个威力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使他们身心经受着从农民向市民转型的巨大历史性蜕变。另一方面,城市地位的日益强势和中心化加剧了农村地位的日益弱势和边缘化,大量的农村青年不愿意继续留在祖辈生活的农村故土,而向往城市生活的丰富和绚丽,这样他们对祖辈的传统手艺、独特工艺以及农村文化不愿意继承,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正如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指出的,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许多传统技艺缺乏合适的继承人,散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项目,许多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加强城镇化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意识,因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是文化管理组织,其管理行为的实施、管理责任心以及管理效果,都与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有关。其次,要提高城市规划和拆迁部门人员的意识,防止规划和拆迁中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损毁。再次,要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使之认识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人有责。

完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法律和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必须依赖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建设。前者是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法律保障,后者是具体实施的制度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不管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文化遗产,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否则,保护就会流于一句空话,或者因为经费不足使得文化遗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或者人手不够使得文化保护单位和部门以及文化保护人员有心无力,或者文化保护的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强化城镇化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僵死不变的,它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才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这就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对接时代的要求,促进自身的现代转型,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现代审美标准和欣赏要求,使古老的文化底蕴在新的时代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娱乐大众、凝聚民心、教育公众,启迪民智,汇集民力的社会功能。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接班人。为此,必须做好河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甄别工作,对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细分类,指定专业的专人保护和管理。同时,在对河南省享誉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采取措施,多管齐下,积极进行接班人的队伍建设,把那些有兴趣有特长的人员吸收到接班人的队伍中去,鼓励他们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建功立业。另外,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产生的现代产品,尽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文化意蕴的基础上,积极实现和市场经济的对接。

第2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1.(2013・广东文综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④正确。同时,甲的观点有合理性,但①“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②分析正确;③观点太绝对,不选。答案选D。

2.(2013・福建文综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2013・北京文综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 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有创新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政治卷・34(1)]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3)]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特点

(1)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态度

(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源泉动力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创新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首先,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着眼于“大立意,小切口”的思维方式,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②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③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2.2013年5月9日,台湾竞争力论坛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D.鲜明民族性

3.“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则城门关闭,宵禁人息”,2013年4月1日起,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 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说法错误。③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 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所以,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以,D项排除。

5.C 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体现不出。

6.D “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7.B 列宁的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与旧文化的历史联系,①④是其应有的启示。②③与题意不符。

第3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1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还有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一批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一些农村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一些农村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农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与之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2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原则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1)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还应为广大农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带动增加农民就业。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源参股、资金入股的合法所得。三是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一些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也不是每个农民都应参与乡村旅游,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能力情况来决定,不能强求人人参与。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

3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第4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6] 李陪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第5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必然要走文化产业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搭乘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便车,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民间艺术观赏、体验和旅游景区,在保护中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潜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农村文艺市场,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6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东省七所乡村学校进行调查,这七所乡村学校分属六个地级市。这六个城市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层级性。在这七所学校中,有中学三所,小学四所。

访谈法是搜集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本文在每一所学校随机选取一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六位负有教授国学课程的任务,一位没有该项任务),使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国学课程的教材、授课方式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二、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这七所乡村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育。本文主要从国学教育的教材、内容、师资、开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国学教育在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现状。

1.教材方面

通过访谈可知,在乡村小学,国学课程属于地方课程的一部分,其教材是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编撰的。教材名称为《传统文化》,每个年级一册,总共六册。该教材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免费发放,学生人手一册。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一般是由学校编撰的。在这些被调查的乡村中学中,学校所编撰的教材仅作为备案材料存放在教务处,并不发放给全体师生。

2.内容方面

调查发现,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具有两个特征:经典性与全面性。从内容上看,国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形式上看,这些教材包括艺术、建筑、诗歌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涉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又涉及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较为全面。但在乡村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相对狭隘,主要是一些经典文献与诗词,如《论语》《道德经》以及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代表作。

3.师资方面

通过访谈资料可以发现,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教师一般由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或班主任兼任。具体而言,乡村小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为主科教师,其中主要是语文教师。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是班主任。

4.开设方式与日常实施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在国学课程的开设方面,乡村中小学采取上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一般而言,每个班级每周一节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并在课程表上有明确的安排,只不过在课程名称方面稍有差异。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国学课程的名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在国学教育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乡村小学存在主科课程课时侵占国学课程课时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乡村小学能够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正常开展国学教育。在乡村中学中,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上,实际上,学校并不开设相关的课程,国学课程课时多被班主任的课程所占用。

5.课程评价方面

访谈资料显示,乡村小学会对国学课程进行评价,而乡村中学并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在乡村小学中,学校主要是通过考核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考试分数所占比例不一。一般而言,国学课程的分数通常占考试总分的10%左右。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这个分数比例比较大。

三、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

(1)有专门的教材且知识体系较为完整

一般而言,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材以及教材的质量对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国学教育方面,山东省的乡村中小学都拥有专门的教材,这为国学教育的正常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材的质量上,乡村小学的教材质量较为突出。就某一个年级的教材而言,其内容不仅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而且也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涵盖了经书、诗歌、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就整个小学而言,小学教材共分六册,内容覆盖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知识体系较为系统与完整,便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2)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在课程的开设上,这些乡村中小学对国学课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规定了国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次数以及方式,这有助于保证国学课程正常开设。此外,在课程结束时,乡村小学还规定了考核的方式与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程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评价。由此可见,无论是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课程的实施,还是最终的课程评价,山东省乡村中小学都有所考虑并伴有相应的措施。可以说,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2.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展存在形式主义取向

在课程开展方面,乡村中小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都表现出形式主义取向。对乡村小学而言,由于课程评价时仅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情况,所以各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一般仅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背诵情况,较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悟与思考。可以说,乡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展是面向考试的。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开展的形式化取向更为严重。如前所述,大多时候,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中,学生手中少有国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是一种表面的存在,主要是应付上级检查。

(2)缺少专门教师且任课教师国学素养较低

在当前的国学教育中,学校中并没有国学课程方面的专门教师,国学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而这些教师多为主科教师或者班主任。由于这些教师较为重视主科或者自己本来所任教的科目,无形中使国学课程处于边缘地带。而且,当前的任课教师在教授国学课程时,多注重学生的记诵,忽视学生个人的感悟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自身对国学课程的掌握与理解有限,无法充分挖掘国学课程的精髓,并将其传递给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任课教师国学素养比较低。

(3)课程开展方式单一

在教育教学中,课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开展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当前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这一事实说明:国学教育的开展方式较为单一。这种单一化的开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国学课程的兴趣与热情,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学教育的质量。

四、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体、学校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会对国学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山东省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1.师资方面

为了有效地提升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质量,教师要转变个人意识,提高自我修养,具体内容如下:

(1)转变意识

国学教育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性的主要是国学课程,而隐性的则是国学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国学教育视为课堂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国学教育的隐性部分,充分发挥国学课程对学生的隐性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国学教育并非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提高自我素养

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让自己不断地透过国学表面体味到国学更深层次的涵义。因此,这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学习国学知识,并将其渗透到个人生活中。

2.学校方面

(1)实现课程开展形式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国学教育开展方面,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发多种教育方式。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国学知识来营造校园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国学的熏陶。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也不必局限于纸笔测验,可以进行国学知识比赛,利用比赛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

(2)加强国学教育的指导与监督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任国学素养较高的社会人员,或者国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对普通教师的国学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国学素养与教育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对国学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例如,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与上课质量,对未正常开展国学教育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保证国学课程的正常开展。

3.相关政府部门方面

(1)进一步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当前,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建设较为完善,但是中学教材建设尚不成熟。因此,加强中学国学教材的建设,保证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2)加强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建设

第7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在该项目推进三年之际,为全面回顾历程,也为给更多关注项目、关注乡村发展的人提供审视视角,共同把脉未来,7月17日,腾讯基金会《腾讯筑梦新乡村绿皮书》。同时,举办“重估乡村价值——腾讯筑梦新乡村绿皮书暨保育乡村论坛”,邀请当地政府官员、来自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在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最后家园”的黎平肇兴坐而论道,围绕“探寻乡村文化保育,重估乡村价值”的主题,试图在已开展的教育培育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以文化保育推进乡村复兴的路径。

筑梦之基:以真正“善意”寻找帮扶新路径

“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和探索一个模式,一个能让来自社会的力量,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注入乡村,让中国的乡村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的新模式。”腾讯公司首席行政官、腾讯公益慈善基金发起人、执行理事长陈一丹说。

在这样的思路框架和追寻方向下,腾讯基金会从助力云贵乡村发展的美丽愿景出发,在“筑梦新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更为清晰有效的路径。

从“筑梦乐园”、“筑梦学堂”等系列教育培育项目开始,为避免过去“粗放公益”的弊端,除提供资金和委托相关伙伴执行具体项目外,腾讯基金会采取了紧密参与的方式,与当地政府合作,选拔腾讯优秀员工,在当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直接参与项目调研、推进和资源协调。

作为腾讯基金会“筑梦新乡村”的负责人,陈圆圆同时也是黎平教育局挂职副局长。在过去的一年中,为全力推进项目,她会在酒桌上因不同意见否定当地领导的意见;也会为公益合作中的一些反复而深夜痛哭,第二天则又精神满满……凭着一份坦诚和投入,项目在磨合和思考中得以前行。陈圆圆感叹:“项目开展的三年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方向。”

《腾讯筑梦新乡村绿皮书》中对“筑梦新乡村”有着这样的阐释:项目将以“重估乡村价值”为核心,力图解决中国落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资源贫乏,传统文化凋敝,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并以点带面,为更大范围内的乡村复兴探索经验。项目拒绝简单的捐赠钱款和硬件建设,而是以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健康自信成长为基础,以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重塑、传播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复兴为核心,进而围绕传统文化优势,借力互联网企业特长进行经济产业提振,反过来助力乡村文化保护和复兴,让这一良性循环实现对乡村价值的重估。

“教育、文化、经济综合发展”成为了腾讯基金会“筑梦新乡村”中逐渐厘清的核心思路。其中所蕴含的“着眼根本问题”、“造血式帮扶”、“发挥企业优势”等要点,构成了实现公益效率的基础。这些关键词的内在逻辑還被腾讯基金会进一步演绎为:城市文化善意输入,乡村价值有效输出。

腾讯基金会认为,开展帮扶的前提必须是真正的“善意”。“从教育培育,到文化复兴的思考和深度运营;从输血式的直接帮扶,到造血能力培育的理念转变,腾讯始终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企业文化理念,与帮扶地政府、村民、学校和师生们真诚沟通,携手走在创新公益的探索道路上,并努力为之创造新的价值和发展机遇。”陈一丹说。

腾讯基金会目前已成形的帮扶思路,得到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的肯定:“探索乡村教育、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对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育根本:开拓文化的活化传承

“筑梦新乡村”项目是目前腾讯基金会成立五年中,投入资金最多,参与运营最深、计划最系统持久的公益项目。项目计划在五年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雷山两县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乡村,展开公益帮扶探索。

上述选择的帮扶地,既是普通的贫困乡村地区,也是鲜明的民族地区。这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活力之源,然而,在城市化大潮下,受外来经济和流行文化双重冲击,乡村文化保育濒临困境。

“我们传播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我们鼓励民族自信心的建立。”陈一丹说。通过教育推动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自豪,并形成文化产业反哺文化发展,保持乡村的独特价值,“筑梦新乡村”的逻辑,与文化密切相关。

在云贵乡村中,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是典型的文化代表。在侗族聚集的黎平,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论坛开幕式上,腾讯基金会特别启动了“民族音乐保护基金”;论坛的前一天,由腾讯基金会帮扶200万元将建设并运行的腾讯—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在侗族大歌发源地——岩洞镇铜关侗寨举行签约暨奠基仪式。

据悉,这一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计划于2012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承担起民族音乐学校和剧场演出的角色;還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以及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之所。同时,甚至侗家的农产食品和饮食也将在这被重新包装和开发。腾讯基金会的最终目的,是为像铜关这样的乡村找到复兴之途——只有经济向好,才能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文化才会得以继续,也才能改变中国乡村日显突出的乡土文化凋敝。

“总之,我们期望这个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中心,能变成一个乡村传统文化保育之后创新的‘大脑’,而不是复印机。”陈圆圆说。

第8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符号,这些符号蕴含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符号,如山川、星宿等;一类是人造符号,如建筑、服饰等。而其起源学说也分类繁多,如图腾说,符号的前身是古人为膜拜的自然物创造的形象;功能说,起源于实际功用;装饰说,起源于美化作用等等。另外,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儒家文化、政治伦理文化、民族文化等。衢州历史文化悠久,其中孔子文化、棋子文化等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

二、当代中国视觉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意蕴

(一)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其传达的主要哲学观念即是和谐。和谐在传统文化符号中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太极图,一个正圆之内阴阳两界呈S状边界相互包容,体现相生相克、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经典案例则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色调淡雅、结构古典、传统符号比比皆是,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怀。

(二)审美意象

意象是指某种物种特有的艺术形象,用以传达其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梅兰竹菊、龙凤、高山等等。视觉传达设计中意象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它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将具体物象与深层情感连接在一起,具有抽象和哲学化的美感。其最重要的设计要点是情景交融。如在设计中若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象引入,将水墨画要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将给予人东方式的悠远意境和气韵生动之感。

(三)文化信息

信息传递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作用之一。设计者通过图形色彩等符号的构造,将隐含的信息释放给观者,这些信息除了实用信息,还包括文化信息,能够触及观者的深层心理,契合观者的文化背景,因此具有一种隐含的精神力量。典型实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融入玉石、祥云、龙图腾等传统文化符号,既表达运动场上生生不息的竞争精神,又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和谐、温润、吉祥等文化信息。

三、传统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一)自然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自然之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指的是自然界原生物,如山川、河流、星宿、密林、动物等在受到人类认知和感受之后,以此次为原型提炼其基本形态和精神内涵,构造出具有独特意象的象征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在经过理性的改造和演变之后,不断得以优化,最终将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自然符号的典型代表有:以山为主体的符号、以星宿为代表的符号等。如中国古代皇族专用的龙形符号,其最初是从自然界的星宿演化得来的,历代帝王对天文现象的变幻莫测赋予权威和高贵的内涵,用龙形符号来象征自己真龙天子的无上身份。而历代帝王所用的一切物品,如玉玺、龙袍、龙椅等几乎都带有龙形符号。这就是自然符号在传统视觉表现中的典型实例。再比如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园林、北方园林等,则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符号的理解和使用。可见中国人历来对自然符号情有独钟的热爱。

(二)人造符号视觉表现形式

人造符号一般是指古代人们基于一定宗教信仰、诸子学说、文人理念等文化背景所设计出来的具有深刻寓意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一般与人们对生活生生不息的创造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息息相关,又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立场,因而经久不衰。人造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气化符,如:太极图、八卦图、吉祥符号等;一类叫实体符,如书画、服饰、建筑等。

例如传统吉祥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吉祥符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表达吉祥祥瑞的观念,其图腾符号复杂多样,也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非常注重的纹饰符号。现代司标设计中,传统吉祥符号常常因为寓意深远形象独特而被拿来作为设计参照,演化成相关标志性图案用以象征产业的发展精神和追求目标。如中国联通公司的司标的灵感则起源于传统吉祥符号中国结,交叉式的线条组合精准的象征了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信息通道,表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通信业中佼佼者的姿态。可见对传统吉祥符号的合理使用是一种极为精巧的设计手法,并非拿来主义。

(三)传统文化符号视觉重构形式

对于视觉传达领域来说,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形式非常重要,因为符号作为感性表达的载体其形式普通简单,却又合理而完整,能够传达精准深刻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脱离不了各种文化符号的组成,设计者必须对文化符号内在的组成规律有十分清晰的认知,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是通过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来表达美感和深意的,这也就是说设计者将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按照一定理由和规律进行重组和改造,形成与原形不同的整体效应。而在这种组合关系中,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构成规律,如:相似性和趋向性的构成效应、贴近性的视觉效应、简化适宜的视觉效应、扩展与延伸的视觉效应等。

1.相似性。

在视觉效应理论中,人们总倾向于将观察到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图案和符号归类到一起,自觉组合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画面。比如,古代战国银尊上的云纹式样,虽然线条繁杂,但仍然使人观之和谐,其原因就是云纹这种象征性图案符号其相似的曲线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画面显得整体和谐。反之,如果将没有联系的不同的文化符号随意穿插在一起,画面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2.趋向性。

其实质上是符号本身具有的动感和方向性的联系。如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符号太极八卦图,各个局部服从一定的内在动态形式,充分利用了趋向性的特点,精准地诠释了其蕴含的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深意。

3贴近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如果整体画面中有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符号,一种设计手法即是将这两种不同的符号距离拉近,使其贴近、重叠,从而达到整体、关联的视觉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布局上,对不同种类的文化符号形与形之间的距离和关系的拉近,有助于观者在视觉心理上将这些符号处理成统一的关系体,形成整体的视觉效应。

4简化性和适宜性。

设计中的简化性使得图案和符号简练大方、适应性要求设计符合具体条件的要求,其两者需要综合考虑。比如设计元素中有树叶,在设计司标的时候简化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和纹络则不可以太细节化地描绘:若在设计平面背景时,适宜性则要求更高,树叶的形状则要有更多变化,加强动感。

5.扩展与延伸性。

扩展和延伸是更高阶的设计手法,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是对象在形式规律上的统一。即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形式做比较和分类,形式类似的符号可以通过一定设计手法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从而对主题构成积极的表现效果。一是同感作用。其设计的关键是找到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人们情感相关联的地方,通过用图案传递情感的方式引导人们对设计作品产生联想和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的前提即是图案的可视性。比如青铜纹使人感觉厚重朴实,云纹使人轻柔飘渺,潘天寿的画作显得老辣,任伯年的画作则甜熟。

四、衢州民间传统文化与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教学实践

乡村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视觉文化,这种文化也受稳定延续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显示出本土化的特点。如我们在“衢州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标识设计教学实践中取材于传统文字等符号的基础上又做了巧妙的创新,标志以“文”、“孔”为设计元素,两个造型元素通过不同方向进行组合,形成新的造型。“文”字体现文化的属性,“孔”体现标志的名称。整个造型像古代建筑,端正对称,上面像两片叶子一样,寓意文化研究所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传播孔子儒学文化,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在造型上大胆重构传统文化符号,使新式设计具有温馨亲切的感性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另外我们在乡村农家乐品牌形象设计中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的各个要素,经过创新组合和设计,展现新的乡村视觉形象,达到了良好的项目化教学成效。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符号,要把握好其形象精髓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善于对符号进行抽象和改造,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向。

五、结语

在当今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积极合理地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资源,既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又能够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占得长久的一席之位。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及其视觉意蕴,和自然符号、人造符号等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重构形式如趋向性、相似性、贴近性、简化性和适宜性、扩展与延伸性等加以论述,并在论述过程中结合如吉祥符号等具体符号实例的分析,来讨论应该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巧妙合理地使用传统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张道一,易存国冲国符号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2]吴劳.凤鸟图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赵浓冲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王令中.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第9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14-1

黎族是我国南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琼中、乐东、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县和三亚、通什、东方等市以及散居在万宁、儋州、澄迈、屯昌、琼海、定安等市县,居住面积占海南省总面积一半以上。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化正面临猛烈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势在必行,并且意义重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总理曾于2007年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有过如下精辟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可见,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有着多种的属性。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传承性、社会性、时代性、多样性、相对的独立性等等。黎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是它的丰富性、多重性和善交流性(相溶性)。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黎族民间的土生土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黎族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依靠本民族的民众传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唯有如此,新农村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整理,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是加快黎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有利于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镇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各种扶贫、社会资助对于满足黎族地区农村文化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被动式的帮助,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降低了。要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政府部门送文化下乡很必要,但本地的文化队伍培育更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外一些形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引导培训,培育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产品。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飞速发展,要对传统文化的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改造。

二、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了传承人的核心地位,传承人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关键因素。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保障,鼓励其传承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参与非物质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队,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创作出民众喜好的文化作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就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挖掘和创新,农村才会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例如运用传统节日,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载体之一,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实践来看,旅游开发是普遍而有效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或吸引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在海南黎族聚居的地区有许多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被发掘,如黎族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传统医药等。都是人文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优势,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是具有特殊诱惑力的民族旅游资源。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科学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手段。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的“土壤”,而且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旅游还可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还有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融资渠道在科学和保护的前提下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发挥旅游产业化的市场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筹集资金。

四、有利于促进农业合作协调发展